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后现代主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60-01
一、后现代主义理论要旨
“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西方一支极具影响力和进步的社会哲学文化思潮,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及西方发达的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它早已广泛地影响和渗透到了西方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近三、四十年来集广泛争论于一身的“显学”。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文化思潮,它不仅是一种思潮,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其涵盖面之广以及其特性的纷繁复杂。综合前人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状况,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理论界定,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把握其基本内涵:一是作为一个时间性概念,顾名思义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后现代主义可以说是“随着现代主义的衰落而崛起的”①;二是作为一种理论性概念,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新兴文化现象和理论思潮,是对西方理性文化全面冲击后到达的某种特殊文化状态,它所显示出的是与之前现代主义以中心意识为主导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理论态度。
从后现代主义对抗现代主义这一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以其极端的批判与解构精神为主导,它继承了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但又比现代主义对一切信仰和权威的否定来得更加彻底和激烈,其基本特征具体可表现在深度模式的消解、主体性的消解、历史意义的消解这三方面。可以说,随着时间无限推延和开放,后现代主义的实质就是对后现代的无穷尽的阐释循环的阶段。
二、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思考
文学历来被誉为是感知新思潮的风向标,后现代主义进入中国,就是通过文学感知并率先介绍开始的。在中国,80年代中后期,哈桑、杰姆逊和佛克马等学者到中国进行了一系列访问和讲学,其中由唐小兵翻译的杰姆逊的讲演集《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被认为是中国接受后现代主义的开始。到90年代,随着有关后现代主义作品和文论的不断译介和引进,王宁、盛宁、陈晓明、王岳川等一批思想敏锐的学者也开始逐步将后现代主义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了中国学术界,这一定程度上对后现代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推动了后现代主义理论进入中国。
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全面渗透,对传统的反叛、对意义的消解、对开放性和多元性的信仰,其极端的结构精神无疑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产生于西方二战后特定时代背景之下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它所针对的是现代主义文化的个性、深度等终极价值追求的反拨,体现出彻底的解构精神和虚无主义色彩,带有西方浓厚的本土文化色彩。那么,面对中国的特有文化语境下,这一产生于西方本土文化范畴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国内在接受时也引起了广泛的论争,如何理解和对待这一外来思潮,很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思考。
中国在经历了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在我国的国门重新对外打开伊始,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在内的文艺思潮和观念便迅速涌入我国的思想文化界,不可否认,由于中西文化语境的差异,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传播至今,如王宁所说,已经在中国大陆产生了一系列变体,“中西后现代主义文学有许多表面相似但根本不同的东西”②。在这种差异的背后又导致了中国在接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悖论性和负面效应。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人们大多一味强调解构和虚无的文化价值观,对意义的全面消解引发了一场文艺思想上的“溃败”与瓦解,致使文学的发展更是停留在表面。但后现代主义本身作为一把双刃剑,如何对待这一西方舶来品,并对其正负效应作出合理的判断做到为我所用,我们不妨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其扬长辟短,以人文精神的坚守立场建设属于中国的后现论。
注释:
关键词:国际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形式
