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1篇

一、引导物理回归生活,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着眼于生活,并实现生活情景的还原,将物理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提高物理实验教学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赋予物理实验课堂趣味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中,教师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古诗《小儿垂钓》,提出:“同学们知道古诗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吗?能解释‘怕得鱼惊不应人’吗?”引导学生思考《小儿垂钓》中的“鱼”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知识探究中,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现有认知水平,设计四组实验探究,完成教学任务。实验一:声音的产生。先从感知入手,引导学生感知说话和不说话时喉咙状态;拿出直尺拨动,观察直尺发声情况;拿出橡皮筋,观察拉紧下的发声情况。学生回答结果后,教师进行总结,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实验二:声音的传播。提出“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播放宇航员太空行走画面,观察并思考宇航员沟通方式,结合我们目前的交流方式,引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做两个实验,一是将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然后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二是将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实验三: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途径。教师将振动源放在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水中激起水波,呈向外围扩散状态,利用类比法证明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形式进行传播。实验四:声音传播速度。提出问题:“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吗?”引导学生回忆,讨论以下问题:(1)百米赛中计时员的计时方式;(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引入生活实例,证明声音传播需要时间。 

二、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以小集体为核心开展实验探究,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探究活动中,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中引入趣味实验,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鸡蛋在桌面上旋转,再迅速按住,使蛋停下又立即松手,一只不动,另一只却能继续旋转。观察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只蛋有何不同。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大胆猜想,探究为什么两只蛋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最后将讨论后的结果提出来,教师接收到各组答案后进行总结,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知识探究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历史上亚里士多德、伽利略以及笛卡儿等几位代表人物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结合伽利略观点进行实验探究,提出探究问题:伽利略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呢?设计伽利略针和单摆模拟实验,再现理想实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现实中有不受力的物体吗?”引导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在学生讨论后,明确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即使是静止状态的物体也会受力的影响,揭示力与运动之间存在的关系,再次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后,能让学生了解理想实验研究方式,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内涵和建立过程,明确力与运动之间存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客观公正评价实验现象,进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教育手段,促进了現代教育的发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基础上,赋予课堂教学趣味性,达到物理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电生磁”教学设计中,在现场实验条件不具备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引入物理实验软件,为学生打造物理虚拟实验室,设计“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实验,介绍螺线管磁场结构、线圈的位置、铁屑分布情况后,利用物理实验软件展示条形磁体铁屑分布情况,形成对比,得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物理实验软件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实验的自由程度,防止教师思维的过多干扰,帮助学生进行拓展,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为了提高其趣味性,回归生活,组织合作学习,并积极采用现代技术,优化教学结构,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淑敏.低成本实验构建初中物理“生本课堂”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趣味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新课程改革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参与、大胆实验、勤于思考的优良品质”“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能力提升,提高科学探究的深度和层次应该是中学物理课的追求和宗旨”。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内容,然而在目前现实的物理教学实践中,实验的功能并没有因为基础条件的改善而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用纸和笔“做”课堂实验的现象还很普遍,理论教学和大量的习题练习几乎成为了中学物理教学的全部。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一线教师对于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的内涵的理解还是不明确的,行动也不积极;另一方面实验资源的开发是无组织的,零散的,对于一线教师,收集整理优质物理实验资源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都很高。

2研究的目的意义

趣味物理实验的引进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在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教材的要求,利用实验室配备的仪器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因此,师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师生共同参与演示实验资源的开发,才能真正体现自主性和创造力。其次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物理教学实践中,重视师生对实验资源的自主开发和利用,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彰显自己的个性,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实验仪器的自主研发者。

最终进一步体现物理学的实验特色。

3高中趣味物理演示实验资源与实践案例

案例一:富兰克林轮演示尖端放电

装置结构:将易拉罐剪裁成如图1所示的四轴叶片结构,叶片的末端向同一逆时针或顺时针翻折。制作成一个富兰克林尖端放电轮。

设计思想:由于尖端放电,当富兰克林轮带正电时,放电使大量正电荷从尖端飞出,其反冲作用使尖端受到推力而转动;当富兰克林轮带负电时,放电使大量正电荷冲向尖端使尖端受力转动。

实验操作与现象:分别给富兰克林轮加上正电荷和负电荷,都看到轮子向尖端的反向转动。

案例二:静电吹风演示尖端放电

装置结构:利用实验室废旧的仪器底座、有机玻璃棒、铁架台的钢杆、钢针和蜡烛组成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设计思想:将静电高压电源的输出端(正极)与钢针连接,开启电源,逐渐增大电压,由于尖端附近电场很强,电场使空气电离,在空气中带负电的粒子飞向尖端的同时,尖端带负电的粒子也向外喷射,从而形成一股气流,叫做静电风。

