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学基础知识点

会计学基础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学基础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学基础知识点

会计学基础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高职;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高职在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却屡见不鲜,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快速融入到社会中,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本文以项目教学模式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出发,讨论了改善电算化专业教学的建议。

1.项目化教学简介

项目化教学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和加拿大教育学家共同提出的。该方法认为,知识是有人们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由学习者主动完成的。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结合岗位的要求将职业技能划分为多个子项目,有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德国将该方法运用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该方法在上世纪末引入到我国的教育中,因为该方案的效果良好,因此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项目化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职业岗位进行教学任务的安排,并将教学任务分为若干的工作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参与整个实践活动,通过小组的形式完成整个活动,并学习职业中需要使用的技能和知识。在该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以独立或团队的形式完成特定的任务,教师要分析清楚相关岗位需要的技能,并将这些技能相互联系,设计成模拟的工作环境,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

2.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的电算化专业是一个偏文科类的专业,这一专业不同于工科类专业,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不算容易,实践分为学习第一二年每学期理论教学结束之后的实训课程和第三年进行的综合模拟实训、实习,这一形式构成了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最大的区别在于,会计电算化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对电算会计软件具有熟练的掌握度。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将会计知识理论和会计软件操作技巧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如果将会计理论和会计软件操作技巧相互分离,那么将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国近年来虽然在会计理论结合会计电算化方面做过一些尝试,但是还没有取得较好效果。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课程与市场相脱节

社会对电算化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高职院校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目标相对模糊,缺乏专门的针对性,专业发展落后于企业需求。课程体系建设还是以学科知识为主,没有结合企业要求进行教学,导致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就业市场。

2.2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我国电算化教育模式还相对传统,实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教学模式,虽然学校配备了专门的时间设施和教师,但是实践内容还较少,实践也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一遇到实践性的问题就会手忙脚乱。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缺乏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环节,导致学生的技能水平较低,影响了教学效果。

2.3实践性教学内容不全面

我国高职电算化教学还停留在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的阶段,这些实训虽然会模拟实际的电算化场景,将电算化的工作分解到学生手中,但是通常让一个学生对整个企业某一时期内的会计业务都进行处理,从而导致一个学生代替了整个会计部门。这样的实践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方式,但是学生在将来工作中面对具体的岗位却缺乏具体的电算化操作技能。当代企业中的会计岗位越来越细化,对于不同的会计岗位电算化也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高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电算化专业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按照会计岗位的需求对软件进行实操,将实践性教学细分为多个项目,每个项目以必备的岗位能力为支撑点,针对每一支撑点设计教学内容,这样避免了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了学生适应岗位的速度,使电算化岗位和电算化教学相互衔接[2]。

3.项目化教学下的高职电算化专业实践教育体系

3.1会计电算化职业能力目标与技能需求

项目化教学的核心在于以任务为导向进行教学,这些任务设计来源与电算化专业的就业要求。建立电算化实践教育体系,首先要明确学生的职业能力目标。本文在对电算化岗位技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高职就业定位于中小企业中的各种会计岗位,对这些岗位的工作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归纳,了解这些岗位对能力的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企业为载体构建会计电算化学习情境,让每一情境都可以模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并将教学溶于会计岗位中,从而避免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的脱节。

3.2构建基于项目导向下的高职电算化教育体系

3.2.1三级体系目标的建立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应该分为课内实训、学期实训、技能考核、顶岗实习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级教学项目,针对每一级教学项目设置二级子项目。如果总账模块在实训中,那么就要以掌握总账管理系统为一个项目,并在此下设立处内、会计主管等岗位,出纳签字、主管签字则为二级项目。出纳要根据系统的凭证进行签字并进行支票控制,并登记相关日记账。这些工作处理的正确性也考核了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真的技能。

3.2.2构建知识体系

从三级子项目切入,要掌握每一个项目的支撑点,了解该项目必备的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例如在进行总账模块实践过程中,根据这一模块设置的岗位开始对会计工作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有掌握,制单人员要掌握相关财务会计的处理模式,并按照凭证填制要求填制凭证。出纳人员要掌握出纳必须掌握的理论,并根据正确的理论控制好票据和现金、银行存款,对现金、存款进行合理的管控。这些技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O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学习,在小组之间相互点评,并有教师总结,让学生成为理论的主体,激发学生对操作软件的学习兴趣,自发地投入到学习中。

