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桃花绽放

桃花绽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桃花绽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桃花绽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智能变电站;发展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193-01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有关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在110 kV以下的低压变电站大多已实现无人值班,220 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也大量应用自动化新技术,这极大提高了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同时降低了变电站的总投资实。然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电网的自动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智能电网的提出,迫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一步发展以适应发展需要。

1现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然而,现有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还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传统一次设备体积大,质量重,安装运输成本高,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爆炸将使变电站一次设备受到较大损坏。CT物理结构上的困难使得它无法精确提供保护和测量需要的大范围量程(动态范围从

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变电站安全运行和设备维护管理,降低了信息的利用效率。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其在电力系统中也如同其他行业一样为企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更新。在变电站建设领域,自动化技术随着应用网络技术、开放协议、智能一次设备、电力信息接口标准化等产生了比较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2智能变电站产生的背景

目前国内变电环节存在常规变电站和数字化变电站(或智能变电站)两大模式。常规变电站存在采集资源重复、存在多套系统、厂站设计和调试复杂、互操作性差、标准化规范化不足等问题;数字化变电站存在缺乏相关标准规范、过程层设备稳定性、可靠性有待验证、缺乏相关评估体系和手段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变电站生产运行的效率,不利于电网安全运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充分体现了“互动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和需求,以数字化变电站为依托,通过采用最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建立整个变电站所有信息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及处理的数字化统一平台,实现变电站的自动采集、自动控制、运行状态自适应、设备状态检修、智能决策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功能,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和管理水平。

数字化变电站就是使变电站的所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由过去的模拟信息全部转换为数字信息,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通信网络和系统。其中基于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协议IEC61850标准支撑的全数字化变电站方案不但得到了电力企业用户的高度关注,同时也被广大电力装备生产制造厂家认可。智能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相比,更蕴含了物理集成和逻辑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内涵即为变电站内数据采集、传输、控制等过程全部实现数字化并能达到智能化的要求,实现形式主要基于“数字化变电站”;设备高度集成;增加高级应用、一体化智能设备应用、在线监测应用、二次设备的一体化应用等功能。面向智能电网的需求,智能变电站注重可靠、集成、坚强、安全、高级互动功能。智能变电站的优点主要在于其实现了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互操作性的问题,解决了二次回路接线复杂的问题,解决了控制电缆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可靠性,实现了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降低了全寿命周期内的工程总体投资。

3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任务

国家电网制定了2009~2020的规划,根据目前技术发展的现状,建设智能变电站分三步来实施。2009~2011年为试点阶段,2012~2015年为重点发展阶段,2016~2020年为全面推广阶段。在当前阶段,主要以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为基础,探索并研究满足智能变电站要求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随着高级应用技术、在线监测技术及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的发展,逐步突出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逐步完善具有高级应用功能的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已经是未来十年至二十年变电站技术的发展方向,今后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与研究工作包括:

加强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跟踪和IEC 61850标准的研究,因为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构建了智能变电站的底层技术。研究新型互感器技术,特别是电子式和光电式互感器的抗干扰性的措施,继续深入研究过程层通信和一次设备的数字化实现,同时进一步开展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示范性工程,将现有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发现其应用重点的优势和不足,探索出适合新型电网应用、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模式,然后逐步推广。在新建变电站和变电站改造项目中优先采用IEC61850标准,努力使在变电站内上达到统一的通信标准,深入研究通信技术中的以太网技术以及在变电站内的实施方案,逐步取消现有现场总线的通信方式,用工业以太网构建智能变电站的通信平台,为IEC 61850的全面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在线监测和电气设备的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在现有数字化一次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适应智能电网需求的相关功能,与研发机构共同研制智能设备,并开展试点应用,总结经验。在现有较为成熟的数字化变电站基础上,对二次系统进行功能配置上的整合及相关数据整合,为智能变电站的高级应用功能夯实基础。结合智能调度技术的发展和运行的需要,开展适应于智能电网发展要求的状态检修、变电站高级应用、全寿命周期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实现的探索,制定相应实用化的技术应用方案。当具备技术条件时,在现有数字化变电站成熟的技术构架上实施智能化应用,使最终实现智能变电站的目标。

4结论

在我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大力推进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建设了示范工程,但许多关键技术仍处于成长期,部分技术尚不成熟,无法达到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的要求,因此制约着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南方电网公司从战略的高度把握智能电网发展的方向,大力推进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遵循“需求引导、整体规划、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的16字原则,提出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建设一个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简称cccgp,即3C绿色电网),并着手智能变电站的研究建设。作为复杂的智能化系统,智能变电站需经过多阶段、多目标发展才能完成。改造原有的变电站需要应用上的平稳过渡和重点技术突破,逐步达到完善。从我国的这两大电网公司的发展举措来看,因此,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将为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沛超,高翔.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J].电网技术,2006,30(24):73-77.

