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乐观的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人类的心理统统就是这样,而且,似乎永远是这样;愈是得不到手的东西,就愈是想得到它,而且在实现这一愿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愈大,奋斗的意志就愈是坚强。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志气和贫困是患难兄弟,世人常见他们伴在一起
珍馐美味离不开盐,走尽天下离不
破裂的友谊虽然能恢复,但却再也达不到亲密无间的程度了
离得很远就开始叫起来的狗是不会伤人的
地狱和法院的大门是敞开着的
光会赚钱会算计,即使有了钱也留不住
参天的大栎是从一粒小树种长起的
一个理发师脸刮得不干净,另一理发师就能找到活干
离别使爱情热烈,相逢则使它牢固。
醉汉有一条白痴的舌头和一个无赖的心灵
法律对不够处罚条件的对象是无能为力的
宁可少说一句笑话,不愿失去一位朋友
寡廉鲜耻的人是不会有良心的。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名称;品牌
纵观中国14年职业体育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职业体育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俱乐部名称与品牌塑造的关系。为研究中外职业体育俱乐部名称特点与变更对俱乐部品牌塑造的影响,选择了中国职业体育开展最早,职业化水平最高,2007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的深圳香雪上清饮、辽宁、武汉光谷、天津泰达康师傅、青岛工艺品城、上海申花联合、北京国安、大连实德、山东鲁能泰山和长沙金德10支队伍为研究对象,这10支队伍参加中国足球顶级联赛(1994~2003年为中国甲A联赛,2004~2007年为中超级联赛)至少8年,并在中国职业体育中具有代表性。选择世界上水平最高、开展最成功、影响范围最广的NBA30支球队作为比较对象。
一、我国足球俱乐部与NBA球队名称特点及对比分析
NBA30支球队的名称模式是“地名+特殊含义的词汇”。命名模式中出现地名增加了地域性号召力,使俱乐部所在地的人们对球队产生归属感,在球队与球迷之间建立稳定的感情,保证了稳定的门票收入。“特殊含义的词汇”使俱乐部名称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迈阿密热火球队在众多队名候选名单中选中了“热”,既显示出了迈阿密的气候条件,又希望球队能有个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未来。这种反映当地文化特征的球队名称,很容易为当地民众所认同,并具有强有力的穿透力和持续的传播力。该名称模式使名称呈中性,也避免了因赞助商或老板的变更使名称频繁变更的情况发生。中国足球俱乐部球队名称的模式为“地名+企业名称+商业冠名”。该模式产生的俱乐部名称是一些词语的简单拼接,缺乏文化内涵和想象空间,使俱乐部名称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
NBA30支球队中,有18支球队从加入NBA至2007年未更改过队名,每支球队平均也有32年使用最初的队名。在更名的12支球队中,平均每支球队更名次数1.91次。每支球队两次更名的时间间隔平均为8.94年,表明NBA非常重视球队名称的稳定性。与NBA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足球俱乐部10支球队在14年间都更改过队名,平均每支队伍更名次数4.6次,每支球队两次更名时间间隔平均为2.7年,表现出俱乐部球队名称变更频繁,稳定性差的特点。
二、名称变更对俱乐部及联赛品牌价值的影响
中国足球俱乐部与NBA球队在命名和变更上的差别对俱乐部及联赛品牌价值生了两种不同的影响。NBA对名称的精心选择和保证名称稳定的做法,联盟不冠名和球队名称不得带有商业色彩的规定,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使各球队的市场价格迅速攀升。1990年以前、1990~2000年这两阶段球队的市场平均价格分别是2009万美元、7370万美元,2000年后竟高达26760万美元。各球队不菲的品牌价值共同铸造了NBA的品牌,使得加入NBA的“增容费”不断攀升。1988年热火等四支队加入NBA时,NBA官方仅仅收取了3250万美元。1995年,猛龙队和温哥华灰熊队加入NBA时,“增容费”涨到1.25亿美元。2002年,夏洛特山猫队加入NBA时,价码竟高达3亿美元。
中国俱乐部名称缺乏文化内涵的特点无法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深刻的印象,很难引起球迷的偏好。商业味浓、频繁更名使公众对俱乐部的信誉、效率、诚信产生疑惑甚至怀疑,导致品牌忠诚度下降。中国足球在1996年平均每场观众为2.43万下降到2006年的1.06万,联赛冠名费从最高的2002年1331万美元,下降到2007年的3800万人民币,2005、2006年甚至还出现“裸奔”的情况,都与俱乐部名称缺乏文化内涵、商业味浓以及频繁更名导致俱乐部及联赛品牌贬值具有很大的关系。
三、中国俱乐部名称特点及变更的深层次原因
1.缺乏品牌经营意识
品牌塑造的规律表明,任何品牌的塑造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俱乐部的运作应该体现在不间断的、持续的经营,即使经营陷入困境,更替的应该是股东或股东持股比例的大小,而不是名称的变更。中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名称命名和变更的随意性,表现出品牌意识的淡薄和缺乏把俱乐部打造成“百年老字号”的雄心和壮志。每一次投资人或赞助商的改变带来的名称变化,使俱乐部之前在品牌经营上所花的成本化为乌有,品牌资产也会因名称的更改而流失,无法实现品牌资产的累积。
2.对名称与品牌塑造的关系认识不足
