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童年的诗

关于童年的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童年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童年的诗

关于童年的诗范文第1篇

寻找,曾被丢在角落的美好,昨天的印记,今天依旧很妖娆。在长满青苔的古城墙外,在抹去棱角的青石板上,在在开满淡紫色花朵的梧桐树下,在郊外金色油菜花的田野旁……我嗅到了,那是我们歌谣的味道;我看到了,那是我们飘曳的身影;我听到了,那是你对我的呼唤。伸开双手,让泪滴下,捡起斑驳的记忆,叠进白色的纸片上。放在天空,会发光。

长大了,会遗忘一些事。

浅浅月色,伴着夜色漫进来,相片的灰尘如同薄纱,模糊了天真的眼睛,模糊了那年的我们。你的样子已记不清。只知道,频频出错的时候,会为我握紧双手;只懂得,瑟瑟发抖时,会数落我的大意;只了解,鸣鸣自得的时候,会调侃我的幼稚。可,那黑白编织的思念,也在慢慢退去,不经意的,淡忘了等在旧时光的你。

长大了,也会明白一些事。

即使,踮起脚尖,天空仍然很远。如那儿时的空想,那些青涩的梦,似远却近,触及不到。于是,在仰望默许时,千载年华如流水般从指缝间滑落。昔日的童年,昔日的你,像一只被剪断线的风筝,牵扯着,越飘越远。空中散落的败絮,缠绵,不绝,是对一个少年的思念……

关于童年的诗范文第2篇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07

最近一段时间读了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代表作三部曲之一《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本书重点论述了“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而且借助这种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1]。在佐藤学教授看来学习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对话(认知性实践,即创造世界),是与自身的对话(伦理性实践,即自我探索),是与他人的对话(社会性实践,即形成伙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简单地看到了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单维的活动。“时间”、 “空间”、“人”、“知识”、“环境”等等在效率的压缩下,变得客观而失去了其原本丰富的内涵,机械而僵硬。课堂里同时发生着他与客体世界、与他人、与自我三位一体的实践,而且这种实践的发生是一次性的、特有的、瞬间的。

我读着佐藤学的书,内心不时充满着对教育无限的遐想,勾起美好的向往。掩卷沉思,在脑海里究竟留下哪些痕迹?如何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对话”实现观念建构与转变的教学?下面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教学为例作一阐述。

一、在问题驱动下走向“对话”,形成对浓度概念有效建构与浓度意义的深入思考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构成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转化。我们在科学实验和实际应用中有必要搞清楚溶液中含有溶质微粒数有多少,也就是说,原来的质量分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了,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衡量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这部分内容位于 《化学1》的第一章[2],在学生初中已经学过了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本章又学习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本内容要使学生对于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会一种使用更为方便、广泛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更进一步。同时,本内容承前启后,既是对初中溶液知识的继续和延伸,又是对新学物质的量等化学基本概念的巩固和应用。为便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可采用“类比式对话”的方法,通过常见的口服液、消毒液、眼药水、酒、矿泉水等标签中表示组成的数据意义的理解,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 、m/V 、n/V、m/m,能够提高溶液的组成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体积,与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的兼容性,有利于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个陌生概念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并将建构这样的基本观念:混合物的组成表示方法总是某种成分占总体的多少;表示溶质和溶液多少的物理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相同物理量时单位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将某些物质配成溶液是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常用的方法,人们首先要搞清标记溶液定量组成的方式有哪些,故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与之形成对话:(1)矿泉水中各元素的组成常用质量体积浓度来表达,其单位为mg/L。其中钙的含量为≥4.0,它表达什么含义?(2)天之蓝酒的酒精度为45%,它表示体积百分含量,说出它的含义?(3)表示溶液组成的共性是什么?(溶质的量?溶液的量)

为了实现从用“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向用“物质的量浓度”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的转化,也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本质意义,初步建立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分数、密度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围绕浓度的本质意义开展对话,为学生体会物质的量浓度的价值意义进行铺垫,引导学生切身体验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获得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内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对有关知识进行深入研读和深刻思考把握其本质属性。

