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网络作文教学是基于网络技术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力求形成一套新的作文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变革当前的作文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利用网络自主获取信息、自主作文、自主评改,最终实现自主发展的目标。
1.?网上授课,资源共享。网络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记一次活动”习作中,学生对场景描写概念模糊,不知如何下笔。我们就把拔河、班队活动、升国旗等几个场景制成《场景集萃》为主题的课件。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可跳跃,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按动鼠标,选择一处场景。有的学生喜欢班队活动,电脑就播放热闹的班队活动;有的学生喜欢升国旗,电脑屏幕则展现在国歌声中同学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行着庄严肃穆队礼的情景……网络这种超文本功能把学生带到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根据写作方面的兴趣、能力水平去选择适合自己写的内容,一次观察不清的还可以反复播放,多次仔细观察。
2.?网上发表,以发促写。我校在“行知论坛”“教育在线”上开设了学校作文专题贴,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开设了作文交流区,使作文交流变得快捷方便了,展示的空间也变得更广了。
一开始,学生对上网发表作文不熟悉也不感兴趣。我们就进行反复宣传,并规定: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可以直接在自己的专题贴上交“自由习作”“小练笔”等作业。学生一看比较合算,就尝试着用键盘书写日记、自由习作,然后发在校园网上。慢慢地网上作文风行起来,学生们纷纷开设了自己的作文专题贴。为了占领网络阵地,我们还为学生专门制作了以学海泛舟、趣味知识、作文宝典、学习课件为内容的教学资源库,使孩子们上网后,能在挑战中学习,在娱乐中学习,在交友中学习。
3.?交流评点,互动提高。通过网络,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每位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都有充分的机会向教师提出问题,得到教师亲自的指导和讲解。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进行写作,并可以即刻把习作发给老师、同伴或其他对象,并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一开始,学生不会点评同学的习作,总是说一些“大话”,如“真棒!”“不错!”等等,评不出个所以然。为此教师就作示范,如针对“乒乓是我国的国球,我国的运动员经常在国际大赛上获得冠军。”我这样点评:这个开头有点空,既然是“我与乒乓”还是从介绍自己开始为好。不妨这样开头:我是六(6)班的祝越,会吹笛子、会弹钢琴,打乒乓更是我的拿手好戏……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欣赏别人的文章,并从内容出发,评出好在哪里,那里不好,为什么,建议怎样修改。慢慢地学生也会评头论足了,还形成了绚丽多彩的点评短文。学生们从评价、欣赏别人的文章中,不但学会了修改能力,而且督促自己将文章写得更完美,让别人挑不出毛病。
4.?每月征文,推波助澜。为了提高学生网络习作的兴趣,每月举办与时事新闻相关的征文比赛,如“我与乒乓” 征文、“我看上海世博会”征文等等。每学期评选校园习作能手,编印自由作文集等,通过多种途径营造浓郁的作文氛围。
二、?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思考
1.?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进程和效果如何监控。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实施监控,如屏蔽互联网,只允许学生在学校作文专题网上活动。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写作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监控。学生上网前,教师要给学生交待清楚目标任务和要求,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任务完成了的同学可以浏览其它相关网站的信息。
2.?网络作文教学呼唤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建设作文专题学习网站,需要教师搜集、处理、整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并要和信息技术教师一道设计、制作专题网站;学生在线选材、在线构思、在线表达和在线评改时,都需要教师的指导,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的技术。
3.?实施网络作文教学更需要控制班级人数。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只适合小班化教学,超级大班必定会影响学习效果。
一、以现代技术诱导,激发习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要求把写作初始阶段的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多媒体能把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合成处理,它为作文写作带来了崭新的活力,能营造生动活泼的课掌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接受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注意,丰富学生的表象,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如在指导学生写《可爱的校园》之前,为了加深学生对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的印象,笔者课前用数码相机多角度地拍下校园的环境并输入电脑。课堂上,先提出问题,然后在投影仪的大屏幕上再现校园的特写镜头,问学生:校园的可爱要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呢?按照怎样的顺序去写?接着,按照校园的三个方面逐个播放:“花园”——学校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乐园”——教学活动新颖有趣,文体艺术丰富多彩;“学园”——教师勤耕耘,学生爱学习。活生生的现实材料,能帮助学生进行多层次的观察,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想像、构思,声、光、景等充分唤起了学生的内在情感,形成了强大的内驱力,自然而然地也就实现了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
二、重现过去画面,拓展写作思路
五彩斑斓的世界,有些现象瞬间即逝,有些过程时间漫长,有些变化受时间、空问等限制难以表现出本质特征,这都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困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还可利用特殊功能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作文课真实化。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写出生动出采的文章。
1.定格镜头。将事物重点或细节部分突出,学生看见事物的另一方面的特征,观察会特别仔细。
2.慢放画面。将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现象或过程清晰地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这些平时习以为常或鲜为人知的现象产生极大的兴趣,激活写作思维,打开了写作思路。
3.反复播放。将精彩片段循环播放,为学生提供多次连续观察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机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层次去体会,加强了思维的广度、深度,能够较完整地描述出所观察的事物。
4.窗口功能。把不同事物的特征同时呈现并进行比较,将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表现出的特点进行对比,使学生领悟到不同事物的特性以及某种特定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学会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丰富厂作文内容,消除了千人一面的现象。