3.3.3构建完善的评价模式

实践性教学的另一重点在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上,新的教学体系要求改变原来单一的评价模式,组成小组组内自我评价、组件相互评价、教师进行审核的评价体系。项目教学的模式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掌握职业能力。会计电算化这一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的考核要求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学生的知识掌握都有涉及。考察学生的能力不能仅仅通过试卷的考核,要进行多维度的评价,构建多指标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考核[3]。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电算化专业是一个偏文科的专业,这就导致其实践性教学不能像理工科那样进行,这在一方面加大了电算化实践教学的难度。我国高职电算化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十分常见,很多高职院校虽然配备了专业的实践教学设备和教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按照专业要求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本文针对项目化教学模式下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进行论述,希望对我国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葛新旗.项目化教学模式下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4,04:51-53.

[2]葛新旗.项目教学模式下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4:64-66.

[3]张秀霞.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7,12:134-135.

会计学基础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教学探讨

一、《会计基础》教学的现状

(一)《会计基础》教学中有很多专业概念和科目名称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一入学学习的专业课就是《会计基础》,该门课程涉及到很多专业概念,很多学生的反映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比较抽象。甚至存在个别学生听不懂而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的现象。至于科目名称,很多学生存在概念不清,容易混淆的情况。比如“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很多同学往往区分不了它们的不同点。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会计科目的名称,并不能透彻地理解和运用,练习题稍微变了形式,换一种形式考查,就往往用错了会计科目。

(二)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不是很紧密

《会计基础》教材上讲的都是一些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介绍会计的基本知识体系,也讲述了运用会计知识去处理企业中的业务问题。但是这些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通过会计的实践教学才可以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真正理解、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学以致用才可以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很多教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轻视实践教学,觉得实践教学费时费力,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不是很紧密,对实践教学有抵触。

(三)部分教师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会计基础》这门课理论内容比较多,如果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现代化立体教学,采取项目教学和翻转课程的创新教学形式将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单一教学形式变得生动易懂,直观明了。然而部分教师存在讲述方法单一,“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上课缺乏和学生有效互动,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普遍反映,教师上课沉闷,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单一,对学习兴趣不高。

二、《会计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学生不能透彻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不利于以后的专业课学习

该门课程涉及到很多专业概念,很多学生的反映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比较抽象。由于《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基础课,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初学者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会计学的基本方法,了解会计学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后续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专业课打下基础。如果学生在此门课程的学习中对概念没有透彻理解,对会计原理和会计科目混淆不清,对账务处理不熟悉,将不利于以后的专业课学习。

(二)重理论,轻实践。导致理论知识没有感性认识

《会计基础》教材上讲的都是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介绍会计的知识体系,也讲述了运用会计知识去处理企业中的账务问题。但是这些理论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通过手工做账,模拟真账练习等实践教学方式才可以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真正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会导致学生缺乏实战能力,对具体的账务处理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也不利于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由于部分教师存在讲述方法单调,上课缺乏和学生有效互动,导致学生参与课程程度不高,上课低头玩手机的现象居多,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迟到、旷课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形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高职人才的培养。

三、改善高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措施

针对高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教师应认真备课,熟读课本内容,精讲课本理论知识

第一,由于《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课,所以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述,把基本概念讲清讲透,给学生打好基础。因此要求每个上课教师要认真备课,熟读课本内容,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把理论讲透。

第二,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原则,把课本重点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引导学生对学习的要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三,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对于初学者理解起来有难度,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这要求教师授课的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多举生活中的例子,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进行精确的讲授。

(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也不能轻视实践教学,只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才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锻炼职业能力,对以后就业有帮助。笔者所在的学校会给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一门课程《会计综合实操》,这门课程是《会计基础》实践教学的配套课程。《会计综合实训》就是让学生在实训室里面采取真账实操的形式进行审核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通过这个实践教学的配套课程,让学生增强了实操能力,也加深了对《会计基础》课程的理解和学习。

(三)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教师应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的立体教学,采取项目教学和翻转课程的创新教学形式将使得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教师在制作演示文稿的时候应尽量使得课件生动,图文并茂,多用图表法,对于一些类似的知识点进行对比,最好附上与课程有关的小视频,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

第二,教师上课时要改变讲述方法单一,“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上课要和学生有效互动,不照本宣科,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师生互动加强了,学生学习效果也大大加强,这样他们才可以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周成银.《会计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3(17).

