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尚发型

时尚发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时尚发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时尚发型范文第1篇

谢霆锋、黄圣依等明星的特约造型师李彬,是本次易简潮宝发型风尚大典特邀的首席发型师,负责主持2014年易简三款时尚潮流发型风格,分别是中国风、日韩风以及波希米亚风。会同时邀请到了著名童星武东博,作为“易简潮宝发型风尚特使”,领衔展示时尚发型

易简从夏日微风中摇摆的柳枝、轻晃的风铃、迎风飘扬的发丝获取灵感,为本次发型推出主题“摇摆新世代”,在摇摆中,能展现独有的欢快和轻盈之美,适合于轻快、欢畅的童年。

《母子健康》& Hope Star儿童足球体验团

2014巴西世界杯来临之际,《母子健康》携手Hope Star儿童足球俱乐部为沪上的幼儿家庭带来了一场别开生趣的足球体验课。热身过后,正式的拉力赛和亲子互动开始啦,教练在场地上分别放置了各种障碍物a,将队伍分成2组,孩子与家长进行接力赛。正式开跑后,第一组孩子们飞快地跑了起来,不过孩子们把教练的话统统忘光,自己拿着球跑到终点后转身又往起点跑去,把站在终点等待接球的家长们闹得哭笑不得……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我们第一次足球体验团的活动也在孩子们的汗水和欢笑声中圆满结束,很多家庭都觉得意犹未尽,欢迎大家关注“母子健康杂志”微信,更多精彩活动等着你!

童年时光机 带着宝宝重温“80后”美好童年

时尚发型范文第2篇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及其雇工(以下称员工)。

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为全部员工(含雇主)缴纳工伤保险费。员工有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 个体工商户工伤保险的实施暂由各市、区实行统筹,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市级统筹。

个体工商户的工伤保险工作由其生产经营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业务。

第四条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依据《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9号)规定及用人单位《营业执照》确定的业务范围,参保当年按用人单位所属行业确定基准费率,以后年度的缴费费率根据工伤保险费的使用状况、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适时调整。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以本市区(开发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准。用人单位可以按月或按季度缴纳工伤保险费,也可一次性缴足全年的工伤保险费。员工个人不缴费。

第五条 用人单位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登记时,需携带个体工商户雇主的户口本、营业执照、员工的居民身份证、劳动合同等资料。

用人单位应当将员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公示。

第六条 工伤员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按《工伤保险条例》和《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员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市区(开发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受伤害员工的居民身份证及复印件;

(二)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及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三)工伤定点医院出具的员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及连续治疗的病历及复印件,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四)下列情形还需分别提交如下材料:

1.员工死亡的,需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死亡证明;

2.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需提交事故的相关证据材料;

3.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需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人民法院的判决文书,或其他证明材料;

4.属于“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需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相关部门的证明;

5.属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需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证明,不属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需提交相关部门的证明;

6.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需提交工伤定点医院或负责抢救医院的抢救证明;

7.属于“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需提交民政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

8.属于“员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需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和工伤定点医院对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及连续治疗的病历资料;

9.员工提出因工伤、职业病导致其他疾病的,除按初次工伤认定申请提交书面材料以外,还需提交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所做的疾病与工伤、职业病是否有关联的鉴定结论。

如因交通事故、失踪、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及受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申请的,经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

第八条 用人单位未按前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市区(开发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员工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认为不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员工提供的证据依法做出工伤认定结论。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

第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做出受理、不予受理或限期补正材料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其中,不予受理决定中应当载明不予受理的理由、事实依据,并告知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限、方式。

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于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员工或其直系亲属。

第十一条 员工发生工伤,应到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紧急抢救时除外)。参保员工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特殊医疗项目须由经治医院申请,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批准;紧急情况可先行治疗,治疗后3日内补办审批手续。需转院治疗的,由经治医院提出意见、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批准后,相关费用可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支付。

第十二条 员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可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申请人认为疾病与工伤有因果关系的,应当在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一并提出确认申请,并提交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证明。

第十三条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做出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于10个工作日内送达申请人单位、个人及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或员工对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第十五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之日起1年内,用人单位、员工或其直系亲属、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参保后中断工伤保险费缴费期间,员工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可按本办法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被认定为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其工伤待遇费用。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歇业、关闭或注销时,被鉴定为1—4级的工伤员工以及因工死亡员工供养亲属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仍按原标准继续发放,所需资金由雇主预留到法定退休年龄(其中,因工死亡员工供养亲属未满18周岁的,预留至18周岁),并一次性拨付给经办机构。被鉴定为5—10级的工伤员工,由雇主按规定支付其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和员工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一)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

(二)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三)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第十九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工伤保险条例》和《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时尚发型范文第3篇

发型鸣谢:千和造型(成都小南街65号)

夏季似乎真的没有什么时尚发型可言。冬天里千变万化的刘海或甜美或优雅,到了夏季却永远只有黏乎乎一团贴在额前,既难看又难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的刘海在夏日里也成为时尚发型的“娇”点,而不是摆来摆去都摆不平的“焦”点?

