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界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范文第1篇

莎赫扎德的新衣

我们炫耀自己的弹片

聂鲁达遗作即将出版

当代印度文学作品选目

褪色的哔叽,泛黄的蕾丝

褪色的哔叽,泛黄的蕾丝

外国反法西斯作品小辑

罗伯-格里耶夫妇通信选

简·奥斯丁:艰难的浪漫传奇

耶胡达·阿米亥诗新译十七首

耶胡达·阿米亥谈诗歌艺术

单恋:有关帕斯的若干瞬间

萨瓦纳热带雨林里的生活方式

没有惧怕,只是前景不明让人忧心

十五岁的小姑娘们超额完成工作量

水兵们高唱着《国际歌》英勇就义

关于杰克·吉尔伯特及其诗歌

诗歌与科学:相杀或相生?

邂逅阿哈龙·阿佩菲尔德

夏洛特·麦克劳德短篇小说三篇

波德莱尔与“前朦胧诗”写作

从残缺的世界里辨认出善和光明

三诗人——被镀金的世纪恋情

戴夫·艾格斯的世界文学

创伤絮语:以色列女性文学一瞥

眼睛的钥匙——我读过的外国文学

符里有什么?——诗歌里的爵士乐

艾丽丝·门罗:在她自己的文字里

熟悉而又陌生的当代蒙古国文学

通往崇高的对角线延伸:戏剧中的科学

我和尸体一起被装上车,然后拉到停尸房

佐兰·日夫科维奇的超自然幻想曲

当我们创作微型小说时,我们该把握什么

白色的神路﹡小说:介于时间与历史之间

围困——对列宁格勒围困时期的口述实录

天才的与独特的:叶果夫与其眼中的莫言形象

汉字“天人感应”观:对唐诗《辛夷坞》的释译

清寒与丰饶——一种感官开启的日本文学阅读

疑义相与析——关于《威廉斯诗选》的编校问题

南十字星下孤独的舞者——记澳大利亚诗人

从《金果》的多声部看新现实主义中的真实

科幻小说与侦探小说——描绘世象的两种方法

精读与对话: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走之路》

瞬间永恒——普鲁斯特小说时间研究中缺失的一页

三岛由纪夫的当代价值——兼析日本“战后派文学”

拉丁美洲也有Ipod——阿尔贝托·弗戈特的纪实作品

绿茵场上的孤独者——足球场上“最后卫士”的文学世界

世界文学范文第2篇

在世界文学经典性问题上,戴维·戴姆罗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讨论了当今世界文学的一个主导性特征,即多变性和多样性。他认为,从来没有一种适合用来阅读所有作品的方法,已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的作品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作品有时属于世界文学,有时又会退出世界文学的领域。很少有作品能担保自己能快速并永久居于世界文学经典的行列,大部分作品都是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几经出入世界文学经典之林。在2007年戴维·戴姆罗什再次就经典问题发表文章,给出了一些前沿的、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文章指出,1993年伯恩海默报告公布,提出对经典的重新思考。周蕾对此回应道:不要出现比亚洲文明这个“他者”更为边缘化的文化。戴维·戴姆罗什肯定了周蕾的担忧。他认为:在世界文学、后殖民理论和工业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后经典时代来临,一脉相承的超经典不断瓦解,反经典不断挤进世界文学经典行列。超经典通常由主流作家占据,地位坚如磐石。例如,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反经典作家通常由低一等的和有“反叛”声音的非通用语作家组成。例如,弗雷西亚·海曼斯、安娜·莉蒂希娅·巴鲍德。影子经典是原先那些“非主流作家”的真正的不断退隐。例如法德娃·图肯、普雷姆·昌德。没有隐退但处于次要地位的可以成为次经典。例如阿摩斯·图图欧拉和鲁迅。超经典和反经典之间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的,超经典为反经典提供了基础,而反经典为超经典提供了活力。事实上,后殖民研究重复了欧洲为重点研究领域的超经典老路,也许在国别文学研究领域中还可以避免,但在着名作家这一层面上就难免了。杜威·佛克马也是主张世界文学经典的国别分类,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指出经典的构成是对某种需求或者某些问题所作出的回应,每个国家或许都有自己的经典,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或者不同的问题。显而易见,所有的经典都具有某些地方风味。杜威·佛克马宁愿相信一种根植于某种特定文化中的经典。然后,理所当然地,譬如说,有一种世界文学的中国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欧洲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尼日利亚版经典,而所有这三种书之间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将是非常有趣的。也会有一些交叠之处,但是看看这些交叠之处都是什么以及差异之处何在,都将是极为有趣的。世界文学经典广泛阅读和影响力受益于像诺贝尔奖、学校所开列的阅读书目以及文选之类社会机制的支持。而非经典性的、未被认可的、前卫的或者不被理解的作家,他们被阅读的机会将会变得更为稀少。要是那样的话,文学中一个能够提供多样性和新发现的生机勃勃的资源也就可能被扼杀掉了。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文学的文学性总是更多地栖居于非经典的写作中而非经典之中。