具有文化特质而永久的称谓会给消费者一种信任感,中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缺乏文化内涵,商业味很浓的名称,难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对品牌的偏好,频繁的更名给人留下了浮躁、不可信赖、缺乏实力的印象,这些严重地损害了俱乐部及联赛的品牌形象。
3.缺乏塑造独立的品牌形象的理念
长期以来中国职业体育的投资者或赞助商的投入都是俱乐部运转的主要经济支柱,而支撑职业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门票、电视转播和商业开发收益却少得可怜。其结果一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俱乐部并没有真正得到发展,仍然缺乏自我造血的功能,对投资人或赞助商存在严重的依赖。一旦赞助商或投资人减少资金投入或撤资,就会严重影响职业体育的正常运转。四川冠城在2005季因无人投资而解散,就是这种运行机制牺牲品的一个典型例子。二是巨额的投入,使投资人不堪重负,并无法从职业体育的经营中赢利,严重地挫伤了投资人的积极性,致使许多企业或赞助商无奈地把职业体育当着打造各自企业品牌的“壳”,背离了促进职业体育的发展为根本的轨道。企业一旦获得一定的知名度,便抽身退出。这是各俱乐部命名模式和频繁更名的直接原因。
4.行政管理职能的错位
全国单项运动项目协会属于行政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宏观指导,协调、监督职业体育的运行,它不应该插手俱乐部的经营和管理活动。然而,中国的单项协会却存在职能权限上严重的“政企不分”,经营着本该属于职业联盟和各俱乐部的电视转播权,冠名权和场地广告。以足协为例,在1999-2003年,足协与国际管理集团签署的每年1200万美元的新合同中,每年只分给各甲A俱乐部450万元人民币,不到20%。所以中国的足球俱乐部都要依靠企业每年以“冠名权”的方式向俱乐部输入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才能挽回亏损局面。结果是企业要么选择退出,要么站在为企业增加知名度的出发点上涉足足球,缺乏强烈的俱乐部经营意识和长期战略规划,造成投机盛行和短期行为。这是中国职业体育俱乐部选择了无奈的中国式“高冠名权收入模式”,频繁变更名称,无法形成自我造血功能的根本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四、结论与对策
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名称缺乏文化内涵,变更频繁的原因是经营管理者在思想上缺乏品牌经营意识,对名称与品牌塑造的关系认识不足;直接原因是俱乐部缺乏自我造血功能,对企业投入依赖性大;深层次原因是体育管理职能错位。为保证中国职业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借鉴NBA的经验,笔者认为中国职业体育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注重俱乐部名称的文化内涵
品牌的名称是品牌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俱乐部命名时,要注重品牌名称的文化内涵。给名称注入高品位的文化含量,让名称承载俱乐部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带着文化色彩去参与竞争,激发消费者心底的情感,震撼其心灵,培养忠实的支持者。
2.稳步推进各俱乐部中性名称的称谓
中性名称在保持品牌的稳定性、传递品牌文化、积累品牌资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推进向中性名称改变的过程中,应正视各俱乐部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资产这一事实,保证原有的品牌资产平稳地转移到中性名称上来。可采用“地名+特殊含义的词汇+[当前品牌名称]”的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当品牌资产转移到“地名+特殊含义的词汇”时,然后剥离[当前品牌名称]。
3.塑造独立的职业体育品牌形象
从可持续发展观出发,消除由企业“养”俱乐部的心理,摆脱对投资企业的依赖,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树立起独立自主的品牌形象。加强俱乐部内部管理和市场开发,努力提高职业体育联赛的核心竞争力――比赛水平,杜绝假球、球霸、黑哨,增加门票收入和电视转播收入。树立打造“百年老店”的雄心,尽可能保持名称的稳定不变。4.转变体育行政管理职能
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站在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高度,转变职能,摆正其在经营活动中的监管者的位置,将联赛产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归还市场主体,建立全国各运动项目协会、职业联盟、职业俱乐部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使职业体育真正形成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身造血的现代企业制度式的公司实体。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赏识教育 家庭