中图分类号:TU-098.2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国际主义建筑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建筑舞台,运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的钢铁、玻璃、混凝土材料开发出了经济合理甚至达到良好物理性能的“标准化”建筑。其结果,由建筑师们发起的轰动一时的新造型艺术运动。
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法国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注重保护自己的历史建筑和文化传统,但近现代的建筑风格却走向了现代主义运用简洁、通透的手法,舍弃了传统建筑的符号。这是因为他和其他的欧洲国家一样就是非常的重视传统,尊重传统,他们对传统的态度就是老的东西一定要保护,但是新的东西是不能循规蹈矩。历史是在前进的以前的传统风格包括城市格局要保留。但新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就要有当代的理念、时代的精神来思考,来创造。现代建筑实际上是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一个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受到现代艺术发展的影响,也就是说现代的艺术,现代的绘画是领跑现代建筑风格。才有了众多的艺术流投身的建筑设计中去,建筑始终受到科技水平、生产力的影响以及艺术流派的影响是很深的,所以现代建筑与现代艺术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主义在欧洲得到蓬勃发展但在中国现代主义并没有被接受。比较被认可的是后现代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那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呢?简单的说就是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比较有传统文化底蕴城市和建筑韵味的追求。比如美国等一些国家文化历史比较短,所以想要模仿历史悠久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建筑风格,这种情况在我国也存在,我国历史悠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的提高,大众的审美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居住环境的空间形式。比如喜欢一种贵族文化,也就是拿来显示自己的身份。所以在国内很多地方出现了模仿欧洲古典文化建筑。现代建筑它表现的不单单是去模仿传统的建筑元素或者制式的建筑风格,而是一种完全对自由空间的追求,对自由设计理念的追求,后现代设计是在现代主义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设计,它对现代主义的突破首先是在建筑领域,大分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同时也是有影响的建筑师。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只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的影响,忽视和切断新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联系,因而不能满足一般群众对建筑的要求[1]。
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现代主义为主,80年代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倾向,相对于此对70年代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时期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被视为是停滞不前的时期。60年代末出现的对现代主义的深刻反省,进入70年代以后,如同填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似的,诞生了许多尝试性的作品。针对否定现代主义的课题,人们都在各自摸索着答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现理想。以后的一个时期则是培育“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时期。
实际上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观念对设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形成开端,理论界普遍公认的是从建筑领域开始的。这也是由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具有公共性特征,长久
实用性和巨大的审美影响力等,这也使得建筑领域的风格变化格外引人注目[2]。
三、后现代主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972年,以《五人建筑师》为题的白色装订本作品集问世了。彼得埃森曼、理查德迈耶、迈克尔格雷夫斯、查尔斯格瓦斯密、约翰海扎克5名建筑师在同一时期以纽约为中心展开了各自的创作活动,他们从格布西耶初期的住宅设计中摄取词汇,他们的作品都是以白色平滑的墙面构成的,都会给人一种奇异的感觉。虽然他们的作品风格完全不同,但相对于文丘里、穆尔等费城学派,他们被称作纽约学派。他们的活动与以后的现代主义再认识相联系,经过曲折的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晚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局面。