[2]钟连宏,粱异先.智能变电站技术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

[3]陈文升.智能变电站实现方式研究及展望[J].华东电力,2010.

桃花绽放范文第2篇

放眼世界电影,我们发现,近些年来,反映老年生活题材的影片不乏佳作。2008年,加拿大电影《柳暗花明》(Away from Her,萨拉・波莉编导)曾备受赞誉,获得加拿大吉尼奖七项大奖;2011年,意大利电影《无限的青春》(A Second Childhood,普皮・阿瓦蒂编导)也在本国赢得好评,导演阿瓦蒂收获了意大利银绶带特别奖。年华逝去,疾病缠身,老年痴呆症改变了相爱一生的浪漫;现实的重压,情感的纠结,被迫放手心爱的伴侣……两部影片虽然具体内容不同,但都再现了迟暮之年老人生活的病痛,以及比病痛更难以忍受的心痛。同时,两部影片最终都借诗意化的表现手法释放、升华了美好的人类情感。

相比之下,《桃姐》有些不同。虽然它也将镜头对准了老年生活,描写孤老病死的人生结局,却通过写意地表现病痛,有意地回避内心纠结,善意地调侃生活,营造出一种更平静、更温暖的影调,让生命像林间的涓涓细流,无声地流淌、远去,像绿草上的无名小花,悄悄地绽放、凋谢。而这种低调、内敛之美得自于影片在几个方向之间达到的平衡。

影片写情但拒绝煽情。佣人“桃姐”(叶德娴饰)在梁家服务60年,先后侍奉祖孙五代,主人家的少爷罗杰(刘德华饰)在她中风后,安排她入住老人院,直到最后为她养老送终。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中,导演通过日常生活的写实描写,刻画了主仆两人之间的情感流动。桃姐以自己的尽职、勤俭,打理罗杰的生活,用自己的厨艺呵护罗杰的健康。那只卤好的牛舌凝聚了桃姐对罗杰的疼爱与关切。从罗杰的角度来说,桃姐意味着家的所在,意味着等他归来的窗口灯光,意味着受宠、被偏爱。但导演许鞍华没有用戏剧化手法强调主仆之间的感情互动,而是将所有情感溶化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罗杰对桃姐的关爱,渗透在一件件琐事之中,帮她联系老人院、带她出席电影首映式、一起吃饭、陪她看病等等,一切都在不言之中。不仅如此,在有些段落影片还做了“冷”调处理,比如最后罗杰放手让桃姐离开的段落,既没有刻意突出罗杰的痛苦,也没有让他一直陪伴桃姐到生命的尽头。罗杰和桃姐恪守主仆身份,只是努力将世间的温暖传递给对方。这样的处理让影片跳出了情节剧式的戏剧性,更写实,也更有韵味。

影片谈论生死但少有压抑之感。生死是一个深入心扉的话题,它纠缠世人一生,总让人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收获不同的感悟。正像影片的英文标题A Simple Life所暗示的那样,影片在主仆情的背后,通过桃姐豁达、平静地接受人生的谢幕,探索了生死大义。桃姐不抱怨,不纠结,她冷静地预想到自己病情的后果,主动提出进老人院。虽然初入老人院有种种的不适应,但她善意对待身边的老年朋友,很快与周围老人打成一片。在生命面临结束之际,桃姐、罗杰和牧师一起祷告,用“忧患有时,伤痛有时”等一切皆有时的观念,给自己支起一片宁静的天空。因为一切有时,桃姐坦然地接受了生死,接受了相聚与分离。在这样的处理手法之下,影片虽然讲述了一个略带忧伤、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但它不晦暗,不悲观,不让人窒息。因为桃姐的豁达,观者也跟随她一起卸下因生命消逝而起的重负。

