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教育知识

幼儿教育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教育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教育知识

幼儿教育知识范文第1篇

在大谈素质教育、发展幼儿个性的今天,如何寻求到一种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培养个性化幼儿的教育模式成了幼教界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本园贯彻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尝试在园内进行了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获得了粗浅的认识。本文试从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构建的背景、理论来源、实施策略、我们的思考四个方面加以论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幼教同仁些许启示.

[关键词]

小班化区域幼儿

一、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构建的背景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体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这完全体现了幼儿发展的全面观。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对幼儿个体而言,应当培养的是一个和谐发展的完整儿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多种需要;其次,对幼儿整体而言,教育是面向全体的,而不是面向少数资优儿童,并且不能只抓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儿童,而要面向每一个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再次,应更多涉及到运用集体教学的个别化教学去发现发展的可能性和差异性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关注个别差异、个体需要,保证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我们用《纲要》的精神审视幼儿园教育现状后,发现了原来习以为常的一些模式和做法的弊端。例如在时间的安排上死板、缺乏灵活性,幼儿缺乏自由活动与小组活动的时间,缺少对时间的选择权;在教育内容上,来源往往只停留在教本和即定的教材上,缺乏与幼儿经验、生活与兴趣的联系;在组织形式上,注重集体教学活动而相对忽视幼儿自主选择的自由活动。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教育现状,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于是,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呼之欲出。

2、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

由于历史中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多的强调统一,个性

发展得不到充分的重视。从8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个性化发展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因为个性是创造的基础,是实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因素。幼儿期,孩子的心理、生理在不断的发育、发展,幼儿园的活动应促幼儿身体、心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然而,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又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和改革,那种灌输式、强迫式和整齐划一的教育方法无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更不可能促进孩子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自然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满足不同幼儿富有个性、不同需求的教育模式,使每个孩子在享受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小班化区域活动需要顺应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是幼儿自主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期望通过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构建提升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构建的理论来源

1、小班化教育理论

小班化教育是在小班(指班额)教育的基础上演绎而来的。小班,指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班级儿童数量。小班教育则指随着班级人数减少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小班化教育与小班教育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小班化教育是教学论范围内的一种教育模式的概念,具体指在某种教育价值判断支配下,教育活动形成一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教育过程,带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模式。小班化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①主体性教育特征。追求的是始终将幼儿置于主体的位置,一切以儿童的主体性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儿童的需求及发展潜能。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导儿童积极参与活动,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②个别化教育特征。人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各方面特征以不同形式联系而组成的完整体系。但人有时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特质和个性,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个别差异。成功的教育必须正规儿童的差异,教育者以不同的教育内容、灵活高效的教育形式与方法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提供机会,使教育与儿童正在出现的心智能力相匹配。小班化教育具有个别化的特征,它是相对模式化、统一化、静听式教育而言的,是一种注重儿童个别差异,根据儿童发展水平与需要,寻求其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让每个幼儿进步的教育机制。小班化教育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教师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关注儿童,了解、研究教育对象,为其制定不同于他人的教育策略,让每个儿童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在各自的起点上进步,从而真正落实因人而异的个别化教育。

③保教合一的特征。小班化教育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与优化组合教育资源,又可以使儿童在活动中密度、强度、效度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时间与空间的利用率和效益也同步提升。这就使儿童不但扩大了活动的范围,并且获得更多的作为活动主角的机会。又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教师有条件做到“面向全体儿童”,对每一位幼儿实施“等距离教育”,让教师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避免了过去教育中教师容易“重视两头,忽略中间”的倾向,保障了每个教育对象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2、区域活动教育理论

新时期教育体系中提出了区域活动这一内容后,我们发现,这是一个让幼儿获得知识的教育场所,更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多方面自我能力提高的契机。所谓区域活动,是在指定范围,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并在其中巩固以往所学知识,感知新知识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区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幼儿极大的兴趣。有的孩子自己感兴趣的区域探究一个小时,因为科学区里会变的颜色,有趣的磁铁,线筒电话,橡皮琴等深深吸引了他们,而这个区域的设置,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探索一些简单科学原理、现象的机会,使许多浅显易懂的道理都会在玩中获得。区域活动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①区域内容应丰富,多为幼儿提供选择的内容。

