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资本;培训迁移;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6-0017-05

从一系列国家培训政策以及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活动来看,我国将教师在职培训看做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与此相应的教师培训效果如何也备受关注。事实上只有教师将培训所学迁移到教学实践中,才真正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所以需要关注教师培训迁移。如果说教师参加培训是教师的人力资本开发,那么如何为教师新增的人力资本创造发挥空间则需要从社会资本的视角予以关注。即人力资本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法”,而社会资本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乘法”,由此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教师培训迁移问题上,探讨社会资本如何有助于教师产生培训迁移行为。

一、教师培训迁移——教师培训效果基准的重新确立

所谓教师培训迁移(training transfer)指受训教师把在专业发展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应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程度。根据经典的柯氏四级评估模式所示,教师培训效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反应——教师是否对培训过程满意;培训学习结果——教师是否学到新的知识技能;行为迁移——教师工作中行为发生改变和组织结果——教师是否为学校的发展带来贡献。由于学校组织的性质很难能直接测出培训项目对学校绩效的贡献,故一般而言教师培训评价可从前三个方面进行。而现有的教师培训效果测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教师对培训过程的满意度和学到什么两方面,缺乏以教师培训后工作情况为主的跟进或追踪评价,即关于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缺乏对培训迁移的关注。由此需要重新确立教师培训迁移以有效评价教师培训活动。具体而言对于为何以教师培训迁移作为教师培训效果基准有以下方面的考虑。

(一)教师培训评价有效性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往往被视为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由此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在职培训实践也丰富起来。“今后五年,对全国1000多万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支持100万名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选派1万名优秀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组织200万名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1]如此大规模的展开教师培训活动意味着评估效果的急切性和必需性。与此相对应的却是这样的事实:大部分教师在参与了这类培训后,都感到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即培训很难自动迁移。而Hawjeng等以252名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检验培训迁移与工作所需知识技能以及工作绩效的相关性,得出培训迁移可以预测工作绩效[2]。即教师将培训的知识技能迁移到教学过程中意味着其工作绩效的提升。由此以培训是否发生迁移以及多大程度上迁移成为当代评判教师培训效果的标准。将教师培训迁移作为新兴起的教师培训评价基准对教师、学生以及同伴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积极作用。

(二)复杂性理论的关照

面临教学情境的独特性和不可预料性,教师越来越抱着一种尝试对教学参与者的现实世界进行把握和界定的态度。与此同时学术界越来越承认将复杂的现象进行过分简单的解释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判断,由此教师与教学之间需要更多的交流互动以接近真实的教学情境。根据复杂学家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理论所言,我们生活在分离的、还原的和抽象的原则的简单化范式统治下。不管是科学与哲学的分离、还是社会调查与实际生活的远离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这种肢解性的组织方式无疑导致了众多的谬误、无知、盲目甚至是灾难。由此莫兰呼吁原本复杂的世界就应该复杂地来观察,教育界也不例外。将教师培训效果视作教师素质持续的发展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等同于教师学到的知识技能也符合复杂性理论。可以说教师面对的是一种复杂性的情景,需要在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资源的限制下行动,并且在复杂学视角下的教学复杂情景下教师的培训效果才能真正的接受考验和得到发展。从而“转变人的态度,从‘减少’复杂性到‘拥抱’已经存在于关系和互动之中的一切……幸福地与神秘共生”[3]。

二、社会资本理论——形成教师培训迁移的理论框架

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三位学者塑造了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传统后,该理论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不容忽视的是社会资本的概念仍不明确(见表1)。要系统的界定社会资本必须区分以下几方面:谁是社会资本的拥有者(who);社会资本来自哪里(where);社会资本有哪些资源(what)。根据拥有者可将社会资本分为微观/内部(主要是个人)社会资本、中观/内外兼顾(包括企业、学校等组织)社会资本和宏观/外部(国家或者某地区)社会资本[4]。根据社会资本来自哪里可分为结构社会资本、关系社会资本和认知社会资本。认知的社会资本主要指语言、编码以及默会知识;关系的社会资本主要指带有公共物品性质的态度、义务与期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合作关系等;结构的社会资本主要指非正式的制度。根据社会资本的内容则可以表现为义务与期望、信息管道、有效规范、权威关系、多功能社会组织、有意创建的组织六大形态。

