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卓越课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卓越课堂 建设 关键

随着卓越课堂建设的深入推进,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都走在了追求卓越课堂的路上,在追求的过程中,除了辛酸和苦楚外,更多的是困惑和迷茫:卓越课堂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有哪些具体要求,如何来建构和打造?这些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我认为,建设卓越课堂,应重点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循序渐进,逐步迈向卓越课堂。

关键之一:深刻理解“卓越课堂”的内涵

卓越课堂是高效课堂的最高表现形式,是高效课堂的精品,是课改人追求的一种更高境界的课堂。卓越课堂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适合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就是卓越课堂的体现。

1、卓越课堂的实施理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开放、包容、多元,实现自我教育,实现学会学习,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

2、卓越课堂的特点: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情智共生,以生为本,师生创建学习共同体。实现素质与考试,全面发展与个性特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以学为中心,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学习方式是当堂自学、同伴助学、活动展学、互动评学、教师导学。

3、卓越课堂实施的目标:一是教学生本化、预习结构化、知识问题化、小组合作化和评价多元化;二是学生学会、会学、愿学、乐学;三是人人会学习,人人愿学习,人人都学习;四是人人体验成功,人人享受幸福;建构、完善“卓越课堂”的基本模式。

4、卓越课堂的实施策略:一是科研、教研、培训、评价一体化推进;二是分步实施,先实施有效课堂,再打造高效课堂,最后实现卓越课堂。

关键之二:着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卓越课堂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卓越课堂,教师的素质是基础。没有高素质的教师,追梦卓越课堂只能是空想,只有卓越的教师才能打造卓越的课堂。提升教师的素质可从4个方面入手。

1、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除了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一些其他的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天文地理、现代教育技术、新课改理论知识以及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产生一些新鲜事物等,达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片海洋”的丰富知识功底。

2、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即设计教学的能力(编写学习指导书、编制导学案)、实施教学的能力(构建课堂生态)、评价教学的能力(达标测评、跟踪发展)。做好课堂的操盘手,把握好方向。灵活掌控课堂,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3、锤炼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要用幽默、诙谐、美妙、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提高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把难懂的知识变得好懂,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凌乱的知识条理化,把大量的知识规律化,便于学生学习,易于学生掌握。

关键之三:建构“卓越课堂”的基本模式

卓越课堂是高效课堂的最高表现形式,要有效地提升教学水平,课堂教学应该有模式,但不模式化。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模式异彩纷呈,如王敏勤提出了最新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自学指导,整体感知检查点拨,探寻规律练习达标,拓展提高;北大附中“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模式: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师生平等探索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自我评价与成果巩固求异思维培养与问题链的延伸;鱼台一中的“四环导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巩固提升;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等,这些高效课堂模式各有优劣。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有模式,但没有放之各课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年段不同,课堂的教学环节必然不同。尽管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仍然有一个发展方向,课堂教学模式应追求科学合理,教学环节应追求简便高效。建设卓越课堂,必须建构一个基本模式。

当前倡导的卓越课堂基本模式:三环节六大模块。三环节:预习,展示、测评。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串插巩固、达标测评。

课堂流程:

①预习交流、明确目标——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教师将学习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内,一般每组只完成一项即可;

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各小组根据分配的任务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

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

⑤串插巩固,全面掌握——各小组结合组分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具体课堂教学程序:

1、明确学习目标,预习课本知识,小组交流互助。

操作:学习学案上学习目标,自学教材文本知识。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一步学习学案上知识点,并进行讨论、解答。时间约10分钟。

步骤:①教师可联系前面所学知识,介绍本节学习重点和目标;②学案可提前发给学生,让自觉的学生可以对课本知识提前有所了解;③可阶段性对学生预习进行检查,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习惯;④学生对学案上知识都要进行学习和解答,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教师巡视指导、解答疑惑。

注意事项:要加强学法指导,对知识要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联系,初步形成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技巧和讨论学习程序,逐步形成“兵教兵、兵学兵、兵强兵”的良好局面。

2、课堂分组展示,实现思维对话。

操作:学生分组轮流展示,互相纠正,归纳总结,教师可适时补充。时间约25分钟。

步骤:①学生分组展示,查找错误、更正结论;②教师适当讲解、提问。

注意事项: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展示所学知识,尽可能暴露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找出原因,更正答案;教师讲解点评简练准确规范,注重以下问题:面上都不会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引导学生将关联知识串联成线、成体系,对知识适当延伸和联系实际。