②区域设置要符合现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不宜过深或过浅。

③区域内容要有利于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④要有较健全的幼儿活动观察记录,以便教师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提高。

3、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由前苏联的教育专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他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的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即是寻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富有探究性的环境条件,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可见环境极其重要。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也提到:“尽管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光谱,但每个人也显示出独特的认知特征”,“大部分人只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展现创意”,因此,为孩子创设一个“聪明的环境”至关重要。而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构建正是力谋一个“聪明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挖掘自身的潜能而高效的学习。

三、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构建的策略

1、师幼互动、设置区域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知识构建,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

动去完成。因此,活动区域的创设不仅仅是多增设一个区,而更重要的是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便于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活动区域的设置要体现这一目标,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力求使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决定活动区域的种类。这要求教师既要对各类活动区域的功能有清楚的认识,也要准确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水平和需要。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去布置活动的场所,并且逐渐把集体活动内容融入到区域活动中,使他们在区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另外教师应开动脑筋,采取多种形式,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让各区域都“活”起来。多观察了解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了解孩子们喜欢玩什么,不喜欢玩什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各区角的活动。

2、选择材料、激发探究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必须通过在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识,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

①选择形似性材料以延长幼儿探究的时间

所谓的形似性是指材料的形状相似,颜色相似,大小相似,特征相似。比如:动物拼图、小抓手、找影子,动物拼图四种特征都相似,是将一动物和背景划分成有规律的9块或12块,幼儿刚拿到材料时先观察的不是动物的外形特征、颜色,而注意的是图块上的一个个小孔,他们往往拿起图块先一次次试孔,发现不对再换一块,直至改图块放入小孔正合适为止。而小抓手和找影子,它是形状、颜色相似,幼儿是根据外形轮廓与该物配对,拿到材料,对大小相差较大的材料幼儿能较快找对,而对大小、形状相似幼儿要将图拿过去放在影子上,仔细地观察,发现轮廓不对再换,就这样反复地尝试后才能获得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误,幼儿不再出现反复现象,而是运用目测、思考,一次成功,这时幼儿的探究行为渐渐内化到内部行为了。这些材料的操作主要运用了视觉辨别能力,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大小、颜色、形状、特征相似的材料,要求幼儿辨别的时间越长,需要幼儿进行探究的时间也就越长。

②选择隐秘性材料以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这里的"隐秘性"指的是外形是幼儿很感兴趣的或新奇的材料,而内在的物质则是孩子一下子看不见、看不见却听得到,看不见却摸得到的,往往与孩子的生活经验不相一致的材料。比如:请你听一听、闻一闻,当孩子看见一只只八宝粥的罐子时,他们以为是八宝粥就想去拿,这时里面传出了响声,幼儿就会去摇一摇、听一听,甚至会想办法打开罐头去看一看。这些材料的操作,主要需要幼儿运用触觉,嗅觉和听觉辨别能力,对于幼儿来说,这些材料特别能激起幼儿想要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的欲望,但活动的规则又是不能用眼睛看,在这样的欲望下,幼儿就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尝试、去了解。

③选择可选择性材料以训练幼儿思维多变性

活动区材料的可选择性是指玩法或操作方法的可变性,多样性和可替代性。比如动物插塑、雪花片等,幼儿在玩动物插塑时,由于动物耳朵下插的口子和动物脚较相似,因此刚开始时幼儿会将兔子的耳朵装在猴子的头上,大象的耳朵方向朝上,还将他们放在玩具橱上,旁边用长形积木一围,说这是动物园。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幼儿拼搭时正确率逐渐提高。这些材料的操作,需要孩子联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因为这些材料的操作可以出现很多很多的玩法,让幼儿随心所欲地进行活动而不出现一种重复厌倦的情绪。

④选择障碍性材料以锻炼幼儿的坚持性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幼儿喜欢不断反复的活动,往往是他将要掌握而