虽然社会资本没有清晰的界定,但从对社会资本概念发展的梳理来看,其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其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人的社会性可能给人带来他自己所无法获得的收益,而获得收益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个体之间要互信互惠;二是个体是具有意图性的遵守社会规范①的有积极行动力的人。具备这两个条件后个体可扩大在职业角色对其的要求与各种资源的限制条件之间自由行动的空间从而提高行动效果。具体而言可归为社会资本的特性。社会资本具有生产性,一经创造它就会有益于相关社会网络上的所有个体,行动者通过利用不同形式的社会资本,不仅可以实现他们个人的目标,而且可以实现集体行动目标;社会资本具有持续性,时间结构的持续性可使个体之间因确认在未来仍将碰面,从而愿意投资经营继而在日后获得回馈与信任。现有的教师培训效果研究虽有部分量化研究,但对于教师培训效果的研究角度多集中于教师对培训过程的满意度以及教师是否学到知识技能,忽视了教师培训迁移这一有效标准。即使少量的以教师培训迁移为标准的教师培训效果研究,也存在着隔离教育系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急需社会资本理论的“关怀”。即确立教师培训活动相关主体的态度以及适当的处理各个主体间持续往返的“路程”。

三、教师培训效果的研究现状——以教师培训迁移为基准

所谓教师培训迁移(training transfer)指受训教师把在专业发展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应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程度。对于以教师培训迁移为基准的培训效果研究我国尚处于理论言说阶段[5]。国外虽重视培训迁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但从实证得到的结果又不容乐观。研究培训者是否发生迁移方面,Georgenson[6]称只有10%的受训者行为发生变化,而Saks[7]得出的结果也类似,称受训者中40%没有发生迁移行为;70%的迁移行为一年后消失。这就意味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对于如何提高教师培训迁移程度将所学用到实际教学中这一难题,国内外学者从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受训者特征、干预变量以及工作氛围入手进行了研究[8]。其中Pineda-Herrero[9]等人以学前教师为对象研究持续性的培训与培训迁移的关系,结果表明持续性的培训有利于教师把培训知识技能应用到教学中。Velada和Caetano[10]以葡萄牙185名教师为样本,得出职业满意度、情感反思、应用反思与学习感知和培训迁移相关,并且学习感知可以作为职业满意度和培训迁移的中介变量。王鹏、杨化东和时勘[11]以61名教师为样本,使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领导积极反馈是影响教师培训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Andres,Pallares和Herrero[12]经过研究得出学习小组(working-group)与培训迁移成中等相关。

从这些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已有的关于教师培训迁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教师个人的反思、同事互助、领导的积极反馈以及持续性的培训有助于教师将培训所学用到教学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产生培训迁移行为不仅涉及学校究竟能否提供良好的组织环境,还涉及处于一定组织环境之中的教师个体如何行动和选择的问题。而反观现有的关于教师培训迁移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者们常常根据单向的原因解释教师的培训迁移,要么是被视为受环境塑造和控制的,要么被视为受内在特质和倾向驱动的。研究者们很少对教师与他们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的互动关系予以分析。关于环境与个人间的这种互动关系,尤其是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行动的自由,有作出抉择的能力与手段,而其行动的结果往往是个体的行动与一定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这种宏观环境教育系统或组织与作为微观行动者的教师之间有着怎样的互动过程这种分析有研究操作上的困难。所幸的是社会资源理论强调的处在一定社会网络中的个体积极采用其中的资源以方便自己的行动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从中可看出社会资源理论就是试图将宏观的社会系统与微观的个体行动结合的一种尝试。由此从社会资源理论思考教师培训迁移可谓是一种新颖的可能视角。

