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结构化程序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实例拓展法;结构化程序
0 引言
在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课程中,教师往往按照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和难易程度讲解程序的基本结构。在课堂上也只是列举一些典型例题来引导学生理解所讲内容,例子之间可能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常常造成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学习程序结构的各种语句,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使用这样的方法编写程序,无法达到灵活应用的教学目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取更加合适且具有合理的逻辑关系的例子,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1 实例拓展法的原理
实例拓展法属于教学模式的一种,其显著表现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实例来完成,使得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运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学习,在完成教师教的实例同时,产生新的实例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2 实例拓展法的应用
下面以VB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来说明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实例,以便于学生的拓展学习。所用实例分为两大类,一类在教师课堂讲解时使用,另一类在学生上机练习时使用。
1)课堂讲解所用实例。
课堂实例的精心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实例的安排应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实例的拓展难度应该由浅入深,让大部分学生通过思考都能完成,并且要能够充分包含所讲授的知识点,能够很清楚地说明问题。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5大部分: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应用与过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课程内容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
下面列举出讲解结构化程序时所用的实例,程序代码从略。
例1顺序结构程序举例:输入圆的半径,计算圆的面积。介绍程序的基本组成,包括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3个部分。
例2选择结构程序举例:对例1进行拓展,让学生思考,如果输入的半径小于0时该如何处理。引入选择结构的if语句。
例3选择结构程序举例:通过键盘任意输入三个数,求它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介绍if语句的两种格式(单行格式和多行格式)。
例4选择结构程序举例:求分段函数的值。介绍两种多分支结构的语句格式(if语句和Select Case语句)。
例5循环结构程序举例:在窗体上显示1-10之间的奇数。引入循环结构For…Next语句。
例6循环结构程序举例:对例5进行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求1-10之间的奇数之和。
例7循环结构程序举例:对例6进行拓展,求1+3+5+7+…的值不超过100时的最大奇数。引入循环结构Do…Loop语句。
例8数组应用举例:对例3进行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求10个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引入数组的概念和静态数组的使用方法。
例9数组应用举例:对例8进行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求任意多个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引入动态数组的使用方法。
例10过程设计举例:对例3进行拓展,将求三个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定义成两个函数,并调用函数。引入过程的概念以及Function过程(即函数)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例11过程设计举例:对例10进行拓展,将求三个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定义成两个Sub过程,并调用Sub过程。引入Sub过程的建立和使用方法,并与Function过程进行对比。
以上的实例主要是在引入相关概念和讲解程序基本原理时使用的,需要在多个课时中讲解。根据所讲内容的课时安排,可适当补充其他实例,更加详细地讲解相关知识,也可以补充一些比较有趣实用的综合例子,如制作计算器、打印九九乘法表、求素数、求水仙花数和完全数等,以扩展学生的思路和眼界。
2)实验练习所用实例。
上机实践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阶段,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利用上机练习的宝贵时间,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堂讲解实例有关,而且比较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去独立完成,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灵活掌握编程技术。
下面列举出以上课堂讲解部分对应的上机练习所用实例,程序代码从略。
练习1顺序结构程序练习:输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让学生练习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部分的相关语句。
