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子犹江海

孔子犹江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孔子犹江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孔子犹江海范文第1篇

孔子顺声而望,则一荷莜丈人,遂肃衣前,曰:“闻先生之言,必为贞才者也,何为甘心畎亩之中,而憔悴于江海之上,丘谨问俭。”

隐者颔而曰:“《易》云是尧称则天,不屈颖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志意修则蔑富贵,道义远则轻王公。俭,德之大也,奢,恶之共也,汝也不闻商纣乎,金城千里,弓驽万丈而周伯一呼,诸侯云集,顷刻毙其命也,追商汤之时,妻妾不着帛丝,王尊不用畜牲,与民同食,衣同衣,宫殿瓦阁仅容栖身,俳优伶人只过数十,而诸候无不日夜仰望,民无不旦夕颂其能。”然,后代身首异处,为天下笑,何也,民焉得不反乎?

而今周道亦衰,诸侯竞霸,国君修矛盾而轻节义,竞豪奢而无勤俭,此败亡之道也。汝驱车四游,为天下说仁,诚可嘉矣,而不知群雄已远仁义久矣,非一明智之士可辩而得之。游说之士填于四海,求碌之徙奔于道路,不务产业,徙霍身财。可知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吾观诸侯,齐楚奢侈无度,虽霸而不可久,吴越身色犬马,虽强而不可终,故吾隐于此,静已镇躁,避世全道,有荆拙织于家室,夫子共耕于南亩,以求其志。”

夫子揖曰:“丘也闻成于勤俭,败破于奢,但不知道有何术可劝世人免征战之劳,受村院之静。”

锄者曰:“诸公碌碌皆为利往,得利亿数,而享之有限,剩则娇,娇则奢,奢则败,败则忆俭,能忆者,其犹未晚也。夫子圣人,当作书以明教之。”

孔子犹江海范文第2篇

安徽  鲍亚民

【一窍不通】《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適也。孔子闻之 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於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后以“一窍不通”喻一点也不懂。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 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渡河”。后多以喻文字的讹误。

【瞻蒲劝■】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语本《吕氏春秋·士容 论》:“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

【盗锺掩耳】《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锺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盗锺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箕山之节】《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於沛泽之中,曰:‘…… 请属天下於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於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於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后因“箕山之节”谓隐居不仕的节操。

【豕亥鱼鲁】《吕氏春秋·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 洪《抱朴子·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后以“豕亥鱼鲁”谓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贪小失大】《吕氏春秋·权勋》:“达子又帅其馀卒,以军於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於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於美唐甚多。此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后以“贪小失大”指因贪图小便宜而失掉更大的利益。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后以“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指虽不居官,仍关怀朝政。

【连枝同气】《吕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一 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旧题汉苏武《诗》之一:“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后以“连枝同气”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亲密关系。

孔子犹江海范文第3篇

关键字:孔子;人文精神;老子;不争;转化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一书讲述的是:奥运体操选手丹・米尔曼尽管“家境富裕、体能完美”却仍然在每个晚上被噩梦惊醒,直到某个晚上他在加油站遇见了一位智慧老人,老人给予米尔曼一个全新的训练方式,深深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智慧老人的言语作风都渗透着人生的真理,渗透着中国儒道两家的哲学精华。书主要围绕智慧老人如何启迪米尔曼的内心世界而写,下面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书中的相关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一、“成为生命的主人”与孔子的人文精神

米尔曼在遭遇车祸以后,肉体和精神受到极大的创伤,一度萎靡不振,智慧老人开导他说“意外就是你的训练,人生是个选择。你可以选择成为受害者,或者你想成为的任何人。”“战士不会放弃他的所爱,他在他所做的事情中找到爱。”“战士采取主动,傻瓜采取被动。”智慧老人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儒家的人文精神不谋而合,与中国哲学重视主体性的特点也相互呼应。

希腊哲学重知解,中国哲学重实践。而从道德性实践的态度出发,是以自己的生命本身为对象,中国哲学之所以重道德性是源于忧患的意识。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中说:“忧患意识乃是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直接责任感的表现,即有了精神的自觉。”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引发的是正面的道德意义,是一种责任感。孔子则肯定周初人文精神之自觉,继承周文化的方向发展,时时思索人处乱世的生命安顿问题,处处强调人的责任和价值意义,以人的生命价值之安顿为思索中心,自觉而系统地发展周人的人文理念。