四、社会资本理论对于教师培训迁移的影响

(一)信任互惠有助于教师培训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合作、对话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在教育界也不例外。教育不再是一个人的教育,不再是一类人的教育,而社会资本强调的就是个体之间的信任互惠。一般而言教师培训迁移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教师的自我省思,开展头脑革命,不管是学者还是教师都认为教师个体的自省与行动跟进是教师专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种是结合课例的同事互助指导或师徒制,这种横向支援有作用,但同事之间由于水平相当而自囿于同水平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再者就是案例教学法,这种针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讨论的方式有助于理论向实践转化,但若没有教师个体的自省与行动跟进,效果同样不会很突出。由此需要教育专家的现场指导,只有这一纵向引领和横向支援的“纵横交错”才能使得教师学会如何开展研究以解决现实问题。不管是同事间的高度信任,还是教师与专家之间的互惠,加上教育行政人员的切身关注都能消除阻碍教师培训迁移的因素,使教师与专家相信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的收益大于损失。因为社会资本具有可生产性,在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针对培训迁移活动的互动中进一步生成新的知识。这一过程使得教师培训迁移有了好的环境支撑。

(二)教师个体的积极行动有助于形成可持续的教师培训系统

现下离职培训与校本培训并没有很好的联结起来。这也是出现培训(效果)无用论和培训(内容)万能论两种极端评价的根源。教师培训存在着众多问题,其中很突出的包括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目标传递整合问题,即当下教师离职培训的思考点多为国家的相关要求,忽视了受训者教师的需求,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目标不能得到整合。现有的离职培训多为政府举行的大型培训,如2010年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对于大型的教师培训,政府所要设定的目标更多的是基于传统经济学思维,即如何实现教师培训投入资源的利益最大化;培训者将政府设定的目标涵盖在内,外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学科理论知识以完善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可以说相对于政府所设定的培训目标,培训者的培训目标已经丰富了许多,也彰显了培训者一定的“以人为本”。虽然这个“人”只是培训者头脑中的假想;而受训者群体教师的需求根本没有显现出来。由此培训就成了一种乌托邦,移植不到现实。而处于社会资本网络中的教师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会为保护或拓展自己的利益做出行动,并且这种行动是富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由此教师自发的表达其需求并利用社会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帮助自己实现培训的实在意义,从而满足自我的需求。这样离职培训与校本培训联合起来教师的可持续培训系统也由此建立。

(三)社会资本理念使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成为可能

在特定的教师培训社会情境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以各种方式阐明自己的诉求,而来自于不同立场的表述又共同构成了有关教师培训的争议。教师培训效果如何不仅表征国家财力的投入与支出问题,更深层的是不断“生成”的教育理论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衔接了教育实践的问题。后者是一个被无数的教育家所苦思却不得要领的“心病”。由此关注教师培训迁移不是简单的强求教师摸索出教育专家尚未弄明白的理论与实践如何衔接问题,而是基于一种平等的积极互动对话共同去搭建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教师与教育理论家互通有无,桥多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自然有可能跨过去。理论有多层次,实践也分为不同主体的实践,如何将同等复杂的两者搭对线,从教师发展理论的复杂走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复杂,需要的是教育理论家与教师的信任互助和教育领域各个主体的积极行动。不能苛求涉及教师培训活动的某一方,因为教师培训不是校长一个人的教师培训,不是教师的教师培训,不是教育行政人员的教师培训,更不是某位教育理论专家的教师培训,而是由这几大主体互动对话和积极行动形成学习共同体来实现。

从国家实施的国培计划到地方开展的培训活动乃至到学校的校本培训大多数是基于一种接受性学习,教育行政人员是“督导者”,教师是培训的“旁观者”,培训师是培训的“设计者”,期待作为学员的教师迈出步伐走向由其搭建的舞台。于是无人站在培训的舞台中央尽情地参与培训活动,即培训缺乏“参与者”。培训的舞台虽然一再转化,从参与培训的大学课堂回归至教师的课堂,从传统的教师脱产培训到校本培训,教师以及培训者如何迈出这一步成为真正的参与者或许能在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的信任互助、积极行动中找到一点答案。

注释:

①之所以强调遵守社会规范是为了区别社会资本与中国的“关系”,社会资本是需要人积极行动才能获得的,是后天为实现任务积极构建起来的,而不是个体依靠的由亲戚、朋友等组成的遗传“天然网”。前者的获取是在社会规范认可的范围内,而后者则不为社会规范所认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1/06/c_12951431.htm.

