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科优质护理

精神科优质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科优质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神科优质护理

精神科优质护理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精神科优质护理的精细化管理:1精细文化管理 2精细人员管理3精细时间管理4精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5精细安全管理6精细物资管理 7精细绩效管理。

【关键词】精神科; 优质护理; 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41-01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智力等心理过程异常的一类疾病[1]。大部分病人没有自知力,是被家人、亲属、朋友及单位同事等哄骗进入病房的,合作性差,常常发生出走、冲动伤人或自伤等暴力行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论,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执行环节做到精确化、数据化,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效率。我区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试点病区,采用精细化管理对病人施行无陪护的全程护理,开展优质服务取得一些经验。

1 精细文化管理

1.1 转变服务理念: 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反复学习有关《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文件,包括卫生部、省厅、市局、院护理部的文件及评价标准。让每位护理人员吃透文件精神,从而在服务理念上有所改变,建立“心中有人”的优质护理服务链,去感知病人,主动为病人服务,满足其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1.2 病区文化建设: 科室制订了共同的护理服务理念,我们的理念是“爱心呵护健康,真情赢得满意”。同时每位护理人员都有自己的服务理念,规范自己的言行,使一切工作的宗旨都以病人安全、满意为出发点[2]。

1.3 美化病区环境: 对病室的墙面进行粉刷,张贴上病区简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题,医护人员的信息,健康教育版画。同时公示了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服务承诺、服务项目及内涵,将病区布置一新,给病人有一种温馨的家的感觉。

2 精细人员管理

2.1 人员培训

2.1.1 技能培训: 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护理技能训练,每个操作项目分配给每人进行演示,规范操作流程,要求人人掌握。

2.1.2 专科知识培训: 安排资历较深的护师进行专科知识讲课,要求每人必须掌握专科特点、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病情观察的要点、沟通的技巧、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

2.1.3 培训专科护理常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让人人掌握,灵活运用。

2.2 科学合理排班: 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排班模式,采用科学的合理的弹性的排班模式。护士长根据当天病人的人数、病情轻重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人数、班次,比如病人数>45或有危重病人时,加排护士二头班,每天排有备班,保障人力,确保无缝隙连接,以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满意度。

2.3 分层次使用: 每个护理人员都有固定的工作岗位,每个岗位都有工作职责和程序。护士长根据护士的能力采用分层次使用,护士长-办公护士-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实行床位责任到人,人人管床,8小时上班,24小时负责制,互为辅助,谁当班谁负责的工作模式,使岗位责任制与护理责任制相结合,提供无缝隙连续的优质护理服务。

3 精细时间管理

3.1 简化交班报告: 交班报告简化到只要将问题交代清楚就行。

3.2 优化护理病历: 删掉了入院评估单和一级护理、二级护理的常规记录。新病人首次主要记录主诉、陪送者、主要病情、阳性体征、护理措施,连续记录24小时,以后有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出院时记录接出院者、疗效、出院指导已做、药已带。经过简化、优化护理病历的书写以后,缩短了护士的书写时间,将时间还给了病人,体现了护理工作贴近了病人、贴近了临床、贴近了社会,也大大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3.3 改良了测量体温的方式: 采用电子耳蜗式体温计测量体温,大大节约了测量时间,也杜绝了水银体温计带来的不安全性,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4 精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4.1 保障基础护理落实 人力给予保障,早晚督查护理工作落实情况。

4.2 建立基础护理量化表 每天由责任护士填写,每月总结,与绩效挂钩。

4.3 健康教育的深化 根据病人的需要采用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集体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增加了健康教育版画、疾病宣传手册,便于病人和家属更加直观了解精神疾病,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疾病的复发率。

4.4 加强康复训练 成立工休组织、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意见,及时整改,提供优质服务,使病人满意。

5 精细安全管理

5.1 落实安全制度,加强检查力度约束病人与非约束病人分开管理,集体输液,专人看护。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每天进行安全检查。晨间护理工作细化,病房的安全检查、整洁度分配给每位护士,责任到人,培养她们的安全意识。