关于普世性、相对性的问题,王宁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要想进入世界文学的高雅殿堂。它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各国或者各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即相对性。否则一部世界文学史永远无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藩篱。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第一:它是否把握了特定的时代精神;第二:它的影响是否超越了本民族或者本语言的界限;第三:它是否收入后来的研究者编选的文学经典选集;第四:它是否能够进入到大学课堂成为教科书;第五:它是否在另一种语境下受到批评性的讨论和研究。上述五个方面,第一、第二和第五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第三和第四则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具有相对的意义。若从这五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们就能够比较客观地判定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

结论:全球化以来,尤其是近10年,世界文学内涵在批判性分析中获得丰富和新生。东西方的研究者深入地探讨着世界文学具有的多重属性,不仅吸引着更多研究者的加入,更凸出了世界文学在当下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超民族性、流通性、疆域性、翻译性、多变性、多样性、经典性、普世性到相对性等多重属性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歌德开始,世界文学打破了民族狭隘意识的思想束缚,超越了单一民族文化传统,逐渐有机融合了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培养了世界主义的观念。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对世界文学内涵的拓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后理论时代,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文学发展的必备参照系,依然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继续与后现代思潮沟通和互动,从而为世界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的有机融合和创新提供必备条件。世界文学的疆域不断拓展,主流作家和非主流作家创作的分类方式逐渐被替代,文学经典处于超经典、反经典和影子经典三层模式的重新建构之间。世界文学的衡量标准既要具有普世意义,又要考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具有的相对性。最后,期待此文不仅帮助读者廓清世界文学演变发展的脉络,同时能够把握其变化和发展的背景,而且能够对世界文学的理论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促进各民族在文学及其他领域更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为美好的“大同世界”努力。

世界文学范文第3篇

莫言,原名管谟业,出生于1955年,山东高密人。12岁读五年级时即辍学务农,1976年入伍,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因而被称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檀香刑》《蛙》等。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之影响,通过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构筑了一个个独特而神秘超验的、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的感觉世界。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奇诡、语言恣肆。鉴于其作品“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瑞典文学院决定将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莫言是一位怀着强烈的“故乡情结”步入文坛的作家,高密“东北乡”赋予了他早期的文学涵育。正是凭借他的作品“,东北乡”逐步从一个地理概念变成了一个文学概念,成了莫言赖以言说的“精神家园”。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对记者坦言“:我当年在这个地方是的社员,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的时候,厌烦透了。这个地方这么贫困、落后,就梦想着有一天逃离,到外边去看看世界,到外边去过更好的生活。但当真出去以后,过了几年,就开始怀念这个地方。尤其是当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更感觉到这个地方跟自己是血脉相连的。“”在我早期的作品里边,故事、人物,有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的是邻居的、亲戚朋友的经历,有的是听老人们讲过的故事,这是一批最原始、最宝贵的素材。这批素材成就了我早期的小说。”

《红高粱家族》是献给有着关于“我爷爷”“我奶奶“”我爸爸”这一辈记忆的青年人阅读的东西,是一首对我们这个民族深入骨髓的,千百年来一直被压抑的豪情与血性的颂歌。其跋云:谨以此书召唤那些游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飨!尚飨!这段跋语为我们揭示了作家的创作意图,对这一创作意图,作者在第一章就有过具体和明确的宣示: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作者屡屡提到“不肖子孙”一词,其中包含着复杂的情感因素:有对流淌在前辈血液里的豪情和血性的由衷赞美,有对作为后代子孙“种的退化”的羞惭,以及因这种羞惭的难以摆脱而引发的深沉思索和忧虑。