3、总结与反思评价。

操作:当堂检测达标情况,总结、反思本节学习成果。时间约10分钟。

步骤:出示或发放检测题,学生做教师巡视,当堂反馈。

卓越课堂范文第2篇

一、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是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有效课堂对学生的要求是:尽可能多地参与,尽可能多地掌握教学内容;对教师的要求是:洞悉教材、洞悉学生、洞悉课堂内外,兼顾优生、兼顾差生、面向全体,集体参与、共同参与、覆盖面大,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奖励和评价。

有效课堂还强调教师在备课上要做到:备教材、备心境、备学生、备导入、备方法、备设问、备层次、备训练、备语言、备板书、备课件、备小结等,在教学中努力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效果最佳化。

课改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成功的,必须通过培训、学习、研讨等形式,使课堂从“无效”到“基本有效”,再到“有效”,让学生都能拥有一个“有效”的课堂。实现有效课堂也需要很长时间,因为涉及一批教师的观念要更新,方法要革新,尤其是中老年教师需要更长的时间。通过两年的改革,目前丰都县的课堂中,多数已经达到“有效”,还有部分处于“低效”,但是正在向“有效”进行转变。虽然许多课堂达到了“有效”,但是要达到“高效”,还需要努力。

二、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表现出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只有效率最大化或只有效益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要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实现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高效课堂还应表现在高效的导入、高效的演示、高效的探究、高效的课件、高效的讨论、高效的作业、高效的合作、高效的考试、高效的反馈、高效的讲解、高效的小结、高效的备课、高效的板书、高效的批改等方面。

目前,课改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在转变,但难以根深蒂固。通过多次的培训学习,教师理解了“课改工作势在必行,传统教育必须改革优化”的硬道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按新课改的要求坚持下去,所以课堂改革一时有一时无,课改观念难以形成根深蒂固的思想。

2.领导在重视,但难以持之以恒。中小学领导班子成员外出学习课改的机会比教师多,回校后也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了推进,但是不论课改推进措施,还是推进制度等,都没有形成体系,各校只有一些零星的小措施,甚至有些学校的领导干部对课改工作互相推诿,不愿带头,自然也难以将课改工作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

3.教师在行动,但难以形成规模。通过县镇级的培训和县教委的推动,课改工作确实迈出了很大一步,许多教师在课改路上行动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课改路上有叫苦的、有停滞的、有后退的。这些教师,有些是自身素质的问题,有些是受他人的影响,有些是不愿努力……执著于课改的教师,难以形成规模,课改工作自然也就难以稳步推进了。

课改的推进从整体上讲缺乏科学管理,课改应该从细处着手,从规范抓起,要一步一个脚印,大胆地往前走,不畏惧也不退缩。

首先,应该制定“高效课堂五年管理规划”,包括一年目标、二年目标、三年目标、四年目标和五年目标,每个目标要有详细的工作方案,要能保证目标得到落实,避免各个学校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情况。

其次,要制定“高效课堂五年建设奖惩规划”,包括对单位集体的奖惩、对课改工作的质量管理人的奖惩和对教师课改工作的奖惩,必须保证年年兑现,鞭策后进,要让所有的课改人看到希望。

最后,是要制定“高效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包括高效课堂教师培训计划、高效课堂小组文化建设计划、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计划、高效课堂全开放计划、高效课堂学生能力提升计划、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设计划等。只有做到一期一个行动,一月一个主题,一周一个措施,一步一个脚印,课改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

三、卓越课堂

什么是卓越课堂呢?卓越就是杰出、超出一般,也可以说是高超出众。卓越课堂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课堂,是杰出的高效课堂,它突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从本质上转变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了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彰显着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没有高效课堂的基础,卓越课堂就是纸上谈兵。教育的发展切不可盲目追赶跨越,只能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

卓越课堂是高效课堂的最高表现形式,是高效课堂的精品,是课改人追求的一种更高境界的课堂。没有基础和能力达到卓越课堂时,还是要从头开始,打好基础,实现高效,追赶卓越。

卓越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卓越课堂;构建

卓越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着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摆脱出来,进入新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新的理念和标准下对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与方法,转换自身角色,构建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卓越课堂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溶化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止是忠实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丰富课程的过程。