5.2 安全标识的细化 制定各种标识如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探视规则、防跌倒、防烫伤标识、洗澡流程、告病人书等张贴于病房,让病人和家属了解病区的管理特点和要求,自觉遵守,保证安全。

5.3 家属管理的强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家属宣教精神科管理的特点,检查家属带来的物品,反复强调精神科安全管理的要求,提高家属的安全意识,杜绝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造成隐患。

6 精细物资管理

6.1 硬件管理: 设施、器材、物资分门别类、放置有序,数量充足、完好备用、人人会用,专人负责请领、保养、检查、维修。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清晰、有效期内,高危、抢救药品专柜放置,标识清楚、班班清点。

6.2 病人的物品管理: 病人的食品、香烟、衣服等均写上病人的姓名由总务护士统一管理,分类放置,标识清楚,定时发放。病人的毛巾、牙刷均绣上姓名,集中管理,防止丢失,也保证了安全。

7 精细绩效管理

根据护士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难度情况进行绩效考核。按护理岗位、护理职称进行奖金分配,同时科室还制定了明细的绩效考核标准和奖惩条例,本月之星的评选,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组织的良性发展。

8 成效

8.1 满意度提高: 病人满意度从97%上升到100%; 表扬信、锦旗、花、绿色植物比去年明显增多,全年无投诉。

8.2 护士的成就感也大大提升,特别是被评为本月之星时或被病人、家属表扬时。

8.3 无护理缺陷。

参考文献

精神科优质护理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6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医疗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老年精神病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意外情况的不可知性。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怀和理解,在精神科护理中积极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更有利于精神病院的快速发展和品牌建设。我中心将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于临床当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2013年9月本病区共收治了47例精神病老年患者,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是78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71岁,其中精神分裂症22 例(46.8%),躁狂症8例(17%),酒精所致的精神病5例(10.6%),老年痴呆症4例(8.5%),创伤后应激障碍3例(6.38%),老年性精神障碍3例(6.38%),器质性精神病2例(4.25%)。精神病老年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其中高血压27例(57、4%)脑栓塞15例(31.9%)冠心病13例(27.7%)糖尿病7(15%)。

1.2 方法

1.2.1转变服务意识,发挥服务承诺的导向作用。我们积极倡导“爱心心创温馨病房,耐心齐心建精神家园”服务理念,本着“一切以病人中心”的服务承诺,做到四亲:“用亲善的目光注视人,用亲和的语言问候人,用亲切的微笑接待人,用轻柔的动作照顾人”。夯实基础护理,做实专科护理。

1.2.2安全的管理。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的下降,神经、精神功能降低、体力减弱、灵活度降低,全身脏器功能的减退,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免疫的防御功能下降,故大部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特别是一些精神衰退、痴呆患者。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差,随时可能发生意外,所以必须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不同安全防护指导。

1.2.3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运用恰当的护理技巧和措施,注意爱护和尊重患者,合理的选择话题与患者交流,特别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大多数同时患有几种不同的慢性病,尤其是比较严重或久治不愈的疾病,使患者肉体上,精神上都很痛苦,作为护士,多与沟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及时满足其合理要求,使患者感到亲切感和信赖感,减轻其身心痛苦。并讲解相似的病例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面对现实,认识生存的价值,积极地配合治疗。开导家属,与护士共同安慰患者,教育家属对患者不离不弃,尽最大的可能给予患者的经济和心理支持,使患者进一步感受到家庭及社会的温暖,让家属明白患者不仅需要身体上的治疗、康复,更需要家庭、社会的关怀。