这种创作意图是通过一系列精心编织过的有兴味的故事体现出来的,这些故事令我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在结构、语言、修辞、感彩等方面都展示出了作家的独特才能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在作品的结构方面,莫言既立足传统又能突破传统的钳制。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其小说的叙事模式依然是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的讲故事的形式。他的那些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作品常常通过儿童视角来叙述故事,对此莫言说道“:采用儿童视角讲述故事原来是我的一种潜意识。……少年岁月吃的苦,生活环境的寂寞荒凉,无人理睬却又耽于幻想,所有这些都使我从小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观望和想入非非。而在这种情况下,儿童视角就成为我讲述故事的首选。”在他的小说里,活跃着一群稚嫩的、精灵一般的孩子,如《红高粱家族》中的“我爸爸”、《檀香刑》中的赵小甲、《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金童、《梦境与杂种》中的柳树根与柳树叶等,他们是天真、美丽、聪明和智慧的化身。莫言扬弃了传统的、讲求故事的曲折委婉的线性叙事方式,转而采用一种打破了时空界限,将过去与现在、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的立体结构模式。如伴随着去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这一故事的讲述,我与爷爷、奶奶、父亲都被纳入了同一个艺术空间,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一切人物、事件融为一体,千头万绪彼此贯穿,场面浑阔,气度恢宏,唤醒着人们潜意识里那种遥远而苍凉的激情和思绪,看似天马行空,不受任何羁绊,却更合于艺术创作的轨范和规律。莫言能如有神助般自如地驱使和驾驭它,诚如他在《天马行空》中所说的:“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例如《红高粱家族》第一章正在进行历史叙事的过程中,他却出人意料地插入了一笔来写小男孩儿,全然不去顾及故事本身的连贯和顺畅: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上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

莫言在小说叙事方面就是这样地随心所欲,不肯受传统的所谓“典型”“集中”之类创作规范的束缚。他要给人讲述一个有情趣、耐寻味、惹情思,令人过目不忘的故事,尽力避免叙述上的单调和呆板,常常在环顾左右时横生妙趣,在闲情逸致中一显神来之笔。奇诡而丰富的想象力和深湛的艺术描写功力的融合构成了莫言小说鲜明的审美特征。想象力是衡量一位作家的天才和灵气的最重要表征。勃兰兑斯把想象力视为作家心灵中的显微镜,莫言正是借助这样一只显微镜,深刻地观察和透视着古往今来的大千世界。因而他往往可以在一点上无限深入地开掘下去,把作品写得根脉俱现、声色并茂、情采飞扬。例如经过他的点化,那本来普普通通、司空见惯的高粱竟也变得如此充满灵性和诗意: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的紫红色影子。

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早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我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凭借这种诉诸于视觉和嗅觉的深层次的细节描写功力,高粱的情态和气息被赋予了生命的灵动。其实在整部作品里,红高粱就是一个具有浓厚象征意味的意象和背景,有着巨大的阐释空间:它既是家乡人赖以生存的物质食粮,又是他们繁衍生息的现实空间。它内蕴着热烈、强悍、茁壮、顽强的生命力,又象征着刚毅不屈、坚韧执著的复仇精神。高粱地里的野合、伏击,演绎出的是一幕幕英雄壮举,红高粱则象征着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血性、胆魄和灵魂。通感,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恰当地运用通感,可以令人全方位地接收天地万物之间的一切色彩、线条、音响和气息,使种种最难以言传的复杂而细微的感受得到最形象生动的表达。莫言无疑是运用通感来描写事物的圣手,例如“:她的叫声很响,具有一股臭豆腐的魅力”,是将听觉变为嗅觉;“槐花的闷香像海水一样弥漫着……风吹来,把香气吹成带状”,是将嗅觉变为视觉;“醒来听到太阳正嘎吱吱地响着,像一条老牛车在爬着上坡路”,是视觉、听觉的相互转换。至于那“冰一样澄澈的天空”式的景物描写又是何等奇警“,奶奶鲜嫩茂盛,水分充足”式的人物描写就更加出人意表、秀意可观了。