这一次,我们邀请了四位急于改变刘海造型的读者模特,在发型师的精心打理下,她们最终都得到了梦想当中时尚、清爽的刘海造型。SO,别拿炎热的天气说事,只要你肯在刘海上花点小心思,清爽多变的刘海造型会成全你不同风格的变美宣言。

黄瑞齐

她想要的发型:不要再让刘海紧紧贴在我的额头上了,我想要清清爽爽,带点小女人可爱气质的发型。

正确的打理:她的发量比较少发质比较软,这样的发型很容易让刘海紧紧贴在额头上,看上去特别没有精神、显得较脏。其实黄瑞齐的眼睛很漂亮,但刘海的长度刚巧遮住了她的优点。针对这些,发型师将黄瑞齐的刘海往上扭出小麻花或是辫成小辫子,再将其余头发做出外翻的造型,增加更多的可爱感。这样做不但亮出了黄瑞齐的额头,还让原本就小巧的脸型显得更加立体化。

应该避免什么:刘海的造型不要太复杂,会失掉本身的清爽感。

钟黎

她想要的发型:现在的发型看上去学生味太浓,想要成熟、野性一点的造型。

正确的打理:钟黎现在之所以看上去青涩味太重完全在于她不得当的刘海修剪、打理,中分的刘海往往会把人显得普通、无精打采。钟黎的脸型偏倒三角,所以发型师将她的刘海修剪成轻薄的斜分刘海,可以有效地修正她的脸型,同时将发尾外翻,有一种清凉的风吹感。

应该避免什么:刘海必须要保持一定长度以修正脸型,以眉眼之间为最佳。刘海在修剪及吹理上面也应该注意,自然的交叉和蓬松感会让整个刘海造型保持清透,不会显得过于死板。

何琴

她想要的发型:新的发型最好能让我的脸看起来小巧一些、头顶更饱满一些,整体充满浪漫的梦幻气质。

正确的打理:虽然何琴很懂得打理自己的头发,斜分的刘海从一定程度上能修饰脸型,但却容易流于普通。想要小脸美人的效果就最好是拉刘海向后梳高并固定住,或是在前额形成复古的圆润线条,以求有一个有效的视觉分割点,在视觉上缩小脸型。

应该避免什么:往后梳高的刘海一定要高低适中,最好的检查方法就是看脸部最宽与是否与刘海最顶部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弧。

景雪晶

她想要的发型:简单、大方,最好再能优雅一点,脱离我现在“娃娃头”的感觉,而带有一些女人味。

时尚发型范文第4篇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弥补区域金融服务空白、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进程,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状况,对城商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地方商业银行;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状况