又未能熟练的一些活动。比如舀豆豆,刚开始时教师提供了一盆豆,幼儿就将盆中的豆舀入碗中,这时幼儿对舀的当作感到有些难度,只舀到一点点,或在舀间碗中时会洒落,经过一段时间幼儿舀的动作渐渐掌握,而且他们会将盆中豆抖到一起在用勺舀,这时教师再提供一些口大大小小的瓶,大大小小的勺,幼儿舀豆有的会将小瓶放入盆中再将豆舀入小瓶,有的用小勺舀,原因是小朋友认为将瓶放入大盆,用小勺或将瓶移向盆可避免豆豆的洒落到桌面。正在掌握当中,因此在材料提供时要考虑到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既不能让孩子操作起来太容易,也不能让孩子感到太难而放弃,而是要帮助幼儿构建发展的阶梯。

⑤选择新奇性材料以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新奇"的材料是指在活动区活动中初次出现,而且色彩、外形、声音

等方面对孩子富有一种吸引力的材料。比如,给娃娃穿衣,美工区刚投入

了两个塑封的大娃娃(画在纸上),立刻就吸引了许多幼儿询问怎么玩,听说给娃娃穿漂亮衣服时,都争着给它画、印(印章),有的甚至二、三个幼儿合作玩,这样的材料最大的特点是吸引孩子,给孩子一种新鲜感,但是这种新奇的材料对孩子的吸引力是受时间,或自身的玩法的限制较多,当孩子感到不再新奇时就有可能遗忘它,所以在提供新奇材料时我们要考虑到材料对孩子发展的价值。

⑥选择运动性材料以增强幼儿思维灵活性

所谓具有运动性的材料是指孩子的动作会带来物体的变化和运动的材

料。比如:舀米、玩水、玩沙、吹吸管、沉浮、走迷宫等等。这些活动包括儿童对物体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物体的反应两个方面,儿童发动动作是因为他想要了解会发生些什么,或是证明他们对于某一特别动作效果的预测。在实践中我们观察发现孩子对这些东西特别感兴趣。幼儿舀米时有时将米舀到碗中,有时将米堆成小山,有时将勺等物藏入米中,又有时将米舀入小碗,再倒入大碗;吹吸管时幼儿刚开始会将细的吸管插入粗的吸管中,有时会用吸管拼搭物体的形状,经过一段时间他们会用吸管对着另一吸管吹,吹中间吸管会朝前滚,吹吸管的一头,吸管会打转。孩子喜欢听动作后发出的声音,喜欢看动作后发生的变化。

3、注重引导、支持合作

小班化的环境中,由于人数的减少,每一个幼儿受到教师的关注机会大大地增加了,教师与幼儿的频繁接触,犹如类亲子关系,即在幼儿园中替代了部分母亲的角色。因此力求利用这种有利的师生关系,在互动上尽量做到人格上平等、能力上帮助、交往上尊重。人格上平等就是尊重幼儿,不把成人的思想强加于他,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与幼儿的对话口吻是商量式的:“这样行吗?”“你认为呢?”等等。能力上帮助是以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为前提,在互动中与孩子共同合作,帮助孩子发展。教师的帮助是适时、适当的点拨与指导,而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

①相信孩子。通过观察,我们看到幼儿并不是一些“无知无能”的弱小群体,而是一群非常能干、富有创造性的小主人。目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2l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超过任何时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早已被幼教界所接受。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好伙伴,与他们平等相待,将教师是“传授者、维持者、调解者”的角色转向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

②关注孩子。在幼儿活动中,教师了解当前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观察幼儿对什么感兴趣,考虑教师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特别是幼儿在活动时,教师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去要求幼儿.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教师要认识到游戏过程是幼儿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观察等待,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先观察再指导或多与处理好游戏中主客体关系,给幼儿自由选择与自己决定的权利,使我们组织的活动成为幼儿“真正的游戏”,而不致使游戏失去“灵魂”。

③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小班突出直观性、趣味性,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语意的能力差,这时就要求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而中班应采取启发诱导的语言;大班则应趋于理性的指导。

4、交叉活动、促进提高

最早的班级区域活动使幼儿交往范围相对狭小、纬度不足。为了统一年龄段而能力又各有差异的孩子都有不同水平的提高,我们在建构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时对活动群体做了重新的调整。

