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度流程

制度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度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度流程

制度流程范文第1篇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厦门大学与美国伊利诺大学(UIUC)联合培养博士,获厦门大学经济(会计)博士学位;曾担任河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会计系主任;在学术上致力于将管理会计和行为会计建设成“经世致用”之学科,尤以在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和应用(诸如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等)方面领先而著称于理论和实务界;现已近50多篇(三篇获全国一等奖)、著作15部,过去三年承担纵横向课题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完成8项;曾获美国伊利诺大学(UIUC)"高成就证书"(Certificate of High Attainment)、河北省“全省先进会计工作者”和财政部“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背景

作业成本制度主要由美国人创造,是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工具。据记载,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就曾创造“作业成本分析”(Activity Cost Analysis)的方法,用来管理间接成本。“作业成本分析”完全可以看成作业成本制度的雏型,但作业成本制度在美国企业中流行起来,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此后才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另据记载,作业成本制度在学术渊源上固然可以追溯到1941年美国著名会计大师科勒(EricKohler)在《会计论坛》上发表的文章以及1971年加州大学斯托巴斯教授出版的《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但是,作业成本制度作为专门术语正式被学术界接受并得到系统地阐释,应该以1987-1989年间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库珀(Robin Cooper)发表的系列文章为标志(库珀的贡献尤为杰出),此后才风行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会计学术界。

问题是:为什么作业成本制度会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而不是在其他时间)在美国乃至其他国家的实务界和学术界流行起来呢?显然,这其中必定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技术和学科的背景。

按照我们的理解,作业成本制度是适时制(JIT)或者流程优化的组成部分,而适时制则可以看成美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下引进日本零存货制度,并适应本国的富裕社会和高新技术以及文化传统的结果。

众所周知,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欧洲和亚洲,美国企业一直处于生产者市场的有利地位。无论生产什么,只要有使用价值,都会有人高价购买,未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就因此而跃居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二次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在西欧国家实施“马歇尔计划”,在亚洲精心扶植日本、韩国以及台湾等国家或地区。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这些亚欧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仅占领了本国家或本地区大部分市场,而且冲入国际市场与美国企业抗衡,特别是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有取代美国而成为新世界经济霸主的气势。美国企业界和学术界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国际著名咨询大师哈林顿(H・James Harrington)博士在他1991年出版的《业务流程改进:全面质量管理、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突破性战略》一书中,第一句话就是:“毋庸置疑,美国人正处于困难时期”,他试图将业务流程改进作为一剂灵丹妙药,用来重振美国制造业。有文献可考,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一大批像哈林顿博士这样的忧国忧民之士(包括专家、教授以及工商巨子和金融大亨)卧薪尝胆,不仅认真总结美国企业(如施乐、IBM、联邦快递、惠普等)的经验和教训,试验各种新的管理方法(如员工参与、流程控制统计法、全面质量管理等),而且频繁地考察日本,以探明日本企业成功的奥妙所在。整个90年代及其后来的实践证明,美国人成功了,那些忧国忧民之士得到真正的回报。

当时,美国人特别感兴趣的内容之一是日本的“零存货制度”。按照美国传统,理想的存货管理应该符合“存货控制模型”(EOQ),即保留一个“安全存货量”(Safety Stocks)作为缓冲。在日本人看来,存货应该为零。任何存货都是罪恶,是浪费的行为。但是,日本的“零存货制度”是“就存货论存货”,缺乏战略思想,只考虑存货静态,没有考虑存货流动的动因。美国人并没有照搬照抄,而是结合本国实际发展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适时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富裕程度之高,令人难以想象。在这样的富裕社会中,企业面对一群新型客户,用西屋广播公司董事长斯泰尼尔(Bert Staniar)先生的话说:“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客户更聪明、更挑剔、更缺乏宽容,他们愤世嫉俗,缺乏忠诚,只会一味抱怨,……专门追求质量、服务和倜傥。”一言以弊之,富裕社会的消费者个性强而且非常老道。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追求个性的后果是传统的大批量生产被小批量或单件生产所取代!适时制便应运而生了。

适时制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理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得到广泛传播,目前仍方兴未艾。按照适时制的原理,企业应该以顾客的具体需要作为生产经营的出发点,然后逐渐向前推移,统筹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即前道工序只能严格地按照后道工序对产品(服务)或半成品的数量、质量和交货时间的要求来组织生产,前道工序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质量水平如何,何时交货等,完全取决于后道工序的要求。例如生产量只能根据销售量和向客户交货时间来确定,而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人力及其他产品或服务只能根据该生产量及投产时间来确定……,以此类推下去,使得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达到“无缝隙连接”的境界,并有可能创造一流的效率和效果。不言而喻,适时制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活动肯定是“零存货”(甚至可以说,你不得不零存货,因为你不接到定单就无法知道顾客需要什么),但与“零存货制度”相比,适时制具有“以顾客为中心”的新内涵。这既是物流或存货流动,也就是生产经营过程的最基本的牵引力,也是评价物流组织过程的全新标准,从而将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与战略结合起来。

适时制对成本管理的影响是重大的。大家知道,传统成本会计中有订单和分步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其中的分步法就是基于期初、期末有存货而设计的。在适时制条件下,分步法中的约当产量计算,期初、期末存货计价方法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与未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等繁杂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使成本计算工作大大简化。但诚如下文所表明的那样,适时制所体现的就是流程优化或改进的理论。但是,如何配合流程优化进行成本管理,特别是管理“以顾客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链条上的每项作业的成本”,仍然是一个新的课题。

让我们重新回到富裕社会消费者追求个性的课题。如果每位消费者都追求个性,在消费上与众不同,那么,传统的社会生产力怎么能够满足如此纷繁多样的消费者需要呢?所以,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又落入我们的视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在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将高新技术应用于生产领域,使企业生产经营高度计算机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主要内容是将数控机床、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弹性制造系统、计算机一体化的制造系统等高新技术成功地应用于订货、设计制造、营销配运、售后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高新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者的各种需要有可能得以满足;另一方面,造成整个社会中服务业比重上升和制造业比重下降,也造成制造业企业内部服务活动比重上升、制造活动比重下降和直接生产工人锐减。凡此种种的直接影响则是改变了生产成本结构。据一项调查(1994)显示:美国在电器、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中,直接人工占7%―11%之间,制造费用占25%左右,直接材料占65%左右;在服务行业中,某些企业间接费用占服务成本的比重甚至高达80%。这表明成本管理的重点应该由传统的材料和工资转移到间接费用。传统成本管理以作为“泰罗制”组成部分的标准成本制度为代表,但这项制度始终不重视间接费用,甚至略而不计,此其一;其二,在制造费用的分配上,标准成本制度采用全厂统一分配率,或者先分配到部门、再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的做法,但这种做法始终未能摆脱主观武断因素的困扰。如何分配和管理制造费用,正是作业成本制度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作业成本制造原理:特尔内模型

美国学者特尔内(Peter B.Tarney)提出“二维作业成本模型”,用来说明作业成本制度的原理。该模型如图表1所示,是一个平面坐标系:纵轴表示成本分配观点,横轴表示流程观点,两轴相交的原点是作业。参照特尔内模型,我们重点讨论如下几个要点。