问题解决总是跟思维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为解决问题而思维。作为思维产物的观念跟问题和问题解决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设计相互关联的问题引发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从定义、符号、单位、表达式等方面对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建立物质的量浓度的核心:就是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观念;由问题的提出而引发的对话,一是实现了对几种浓度表示方法的对比和表达的探究实践,理清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和质量分数概念的本质认识。二是巩固对溶液均一性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溶液浓度本质意义的暴露,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并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防止知识的混淆;三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入体验到物质的量浓度的核心价值,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发“对话”,建构不同浓度溶液配制的方法和思路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学生掌握的第一个定量研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用定量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课堂上,从浓度的意义出发,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利用更多的课程资源、制造更多的机会来充盈丰富学生的感知,引发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自己的三位一体的对话,形成学生注意、好奇、质疑、愤悱等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更具体、更丰富地与生活、生产、科研进行更为亲密的接触,诠释了佐藤学的教学价值重建的意义。

在教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时,应该明确配制的要求与目标,而不应将溶液的配制一味“精确化”,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物质的性质和浓度要求出发,思考配制方式的选择,使学生理解粗配和精配的价值和方法,根据实际要求,按需配制才是最符合科学研究需要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教学,围绕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定义,从 c=n/V 的基本意义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核心: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配制时确定溶液的体积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是确定溶液浓度的关键。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凸显溶液配制的思考方法从浓度的内涵入手,结合浓度的要求或物质的性质,确定是粗略配制或是精确配制,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师生对话,一是揭示溶液的精配、粗配与物质的量浓度内涵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将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核心知识(思路与方法的选择)结构化,形成“不同浓度溶液配制”的意义建构;三是促进学生对浓度配制思路与方法的理解和反思,从而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线索,进行归类、整理,创设将仪器、试剂的选择与溶液配制要求相结合的真实的情境,选择适当的仪器、步骤进行配制。

通过创设正确与错误、探究与建构,分享与独享、激发与抒发的真实情境,将情绪内容(到底怎么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啊?)与知识内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思路与方法)进行深度的融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建构化学知识的良好载体;有利于学生产生化学认知兴趣的源泉;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认识世界的化学视角;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4]。

如,教师可以提出是否什么物质都能精确配制、能否精确配制0.400mol/L的NaOH溶液100mL 等问题,引导学生了解NaOH 由于其在空气中易于吸收CO2 和水分等,因而不能精配。与 NaOH 类似不适合用作精确配制的物质还有浓硫酸、 盐酸等,而 NaCl、 Na2CO3等物质由于(1)在空气中稳定:不吸湿、不挥发、不与空气中物质反应、受热不易分 解;(2)纯度较高;(3)实际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含;(4) 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便于减少称量误差而用作精确配制的物质。化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基准物质”。像NaOH、硫酸等不能精确配制的物质,即使采用精密的仪器,要配制所谓的 0.100mol/L等精确浓度也是完全达不到的,这些物质一般均采用先粗略配制,再采用基准物进行滴定标定的方法获得其准确浓度。

三、在学习共同体中生成“对话”,建构溶液配制要求源于配制精度的认识观念

佐藤学认为:建设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把过去的个人主义转换为共同体的学习,保障每一个学生的以多样性为出发点的活动性学习,以实现多样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成为自立的、活动的、合作的学习者[1]。边讲边实验集教师演示、学生实验于一体,既凸显了化学学科特点,也是创设课堂中“学习共同体 ”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由实验操作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中生成的“对话”,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有关的思维活动,不仅思维过程合理、有效,而且能使学生增加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思路和方法的理解,丰富有关一定浓度溶液配制意义的认识。

由师生共同实验操作形成的“学习共同体”,顺应了化学教学由教室向实验室转移的改革趋势,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场景和教学形式的变换,它蕴含着教师对步骤源于实践(实验过程),仪器源于步骤,操作和仪器的注意事项源于步骤和仪器的精度等认识观念的正确把握和建构。通过学生在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操作过程前形成一定的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心动”;通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精确配制实验探究,引领学生“手动”; 通过在精确配制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对比分析、质疑、辩论,激发学生“脑动”;通过学生充分的表达交流,引导学生“口动”;这样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下,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形成对溶液配制意义的深刻理解。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共同体,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被唤醒,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嘴的过程中[5],建构配制过程要求与仪器要求源于配制精度的核心观念。