1.2.4服药指导。在精神病治疗中,抗精神科药物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口服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发药时至少有两位护士进行,一人发药,一人检查。对于老年患者,应尊重他们,态度要热情,真诚,可采取适当的表扬和鼓励的话语,以消除患者对治疗的阻抗心理,调动服药的依从性,对于习惯性拒药、藏药、吞咽困难患者可在病区白板上体现,以提醒护士们高度重视,并采取研粉对温开水混合后喂服。同时要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1.2.5睡眠护理。夜间是观察睡眠质量的理想时间,因此应遵循15~2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做到细心观察,走进每个病床注意患者的睡姿与卧位,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声音,面色与表情、口唇及末梢色泽等。如果患者突然发出及尖叫声、或出现抽搐、呼吸困难、大汗淋淋等是病情变化的征象,要引起护士的重视,及时报告医生,同时要学会分析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如睡前温水泡脚、调暗光线,行心理疏导,患者入睡后,护士应做到“四轻”。创造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以确保患者睡眠的质量。

1.2.6开展娱乐活动。根据老年患者的能力与患者的喜好,给予读报,听歌,看电视,让他们了解日期、时间、季节、国家大事,并组织打牌、打乒乓球、下棋、做操等活动,开展有氧训练以及职业功能训练以改善患者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更好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1.2.7做好饮食指导。老年患者大部分牙齿缺失,有的患者进食时,狼吞虎咽,容易发生噎食窒息,因此精神病人的饮食管理不可忽视,让患者参与集体用餐,针对风险性较高的患者应集中专人管理,选择半流质及易于消化饮食,视病情控制饮食量,将食物分小块,喂食不宜过快,过急,过多。三餐合理搭配,给予低热量、低脂肪、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增强体质,防止并发症发生。

1.2.8健康教育。每月由健康教育宣传员组织工休座谈会、集体健康讲座,每周设置探视日,由接待班护士负责接待患者家属及时为患者家属提供在院患者的病情以及解答疑惑的问题,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合理要求,每天有责任护士对包干病人进行相应疾病宣教。

2 结果

通过上述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使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康复达到最佳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患者疾病的发展,确保医疗安全。

3 结论

老年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是由于大脑皮层萎缩或功能衰退引起认知障碍和性格变化,表现为孤僻、多疑、固执、说话利索、生活懒散、行为幼稚、反应缓慢,智能和记忆力减退、情绪容易激动或抑郁等[3]通过本病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精心的为患者护理,重视细节,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达到了住院及出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住院病人健康知晓率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提高。同时也做到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投诉率下降,陪护及护工减少。

精神科优质护理范文第3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医疗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引领着当代护理发展的方向。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加,客观上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遵照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院于2010年4月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以我院1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及1个普通病区为研究对象,其中示范病区为观察组,普通病区房为对照组。两个病区的床位均为50张,且在人员配置及收治病种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实施方法

2.1 制定实施方案 ①更新服务理念。利用业务学习、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②外出观摩、参加管理培训班及进修学习,借鉴省内外优质服务先进经验;③制订我院优质服务规范及检查标准;④为病房添置必须物品如脸盆架、洗头盆、储物箱、娱乐器材等,发动医院职工捐赠衣物以备用;⑤基础护理实施大包干,即先分组,再分床到护、责任到人,确保为住院患者提供无缝隙护理服务;⑥施行绩效考核,与奖金挂钩。

2.2 改良护理管理模式 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护理过程中全面实施整体化、人性化、专业化和无陪护化的“四化”质量标准[1]进行管理;②护士实行分层次使用。根据护士的职称、学历、工作能力及年度综合素质评分将护士分为三个层次,即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该病区设置责任组长2人,责任护士14人,助理护士8人;③制定岗位职责。责任组长工作职责,为住院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对执行护理计划的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参与护理查房、护理会诊、科室业务培训等。责任护士职责为护理技术性操作、健康教育、服药管理、疾病观察及护理文件书写等。助理护士职责即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包括为患者洗澡更衣、剪指甲、督促饮食、口腔护理、清洗会阴。④实施护理部-护士长-护士三级护理管理体制[2]。护理部除常规护理质量检查外,每月不定时进行一次优质护理服务专项检查,结果与护士长考评挂钩;护士长对护士进行日常考核,实行日日查、周周清、月汇总。每月奖金以日常考核得分进行分配。