①同班群体:主要由同班幼儿分小组进行区域活动,适宜在课程模式开展的初始阶段。

②同龄群体:主要打破班级界限,进行平行班的区域活动。幼儿在平行班中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③混龄群体:由不同年龄的幼儿集结在一起活动,他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的选择适合的区域活动内容。

这三种形态的群体灵活组合,适当调整,更好的提高每一个不同水平的幼儿能力。

四、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思考

实施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后,我们发现了以下的一些优势,也从问题中产生了思考:

①通过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实验,我们发现教师更注意对幼儿观察、启发、鼓励、帮助和期待,在操作材料的提供上注意梯度、适宜性、个别化。在活动过程中,提出常规、制止纠纷的时间明显减少。但是此种课程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相关的理论水平,以支持解决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②增加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以让幼儿主动实践探索为主,有利于每位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评价机制还需作进一步的探讨。

③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强的自主性使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情感体验、控制能力得到了增强,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对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研究使我们看到:无论哪-个年龄段班级,幼儿在健康、认知、社会情感、艺术、游戏五大领域的发展水平均有显著提高,因此可以认为此种课程模式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真正体现了优质教育的效果。

但我们的研究仅仅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当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教育成本与教育效益的关系以及一些政策层面的研究等,我们将继续研究下去,以不断完善这项有价值、能推动学前教育改革的工作。

[参考文献]

《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刘晶波

幼儿教育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陶行知 幼儿教育 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何谓“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何谓“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无论是“学”还是“教”,都不能离开“做”这一核心。那么如何利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进行幼儿教育实践工作呢?

一、教育与生活结合,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环境对个体的简单塑造,儿童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规律的作用,即“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教育和环境要积极支持儿童的自主建构过程。现代教育观念提倡教育的开放性,那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如何体现开放性这一教育观念呢?要让幼儿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学习。丰富的社会生活将成为幼儿自主学习、健康成长的一片肥田沃土。例如我们可以带幼儿到草地上放风筝;到花园里捕蝴蝶;到田野里观赏油菜花、捡麦穗……他们在丰富的自然环境中,自主探索、自由交流、自发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可在不知不觉中收获很多。与此同时,要让孩子融入社会生活,发展幼儿的潜在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活动“垃圾分类”中,孩子们在垃圾分类、讨论交流、制作标记等过程中,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每周的自然角记录中,小小记录员仔细观察自然角的植物,然后认真地把植物生长的过程记录下来,再到全班小朋友面前描述植物生长的过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每周周五的周小结论坛,幼儿都会结合本周内在学校或家庭中发生的一些大事件和现象开展的汇报与交流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美国精神分析家艾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只有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引导幼儿与教师、同伴、社会和自然积极互动,让幼儿在自主的区域活动和有趣的各种游戏中积极探索、充分体验、自由表达,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和内在动机,增强自主性,从而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育与生活结合,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陶行知曾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几乎所有幼儿在游戏中都能找到无穷的乐趣,并乐此不疲。只要我们善于利用游戏,便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锻炼与发展创造力。游戏应始终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当中,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如何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呢?

1.充分利用结构游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为幼儿提供开放的游戏时间、空间、材料等,让幼儿有充分选择的机会进行无拘无束的游戏,幼儿能依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游戏主题、内容、材料、方法、合作伙伴等。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激发游戏的愿望和兴趣,有利于在玩的过程中手脑并用,积极思考,增加感性经验,促进游戏发展,诱发创新意识。

2.选择合理的表演。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基础,对其情节中的角色、道具等进行自主选择的游戏形式。我园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灵活性、有鲜明语言特点的各类绘本为表演蓝本,让小朋友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活动。

3.有效运用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它是建立在幼儿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周围的生活为游戏内容的。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游戏室和游戏长廊,为角色游戏提供良好的物质和心理条件。在角色游戏中,根据游戏的不同内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老师在角色游戏中要进行适当渗透。