关于童年的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教师通适性;循环通用

【中图分类号】G639.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06-02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师面对的学生纵贯小学和初中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要能更好的解决学生一体化成长的问题,就必须加强教师对1-9年级的适应性和1-9年级教师循环问题的研究。现就成都高新滨河学校的探索谈谈对此问题的认识。

1通适性的含义

教师的通适性,就是指教师的通用性和适应性。通用性是指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能够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顺利完成1-9年级的教学任务,即教师能够完全胜任各个年段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性是指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能够跳出传统“中、小学教师”的思维定势,适应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文化和管理。

2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通适性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2.1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存在适应困难。 原有的中、小学教师变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虽然“外在角色”转换了,但是“心理角色”的转换还需要一段时间。“中小学老师”的意见常会有较大的分歧。这往往会造成小学与初中教育“各自为营”的隔离状态,学生、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很难跨越这道“无形的鸿沟”,既不利于学校文化的形成,也不利于一体化教育教学的开展。

2.2提高教师通适性是避免中、小学教育脱节的需要。 部分学校把九个年级划为三个学段,实现了教师在本学段内的小循环。但是这种循环本质上没有脱离小学与初中隔离的囹圄。教师作为实施教学的主体,只有实现了1-9年拉通聘任才能更好的推进一体化教学,推动学生一体化成长。

2.3教师的通适性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九年一贯制学校把九年义务教育看成一个整体,本质就是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合二为一,使九年义务教育成为连续、系统、衔接、全面的整体,它能克服小学升到初中时学生的各种不适应。但如果没有教师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九年一贯制学校与传统的中、小学无异,难以实现1+1>2的效果,也就没有其存在的必要。

3滨河学校探索教师通适性的优势

3.1作为一所新建型学校,滨河打破了小初“各自为政”的囹圄。 学校成立之初没有合并或加入任何小学、初中,是一所完全意义上的新学校。这对于学校管理层进行统一的管理、营造统一的文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因此,也不存在小学、初中教师“各自为政”的基础。

3.2滨河学校的教师具备九年通用的基础。 学校所有教师的学历都在本科及以上,还有八名研究生教师。同时,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约30岁,是一支高素质的年轻队伍。现实表明,学历越高越年轻的教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适应性越好,这也在四川师范大学薛敏和申敏的《九年一贯制教师的适应性问题研究》中得到了印证。

3.3学校对1-9年级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 学校成立之初,校长敬仕勇就认识到了一贯制对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优势。一直坚持对1-9年级实行“一体化”的统一管理,避免了小、初分开管理,互不往来。这也为学校教师通适性的提高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4滨河学校提升教师通适性的方法

4.1构建科学管理模式,提供教师通适性的行政支持力。 一是实行“全程一体”的行政管理模式。“全程一体”就是学校实行统一的规章制度、教育教学、人事管理、考核评价、文化建设等。

二是促进“部门主导,学段自主,条块互动”,取消了小学部与中学部架构,通过德育处和教导处整体拉通1至9年级教育教学管理,同时设置学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又促进学段与部门的互动。

4.2学段内流动与1-9年级循环相结合,逐步推进教师通盘使用。 学校根据学生发展规律把1-9年级分为1-2、3-5、6-7、8-9四个学段。教师先在本学段内进行流动任教,教导处、德育处对学段内的教师进行判断,认定其能否进入下一个学段任教。既保证了教师胜任教学工作,又促进了教师的通盘使用。

4.3改革职称聘任,为教师通用提供动力。 一是实现中小学职称对接。滨河学校绝大部分教师都具备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无论是从学历还是从教学能力方面都能胜任1-9年级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了中小学职称对接的相关规定。如小学一级与中学二级同等对待;小学高级与中学一级同等对待……通过职称的对接,一方面打破中小学教师的界限,另一方面推动1-9年级的教师流动。