近些年,随着金融业的开放,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关系到整个金融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进程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始建于1995年,其前身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为当地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但在当时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投资潮刺激之下,盲目开始扩张,最终因管理低下、缺乏监管、违规投资、信用缺失等原因,积累了大量金融风险。为有效防范风险,国务院决定对城市信用合作社开展清理整顿,并着手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政府占三成,其余七成可由企业单位和个人入股。银行取名为“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从此,股份制商业银行就真正的建立起来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从1995年到2006年,这段时间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初期。从1995年城市商业银行组建之初,到2006年,由于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数量持续增加,有些区域银行的业务量已经超过了大型银行,其初期发展格局也已基本完成;二是2006年至2011年,这段时间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进化期。2006年以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周边的农村建设也变得很快,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开始投入,有些银行抓住机会,快速成长。作为一个发展节点,上海银行宁波分行的开业,开启了城市商业银行以开设异地分支机构、合并重组等方式实现区域性经营的发展趋势。这个阶段可以被认为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进化期;三是2011年以来的10年,被称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改革期,是城市商业银行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革除旧弊、自主创新、优化结构、顺市而为,以从容应对前所未有且动态发展的金融市场。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外资银行涌入国内市场,他们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独特的营销方式,这给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带来极大的冲击,有些银行甚至丧失企业竞争力。因此,城市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营销方式改革,研发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产品,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得主动,在逆境中求得发展。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整体实力快速增长。2013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15.18万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22.93%,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0.03%;负债总额达14.18万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22.89%,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0.04%;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45家。2014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超过18万亿元,占全部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比重为13.8%,不良贷款率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二)地域发展关联度高。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145家城市商业银行,其中千亿元规模以上29家,已上市3家。总体上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空间主要被限定于其所属的中心城市,而不同城市之间经济总量以及金融环境的差异,成为导致不同地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以全国范围看,经营绩效好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中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共3家,分别是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盈利规模在70亿元以上;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至5,000亿元的共9家,盈利规模在25亿元至45亿元之间;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至2,000亿元的共17家,盈利规模在10亿元至25亿元之间;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以下的共116家。资产规模最大的10家城商行总资产占比40.82%,净利润占比37.18%,体现了较高的集中度和两极分化程度。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一)职能延伸,向综合化、全能化方向发展。随着银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银行的管理法规日臻完善,加上银行自身的内部管理和内控制度愈来愈科学,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职能将进一步延伸,向综合化、全能化方向发展。银行业务多元化,可以分散风险,增强其抗风险能力,能使得收入来源渠道也多元化,且各种业务直接可以做到交叉互补,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增强银行盈利能力,可以为客户、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服务,这样既节省客户同银行打交道的成本,又提高了金融业的服务效率。城市商业银行向综合化发展、全能化运作,是一种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把握利率市场化机制,提升竞争力。随着中国人民银行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及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不再设置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商业银行应好好把握利率市场化机制,发挥其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将采取差异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融资变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也可从中获利;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上浮贷款利率,那么就能够获得更多贷款利息收入,为银行增加更多获利能力;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也更加严格审核贷款人的信用状况,信用好的贷款者将更多地受到青睐;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款利率一般会提高,贷款利率则会下降,老百姓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促进信用体系向前迈进一步。虽然利率市场化以后,并不意味着所有金融贷款利率都会升高,中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加。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都是由政府控制的,银行领导和工作人员都由政府指派,基本上就是政府自己的银行,与地方政府、中小企业、社区和居民关系更为密切,在处理风险和其他问题上更容易获取政府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要发挥自身地域优势,学习西方国家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把握利率市场化机遇,增强市场竞争力,将是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方向。

(三)发展虚拟银行。传统银行的竞争力主要在于资产规模、机构网点、地理位置等,但网络银行的低成本与个性化服务能力使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发生转移,从而改变传统银行依靠营业网点的扩张方式。因此,网络银行将为城市商业银行赢得竞争优势。城市商业银行要通过发展网络银行,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优势,实现无网点业务扩张,通过利用设计的软件系统,使客户在网络上进行查询、转账、资金交易等业务,从而进一步突破业务的地域限制,这将是城市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正确处理稳健、发展、效益之间的关系。当前,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任何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想法都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但是,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以依法合规、加强管理、防范风险为前提。从目前实际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不是发展的动力不足,而是发展中的冲动往往因渴求发展而忽视稳健的问题,所以城市商业银行一定要处理好发展、效益与稳健三者之间的关系。决不以一时的发展、效益为代价而破坏稳健的基础。发展是建立在稳健发展上的发展,效益是建立在稳健基础上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增长速度,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这样才算是走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丹,王洪静.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评价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12.

[2]李树生,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3]刘虹.尤努斯乡村银行模式对中国弱势金融的启示[J].太原大学学报,2009.9.

时尚发型范文第5篇

一、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票据市场,是指在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以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从我国近二十年票据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票据市场对经济促进和金融深化的现实重大效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投融资效用。票据融资是企业最原始的融资行为,企业在流通手段不足时,签发商业票据是企业自己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同时,持有未到期票据的企业出现短期资金困难时,可将手中的票据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以获得资金。所以,相对于资本市场资金融资和银行贷款而言,票据融资是企业最为便捷的方式。票据市场的投资功能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企