三、教育与生活结合,培养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

教育来源于生活。陶行知先生认为:“以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要把孩子从鸟笼中解放出来。”幼儿教育要以幼儿发展为本,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如:在一次秋游活动中,我们让孩子们在秋游活动中收集了各种树叶,利用收集的资源,进行了有趣的树叶拼贴活动,并讨论秋天的特征。我们还在春、秋游中对幼儿进行了环保知识的教育,不乱扔垃圾,学会废物利用,把用完的饮料瓶收集起来制作体育器械,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低碳生活,节约资源。我们还开展了“关爱生命、消防演练”的社会实践活动,特邀消防官兵来园进行实战演习,让幼儿亲身体验,观看灭火的情景。通过参观各种消防器材,听消防官兵讲解各种器材装备的使用和操作。孩子能从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消防知识互动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获得自我体验的真实感受。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体验,体验越深刻,悟得越透彻,最终将体验内化为素质。在生活教育中,我们要让孩子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做事、思考的基本道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他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的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生活教育是多么重要。我们应该“以陶为师”,认真学习和借鉴“生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锐意教育改革,不断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5,(第1版).

幼儿教育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实践共同体;职后教育

教师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尤其是隐形知识,对于幼儿教师在其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传统的知识讲授很难使幼儿教师获取隐性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亲自参加各种活动和工作交流来进行相应的提升。在幼儿教师职后教育中引入实践共同体模式,将有类似经验和兴趣的幼儿教师组合在一起,能够让幼儿教师获取更多的隐性知识,为幼儿教师职后教育提供更多的形式。

一、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基本概述

20世纪80年代,终身教育理念蔚然成风。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大潮下也必然要发生新的转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幼儿教师需要面对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良性循环,教师所受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被打破,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有职前、职后教育,校内、校外教育等。随着人们对优质幼儿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成为了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幼儿教师职后教育,指的是教师入职之后开展的教育,其目的主要是进一步拓展其教育思想、专业技能和知识等[1]。所以,对幼儿教师的职后教育加以重视,强化理论研究和探索,对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那么,当前国内幼儿教师职后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怎样?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实际情况,为确定今后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和改革方向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并在对幼儿教师心理特点以及实际需求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为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二、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

(一)幼儿教师对职后教育认识的现状

1.幼儿教师对职后教育的态度。

经调查发现,有90.1%的幼儿教师认为工作上有必要进行职后教育;有9.9%的幼儿教师认为需要根据工作情况确定是否进行职后教育。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对职后教育持肯定态度,希望通过职后教育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2]。同时,笔者在交谈的过程中也发现幼儿教师大都希望通过职后教育解决当前面临的教学问题。

2.幼儿教师参与职后教育的动机。

所谓动机,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行动。人类从事某种活动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里的原因指的就是动机。经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参加职后教育是因为上级文件规定以及园长要求参加的占7.2%;由于自身的实际需求而参加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占83.5%。从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在进行职后教育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动机,同时动机也是良性的,这对促进国内幼儿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幼儿教师对职后教育的需求

1.以课程设置角度来看。

保障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课程的设置。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幼儿教师认为他们想通过继续教育获得如何将实际与理论进行结合的知识。培训课教师由理论走向理论,仅仅重视理论之间的问题,对教育实践漠不关心,或者没有重视怎样用理论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职后教育后,幼儿教师一方面对理论的实质难以深入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更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理论。

2.以对培训课教师的需要来讲。

幼儿教师对培训课教师的满意程度能够更好地帮助培训课教师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授课水平。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对培训课教师的授课评价主要包括:不要照本宣科、讲空话,上课应该重视讲授重点,讲授内容要和幼儿园教育实践相联系,等等。

(三)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一般情况下,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途径有两条:职后学历教育和职后非学历教育。在国内,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其他学龄段的教师相比,幼儿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学历相对较低。对这些人来讲,他们获取资格的重要手段为培训。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有81.3%的教师通过职后教育提升自己的学历;有79.2%的教师通过自考提升自己的学历;有17个年轻教师的学历没有发生变化。由于国家在不断普及高等教育,他们参加工作时的学历层次较高,主要是想借助职后非学历教育提升自己实际教学经验和水平,尽快融入幼儿教育角色。由此可见,获取学历是幼儿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主要动机,以提升实际教育水平的非学历教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四)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效果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在关于职后教育对自己工作有无帮助中,有91%的幼儿教师认为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但是,在访谈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很大一部分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一线工作时间较长,感性教育经验十分丰富,但是缺乏高层次、先进的理论加以指导,导致自身工作难以突破,长时间停留在经验阶段。通过职后教育,幼儿教师可以接触到更多关于幼儿教育的新理论,从而更好地拓宽自身教育视野和教学思路。