练习2选择结构程序练习:输入两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这两个数。让学生练习选择结构程序的相关语句。
练习3选择结构程序练习:输入一个学生成绩,判断其所在的等级(大于90为优秀,大于80为良好,大于60为及格,小于60为不及格)。让学生练习选择结构程序的相关语句。
练习4循环结构程序练习:求1-2+3-4+5-6+……+99-100的值。让学生练习循环结构程序的相关语句。
练习5循环结构程序练习:输出1~100之间的偶数,并显示为10个数一行。让学生练习循环结构程序的相关语句。
练习6循环结构程序练习:输入多个学生成绩,计算平均成绩,要求当输入一1时停止计算。让学生练习循环结构程序的相关语句。
练习7数组应用练习:先随机生成30个0-1000之间的随机数,再求这一组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让学生练习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练习8数组应用练习:先随机生成30个0~1000之间的随机数,再显示这一组数中的所有奇数,每10个数一行。让学生练习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练习9过程设计练习:定义一个求阶乘的函数Fact,并调用函数求任意输入的一个数N的阶乘N!。让学生练习Function过程(函数)的建立和使用。
练习10过程设计练习:定义一个求阶乘的Sub过程Fact,并调用该过程求任意输入的一个数N的阶乘N!。让学生练习Sub过程的建立和使用。
在上机练习时,教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拓展实例及创新实例,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索、醒悟的时间,并把握好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存在问题,在恰当的时候予以点拨。
3 教学效果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和检验,发现使用实例拓展法教学之后,学生从学习兴趣、课堂反应到作业成绩以及考试成绩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学生能够从中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并真正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设计出实用的小软件来,对于他们将来学习其他知识和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以下为近四年来采用实例拓展法教学之后学生的出勤率、作业成绩和考试成绩的对比图表。通过图表可以看到,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整体有了明显提高。
4 结语
关键词:PLC;结构化;给排水
1 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PLC控制系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PLC程序设计的水平优劣往往决定着工程能否及时竣工投产,工业设备能否充分发挥其设计生产能力。传统的PLC编程方式程序繁琐冗长,结构不清晰,不利于控制程序在多个项目中的重复使用。如何迅速、优质地编制符合不同设备工艺特点,参数的PLC程序,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及时完工,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具有较大的意义。本文结合给排水行业常用设备及工艺程序的编写,对结构化编程在PLC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2 PLC程序设计方法简介
常见的程序设计方法分为三种:线性化方法、模块化方法以及结构化方法[1]。
线性化编程方法:将所有的程序代码全部放在一个程序块中,如对S7-300/400来说,在OB1中写入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台时统计等全部用户程序。该方法与PLC所代替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类似,系统按照顺序处理各条指令。它适用于小型设备配套PLC的编程,对于大中型项目则显得程序结构不清晰,同时由于需要对不同设备编制大量类似的代码,导致代码冗长,难以调试和维护。
模块化编程方法:将程序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分成不同的块,每个功能的控制指令在各自的块内,OB1按顺序调用每个块。该方法程序结构清晰,便于调试和维护,但仅将功能按块分配,加以有条件的调用,故虽然CPU效率得到提高,但代码冗长、调试困难的缺点未得到明显改善。
结构化编程方法:将复杂的自动化任务分割成过程相关的功能或可多次处理的小任务,以提供可以用于类似任务的通用的程序代码,这样更易于控制复杂任务。而这些小任务以相应的程序段表示,称为块。只需要在调用程序块时针对不同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代入不同的参数或地址,即可实现不同设备的控制,无须多处重复输入相同功能的代码。当需要对功能进行修改时只需要修改程序块即可,提高了编程的效率和可靠性。
3 结构化编程方法设计实例
在实际应用中,在对给排水行业通用设备和工艺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典型设备和工艺分别编制了水泵、仪表、阀门、泵站水泵调度、自动加药等不同的控制模块,使高效开发PLC程序在给排水行业的应用成为可能。下面以变频水泵及泵站的水泵调度为例来介绍结构化编程方法。
3.1 变频水泵功能块
变频水泵是给排水行业最常见的设备,其调用如图2所示。
图2为变频水泵控制块的调用实例,该FB的输入输出参数如图3示。
功能块接口参数共分为三种类型:输入(INPUT);输出(OUTPUT);输入输出(IN_OUT)。其中输入参数主要有:远程信号,上电信号,运行信号,水泵故障,电回路故障,变频器故障,频率输入等;输出参数主要有:开停控制,频率控制输出,实际运行频率等;输入输出类型参数主要有:变频电机状态,变频电机控制命令,电机台时及开停次数统计,频率设定值等。
输入输出类型参数可由人工或自控程序在功能块外部进行赋值,也可由本功能块内部逻辑进行修改。其中的State、Command等参数均为WORD类型,其每一位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该功能块包含了除电流外的变频水泵常见的绝大部分信号处理及控制功能,对于部分实际工程中未使用的参数,可通过直接设置默认值或空置的方式进行处理。水泵电流可通过专门的模拟量处理程序块进行数据转换和上下限报警判断,当电流超过上下限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过流、欠流)传送给变频水泵功能块,从而实现水泵的电流超限保护功能。