1.作业、流程与价值链

在特尔内模型中,作业是居于中心位置的概念。所谓作业,英文为Activity,也可译成活动,是指具有特定目的的工作单位(如厨师做一个汉堡,学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车间工人调整机器设备,销售部门接受一项订单,会计人员记录一项经济业务等),是描述一个人的工作量或一个组织(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所使用的基本计量单位之一。换句话说,所谓人的工作、所谓生产经营,无非是完成一项一项的作业。若干项相互联系的作业称为作业链或供应链,也就是流程;而优化的流程则被称为价值链。在这里,所谓作业间的“联系”,主要指相互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2.作业类型

在实务上,如何正确地分类和确定作业是运用作业成本制度的关键之一。在制造业企业,常见的做法是将作业分成4个类型,即:

(1)单产性作业(Unit-level Activity),是指每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就执行一次的作业。换句话说,这类作业及其成本与产量有关,随着产量的增减而增减。诸如直接人工或直接材料的使用、机器保养等,都属于此类作业。

(2)批量性作业(Batch-Level Activity),是指每生产一批产品或服务就执行一次的作业。换句话说,这类作业及其成本与产品批次有关,随着产品批次的增减而增减。诸如设备调整、质量检验、材料处理等,都属于此类作业。

(3)品种性作业(Product-Level Activity)是指为了特定产品或生产线的存在而执行的作业。换句话说,这类作业及其成本与品种或生产线相关。诸如产品设计、客户关系处理、采购和零部件管理等,都属此类作业。

(4)产能性作业(Facility-Level Activity),是指为了维护整个企业的总体生产能力而执行的作业,具体包括工厂管理、照明和热动力、财产持存、人事管理与培训等。这类作业及其成本与产品没有直接联系,因而传统上,将这类作业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上去的做法都难以避免主观武断性。但是,诚如下文所示,对这类作业细分之后 ,仍然有可能找到其成本发生的因果关系。对产能性作业的分解、管理和成本计算,是作业成本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具有战略意义。

3.流程理念

(1)流程结构

如上所述,流程就是作业链或供应链,由相互联系的作业构成。在严格意义上,作业链与供应链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指在组织内部由组织成员完成的相互联系的作业,后者是指在组织外部由其他组织成员完成的相互联系的作业。供应链与作业链衔接的部位表示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经济交往(如销售或采购)。在一些现代企业中,供应链与作业链常常相互交织。例如在耐克公司体育器材的生产经营流程上,研究、开发、设计由公司自己做,生产则委托其他企业进行,但营销、配运和售后服务又由公司自己来做。这并不费解,因为在优化的流程或价值链上,每项作业对于顾客和股东的价值并不相同。从经济上考虑,完全可以将没有价值或价值较小的作业委托给别人去做,只是将那些价值大的作业留下来归自己。这与所谓“内包还是外包”(Insourcing or Outsourcing)分析的原理基本相同。

流程结构另一种表述是:流程作业任务步骤。具体说来,若干项相互联系的作业构成流程,但每项作业还可以分成若干项任务,而每项任务又可分成若干个步骤。显而易见,流程的结构是一个从一般到具体的树形结构。尽管如此,针对实务上的具体情况,此种流程结构仍然是相对的。例如一家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就是一个流程,它所包括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营销、配运、售后服务等,就是作业;进言之,材料验收、材料存贮、加工操作、半成品搬运、产成品包装与发运等就是制造作业所包含的各项任务;再进一步说,将送货单与订货单核对、盘点材料数量、检验材料质量、登记材料账簿等就是材料验收任务所包含的各个步骤。所谓流程结构的相对性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将上述制造作业看成流程,而将制造作业所包括的各项任务看成作业,将上述作为步骤的项目看成是任务,并将这些步骤进一步细化为新的更为明细的步骤。例如,对登记材料账,我们可以细分为取得材料入库凭证、准备账簿、登记账、复核,等等。

流程的这种从一般到具体的树状结构及其相对性反映了西方文化和科学传统中分解或解释的理念,功效在于化繁为简。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将复杂的生产经营问题分解成若干最简单的因素,人们才能发现它发生的根源,从而理解它、度量它、管理它,最终通过它提高整个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例如,一个人很难独立地制造一辆汽车,但在生产流水线上,每个工人都能高效率地制造汽车的一部分,不仅产量高,而且成本低,有利于以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扩大市场份额。

(2)作业网络

作业链或供应链的概念很容易给人以错觉,以为流程都是单维单向的。实际上,当我们将作业之间的联系界定为投入产出关系时,就会很容易发现,一项作业的产出很可能是另外一项或若干项作业的投入(如企业的供电作业),而该项作业的投入也很可能是另外一项或若干项作业的产出。换句话说,在有些情况下,作业之间的关系是网络状的。如果假定零投入也是投入,零产出也是产出,我们可能根据作业数量列出相应的多元线性方程组,而每个方程组中的每个项都是由一个变量和一个系数组成,变量表示该项作业的数量,即成本动因(下文讨论),而系数则是该动因的单位成本。斯托巴斯教授在《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中阐述了上述原理,并给出应用的具体案例,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4.基本原理

在上述概念和理念的基础上,我们讨论作业成本制度的基本原理。这由图表1中的纵横两个座标轴表达出来。纵轴按成本分配的观点设计,前提是“产品耗费作业,作业耗费资源”。计算产品成本是计算产品所耗费资源的成本,因此,在成本分配的观点下,产品成本的计算分成两步:一步是将耗费的资源按资源动因计入作业并计算作业成本,另一步是将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计入产品并计算产品成本。横轴是按流程观点设计。流程观点就是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 Maragenent, ABM),包括流程优化和对流程当事人业绩考核两项基本内容。流程优化实际上是优化流程上的每一项作业(脱离流程来优化作业是没有意义的),而为了优化作业,必须进行作业分析,弄清楚该项作业在哪个环节发生、为何发生,进而运用流程优化方法优化流程。管理,归根到底是管人,作业管理是通过管人来管作业。为此,必须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为流程的当事人设置业绩指标,并对完成结果进行评价。

值得提醒的是:成本分配观点与流程观点不是相互孤立的。成本分配观点下作业成本计算主要是满足流程观点下作业管理的信息需要。与传统成本计算比较,作业成本计算使间接费用分配更加准确,但如果被分配的间接费用中包含着浪费和低效率,那充其量是对一个“坏的”成本数额给一个“好的”分配,而可行的选择只能是通过流程优化来优化作业进而优化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

1.成本动因及其与作业、成本项目之间的关系

为了计算作业成本,这里引入成本动因的概念。成本动因是指引起成本发生和变化的因素。从图表1看,成本动因表现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前者是指引起某项作业所耗费的资源数额的因素,后者是指引起某种产品所耗费的作业数量的因素。例如一家生产洗碗机和洗衣机的公司,其洗碗机所耗费的作业之一是包装,而包装所耗费的资源是包装材料和管理人员时间。包装作业中包装材料的耗费受包装的洗碗机数量的影响,管理人员时间的耗费受包装作业中当事人数量的影响,因此,洗碗机数量和包装作业中当事人数量即为包装作业的资源动因。很显然,洗碗机消耗的包装作业的数量受完工的洗碗机数量影响,因此,已完工洗碗机数量即为洗碗机的作业动因。

值得留意的是,成本动因与相对应的成本数额之间在大多数场合为线性关系,这与上文提到的斯托巴斯教授在作业网络基础上建立的多元线性方程的思想是一致的。同时,也为人们在计算作业成本的过程中分解和确认作业提供了一个尺度,即以发现成本动因以及与对应成本数额之间的一次函数关系为限。