三、基于幼儿教师实践共同体的职后教育模式构建策略

对幼儿教师来讲,组建实践共同体的过程可以是无意识的,也可以是在相同兴趣爱好或者需要的目的要求下组建而成的。前者在实践共同体组建初期参与者不会察觉,所以发展比较缓慢;后者由于具有相同的目标会促进共同体的快速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组建实践共同体仅仅是其中的第一步,要想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获取和知识共建的促进,还应该有意识地采用不同的原则和策略进行辅助,才能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提供真实的活动情境,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

以教师构建实践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应该立足幼儿教师职后教育实际课堂,以实践情况为基础,为他们提供多种多样的环境支持,让共同体中的教师能够在活动中认同自己的不同身份,在自身中统一发展和知行。但是,我们需要借助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资源和媒体进行活动情境的创建,同时还应该提供共同体内部教师之间、教师和专家之间等不同个体之间的实际交流和资源共享。不仅如此,创建的真实活动情境有一个最重要的要素———真实的教学情境和场景,也就意味着在实际教学中要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这对幼儿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以此为基础,确定存在的问题为共同体内教师活动的开展提供出发点,让他们在共同体愿景的基础上共建彼此之间的信任,实现相互扶持的目的。所以,我们需要以当期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构建实践共同体,从而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3]。

(二)鼓励共同体成员积极参与,实现幼儿教师共享知识的建构

构建幼儿教师职后教育共同体,其组成不仅要有专家型教师,还应该有效结合熟手教师以及新手教师,有机协调幼儿教育管理者、幼儿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让知识共享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在幼儿教师职后教育、学习以及工作中融入教师实践共同体的运作,有机结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在实践共同体开始的时候,专家和熟手教师在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在活动过程中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随着活动的开展和深入,要鼓励新手教师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并积极地和这些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以深化他们对活动和相关问题的理解,让他们由活动的边缘位置慢慢走向中心位置。不仅如此,还要把幼儿教师职后教育实践共同体放在创造并生成未来的重要位置上,即使有外部的影响也要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这就意味着要以自愿、自主为基础,通过平等、民主的讨论把真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实现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知识的共享[4]。

(三)打造合作共赢的文化,促进幼儿教师隐性知识的习得

我们可以把幼儿教师职后教育实践共同体作为实现互帮互助的主要途径之一,以便于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教学的发展。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新手教师、熟手教师以及专家型教师之间进行平等对话,让他们为实现同一目标进行民主化的合作,并营造合作共赢的氛围。打造合作共赢的文化,一方面,可以将其隐藏在情境性和交互性共同体活动中,也可以将其隐藏在解决人的问题和人的行为模式中,并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共同体成员积极参与活动,并对自己进行反思、总结,让存在于他们思想、行动中的隐性知识向内在经验转化。随着幼儿教师实践活动的增多和强化,隐性知识会跟着复杂性以及有用性的提升而提升,进而实现具体环境下的个体交互,让幼儿教师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5]。

四、结语

构建实践共同体保障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职后教育从单向问题走向相互合作、互惠共赢的共同体,让幼儿教师的纵深知识进一步深化,保障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成为幼儿教师进行职后培训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改革、改进教师职后教育的良好平台。以专业实践共同体为基础的幼儿教师职后教育对实践性知识的获取、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有利,不仅和终身教育意识相吻合,也和国内当前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实际情况相符。

参考文献:

[1]曲霞.实习生对理论性知识的认识及其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2(6):13-19.

[2]刘雪梅.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J].现代教育,2013(8):52-53.

[3]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25-129.

[4]刘延金,徐兰.高层次、多元化、开放性: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发展的方向[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9):32-34.