[2]Hawjeng,C.,Yi-Hsuan,L. & Sutrisno,HP.The Influences Transfer of Training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 of Work Design Model and Outco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2010(2):116-123.

[3]小威廉·多尔,唐娜·杜伊特,张光陆.复杂性思维:存在于关系之中[J].全球教育展望,2011(05).

[4]Adler,P.S., Kwon,S.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1).

[5]王鹏,杨化冬,时勘.培训迁移效果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01);邱卫东.论教师培训与有效迁移[J]. 教育发展研究,2003(08);陈霞.培训迁移理论视角下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的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7(Z2);孔林.新课程下教师培训迁移因素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01);魏钧,魏妍妍.培训迁移的干预策略及其效果[J].心理科学进展,2009(01);高洁.试谈中小学校长专业能力的培训迁移[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3);叶鹏.迁移理论下的职业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有效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0(31)这些论文展现了教师培训迁移的研究现状即都是在理论言说培训迁移理论如何能提升教师培训效果,而少有的实证研究包括王鹏、杨化冬以及李娜。见王鹏,杨化冬,时勘.培训迁移效果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01)和李娜.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6]Georgenson,D.L. The Problem of Transfer Calls for Partnership.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1982(10).

[7]Saks,A.L. So What Is A Good Transfer of Training Estimate?A Reply to Fitzpatrick.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ist, 2002(3).

[8]Cheng,E.W.L,,& Hampson I. Transfer of Training: A

Review and New Insigh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8(10).

[9]Pineda,P.,Belvis,E.,Moreno,M.V.,& úcar,X.Is Continuing

Training Useful for Teachers? Training Results on Preschool Teachers and Centers.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2010(3).

[10]Velada,R.,& Caetano,A. Training Transfer: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ption of Learning.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2007(31).

教师培训范文第2篇

要提升教师培训的实效,首先要建立能有效避免内容重复的教师培训管理体系。因为教师对培训的厌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培训内容重复,有的内容有些教师已学习过多遍,他们却还被安排来接受培训,怎么会不厌烦?这一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那就是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框架体系。资格框架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标准、模块与证书。模块是对标准的具体化,是学习者为达到标准所要学习的内容;证书是对学习所达到的结果的认定,它可认定整个结果,也可分模块进行认定。我国已颁发了中职教师能力标准,无论如何,这份标准至少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然而标准只是资格框架的一个要素,如果缺少了对模块的开发,这个标准就无法用于指导教师培训;如果缺少了对培训结果的权威认定,那么即使有了标准和模块,重复培训的现象也是无法避免的。有些省市对教师的培训结果其实也进行了认定,但这种认定只是认定培训课时,即认定某位教师接受了多长时间、什么性质的培训,却没有认定培训内容,因而也是无法做到有效避免重复培训现象的。

资格框架是一切培训的制度基础。如果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框架,那么各培训机构就可根据这份资格框架设计培训内容;培训结束后通过特定认定程序,对达到了某一模块要求的教师的能力进行认定,就可清楚地知道某一教师具备了哪些能力?还不具备哪些能力?他们需要培训的是还不具备的能力,对于已经具备了的能力,教师可以拒绝参加培训,这样就可有效地避免重复培训现象,大大提升培训实效。对于这一制度,我们可能会担心,如果对培训结果的认定中存在不严格的现象怎么办?这其实是另外的问题,即如何认定以及如何对认定进行监控和管理。但无论如何,对培训结果进行认定本身是有助于大大提升培训质量的。要实施这一制度,首先要致力于开发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框架,同时要把培训与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统一起来。