成本动因与上述四种作业类型存在着密切关系。换句话说,单产性作业、批量性作业和品种性作业,其资源动因分别是产量、批次和品种。产能性作业因包括项目繁杂,其资源动因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看到,任何作业的任何资源耗费都是有动因的,所不同的只是有些动因可直接观察到,有些则需要对作业进行分解后才能发现,此其一;其二,有些动因可能形成于过去、现在还发挥作用,有些则很可能形成于现在、并将影响未来,剩下的才是现在形成并现在发挥影响的动因。例如火力发电厂发电作业中的燃料煤的运输成本,其成本动因为燃料煤消耗数量,但进一步分解不难发现,单位燃料煤的运输成本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与电厂与煤矿之间的距离有关,而这个距离与发电厂建立时选择发电厂厂址有关,诸如此类。

总之,作业、成本动因与能否直接计入作业的成本项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之间的区别

两者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制造(或间接)费用的分配。传统成本计算中,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之一是“全厂统一分配率法”。按照这种方法,整个企业的制造费用将按照单一的成本分配基础计算的制造费用分配率分配到各种产品或服务上去。表面看来,成本分配基础类似于成本动因,与制造费用总额之间具有线性函数关系。其实不然。从历史上看,人们更喜欢用直接人工小时作业制造费用的分配基础,但显而易见的是,直接人工小时与绝大部分制造费用项目的发生及其成本变化不具有线性关系,事实上不是成本动因。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之二是“部门分配率法”,也是两次分配的方法,即先按选定的成本分配基础所计算的部门分配率,将发生在生产部门之外的制造费用分配到生产部门;然后,再按另外选定的成本分配基础所计算的产品分配率,将本部门发生和从外部门分配来的制造费用一并分配到各种产品上。这种方法比“全厂统一分配率法”更为精细和准确,但其中两次分配两次选择的成本分配基础仍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本动因。

按照作业成本计算原理,制造费用分配以作业作为中间对象,采用“作业分配率法”,也是分两次进行,即先按资源动因将耗费的资源分配到作业,再按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与“部门分配率方法”不同,“作业分配率法”所使用的成本分配基础必须是成本动因,并且是多样化的,兹以图表2予以说明。

另外,作业,作为生产经营的计量单位,比部门或产品要小得多。以作业作为管理对象,实际上将“管理细化到分子水平”,使管理工作更加精细。为作业而不是部门或产品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更易于进行成本计划与控制。因为,成本控制的关键是控制成本动因,而计算部门或产品的成本的基础有些是成本动因,有些则否。掌握了成本动因,就掌握了成本源头,就能控制成本。例如,有的航空公司按单机计算和控制成本,但这并不够细,还需要按照流程结构及其相对性对单机作业进行分解,使成本动因昭然若揭,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分解出飞行作业、乘客餐饮服务作业。飞行作业燃料消耗的成本动因是飞行小时和燃料价格,而乘客餐饮的成本动因则是乘客人数和每位乘客服务标准。换句话说,对飞机燃料和餐饮服务成本控制,关键是控制飞行小时、燃料价格、乘客人数和每位乘客服务标准。

3.作业成本计算

先看下列案例:

京京绿色食品公司生产A、B、C三种肉制品。A是老产品,已有多年生产历史,产销量比较稳定,按批量生产,每批1000件,月产量12000件;B是应顾客要求改进而来的产品,按批量生产,每批10件,月产量6000件;C是制作工艺复杂的全新产品,也按批量生产,每批10件,月产量1200件。A、B、C三种肉制品的制造费用为198000元。直接成本资料如图表3所示。

根据上述案例提供的资料,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分别计算的A、B和C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如图表4所示。

在图表4中,直接人工成本为制造费用的分配基础,分配率为500% [= 198000/(24000 + 12000 + 3600)]。对A产品来说,制造费用为120000元 (= 24000 × 5),单位产品制造费用为10元(= 120000元/12000件);直接材料成本为60000元,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5元(= 60000元/12000件);直接人工成本为2400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2元(= 24000元/12000件)。对B和C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可按A产品如法炮制。

为了计算作业成本,我们得到制造费用的明细资料如图表5所示。这些资料表明:资源耗费已经按作业归集起来,即按资源动因计入作业。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它们分配到A、B、C三种产品上。

同时,我们还得到有关的成本动因资料,如图表6所示。

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将按照单产性作业、批量性作业、品种性作业和产能性作业四种类别分配制造费用。

(1)单产性作业

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的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相同。机器产能成本以机器小时为成本动因计算分配率,再分配计入到产品。计算过程如图表8所示。

(2)批量性作业

①检验成本以检验次数为成本动因计算分配率,再分配计入到产品。计算过程如图表8所示。

②材料处理成本以材料移动次数为成本动因计算分配率,再分配计入到产品。计算过程如图表9所示。

③设备调整成本以调整次数为成本动因计算分配率,再分配计入到产品。计算过程如图表10所示。

(3)品种性作业

①购买成本以购货订单数量为成本动因计算分配率,再分配计入到产品。计算过程如图表11所示。

②产品分类成本以分类次数为成本动因,再分配计入到产品。计算过程如图表12所示。

(4)产能性作业

产能性作业层次以主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为成本动因进行分配。计算过程如图表13所示。

(5)作业成本计算汇总

根据以上计算,各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简要汇总为图表14的。

将图表14与图表4比较,可以看到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计算法在计算结果上存在明显区别。本案例中,产品A和 C的差别尤其明显。 A是稳定性较强的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按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仅为按传统成本法计算的59%( 10.07元对 17.00元)。 C产品是工艺复杂小批量生产的产品,按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大约是传统成本法计算的 2倍多( 53.93元对26.00元)。事实上,以直接人工成本为基础的传统成本计算法导致 了A产品对 C产品的补贴,进而有可能混淆成本责任,误导定价和营销政策。相比之下,作业成本制度考虑了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各种成本动因,并以此为基础分配制造费用,因而,它能较客观、真实地反映高新技术环境下各种产品的成本。

流程优化

1.综合方法

不妨说,流程优化就是使作业链或供应链成为价值链的过程,其结果是流程上各项作业如行云流水般地“无缝隙地”连接起来,以实现顾客价值、股东价值和业务价值。根据我国某些企业的经验和国外文献资料,我们认为,至少有两种流程优化的综合性方法,兹分别介绍如下:

(1)模板化方法

这是我国一家制药公司所采用的方法。他们将流程优化方法分成诊断和评估现行流程、提出并评估流程改进方案、批准流程改进方案及实施计划、实施流程改进方案并评估实施效果等四个基本步骤,然后又依次规定了每个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该步骤完成时必须交付的物件或工作成果,如图表15所示。

图表15并不是流程优化模板,只是流程优化模板内容的摘要。按照这家制药公司的做法,所谓模板化方法就是将需要交付的每一个物件,按照流程分解的思路尽量明细化、简单化,并对完成每个细节都给予提示和引导,然后固定下来,供流程优化者使用。这种做法将会大大提高流程优化的效率。

(2)部门化方法

这是一位美国教授在管理会计教科书中提供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从部门出发,将流程优化与作业管理、从而与成本联系起来,将流程优化的过程分解为10个步骤:

①归集流程优化部门成本及其他方面的信息;

②确定该部门的主要流程;

③确定每一个流程的投入(开始)和产出(结束);

④确定各流程所包含的作业,每项作业所包含的任务以及每项任务所包含的步骤;

⑤确认每项作业所使用的资源;

⑥确定每项作业的产出指标(财务与非财务的均可);

⑦确定每项作业的财务与非财务的业绩指标;

⑧根据选定的业绩指标(可能与成本、质量或时间有关),计量实际业绩;

⑨根据业绩指标、目标与实际的比较,评价作业执行者;

⑩使用“头脑风暴法”研讨流程改进方案。

上述两种方法异曲同工,其目的都在于为各项作业或流程演化一套业绩指标,进行作业管理。但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模板化方法试图以独立的流程优化来为实际的作业管理设定标准,而部门化方法则从实际出发,对流程或作业的实际业绩水平进行优化。前者遇到的问题是设定的标准是否符合实际?如果不符合,该怎么办?后者遇到的问题是流程或作业的实际业绩被提升到何等水平才为最优。因此,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优化流程,还必须与企业战略及标杆法相配合。

从技术层面考虑,模板化方法和部门化方法是一般性的,都包括绘制流程和优化作业(或流程)两项具体内容,下文将予以分别介绍。

2.绘制流程的具体方法

为了优化或改进流程,首要任务是绘制流程,按照哈林顿博士的总结,框图、标准流程图、职能流程图和地理流程图是绘制流程图的四种基本方法,这里仅介绍职能流程图。

职能流程图主要是用来说明一个纵向型职能部门如何影响在组织内横向运动的流程,说明流程与组织单位、诸位当事人之间的配合关系,如图表16所示。

图表16是一家公司内部人事招聘的职能流程图。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由15项作业组成的人事招聘流程,此15项作业的内容如图表17所示。图表16的顶行列明流程中15项作业的责任者(部门和负责人);图表16右端三栏,一栏为作业序号,一栏为处理时间即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最后一栏为周期时间,即从上项作业完成到本项作业完成的时间。

职能流程图的重要作用有3点:

(1)通过流程图将流程中的各项作业与特定部门和特定负责人联系起来,为业绩考核奠定基础。

(2)处理时间与周期时间提供了新的信息,尤其在分析企业因流程缺乏效率和效果所造成的损失时,特别有用。本例中完成15项作业实际花费的时间为16.5小时,而总周期时间即从第一项作业开始到第15项作业完成所持续的时间为923小时,如果这15项作业之间真正实现“无缝隙连接”便可将总周期时间缩减98.2%,其潜力之大,令人瞠目。

(3)缩短周期时间不仅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提高销售。“一个常见的错误是把精力放在缩减作业处理时间上,而忽略了周期时间”。IBM在销售流程中削减30%的处理时间,使流程总成本降低25%。与此同时,公司削减75%的周期时间,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意想不到的是销售增长超过300%。应该说,周期时间、顾客满意度、销售增长和成本降低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还应该指出:为特定企业或企业某些方面实际地绘制流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好。(1)绘制流程的切入点。人们常用的切入点有两种:一是从部门切入描述该部门所介入的各种流程;二是从流程项目切入,描述该流程跨越的各个部门。前者是一个部门涉及若干流程,后者则是一个流程涉及若干个部门。但部门要服从于流程的需要。(2)绘制多少流程。一般说来,流程的数量取决于企业战略、作业数量、作业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企业管理的精细程度。

3.优化流程的具体方法

哈林顿博士为流程优化总结出12种方法,它们依次是剔除、剔除重复、增值评估、简化、缩减周期时间、错误预防、升级,语言简洁、标准化、建立供应伙伴关系、全面改进、自动化和/或者机械化。这里着重介绍剔除和增值评估两种方法。

(1)剔除

是指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部门有多层官员,每位官员都在故意制造大量无用的工作以及僵硬而又不可理喻的规则。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流程失去效率和效果,使当事人对环境变化反映迟钝,有时甚至酿成灾难。图表18中描述了采购部门经理在填写一份采购订单申请表后,获得总会计师批准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直接地体会出的味道。

采购经理为了得到总会计师对一份采购订单的批准,前后持续3424分钟,花费25.90美元,但实际上,真正有用的时间也就是总会计师批阅文件的那1分钟,只有1.20美元的成本。图表18并非极端的案例。在各类组织中几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问题只是存在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因此,识别并且坚决地与进行斗争,则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为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据哈林顿博士介绍,英特尔公司采购一支圆珠笔(或其他什么物件)曾一度需要95个行政步骤和12页纸。当公司剔除后,采购作业只有8个行政步骤和一张表格。英特尔公司自己估计通过剔除,每年可使生产力提高30%,并节省6000万美元的成本,这相当于英特尔公司增加2770万美元的销售额。

那么,如何识别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我们可以在流程的每一个步骤上提出下列问题:

①这项作业是否有必要存在?能否用其他方法替代?

②如果有必要,它是否用作监督或审核别人的工作?

③监督结果是否需要2位以上的当事人签字?

④签字的监督结果需要多少份副本?

⑤有没有将副本存档保留的明确理由?

⑥是否将副本送给了不需要此类信息的人?

⑦员工或其他当事人是否阻碍流程的高效运行?

⑧是否有不必要的往来通讯?

⑨是否有人重新审批了自己已经审批过的东西(如某些经理日常还在审批年初已 经列入预算的支出)?

用上述问题重新审视图表18所描述的情境,很容易想到,如果采购经理和总会计师都有一台与网络相连接的计算机并将对方电子邮件地址都保存在自己的地址簿中,那么,采购经理按两下鼠标,就可以剔除掉前6个步骤,而总会计师批阅文件之后,再按两下鼠标又可以将最后两个步骤省略掉。

(2)增值评估

增值评估是流程优化的最重要方法,包括两个基本步骤:①确认流程上每一项作业是增值作业还是非增值作业。②根据确认结果,将非增值作业剔除或在规模上压缩到最低限度;将增值作业保留着,如有可能在规模上还可予以扩大。那么,何谓价值呢?价值的意义是三重的,它首先是指最终顾客的需要,即顾客价值,那些能够满足最终顾客需要的作业即为增值作业;其次是指股东的报酬或价值,一项具有顾客价值、同时又具有股东价值的作业才是现实的作业;第三指业务价值,即有些作业虽然无顾客价值和股东价值,但是是实现顾客价值和股东价值的条件,这类作业也为增值作业。确认作业是否为增值作业的方法,如图表19所示。

图表19描述了如何对一项作业进行评估,通过此类评估优化流程意义十分重要。据哈林顿博士介绍,对大部分业务流程来说,真正增值作业的成本所占比重小于30%,真正增值作业的时间所占比重小于5%,足见通过流程优化来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的潜力是多么的巨大!