孔子的理念很好地诠释和印证了智慧老人的用意。“人生是个选择”,我们可以选择成为生活的主人,也可以选择成为命运的俘虏;可以选择主动出击,也可以选择听之任之;可以选择迎难而上,也可以选择一蹶不振。在孔、孟思想中,天命和天道通过忧患意识步步下贯到人的身上,而并不是贯彻到上帝那里去。我们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肯定。因此孔子乃至周初的人文精神和“殷人尚鬼”的最大不同,在于我们不再听“天”由命,而是天道下贯成为人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即形成。智慧老人告诉米尔曼要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要奋起反抗迎难而上,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二、“生命的征兆”与老子的相对主义

老子《道德经》三十六章说道:“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的这章意在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有向对立面转化的可能。在事物的发展阶段中,张开是闭合的征兆,老子认为当事物发展到某一极限时,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运转。范应元注解道:“张之、强之、兴之、与之之时,已有歙之、弱之、废之、取之之义,伏在其中矣。”(《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 董思靖认为“夫张极必歙,与甚必夺,理之必然。所谓‘必固’云者,犹言物之将歙,必是本来已张,然后歙者随之。此消息盈虚相因之理也。”(《道德真经集解》)从老子的这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事物的属性都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有向对立面转化的可能,这也就是所谓“生命的征兆”。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可见,老子之‘道’并不是一种绝对静止的虚无,而是具运动特性的存在本体,这里的运动,其本义就是变化。正因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因此都有向对立面转化的可能,和人生是同一个道理。闭合是张开的征兆,放下是拿起的征兆,给予是得到的征兆,没有一成不变的,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在人生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放下就是将要拿起来的征兆,掉入泥潭甚至跌倒谷底,意味著你将会走进人生一个新的阶段,重见光明。

三、“不汲汲于富贵”与老子的“不争”的思想

米尔曼曾经一心想战胜自己的队友,在偶尔的一次交锋中沾沾自喜,智慧老人说道“你保持了多久的心无旁骛?你沉迷于过去,沾沾自喜,你没有活在现在,你什么也没学到。”“这是让你抛弃束缚,例如你的骄傲。自以为是,其实什么都不懂。”“金牌只是你的渴望,你不能屈服于你的梦想。”智慧老人告诫米尔曼不要骄傲自满,不要太过拘执与物质和名利的享有,要清空脑中的杂念。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老子用天地的不为自己来比喻圣人的行为没有贪私的心念,不将自己的意欲摆在别人面前,不以自己的利害作为优先的考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持有一颗纯朴谦逊的心,是拥有完美人格的必要举措。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

可见,老子“不争”的思想在道德经多处可见,“不争”并不是消极的、厌世的,而是主张完美的人格应为内在生命的含藏内敛而非外显外露,“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不争”含藏着坚韧不拔的性格,谦虚自守以至于不必太过锋芒毕露而物极必反。老子主张不必过多拘执与物质和名利上的得与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将自己的利害放在首位,谦虚谨慎,含藏内敛而不争,与智慧老人的告诫也是不谋而合的。

不管是儒家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强调积极入世身体力行的主张,亦或是道家力求含藏内敛谦虚自守、不拘泥于名利富贵的淡泊思想,在《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的智慧老人的话语中都有具体的体现,智慧老人的思想与儒道两家的哲学智慧相互呼应,儒道两家的思想精华也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参考资料:

[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民国七十一年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2016.

孔子犹江海范文第4篇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3、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

1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2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22、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6、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27、学不可以已。——《荀子》

2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29、天淡风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

3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3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4、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3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3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38、好学而不贰。——《左传》

3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40、三思而后行。——《论语》

4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4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4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4、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45、知耻近乎勇。——《中庸》

46、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4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49、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50、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5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5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5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57、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语·卷上》

5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6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6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64、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6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6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6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6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69、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7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7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7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7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7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7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7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7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8、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7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8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8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8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8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8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8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8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8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8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9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9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9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9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9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5、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9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9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孔子犹江海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无为;天道;人道;生态平衡;天下大治

 

  如何“以道佐人主”治国?郭店《老子甲》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第6-7简)、“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第29-30简)、“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17简)、“为亡为,事亡事、味亡味”(第14简)。对于“以道佐人主者”来说,要向圣人 学习 ,“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第10-11简),要“知足”(第6简、第12简),“含德之厚”,要像无知无欲的婴儿一样。