实验操作与现象:将蜡烛火焰靠近尖端会发现蜡烛火焰被吹向一边甚至吹灭。若将蜡烛换成纸片,可以看到纸片被吹离尖端。将手置于尖端附近,也可以感受到一股气流,但要注意安全。

案例三:液体表面张力演示

装置结构:将一定粗细的铁丝弯成半圆形,略长于直径的细棉线固定在两端,且棉线的中间绑定另一细绳,并与重物相连,至此半圆形成一个二维的封闭环境。如图3所示

设计思想: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就像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

实验操作与现象:将半圆环浸入泡沫水中,可以形成一个完整液面,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棉线是内陷的,液面为“月牙”形状,之后缓慢拉起金属半环,由于重力的作用,中间的棉线会被拉扯变形如图所示,外部施加压力的变化棉线的拉扯程度也会相应改变。进而体现液体表面张力的特性。

案例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设计思想: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也称伯努利效应,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且趣味性很强的知识点,以上总结了四种较易于实现,材料简单、课堂教学演示效果明显的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与现象,当气体或液体以高于周围环境流速通过两物体之间时,流速大压强小,两物体有靠近或靠近的趋势。

4结语

最后总结趣味物理演示实验在实践教学中给我的几点启示,希望能够为物理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4.1重视物理演示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存

物理教师要具有科学的资源意识以及开发课程资源的技能,物理演示实验资源是支撑物理课堂教学的宝贵财富,它的开发与利用考验着教师的聪明才智。我们要努力开发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实验功能,设计出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富于启发性,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来充实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对所开发的实资源的整理、保存。

4.2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弥补现有实验资源的不足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利用生活资料设计的实验装置能使学生迅速的获得清晰的感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亲切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索性与参与性。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积极思考常见生活用品的实验属性,探索其实验用途,分析它如何与我们的教学产生联系,或者依据我们的实验要求去思考如何用生活中的物品完成该实验,并且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就能使课程资源意识成为自己的职业习惯。

4.3通过演示实验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究的机会

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应该为学生多提供探究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每个实验都要有学生可探究的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亲自操作,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另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探究性实验。现在我们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最大难题是时间紧张,因此教师要对探究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让学生在一个实验中重点培养一个或几个要素,通过开展多个系列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逐渐培养系统全面的探究能力。

4.4建立物理演示实验资源包,有效整合管理相关资源

根据实验教学的要求,搜集整理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就构成了实验资源包。它是通过对已经开发或生成的课程资源进行重组和系列化整理而形成的成果形式,具有选择性并且可供再次开发。既能提供创新和拓展的实验器材,又能正确指导怎样利用器材开展实验教学,并提供可选择的实验教学模式,这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演示实验资源包。演示实验资源包的建立可大大节省演示实验教学的准备时间,又有利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将其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杰,尹钊.趣味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理化生教学,32(1):201-203.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趣味小实验;物理力学

G633.7

物理知识是高中学习过程中的一门重要学习,通过对其知识的学习,让我们对许多现象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高中生在进行物理知识学习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通过亲自实验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让我们在一个更加辽阔的知识天地中翱翔。通过开展物理趣味小实验,可以培养我们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

一、高中物理趣味小实验需要与学习内容相联系

进行《物体的平衡》知识点学习时,如果只是单一性地听老师讲解,对于相关概念及知识点,我们都无法直观地对其进行理解。如果结合学习内容进行一些趣味性小实验,可以增强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并能够对力学概念有一个全面地了解。比如:可以在家中坐在椅子上,并将上身挺直保持两脚呈90度。如果在上身不能向着倾斜的情况下,我们尝试着是否能够从椅子上站起来。通过这样的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可以C明在保证身体挺直与两脚位置的情况下,是无法从椅子上跳起来的。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实验,但通过这样的一个小实验就可以引发我们对这种现象的思考。通过思考后发现,这与我们在学习中的力学物体平衡知识点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物体要实现站立,需要保证从重心处所引出的竖直线并没有超越其底面,否则无法实现物体的站立,也就是我们在学习中所学习到的平衡。有了这样的一个小实验,许多同学都会对物理现象产生极强的好奇心,从而提升了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二、合作完成物理趣味小实验