作业成本制度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我国学者对作业成本制度并不陌生。早在1984年余绪缨教授就将斯托巴斯的《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选作硕士研究生教材,并在有关文章中予以介绍。稍后,朱宅仁、于增彪在1986年第12期《河北财会》上也介绍了此部著作。1992年作业成本制度刚具雏形,余绪缨教授率先引进我国,并在1993―1994年间亲自主持了以作业成本计算和管理为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后,作为研究成果,余绪缨教授的项目组在《当代财经》上连续发表8篇论文,全面介绍和探讨了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及其框架、内容和内在联系,探讨了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应该说,这8篇论文将当时作业成本制度发展的理论、实践和方法上的主要成果全部引进到我国,为我国学者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一大批学者涌入这个领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首推西安交大王平心教授,他也主持过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有多篇论文在我国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特别是在如何将作业成本法运用于我国企业、科学合理地分配制造费用方面颇有贡献。

尽管如此,如何立足于我国国情,引进、应用和研究作业成本制度,对我国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来说,仍然任重而道远。

(1)自余绪缨教授的项目组发表“8论”以来,已经过去七、八年的时间,其间,国外作业成本制度发展又有新的成果出现,有待我们进一步引进、消化和提高。同时,恕我们直言,王平心教授的作业成本制度应用研究的重点在制造费用分配,用特尔内模型语言来说,这只是限于表示成本分配观点的纵轴,至于表示流程观点的横轴还涉猎不够,而横轴恰恰是作业成本制度的精髓所在。有鉴于此,清华大学与大庆石油管理局财务处于2002年夏季组成一个课题组,旨在配合大庆石油管理局低成本战略实施,开展流程观点即所谓作业管理的应用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感到问题的复杂。因为流程优化,势必涉及组织结构的调整,进而涉及到权力、责任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事关企业全局的稳定,不能草率行事。另外,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管理上尚未接受作业、流程、价值链等理念,也没有按作业管理,因而单靠财务孤军作战,收效甚微。道理很简单,作业成本计算以作业管理为前提,没有作业管理等于作业成本信息没有用户。

(2)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费用偏高。例如广东有家企业,毛利率为38%,而税前利润率都不足5%,三项费用吃掉毛利的33%,管理费用吃掉差不多18%,而管理费用中大部分是“人头”费以及与“人头”相关的各种消费支出(如车辆、差旅、会议、餐饮等等)。这种情况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也普遍地存在。

毫无疑问,压缩管理费用的关键是裁减管理人员及非生产人员。但我国政府机关和企业的经验表明,裁员的结果似乎是“越裁越多”,至今仍无良方应对。实际上,我国政府和企业一直将裁员当作机构改革,其含义是将原来两个或更多部门的工作或作业归并到一个机构当中,其结果,原有作业中的非增值作业并没有因机构改革而消失,新的增值和非增值作业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起来,从而需要更多的人力来填补。如果我们应用流程理念,将各管理部门的作业直接或间接地与顾客需要联系起来,并剔除或压缩非增值作业,在顾客需要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何来作业增加,何来增加人员!

制度流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制度 流程 企业框架

不管是哈佛大学还是联想集团,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组织,都有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密规范的工作流程,组织可按照既有制度和流程自行运作。正如德鲁克所言:管理得好的企业,每个人就像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在有条不紊地运作。流程和制度是企业管理刚性的表现,是企业大厦的框架,科学管理管理首先应该是规范管理、流程管理,离不开流程和制度的支撑。流程和制度正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离开了流程,企业就失去了规范;离开了制度,企业就缺失了对员工的约束力。因此企业应该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各个环节的流程和制度,来编织一道闭环的钢筋网络,来搭建企业的框架。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企业管理人员说:“某某是我们企业的顶梁柱,离开了他,我们的工作将无法开展。”分析其原因,就在于某某掌握着企业一些专业的技能和特定的工作流程,但是没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制度和流程文件,只是掌握在他个人的大脑中,使得在他离职后,别人都不能接替他走后的空缺。这是一个典型问题,这种情形的出现至少说明这个企业的制度和流程管理不完善。如果一个企业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得非常到位,任何人离职,其他人都可以依照制度和流程将这项工作做好,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这也正说明了制度和流程管理的重要性。

做好制度和流程管理,首先需要企业有完善、成体系的管理制度和精细、可操作的工作流程,凡事均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实行制度和流程管理,就是要完全掌控达成工作目标的所有步骤和因素,按照工作的顺序和递进关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清晰明确的工作流程,让员工按照制度和流程做事。这就要求管理者把每个员工的智慧都凝结在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当中,将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并科学分配到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当某位员工离开某岗位时,离开的是个人,而留下的则是制度和流程;既使接管其岗位的后来者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这项工作的人员,也能够迅速地遵循现有的制度和流程展开工作,继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这就是许多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也可以频繁流动或较长时间休假,但公司照样能有效运转的奥秘。

做好制度和流程管理,更要避免制度和流程缺陷,如果执行有缺陷的制度和流程反而会制约企业发展。我们也遇到一些企业,员工每日加班加点,都按照企业制度和流程认真工作,但企业效率仍不能有效提高。这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流程有待完善。流程是企业日常运营的基础。一个企业的效率低下首先应检查企业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简洁和高效,能否有改进的地方,改进的可能性有多大。检查流程应首先检查流程系统本身。组成企业的流程系统绝不是简单的业务链条,而是复杂的封闭的循环系统。因此,检查企业流程是否出问题应首先检查企业流程的循环系统:总系统、支系统、细支系统、末梢系统是否通畅;所有的系统连接起来是否形成闭合回路;有没有断裂、梗阻、栓塞的地方,有没有冗余和不够的地方,是否需要添加新的系统。其次,检查流程循环系统是否格式化、模版化,是否流向稳定,即方向的正确性和稳定性,是否回流、乱流,流量是否合理稳定,每一管道上的设计的流量是否合理,而实际流动中是否达标、超标和不达标。流程检查还应包括检查流程上流动的内容,流程流的是什么呢?近年来许多企业都在设计流程,都在进行流程优优化工作,那么流程上究竟流的是什么内容呢?其实流程流的内容很简单,概括起来有四方面的内容。一是物流:企业日常业务运营生产所涉及的物理性的东西和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所有的物理的内容都要在流程上流动;二是信息流:伴随企业的业务生产所带来的内外左右的信息都要通过流程来传递,同时伴随企业管理的信息的上传下达都要在流程上传递,上传的是企业方方面面信息,下达的各级的命令;三是现金流:企业最低的逻辑目的就是赢利,企业的一切活动的最基本诉求归结为赢利,每一活动都同时伴随着资金的流动,所以流程上流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钱,每时每刻流程上流动的最简单的符号就是钱;四是文化流:流程上流的是企业的个性和特色,是企业的文化,之所以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被顾客识别出来,关键的原因是企业的流程上流动着企业的与众不同的基因,流动着企业员工行为的方式方法,流动着企业基本的价值趋向和理念。明白了流程上流的内容,所以在检查流程时还应包括要检查的内容。(2)制度支持不力。检查完流程后,再检查制度。如果流程没有什么问题,那么检查管理制度是否有利于促进流程的实施,制度是否真的支持流程,是否支持流程上流动的内容,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也许有很好的流程系统,但是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不匹配,管理制度不支持流程系统,或制度之间相互掣肘和矛盾,或漏洞百出。是否所有的流程都有制度作保证,或制度的制订有没有充分尊重人文情怀,制度过于严格了,会遭到员工抵触;制度过于宽松时,约束力不够。制度是用来约束人的,过严的制度和过宽松的制度均不利于流程系统正常的实施。如果说,流程是水的话,那么制度就是流水的管线,如果管子不严密,管子粗细搭配不合理,或管子根本没有对接起来,那么将直接影响系统流水。