二是实行评聘分开,推动高职低聘、低职高聘。一方面鼓励工作积极、成效显著的教师,另一方面营造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氛围。

4.4建立相应的教培制度,提高教师通适性。 一是拉通1-9年级学科教研。小学和初中教师可以相互参加教研,共同设计课堂,相互熟悉教材教法,做到教法、学法上的对接,做到教材内容上的整合。同时,每位教师都研究1-9年级的学科教学。7-9年级教师必须研究同学科的小学教材;1-6教师也必须研究同学科的中学教材,特别是针对初中部分的知识体系,如此而形成一种知识体系的贯通,方便教师们在教学中进行统筹安排。

二是推进课例研究。各教研组提供学月展示课。1-9年级所有老师都参与到听课评课当中。促进各学段和各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

5结束语

教师通适性的提高推动了学校的“一体化”教育,促进了学生的“一体化”成长,减少了小升初的不适应性。当然,教师通适性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空间,只要学校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充分开发内部潜能,学校的一体化优势就一定能发挥出来,教育教学质量必将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薛敏,申敏.九年一贯制教师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1-4.

关于童年的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线路;防雷缺陷;防雷措施

一、前言

电力线路的应用和防雷措施的改进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国电力只有保证了电力线路的合理应用才能切实的为防雷措施提供坚实的基础。其中,电力线路的传统防雷模式是基于电力系统的雷电危害是云一地间线状雷所造成,在一定半径范围内雷电打击在较高点的解释的,所以现实要求我们以雷电机理为基本观念提出对我国电力线路防雷措施的改善。

二、电力线路防雷过程中的缺陷

l、线路防雷措施的不足

《省近年10kV线路雷击跳闸情况统计与地形参数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省2000—2005年间的10kV线路106次,雷击跳闸事件中塔型、故障的相位、杆塔的地理位置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报告》按照以什的一般经验,闪络故障判将三相、两相同时闪络的雷击故障归结为反击性闪络故障,同时在反击性的单相闪络中,大致认为左、中、右三相均等,而单纯性中相闪络也归结为反击性闪络,且左、右两相的单纯性闪络中分别有与中相闪络一样次数归结为反击性闪络。《报告》主要相关结论如下:

1.1在10kV雷击故障中。单回水平或二角排列的,约有2/3是反击性故障,而约1/3是绕击性故障;双回垂直、鼓形排列的,绕击率在50%~60%。说明同杆双回线路的绕击性雷击故障占到雷击故障的1/2以上。1.2在10kV雷击跳闸事件中。单回水平或三角分布的,约4/5是反击性故障,而1/5是绕击性故障;双回垂直分布的绕击率在60%~70%。说明同杆双回线路的绕击性雷击故障占雷击跳闸事件的2/3以上。

2、防雷工作的滞后性

现阶段,我国年度的防雷工作计划的制定都还是建立在上一年度的遭受雷击数据的统计结果之上,也就是防雷工作都是根据以往的遭受雷击的数据从而总结出高压输电线路的易击区,然后再在易击区安装高压输电线路避雷器和架设地线等防雷措施。然而这些数据都是一些事后的数据,因此,在进行防雷工作时缺乏相应的预见性,这样就会造成在第:二年雷雨季节的到来时,已经安装防雷设备的高压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跳闸率非常低,而那些没有安装防雷设备的高压输电线路则受到了雷击发

3、防雷工作的长期性

要想提高我国高压输电线路的整体防雷水平,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对于每年防雷措施的改造工作,收集、统计数据,对于掌握我国运行中的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中的那些薄弱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电力线路防雷措施以及改进

1、减小雷电保护角直至采用负保护角传统的雷电保护角指避雷线和边相导线的连线与经过避雷线的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其保护目的主要是保护导线不被雷击中,实际上,这不但没有把绝缘子串纳人保护范围,对导线也仍存在一定的绕击可能,更无法对由侧面击来的“侧击”雷起到保护作用。减小雷电保护角直至采用适当的负保护角,图1右侧为改进后的杆塔结构,延长上端地线横担,使地线比导线更为“突出”,将其中的中心往外移,扩大了上部包络、覆盖面积,不但可减少雷电对导线的绕击,还将绝缘子串纳入保护范围,且可起到对“侧击”雷打击的保护作用。