所谓建筑的解构主义不应该与现代主义对峙,可以说它也只是现代主义潮流中一种展开设计的形式之一。尽管后现代主义受到批评,但是其创新性和标新立异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作为建筑语言他们常常运用非常新的形态。但是,不管是什么时代,其想要表现的核心往往还是与人们的意识深处相通的贯穿始终的东西。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上的排他性和单调性在其发展后期引起人们的厌倦,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富于人情味的、装饰的、变化的,个人的、表现的、传统的形式,后现代主义建筑应运而生,所谓建筑的解构主义,在理论上是否真正与其语言的确提示了建筑表现的一种可能性。将建筑作为一种乐趣的态度,以及从建筑中发现某种新东西的强烈欲望。
设计本身就是以人为主体的创造过程,由设计师来创造,由大众用某种行为消费方式来承载享受设计。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历史差异并存的形态,而人本身作为一种自然个体,具有两种需求的全面功能。这也决定了设计多种风格可以共存和相互影响、相互整合[4]。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进人八九十年代,从髙科技形态、晚期现代主义、乡土主义,到上述的解构主义等, 建筑界简直就是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时代。建筑设计倾向,弗兰姆普敦的论点也许与大的潮流相悖。现代主义与地方主义两极对立的局面发展到现在也许巳经不是什么新东西了。后现代主义采取的是折衷的手法,把传统的文化脉络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虽然在 20 世纪60~90年代是盛行期,但带来了设计界的繁荣时代,潮流前沿的多元化设计,开创了装饰艺术的新阶段[5]。
弗兰姆普敦的研究与他的古典主义索养不无关系,一些传统的东西对当代显得有些过于沉重。他对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空间论进行的所谓独到的解释和引用,使海德格尔理论解析不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也使哲学界的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在其理论被广泛应用的今天,也许巳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但是,对现代建筑无节制蔓延所引发的疑问,尊重一些地方或集团所继承的有价值的东西,并认真地从中学到某种东西的态度却不是用简单的流行语言所能表述的。
[1]于秀军.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宜春学院学报,2003(5):81-93
[2]王敏.浅谈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差异.山西建筑,2006(19)28-29
[3]周蓓蓓.浅谈后现代主义建筑.学院摺英,49-52
[4]丰谷.新时期的建筑美学思想.华中建筑,1994(1)1-9
[5]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一
在王小波写《红拂夜奔》前,“红拂夜奔”是为人们熟知的历史上一段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而王小波运用了后现代主义中的解构主义打破了历史和现实、荒谬与理性、虚构与真实的界限,把这段才子佳人的传统历史故事重建在了一个天马行空的自由世界。“解构”一词最早出现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一书,表示对结构进行分解、拆开,使其中的意义得以显现。[1]如果说解构主义的目的是批判现代主义思维方式,是在打破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那么它还必须树立其自身更显著的特点。后现代主义小说对小说这一形式进行反思、颠覆和解构,在颠覆传统小说的内部形态和结构的同时,形成了自已的“重构”趋势。
二
(一)小说内容情节的解构
王小波的《红拂夜奔》是对明代戏剧《红拂传》的戏仿。虽然《红拂夜奔》再现了原著的一些基本情节,但小说的内容与情节已经变的面目全非,这也印证了后现代“什么都行”的口号。小说中的各个章节仿佛时空穿越一样互相涉及联系着,第一章、第五章、第十章讲述了一个荒诞的“红拂夜奔”的故事,作为小说假定作者的王二的看法与做法自由的穿插往来于其中。第六章是单独说王二事情;第七、八、九章则分别记叙了李靖、虬髯公、红拂为主角的事情。《红拂夜奔》中对元叙事的解构,正意味着“远大的主题”的丧失。正如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所说:“叙事功能正在失去它的运转部件,包括他伟岸的英雄主角,巨大的险情,壮阔的航程及其远大的目标。”[2]在小说的开头构建的荒诞的洛阳城中,历史英雄李靖成为一个爱发明的小流氓,因为证明了费尔马定理获罪要被做成包子。后来却装傻到老,过着无趣的生活。至于小说的结尾,李靖在死去后红拂则没事找事地申请了上吊,故事伴随着红拂上吊却不了了之划上了句号。故事的结局是开放式结局,小说对于红拂的死法和到底有没有死掉用“另一些文献是这么叙述的”,“后一种说法说”,“据说”等多种可能性的推测,这些“可能”相互抵消,使故事内容不再具有完整性和确定性。《红拂夜奔》另一特色是把“作者”引进小说中。小说中假定的作者王二认为李靖证明出了费尔马定理而写了部小说《红拂夜奔》,他以费尔马定理为纽带和生活中与作品中人物相似的经历和感受为出发点自由“行走”在整部小说中。在叙事上,《红拂夜奔》运用的是非线性叙事结构,把人物和事件的碎片如同拼贴画一般拼成一个整体。这让作者无法走进故事,而是清楚的作为一个自由的旁观者。这种写法在传统历史小说中是不存在的,其结果是大大降低了小说作品的主观性,让读者能分辨清楚虚构和现实的界限,使王二笔下的《红拂夜奔》的故事充满着后现代主义的游戏性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当然这种拼贴也不是都有一定的联系,很多只是话语单纯并置。读者会发现《红拂夜奔》好像不仅仅是诉说一个红拂和李靖的故事,还可以看到小说假定作者王二的创造作品过程和他的生活。