3.2 泵站水泵调度功能块
污水厂一般具有进水泵房、中间提升泵站、出水泵房等工艺段,其水泵控制模式基本相同,都是根据液位的变化来调节运行的水泵频率和台数,调泵时又要考虑单台设备的运行台时和启停间隔等因素。其基本原理介绍如下:
泵站的液位控制一般采用根据液位分段启停泵的模式,不同的液位分别对应当前需要开泵的台数,同时具备死区保护功能,停泵液位设定值比启泵液位设定值略低,以防止特殊情况下水泵的频繁启停[2]。
水泵的启停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条件:
(1)热备状态。PLC首先检测水泵上电情况,远程状态,控制模式,故障情况等,当以上条件均满足时认为该泵处于热备状态,可被自控程序进行开停调度。
(2)平衡调泵。累计运行时间最短的泵优先被启动,运行时间最长的泵优先停止,使每台泵运转时间大致相等。当运行时间相同时,按泵的顺序启停。
(3)启动间隔保护。控制程序使每一台泵每小时起动次数少于6次,两次起动间隔≥10分钟,且不论何种情况,不同时起动2台及2台以上水泵。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分段启泵原理以及低水位保护等条件编制泵站自控功能块,计算当前需要开泵台数。根据上述三条件,编制了水泵启停调度选择功能块,用于选择当前需要启动的水泵编号。两功能块配套使用,可快速完成泵站自动调泵程序的编制工作。限于篇幅,本处不再详述其具体实现过程。
关键词:算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模块化教学;任务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9
一、教学现状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整个课程分为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两个大的模块:基础知识属于纯理论部分,主要介绍C语言的使用规则以及语法;程序设计部分需要通过实训的模块化教学来讲解。C语言知识点很多,很琐碎,用模块化理念来开展教学,学生会感到知识点集中并且思路清晰。
二、模块展示
整个课程是以模块化设计为中心,将原来较为复杂的问题化简为一系列简单模块的设计,也就是将―个大的计算任务划分为一个个比较小的任务。在教学中,要注重把教学重心放在解决问题的算法分析上,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规范代码行文。
1.基础篇
首先是引入,在这里运行几个有趣的小程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告诉学生C语言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即其为后续课程Java的基础。在这个模块主要是语法规则的讲授,多采用案例和计算方法讲授运算符和表达式,用贴近生活的案例来引出算法的应用。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在程序中有意识的错误设置,强调调试程序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体验与掌握调试程序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调试程序,并在调试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构化程序设计篇
对程序设计的三大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分模块讲授,每一个模块讲授完成,就配合做该模块的练习题,并且进行必要的程序设计。整个实践过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在Visual Studio C++环境下,举出几个简单的小程序例子演示给学生看,并逐一讲解,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程序中存在的缺陷以及改进的方式。从熟悉C语言源程序到可执行文件的整个操作流程,让学生仿照所列举的几个程序模仿着编一个小程序。学生在正确完成程序设计算法的过程中,不但体会到了成就感,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3.数据对象构造
讲授完经典三大结构以后,就对数组、函数、指针三个模块进行讲授。讲授数组模块的过程先给出若干程序案例,分析实现功能的算法,讲授时以读程序为主。解决的方法可能不唯一,如果能启发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则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致。在C语言中一题多解的情况有很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新思路和新方法解题,以培养学生在编程中的求异思维,而不是死记硬背,墨守成规。习题课采用读程序与编写程序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数组的使用和算法实现的相关知识。
函数模块的讲授以自定义函数为重点,讲授其定义使用的语法,要求学生会编写简单的自定义函数。
指针模块对程序设计没有过多要求,只要求读程序。讲授最基本的指针定义和使用。重点突出指针在数组指向的时候的应用。
最后一个模块就是文件,主要讲授文件的打开和访问方式即可。并且案例化讲授使用文件的代码使用方法即可,对学生的编写不作要求。
三、探索结论
对于高职新生,实现C语言教学的基础化、实用化就可,不需要讲授过多复杂和难以理解并且实用性不强的功能。有些知识点只需要理解,有些知识点必须掌握,按照模块化基础教学方案,学生思路清晰,易于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要讲究方法,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而且要切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明白,语法是有限的,可解决的问题是无限的。只有在分析实际向题的基础上,以清晰的思路去设计算法,才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程序设计的任务不只是编写出一个能得到正确结果的程序,还应考虑程序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正琼,黄文胜.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数据结构;算法;软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12-4;G642