一、老子的“德”的天道内涵

“德”是人在 社会 活动中的品德和操守。“德”、“行”并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是伦 理学 的核心范畴。从 中国 古代伦理思想 发展 考察,有两种建构“德”(道德) 理论 的伦理观,一种是儒家的心性伦理观,一种是道家的天道伦理观。

孔子曰:“天下之达道五,所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之达德也。所行之者一也。”“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知,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P28-29儒家的“道”乃“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德”乃“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道”“循其性之自然”P17,“德”“行之者一也”。“知之者之所知,行之者之所行,谓达道也;…… 所以知者知也,所以行者仁也,所以至于知之成功而一者勇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P29知、仁、勇三者具备,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人生最高理想准则。

郭店《老子甲》曰:“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2-23简)“道恒亡为”(第13简),“道恒亡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第18简)“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第33简)老子认为,“道恒亡为”是“道”的特质,也是社会生活的原则。“道”对天下万物,永远无所求取。“道”永远没有法子称说,其本真之匿而细微,然而,以天地之大却不敢支配它。人生天地间,应该效法“道”,对社会无私奉献,永远无所求取;应当“视素保朴,少私寡欲”,像无知无欲的婴儿一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亡为”(无私奉献,永远无所求取)便是道家所推崇的人生最高理想准则。

老子的“德”是得之于“道”(天道)的人生准则,是以天道(自然之道)为内涵的。天道“亡为”,人得之于“道”,则应“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天道“亡为”,幽隐无形的“道”显现于万物,万物因“道”而生,“道”并不想得到什么,对万物无私奉献,永远无所求取。因此,圣人守持无为之道而事事,对百姓不是用言语进行说教,而实施以德感化使其效法。一切顺应自然,即使对百姓有所帮助,也不要以为自己出了多大的力;有所成,也不要自以为有功,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有些人违背“亡为”的准则,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有所为而为之。这样的人(为之者)没有不失败的。有些人办一件事,不深入调查 研究 ,单凭主观想象,如此这般地拿出一套方案,硬着头皮去实施。这样的人(执之者)没有不事与愿违的。因此,圣人“亡为”,所以事情一定会成功,“亡执”所以能把握住事情的发展变化。

  圣人坚持“亡为”的准则,“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欲,欲望。不欲,没有贪欲。教,政教。不教,(对百姓)尊重而不教训。圣人以没有贪欲为其所欲,不以稀有的物品为珍贵;以不对百姓进行教训为教,使有过失的人闻过而自返。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能顺民意使百姓自然发展,而不妄为。

有些人违背“亡为”的准则,不“知足”,甚至贪得无厌。郭店《老子甲》曰:“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祸殃没有比过分的欲望更厚重的。灾祸没有比无止境地贪求其所爱更惨痛的。祸害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自知满足的所谓“足”,这是永远的满足。)这是对“亡为”准则的正面表达。什么是“亡为”?“亡为”就是“知足”,就是没有过分的欲望(甚欲),就是没有无止境地贪求(欲得)。俗话说“知足常乐”,这就是老子的“亡为”之“德”经典概括。

  儒家的心性伦理观源于“天命之性”,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即理也”,“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P17人性善恶是心性伦理观的理论基石。道家的天道伦理观源于“朴”,郭店《老子甲》曰:“朴虽微,天地弗敢臣。”(第18简)老子认为“视素保朴,少私寡欲”乃治国之本。“素”,本也,性也。“朴”,真也。人的本真之性是天道伦理观的理论基石。

郭店《老子甲》曰:“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终日乎而不忧,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第33-35简)“比於赤子”的德,是柔弱冲和之德。这种德乃人的本真之性的表现,是最可宝贵的。“和”,平和,和顺。《左传·文公十八年》孔颖达疏:“和者,体度宽简,物无乖争也。”这种任其自然之真的和顺之德是最纯粹的德。老子认为“物以和为常。”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明察;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就是凶兆;内心恣逞意气就是不顺从。事物旺盛就会走向衰老,由壮而老便会失去赤子之性,没有生命力,这叫做不合乎道。从做人来讲,应具有柔弱冲和之德。这是永葆青春的最纯粹的德。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有道德的人。