要提升教师培训的实效,其次要努力改革培训内容,因为教师对培训的厌烦,还源于许多培训内容本身的不实用。对培训内容设计一定要明确一个问题,即所要进行的是教师基本能力培训还是专家型教师培训?我们很多培训,总是期望按照专家型教师的要求来设计培训内容,以致内容过于抽象、学理化,离教师实际工作较远。我们可以期望每位教师都成为专家型教师,但在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一个学校只有少数教师能达到专家水平,这些是在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中发挥着骨干作用的教师。从教师管理的角度看,我们只能期望大多数教师达到合格水平。现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还不能达到合格水平。从这个角度看,现有的培训内容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建立起贴近教师工作,符合教师需要的职业教育学知识体系。这是一项庞大工程,因为它涉及到整个职业教育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型。

教师培训范文第3篇

依照市教育局《关于年“教师培训年”活动实施方案》具体要求,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师培训年”活动的精神。市教师进修学校精心准备,认真落实“教师培训年”各项培训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市获河南省“教师培训年”活动先进单位,市教师进修学校获市“教师培训年”活动先进单位,这些成果的取得,原因是多方面的现总结如下:

齐抓共管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

一、领导重视。

一直以来都走在全省的前列,市的教师培训工作多年来都非常重视教师培训工作。而对于“教师培训年”活动我市更是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教师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果,市建立了教育局组织领导、进修学校统筹布置、各乡校(园)协作配合”联动机制,上下齐抓共管,团结协作,这是市“教师培训年”活动取得巨大成果的前提。

市教育局的主要领导和主管科室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年”活动,首先。培训前认真准备,培训中督促检查,培训后全面总结,接到省市有关开展“教师培训年”活动的有关文件后,局长会议研究确定了市“教师培训年”活动方案》并迅速在全教育系统布置安排,要求各校都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并在广大教师中传达,做到思想有准备、工作有措施”培训活动开展期间,教育局领导经常深入培训班做报告、检查慰问,这些都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对于保证学员的缺勤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培训结束后,市教育局对“教师培训年”活动进行总结惩处。

市教师进修学校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培训前在师资准备、教学设置准备、教学方案的制订都认真落实到位,其次。培训中,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培训后健全档案。进修学校的得力工作是培训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

各受训单位通力合作是培训工作的有力保证,

第三。各受训单位在思想发动、人员布置、督促检查都认真配合。

二、加大经费投入是教师培训年”活动的强有力保证。

市教育局加大了培训经费投入,教师培训年”活动中。有力提高了受训教师的积极性,改善了办学条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包括培训费和书费全免,

(一)培训免费。教师培训年”活动的所有培训全部实行免费。这样就减少了广大教师的负担,提高了大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购置和维护了电教器材,

(二)改善办学条件。年我投入1万余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改善了学习、办公条件。

三、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

几十年来一直承担着中师教育任务,市教师进修学校与师范一门二柜。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由于发展幼师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很大,学校建有三个网络教室,二个多功能演讲厅,两个音乐教室,音乐器材、美术器材、体育器材、电教设施齐备,这为各类培训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尤其是体音美教师培训和幼儿骨干教师培训中,这些设施发挥了巨大作用,一般的进修学校是望尘莫及。

四、加强师资培训是培训质量的保证。

各专业教师齐备,市教师进修学校现有教职工120余名。为了保证培训质量,除了选配最优秀的教师担任“教师培训年”活动的培训任务,还在师资建设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根据上级的要求,

1全部参与了省级师资培训。校先后派出了13人次参与省高校组织的班主任培训、体音美教师培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师资班的学习。

校全部选聘优秀的小学教师任教。选聘的兼职教师是一支主要有省学科带头人、省级优质课教师组成的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师,

2选聘了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凡是与小学教学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教师。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高,非常逊色的完成了所承担的培训任务。

并与学员代表交流,

3加强培训的教研。所有的培训班开班前我都组织任课教师研讨交流。力争做到培训内容满足学员需要,培训形式适合学员要求,培训有实效。

五、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实效

根据培训的具体特点选择。对于每种培训选择何种培训模式。

教师培训范文第4篇

 