影片文艺腔十足但不乏商业片的愉悦。沉闷似乎是文艺片的“通病”,是导致文艺片曲高和寡的“元凶”。想当初,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2009)曾获得多项香港金像奖奖项,虽如此也未能逃脱市场败北的厄运。或许是汲取了前者的教训,许鞍华在这部作品中,既保持其一贯的写实风格,同时又糅合了明显的喜剧的、商业的元素,比如罗杰与香港导演的双簧戏,罗杰身份两次被误认,再比如老人院里两位老人错戴假牙并发生挣执、某老伯不停借钱找洗头妹,还有对电影首映式的调侃等等,正是这样喜剧元素的点缀,使得一部极易流于沉闷的电影引逗出观众的阵阵笑声。再加之香港知名电影人,如徐克、洪金宝、邹文怀和内地导演新秀宁浩的客串,以及刘德华的明星效应,让一部小规模文艺片有了商业片式的演员阵容,也制造了“数星星”的。

不过,群星灿烂的配角阵容并未掩抑女主角的风采。就像朱丽・克里斯蒂(Julie Christie)支撑起《柳暗花明》一样,叶德娴对角色的精彩演绎也是全片最令人称道之处。她细致入微地展现桃姐的容妆、姿态、不同阶段的身体与心理变化,丝丝入扣,不温不火,自然顺畅,再加上许鞍华一贯的写实风格,使得桃姐这个形象像邻家奶奶一样朴实、真切。

桃花绽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煤矿;自动化;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3-0011-02

自动化是指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过程管理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经过自动检测、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煤矿自动化是将将高科技手段应用于生产的一个最重要的实践之一,它反映了煤矿企业现代化的水平,能够迅速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在发达国家,煤矿开采的全过程已实现了自动化,包括煤矿的勘探、采挖、浮选、运输等过程都是通过信息网络系统进行控制的。我国的煤矿自动化技术正在飞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关于我国煤矿自动化发展也在日渐提升。关于煤矿工业的采煤、运输以及供水、供电等方面,都逐渐开始实现自动化。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探索煤矿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 矿井自动化从过程控制系统向现场信息的高度集成方向发展

过程控制自动化的更好实现必须以设备的高度自动化为前提,而过程控制系统要想实现远控集控的目的,就必须实现现场信息的高度集成。传统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系统存在很大的弊端,它仅可以实现现场设备自动化控制的目的,而在为远程监控提供现场设备信息方面的功能缺失,即传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现场设备不具有较高的可视化程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仪表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这也极大地促进了过程控制系统现场信息的高度集成。过程自动化是从设备自动化发展而来的,能够有效促进矿井安全生产,实现“五化”目标,即为:一是机械化;二是自动化;三是数字化;四是网络化;五是信息化,从而形成一种数字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具有立体的属性,即它是本地与远程的统一、固定与移动的统一。这一系统的实现方式为,首先现场设备控制系统主要处理现场信息采集工作,这是由传感器来实现的,主控制发出控制现场设备的指令,由执行机构处理这种控制工作;其次,网络传输系统完成对每个现场控制系统的连接工作,这是通过某种规则来完成的,从而使得每个控制系统的信息汇集到地面集中监控中心,最终可在这一监控中心上来完成对每个系统的控制管理工作。

2 建设基于企业级中央集控系统是煤矿企业自动化过程控制的必然趋势

2.1 建设全矿井过程自动化的集中控制中心

在矿一级实行自动化机集中控制,并配套相关监控中心,可使用当前较为前沿的过程控制技术,这一技术可实现煤矿开采的自动化,而后加强建设和不断完善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其具有先进性和高效性。同时,在自动化采掘设备的选取方面,必须保证其科技含量高,工业以太环网技术的选取也应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建设矿井集中控制中心的目的是,使煤矿企业有效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工作,它是通过地面集中控制中心来完成对井下一系列设备的远程监控、操作等。在地面集中控制中心处理编程工作时,必须采用具有统一标准化特点的组态软件来完成这一工作,而后将井下的设备和系统转化成相应的参数,这一工作是在地面集控中心完成的,然后由地面支援中心来完成远程诊断工作,最后向井下工作人员发出故障指令,由其及时处理,从而可以有效完成企业集中调控工作。

2.2 建设企业级过程自动化集中控制中心

煤矿自动化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实现对企业整体作业流程全面监控,这必须以成功建设自动化集控中心为前提。