在学习《反冲》知识点时,也许老师会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我们展示一段与反冲相关的视频。例如:火箭发射。并讲解火箭能够上升到太空中,克服地球引力,正是因为反冲的作用。虽然已经非常直观形象地解释了其力学的原理,但没有经过自身的实验,对于其相关知识是无法能够更好地理解。但如果想要通过火箭来完成实验,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作一个与火箭相类似的物件来进行趣味小实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们可以联合几名有同样兴趣的同学,一直收集多个饮料瓶,并将其中一个饮料以包装纸为界线裁剪为三个部分。然后将一个完整的饮料瓶倒置于裁剪下的中间部分,并用胶带将其进行固定。接着再将裁剪下的上半部分固定于倒立的完整饮料瓶底部,再利用一些卡纸来给“火箭”做一些火箭头、尾翼装饰。为了保证“火箭”在飞行中的稳定性,需要在进行尾翼装饰时,确保其与底座保持对齐。用同样的方法,为“火箭”装饰三个尾翼,并在“火箭”底部加上喷射动力控制塞。(如图1所示)

在完成了所有的制作工序后,在所制作的“火箭”中装入适量的水,并控制其水量为饮料瓶的1/4到2/5之间,然后利用打气筒对其进行打气并调整好其发射角度。完成10个大气压的打气之后,橡胶塞在气压的作用下会与饮料瓶脱离,然后获得反作用力射出。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对“反冲”知识点的理解,也增强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三、通过趣味小实验学会思考

日常生活中,每一名同学的身体素质及条件都有所差异。有的同学身材魁梧,有的同学则较为瘦小。如果让两者之间进行一次力量比赛,比赛结果可想而知。许多同学在回答这问题时,会不假思索的说出取胜的原因是因为身材料魁梧的同学力气大。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问题来探究取胜的原因。在这个小实验中,我们需要运用旱冰鞋,让身材魁梧的同学穿上,然后两者之间再来进行一次比赛。其结果会出人意料,身材瘦小的同学取得了胜利。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这问题就需要我们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大家一起的讨论与思考发现,当瘦小的同学的静摩擦力达到一个值时,身材魁梧的同学所受到的摩擦力会持续上升。对于两者之间所产生的合力方向则会会对身材魁梧的同学产生一定的加速度。因此,真正决定胜负的秘密在于瘦小的同学增大了摩擦力。通过这样的小实验,让我们树立起了在遇到一些物理现象时,应该运用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久而久之,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促进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

四、借助生活化情景开展趣味小实验加物理知识的印象

高中时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在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可以采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小实验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通过一些可以独立完成后小实验,还能够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印象。比如:在电视中我们会看到一些鸟类休息时,会以单脚站立的形式进行休息。在看到这样的生活化情景时,可以尝试着像鸟类一样单脚站立,还可以尝试着保持双脚站立姿势的情况下,调整为单脚站立。通过这个尝试会发现,要完成这个动作非常困难。如果我们侧身将一只手臂与腿与墙面进行接触,然后保持直立姿势,慢慢提起离墙较远的脚,争取用靠墙的脚进行单脚站立。在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会发现,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动作。我们可以通过所学习过的物理知识来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因此,要实现站立必须要竖直向下通过重心的重力作用线通过了两脚围成的支面。如果我们采用了上面的方法来进行站立,支面会慢慢缩小到一个很小的范围,然后重心的重力作用线则会影响我们的单脚站立。通过这样的一个小实际,我们可以再联想许多婴儿在学习走路时为何总是踉踉跄跄,正是因为这些小婴儿的两支脚呈现一种分开的状态,所以他们在学习走路时总是感觉要摔倒。还有在一个摇晃的物体上,如果想要站立,需要将双脚叉开。如果想要在这个物体上进行行走,最好的方式就是八字形。这些都是与支面大小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不仅让我们紧张的学习心情得到了缓解,同时还加深了我们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因此,我们在看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时,不妨可以运用物理知识来进行思考与探究,一定会让你对物理知识产生极强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废旧物品开展物理小实验

当前的社会非常重视环保,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同样应该以环保理念来制作一些能够让我们开展实验的小道具。比如:可以收集一些废旧的易拉罐、金属罐头盒或饮料瓶等。然后在其接近底部侧面的位置用工具钻出一个小孔。用手指去按住钻出的小孔并往里面注入相等容积的水量。当我们将按住小孔的手指打开时,水自然会从小孔中流出。但我们让饮料瓶以自由落体的形式下落。在其下落过程中,小孔中并不会有水流出。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实验,让我们可以应用失重现象来进行解释。不仅利用了废旧物品,同时还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同一个饮料瓶,在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钻三个小孔。然后用手指分别按住三个小孔,向瓶内注满水。然后同时打开按住小孔的手指,观察每一个小孔中所流出的水平射程各有不同。位置越高的小孔的水平射程较小,位置越低的则越大。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用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来进行解释。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趣味小实验可以健全我们的物理知识结构。虽然学校并没有开展相类似的实验课程。但我们可以结合自身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进行联想,并结合学习内容开展趣味小实验。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压力,同时还可以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了物理学习兴趣,让我们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杜纵秋.如何打造一堂高效的物理课--对推行高效课堂的反思和总结[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6).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4篇