业和居民都可以将其闲散资金投资于票据市场。(2)优化资源配置效用。票据市场上的资金会自发地向优化行业和优秀企业集中,从而发挥强大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效用。商业银行通过票据市场可以调整其信贷资金配置,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遏制不良贷款的发生,提高盈利能力。由于它把信贷资金的发放和收回与商品的销售、货款回笼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强化了信贷的制约作用。同时由于贴现优先支持经济效益好、产品销路好、还款信用好的企业,因而一般来说都是较高质量的信贷资产。贴现期限短,周转快,同信用放款相比,明显减少了信贷资金占用,提高了信贷资金使用效率。(3)宏观调控效用。票据市场对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积极影响。作为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开展再贴现业务,对调节货币供应量起着“变速箱”的作用。当银行由于资金发生暂时困难而处于困境时,央行通过再贴现帮助这些金融机构渡过难关,起“安全阀”的作用。同时,再贴现对市场利率产生“宣示效应”,起“指示灯”的作用。(4)信用评价揭示效用。诚实守信的企业,其票据在市场上就会被广泛接受;信用度低的企业,其票据在市场上就会被广泛排斥。通过票据市场上各企业票据的广泛接受或排斥程度,可以反映出各企业的诚实守信程度高低。同时,商业信用的票据化,有利于克服商业信用盲目、自发、不规范的缺陷,使商品的信用交易规范化。同时,商业汇票通过贴现转化为银行信用,为商业信用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总体发展水平及动因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的发展经历了起步(1980~1985年)、初步发展(1986~1994年)、整治发展(1995~2000年)、快速发展(2001~2003年)。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1)市场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全国金融机构票据承兑商业汇票承兑余额由1995年的865亿元增至2003年的12776亿元,金融机构办理的票据贴现量由1412亿元增加到43388亿元,分别增长13.8倍和29.7倍。同期,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由695亿元增加到万亿元;票据贴现余额由547亿元增加到8167亿元,分别增长3.7倍和13.9倍。票据市场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成长最快的子市场

之一。(2)市场活跃程度不断提高。随着票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票据市场的活跃程度也日益增加,主要表现在参与主体数量迅速增加,中小商业银行积极介入票据市场;票据二级市场流动性提高,票据周转次数增加,进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票据市场;新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促进了票据市场的繁荣。

近几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之所以快速发展,是因为在票据市场运行中存在着许多动因,主要表现在:

1、资金供求矛盾与严格的信贷管制为融资性票据提供了发展的舞台。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资金需求也逐步加大,在国家严格控制信贷投放的前提下,企业为获取资金,不惜虚构交易违规开出汇票。同时,与繁琐的贷款手续相比,承兑汇票明显具有门槛低和成本低的优点,且办理手续相对简便。

2、价效比高是票据贴现业务冲动发展的主要动力。一是票据贴现利率很低,大多接近再贴现利率,不少与再贴现利率持平,广大企业偏好使用票据贴现这一低成本的融资工具。二是再贴现利率较低,转贴现利率更低,运用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这一低成本的金融工具稳定存款效果比较明显,有效地刺激了商业银行分支行大办票据贴现业务的冲动源。

3、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促进了票据业务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于票据贴现来说,不仅企业喜欢,银行也非常热衷出票和贴现。因为企业在办理承兑时要事先存入保证金,出票银行因此可增加存款,而贴现银行既有无风险收入,还扩大了贷款规模降低了不良资产。个别金融机构甚至仅从完成存款任务的角度出发,就主动找关系企业贷款,让企业用这一贷款做承兑保证金,再给予签发两倍以上额度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再持银行承兑汇票到另外的金融机构办理贴现或质押贷款,最后把这些贴现资金或贷款再转入存款,银行存款就会因此虚增。二是按年底贴现贷款计提呆账准备金,引发短期行为。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票据在表外科目中反映,

业务开展不占规模。在国有金融机构考核指标中,贴现业务在资产中反映,每年底要按贴现余额的1%计提呆账准备金,而这会减少国有商业银行利润总额,严重影响基层行经营业绩。为了保持利润总额的增长,国有金融机构便在每年末大规模压缩票据业务比重,亏本转出票据,造成资金损失。

4、对票据业务风险缺乏足够认识。由于对票据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精神理解不透、政策把握不准,片面地追求短期收益,个别行还把票据业务列为增加收益的主要业务来抓,忽视其风险性,认为银行承兑汇票是“硬通货”,没有风险。不少商业银行存在着重发展轻管理、重市场轻内控的短期行为和错误倾向,造成规章制度不落实、操作流程不规范、业务手续不完善。

5、票据业务管理方面的制度不严或执行困难,对票据的制约力下降。一是监管部门处理票据业务方面的违规问题,没有严格的法律依据;二是有关部门对票据诈骗犯罪查处不严,打击力度不够。尽管《票据法》第103条明确规定:“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票据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由于银行票据的高度流通性,“故意使用”的法律认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当困难。

6、取消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总额上限,客观上助长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随意性。银行签发承兑汇票总额,原来规定不得超过上年年末各项存款余额的5%,较好限制了承兑汇票的过度签发,取消本规定也是造成银行加大承兑汇票数量的原因之一。