二、天道无为与生态平衡

老子的“道”,“可以为天下母”,是自然发展变化的根本和依据,即所谓天道。天道乃自然之道。郭店《老子甲》曰:“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第24简)这是对自然发展变化 规律 的概括。“旁”,普遍。“居”,通“举”,皆也,全也。“以”,有。“须”,止也。“复”,返也,意为复归。“员员”(“员”通“圆”),圆貌,似轮常转,意为周而复始。宇宙万物是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生物链,在“道”(自然发展变化的总规律)地作用下,永无休止地,平衡地发展变化。万物普遍地产生、发展,皆有终止和复归。遵循自然发展变化的总规律(“道”),周而复始,各归其根本。所谓终止和复归、周而复始、各归其根本,即:任何一个物种,前代“生命”终止,后代延续前代的“生命”(复归),虽然有物种变异,但是,宇宙生物链绝不会出现缺环。这就是 现代 所说的“生态平衡”。如果一个物种,前代“生命”终止,没有后代延续前代的“生命”,也就是说只有“终止”没有“复归”,违背了“周而复始、各归其根本”自然法则,宇宙生物链就会出现缺环,宇宙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就会出现灾害。

老子的“道恒亡为也”,是对自然之道的作用的概括。幽隐无形的“道”显现于万物,万物因“道”而生,然而“道”却默默无闻,永远无所求取,对万物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卑道之在天下,犹小谷之与江海。”山间的小水流汇入江河,再汇入大海,江河浩荡,大海澎湃,却源于山间的小水流,没有山间的小水流无以成江河,也无以成大海。山间的小水流是本,江海是末,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在江河里,在大海里,山间的小水流永远默默无闻,永远无所求取。“卑道”(谦卑之道)在万物之中,犹如山间的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样。这是对“道恒亡为”形象化解释。

  所谓“道恒亡为”,是说“道”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而对万物永远无所求取,在万物周而复始、各归其根本的发展变化中,除了“辅万物之自然”以外,并不要求什么“名分”、“地位”,犹如山间的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样,永远无声无息。

如何保护宇宙的“生态平衡”?这是人类社会的事,自然世界不存在这个 问题 。对人类社会来说,如何保护宇宙的“生态平衡”,就是如何对待大自然的问题。郭店《老子甲》曰:“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忄爲  ,忄爲    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第12-14简)“辅”,佐助。“自然”,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能为”,能有所作为。“弗能为”,不要妄为。“忄爲   ” ,和   谐    。“作”,通“诈”,诈伪。“镇”,安也。人类与除人类以外的宇宙万物是共生关系,不是敌对关系,除人类之外的宇宙万物,包括天空、大地、阳光、空气、山川、湖泊、动物、植物以及所有生物,构成人类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人类社会的的发展、进步,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大自然),必然要进行改造,但这种改造只能是建设性的,不能有丝毫的破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大自然)的改造,只能“辅万物之自然”(帮助万物自然发展),而“弗能为”(不要妄为)。如果能保有“道恒亡为”的这种对万物无所求取的精神,人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就不会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就不会造成对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如果不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宇宙万物就会和谐共生、平衡发展。宇宙万物在和谐共生、平衡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平衡的状态(有诈伪),无以名状的物之真性(亡名之朴)将会使之安定。宇宙万物(除人类以外)不会有贪欲(夫亦将知足),宇宙万物在不平衡之后,自然会出现新的平衡。

老子在两三千年前关于宇宙“生态平衡”(“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的论述,以及对天道无为(“道恒亡为”)的热情赞扬,是中华文明宝贵的思想财富,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然而老子关于宇宙“生态平衡”的论述,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重视,“道恒亡为”也被曲解。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肖的后代子孙,在贪欲的支配下,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的开发,恣意妄为,使宇宙“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在人类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在一些先进思想家、 政治 家的呼吁下,人们才开始重视宇宙“生态平衡”问题。保护宇宙“生态平衡”,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事情,不只是某个国家、某一地区的事情,必须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现在有些国家,已制定了保护宇宙“生态平衡”的有关政策,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但这还远远不够,必修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所有的地区,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长期地坚持,矢志不渝地奋斗,才可能使已经恶化的生存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三、人道无为与天下大治 

  

老子的“道”,是支配天下万物的原动力,“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 自然 ”等,既是自然法则,也是 社会 生活的准则。对人类社会来说,这些法则或准则都是“天道无为”的体现,即“人道无为”。人道无为乃治世之道。“治”和“乱”相对,有天下大乱,必有天下大治。 

天下大乱的根源是什么呢?郭店《老子甲》曰:“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第5-6简)“罪”,祸殃,使社会不安定。“咎”,灾祸,使社会秩序混乱。“祸”,灾难,使社会苦难深重。“罪”、“咎”、“祸”,同义词连用,程度层层加深。“甚欲”,过分的欲望。“欲得”,无止境地求取。“不知足”,贪得无厌。郭店《老子甲》认为过分的欲望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无止境地求取是使社会秩序混乱的根源,贪得无厌是社会苦难深重的根源。社会不安定、秩序混乱、苦难深重,必然天下大乱。 