会计学基础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改进思考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又一门主干课程,与基础会计相同,该课程中同样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为中心展开具体项目的核算,而财务报表的编制同样是本门课程的终结。该课程与会计实务联系最为密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是学生从业所必备的知识。因而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下,教员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从业水平。在此,特谈谈个人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改进方法的思考。

一、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

1.演绎法

演绎法是财务会计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也是许多教师授课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往往按照教材以及辅导资料的内容,先讲解概念、意义、分类及其作用,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案例核算。这种讲述方式从抽象延伸到具体,适合具体理论的学习和简单掌握,实际的操作性并不强,学生往往死记硬背,题目稍微转变或增加核算业务,学生就难以解题。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是财务会计教学方法中常用的一种。对学员来讲,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加强学生会计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将所学内容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符合会计学实际应用性的目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编制会计凭证和资产负债表,不仅能够熟练应用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还能逐渐具备独立处理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员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又一创新。会计专业本身就对实践性要求很高,课程中需要核算的具体业务也很多,学生如果不深入地接触和了解实际的业务,就不能切实体会到财务会计的分工和具体工作流程,学生可能会做一笔业务,但是对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整体却缺乏真正的认识。实践教学方法,将学生放入特定的角色,或从采购人员,或从管理人员,或从审计人员的角度来做账,将教材中抽象、繁琐的文字和公式转化为具体的业务,便于学生理解。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思考

中级财务会计不同于其他学科,该课程理论知识强,内容更加繁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上述三种传统教学方法运用起来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改进:

1.归纳法

针对演绎法存在教师满堂灌,学生记不住的缺陷,可以采用更加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归纳法。归纳法是指教师颠覆先讲概念后具体核算的套路,而采取先从实例出发,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问题作为引导,迫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借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将传统的重视理论研究,忽略基础应用的行为转变过来,更加符合该学科的预期教学目标,同时还能使学员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对比分析法

相较于传统的案例和实践法,对比分析法更加行之有效。通过对比分析和对比做账能够增强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做关于企业债券的业务时,可以分别从发行方和购入方的角度来做会计分录,对比之下能够更好地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的内容。通过这一方法的运用,学生学习不但不会感受到单调和枯燥,对知识点的掌握反而能够更加牢固。当然,这一方法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只有在同笔交易中含有可以对比的特定双方时才能运用,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应将该方法与实践法和案例法结合起来应用。

3.开放教育法

开放教育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从旁辅导的一种教学互动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层学习,更加注重教师的“导学”行为,在这种方法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建立自主学习小组,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建立助学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角度。会计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的课程,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是对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还是对职业生涯中遇到问题的处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开放教育法是每个中级财务会计教师都要学会运用的方法。

学习是为了实践,中级财务会计更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更要真正地应用到学生的工作中去。因而教师在授课时,要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相结合,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高分同样高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玲.新时期高校财务会计实验实训发展趋势探讨[J].商业会计,2012(05).

[2]李松青.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会计学基础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动式课堂;会计学原理;教学质量

2010年6月6日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培养,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会计人才也是会计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专业及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新生接触的入门课程,是学生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学习会计学其它后续专业课程(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的基础。该课程理论严谨、系统性强,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但掌握如凭证、账簿和报表的会计处理的基本流程,更重要的是掌握会计处理的原理和思想,具备加工处理基本会计信息的能力,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一、传统会计教学方式的缺陷

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的《会计学原理》课堂讲述,很多老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铺陈与掌握,运用从一般到具体、从理论到实务的演绎方法,课堂教学沿用理论讲解或者理论穿插一些实务案例。但是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和板书(多媒体教学下就是PPT翻页),学生在讲台下面听课记录(往往被称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上死记硬背的内容仍然占有很高的比重。但是传统会计教学模式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课堂教学信息传递更多是从教师向学生单向传导,从学生向教师传导少,从而不可避免存在着不足,而且在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尤其显得突出:

1.思考不足,创造性被无形中抹杀。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是老师在课堂上频繁持续的发出信号,学生在下面疲于接收老师的信号,对老师讲授的知识点缺乏必要的思考时间,对于老师和教材上的观点只是被动接受,缺乏对论点的质疑与争鸣,因此,不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专业思维,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裂变和升华;同时又由于课堂被教师主导着,时间久了,学生也就习惯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讲什么内容,就听什么内容,“要我学”的色彩浓厚,也逐渐放弃独立深入思考,长期以往学生的创造力也在悄无声息中被抹杀了。

2.缺乏互动,学生不及时反馈的学习状况。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滔滔讲,学生静静听”,教师讲得透彻明白,学生是边听边记,教师讲得不透彻,学生还是边听边记,甚至有些学生完全听不懂,却心存课后通过自学的方法弄明白的想法,也还是选择静静地作笔记。因此,某些重点难点讲授之后,教师在讲台上看到的是学生们的奋笔疾书,然而,这却是学生没有及时向教师发送真实信号,使得老师误以为学生都理解领会了,从而没有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调整。

3.注意力易分散,教学效果不佳。心理实验研究发现,人只能持续精神集中的时间只有15分钟,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40~50分钟,学生难免出现精神疲乏,注意力分散,逐渐地与主讲教师的思路出现脱节,等到精神重新集中回来,可能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很可能错过了帮助理解整节课的关键要点。因此,如果教师不能在有效的时间里组织好教学,即使调整教学方式和手段,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忘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象,最终影响了教学质量(王晓红,2006)。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环境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人的创造力得到空前的重视,已有的传统会计教学方式由于限制学生创造性的缺陷面临着剧烈的挑战;与此同时,2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把中国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有了更多的财力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素质教育已得到大力的推广,甚至有些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已经得到素质教育的充分锤炼,如果进入大学后还是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这部分学生而言,相对基础教育无疑是一种倒退,是难以被接受的。

教学科学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互动式课堂教学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单纯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孙德兴,2004)。因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因此《会计学原理》教学必须打造互动式课堂,激发新时代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贯彻《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

二、关于打造互动式课堂的设想

互动式教学是指通过在课堂上采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与教师就讲课内容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反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笔者几年的教学摸索,打造互动式课堂的主要设想有:

1. 科学地设问,是互动课堂效果的基本要求

设问是一种以师生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手段,问题的设置是互动课堂效果的基本要求。设问是《会计学原理》课堂中使用最多的师生互动方式。教师在充分研究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分析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相关程度,综合教学目的和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问题情境中。恰当的设问具有诊断学生学习的状况,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但是如果设问把握不恰当,则容易导致师生互动流于形式(赵莉,2004)。比如设问太频繁,没有留下比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回答,课堂表面热闹实际学生收获不大;设问太简单,学生不需要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设问太笼统,针对性不强,没有给出足够的前提,要么给出的回答也与教师的设想也有很大的差距,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设问超出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回答,教师往往只好自问自答,互动就变成“单动”。教师的提问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形成新的认识,让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提取它来建构新的知识。一般而言,《会计学原理》教学中教师提问,是学生可以从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或者根据现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思考后可以获得答问的思路。因此,教师尽可能提类似于“为什么”、“请说出理由”、“你是怎么想到的”、“你从哪几个角度来考虑的”这种启发性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可以不断从简单到深入前进,能力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

2. 恰当地导入讨论,是提高互动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

讨论是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案例或者一个故事导入到就某个主题,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教学手段;恰当地导入举例,是互动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它是课堂互动中教学环境最自由宽松的、学生参与度最广的互动方式。讨论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要基于课程教学内容又要高于课程内容。因此,教师设计讨论的内容应该选择那些前沿的、热门的、允许有不同声音的、学生会感兴趣的、贴现学生生活又有时代气息的主题;而一些常识性、直白的、没有争议的、对学生的思维也没有启发价值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的过程中,结合学生自我表现欲的情况,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支持学生的主动表现自己,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鼓励不同观点之间进行争鸣与交锋,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教师要把握住讨论的主题方向,对于偏离主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尽快修正;还可以提醒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使学生得到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 趣味地抽查知识,是互动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时保证