制度流程范文第3篇

一、农村村级资金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村级资金来源渠道相对较多,管理相对较混乱。一是财政部门按规定拨付的资金。如村干部工资;国家转移支付的支农资金(主要是专项转移支付即专项拨款),退耕还林补贴资金,粮食直补等这部分资金由财政直接一卡式发放给农户,在管理上相对较规范;为了改善村级公共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生活生产条件而投入的资金。比如上级投入的水利资金,修路资金,这部分资金一般通过镇经管站拨付给村集体,资金的使用过程缺乏跟踪、监管,弱化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自筹资金。主要用于修整村级道路或村级公益事业,由村民自愿出资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一般不在村集体账面反映,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透明度不高。三是村干部通过各种渠道向上级或者有关部门争取的资金。这部分资金的争取实际就是社会关系和村级经济实力的比拼,造成国家支持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资金旱涝不均,致使村集体经济贫富分化差距拉大,直接影响国家惠农资金效益的发挥。四是驻村企业、对口支援单位捐助的资金,也是村级资金重要来源。这些资金在数额上有大有小,且不稳定,也形成了农村财务管理新的难点和盲点。还有公路、铁路征地补偿款、城市改造补偿款、城市扩展补偿款、集体资产租赁、处置费、集体企业的赢利、土地复垦费、移民搬迁安置费、塌陷区改造补偿款等各种补偿款的管理、使用方面都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村级资金管理软化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村干部财经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村级部分资金不及时入账,村账视同家账,公款私存。有的新当选村干部垫资办事,事后筹资补还已成为普遍现象,公私难分,也包括一些媒体上宣传的优秀的村干部。部分村干部认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农村村级财务是村民自治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村账镇(乡)管,完全是政府强制行为,把所有的村级日常经济活动纳入经管站代管,自己村的钱,自己村的账还要由其管,太不方便了。部分村级集体力量扩大,村级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认为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到经管站结账就行了,把镇经管站看成一个单纯的管账单位;有的村干部甚至越过村会计到经管站直接经手办理相关重要经济手续。因此,经管站仅仅是代为记账,管账不管钱,村级资金实际还掌管在村干部手里,镇财政所的“统一村级资金账户”和镇经管站只不过充当“过路财神”而已。一些村集体取得的原始票据不符合会计基础规定,把三条款(便条、借条、领条)等同于发票,发生费用支出时不索要发票,三条款一大把,不能及时换成正式税务发票入账,“页页账”“片片账”、甚至“烟盒账”,“布袋账”还在某些村集体中依旧存在,造成入账时说明不了理由,增加审核难度。特别是三条款抵库、现金坐收坐支的现象较为普遍。还有部分村存在不按规定报账结账、财务不公示等现象。村级财务公示了却不按规定时间办理,经管干部督促一下就办一下,不督促就拖着不管,或者公示的村务内容含混笼统,村民看不懂。

(三)村镇两级财务人员素质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村级会计人员的不稳定性影响了村级财务工作的质量。由于农村三年一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对村级财务人员有很大的影响,这在一些经济强村表现十分突出。原来选出来的财务人员对农村财务知识原先不懂,刚熟悉又要换届走人;有的村换届时存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现象,上任就换掉原业务精素质高懂管理的财务人员,启用自己信得过的人担任村会计,使懂账的不管账,管账的不懂账,不利于村级财务人员的稳定与独立。镇(乡)财务人员身份的多重性影响了村账镇管的严肃性。实行村账镇管后,乡镇干部一方面要行使财务管理职能,监督村级的财务收支活动,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另一方面由于担负着乡镇的其它工作任务,离不开村干部的支持和协助,因此抱着必须与村干部搞好关系的目的,例如在合作医疗基金、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等镇政府安排其它工作上,如果要严格履行财经纪律,坚持原则,难免与少数村干部发生摩擦,导致工作受到阻力,影响任务的完成。所以有的乡镇干部就在管理和履行村级财务政策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把关不严。

村级资金的监管问题一直是农村基层热点、难点、敏感和突出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加强对村集体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切实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和资金的利用率,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村级资金管理制度,以规范村组干部廉洁自律行为,最大限度地堵塞村级资金管理上的漏洞。

二、建立规范有序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

(一)制定和更新相关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市(县)级部门应修订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对《农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农村财务现金管理制度》、《农村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债务债权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进行重新修订完善,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统一账户,专户存储。在村级财务管理方面,村干部不论是通过何种渠道获取的资金,必须通过预算外资金统一管理;支出有据,没有村民理财小组和村长签字的费用单据,不得列支;若是工程项目必须有立项资料,村民大会会议纪录或者村民委员会的会议记录、招投标合同、中标人相关信息资料,工程预决算报告单,施工进度表和支出的正式发票方可列支。

2、实行村级财务双管双签。“双管”即村级收入支出实行村账镇代管和村财专管员双重管理监督。将现有镇(乡)经管站与镇(乡)财政所合并成镇财政结算中心,这也是大势所趋,将会计业务能力强,懂会计电算化的人员充实到会计工作岗位。设立村镇联络报账窗口,还可以实行预约服务或者上门服务,使村镇之间的账务往来方便、快捷、畅通。镇结算中心要明确记账员,专职会计主管,对所辖的村日常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做到一月一结账,一月一报表,一季一公示,做到阳光透明;赋予村财专管员对村级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监管的职责,执行对所有村级收入支出的票据严格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三条”、违纪违规的票据严禁入账,做到没有专管员的签字,记账员拒绝入账。“双签”就是对于如捐资修路、或政府征(占)地、移民资金、村级转移支付等重点资金拨付必须要经过分管的镇领导和财政所长亲自审核把关签字后才能拨付,同是建立重点资金拨付日记,规定村集体与财政所办理村级经济活动手续的人员必须是村财务人员,不能由其它村级干部代办,切实把村级财务管理好。

3、明确票据领用核销规范。明确村级票据管理责任人为村财务人员,其它村级干部不得经手票据管理事项。村集体从外取得的原始票据必须是印有税务部门监制章的发票;村集体领用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收款收据》,根据业务量大小实行限额领购,交旧领新,实行税票式管理,加盖镇结算中心专用章,明确无此章的收据,视为白条处理不得入账。

4、制定村级收入入账入库和定期报账结账制度。对村集体取得各项收入必须在一周内进财政专户,作为一项铁的纪律执行,否则不与办理拨付支出手续,卡死坐收坐支的门路,同时规定每月的报账结账日期,逾期则追究村财务人员和管村管账干部的责任。

(二)制定村级财务基础处理流程程序。对账册、表格、单证、报表制定详细的流程,根据流程,制作办事程序示意图,把管账干部的电话号码、工作职责范围、村账镇管工作事项程序等全部编制成册或固定专栏形式公布,以提高办事效率。

三、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理财监督制度

村级财务收支决定权在全体村民,只有村民最了解村级经济情况,每个村应该由村民(或村民代表)推荐思想品德高、作风正派和有理财经验能力的村民组成3―5人的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在小组成员中产生,其相关的待遇由乡镇财政按比例负担一部分,而且制定《村级民主理财小组职责与奖罚办法》,把职责与待遇挂钩,杜绝老好人现象,切实让制度发挥监督作用。加强村账镇管宣传力度。不断加强村账镇管宣传力度,利用一切机会向村干部宣讲村账镇管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法规,纠正某些村干部错误的思想认识。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该制度化、常态化。定期与不定期的进行村级财务稽查审计,对违规违纪的案件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改正,性质严重的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制度流程范文第4篇