近些年来,“赏识教育”在全国各地崛起,教育家们对此各执一词,褒贬不一。在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中,“赏识教育”这一观念也得到了很多的反响和实施,教师们也各自对实践的检验对这一教育态度谈论了自己的看法和如何将其合理应用到教育中的意见。然而,对其进行关注的也多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群,以学校教育为主要载体。但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到教育的地方,如何看待“赏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该如何取舍“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和作用,此方面的研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阐述和归纳性的总结。因此,本文将对赏识教育做一些个人的理解和评价,并对其如何在家庭中得到实施提供一些建议。
一、赏识教育所谓何物
1.周弘与“赏识教育”
提到“赏识教育”,就不得不说到周弘。现今对赏识教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成功的家庭教育者,大多数人都认为赏识教育正是源于这个父亲对教育的感悟。周弘是南京的一位普通工人,面对双耳全聋的残疾女儿周婷婷,他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就此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用心的培养。2001年周婷婷进入美国最好的聋人大学盖特劳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在2002年成为2001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的杰出女性之一。周弘认为,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家长的心态,从心灵深处物无条件的相信孩子“行”!他坚信对孩子就是要赞扬、肯定、夸奖,批评和否定是孩子的“杀手”,对于孩子要竖起大拇指,说“你能行”,“你真棒”,甚至要“无中生有”,他反复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并称其为“赏识教育”。
周弘的这一观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且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甚至有人宣称“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称周弘为“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对于此,笔者并不认同,认为下如此大的定论还是需要深思和考量的:
首先,对于赏识教育的想法,并非是最近才有的,我国很早也有诸如“寓教于乐”之类的说法。清代颜元,他在四百年前就有过一句至理名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不难看出,这已是典型的“赏识”方法。在国外,斯宾塞也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主张让儿童在快乐的情绪中掌握知识,认为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个性和智力的发展,而要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就需要父母给予肯定和支持,让家庭营造出一种和睦愉悦的气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都是“赏识教育”先例。既然如此,怎么能说赏识教育是由周弘创始的呢?更无从谈起教育理念的“发明”。
其次,关于“教育理念”一说,是否得当也值得商榷,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所说,“教育理念”是一整套教育理论,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东西,需要经过长期和反复的验证和实践研究,现今所谓的“赏识教育”,只是一个父亲对自己残障孩子教育的经历总结,顶多可算作是一种个人的教育经验或是体会,何以上升到理念的层面,又如何能够如此轻易的就将其推广到所有普通的孩子身上?笔者认为,关于现今流行的“赏识教育”的观念,是周弘自己通过实践对其进行的一种理解,代表着他自己的思想,而“赏识”这一概念本身,这一教育观念本身,每一位学者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不能将这一古已有之的教育方法因一人之说而定义,“赏识”本身所涵盖的教育思想是宽广的博大的,不能以偏盖全。
2.关于“赏识”的教育思想
《辞海》对赏识的定义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和赞扬。赏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爱,是一种心态,不仅是教育的方法和观念,更应成为一种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心态。赏识教育即是提倡以信任代替怀疑,以宽容和耐心代替焦虑,以关爱和容纳代替不停的指责和贬低。它要求教育者无论是孩子表现与否都能够给予孩子信任,看得起。赏识孩子不是停留在行为和表面,也不仅限于一方对另一方,而是要传递给孩子一种信念,通过他人的赏识让孩子学会自己爱自己,学会肯定自己,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不灰心却也不骄傲,成长在一个快乐积极的心态之下。