2、改变塔头结构,增大导线间及其对构架部件间的空气间距。在不改变杆身、杆塔基础的情况下尽可能适度改变塔头结构,扩大导线间、导地线间、导线对杆塔构件间的净空距离,尽可能减少建弧率。

3、杆塔横担末端装设避雷针。绝缘子是电力线路防雷的重点环节和部位,最容易受到雷电伤害且难以或无法恢复,应重点保护。可与杆塔上端的避雷针和导线上方的避雷线防范来自上方的“云一地”雷直接打击同理,扩大了其包络、覆盖面积,将导线、绝缘子串、相关金具及杆塔空气间隙纳入保护范围,可起到防范“侧击”雷的作用。

4、装设线路避雷器。装设线路避雷器以设置雷电快速释放通道。对易受雷击且较为重要的线路区段或修复较为困难的杆塔(如大跨越或高塔杆塔)等,安装线路避雷器。目前的氧化锌线路避雷器性能稳定可靠,能较好地发挥释放雷电过电压的作用,有效地保护线路绝缘子和导线不被雷电电弧损坏。

5、加强线路绝缘。增加绝缘子串的片数、改用大爬距悬式绝缘子、增大塔头空气间距,可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建弧率,同时可提高线路的防污闪水平。

6、在导线下方装设架空耦合地线或架设复合地线光缆。因耦合地线具有一定的分流作用和增大导地线之间耦合系数的作用,在架空输电线路导线下方加设耦合地线,能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和降低雷击跳闸率。因架空耦合地线处在低处并可较松驰架设,对杆塔的机械荷载增加不多,并不须增加造价。同时,光纤通信已成为很多供电企业电网自动化及远方监控等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和通道,利用架空输电线路通道杆塔加挂通信光缆,光缆悬挂在钢绞线上,或使用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将钢绞线或复合地线与杆塔有效电气连接,就可起到耦合地线的作用。

7、无线电干扰的影响。在架空送电线路中,由线路导线、绝缘子串和金具上的间隙火花放电、电晕都会产生无线电干扰。架空送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通常受到设计与施工的因素,以及环境与气象因素的影响,其中前者决定了无线电干扰的水平,后者使无线电干扰值产生较大变化,并对前者形成影响。

8、绝缘子串的首末端使用大直径绝缘子。绝缘子串处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如在绝缘子串的首末端使用大直径绝缘子,尤如在绝缘子串两侧设置两个“屏障”来阻碍工频及雷电压在两侧电极叠加,产生的电晕放电电荷形成的带电粒子运动并调整空间电荷分布,就如一般的“均压环”作用,使绝缘子串所处电场较为均匀,不易击穿,减少建弧率。在合成绝缘子串导线端安装均压环,而在横担地端安装大外径绝缘子。此措施不但能减少建弧率,对于雷电压较强确实无法避免击穿时,可使两端绝缘子损坏而中间串不致损坏,特别是对外径较小且一体性的合成绝缘子串来说,这一效果将会更好。如果端部大外径绝缘子采用自爆式玻璃绝缘子,在受强电弧烧、灼损伤时会自爆,非常容易被发现,便于故障点的查找;如果在端部使用“可拆换大外径硅橡胶合成绝缘片”,既可起到“屏障”作用,又可在强电场引发建弧,电弧烧、灼损后只更换“可拆换大外径硅橡胶合成绝缘片”,而不需整根合成绝缘子更换。

结束语

我国传统电力线路的防雷措施存在于不能完全解决雷电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针对现实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电力线路防雷的改善措施,并且保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传统的防雷措施进行完善,保持防雷效果良好。对于雷电对我们的生活的危害我们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丁佳.关于当前电力线路防雷措施的不足原因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21期