我国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的乱象由来已久,绝不能掉以轻心。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推进,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由于工程款拖欠直接导致农民工工资发放的延误,进而引发各类讨薪诱发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中央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以及《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本文通过对当前建设领域工程款拖欠的相关表现、种种危害,以及体制、机制、市场和管理等诸多成因的分析,从制度设计与流程规避角度提出破解的多元策略。

一、建设工程款拖欠的种种表现

建设工程款拖欠并非发生于一朝一夕,而是项目建设全过程,包括投资决策、项目设计、工程招投标、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每一环节频频失序、人为造假、监管不到位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一)盲目开发的投机行为

1、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存在工程投资超概算,主要表现为:有的项目业主对可行性研究缺乏科学的论证,有的把可行性研究变为可批性研究,还有的甚至通过走上层路线虚报工程造价、编造项目功能,更有的为了能使项目尽快通过批准,有意压缩工程投资概算,预留资金缺口,造成最后工程投资超概算。

2、项目设计阶段

项目设计阶段存在诸多做法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建设单位领导为追求业绩,不顾资金状况,过高地追求高标准,盲目提出超标准设计要求,擅自扩大已经批准的立项文件范围;二是有的设计单位存在缺项、漏项以及前后设计不衔接等问题,待到施工阶段以后,又出现设计变更多,无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三是有的设计单位资质不够,设计质量低下,不得不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修改、变更设计,从而使建设项目成为事实上的“三边工程”,造成实际投资超概算,资金不能落实。

3、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存在许多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为:由于招投标和承发包不规范,建设单位意向招标,或者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承包单位;高资质施工企业中标,低资质队伍挂靠承建;有些企业急于承揽工程,不认真研究拟定合同条款和补充协议,盲目签订合同,造成合同条款的不平等、不公平;有的建设单位为达到各方利益平衡,肢解发包,从而影响工程造价,引发业主与承包商的纠纷;有的建设单位为扩大再生产,在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让项目仓促上马,有时建设单位在财务周转困难的情况下,故意挪用工程款解决资金危机。

(二)缺乏监督的投资失控

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因为缺乏有效监督,大量工程设计变更或现场随意的临时变更签证,造成工程预算大量上升,大大突破原有建设资金限额。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监理机构管理不到位,人员素质不高,监理工作岗位责任制度不健全,不能有效控制建设过程中建设资金的有效分配及利用;二是有些承包商通过各种手段取得大量的设计变更和签证资料,无中生有,量实不符,任意扩大工程量,弥补一些在中标中被压低了的造价,加大了造价控制的难度;三是少数承包商利用设计和施工合同的空子,在材料、设备的选择上做文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套取工程款,从而埋下拖欠款的隐患。

(三)监管缺位的造价失真

建设工程后期的工程竣工验收、结(决)算审查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道关卡。由于全过程投资控制及造价监理制度不健全,结算审查人员对一些隐蔽和已经无法取证的工程情况并不清楚,加上少数审查人员或中介机构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不高,相应的约束、监管制度缺位,此前各个阶段造成的造价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当资金缺口确实无法弥补时,一些建设单位则以超概算后没有资金为由,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或以各种理由对结算久拖不决,让施工企业对工程款的回收遥遥无期。

二、建设工程款拖欠的多重危害

建设工程款拖欠对建筑业及建筑企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客观上削弱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影响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生存与发展。

(一)给建设单位带来的危害

由于建设资金不到位,建设单位为转嫁风险,将工程层层分包给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甚至是包工头,结果造成施工偷工减料、工期拖延,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进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二)给施工企业带来的危害

工程款的拖欠,造成施工企业大量垫资,导致流动资金严重不足,许多企业只能依靠增加贷款组织生产,背负了沉重的贷款利息,并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影响生产设备的更新与技术进步,使企业骨干技术人才大量流失,阻碍了施工企业的正常发展。

(三)给社会安定带来的危害

由于建设资金的不到位,导致工人工资不能及时发放,生活得不到保障,造成施工生产不能正常进行,更引发了大量农民工工资的拖欠,进而诱发群聚上访等的恶性事件。

三、建设工程款拖欠的诸多因素

(一)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因素

一般来说,整个建设领域主要包括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三个方面。如果建设单位采取不正当的竞争策略;施工单位内部工作职责不清,且缺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的意识,甚至放弃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政府管理部门的审查或监管又不到位,那么,这三方面因素交织汇集就会出现工程款拖欠问题。在一些重点路桥建设项目中,常常是业主、设计施工、建设管理、质量监理同为一家,这种权力过于集中的体制一旦缺乏有效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行为的产生,进而埋下拖欠款的隐患。

(二)缺少权力制衡的机制因素

建设单位一权独大,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往往由于利益所致而任由其摆布,即使在必要时履行职责也不过是走过场,摆摆样子而已。这种缺少权力制衡的机制存在着诸多弊端,由此而导致建设工程款拖欠就在所难免了。同时,由于我国有关法规相对滞后,也使建设单位的违规行为很难约束。如《建筑法》中虽规定了发包单位应当履行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但缺少对工程款支付细则、工程竣工决算的期限、决算款支付方式等的规定和业主违约责任条款,大多数合同只简单附上争议裁决的方式,使施工合同有关条款的订立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依据和法律保障。

(三)竞争环境畸形的市场因素

建筑市场存在畸形竞争方式是导致工程款拖欠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生存,企业饥不择食,即使是垫资、压价,明知陷阱也往里跳,非法转发包现象应运而生。转分包制导致的不对等关系可以使处于分包链上方的分包商承担较小风险,同时将风险向下转移。一旦发生发包方或总包方到期不付款或无能力付款情况时,处在分包链末端的企业以及农民工必然是最大的受害者。

(四)政府行为失灵的管理因素

建筑行业激烈甚至恶性的竞争,同我国建筑业的管理不善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政府有关部门对建筑单位所申请的工程项目的资金是否落实到位审查不严,为日后的拖欠款留下了隐患。同时,建筑市场的法制不健全,尤其是信用法规不健全,致使建设单位不按基建程序办事,隐瞒实际问题,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超投资申报项目、无资金先上项目、减少资金上大项目,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给工程项目留下很大的资金缺口。有的建设项目投资者受利益驱动,把拖欠工程款作为一种经营手段、生财之道,不讲信用、不守合同,就是有钱也理直气壮地拖欠工程款,把其看成理所应当。从施工队伍情况看,建筑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普遍缺乏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

四、建设工程款拖欠的破解策略

解决建设工程款拖欠问题,国内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笔者认为,还可以从制度设计和流程规避入手去破解这一难题。

(一)从制度设计入手

为了能够达到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建设领域的职能管理部门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思维,重新进行制度设计。现代政治理论认为,和人一样,任何企业都是有趋利性的,必须假定其是一个“坏企业”,然后用制度来扼制和约束它,防止企业使“坏”。况且,我国目前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市场和管理都存在诸多弊端,客观上也要求我们从制度设计入手,去破解各种难题。

防止工程款拖欠的制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包括:对建设单位支付保证与担保制度、用人管理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劳动保障制度等的优化。例如,可以对企业的用人管理制度进行重新设计,建立起由具备法人资格及相应资质的企业直接对工人负责的用人制度,以防止企业通过层层转包屏蔽对工人的应尽责任,从而进行正常的监管。在这方面,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取得了成功的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从流程规避入手