三、试写评改,提高习作能力
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累得精疲力尽而学生收效甚微。“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和呼声。于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相继涌现,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的局限性,事实上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评改作文如果不改变“纸上谈兵”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难得轻松,相对来说,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比包办代劳更费精神。
一、树立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新理念
首先,要求学校管理者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用现代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管理思想引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大教育观,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明确面向21世纪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
再次,要树立新的课程观,坚持用科学的课程价值观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第四,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第五,要自觉树立科学的的教研观。
第六,要迅速树立新的评价观。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1.校园文化环境的创建
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在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的今天,做为一个管理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
2.师生精神文化的营造
做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活用教学资源,以增多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的机会,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为此,我校开展了美术、音乐、书法、舞蹈、篮球、象棋等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开放学校的微机室,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比赛,学生创作手抄报,开展美术、书法、作文课外活动等。把学生的作品定期展示在学校的指定位置,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品德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再者,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少先队活动是主要育人载体,这种育人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兴趣点扩散和渗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之中,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容易为学生接受。
3.创设和谐的心理氛围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通。师生间的心理融通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被理解、被关注、被接纳、被支持、被关爱的宽松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成长中感受到教师的爱,用爱心浇灌花朵。
4.形成规范的校园生活氛围
一、观察是作文感性的材料积累
作文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是从认识事物和积累素材开始的,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涓涓流水,汇成江河。”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其结果无疑只能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因此,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积累感性材料是第一步。
1、观察环境的营造。
小学生的观察、认识事物具有随意性,教师则要营造观察环境,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而又主动积极地进行观察。而营造环境中最主要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才能透彻地认识事物,为理性地表达事物打下良好基础。在《写一种小动物》一课中,我是这样营造环境,指导学生观察的:在出示玩具小狗之后,首先提问:“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写出这个可爱的小狗呢?”根据准备和思考,由几个同学一一说出了答案——外形、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然后依次指导学生观察实物,说出特点,让学生用眼观察外形,想一想小狗的毛皮,用手摸有什么感觉,它喜欢干什么?吃什么?活动特点怎样?当指导到用脑子想象的一刻,同学们的情绪达到了。我首先请一个同学上台认真指出小狗身体的各部分,和老师一起试说身体各部分怎样?像什么?同学们拿出各自带的玩具小狗一起说,说感觉。在这充满生活情趣的环境中,师生间的交流达到水融的境界,他们不仅认识了事物的特点,而且在认识中获得了实践体验的愉悦。
当然,营造观察环境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成功与否关键看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官能作用,这样才能达到观察与认识的和谐发展。
2、培养观察动机。
动机是最好的兴趣,是行为主动性的源泉。因此,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令学生想了解和认识事物,这样学生观察事物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三年级《写一种水果》的作文教学中是这样激发学生动机的:导入课题后,首先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写哪一种水果吗?”然后立即出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小小灯笼红又圆,个个脑袋顶杯盖,个个滋味甜又甜,人人都说吃不厌”。这样个个小朋友们趣味盎然,议论纷纷,抢先回答。最后我板书出正确的答案——柿子,并出示了一个新鲜的柿子让学生观察,学生写作欲望被激发起来了。
3、记录观察结果。
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记录好观察结果也是重要环节。因此,教师无论是带领学生参观工厂,新型建筑,观察校园,测量土地,还是听报告会、故事会,都要让学生做好记录。经过日积月累,生活中的事例便可随手拈来,成为作文中的题材。
二、想象是创造思维的翅膀
想象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活动,是形成创造思维能力的翅膀。想象也是一种以事物为依托的实践活动,如没有蝙蝠和雷达探路等的知识就不可能设想雷达的创造。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在认识、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不能凭空捏造。
1、培养想象意识。