一、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要经五步生成,基本流程为:先由主备人“个备”,然后返回学科组“群议”,结合大家的建议再由第一主备人修订,分给任课教师,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再“个备”,最后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做课后修订。导学案在设计时要求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生要能够浅入深出,摸着“石头”过河,步步为营,逼近目标。一般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设、学法指导或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测评反馈、课后反思几个环节构成。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每个导学案的分量要适宜,不要过简,也不要过繁,要合乎实际操作,有实效。尤其要精选习题,坚决杜绝“题海”战术。所编制的导学案的容量以学生预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去预习,即学生根据老师的导学案提示和要求主动去预习。自主学习的关键是设计学习题型。题型设计要依据学习目标和教材,应体现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体现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要简洁明白,抓住关键,揭示知识间的练习,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课堂实践的经验明确地告诉我们,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越深,对课堂的喜欢程度也就越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课堂是属于“自己”的课堂,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学习,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探究目标,有的放矢地查找资料,教会他们处理信息的技巧,教学生备课,其实就是在教学生自学的方式,因此,可以说“自主学习”是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也是内化自有,再生成个人见解的创造过程。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指课内或课外的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并掌握学习任务。即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能力应用性问题。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形式对零散知识进行整合、梳理。

合作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学生这一教学上的不足,使师生在多维互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共同进步的境界。合作创造精彩,在“合作探究”环节中,我们会见证到在学生组长的带领下,有序地展示自己准备的过程、方法和成果,热烈的讨论展示任务的情景,实现资源共享、思维交流和智慧催生。

合作探究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公布学习目标。通过认定目标使学生获得两种情感体验。一方面体验由于自学已经完成了很多任务,获得成功的,另一方面知道还有更高水平的问题需要学习探究,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其次题目设计必须对准学习目标,必须体现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题目的分配不一定每组一个问题,多数情况下各个小组应对所有问题都要学习。题目难度要有层次性,以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明确规定某些题目必须由其它小组的组长点名让学生展示,以激发学困生学习热情,促进小组内的互帮互助。

四、展示提升

展示提升是学生创新、实践的环节,也是教师深化和提升教学内容的环节。展示的过程,教师也不是被架空的局外者,而是平等的参与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对个别知识点也可以进行自我展示。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分工,把小组合作研究的问题利用各种方式向全班展示,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此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及小组的表现加以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展示交流,体验成功。即各小组展示学习研究成果,获得成功情感体验。

卓越课堂是平等而民主的课堂,谁都有展示成果的权利,谁都可以发表意见、张扬个性,台上激情展示,台下热情互动,是卓越课堂的魅力所在。

五、巩固运用

卓越课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减负提质 卓越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52-01

“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打造“卓越课堂”的根本目的是为进一步深化课改成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实现“减负提质”,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考得满意。体现师生的生命价值。打造“卓越课堂”的基础性工作,关键是让师生养成良好的从教习惯和学习习惯,让教育回归人的常态生活。

一、坚持以生为本、优化课堂内外、促进师生进步

课改的深处在课堂,课堂的深处是文化,课堂改革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课堂文化的问题。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一)懂教善教的教师是课堂发展的“利器”

课堂是历练教师的土壤,教师成长是促进课堂走向卓越的“利器”。教师优秀才有学生进步, 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如:我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5》这课时,不仅重视引导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和巩固,还让学生带感情地朗诵,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对所读句子、段落的理解,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而且在第一课时的执教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通过不同形式的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想说,会说,不停的说。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课堂学习氛围浓,学生思维活跃。

“让课堂回归学堂、让教师回归导师。” 重在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坚持“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方向,更具本土特色,其目的是确保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上,体现在学生发展上。

(二)乐学会学的学生是课堂进步的“果实”

“老师,我来我来!”这是我们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顽固的病人、善良的医生、到医院探病的好友……这些角色被学生模仿得惟妙惟肖,引得场下学生捧腹大笑。原本枯燥的内容,在乐学学生的带动和老师的引导下,一堂生动有趣而又高效的课堂便产生。 “卓越课堂”,就是要让学生乐学、会学,最终学会。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想学的学生”,“没有不想进步的学生,只有暂时找不到进步方法的学生”。 学生一开始并不是乐学、会学的。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让不想学的学生变得想学,习惯不好的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真正的关心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乐学、会学成为我们打造“卓越课堂”的重要命题。基于相信人人能够成才的信念,建构“生本课堂”为载体,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新课堂文化”建设的教学策略是“合作探究、少教多学”。“合作探究”是指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疑难的过程也是指情感态度价值观着力潜移默化,实现学生个体的觉悟。 在合作探究中,教师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程度、合作学习效度及探究学习深度为根本,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得轻松而高效。我们在打造生本课堂中采取的“合作探究、少教多学”是一种“以生为本、以学为大”的课堂教学策略。这样的策略,提供了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处理更灵活的接口,全面提升课堂质量,实现学生乐学会学。