2.3 基础护理实施大包干 基础护理是临床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2]。精神科患者由于自理能力及依从性差,基础护理是个难点。尤其是生活护理如皮肤护理、头发护理、会阴护理,一直很难做到位。4月份以后在优质示范病区实施责任大包干,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两两捆绑负责分包7~8个患者的全面护理,即每个患者均有一个固定的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助理护士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包括为患者洗澡更衣、剪(趾)指甲、饮食护理、会阴护理等。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护理评估、制定护理措施、治疗、健康教育及护理文件的书写等。当固定的责任护士休息时由同一组护士重新分配管理其所分包的患者,这样,同组人员互相搭配,为患者提供无缝隙的护理服务,使基础护理得到了持续的保障。在患者的物品及食品保管上,医院配置物品柜及储物箱,由总务护士(年龄较大的责任护士)统一管理,定时发放食品,物品、衣服随用随取。如季节变换家属未及时送来衣服,住院处存放有职工捐献的衣物,患者需要可随时领取,以保证患者的冷暖。

2.4 专职责任护士进行健康教育 精神科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健康教育往往需要反复进行,患者才能掌握。以往的健康教育由各自的责任护士担任,存在为完成任务而走过场现象,患者的知晓率一直很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除了固定责任护士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外,由专业知识比较丰富,表达能力强的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每周定时开展1-2次集体健康教育。患者出院时发放温馨提示卡,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院外自我护理及家庭护理,定期复查,使出院指导落到实处[4]。这样使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长期疗效得到了保证。

2.5 护理部进行安全监控 为保证医疗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除按照核心制度要求做好安全管理外,护理部每天安全监控并登记。新入院患者责任护士及时做好护理评估,对有坠床跌倒、压疮、严重自杀、冲动伤人行为的患者及时上报,一些不安全因素及早被发现并及时处理,保证了护理安全。

2.6 创造良好休养环境 为改善病房环境,各病房大胆创作,在病房走廊、患者活动室及餐厅天花板上挂置葡萄藤,工娱疗厅放置手工花篮及工艺品等;设置健康教育园地、才艺展示栏及安全提示图片,使患者有温馨如家的感觉。

3 取得的效果

①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可较客观地表达患者对所接受的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5]。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及我院实际情况自行设置问卷问卷从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专科护理等方面共20个条目对患者进行调查。每项设满意、不满意两个答案,在患者出院或恢复期随机发放,每月进行一次统计分析。9个月20个项目平均满意度分别为:示范病区96.58±2.34(%),普通病区92.32±2.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以来,我院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改变,护士的责任心加强了,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成绩明显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顾则娟,赵丽萍,戴晓东,等.我院无陪护护理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国护理管理,2009,9(8):22-23.

[2] .田丽.我院无陪护管理模式.中国护理管理,2009,8(9):16-18.

[3] 江会,刘薇群,宋黎翼,等.病人评价护士实施生活护理的结果分析.护理学报,2010,17(5B):54-56.

精神科优质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精神科患者;效果

精神病学科是当代医学一个重要的组成分支,其主要研究临床规律、病象、发病机理、精神障碍疾病病因以及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相关问题[1]。本文分析了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精神科患者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本院接受精神疾病治疗的患者115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设为对照组(51例)与研究组(64例),前者男女比例23∶28,年龄22~48岁,平均(31.84±12.64)岁,病程1~8年,平均(4.37±2.30)年;后者男女比例29∶35,年龄21~47岁,平均(34.87±12.14)岁,病程1~8年,平均(4.57±2.71)年。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均无较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案,其主要包括:培训患者日常生活自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指导家属及其患者正确使用求助设施和医疗设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方案,其主要包括:①实施心理护理:相关责任护士以患者为主体,根据不同的病情阶段,针对性的对患者开导劝慰,缓解患者心理焦虑。②用药指导:相关责任护士应当进行专业的护理培训,以便指导患者正确用药。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相关责任护士应以患者为根本,处于患者立场并为其考虑,进而实施个体性的护理计划。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应对患者给予更多地支持、关心及信任。