要想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进行想象活动,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想象在作文之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意识先行,方能创造神奇形象,使作品精彩纷呈。培养想象意识的方法首先是平时教学中注意品尝精彩的想象句段,议论想象的形象与原事物的共性,从而体验形象描写的优越性;其次是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在观察事物中看到一事物而想到其他事物(如看到学校的一排挺拔的松柏树就马上联想到一排守卫祖边疆的战士;在品尝中体验想象的乐趣,在实践中联想新的事物形象,这样必将强化学生的想象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养成想象习惯。
有了想象的意识,还必须有持之以恒的想象习惯,才能化成敏锐的想象能力,使创造思维活动在写作中发挥自如,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对故事情节发展展开想象;在课外生活中对周围事物细心观察,展开联想;在作文指导课中注意想象的诱导。如在写“写一种水果”一课中,有意识地在观察中诱导想象:柿子是什么样子的?看到它红又圆的样子会使你想到什么呢?然后进行想象说话训练(柿子的形状真有趣……)。大家议论纷纷,最后说出了“柿子的形状真有趣,红红的、圆圆的,像小灯笼”这样形象化的句子。
3、鼓励想象行为。
一、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主体性作文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命题作文,常常让有些学生苦恼不堪:平时积累的东西太少,以致思路狭窄,总觉得没什么可写――一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互联网蕴含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可以弥补学生积累少的不足。近来,我结合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展了一次网络环境下主体性作文教学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网络环境下主体性作文教学,有利于弥补学生经历贫乏、积累少的不足。学生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经历贫乏,知识积累少,写作时无话可说。如何带领学生走出这一窘境,从长期来看,要不断增加学生知识积累,厚积薄发;从短期来看,改变教师命题学生写这一传统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商议,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来写,实施主体性作文教学;借助互联网,弥补学生经历贫乏、积累少的不足。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写作环境,网上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大开眼界,拓展了学生作文思路。
2.网络环境下主体性作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网络上蕴藏着的各种形式的信息。从内容来看,网络信息资源除文本信息外,还包括大量的非文本信息,如图形、图像、声音信息等,呈现出多类型、多媒体、非规范、跨地理、跨语种等特点,一改传统文本信息单一的面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网络信息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在数量上也具有海量的特征。
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交互性和动态性。不仅集中了语言、非语言两类符号,而且又超越了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它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能触动人类的不同感官经验。
从效用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和时效性。所有这些特点,构成了网络迷人的风采,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网络具有的优势和特点,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和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网络使教室这一具体的空间概念变得模糊,使一堂课的时间概念淡化。网络使学生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并使学习成为学生们的主动行为。
3.网络环境下主体性作文教学,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传统的语文课堂,师生之间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在网上,每一个电脑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这就彻底打破了单一主体性而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成为真正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交往。在网上讨论时,由于网络的时效性,教师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复,给学生以即时的帮助,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师生关系在网络环境下变得更和谐更自然。在网络环境下,师生都处于一个信息来源极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环境中,师生获得信息的机会几乎是均等的,这种师生平等模式创设了更为民主宽松的气氛,更好地促进了师生间的教学相长。
网络环境创设民主和谐自然宽松的气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网络不仅促进师生平等交流,更加强了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为学生的协作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4.网络环境下主体性作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网络环境下主体性作文教学,不但能解决学生写作材料匮乏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能有效地获取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以及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信息素养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它不仅是当前学校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且是未来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正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不再被动地从单一信息源――教师那里获得信息,而是主动地通过多种渠道从浩如烟海的信息场群中搜索、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由被动的信息接受器转变为主动的信息处理者。
二、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主体性作文教学的改进设想
这是我在网络环境下主体性作文教学的首次尝试,对网络的利用还局限于作文材料的获取和部分的交流。课后思考,网络环境下的主体性作文教学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改进。如可以让学生上交作文的电子稿,不仅有文字,还可以有图片等;利用校园网,交流学生习作,进一步还可以在网上批改作文,不但教师批改,学生也可参与批改,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写作、批改中得到进步。
实行网络环境下主体性作文教学,是对传统作文教学方式进行的一种革新。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适应时代的潮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网络是信息的海洋,无论从数量还是种类来看,网络提供的信息都较传统媒介物(书、报刊、广播、电视等)有明显的优势,这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果能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遨游,无疑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从而能使学生较快地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