(二)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基本结构分析

1、票据市场产品结构分析。目前在交易性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所占的比重又高达87%,商业承兑汇票所占比重仅为13%。在单一银行承兑汇票的情况下,票据业务的发展依赖于银行信用,既不利于金融机构防范票据风险,也不利于票据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2、票据市场行际结构分析。2003年,全国票据市场各参的市场占比已悄然发生变化,各家银行在票据市场定位上出现新的演变。国有商业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对票据业务的高度重视与与重大投入,已逐步占据了票据转贴现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一些规模较小、资金成本偏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争取更高的利润率,主要办理票据直贴业务。这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票据市场的重新定位使票据业务专营化趋势日益明显。2003年8月23日以来,央行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由于经济总体形势继续向好、市场资金趋紧等因素,众多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出现了流动性困难,纷纷变现手持的票据,导致其在票据市场中的占比迅速下降。

3、票据市场与货币市场比例分析。据统计分析,到2000年末,我国票据交易量占货币市场交易量的比重不到30%,而在票据市场发达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票据交易量就占到货币市场交易量的60%。

4、票据市场与信贷市场比例分析。票据市场发展的早期,票据融资在各商业银行资产占比很低。但近年来,票据资产占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由1998年的0.61%上升到2002年末的5.6%,今年6月末更是达到6.1%的水平,且仍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票据融资余额与期贷款余额之比由2000年的1:38上升到2002年的1:10。信贷资产票据化、证券化现象已经客观普遍存在,价格差异则是最主要的驱动力。从企业角度看,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成本核算的精细化,企业更加重视自身的资金营运,注重资金成本。贷款价格与票据贴现价格之间的巨大落差,使企业重新选择融资方式,导致票据融资逐步取代短期资金贷款。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用低收益的票据资产取代高收益的信贷资产乃不得已而为之,两者的相互替代要取决于资金的供求状况和市场竞争态势。实际上,金融产品属于无差异产品,低价产品替代高价产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票据市场与信贷市场的相互替代程度反映了金融市场中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票据市场将继续快速膨胀,并逐步替代一部分短期信贷市场。长远来看,票据融资的发展,将促使银行信贷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加速形成市场直接融资的新格局。

(三)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发展中凸现的若干问题

1、商业票据市场缺乏正确定位。国外实践表明,商业票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地成为发票人融资的债务凭证,这正是商业票据功能的创新所在。与这种功能创新相应的商业票据市场应定位于短期资金融通场所,而我国在1995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对本票的界定只规定了银行本票,对更为重要的商业本票并未作出规定,并强调票据的真实交易、债权债务关系,这种狭窄的定位显然有失偏颇,致使商业票据功能仅局限于信用结算功能,商业票据的融资功能未能得到发挥。

2、企业信用状况低下。发行商业票据的企业作为商业票据市场的筹资主体,其信用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制约着商业票据融资的可能性和效率,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制约市场主体及理性投资者的介入。由于部分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信用差,影响了部分票据的使用和流通,从而使市场对所有票据的信用产生怀疑,即使是信用好的企业签发的票据也难以被接受。“劣质信用驱逐优质信用”动摇了市场的信用基础,极大地阻碍了票据业务的发展。

3、信用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从票据交易品种上看,目前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在票据市场交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在票据场中不容易被接受,企业仍主要是利用银行信用进行融资。这种单一的银行承兑汇票格局,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不利于引导企业扩大票据融资,不利于票据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从商业票据交易主体上看,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该市场的程度十分有限,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由于票据业务的发完全依赖于银行信用,使商业银行成为票据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既不利于金融体系分散和降低风险,也不利于推动商业信用的票据化和扩大票据融资。

4、我国票据业务经营模式相对落后。票据业务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风险集中、资金周转快等特点。因此,票据业务特别适合进行专业经营。票据业务已较其他业务明显表现出了集中化的特点和趋势,但整体来看仍属于分散基础上的集中,涉及票源的承兑和贴现业务目前还是分散在商业银行的各级经营网点。从国外票据市场发展多年的经验看,中介机构的存在便于市场交易和管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活跃市场、提高效率、保证价格的相对稳定。而中国票据市场至今,中介机构非常缺乏,专业化票据中介机构更是片空白。汇票的鉴别、查询、审查、放款和到期收款等操作也多由经营网点的营销、计划、风险控制和会计等多个部门分别经办。