正是超凡的想象天赋成全了莫言,无论是在取材炼意还是细部描写方面,他都如鱼得水,达到了点石成金的艺术境界。读莫言的小说,首先令你心悦诚服的恰恰是语言。那一个个字像是具有活脱脱的生命,在不停地跳脱着、欢娱地上前来拉拽着你,使你身不由己地跟随着它们跃入了那一片情采斑斓的波浪,进而痴迷地遨游起来。它们传神写意而飘逸玲珑,气势灌注而潇洒蓬松,灵动活泼而变化莫测,读之不禁令人喟然叹服。莫言始终践行着“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写作这一准则。因童年时曾告发别人而愧疚至今,后悔因年少无知向邻村农民和他小脚的妻子扔石块……这一幕幕回忆不停地敲打着人们的心灵,在感染自己的同时也触动着读者柔软的内心世界。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中,莫言用大段篇幅谈自己母亲的善良、坚毅和宽容。其实,这些中国传统妇女身上的优良品质也见诸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妇女身上。由最初将小说《丰乳肥臀》“献给母亲在天之灵”到“献给天下母亲”,由小小的“高密东北乡”扩展到中国乃至世界,莫言的作品不但见证了大爱无疆的人文关怀,而且也见识了引起世人共鸣的人文精神的回归。莫言说“:我觉得严肃的文学作品,它不可能是热闹的,如果它特别热闹,它就不是特别正常。”他的作品将崇高与滑稽、欢快与沉重、忠诚与愚昧、甘甜与苦涩融汇在一起,使人产生一种阅读之时啼笑皆非,咀嚼之后肃然沉重的审美感受。

世界文学范文第4篇

文本细读(Close-reading)看似一个相当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耳熟能详的名词,但是正如著名莎学研究家麦克唐纳(Russ McDonald)所说,由于批评流派纷呈,“20世纪末期以来,文本细读已经变得相当难以定义,并且充满了不明确的可塑性。”[1]20世纪文学批评的理论强化更使得当下的文学、历史、哲学、法学、传播学等课堂里,诸多课程均以“概论”、“……史”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概论”、“……史”轮廓脉络清晰,看似统领全局,史论结合,纵横古今,好像课程结束之后莘莘学子都已经掌握古今中外文化心脉,实则差矣。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类课程更多的是满足了我们师生的“文化虚荣感”。学生自以为学了“概论”、“史论”就是掌握了知识、真理。老师自以为这就是所谓的“传道授业”。而在碎片化的新媒介时代真正深度阅读文本的学生日益减少,或者说,在我们长年累月的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否体验到了精致阅读的豁然之感?

不管时代如何流转,教学方法多么玲珑百变,精致阅读永远是涵咏经典的基础。笔者在长期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感于文本的精致阅读在高校文学教学中的缺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偏重将西方经典的文本阅读作为教学内容,在与经典对话、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感悟西学经典涵咏与精致阅读的魅力。

二、西学经典与文化心脉

汉代王符《潜夫论?赞学》有云:“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先圣得道之精者,以行其声,欲贤人自勉以入于道,故圣人之制以遗后贤也。譬如犹巧?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2]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又云:“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3]其在《文心雕龙?宗经》对经典进一步解释为:“三级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指出经典具有奠基性、恒定性和权威性等特征。而西方“经典”一词从古希腊语Kanon衍生而来,其本意是“芦苇杆”“钓竿”,后逐渐发展为“尺度”“法则”之意。经典之形成以及其价值先人早有论断,而其在时代的洪流中仍能持存其作为阅读对象,那是因为经典以某种特殊影响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并潜藏在个人或集体无意识的深层记忆中并成为民族教养的根基。文学经典关注的是人类的命运和生存,彰显着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探究的是人的灵魂的深度,具有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而当下,我们的娱乐方式日益多元化,网络畅游是学生甚至教师最为常见的闲暇。经典阅读,对经典的文本沉潜细读似乎已经不合时宜。而滋养性情,向来是敦厚的经典诗文,而非形而上学认识论的理性经验,更非喧哗骚动的网络游戏和网页超链接。

“不学诗,无以言。”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养、教化,要守住大学的教养教化,就得回归中西方的经典。任何一个文明国家,教育和学术的基础都是古典学问。经典的文本细读,在娱乐至死的碎片化的新媒介时代弥足珍贵,称之为高贵的闲暇亦不为过。而作为世界文学从教者,如何引导莘莘学子静心研读西学经典、在循序渐进的深耕细作之后慢慢掌握文化心脉,则需要下足工夫思考到位。莎士比亚作为西学经典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具有原创性、普适性、超越性、模糊性,其恒久魅力与日月同辉。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指出:“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阅读它们,我们就越来越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4]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这段话似乎就是在界定莎士比亚的作品。《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是符合了古今中外对于经典概念的界定的一部伟大作品。