教师培训的心得一

 

我镇开展了全镇规模的教师集中培训,我也有幸听取了六位领导的精彩讲座,他们六位领导是分别从六个方面进行讲座的,我感觉收获到很多很多,可以说受益匪浅。但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董礼权老师的《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所以我便以董老师的最后一幅对联为题目,写下这份学习心得。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竞争都非常激烈,要想生存,或者说想要做出一番大的成就,都要付出很多很多的显为人知的努力。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来自于家庭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的压力,来自于本职工作的压力,来自于与其它人的利益竞争的压力,更有来自于自身的有形或无形的情绪的压力。对面各种压力的我们,要学会正视现实,要学会自我调节,要变压力为动力,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一蹶不振,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因为我们的本职工作在提醒我们,教育需要的是心理健康的老师,需要的是积极向上的老师,需要的是知识渊博的老师,需要的是业务精湛的老师,所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加强个人师德修养。

 

万事德为先,教师首先就应该知晓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学生,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大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在高尚的师德影响下,培养一批批最美最艳的花朵。

 

二、 学会自省,自我检查,自我修定。

 

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清自己,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吸取教训,吸取别人的经难,也就是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从而进行自我调整,自我修定。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工作,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使自己处于悲观失望的氛围中。那样,只能使事情越来越糟。

 

三、 要保持适当的抱负。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我经学挂在嘴边,也经常在心里慢慢回味。我们要有抱负,要有目标,自信心要足,世上没有什么难事,主要看自己如何去做,什么心态去做,能否坚持到底。当然目标不能定的太高,太过于脱离实际。

 

四、 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为人师,更要开朗,大度,心胸要开阔,要学会克制,忍让,尊重他人,肯定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所谓人无完人嘛!

 

五、 学会与学生交往,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要平等看待每一个孩子,要把真诚希望留给所有的孩子,每天都要把最灿烂的阳光洒给孩子,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要做孩子们的好朋友,好老师。

 

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幸福的!教师的幸福也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的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让自己不为浮华而扰,不为名利而忧,不为流行而感,让我们做新时代最有内涵的老师吧!

 

教师培训的心得二

 

20xx年XX月,我有幸参加XX县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获益匪浅,无论是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而言,还是对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修心养性而言,都特别难能可贵。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办好学校要靠教师,离开教师,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工作离不开教师,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感谢县教育局领导以及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更感谢多位主讲教师在百忙中给我们新进教师带来营养颇丰的精神食粮。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示范研讨课》、《小学数学教学示范研讨课》、《初一语文教学汇报课》、《初一语文教学样板课》、《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新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新教师学会做安全教育工作》、《新教师》等课程的学习,以及为期三天的网络远程跟踪研修,看了远程培训教学光盘。心得如下:

 

一、要加强师德修养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已刻不容缓。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教书育人,重在育人。“为人师表”这四个字应该成为每位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座右铭。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他自己的修养和品性,更代表了我们学校的教师团体。我们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己本身首先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行和可以以身示范的言行举止。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年轻教师从一开始从事教师职业之前就必须做出的最为庄重而神圣的选择和承诺。我喜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崇尚教师这个职业,敬重教师这个职业,将来也同样会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自己对自己承诺的尊重,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一种崇高的追求,根据新时期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要求,尽我自己全部的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初级中学教师。

 

二、要注意教学方法,认真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教学方面,多位知名教授的讲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在理论教学环节中明白实践教学涉及到的原理,归纳理论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才能在实践环节中带着问题与学习、研究,才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目的,最终掌握学习内容。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理论教学规范要求,高质高量地完成授课计划的编制、备课过程,才能在讲课过程中做到准确、重点突出,才能使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掌握所需知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组织相适宜的教学内容,采取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以往的工作做到细致、系统的归纳、总结,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此次学习,在极大的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我更深刻认识到:创新作为教育的核心,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主题。没有观念的更新,就没有创新的行动。高等学校教学要创新,必须转变旧的传统观念,建立新的现代学习观。由“师道尊严”向师生平等转变,建立民主合作的教学观。由传授知识为主向指导自学为主转变。树立“学生会学习的学习观念”。教好课早已不仅仅只是把头脑中的知识复制给学生那么简单,这就要求教师们,尤其是我们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但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更要激发和保护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意识及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年轻教工需要向老教工们虚心学习和讨教的`。