【关键字】实验教学;趣味小实验;生物课外销实验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大多数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安排来决定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实验的具体内容、具体目的、具体的操作流程,统一安排学生的实验计划。

一、联系生活,为实验做好铺垫,课外小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与本节实验教学有关的生物知识,为顺利进行实验教学做好铺垫。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开门见山地引入与本实验教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及实验操作步骤。在生物课外小实验中,可充分利用学生刚接触生物学科的新鲜感以及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物现象。例如,在夏天,没有放在冰箱里的剩饭第二天就会发馊,而放在冰箱里的剩饭不会发馊,可指导学生在家里进行简单的对照实验,分析得出结论: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等环境因素。此类有趣的小实验能把学生引进生物知识的海洋中。“生物难学”这一畏难情绪被淡化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因为在课外小实验中得到了启示,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书本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语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外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教学的设计要精心,新课导入语言要充满激情,导语中的事例要新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营造积极探究学习的氛围。如“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我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显微镜为什么能观察到我们肉眼无法观察的物体?(2)显微镜的结构是怎样的?(3)显微镜有哪些应用?这几个问题一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个学生都想亲自使用显微镜,此时,我因势利导,给学生讲使用@微镜的方法,每个学生都全神贯注听使用要领,教师再对后面正确使用显微镜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就特别小心、认真、仔细。

三、关注主体,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生物课外小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教师是实验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可替代。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也可示范引领,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积极思考,主动记下实验过程和现象。我在设计“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教学前,取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使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消耗掉,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用黑纸片将几片叶片正反两面都夹紧,其他的叶片不夹黑纸片,然后将这盆天竺葵放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让学生剪下遮光处理的叶片,去掉叶片,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完全褪去。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酒。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特别注意从叶片的脱色到滴加碘液的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针对这一实验的现象和操作步骤,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你们能得到什么结论?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深入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从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不断地开展实验,学生才能在探求中自己获取知识,在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完善生物学知识系统,才能使探究性实验的教育充满活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及探究能力。

四、归纳实验,学生获得较多技能

实验以后,教师要引领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在实验教学中,实验结论是通过实验得出的一些科学的结论,这部分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地探究,对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在指导过程中,要立足实验教学的步骤和现象,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清实验的步骤和目的,对实验现象展开分析,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达到解决问题最优化。

五、教师引导,排除学生恐惧心理

有的实验过程比较繁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往往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教师要从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克服困难,有针对性地适时引导。如“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教师提前准备一些骨头,由于煅烧骨时会产生刺鼻的怪味,把骨浸泡在稀盐酸里,稀盐酸会挥发出刺激性很强的气味。学生很畏惧,因为稀盐酸具有腐蚀性,学生会担心自己碰到、伤到自己,由此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实验步骤的规范,对方法、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排除恐惧心理,专心实验,提高实验操作的实效。

六、相机点拨,促进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赣州市;现代物流;区域经济

赣州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与长江、珠江、闽东南三角洲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和经济关联性。近年来,随着赣州市“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十二五”时期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973.87亿元。2012年,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将赣州建设成“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赣州综合保税区。两项政策的出台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平台,也为促进赣州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随着赣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赣州物流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转变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赣州市“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标,为同属服务行业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

一、赣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赣州市物流业总体规模逐年增长,物流服务水平得到逐步提高,物流服务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1.物流总额稳步增长。2011-2013年,赣州市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4.13%。2013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4885.92亿元,占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的12.14%,总规模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所占比重大,达到2024.35亿元;农产品物流总额967.26亿元;区域外物流产品总额1358.61亿元;贸易批发购入物流总额358.63亿元;再生资源物流总额177.07亿元。

2.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赣州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已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各交通方式齐全的交通运输体系。公路目前有G105、G323、G319、G206 等国道,有厦蓉高速、大广高速、赣韶高速、济广高速、泉南高速等高速公路[1],2015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16公里,新增473公里;铁路方面高铁建设实现零的突破,赣韶铁路、赣瑞龙铁路建成通车,开通赣州到厦门动车,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78公里;水运方面有位于赣江起点的赣州港;航空方面有江西省第二大机场――黄金机场。