随着采煤整体科技和规模的不断发展,矿级集控中心将会逐步被淘汰,这也是煤矿企业过程自动化集控发展的必然结果。煤矿企业级自动化集控中心主要对以下几个系统进行全程监控:①基础设备层;②过程控制层;③企业安全生产调度层;④企业各级管理层,如此,目前的煤矿生产模式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实现数据统一于企业,企业在做出对策时,必须首先搜集各种数据,而后作一番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得到较为真实的数据,以完成对矿井的整体监控,这样企业自动化才能更好地支持决策系统。企业级集控中心必将在煤矿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生产、决策等环节。

3 未来煤矿企业级远程集控中心的主要职能

1)企业级远程控制中心具有以下特点:①高效的自动控制网;②快速的通讯传输网,这使得远程监控中心能够实现对采煤、掘进等过程更好地监控。

2)对矿井某些设备远程开、停车进行控制。要想实现对矿井设备的工作情况的有效监控,全面对设备进行远程诊断,合理调整设备参数,这一系列工作必须通过集控中心软件来完成。而后由中心发出设备检查和维修指令,以使矿井工作人员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必须保证集控中心具有企业级数据仓库,才能成功实现对生产、设备等数据的精确分析,确定合理的检修时间等,这是通过矿井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来完成的。集成公司资源计划系统等可以有效配置各种设备配件等,这是在集控中心来完成这些远程操作。

4)要不断对各流程进行监控,以获得各流程的实时数据和过程组态画面,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以下情况的实时了解:一是作业进程;二是现场环境;三是设备运行情况;四是能耗生产情况,将生产现场与监控中心统一起来。不断加强自动化的分析工作,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知识挖掘系统,从而最终建立一个智能化与自动化并具的企业级专家知识库。建立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以更好地实现企业安全、高效生产和良好经营,充分应用自动化,实现总体效益最大化。

4 结论

众所周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煤矿自动化产品越来越多,煤矿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也是越来越高,涉及到煤矿工业中采煤方面、掘进方面、运输方面以及供电、排水方面,是当前我国煤矿生产和安全的技术保障,对当下我国煤矿自动化发展现状与应对途径进行分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未来煤矿企业应该建立企业级集控中心,这样就可以通过高效自动化设备以及快速传输网,实现对井下全部流程和设备的集中监控,从而可以迅速作出检修决策,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玉春.计算机监控技术与系统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庞伟栋.供电远程监控系统在煤矿井下的应用[J].工矿自动化2007(6):94-95.

[3]朱翀.煤矿自动化发展方向初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4]李海东.煤矿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J].煤矿现代化,2005(05).

[5]周方,王孟效.煤矿全集成自动化系统的设计[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6]王天福,贺胜宽.探究煤矿自动化发展方向[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1).

[7]胡轩.论煤矿自动化的未来发展[J].能源与节能,2012(06).

桃花绽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储配站;消防设计;危险性:消防给水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LNG-液化天然气的缩写,按照美国国家标准NFPA59A定义为:一种基本上是甲烷构成的液态流体,含有微量的乙烷、丙烷、氮或通常在天然气中存在的其他成分。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气田和油井伴生气,通常是作为燃料使用。由于其液化储运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国内一直是近距离管道输送,资源浪费严重城市液化天然气(LNG)储配站(应急调峰站)的功能是液化天然气的贮存和气化,其站内设备主要由液化天然气储罐、液化天然气泵、气化器等组成。

一、火灾危险性

1、天然气的爆炸浓度为5%~15%,属甲类危险品。

2、天然气储罐存储量巨大。

3、储配站选址。由于储配站一般设置于城市边缘。但随着城市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储配站将会被市区包围,其危险性日显突兀。

4、天然气与液化气相比,具有密度小、易散发、不沉积的优势,火灾危险性相对降低。

二、LNG储配站消防设计的基本要求

1、站址选择

LNG储配站站址选择必须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应避开地震带、地基沉陷,废弃矿井等地段;应布置在城市边缘地段,并远离人员密集区;站址应具有符合要求的供电、供水、通风及道路交通等条件。

2、总平面布置

LNG储配站应采用分区布置,站内应分为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生产区包括:LNG储罐区、工艺装置区及放散装置等区域;生产辅助区包括:综合用房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锅炉房、变配电室等。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之间应设围墙进行分隔;生产区四周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储罐区和设施四周应设围堰,围堰区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围堰内一个最大储罐容积;站区四周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实体围墙。