(三)丰富精彩的课程是课堂延伸的“源泉”

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更是要注重孩子的未来发展,着眼学生一生的幸福,让他们赢在终点。要让学生赢在终点,是“卓越课堂”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基于此,以建构校本课程、打造独具特色的“学厦”和“艺术基地”为途径,拓宽“卓越课堂”发展路径,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开足开全课程,来不得半点偏差和马虎。否则,就是剥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权利,就是对下一代人的不负责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犯罪。因此,所有科目都必须认真上。

其次,结合本校实际、周边社会环境、教师自身特点等各种有利因素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工作的开展。比如:我校就把万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川东竹琴加入了学校的校本课程中,让学生感受历史赋予我们的印迹,并把它传承下去。

第三,让教学贯穿课内与课外,跨越校内与校外,体现因材施教,实现寓教于乐。可将教材内容设计成游戏、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问题,学习知识;可将教材改编成学案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或重组,鼓励师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二、高效推进“减负提质”,为生命发展奠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求知本是人生快事,但过重的课业负担,几乎已成为中小学生“青春不能承受之重”。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将“减负”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但需要明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决不是对学生放松要求和撒手不管,而是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接触世界,接触事物,接触生活,学习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事,思考更多的问题,培养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

卓越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探究;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357-0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教育理论,“为中国的新教育放下了一块基石”。其中,“教学做合一”倡导的就是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会做。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

新课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始终困扰着广大教育者。作为一名老师,该如何让学生互帮互学,兼能并蓄,博采众长,优化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乃至进行自主管理等,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受陶行知的思想影响,对如何构建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卓越课堂文化建设,也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建立学习小组,考核推选小老师

教师为方便教学而划分学习小组,根据位置排列,按前后确定四人学习组,学期初通过摸底考核推选组内小老师,一月一次竞争上岗。左右同桌也采取“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每一堂课自推小老师。并告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互相配合,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共同进步;另外组与组之间还要进行“较量”,互相促进,这样就需要学生以主人的角色参与。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体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义,倡导让班级、小组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帮助学生体验团队精神的力量,帮助学生体验自我监控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巧用“师生换位”,鼓励学生显本领

好为人师是人的天性,充分利用儿童的这种天性就会开辟一个教与学的新天地。采用“小老师”的形式,鼓励全班学生轮流当早读小老师。读前可由老师协助小老师制定目标,帮助小老师抓住重点读及复习、预习。课后可组织自评、互评、师评。评价不要纠缠学生的“非”,要鼓励、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并为后面的小老师提供教学参考。也可采用“谁超过了小老师,谁就上台当小老师”的形式。如有问题,都由一个个小老师操作解答。在这样的早读课上,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自然就高,老师不在的时候比老师在还自觉认真。为了能上台露一手,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积极地竞争当上了小老师。

有时的课堂教学也如出一辙,或是让学生上台范读,或是让学生指挥听写,或是让学生上台提问、解答,甚至让学生来板书......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多,参与的面大,参与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当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很多,而课堂教学也要变“灌”为“导”DD导趣、导疑、导思、导创,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使其能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三、坚持“教学做合一”,倡导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曾经形象地说:“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是不同的,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还强调教师要给儿童“点石成金的指头”,而不是“金子”,坚决反对不了解儿童的特点和能力而采取不切合儿童实际的强制性的灌输教育。所以必须想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主动练。比如在写字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的同时,挑选书法小能手当小老师巡视检查其他同学的练习情况,对书写糟糕或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由于学生间语言更贴近,更能沟通,他们互教互学,既形成了学生集体自主活动的主旋律,又使知识掌握得又好又快。练习一阶段后,再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这样一来,学生的自觉性、自信心当然也随之增强,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

四、组织协作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组织协作学习,将学习过程置于多向交流之中,其间有认同、碰撞、排斥……创新的火花闪烁其间。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他们良好地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这是一个个性飞扬的时代,我们的学习需要竞争。同时,这又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我们的学习更需要合作。学生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既能改善学生的成绩,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有专长的学生得以发挥,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从同学处得到比在老师上更大的帮助,有助于克服自我中心,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这样做,不仅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几年来,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主渠道。陶行知主张解放儿童。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童。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渴望的东西;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教师对儿童应负的责任是指导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思考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