 

四、要有一颗爱心

 

当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有对教育的无限忠诚,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还必须有对学生的一片爱心,通过自己无私的爱,来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教育的一切都源自于爱”这句话便是最好的答案。如果没有爱心,却去找寻什么教育的“技巧”,终是舍本逐末之举,到头来这也只能事倍功半。教授学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这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使我在教育理念上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将努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采用个性化教学,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解惑者,更要引导他们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将成为我今后从教过程中终身教学追求的目标。

 

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生命是神圣的,是最重要的。要时刻教育孩子注意保护自己,远离危险。我要用青春的热情点燃自己事业,为我国教育的圣火增加我的一份光和热,更要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教师培训的心得三

 

20xx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XX市入职教师培训,这两天的培训时间紧凑,课程量大,不免感觉身体劳顿,单着实充实了头脑,受益颇多。作为教师,传到授业解惑早已深入人心自不必说,可是做一个新时期的教师,不但要学会教书育人,还要不断深造自己,提升自己,以最大的热情,最饱满的活力,最激昂的斗志为教育事业添砖增瓦。在我来XX的两个多月里,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在公交车上总能听见学生或者老师谈论,称赞一位叫XXX的老师,大家都说他上课精彩,深刻,我一直都很渴望能听到X老师的课,15日恰好有X老师的《在教育教学中修炼》的培训课,我很激动也很专注的听了这次课。本次课程的题目叫做《教学成果是这样炼成的》,一共十六讲,以下是我对X老师这次课结合我的实际教学中的一些认识。

 

1、激情澎湃的老师永不老。

 

我是XX特教学院特教系的毕业生,在毕业一年之际,我赶上了XX事业编制招聘考试并成功考取了XX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职,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从那时起我就是特教一线岗位上的一员了,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实力对特教做出贡献。我想这一条我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也一定会将这份热情坚持下去,为残疾人为特殊儿童振臂一呼!作为一个教师,要学会寻找激情感染源,在实干中出成果,在善思中出成果,童心常驻出成果。

 

2、阳光心态溶化职业倦怠。

 

我在XX市XX区特殊教育学校代课近两年,一直从事特殊儿童的学前康复工作,主要是自闭症,二十一三体异常,发育迟缓等儿童的行为干预,言语训练的医教结合的康复训练,和学生相处久了,亲身经历了很多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对工作的失望,退缩,厌倦甚至放弃学生的康复,我很痛心。我代课近两年,每天上6,7节康复课,晚上学生放学后还要给学校里的老师们做培训,我依然对我的学生和家长信心满满,其实我不是不累,而是觉得特教事业空白还是很多,前途广阔,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受教育,发展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权利,我们特教人就是学生们的天,学生们的地,我们要始终充满爱心充满温暖,坚持,坚强,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方可做大事,敬业乐业,不图回报,以海纳百川的心态面对烦恼。

 

3、优化课堂结构是上好课的关键。

 

优化教学细节是上好课的保证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往的可以借鉴,但是不同残疾类别不同残疾程度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学生不可以编成一个班级同时授课,所以针对性训练是比较适用于我的学前教育康复课程中,这也是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原则和标准之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在课堂上把握大局,灵活处理细节问题,师生关系良好发展的同时,老师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得以发展。

 

4、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智慧。

 

作为特教老师,不分新老,很多都是顶着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况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几乎没有一个特教老师没见过上课时有学生突发癫痫的,有学生拉在教室里的,有学生弄坏班级教学设备的情况,什么哭闹,自伤的那就更不胜枚举了,每一个特教老师都是多重身份的,有时像医生,有时像保姆,有时像警察,有时像魔术师,更多的像妈妈,我敢说特教老师都不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但确实是一个一个人格上光芒万射的天使。