一、数据结构与算法概述
1.1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学科,且为该结构定义相应的运算设计相应的算法。这里的数据是指可输入到计算机能被程序处理的符号的集合。其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的描述,逻辑结构的分类有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数据在计算机中存储结构,也称为物理结构,在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结构直接反映在数据类型上,比如一个整型变量就是一个节点,根据类型给他分配内存单元。
1.2算法
1.2.1算法是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计算机算法与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算法最终依附于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直接影响算法的选择和运行效率。运算是计算机完成的,这就要设计计算机在操作时对相的一些操作模式,如插入、删除和修改的算法。也就是说,数据结构还需要给出每种结构类型所定义的各种运算的算法。
1.2.2算法与数据结构研究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优化代码,提高程序执行效率。比如,把一堆无顺的数据通过一个算法实现顺序排列实现方法太多太多,但是也许运行速率最快的占用的存储空间很大也许运行速率不是很快的占用的存储空间却很小,所以要通过算法与数据结构分析。
二、数据机构经典算法的选择
选择经典算法的重要性,PASCAL语言的创始人、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N.沃思说得好“程序=数据结构+算法”,足以见得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在合理的数据结构基础上,算法是对数据结构的操作(运算),是数据处理的核心。数据结构中所讲的基本数据结构有线性表、堆栈、队列、数组、树、二叉树、图以及相应的算法。一个算法是建立在某种数据结构的基础上,一个算法不可能脱离数据结构而孤立存在。只有通过分析算法,才能真正掌握某种数据结构。一个经典算法往往能起到以一当十、以点带面的关键作用。选择好经典算法后下一步就是要对其展开综合分析,下面以具体的算法为例进行讨论。
三、利用经典算法说明基本原理
3.1经典算法应能体现某个数据结构的基本特征
我们知道线性表顺序存储时其优点是能够对每个数据元素随机访问,存储密度高,其缺点是插入、删除操作时需要移动大量的数据元素,操作效率低。“向有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线性表(顺序存储)插入一个新的数据元素”,这一经典算法集中反映了线性表顺序存储的这些特点。
分析:将一个值为X的数据元素插入到有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线性表(顺序存储)中,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查找到值为X的数据元素在线性表中应有的位置,采用从头到尾循环比较的方法确定其位置I,然后,将第I个以后的全部数据元素向后移动一个存储单元,最后将值为X的数据元素存放到第I个位置上,线性表元素个数增1。
【算法1】
PROCEDUREINSERT(V,m,n,X)
//将值为X的数据元素插入到V数组中,(线性表顺序存贮在V中)m为最多元素个数,n为当前实际元素个数IF(m=n)THEN{“OVERFLOW”;RETURN}FORI=1TOnDO
IF(X〈V(I))THENBREAK
FORJ=nTOIBY-1DOV(J+1)=V(J)V(I)=X
n=n+1
RETURN
分析:【算法1】的优点是简单,便于理解,缺点是:①循环体内有提前退出语句,不利于结构化程序设计;②确定新数据元素位置和移动数据元素分两步进行,有重复操作,可以改进之,将两步合并一步完成,即将循环比较与移动数据元素同时进行。从线性表的尾部开始向前循环比较,比新数据元素大者后移,直到小于等于时停止。
【算法2】
PROCEDUREINSERT(V,m,n,X)
IF(m=n)THEN{“OVERFLOW”;RETURN}
I=n
WHILE(I〉=1)AND(V(I)〉X)DO{V(I+1)=V(I);I=I-1}V(I+1)=X
n=n+1
RETURN
分析:注意【算法2】中循环条件,当循环结束后I=0或V(I)〈=X,新数据元素的位置为I+1,【算法1】的时间复杂度为0(2n),而【算法2】的时间复杂度为0(n),效率提高一倍。循环结构是结构化程序设计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归纳循环条件是关键。【算法2】能进一步推广。
3.2利用经典算法学习算法设计
经典算法能给学习者以启示、示范作用。分析:可以将【算法2】用于对线性表(顺序存储)排序算法中。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中,其算法思想是从第2个数据元素开始直到第n个数据元素,逐一插入到已有序的子线性表中。【算法3】
PROCEDURESORT(V,n)
FORI=2TOnDO
{Y=V(I)
J=I-1
WHILE(J〉=1)AND(V(J)〉Y)DO{V(J+1)=V(J);J=J-1}V(J+1)=Y}
RETURN
分析:【算示3】其结构分为双重循环,外循环完成逐一取数据元素,即取第I个数据元素,内循环完成将第I个数据元素插入到前I-1个已有序的子线性表中。内循环完成的功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子函数(子过程),可以借用【算法2】。这正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体现,即主程序完成任务的划分,说明“做什么”,子函数(子过程)完成任务的具体实现,说明“如何做”。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采取“分解”的手段来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将大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一的子模块。一方面子函数(子过程)可以实现软件的重用性,在不同的程序段有相同的处理过程时调用子函数(子过程),减少软件开发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子函数(子过程)对具体的实现技术细节进行隐藏,便于开发人员集中精力把握软件开发的核心和主要问题,降低了软件开发难度,从而保证软件质量。