5、缺乏全国统一的商业票据市场。目前,我国的票据市场仍然处于分割状态,仅在部分中心城市形成了区域性的票据中心,缺乏全国统一的市场。票据在各行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性较差,由于各商业银行在出现流动性、资产结构等方面问题时,往往是将已贴现的票据转贴现到异地或是再贴现。由于目前中央银行的再贴现采用的是大区行分配指标的管理方法,造成一些地区分配到的再贴现规模较小,而相应的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量却较大,两者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状况。在再贴现指标较紧的情况下,各地人民银行一般优先办理本地的票据贴现,而对外地转贴现票据进行了限制办理,人为地制约了票据流通,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商业票据市场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

6、商业票据的真实性查询困难。票据的真实性问题包括二个方面,一是真假汇票问题;二是票据背后是否有真实的商品交易问题。目前由于各行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各金融机构之间没有跨系统的票据信息查询网络,使银行具体操作人员难以核实票据的真实性,特别是社会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克隆’汇票的出现,更加大了对票据真伪辨别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营票据市场业务的风险。

7、发行融资性票据面临法律障碍。票据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融通,因此市场的工具应该既包括以真实性贸易为基础的交易性票据,也包括单纯以融通短期资金为目的的融资性票据。从世界其他国家票据市场发展进程看,融资性票据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甚至达到70%~80%。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对票据必须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的规定,使中国融资性票据的发行难以实现,从而限制了中国票据市场的规模,导致市场缺乏广度和深度,票据市场为企业提供直接短期资金融通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8、票据业务处理手段滞后。在我国,票据的一级市场虽已形成,但缺乏有效的市场基础,功能也不完善,票据流通市场还局限在系统、局部和区域性之中。票据从签发、承兑、背书转让到贴现、转贴现,仍采用手工操作。这使票据市场不能摆脱实物票据制约,一时难以形成统一的登记保管和交易清算体系。这为个别商业银行故意压票、退票等提供了机会,不利于规范票据流通秩序。加上各银行间互不通气,也使各种虚假票据冲击市场,增加了市场风险。在信息化条件下,票据市场只有走无纸化的道路,提高科技含量,才能防范风险。

二、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发展趋势与战略目标选择

(一)国外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

商业票据一般分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银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作为一种古老的商业信用工具,由于转让与流通都不方便,商业据发展比较缓慢。

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商业票据演变成为一种专供在货币市场上融资的票据,60年代以后,工商界普遍认为发行商业票据向金融市场筹款,要比向银行借款简便,发行利率较低,且不受银行干预。因此,商业票据发行量急剧增长。1966年美国商业票据流通量为200亿美元,1985年增至5000亿美元。本世纪70年代,集中于伦敦城的欧洲商业票据市场也开始形成,商业票据市场不断地得到扩大。20世纪八十年代是美国票据市场突飞猛进的时代。到1990年末,商业票据未清偿总值达5611亿美元,为1980年未清偿总额的5倍。经过20年发展,美国货币市场发生了重大变革,存单市场已经消失,国库券市场也退居次位,而商业票据市场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未清偿额已占货币市场总额的66%,跃居为当今美国货币市场上最主要的融资工具。从世界其他国家票据市场发展进程看,融资性票据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甚至达到70%~80%。

(二)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1、融资性票据主导化。一个活跃的、高效的票据市场必然存在大量的、有着各种不同需求的市场参与者,丰富的、满足各种市场交易主体需求的短期融资工具,以及完成各种不同市场功能的结构模式。剖析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脉络,借鉴发达国家票据市场的发展经验,可以预见融资性票据的出现乃大势所趋,但何时出现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出现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这将取决于社会信用的发展程度、市场管理者创新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市场需求的紧迫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从目前市场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可能会呈现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在坚持票据的真实贸易的政策背景下,融资性票据暗中发展。目前的票据市场就是这样一种发展态势。由于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尚未出台,融资性票据仍属于非法身份,导致市场透明度低,蕴含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系统风险上升。

第二阶段:融资性票据合法化,与真实贸易背景票据并行。按照目前市场发展的状况、央行发展票据市场的态度,预计融资性票据的发展将在两年内有实质性的突破。在融资性票据出现的初期会有一个市场逐步认知和熟悉的过程。在此阶段,真实贸易背景票据仍然可以维持较大的市场份额。

第三阶段:融资性票据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逐步形成。从各国的经验来看,融资性票据将占据票据市场的绝对多数份额。在融资性票据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化的票据发行、交易市场,票据市场将走向一个快速成长、高效发展、安全运行的新阶段。

2、票据市场主体多元化。从票据市场交易主体上看,票据市场的参与者将越来越多,大中型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将被打破,其所占的票据市场交易份额将趋于缩小;而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票据市场的程度将不断提高,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将趋于扩大。