幼儿教育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解决策略

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指的是对幼儿教师幼儿教育学习所做的一系列的课程设置工作。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仅决定着幼儿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决定着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因此,相比于其他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更加需要科学合理与严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重视专业基础理论课

幼儿教师教育专业基础知识课主要包括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这三门主要课程。在大专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对这三门课程的设置,将这三门课程作为幼儿教师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突出重点与难点。此外,幼儿园游戏与幼儿园课程也是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门课程与前三门课程互为主次,共同构成大专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应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二者协调与融合。而且,幼儿教师教育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包括管理知识,这里的管理主要是对幼儿的管理工作,加强幼儿教师对管理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能够使他们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体现出一定的管理才能。总之,重视专业基础理论课,科学合理地对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进行设置,保证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学习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为幼儿教师走上幼儿教育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重视技能课

大专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不仅仅包括基础知识理论课程,还包括基本的技能课程,这里的技能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课程。美术与舞蹈课程是近几年受到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的两门课程,也是对幼儿教育最为实用和应用广泛的学科。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技能课中,应着重强调对美术、舞蹈课程的教学与研究。音乐相对于美术、舞蹈来讲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技能课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几年,幼儿音乐课细分成了音乐、乐理、声乐、欣赏等不同的科目,可见音乐在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技能课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在技能课设置中应着重强调对美术、舞蹈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提高大专层次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增强幼儿教师幼儿教育的实用性。

三、扭转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多年以来,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严重的艺术化倾向,然而在实际的幼儿教师教学中发现,艺术技能并不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因此,一方面,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做到扭转培养目标,提升幼儿教师教育能力,课程设置始终服务于幼儿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强调与发挥幼儿教师能歌善舞、能说会画的特点,加强幼师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幼儿教师实践能力。但是,在提高幼儿教师实践能力的同时应跳出只注重技巧的“技工型”培养模式,增强幼师实践的创新性。扭转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是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

大专层次幼儿教师教育早已成为当前幼儿教师教育的主流,大专幼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在幼儿教师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好坏不仅仅影响着幼儿教师教学的效率与水平,而且还深远地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幼儿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大专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究意义非凡。有关部门及人员应该深入研究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樊黔江.对大专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张培斌,张宏伟,陈晓华.调整专业设置 拓宽服务面向:兼谈大专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与实践[J].黑龙江牧校校刊,2010(1).

幼儿教育知识范文第5篇

一、教师的态度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

幼儿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幼儿。教师要用关爱、珍惜的态度来对待幼儿,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在被呵护。幼儿在这个时期是非常懵懂的,他们的情绪变化无常,经常会用哭闹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与教导,坚持保护和教育并重的基本原则,用耐心去教育调皮捣蛋的学生,用更多的爱心去包容他们。

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会时时刻刻考虑幼儿的情况,自主调整心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幼儿面前,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教师的情感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幼儿教师的情感主要表现在事业心和责任感方面。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幼儿教育这一行业,才能时刻保持着愉悦的心情,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大部分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都有着一份热爱之情,他们义无反顾地为其付出,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地发挥出来,教育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

有些教师甚至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尽心尽力地扮演着“孩子王”的角色,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幼儿,与幼儿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相互的交流过程中推动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对幼儿道德水平的影响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而教师是幼儿经常会接触到的人,所以他们会下意识地去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通过模仿形成个性品质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规范程度,言行举止的得体、恰当是非常必要的,这将会直接影响幼儿的道德水平。

幼儿喜欢和教师接触不仅是因为教师的外在表现,还因为教师给他们和蔼可亲的感觉。经常微笑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幼儿的喜欢,这是因为幼儿在教师的身上能感受到一种亲和力。这样一来,他们自己在生活中也会模仿教师,这有助于幼儿乐观开朗、温文尔雅性格的形成。

四、教师的人格对幼儿幸福感的影响

幼儿并不懂人格魅力的具体概念,但是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判断是否愿意亲近一个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要具备高贵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亲切、温和、自然、幽默等方面。这样的幼儿教师一般都是睿智的,富有幽默感,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知道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幼儿安静下来。合理地利用人格魅力来教育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思想品质的形成,从而提高幼儿的幸福感。

五、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自身职业道德的规范,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幼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态度、情感、专业知识去履行教育使命,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模式对幼儿的影响,重视自身的职业价值,并且将职业价值和教育意义有机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发扬自己的优良职业道德,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璐.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道德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

[2]黄荣.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研究[D].長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谢春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对幼儿及其教育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