3.物流企业主体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全市已备案的物流企业共有1087户,注册总资金总额为45.64亿元,从业人员16.85万人。全市物流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物流企业达到7家,全市国家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2家,赣州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60家。截至2012年底,赣州市60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货物运输能力共计达到10.74万吨,同比增长36.25%;物流企业自有仓储面积共计33.19万平方米[2],同比增长32.58%;完成营业收入28.26亿元,同比增长16.57%;完成地方税收0.88亿元,同比增长23.8%。

4.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十二五”期间,赣州市物流园区建设加快,重点发展了中心城市物流区域、瑞兴于物流圈、三南物流圈等三大物流区域,加快赣州综合保税区、赣州出口加工区、三南出口加工区、瑞金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建设和完善,为赣州市工业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和货物中转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3]。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赣州市物流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1.社会物流总费用较高。从赣州市物流办统计的数据来看,2010年到201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平均为19.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物流费用的偏高削弱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地方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软实力不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物流企业现代化水平较低、服务单一。根据有关数据的显示,赣州市现有的物流企业主要有货物运输型、仓储配送型以及货运型。2012年,赣州市备案的物流企业共计1087家,其中货物运输型物流企业有720家,占总数的66.24%;仓储配送型物流企业有236家,占总数的21.71%;货运型物流企业有40家,占总数的3.68%。从企业总体水平来看,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经营粗放、管理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运行效率低,只能提供运输、装卸、仓储等传统物流服务,能够提供加工、包装、物流信息和物流金融等服务的物流企业相对较少。

3.物流信息化、物流标准化水平低。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信息化水平的要求较高。虽然赣州市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未形成一个功能齐全、信息资源丰富,能够对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公众、政府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现有的传统物流企业自身业务量小,信息化意识薄弱,同行缺乏信息交流,难以实现商务合作,空车配载率居高不下,运输效率低。同时,现有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水平低,主要体现在物流设施及装备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也导致难以与国际国内一流的物流企业接轨。

4.体制机制因素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工作,政府对物流行业的管理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更需要成立专门的综合管理机构来引导、理顺、协调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目前赣州市还没有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现有的“赣州市物流办”是非常设的协调议事机构,人手少,事情繁多,工作开展面临重重困难,难以实现对物流行业的监管和指导。

5.高层次物流人才严重缺乏。随着赣州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对具有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以及物流规划能力的高级物流人才需求剧增。目前物流从业人员中以从事体力操作劳动的人员居多,这些岗位对学历要不不高,上岗前也只需进行简单的培训。而对物流行业有系统认识,能为物流企业规划合理物流方案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中高断物流人才奇缺。

三、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1.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赣州往长三角、珠三角、厦漳泉、长株潭等方向的快速铁路通道,把赣州打造成为区域性铁路客货运输枢纽。加快完善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干线公路网,构建赣州至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周边重要经济区的快速通道。依托民航通道,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航空物流。加快口岸建设初步,形成公路和铁路及航空运输优势互补、相互竞争的格局,打通出海通道,完善口岸基础设施,降低口岸物流成本。

2.推进物流信息化、物流标准化进程。逐步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发挥资源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并与周边市域物流信息平台对接,为政府监管提供帮助,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引导物流企业建立立体化自动化仓库,大力推广使用标准化物流设施及装备标准化,如托盘,发展标准化仓储;发展智能式搬运车、系统化传送带等推进装卸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动物流关键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和运作,提高赣州市物流标准化的水平,逐步与国际国内的物流标准接轨。

3.加快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人才引入环境,引进有国际交流能力、会操作、懂经营的高端物流人才。同时支持驻市高等院校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培养物流中高端人才,为赣州物流业发展储备人才。大力支持对各类物流从业人员(尤其是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4.扩大物流业开放程度。开放性、国际化是现代物流业的显著特点,扩大物流业对外开放的程度,有利于促进赣州市物流产业发展。依托赣州综合报税区的建设及赣州市“十三五”规划主攻工业的战略,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现代物流企业,多参与同国际物流服务业的合作与交流,缩小与国际国内先进物流企业的差距,提升全市现代物流业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赖锦洪,刘珊伊.交通立体化 物流网格化.赣南日报 2014.01.

[2]赣州现代物流网http:///

[3]陈曦,龚政.赣州区域物流业发展研究[J].合作科技与经济,2011.01.

基金项目:

本文为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足赣州区位优势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1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