如果说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话,那么,在实践中还要把流程再造的管理理念引入建设领域的监管,即对建设领域的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进行规避性监管。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应抓紧修改、完善建设类相关法律,如《建筑法》、《招投标法》,增加法律对规避招标、肢解工程、任意压价、压缩工期、拖欠工程款等违法行为的制约,为保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要进一步明确劳动合同在规范用人单位行为和企业工资支付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我国法律对市场经济中良好信用关系的刚性保障作用。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要通过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各有关方面人员的法律意识,尤其是要对工程款拖欠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使政府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能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提高其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自觉性。

3、加快建立协商机制

产业三方协商机制是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考,通过协商的方式,全方位参与行业管理的重要形式。建立产业三方协商机制,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关系这根敏感的神经,及时发现建设市场出现的问题。政府、企业、职工要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协商一致,通过采取共同的措施,有效地加大宏观调控建设市场劳动关系的工作力度,把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4、形成权力制衡机制

应按照政府有关工程“投资、建设、监管、使用”适当分开,政企分开和实施相对集中专业化管理的原则,严格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政府工程按正常审批程序报批后,接受专业第三方进行审查和监督,由财政部门按照承发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中标施工企业拨付工程款的政府投资管理运行机制。

5、完善合同管理机制

对项目投资方与施工单位双方合同签订和履行,建设主管部门应建立合法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在审批开工项目时,把所签合同是否公平、合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审查内容;工程建设进程中,在依法对有关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的拨付及使用等情况实行监督的同时,还应对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依法处置,决不姑息。

6、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除了通过、举报等形式接受投诉外,还应通过监察机构与各大媒体联网的形式接受群众投诉和建议,将建设市场管理和市场各方主体行为置于社会舆论监督之下,对有恶意拖欠行为的业主和建设施工企业、监督执法不力的政府主管机构或人员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的媒体宣传和舆论监督声势,促进建设市场健康发展和拖欠款问题的及时解决。

制度流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制度建设;标准操作流程;评审

制度建设是医院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贯穿于医疗服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经济效益。规范化的制度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同质化的服务,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制度建设还不是十分规范,没有统一的写作格式和规范化的管控模式;制度制定过程中,制定部门各自为政,制度之间相互冲突,令员工无所适从。该文通过借鉴企业管理中标准操作规程(SOP),规范制度的制定、审批和培训流程,使制度真正能够起到约束作用,为医疗服务提供保障。

1 标准操作流程概述

标准操作流程(SOP),全称是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是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某一事件按照操作目的、操作步骤、操作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从而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简而言之,SOP就是规定从经过处理的过程,再到结果的一种工作流程标准化[1]。目的是让操作人员通过相同的程序获得一致的结果。SOP格式下的制度具备以下特点:①统一的写作格式;②规范化的管控;③标准化的制定、修订流程;④统一的审批与批准流程;⑤及时准确的进行。

通过SOP可以让医护人员快速熟识制度,掌握制度操作要领,指引和规范每项诊疗、每次服务,同时也便于管理者对制度的检核。

2 制度建设的依据

制度建设的依据之一是国际联合委员会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第四版评审标准的交流与信息管理MCI(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章节中提到医院有书面的政策及条例明确规定医院内部制定及持续管理规章制度和程序的要求,要求每个文件都要有名称、发文日期、修改日期、页数、签署或审核人员和文件编号[2];依据之二是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章节中的评审标准:要求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更新,切实保证医疗质量,要求对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制定、审核、批准、、修订、作废等有统一的流程,并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在细则中还特别要求护理的制度有试行、修改、批准、培训和执行的一系列程序,并有相应的修订标识[3]。

3 标准操作流程的应用

3.1设立独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部门 按照医院的组织机构,医院设立品质管理部(简称:品管部),作为全院制度建设的牵头部门。品质管理部在制度建设中的职责主要包括:①负责制度模板的制定;②制度的汇总与制度写作格式的规范;③制度的编码;④对批准的制度进行或作废;⑤负责制度的版本管理等事宜。

3.2各部门按照标准作业流程撰写制度 按照SOP格式制定医院的制度模板,每一个制度都有一个题头,其中题头有医院名称、文件编号、制定单位、制度名称、制定日期等几项,SOP格式下的制度正文内容有9项,见表1。

3.3建立统一的制度审批流程 品管部联合信息部在Office Automation(OA)办公系统中开发制度的电子版审批流程,把制度审批的相关流程进行了规定。在制度的建设中,我们把权责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制度称之为全院性制度,把权责涉及单个部门的制度称之为部门性制度。如图1所示,发起部门完成制度的撰写后,如果该制度涉及其他部门,通过OA向其他部门发起会签请求,如果在会签的过程中发现制度间有矛盾,则通过制度协调会进行协调。会签完毕后由品管部对制度进行初审,初审内容包括内容一致性,语言规范,文件格式等。初审完毕后全院性制度发给院长审批、签署,部门性制度发给分管院领导审批、签署。签署过的制度再次反馈给品管部,品管部对制度进行编号,随后制度在OA上进行上传和。

图1 制度的审批流程

3.4制度的培训 医院进行制度的理论知识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制度制定的背景、制度的内容及注意事项。通过培训让员工掌握制度中的工作流程,熟知自己的工作角色,理论培训结束后,由讲师对员工进行提问。请假的员工通过网上在线课堂学习,课程结束后进行在线考试。医院对核心制度进行模拟演练,采用摄像和照片等方式记录演练过程,结束后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改进[4]。

4 标准操作流程后的效果

在OA系统中建立"规章制度"专栏,到目前为止,我院SOP格式的全院性制度和部门性制度达600多条,全院性制度和部门性制度全部实现网络,率为100%。品质管理部有专职人员对制度进行管理,包括:上传、删除、更新版本等操作,其他普通员工只能对制度进行查阅,保证员工阅读的制度是最新版本。

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品管部定期对收到的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在制度培训会上进行反馈,以此为制度修订、完善的依据。

5 讨论

如何使制度真正发挥其整体功效,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制度的框架系统应是一个闭合、关联和科学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部分、各部门既各有分工,又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制度建设体现的是团队精神,要避免部门林立但相互推诿的现象。虽然我们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有严格的制定流程,但是难免会出现制度内容相互矛盾的地方,这就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有3个方面:初期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和终末质量控制。初期质量控制就是制度制定严格按照规定审批流程执行。过程控制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对制度进行修订,以新的版本进行重新。终末质量控制是指品管部的专职人员收到制度后,要把相关的制度和现有制度做个比较,审核制度间是否有冲突的地方。

制度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制定的制度要保证是能用、可行的。因此,制度的制定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而PDCA循环正是持续改进的方法之一。PDCA循环模式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提出,1950年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被称为"戴明环'。PDCA循环有四个过程,分别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5]。我院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就采用了PDCA的循环理论。

制度最终需要全体员工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如果员工不知晓,不接受,不执行,即使制度再完美,也是一纸空文。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培训,扩大制度知晓程度,使"做我所说,说我所做"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钟朱炎. 标准操作规范-SOP介绍(一)[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2):79-80.

[2]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s (4th edition)[S].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 Inc. (JCR),2011.

[3]卫生部. 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的通知[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