关于童年的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不同麻醉方式;老年患者;术后;临床观察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 因此, 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也相应增加。采取正确的麻醉方式, 提高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减少老年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已成为当前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1]。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人民医院选取于2010年 3月至 2013 年 3月收治过的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 48 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 对其麻醉效果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0年 3月至 2013 年 3月收治过的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 48 例, 男31例, 女17例, 年龄60~82岁, 体质量45~75 kg。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 组, 每组各16例。所有患者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或全髋置换, Ⅰ组采用腰丛复合浅全麻术;Ⅱ组采用全麻术;Ⅲ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所有患者为均无药过敏、凝血功能障碍等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禁忌的情况。3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方面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腰丛复合浅全麻术 首先腰丛定位, 腰丛注药, 先注射1%利多卡因20 ml, 再注射0.5% 罗哌卡因30 ml, 取平卧位。麻醉诱导给予异丙酚5~7 ml, 入睡后维库溴铵0.08 mg/kg 置入食管引流型喉罩控制呼吸, 术中以异丙酚(2~5) mg・kg-1・h-1维持浅全麻, 手术结束前停止麻醉[2]。

1. 2. 2 全麻术 采用异丙酚5~7 ml, 芬太尼0.2 mg, 维库溴铵0.08 mg/kg诱导后置入喉罩, 机械通气, 异丙酚(5~10) mg・kg-1・h-1及七氟烷0.5~1.5%维持麻醉。

1. 2. 3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 行椎管内麻醉, 有脑脊液流出时注入0.33%布比卡因重比重液3 mL, 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3~5 cm。

1. 2. 4 监测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麻醉前, 手术结束时以及麻醉结束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CO)、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

1. 2. 5 麻醉效果评价 依据麻醉效果评定标准[3]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优:手术过程中无疼痛感, 手术顺利完成; 良:手术过程中出现患者可以耐受的疼痛感, 不影响手术的开展;差:手术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疼痛, 患者无法耐受, 无法正常开展手术。

1.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 x-±s)来表示, 组内各时间点采用重复测量数据多重比较配对 t 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组间每个时间点使用多元方差分析进行比较。

2 结果

2. 1 各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 三组患者麻醉前MAP值分别为(109.1±11.1)mmHg、(112.3±11.8)mmHg、(115.1±12.1)mmHg;麻醉后MAP值分别为(90.9±10.8)mmHg、(107.9±22.9)mmHg、(89.3±17.1)mmHg, 两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Ⅰ组、Ⅱ组手术结束时的CO分别为(4.42±14.2)L/min、(4.91±5.01)L/min麻醉前的CO分别为(5.61±1.40)L/min、(5.37±1.31)L/min, 手术结束时CO显著低于麻醉前(P

Ⅱ组在手术结束时及麻醉结束后时的PAP 分别为(21.3±5.9) mmHg、(20.8±4.9) mmHg, 显著高于麻醉前的PAP(16.4±4.1) mmHg (P

2. 2 各组老年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三种麻醉方式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优良率均为100%。治疗效果为优的患者Ⅰ组14例, Ⅱ组15例, Ⅲ组12例, 且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 腰丛复合浅全麻术、全麻术以及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应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均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是, 老年人全麻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对心脏的抑制较明显。采用腰丛复合浅全麻术时, 血流动力学稳定, 镇痛满意, 心输出量、体循环阻力和肺循环压力均维持较稳定, 因此被认为是应用于老年人髋部骨科手术的手术的最佳麻醉方式。

老年手术患者手术麻醉后, 内残留的物及基础疾病的共同作用下,大幅增加了麻醉的风险,影响麻醉效果[4]。鉴于老年手术患者的自身生理功能的衰退,对于物的吸收和利用度相对较差,对于物的吸收和利用度均相对较差,要想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 我们就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从而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文亚.三种麻醉方式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应用比较.华西医学, 2010,25(6):1111-1112.

[2] 郭献阳,徐旭仲,陈丽梅,等.序贯法测定患者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限定的利多卡因半数有效量.中华医学杂志, 2008, 88(9):594-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