四、结束语
对于计算机科学来说,算法的概念至关重要。通俗的讲,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或一个过程,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好少量的经典算法对于研究数据结构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掌握好经典算法的原理和规律,将对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程设计;C#程序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net开发方向)一门专业技能课 ,是C# winForm 应用程序和 Web应用程序设计的前导课程,是.net开发方向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C# 语言的基本语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面向过程程序设计,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能对一般问题进行分析和面向对象抽象,根据UML图编写面向对象的C# 程序。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语句;掌握C#中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熟练掌握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基本的程序控制结构;掌握结构、枚举的定义,并灵活使用;熟练掌握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数组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掌握面向对象相关概念:类、对象、类的封装、继承、多态等特性和使用;掌握接口和抽象类的定义,并灵活使用;掌握集合、多态状态下的类型和值的比较、类型的转换、泛型;掌握事件与委托的概念与使用。
能力培养目标:
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对客观世界进行抽象,并编写出面向对象程序;熟练运用C#语言的编辑调试环境,能编写常用的C#应用程序。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与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模块
第一章 C# 简介
1.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NET Framework,什么是C#,理解.NET Framework的运作流程,了解C#的主要特性,以及C#的现代编程语言特性。
2.教学内容
C#和.NET Framework的含义,.NET Framework的工作原理和特别之处,C# 的功能。
第二章 编写C#程序
1.教学要求
掌握使用Visual Studio 2005创建C#程序的方法,掌握使用Visual Studio 2005创建基本控制台界面的C#程序的方法,掌握C#程序的基本结构,熟悉控制台输入、输出方法,了解C#基本语句、注释等要求,理解命名空间。
2.教学内容
Visual Studio 2005的基础知识,编写简单的控制台应用程序,编写Windows Form应用程序。
第三章 变量和表达式
1.教学要求
掌握C#的基本语法,理解C#程序的基本结构,掌握简单数据类型的定义和使用,包括整型、浮点型、小数型、布尔型,掌握变量的定义,熟悉camelCase和PascalCase变量命名法,了解数据类型转换,掌握常量,熟悉表达式及运算符实现数据的计算。
2.教学内容
C#的基本语法,简单数据类型,变量及其用法,表达式及其用法。
第四章 流程控制
1.教学要求
了解C#中的布尔类型的定义与使用方法,理解位运算,掌握分支语句,包括if和switch,掌握循环语句(包括for、while、do while),学会分析问题,并使用分支和循环解决。
2.教学内容
布尔逻辑的含义及其用法,位运算的含义及其用法,分支语句,循环语句。
第五章 复杂的变量类型处理
1.教学要求
掌握枚举类型的定义和使用,掌握结构类型的定义和使用,掌握一维、二维数组的使用,理解隐式和显式类型转换,掌握.NET对字符串的处理常见功能,包括字符串的查找、替换、格式化、调整等。
2.教学内容
枚举的定义与使用,结构体的定义与使用,数组的定义与使用,类型转换,字符串处理。
第六章 函数
1.教学要求
掌握函数的定义和使用,理解可变参数函数,函数的参数,包括值参数、引用参数和输出参数,理解变量作用域概念,变量在不需要它们的代码块中可以隐藏起来,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内容
定义和使用简单函数,通过参数在函数之间传送数据,变量的作用域,结构化程序设计。
第七章 程序调试和异常处理
1.教学要求
掌握VS2008中程序调试方法,包括中断模式和非中断模式,使用try...catch... finally处理程序异常。
2.教学内容
VS中的调试方法,程序异常处理语句。
第八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入门
1.教学要求
掌握类的定义,包括类成员的访问级别、函数定义及重载,掌握对象的使用,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特别是封装性。
2.教学内容
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类的定义,对象的使用,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
第九章 类的定义和使用
1.教学要求
掌握构造函数的定义和使用,理解面向对象的继承性,掌握类中虚成员的定义和重写,理解类型的上传,了解类的层次结构和基类object,掌握类中属性的定义和使用,并理解其实现的封装性好处,了解静态类和类的静态成员,掌握运算符的重载。
2.教学内容
构造函数,面向对象的继承性,类的其他成员,包括属性、静态成员、运算符的重载等。
第十章 类的高级使用
1.教学要求
掌握抽象类和接口,理解两者的区别和适用情况,理解面向对象的多态性及其原理,掌握面向接口的编程。
2.教学内容
抽象类和接口的使用,创建类库,理解面向对象的多态性,使用面向接口的编程。
第十一章 集合、比较和转换及泛型
1.教学要求
掌握ArrayList集合,掌握自定义集合的方法,掌握多态状态下类型和值的比较及类型的转换,
掌握泛型的使用。
2.教学内容
ArrayList的使用,自定义集合,比较和转换,泛型。
第十二章 事件的定义和使用
1.教学要求
掌握委托及事件的定义和使用,理解事件和委托的区别,了解线程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