1.3评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劳力与精力、社会心理及不良反应)评分:使用SQLS量表评估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共30个条目,分值越低状态越好[2];比较两组NOISE评分:经护理4 w后两组均接受NOISE量表(依据患者住院探查量表)测评,主要内容包括病情估计因子、总消极因子及总积极因子[3]。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相关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相关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相关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劳力与精力、社会心理及不良反应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组NOISE评分 研究组病情估计因子、总消极因子及总积极因子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精神科疾病主要以精神病为主,是一种表现在心理活动、行为紊乱的神经系统性疾病,其主要包括神经衰弱、恐怖症、强迫症、焦]症、癔症及疑病症[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劳力与精力、社会心理及不良反应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可能为:①护理人员需分级分层精细管理,做到责任到人,严密监督患者病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相关责任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个体护理服务,其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安全管理及病情观察。公示责任护士、责任组长及护士长的姓名、照片及联系方式[5]。②针对患者自护能力、自理能力、自知意识欠缺的缺陷,需对患者病情予以正确评估,以实现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标准,方便实行护理服务,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护理、晚间护理、晨间护理,为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性提供帮助[6]。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病情估计因子、总消极因子及总积极因子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可能为:①实施巡回护理,将工作地点于护士站移至患者病房,主动贴近患者,方便护士获得更直接、更丰富的相关病情信息,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了解患者切实需求,提供实际有效的帮 助[7]。②实施健康宣教:相关责任护士应与家属及其患者开展有效及时的健康宣教,采取提问或复述方式,使患者充分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和应对措施,以便配合护理治疗。③护理责任细化分组,将相关责任护士分成两组,从中挑出一名护士为管理组长,以下各设7名责任护士,每人分管4张床位,而责任组长每周查房2~3次,检测护理工作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估[8]。

综上所述,对精神疾病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利于病情预后往好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明霞,王林,陈爱民.前馈控制应用于精神科病房管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115-117.

[2]幸乾玉,杨苹.精神科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9):173-174.

[3]刘宁,孔鹏,郑婵燕,等.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154-159.

[4]叶爱明,汤义平,孙颖.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11):141-142.

[5]袁洁,刘敏云,郑丽松.精细化管理应用于精神科对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21-123.

[6]苏金莲.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3):261-262.

精神科优质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神经内科;护理满意度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50~78岁,平均(63.26±7.85)岁;包括缺血性脑梗死疾病患者18例,脑出血患者12例,眩晕综合征患者1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例。观察组神经内科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51~79岁,平均(63.55±7.92)岁;包括缺血性脑梗死疾病患者20例,脑出血患者13例,眩晕综合征患者1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例。两组患者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研究对象疾病治疗中,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的干净卫生,尽量为患者提供书籍、报纸以及电视等休闲设施,在病房内适当摆放一些绿植,为患者营造一种健康、轻松、温馨的氛围;此外还应该注意病房的温度和光线应该处于舒适的状态,防止这些环境因素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刺激,消除病房及周围的噪声,保持病房内的安静,有助于患者获得充分的休息[3]。(2)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来达到改善疾病治疗效果的作用。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积极沟通,倾听患者内心的倾诉,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站在患者的角度上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理解患者,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者图片问答的形式帮助患者进行意愿的表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4]。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积极发动患者的家属,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3)健康教育: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对疾病更好的了解和认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相关知识以及药物相关知识等,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引起患者的逆反心理[5]。(4)生活护理:神经内科多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完成一些存在困难的行为,比如患者个人卫生清洁、翻身、如厕等。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帮助患者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通过合理的饮食和康复运动配合临床治疗,更好地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本文选取NIHS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NIHSS评分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统计两组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前后的NIHS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NIHSS评分分别为(13.05±2.25)分和(13.15±2.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7.84±1.53)分和(9.85±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包括26例非常满意和17例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95.56%(43/45);对照组患者包括16例非常满意和18例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