3、票据市场品种多样化。从票据交易品种上看,在票据市场交易中,银行承兑汇票所占的比重将逐步下降,商业承兑汇票所占的比重将逐步上升。在票据贴现市场中,银行承兑汇票所占的贴现市场份额趋于缩小,绝对主导地位将不复存在;商业承兑汇票所占的贴现市场份额趋于扩大,对企业融资的地位作用不断提升。在票据市场品种多样化的大潮推动下,银行承兑汇票绝对统治票据发行和贴现市场的格局被打破,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共同主宰票据市场的格局将形成。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企业票据融资渠道,也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票据经营风险,从而有利于推动票据市场的快速、持续、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4、票据市场管理规范化。随着商业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对票据市场运行规律和风险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化,票据法规必将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经营票据业务行为将趋向理性化,内部控制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部门对票据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监管技术更加先进,依法合规、科学高效管理票据市场的格局将逐步形成。

(三)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发展战略目标选择

1、提升票据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如何看待和摆布票据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对于确保商业银行票据市场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提升票据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关键在于两个“提高”:一是提高票据融资占信贷融资的比重;二是票据市场交易额占货币市场交易额的比重。

2、科学定位票据市场发展方向。根据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票据市场的发展方向应及早明确。从特定的侧面反观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中的缺陷,实际上也反映了现实经济金融运行中对票据业务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功能上来说,票据业务应当积极增加融资功能。从技术支持来说,票据市场应遵循全球发展的无纸化趋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票据贴现、转贴现的买卖信息、查询、在线业务洽谈以及票据市场的有关信息。从市场形态看,应当推进现有票据市场的整合,在继续改善条条票据市场、块块票据市场的同时,建立全国性票据市场,打破票据市场的条块分割格局,逐步多层级的票据市场网络体系。

3、凸现商业票据市场的重要地位。商业本票作为商业票据市场主要品种,是一种独立的企业信用形式,它要求作为发行人的企业,一要信誉卓著;二要能够提供流动性较强的抵押品;三要在企业的融资策略中具有优势。虽然我国现阶段尚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但从长远来看,发展独立的商业信用,对扩大企业直接融资,减轻银行信用的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具有建设性意义。在修订《票据法》有关条款时,应对商业本票作出必要的科学界定。

4、票据经营集约化。各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的经营体制及运行机制要进行大的改革,其方向就是要在统一归口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以机构准入为前提,以全行营销为基础,以集中办理为核心,以利益返还为激励的集约经营模式,彻底改变票据融资业务分散办理、粗放经营、风险点多的状况,实现风险管理与经营效益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全行票据融资业务真正走上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轨道。票据的集约经营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票据专业化经营、规范操作和事后监督的作用,通过严格合规的内部交易传导机制,形成全行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5、经营管理票据公司化。借鉴发达国家票据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对票据业务及其管理流程进行再造,严格成本效益核算,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经营目标,构建符合现代公司管理制度的风险、财务、行政、技术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票据业务的经营核算水平,增强产品创新、风险控制与市场营销能力。具体内容包括:(l)要素投入资本化。票据业务实施公司化经营管理首先要夯实财务基础,强化利润约束,真正实现独立核算。要参照“全封闭”利润考核办法,建立稳健的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制度,将风险准备金及新增投资纳入效益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完善财务费用管理及固定资产管理,内部财务核算中固定资产作为总行资本金经评估后划转。(2)激励约束规范化。报酬要和绩效挂钩,公司所有员工的收入水平应与公司的盈利情况、整体实力、为股东带来的回

报挂钩。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行公司化改革不仅可以保障出资者的地位和权益,有利于资本的保值增值,还可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以及分散经营风险。(3)经营行为市场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业务营销体系和有效的营销管理政策,针对业务发展实际,制定个性化营销方案,增强营销人员的激励机制,加大营销力度,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实现票据市场发展战略目标的运作思路、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正确把握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票据融资是货币市场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一项持续增长的新兴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开展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是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降低信用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工具和改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当前资金面总体趋紧的态势下,充分发挥票据资产周转快的优势,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确保流动性的基础上提升经营效益。票据融资依然是商业银行一项具有很大潜力的重点业务。但是伴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票据业务所固有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外部诈骗风险和内部道德风险也在不断潜伏和积聚,去年全国发生的几起票据大案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票据业务在规章制度执行和内部控制各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甚至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风险隐患,这说明全行在防范和控制票据业务风险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业务,协调处理好开拓市场和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防止畸轻畸重、有所偏废,既不能超越风险防控能力、仅仅追求短期利益而盲目发展,又不能因噎废食,由于畏惧风险而限制、收缩甚至停办业务。