教师培训范文第5篇

说起教师培训,大家常常会诟病、吐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主要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师培训太“喧嚣”,在培训方式上往往表现为:传统的校本培训、脱岗研修;流行的网络培训、远程继续教育工程、互联网+培训;时髦的基于教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两维互相交替的锯齿型培训……真是花样百出,令人眼花缭乱。其实不论哪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不管借助于什么技术平台开展培训,其目的不外乎通过听讲座、互动、课例演示、案例分析、考察学习、异校锻炼、导师带教等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修复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与学生反复博弈中撕裂的教育教学技能,敏锐教师在教育实践第一线摸爬滚打中因倦怠而迟钝的教育初心,修炼因心理失衡而缺失的职业精神钙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培训做到“宁静”非常重要,它是教师培训企稳回升、越走越远的基础。

那么教师培训如何做到“宁静”呢?

首先,要强大区域内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教师培训队伍的建设是否强大,主要看年龄结构是否合理。教师培训队伍的年龄结构应该基于老、中、青相结合,其合理的组合比例大致可保持在中年占50%~60%、老年和青年占20%~30%,用数学方式表示,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这一结构的确立主要借鉴了现代生理科学、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现代生理科学、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年龄与智力有一定的关系:知觉能力以10~17岁最佳;记忆力以18~29岁最佳;比较判断能力以30~49岁最佳;动作与反应速度以18~29岁最佳。有道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教师队伍强大了,培训的基础就牢靠,建构符合本土教育生态的“造血型”培训体系就成为可能,像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那样的“五能人才”(能上课、能评课、能讲座、能策划、能研究)和“四好团队”(即指财务、人身、心理等方面的安全团队,工作精细化、优质化、合作化、创新化的高效团队,培训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学术团队,追求合作共赢、贡献付出的爱心团队)才能遍地开花,欣欣向荣。

其次,要培养教师培训机构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简言之乃是指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工匠精神”反映在教师培训中其内涵为: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学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学习新课改理论;学习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等。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强大的落实国家教师培训政策法规的决心与意志;践行先进理论的勇气;脚踏实地的培训作风;以人为本的培训管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培训效能;创品牌、出特色、树声誉的培训目标。团结一心的合作精神――对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使命感;实现培训目标的认同感;分工不分心的协作培训精神;善于沟通,,符合民主集中制的培训由集体负责的精神。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培训精神――面对困难挫折,敢于奋斗、勇于奋斗、善于奋斗的决心与信心;敢为人先、敢于负责、勇挑重担的培训意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办培训的乐观主义精神。可以预见,在教师培训情境中一个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应该是:有创新能力的思想型教师,有高度组织能力的组织型教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实干型教师,有深谋远虑、能出谋划策的智慧型教师,在“工匠精神”的辉映下,培训机构的教师不仅能提出各种决策方案,而且还能做出科学的培训决策;不仅能组织实施培训,而且还能适时进行培训前动员,统一思想,合理配置资源,协调解决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与问题。

再次,修炼教师培训机构及受训教师的起码定力。有佛学家曾说:“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定学修持到一定程度自然开慧。”由此可见,定力是多么重要,何其了得。因此,作为教师培训机构要不断修炼其定力。主要通过转变观念、理顺关系、整合资源、整肃队伍、设计项目、破解难题、强化内功等方式,自觉抵御发生在区域内外的“捞钱式”培训风、“观光式”培训风、“应景式”培训风的肆虐与喧嚣。认真学习、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开展教师培训的顶层设计与规划,科学办班。即按教育发展规律办班,按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办班,按教师实际需要办班,按教师培训的特有内在规律办班。受训教师也要不忘修炼自己的定力。俗话说得好,“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受训教师要学习和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原人事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在繁忙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挤时间,抓机会,抵御不良思潮的诱惑,不受歪风邪气的干扰,积极接受培训,把接受培训作为自己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的应有之义、依法从教的根本、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