抽查知识是对互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如果课堂抽查发现有些学生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可以督促这部分学生及时学习跟进,而不是等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前的总复习才把相关问题吃透;抽查中如果发现多数人对知识点的掌握有偏差,可以及时修正教学的教学安排,进一步把相关知识讲透。笔者使用的抽查办法叫“男女接力回答问题”。这种方法的流程为:(1)教师在上一次课结束前给学生布置了需要回答的几个关键知识点。(2)下一次课一上课就开始随机抽某个同学(男女生皆可)回答第一个问题。(3)如果该生回答不出给定的问题,则指定一个同性同学帮助回答,自己则自动在下一次抽查中成为第一个回答问题者,若还是回答不出,顺延到再下一次抽查,直到把正确回答一次问题为止;如果该生能够基本正确回答给定的问题,则由其任意指定一个异性同学回答下一个问题,同理该异性同学如果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则任意指定一个异性同学回答再下一个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回答,顺延到以后的抽查,直到能正确回答为止。(4)所有问题抽查结束,表扬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激励未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总结一下同学对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男女接力回答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事无巨细的知识点都要抽查,一定要是关键的知识点,影响以后章节理解的逻辑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方便后续章节的教学,因为《会计学原理》的特点逻辑严密,前后相连,如果前面的重要知识点没领会,以后的很多重要点也难以理解。

《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吹响了素质教学的号角,作为会计教育工作者响应国家的号召,大胆对传统的《会计学原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变革,着眼于提高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采用互动式教育方式培养未来会计人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出色的成绩完成这个时代和国家赋予给会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孙德兴,谭羽非.“交流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J],2004(6):5-6

会计学基础知识点范文第5篇

技工学校学生的基础相对于高职、大学学生来说,较为薄弱。因此,在学习《会计学原理》课程时,往往有许多学生反映难以理解,特别是对一些专业术语,学生多感觉较难掌握。笔者认为,注重课堂教学艺术,使《会计学原理》贴近生活,实现会计教学生活化,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基础知识。

一、由浅入深引导《会计学原理》的术语很多,在会计教学中,根据会计的内在特点,用自拟的形象化语言,对各知识点进行描述,可以使学生感到形象生动,而倍感亲切。在讲解“资金筹集业务核算”时,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有两个方面:

一是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包括国家投资、其他单位法人投资、个人投资和外商投资等;

二是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大部分学生不理解这些内容。笔者举例:“现在国家鼓励职校、高校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如果你们想在毕业后自己或者和同学一起开一家小企业,首先要有什么?”大家都争着回答:“钱!”“这个钱从哪里来呢?”学生们回答:“可以让老爸老妈先投资一部分”,“还可以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啊,是免息的哦!”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引导,父母的投资就像接受投资者投入资金中的个人投资,向银行申请的小额贷款就像债权人借入的资金。这样,学生就比较好理解了。

在讲解资金运动时,学生不理解资金怎么会“动”起来。教师接着筹集资金的话题引导学生:“筹集到一定资金后,就可以自己开办企业了。办企业首先要有厂房,租厂房、租设备,买原料,才能生产出产品……产品上产出来后,再卖出去,又得到了钱。这些钱又用来继续扩大生产,用来买原材料,又生产出新产品……如此不断重复,大家想一下,这些钱是不是经过了这样的一个运动过程:钱——原材料——产品——钱?这就是资金运动。”学生听完讲解,会意点头。在讲解资产这一概念中,要重点强调拥有或控制。笔者在讲解时举例:“张x同学,现在你口袋里有三百元钱,其中有一百元是借王x同学的,这三百元钱,是不是都是你的资产呢?”学生回答:“不是,因为其中的一百元不属于张x同学”。这时,正好引入负债的概念。老师用风趣、贴近生活的语言,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评点,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会计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把会计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培养起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课本知识结合现实生活每个班级每学期都有一定数额的班费,用于班级开支,让学生学会进行账务管理,按课本要求记账,确保班级经费开支由每个学生审核,使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另外,要让学生养成记账的好习惯,把每个学期个人的开支都进行详细记录,每个月结算一次,查看自己每个月的开支是否超过限额。通过记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开支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在讲到原始凭证的内容时,让学生将购买班级用品的发票与课本上所列的内容一一核对,使学生增强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