(二)小说语言的解构
在现代汉语中“语言”的的定义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符号系统。通观《红拂夜奔》全文的语言,大多是离奇古怪的语言和支离破碎的句子。语言这种按一定规则进行的游戏,已完全脱离了与现实的关联,丧失了它对现实事物的确定指代性,而成为一堆陈词滥调的杂凑和拼贴。[3]《红拂夜奔》呈现出了语言的狂欢,书中运用了重复、堆砌和拼贴等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例如:小说第八章中:“尽管如此,人在这一辈子里。总有几回要成为行人,否则就不能算成年人。因为不行万里路不知天下之大,契科夫就去过库页岛,坡也去过海南岛。”这两句话就表现出了小说特有的语言特色,不受到传统语法和词汇规范的限制。书中甚至还运用了“headjob、taxi”等让人忍俊不禁的新潮词汇。这样的语言已经失去了它原本应有的意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大为推崇,以此代替对总体性的追求,对滑稽模仿大加赞赏,以此代替怀旧,故而其语言是无序的,破碎的、膨胀的、张狂的,只见能指的不尽游戏,不见终极意义的彰显。如果说在古典现实主义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上帝在说话,在现代主义小说中是人在说话,那么在后现代主义小说里则是话在说人。[4]
(三)小说价值观的解构
在《红拂夜奔》的序中作者王小波很直接的提出了本书的主题就是为了有趣。我们在看过了众多规模宏大、主题深刻的小说后,回头看看《红拂夜奔》这本小说表达的价值观,会进入一个“想入非非”的世界。如果说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偏重于精英化和经典化的,表现出对终极性、永恒性精神价值的不懈追求,那么后现代主义文化恰恰要颠覆消解这种传统价值观,转为认同和张扬大众化、世俗化与时尚化的价值观,从而为文化走向大众消费市场开辟道路。[5]《红拂夜奔》如同其它后现代作品一样对传统价值观进行了解构。代表着美丽与个性解放的奇女子红拂变成了一个说着鸟语的无聊透顶的怪胎。气势恢宏的李靖则成了一个不穿内裤的小混混。而有着“龙虎之状”狭义之士虬髯公则成为一个嚼着草鞋,内心阴暗的变态。这三个代表着真善美的“风尘三侠”,就在作者的解构下成为黑色幽默似的讽刺。对传统价值观解构还表现在对性解构上,《红拂夜奔》的书中红拂与李靖的爱情如同一场闹剧,连两人之间的性都充满游戏的色彩。李靖无休止的和红拂对的不屑,让仿佛和爬一颗特别光滑的树没有任何区别。传统文学中超越状态的“思无邪”价值观在这里被彻底的颠覆。
(四)《红拂夜奔》的重构趋势
伴随着作品的解构,重构的趋势也在展开。《红拂夜奔》是以其非线性的叙述、蚺戏的形式、极端的幻想与日常生活的细节相结合,鲜明地表现了反讽、种类混杂、狂欢、行动与参与、构成主义、内在性等后现代主义重构性特征。[6]经过了彻底解构的故事之所以还能够重构,还在于人们拥有着共同的心理品质,体会共同的生存状态和经历共同的生存困境。《红拂夜奔》之所以荒诞,在作者无时不刻不在讽刺这个压抑变形的社会。所以作者带领着作品中的人物追求自由有趣的生活。在故事最后不是结局的结局中,红拂却僵在了程序化的死亡申请中。一个人连死的自由都没有,可见这样的世界已经完全灭绝了人性。而虬髯客的死更具黑色幽默,已经变得像比目鱼一样的他死在了他自己作为“领导”营造的一个糟糕并且无趣的扶桑国。这个世界如同洛阳城和长安城一样,扶桑国的人们习惯于这种被设置的生活。毫无差别的生活模式不是自由的心灵所能承受,但是被奴化了的人类却麻木的接受着。生活就像王小波在小说中说的那样:“根本没有指望,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改变的。”
三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中国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50-02
我寄思于这个纷繁的所谓“后现代”的社会之中,汲其滋养而铸本身;我试用佛之菩提树下皆空无畏之态而面临举世经纶,凛然以对现实具象。假如我可以预见未来,并对未来加以一番评价概括,那么,我是否可以把我们的未来称之为“后后现代”,把在那个时代下,社会所形成的思潮称之为“后后现代主义”呢?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与现实意义
当下,似乎把侃谈“后现代主义”的任何问题当成是一种时髦之举。倘若我把这里的“侃谈”上升为论,那么,有其所论,必有其论果。矛盾对立是事物加以论述的前提与可能,矛盾对立又决定了论的结果,即褒与贬。我是一个喜欢赞美的人,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当每一个事物出现于人性包容下的纷繁世界时,它已经注定了它存在的必然,我或许可以对它加以贬义上的指述,但我无法用我的贬述去改变事物本身的必然存在,或许适以圣能之贤加以鞭挞、驱使而操其发展、变化之方向上的可能性。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产生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是西方社会后工业化革命的间接式必然产物。在此,我第一次提出了“间接式必然”这个崭新的定语来修饰产物。《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宏建、袁宝林主编)中提到:“美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是建立于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即《美术概论》中所提到的“上层建筑”,而西方后工业化革命借以发达的科学技术,精密的机械化程度创造了“后现代”物质文明基础。物质决定意识,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它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故然,一定社会下的物质必然会产生人性思维的一定结构与表现模式。至此,我要明确地表示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与现实意义,以此讽驳那些大谈后现代主义表象之上取舍、褒贬之见而无视后现代主义本源存在的欣欣自乐的学者们。