三、《李尔王》精致阅读的实验

如何涵咏经典?如何细读文本?这是貌似简单实则颇费心智的教与学的锤炼过程。笔者在进行西学经典文本阅读与教学过程中坚守宇文所安在《他山的石头》中所总结出的原则:质疑我们既定的所有的文学史的建构,要重新回到历史的语境当中,然后通过文本、通过材料进行还原,建构它们之间的一种关系。[5]

《李尔王》虽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但一些读者视之为父爱悲剧的作品,从而导致该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极容易被一笔带过。这与其内涵的丰富不匹配,甚至是有意无意的忽略,或是对《李尔王》产生误解。《李尔王》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展现封建家长制的宗法制社会衰落的写照,李尔也不是文学史教科书定论的“刚愎自用”的昏君。还原李尔作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则需要尊重原著、从深度研读《李尔王》开始。

经典涵咏与文本细读是师生合力的心智探索发现之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向导则需要预先设置问题,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本文以《李尔王》第一幕第一场的教学为例,探讨师生如何在文本细读过程体验精致阅读带来的思辨。在课程开始,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并得到了超乎想象的热烈讨论。问题如下:

(1)如何看待李尔之女高纳里尔和里根在公众场合对父亲表白爱意的行为和言语?

(2)你觉得李尔王的财产分配方式是否愚蠢或饱含政治智慧?

(3)为什么李尔王大女儿二女儿出嫁的时候没有分配嫁妆而是要等小女儿出嫁时才分配?

(4)王位的继承问题是否如李尔所预想的那样顺利?他之前又有什么样的预想呢?为何要作如此安排?

(5)李尔把他的“世务”分配给女婿,但没有任何类似退位的征兆。他为什么要保留国王的称号?

(6)勃艮第和法兰西国王在李尔的宫廷逗留了很长的时间,李尔尽量推迟最终分配权力和财富的时刻。那么,他的婚姻政策是什么?如果按其计划,谁最终将获得王位的继承权?为何如此权衡?

政治家的才能所面临的最艰巨任务不是政治制度和文治武功的建立,而是政治制度的长存和百姓的福祉。如果政治制度是完美的,那么使之长存在政治家的所有职责中不仅是最困难的,也是最伟大的。人们普遍赞成,莎士比亚视君主制为最好的政体。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李尔是莎士比亚笔下最伟大的君主。在《李尔王》的第一幕中,年老的国王君临天下,统治着强盛的大不列颠(不仅仅是英格兰),举世太平,既不需要纠缠于国内的派系斗争,也不存在外来的忧患。李尔王作为整个世界的象征,法兰西和勃艮第都想获得他小女儿考狄利娅的青睐。在莎翁的写作生涯中,从来没有将自己祖国的国王赋予如此卓越的威望,让其置身于政治成就的巅峰,而所有明君希图实现的成就在李尔王那里都已经实现了。

事实上,如果李尔是莎士比亚笔下最伟大的君主,那么如何维持这种统治确实比建立它更伟大,《李尔王》开篇描写的正是杰出的老国王面临的一生中最严峻的问题――王位继承。因此,他为王位继承所做的一切将是他最伟大的行动。但是,这个行动是否能像他所预想的那样顺利?他之前又有什么样的预想?