(二)扩大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建立专业性的票据交易机构。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办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理顺票据权利义务关系,使商业汇票的业务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实际上在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商业票据的主要买方包括大商业银行(他们经常为其信托公司或其顾客购买商业票据)、非银行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私人年金基金、地方政府投资公司等,大量的投资则是由非金融企业投入。近年来,货币市场的互助基金作为商业票据的投资者已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专业性的票据交易机构,其组织形式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属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范围为:(1)办理商业汇票的承兑和贴现业务;(2)办理商业票据的担保业务;(3)办理票据的买卖和转贴现业务;(4)办理票据的抵押业务;(5)办理票据咨询服务业务,为商业票据的开发、交易提供相关服务;(6)创造条件开办企业融资债券、金融债券、建设债券等买卖业务。在监管上,准许票据经营机构将所持有的已承兑、未到期贴现(含转贴现)票据,有限度地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在交易品种上,先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再过渡到办理经济效益好信誉优良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在市场价格上,允许票据专业机构在经营票据买卖时,给予利率调整一个浮动空间,下限至央行再贴现利率,上限到可略低于市场平均利率,真正使票据价格与市场上资金、票据两者的供求关系基本吻合,为过渡到试行商业票据的商业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创造必要环境和条件打下良好基础。

(三)要完善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经营机制。各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经营机构可分三级,即一级分行票据中心,二级分行票据中心和有信贷业务审批权的县支行。一级分行票据中心要做好全辖库存限额的科学调控,加强对全行票据融资业务进行政策传导、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积极开拓票据业务同业市场。二级分行实现市场营销、会计结算、风险管理三个岗位人员的分离,落实岗位职责;负责办理辖内票据贴现和辖区系统内转贴现业务,切实担负起对辖内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与上级行进行业务沟通的枢纽职能。

(四)积极稳妥地发展融资性票据市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融资性票据必将走上票据市场的前沿,并将对中国票据市场的经营格局、经营模式和监管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发展融资性票据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分阶段逐步放开融资性票据。在区域信用环境较好的地区先进行试点,积累相关经验后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可以选择一些资信情况较好、经营状况正常、现金流量稳定的大型企业进行试点,不再强调其签发的单笔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然后,推广到效益好、信誉高、管理规范的中小型企业。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性的商业票据发行公司和规范的票据交易所,通过严格控制票据再贴现,鼓励转贴现和票据转让行为,培育和拓展规范、高效的融资性票据市场。

2、对企业票据融资进行限额控制。具体方法包括: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额与企业其他负债之和要小于企业资产总额,资产负债比率须控制在85%以内。从而,使票据融资保持在可以控制的安全性、流动性和风险限度以内。

3、改善发展融资性票据市场的法律环境。《票据法》第十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可见,不修改《票据法》,做融资性票据业务显然是违法的。因此,要抓紧修订《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把发展融资性票据市场纳入法律许可的框架以内。

(五)加强票据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是一大主题。票据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业务之一,在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严重的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问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建立票据市场主体准入和规模管理制度。我国可以考虑参考西方国家的做法,加强对金融机构承兑资格和承兑规模的控制。(1)金融机构开展承兑业务必须经监管部门审批。(2)要建立权威性的资信估机构,加强对票据业务活动中的交易风险和可能出现纠纷进行仲裁,保护票据持有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稳定的交易运作程序,为票据当事人提供良好的经营空间。(3)建立票据承兑的规模限制,可以削减银行信用扩大对货币政策的抵消作用,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体方法包括: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与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之和与各项存款余额的比率,要控制在80%以内。(4)将承兑垫款计入不良贷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银行不顾自身情况盲目增加承兑总量的冲动。

2、切实防范票据业务操作风险。一是选好票据业务人员和适合办理票据业务的企业。二是把好票据审查关、背书核实关、票据真伪关。三是坚持没有真实商品交易背景的票据不办;票据真伪鉴定有疑点的不办;对汇票的出票人、受票人资信状况不清楚不办;查询方式和查询结果不落实的不办;对信誉差、资金兑付慢、结算渠道不畅的银行承兑汇票不办;未经双人复查、主管领导审批不办;人员素质、责任心和操作办法不具备,不办理票据业务。

3、改善票据市场监管。一是商业银行要将票据业务管理纳入内控制度建设框架之下,进一步完善票据业务的操作流程和内控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票据业务风险的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稽核。二是金融监管部门要认真监测分析全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切实监督检查各商业银行票据业务运作的合法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