二、中国当代的后现代主义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
前面在针对事物存在,事物存在过程之中其内在的矛盾对立关系借以外在的语言表象――“论”做了一个简单的提点。论之所以为论,其产生的前提与可能是事物存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于西方后工业化社会,是后工业化革命超脱现代主义思潮与理念的而谓之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正如前面我所说的那样,相应的社会物质基础下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概括与总结,而“后现代主义”只是这个概括与总结之后人们给予的一个代号罢了。然而,在当代中国整体思潮的怪象、荒诞面前就中国有无后现代主义,曾经是乃至21世纪下的学术界为之骚扰、争论、不安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此,我大胆地提出,中国当代的后现代主义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它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是一种继承、借鉴同时又结合自身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因为中国的传统与现实使得中国文化在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接触与对话中,已经带有了它自身的文化立场。我把这种“东土化”了的后现代主义称之为“东方后现代”,所谓“东方后现代”是指东方国家(主要是指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接受、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之后,兴起或出现的一种文化学术思潮和现象。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预演中国“后现代”之传统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不是一种伪学说,但我们无法回避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现实关系。坚持后现代主义伪学说的人害怕、排斥后现代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消化、曲异,或许说我要从另一个侧面高度赞扬一下他们为维护民族传统而不惜学术献身的无畏精神。哲学规定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人性视角审视下的所谓的传统同样是发展变化的。当我们喜看传统取向而为之表象倾情的那一刻,又有多少人看到了其所谓传统背后曾经的历史融合。所以,传统是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在此,有人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么后现代主义与传统文化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只是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文化思潮停留于时间流程上的一个片刻,就像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一样无法改变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存在及其继续发展壮大。后现代主义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是发展变化的后现代主义,是必然的社会思潮,是事物整体发展过程中区域时限内的概括总结。否认后现代主义在中国,非但不能保护我们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一种封闭、否定与保守之见。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定层面上无法回避的变革、取代上敢于面对、正视现实,积极引领中国未来传统发展。至此,我要明确提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必将预演中国“后现代”之传统。
四、后现代主义的形式概念与表象特征
后现代主义预演中国“后现代”之传统,其本身并没有整齐清晰的模式和思想体系,在后现代主义的大旗下汇集着形形的流派、理论和假说。后现代主义一反传统文化谓之正统上的一元性、稳定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自举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等特点,彻底否认了传统文化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叙事准则。它与现代主义依然存在着不确定性、模糊性与内在联系。后现代主义作品呈现出来的构理性、消解中心躲避崇高、零度叙事、表象拼贴与大众文化合流的鲜明特点已经并继续引领中国未来传统之整体走向。