要想天下大治,必须治本。过分的欲望、无止境地求取、贪得无厌,是天下大乱的根源,但不是本。本是什么?老子认为,人为什么会有过分的欲望,为什么会无止境地求取,为什么会贪得无厌?这是因为人失去本性,是人异化的结果。要想天下大治,首先要恢复人失去的本性。道家认为人的本性是“朴”,只有“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才能治理好邦国,求得天下大治。“视素保朴”,“视”,活也。“素”,本也。“保”,通“褒”,大也。“朴”,物之本真之性。所谓“视素保朴”就是活其本性以大其真。活其本性以大其真,以求得人之本性的复归。人之本性复归的意义在于怀藏柔弱冲和之德。怀藏柔弱冲和之德的人,是最高尚的人,是最纯粹的人。怀藏柔弱冲和之德的人,就是达到“无为”(“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境界的人,就是道家的“圣人”,或“真人”。“少私寡欲”,“少”,轻视。“私”,利己谓之私。“少私”,轻视利己谓之私,正面表述就是“毫不利己”。“寡”,减少。“寡欲”,与甚欲相对,正面表述就是“反对贪欲”。“少私寡欲”是针对造成天下大乱的甚欲、欲得和不知足而言的。所谓“少私寡欲”就是轻视利己之私反对贪欲。轻视利己之私、反对贪欲,以遏制贪欲横流。 

  “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是春秋道家的治国方略,“人道无为”是春秋道家保证“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治国方略得以实行的思想路线。春秋道家还在“人道无为”(道家的“德”)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求得天下大治的方针,这个方针就是“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正”,不偏邪,指不偏邪的正道。“奇”,出人意料,指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事”,谓征伐。“亡事”,即“无事”,没有战事。“邦”,诸侯封国。“天下”,指 中国 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和人民。春秋道家的所谓“不偏邪的正道”就是“无为”之道,就是“视素保朴,少私寡欲”之道。用这样的正道才能治理好邦国,治理好邦国才能治理好天下。春秋道家提出所谓“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并不是为了攻伐,而是为了防卫。“用兵”是为了保卫邦国的治理成果。“以兵强于天下”不是“以道佐人主者”之所为。春秋道家的所谓“没有战事”,就是“不欲以兵强于天下”之意。“以亡事取天下”,意思是说,只有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事的祸害,老百姓才能拥护你,你才能取天下。 

  天下大治要人来治,春秋道家把大治天下的希望寄托在侯王身上,希望侯王以圣人为榜样,保有“道”的永远无所求取的精神,“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为亡为,事亡事,味亡味”,最后能“以亡事取天下”。春秋道家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美”和“善”都是不可穷尽的,侯王一定要像圣人一样“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断提高自身的“美”、“善”修养,实现天下大治。春秋道家的所谓“美”,就是“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等美德;所谓“恶”,就是“甚欲”、“欲得”、“不知足”等恶行。所谓“善”,就是做保有“道”的永远无所求取精神的善人;所谓“不善”就是不做有“过分的欲望”、“无止境地求取”、“贪得无厌”的恶人。“美”与“恶” (丑,不美)、“善”与“不善”(恶)是对立的存在,在一个人身上,不是此长彼消,就是此消彼长。当人们不满足于自己的“美”、“善”行为的时候,“恶”(丑,不美)、“不善”(恶)的行为就会受到遏制;当人们满足于自己的“美”、“善”行为的时候(“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的时候,“恶”、“不善”的行为就开始了(“恶已”、“不善已”)。这意思就是说,天下人应该永久保有“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等美德,永久保有“道”的永远无所求取精神,切忌“甚欲”、“欲得”、“不知足”等恶行,不做有“过分的欲望”、“无止境地求取”、“贪得无厌”的恶人。只有自觉地保有“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等美德,自觉地做保有“道”的永远无所求取精神的善人,才能自觉地反对“甚欲”、“欲得”、“不知足”等恶行,反对有“过分的欲望”、“无止境地求取”、“贪得无厌”的恶人。如果天下人都如此,天下必然大治。 

  

[ 参考 文献 ] 

周礼.地官.师氏[M]“以三德教国子”郑玄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论语.阳货[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