在这些问题的提出、讨论与反馈过程中,师生共同开启了世界文学经典《李尔王》的涵咏之路。研讨会形式(Seminar)更是使学生畅所欲言,学生间的讨论异彩纷呈。精致的文本细读必须避免浮光掠影式地跟着感觉走,问题的梳理必须有根有据。如在探讨李尔王的婚姻政策和未来王位的继承权问题上,一位学生根据勃艮第公爵的话语推断、还原文本本意,指出勃艮第公爵的一句话泄露了天机:“陛下,照着您所已经答应的数目,我就很满足了;想来您也不会再吝惜的。” [6]这一结论得到同学们的普遍认同。其他学生在该生的启悟之下共同探讨,然后得出以下结论:关于考狄利娅的婚姻有压倒性的证据证明她本应是勃艮第公爵的新娘。其一,在她被剥夺继承权之后,李尔先问勃艮第是否接受她。但是勃艮第给了以上这样的回答。其二,勃艮第显然事先已经知道她的嫁妆,这种秘密的地位彰显出了他准女婿的身份。此外,勃艮第公爵和法兰西国王素来敌对,他们都同时出现在李尔的宫廷里,因为考狄利娅的嫁妆对势均力敌的他们来说是一枚重要的砝码。李尔招呼勃艮第的方式,以及他不敢侮辱法兰西王、对勃艮第却很放肆的事实,都说明勃艮第是较弱的一方。但考狄利娅嫁给法兰西将造成最大的政治失误。毋庸置疑,李尔绝不会有这种打算,宫中大臣肯特伯爵和格罗斯特伯爵也不会赞同。和法国联姻势必导致法国人要求英国的王位,甚至导致法国的入侵,在剧中也确实发生了。法国国王或他的后代将继承大不列颠的王位,李尔不可能有此意愿,肯特也不会赞成。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英国将沦为法国的附庸。此外,这种联姻将会严重破坏权力系统的平衡。一旦法兰西控制了英国最富庶的地区,它将轻而易举击败勃艮第,进而占据英国剩余的土地。而勃艮第加上考狄利娅的嫁妆,将有助于加强大不列颠的势力,使之与法国抗衡,这是老国王李尔的政治谋略,尽管他的初衷没有实现。

回到历史语境,通过文本、通过材料进行还原与建构文本本来的意义是经典涵咏最重要的原则。通过对《李尔王》第一幕第一场的研读,学生开始初步进入了精致的深度阅读的轨道,善于发现问题乐于解决问题从中获得阅读,并在其他文本的研读过程中努力贯穿宇文所安提出的原则,在阅读能力特别是细读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阅读的德性与困境

阅读不仅是文字的视觉经验也是一种认知审美经验,更是建立在内在听觉和丰盈充沛的心灵之上。而目前我们正处于文字文化的显著衰退期,而且这一变化趋势难以逆转。作为文学教育者本人深感当下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急剧退化,在习惯了碎片化的速读之后如何保持阅读固有的德性以及如何走出阅读的困境,是当下社会每个人都需要躬身反省的问题。

世界文学范文第5篇

一、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概况

(一)传统的英语文学文化疆界

诺贝尔世界文学奖是世界文学界的“奥斯卡”,获奖者是世界不负盛名的作家。相当一段时间,世界文学奖项被欧美白人所包揽,这不仅体现出英语文学对世界文学所做的突出贡献,体现出英语文学的蓬勃发展态势。在传统的英语文学中出现了许多星光熠熠的作家与文学作家。英语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它研究的不仅是英语语言艺术,而是对文学艺术的一种阐述。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意大利兴起的遍及欧洲的思想文化运动,掀起了欧洲大范围的文学艺术的改革,这也正是欧洲等使用英语的国家地区英语文学如此旺盛的原因。但丁、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代表。但丁被称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莎士比亚是英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学巨匠。

(二)当代英语文学文化疆界发展变化

英语文学的繁荣,为世界众多文学家效仿,许多作家也积极投身于英语文学写作当中。当代英语文学不仅被欧美地区独占鳌头,而且也波及到亚非拉一些国家地区。亚非拉及其他国家的作家凭借其英语文学作品逐渐走向国际,逐渐在国际文学奖项上崭露头角。印度的泰戈尔是近些年来英语文学作家的代表,它的《飞鸟集》是当代英语文学中的一个代表作品之一。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作品大胆创新,别具一格,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英语文学的形象阐释

英语文学有很多内容,在世界上广为传播。英语文学具有民族性的特征,文学具有时代性,文学是社会时代的产物。英语文学也是当时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如文艺复兴诞生的背景是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教皇教会的黑暗统治,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宣传资本主义制度与批判封建教皇统治为主。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批判性,批判了欧洲中世纪以来的黑暗统治与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哈姆雷特》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具有批判性的戏剧作品为英语文学的繁荣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哈姆雷特是一个悲情式的英雄,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充满了复仇的怒火,他也不滥用暴力。他对生活由充满信心到迷茫到再次坚定,在磨炼的过程中他通过亲身的经历和自己的思考来提升自己。在磨炼中他变得坚强,变得不再犹豫,做事果断,他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来改变命运。最终他虽然为父亲报了仇,但还是为了正义被奸人所害,他的愿想也就落空了。他是为正义而死,死得伟大,但是也让人感到遗憾和惋惜。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