3、消防给水

LNG储罐应设置固定喷淋装置和消防水枪(水炮)灭火系统;当LNG储罐总容量大于或等于3000m3时,其集液池应配固定式全淹没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LNG储罐消防用水量应按储罐的固定喷淋装置、消防水枪(水炮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用水量之和计算。

4、电气防火

(1)供电要求。LNG储备站其供电应按二级负荷设计。消火栓系统、水炮系统、储罐喷淋冷却系统及可燃气体泄漏报警系统等消防用电设施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生产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2)应急照明要求。消防泵房、配电室、控制室等应设应急照明,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20min。

(3)防爆要求。LNG储配站的储存装置区、工艺装置区、装卸区均为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场所,应依据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确定爆炸危险环境场所,并选用相应的防爆电器设备。

(4)防雷要求。依据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液化天然气和储存装置、工艺装置、天然气装卸装置,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其防雷、接地的设计,应严格按规范设计,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三、消防水量的计算

1、不同规范对于火灾延续时间、固定喷淋装置供水强度、水枪用水量等相关参数是基本一致的。不同的是储罐容积大小分类界限略有不同。因此,在设计时,不管采用哪种规范,固定喷淋水量和水枪的用水量计算结果都基本一致。

2、《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另外规定,在上述消提到防水量计算的基础上,需增加200m3/h的消防水余量,这是套用了NFPA59A的相关规定。我们建议:作为城市LNG气化站,当储罐总容积小于1000m3时,将不考虑消防水余量,而当储罐总容积大于1000m3时,可考虑增加消防水余量。

3、注意的是:如因场地紧张,低温储罐布置较紧凑时。采用立式罐和卧式罐有较大的差别。以150m3低温储罐为例,立式罐外直径为3.73m,高22.70m,卧式罐外直径为3.70m。长23m。如罐间净间距为5.60m时(1.5倍罐直径),立式罐不用考虑着火罐相邻罐的冷却水量,但卧式罐必须罐间净间距大于13.40m时(罐直径加长度的一半),才不用考虑着火罐相邻罐的冷却水量。

4、所有规范中,对高倍泡沫发生器的用水量均无明确要求。根据发生器设备的实际情况,建议按10升/秒·台考虑。

四、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

消防给水系统由消防泵房、消防水池、消防给水管网及消火栓、消防水炮等组成。

1、有关消防泵房

根据消防泵房场站消防水量水压所需要求,泵房内应设置两台以上消防水泵,选用自灌式吸水。当有火灾时,消防泵由压力联动装置在火警后2分钟内启动,使管网中不利点的水压和流量达到灭火要求。另外,稳压泵还应在消防泵房内设置好,当管网压力低于一定值时,稳压泵将自动启动补水功能。

回流设施在消防水泵中的设置。设置定期开启消防水泵,试验消火栓在水泵出水管上,确保运行状况的正常。另外,泵房应设有值班人员与报警电话,确保能直接开启、停止消防水泵的运行。

扬程计算在消防水泵中非常重要,扬程过低则无法达到消防要求,过高又会造成供电设备和水泵的浪费。《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与《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对液化天然气立式罐的消防水泵的最大扬程均无明确规定。在过去的设计中,一般以水枪射出的水束能达到立罐顶部作为水泵的最大扬程标准。所以,虽然立罐高度约25m左右,但却要选择70m~80m高的水泵扬程才能达到。这种做法我们认为有点过于保守。

实际上可参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关于LPG球罐的消防水泵要求,LPG球罐不管有多高,只要能满足顶部喷淋装置的出口供水压力大于0.20MPa,水枪出13的供水压力大于0.35MPa。能满足此条件时,消防水泵的最大扬程选择在60m高左右就可以。

2、有关消防水池

消防水池的设置是根据计算的消防水量来定,当消防水池体积大于500m3时应分为两座,在消防水池中设液位显示,建议水池之间的联络管设为两根。不定期更换消防水池中的水,可以保持池内水质良好,各站消防给水水源从邻近的市政管网中引入。