很多人片面的把赏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表扬和赞同,认为赏识就是等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称赞或是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也给予肯定。孩子的心中自有一个天平,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自身的评价,不需要家长盲目的或是敷衍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赏识教育的精髓在于唤醒和解放孩子自身的力量,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一个优秀的、被他人尊重和需要的人,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人,而不是渴望父母或是师长表浅的夸赞。赏识教育并不是等同于一种技术或是行为本身,而是一种教育的情怀和修养。教育的成功是让孩子内心形成一种强大的自我,使其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这才是赏识的目的,而非单纯的对与他人肯定和赞扬的追求。
二、赏识教育的儿童心理学基础
1.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
青少年期的儿童在生理发育上十分迅速,2―3年内即可达到成熟水平,但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使得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的状态,容易引发种种的心理矛盾出现。与此同时,青春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期,对他人的评价十分的敏感,强烈的我向关注,以及很强的自尊心都使得青少年期的孩子迫切的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广为常见的情绪困扰之一就是自卑感,自我评价过低,常常处于一种既敏感又掩饰和否认自身缺陷的状态,有时还表现出来较强的虚荣心。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矛盾,例如焦虑、抑郁、孤独等等。因此在青春期阶段,家庭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更加需要注意帮助其处理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及时的给予孩子肯定和赞赏,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机制。
2.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
精神分析学派十分重视人的早期经验,尤其是儿童时期在原生家庭所拥有的早期经验,他们认为成年之后的许多心理问题都可追溯到早期孩童时期所有过的创伤或是特殊经历。由此可见家庭的成长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来说有着不可泯灭的强大作用。与家庭内部成员的感情,家庭的和谐相处,成长环境的健康和积极,都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家庭内部,不仅是对待孩子,成员之间学会互相赏识,营造一个温馨宽容的氛围,对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十分有意义的,适当的肯定与及时的称赞都会为儿童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机制、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其之后的发展都会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
3.从行为主义的理论角度
无论是幼年时期的孩童还是青春期的少年,都有着人类拥有的共性。行为主义学派的研究表明,观念和习惯的形成都需要强化。儿童做出了正确的举动,家长予奖赏性的强化刺激,就会使得他今后做选择时倾向与这个正确的举动;同样的,当儿童做出错误的行为,家长予以惩罚即负面的强化,就会使得儿童对这一行为予以回避,今后避免再犯。而“赏识”无疑也是心理强化的一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孩子取得进步或是表现优秀时,家长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赞扬和反馈,这样能够促使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这同时也要求一个“赏识有度”的原则,行为主义学派的实验证明,当强化一再出现进行刺激时,所起到的作用就会渐渐变弱,因此,“赏识”也需要一个正确的强度与途径,关于此笔者将在后面的实施措施中予以补充。
三、关于正确赏识的建议
1.“先识后赏”,有原则,不盲目
“赏识”,只有在“识”的基础上去“赏”,才是真正的赞赏。教育终究是一种理性的事业,只是为了夸奖而夸奖就是让孩子觉得不真切,不诚恳,从而引起反感。讨好的赞扬只能让孩子感到家长的虚伪,这反而会刺激到孩子的自尊心,收不到好的效果。赏识并不等于溺爱和无条件的迁就。赏识不需要一味的顺从和宽容,而是应该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缺乏的东西,发自内心的去肯定,针对于某个具体的方面,而不是泛泛的说一些“你真乖”“真棒”之类的空洞表扬。
家庭是孩子接触时间最久状态也最为放松的成长环境,父母一步步看着孩子成长,有责任也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内心,多沟通从而观察到他们真正的想法。相对于学校环境来说,家庭里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然而家长是可以的,那么在家庭中对孩子的赞扬和肯定就更应有具体性。如果一个孩子很少受到家长的赞扬,那么家长突然性的转变,随口就夸,只会让孩子觉得虚假,无所适从。还有些家长为了赞赏而赞赏,孩子还未取得成功,就敷衍的夸奖以示鼓励,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让孩子不再信任所谓的夸奖。大多数的孩子都有较为正确的自我评判能力,无论是来自于老师还是同学的,都会对自己做出的成绩有一个综合的评价,只有真挚的,确得其所的称赞才能直入人心,让孩子感动并建立自信。