在谈到后现代主义如何预演中国“后现代”之传统的时候,让我们从一开始就排除几个不可能的后现代主义定义。第一,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风格概念。就像先前所说的那样,后现代主义是人性思维用以概括总结现实表象之后,在现代主义基础上的一个形式递进,是后工业社会物质基础上的一个总的思潮。以风格或语言来界定后现代主义,还会导致某个作品的某些部分是现代主义,另一些部分则是后现代主义的荒谬结论。与其说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判与否定,还不如说是现代主义思潮借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磨合而以待中国“后现代”之传统。第二,后现代主义也不是一个时期的概念或一个艺术运动的概念。它首先错误地将现代主义视之为一个有时间性的艺术运动,这种错误会产生将所有1960年以后的艺术都视之为后现代主义的荒唐结论。后现代主义是人性思维用以概括、总结现实表象之后在现代主义基础上的一个形式递进,它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思维变化而形成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思维。与其说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引领了社会发展,还不如说是社会形式色彩变化下的总体趋向缔结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借以人性思维上的有意选择罢了。第三,后现代主义不是当代艺术的现实,它只是并且始终只是一种观念形式,一个批评概念或美学概念。这一点特别值得一提。某些天真的后现代主义者相信,我们“已经进入”某个划时代的时期,我们应该绕过现代直接进入后现代式的乌托邦狂想。从后现代主义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一直处于西方有识之士的解释与批评之中。在我看来,某些被称作后现代主义的东西,事实上是现代主义本身内部的一种晚近的发展衍变,我们一往强调后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化的曲异、消化,其实,还不如说是传统自身变革之后包容于“后现代主义”这样一个形式概念而已。
五、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价值体量
后现代主义已然中国化是不容否认的事实。那些否认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并且担心、害怕后现代主义思潮颠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们,在其呐喊历史传统而排斥“后现代”的同时,恰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最为直接的否定与动摇。我把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所呈现的状态以及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文化“嫁接”。以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的“苗”,嫁接到中国本土文化的“根”上,不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声势多么浩大,嫁接在黄瓜根上的葫芦苗是永远长不出葫芦的,只是形状上表现于大小、圆扁、样子的新奇罢了,味道仍然是本源内质的黄瓜而已。但并不是否定后现代主义在本土上的价值,而是客观地给定了它在中国大地上的价值体量。于是,我更为坚信地就是中国本土文化在后现代主义面前,永远不会变得“面目”全非。但由后现代主义在中国营造出来的文艺领域的“杂糅语境”却也是如同唐代陶瓷工艺之极品“搅胎陶”一样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它令人愉悦,甚至令人迷狂,但它永远是饭后的一道甜点。让我们用宽广的心胸去包容它那形形的假说与猜想吧!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的异质样式而客观地存在,必将引领我们的未来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六、后现代主义开启中国未来文化新篇
后现代主义思潮预演中国“后现代”之传统,或许在预演怎样的传统结果上显得过于主观性质与历史未知性。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求解理性依据的个体,我也无法把握、明晰后现代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直至未来的结果。因为,物质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物质产生的可能之后,人们才会思索于物质之上的观念形式,即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思潮。而今,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乌托邦的“中国化”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中国文化,持以拒绝的态度是最为不客观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已经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历史门户,我们无需害怕、阻扰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其结果无法用自身的角度去评价。
世界在变得如此的“小”,未来的文化将不会是“中心话语”“霸权”的独白,因此在文艺理论界我们必须考虑的是本土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问题。在不断更新观念,稳步发展,紧跟世界步伐,才能使已然本土化的后现代主义在打散重建的里程里呈现“文以载道”的新气象。若可以“载大道”就不必故做谦虚的姿态“载小道”,这样故意地远离客观有碍于学术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将“中西合璧”的本土文化培育得“国色天香”,而至更加多姿多彩。这也许是学术界人士对已然中国化的“后现代主义”的希翼吧。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7.