3、有关消防给水管网

消防水管网应采用闭合环状,材质方面应选用钢制管道,再配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及固定式消防水炮。液化天然气储罐上设置水喷雾装置,对储罐进行冷却。水带箱设在室外消防栓旁,箱内配置2盘直径65mm、长度20m的带快速接1∶3的水带,及2支VI径65mm×19mm水枪、一把消火栓钥匙,水带箱距消火栓距离2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要求“液化天然气立式储罐固定喷淋装置应在罐体上部和罐顶均匀分布”。所以,在绝大部分设计中,只在罐体上部和罐顶设置1~3根喷淋环管。《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要求“储罐采用水喷雾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时,喷头应按储罐的全表面积布置,储罐的支撑、阀门、液位计等均宜设喷头保护”。因此,部分设计中就采用了多环喷淋甚至满环喷淋的布置。

结束语

LNG储配站使用的介质主要是LNG和NG,其危险性主要来自生产运行时操作不当或站内设备、管线破损,导致LNG和NG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遇高温或明火将产业生爆炸。在城市天然气储备站的消防设计中,消防给水设计是重中之重,只有按照设计的规范才可以真的做好整体消防设计,保证安全。

参考文献:

[1]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S].

[2]GB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

桃花绽放范文第5篇

1.1多年来,祁县的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机械化水平较高,而经济作物特别是大棚蔬菜、果园等高效产业受机械化程度制约,发展比较缓慢。但是,随着多功能田间管理机等一批小型农业机械的研制和推广,祁县没有小型农业机械的状况得到了解决,农产品结构正逐步向有机蔬菜、高档瓜果等高效农业发展。

1.2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化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既增加了农业收益,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小麦精播可节约籽种3~5kg/0.067hm2,增收小麦25kg/0.067hm2;化肥深施技术能把化肥利用率提高1倍;机收技术的应用,可节约成本30元/0.067hm2。

1.3促进了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祁县农机化的不断发展,改造和更新了传统农业的耕作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根本转变。农机化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使农业耕种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2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农机化投入不足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资金不足;②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耕作机械、收获机械的推广缺少财力支持;③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资金不足。

2.2地方政府还未建立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协调机制在《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虽然明确界定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但由于没有政府部门的统一协调,结果在实际操作中部门之间沟通协作困难,农机局对农机及配件的生产、经营等监管力度无法到位,存在农机管理工作脱节现象。

2.3农机化服务滞后到目前,全县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维修网点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农机作业的要求,全县农机化服务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农机专业合作社队伍、农机大院建设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农业机械效能发挥不充分;由于乡镇农机站无阵地且经费欠缺,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农机基层服务体系薄弱,使得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得不到很好的开展和落实。

3促进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对策

3.1加强对农机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不断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将发展农机化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农机化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尽快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农机服务新组织,使农机管理和服务工作更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3.2加大农机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银行资金为补充、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机投入机制县政府要增加对农机化的引导性投入和公益性投入,从政策上、资金上大力扶持农机科研开发、农机推广、农机培训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与农机大户发展,提供公益所需经费;把对农业生产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纳入奖励范围,支持和鼓励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加强财政和信贷资金的整合联动,发挥两种资金的整体效益,对农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购机给予优惠信贷支持。

3.3加大农机推广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3.3.1由主要粮食作物一般环节机械化转向关键环节机械化和全程机械化现阶段要以推广机械化收割和大中型拖拉机等高性能农业机械为重点,提高机具配套比,逐步引进推广精准农业机械,实施机械化精细作业,促进农业进一步节本增效。

3.3.2由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转向经济作物、林果业、养殖业等机械化重点推广旱地耕作、植保、牧草种植、收获和加工机械,不断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3.3.3由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化转向精深加工和贮运机械化满足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和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档次,增加附加值的需要。

3.4加强农机作业组织创新切实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农机购置补贴促进大量的机具进入农民家中的同时,搞好维修、服务、管理、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需要有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要树立好的典型,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有力地发展一批会经营、懂管理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让他们在满足自己需要的条件下,承包经营一批土地,使广大的无机农户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其他行业,达到互利双赢。

3.5坚持典型带动培植市场主体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以扶持、指导和服务典型为抓手,积极培育各种形式的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以点带面,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

3.6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机科技队伍的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农机科技队伍是当前农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加强县、乡两级农机科技队伍的培训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农机新知识,熟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掌握示范操作、维修保养等技能;加强对农机监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素质和监理水平。

相关期刊更多

五台山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医学美学美容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百花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