2.接受差异,信任和尊重
前面已提及,周弘在对赏识教育做宣传时强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对于这一点,笔者并不太认同。首先,不能够奢求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大师,都是天才,这是不切实际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十指尚有长短,更何况人呢?同在一个班学习的孩子,必然有好有坏,即使将来从事了自己所喜欢的行业,也未必每一个人都能走到领域的尖端。其次,难道赏识孩子是因为抱着每个孩子都是大师,都是天才的信念?笔者认为并非如此,赏识就是单纯的对其值得肯定的行为予以夸赞,即使他仍不如人,每一点由努力而来的小的进步都是值得去赏识的。
3.张弛有度,过犹不及
“赏识”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切忌用过了头。现今的媒体和教育界,为何总用独生子女的种种做文章,总是发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道德问题,就是由于在中国这么一个计划生育的特殊背景下,家庭教育应运而生的种种问题。事实上,当今的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在“赏识”孩子这方面做的不错,却是误解了“赏识”的真正含义,认为爱孩子就是顺从,支持孩子就是有求必应,每当孩子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就大肆的宣扬和夸奖,甚至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长此以往,怎能让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正所谓“过犹不及”,赏识教育就像孩子的甜品佳肴,食之适当为好,用的过量必然会带来恶性后果,更不能让其成为“唯一”。
4.身教大于言传
心理学之所以强调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耳濡目染对孩子的影响。无论是幼儿时期的孩童,还是青春期的少年,学习速度和同化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人生观、价值观又都处于十分不稳定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长期所处的环境,其成员的性格、行为都是一直在孩子眼里心里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忽视。
5.在批评中“赏识”
很多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都将赏识归结为表扬、称赞,认为批评就不是赏识,其实这不能一概而论。学生被老师批评也可能是带着赏识的批评。“合理批评”也是“赏识”教育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批评的方式和态度,家长应尤其注意的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批评和惩罚要有理有据,针对某一件事情,让孩子能够信服,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对孩子其人格本身大打击一通。另外,对孩子进行了批评和惩罚之后,要以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孩子改变,允许出现反复或是需要时间,正如教育研究者们所讲“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毕竟,家庭是孩子能够获得宽容的最后保障地,他需要被接纳,需要时间去改正、进步。
四、总结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发展至今并非新生事物;其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不仅仅是能由某一个教育经验或是某一个成功的方式方法就能予以说明的,它值得教育者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下去。现今的“赏识教育”热让很多家庭和教师对这个教育思想烂熟于心,但却未必理解了其真正的含义和精髓。笔者本着对“赏识”这种教育的态度表达了一些看法和实施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家庭教育起到帮助作用。另外,本文只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去看待赏识教育态度的应用,虽然关于赏识教育在学校的实施和教师该如何实现的措施已经有很多研究文章,但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或是对比或是调和为一致,此类的研究并未多见,比较欠缺,因此,今后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也可朝向这方面发展和深入下去,以达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
参考文献
[1]欧阳维建.呼吁符合人性的家庭教育[J].南方周末(文摘博览),2002,12
[2]许传利.糊涂父母“糊涂的爱”[J].家长学校(家教误区),2006:21
[3]易小平.家庭教育中的“七忌七重”[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