[2]王来法.哲学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7.
关键字: 微博 微博文化 后现代主义 特征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思潮之一,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指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反传统、反权威、强调个性与非理性的浪潮。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去中心化、非连续性、碎片化、非同一性、多元共生等。
一、碎片化的文本信息
国内微博一般将文本内容限制在140个汉字以内,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捧。由于字数的限制,微博用户可以直接将自己对事件的主观感受表达出来,不再进行复杂的逻辑加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的距离,实现了话语权的大众化回归。用户可以迅速的传播和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心灵小记、处事所感、信息传播、求助需要等信息。微博信息,近似于低门槛的要求,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并加快了信息传播频率。产生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而其简短、零散的特点,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基本需求,使得人们获得的信息更加丰富多彩。
二、多样化的渠道
微博充分整合各种传播信息渠道,以多种传播终端作为信息扩散的渠道。微博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完成了互联网络和手机的完美对接。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保证了微博信息传播速度的即时性和高效性,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微博多元化的传播中心和平等、互动的传受关系,能让更多人参与到社会信息的传播活动中来,实现即时交互传播,确保了传播更加广泛和高效。各网络运营商针对于个人智能移动终端不断的推出可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服务的新应用软件,提供用户随时随地上微博的便利。随着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快速发展,各种便捷的上网终端设备为微博提供了可能,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信息,并且更新的信息不仅局限于文字,还可以利用手机的拍照功能通过彩信、WAP或手机客户端等形式将图片视频即拍即传,极大增强了信息的现场感,保证了信息传播速度的即时性、真实性和传播效果。
三、信息传播即时高效
微博已逐渐成为网络用户自我表达和公共播报的平台。按照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从信息的发出到接受反馈需耗费较长的时间,信息的滞后性就在这时产生,而微博传播则将这种滞后性大大降低。不管是信息的还是接收,用户都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大限度缩短了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时间,实现信息生产和传播的“零时差”。这种简单的一键转发功能是微博十分重要的一个特征,信息转发的次数作为衡量微博信息传播能力的指标之一,决定了信息传播的长度,并将信息传播路径的决定权交给用户。用户通过转发实现海量信息的互动与重组,信息的内容则在转发的同时实现增值。转发功能不仅给用户创造了一种开放的社交关系,扩展了用户之间交流的机会,而且还保持了个体间完整的信息流,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信息和接收做到“零时差”,微博的转发功能也使用户接收信息、阅读信息和再转发信息的过程同步完成,实现了信息再传播的“零时差”,满足了人们对于获取即时新闻的强烈需求。
四、沟通交流个性互动
微博的传播方式模糊了信息传播的者和接收者界限。信息传播不再被主流媒体所垄断,每个用户都是微博信息传播的动力,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微博的力量与速度是不容小觑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呈爆炸性增涨,导致人际交往之间越来越呈现出表层化、快捷化特点。融合了多种媒介传播形态的微博使信息传播的草根性越来越明显,用户以最精炼的话语将信息、个人的心情感悟、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到微博上,并通过转发信息碎片集中在一个主题下,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话语权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由于微博渠道的多样化和文本的简单化,使用户在表达上会更加的随意,这种随意性表现在其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心理状态的因素上。不需要过多的逻辑思考和语言组织,随时随地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思想感触和观念情感,不仅满足了用户的表现欲和分享欲,也使某些用户的窥探欲得到满足。
作为一种可以即时信息的系统,微博客整合了用户的时间碎片,三言两语随时随地就可以传播信息和动态,极大满足了网民们个人表达与沟通的需求,因此受到广大网友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李林容,黎薇.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J].当代传播.2011(01).
[2]刘丽清.微博虽“微”足值道尔——微博特性之浅析[J].东南传播.2009(11).
[3]张品良.网络文化传播:一种后现代的状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