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改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前言
为了使医疗事业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我国颁布了新医改政策,其内容针对我国未来医疗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方向,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对于医院来讲,在新医改政策实施过程中,如何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改革,使其能够全面适应新医改提出的各项要求,成了当前各医院经营管理中应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二、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首先,财务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相对其他事业单位,我国医院财务部门不仅具有较大的资产数额,还涉及到国家政策支持、设备和日常收入等各个方面的资产,这为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要想其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高效的展开,就必须要在设立专职财务管理部门的基础上,健全其财务管理体系。在医院日常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大多数医院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中都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但在实施新医改政策后,其体系的缺陷也不断凸显出来,其很难满足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尽管几年来国家也在不断加强对医院财务的管理力度,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很多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还没有得到科学、及时的更新与完善,管理效率不高,进而常常出现一些财务管理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医院的创新发展。
其次,财务管理网络化应用度有待提升。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虽然信息、网络技术已经在医疗领域都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且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就目前医院财务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不足,网络化应用程度还有待提升。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医院大部分都为公立医院,其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往往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因而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单纯的为了替代传统人工记账引进了相关财务软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却没有真正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这不仅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会计核算方式缺乏科学、系统性。就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现状来看,其各项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所以,要想其相关问题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就必须要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针对医院会计核算工作来讲,缺少系统、科学的核算方法是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新医改政策下,其核算方式不仅难以适应其核算工作提出的各种要求,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在新医改政策实施后,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投资与支持,大多数医院也逐渐转型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因此,目前的核算方式的运用上与以往不同,现有的核算方式往往难以适应当前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需求。所以,必须要经过改革和创新才能发展出科学、系统的核算方法。
三、优化医院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措施
在医院医疗制度不断改革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完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十分重要,其实施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医院能否长远的发展。因此必须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升内部工作人员对其的重视程度,从而来促进整个医院的发展更加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以及系统化,从而来能保证医院在新医改政策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下提升了优化医院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几点措施。
(一)优化财务会计控制系统
在新医改政策下,要想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与工作质量,就应该充分结合其政策的标准要求,不断更新、优化财务会计控制系统,进而为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来说,提升会计核算水平将会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它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做好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将会促进医院控制投资成本的输出,提升医院的整体效益,并且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管理中,医院应给予其管理部门充足的管理权限,使其能够对医院固定资产、日常经营收入,以及政府资金方面的投入等所有财务实施统一管理。同时,考虑到传统管理体系与方式对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为了充分满足新医改政策提出的新要求,其财务管理人员应在全面掌握其政策各项要求与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医院转型的,高效、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为其管理人员提供丰富、科学的参考依据,也可以让每项财务管理工作都得到认真落实,促进其工作效率的逐步提升。
其次,在新医改实施过程中,在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时,其管理人员还应该重视起预算管理,在具体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到医院当前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并将预算管理目标具体分配给各个部门、科室,以及各个项目,以此来确保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二)系统、科学的进行会计核算
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会计核算对整个财务管理工作有着关键影响,所以,对医院财务管理来讲,要想使其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就应该实现系统、科学的会计核算。特别是在新医改政策实施后,在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要探索出科学、高效的会计核算方式。因此,在其政策实施过程中,各医院应结合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创新出科学、高效的核算方式,进而为其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准确、完整参考依据的同时,使各项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作都得到科学、有效的落实。
比如:新医改强调,财务管理应科学核算医院的医疗服务成本,在合理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前提下,科学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在此基础上,为了其医疗服务成本能够得到系统核算,医院就应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来管理医院的医疗服务,并将有效的参考依据提供给会计核算部门。另外,在实际核算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工作效率,加强对医院财务成本的控制,其核算人员还应该对医院潜力与现有资源进行全面了解,并针对医院医疗服务等放面的之处采用科学、系统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来有效降低医院成本。
(三)科学灵活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相关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实现其管理工作的统一化、信息化和规范化,也能够促进其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同时其管理系统的科学应用,还能够实时收集、整理,以及分析计算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信息与数据,并以此来全面了解、监督医院的资产以及流动资金的应用与管理情况,并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因此,在新医改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其管理部门应科学、灵活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并结合各项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提升其应用效率与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对效率的强调亟需强化医院成本会计。新医改政策在阐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时,将“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列为第三条原则。其中在效率方面的具体要求是“提高医疗卫生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对于医院群体或特定医院而言,提高运行效率及服务质量,势必需要强化成本管理,亟需成本会计的配合推进。其次,对收入的相关调整亟需强化医院成本会计。对于特定医院而言,新医改在收入方面的主要调整和变动有两点,一是通过“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限制药品价格,规避乱定价或售价过高等现象,达到降低收费标准这个目标,影响了医院的收入;二是通过规范“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在医院收入中的比重。再次,引入社会资本亟需强化医院成本会计。新医改规定“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与国家投入资金不同,社会资本本身的资本性质决定了其有获利的需求,势必进一步激化医院之间的竞争,倒逼各个医院重视成本管理,强化对医院成本会计的配合需求。
二、医院成本会计的现状及发展障碍
相对于新医改对成本会计的迫切需求,及成本会计本身的深邃内涵,医院成本会计的现状不容乐观,其具体实现存在多方面障碍。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意识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缺乏三种意识,一是缺乏经营意识,习惯于提高药品价格及国家资金投入支撑的公立医院,具体运营过程中往往强调完成国家交付的服务任务,履责意识重经营意识轻;二是缺乏成本意识,经营意识的缺乏极容易导致对降低成本提升利润本意识;三是对成本会计理念缺乏清晰地认识,成本会计实际上是一种管理会计,或者说是会计管理职能的高层次体现,但部分医院财会人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往往仅把其等同于单纯的成本核算。其次,手段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因为医疗服务内容及涉及的成本单元等事项越来越丰富,部分医院的成本核算过于杂乱和繁琐,但没有形成科学合理而清晰的举措体系。二是相对于成本会计的深邃内涵,现有成本会计实践手段或方法单纯地偏重成本核算,而对成本会计管理之较深层次事项的实现方法和手段探索严重不足,甚至暂时性空白。再次,制度方面的问题。虽然,《医院会计制度》为医院成本核算及控制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制度依据及基础,不过僵化借鉴工业企业的色彩较重,对医院这种介于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特殊组织的特殊性考虑不足,指导价值有限。另外,该制度的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⑥,而新医改还涉及到了社会资本涉入的民营医院或私有化色彩较重的基层医疗机构,二者之间在制度方面存在断层。第四,素质方面的问题。成本会计包含成本核算,但又高于成本核算;医院成本会计即有企业成本会计的内涵,也有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成本会计的特色,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部分医院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素质基本上没有能同时胜任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方面工作的素质,跨越企业及非营利性组织财会工作能力及经验的也比较有限。最后,效果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一因为成本核算方面的不到位,部分医院无法披露系统而可信的成本信息;二因为单纯进行成本核算而缺乏对成本构架地分析,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决策而言参考价值有限;三因为成本会计推进过程中没有考虑优化各成本单元的组合和调整建议,没有起到优化相关决策这个最有价值的作用。
三、新医改境遇下推进医院成本会计工作的主要要点
【摘要】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基层医院中药房通过信息化、规范化、人性化改造和执业医师制度不断完善,服务工作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要求。
【关键词】新医改 基层医院 中药房管理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及新医改政策的出台,要求充分发挥祖国医药的服务作用,加强中医临床研究,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采取扶持中医药发展政策,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因此要把中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作为中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药房,简单的药物调剂的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管理应向信息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才能适应现代中医药管理发展需要。我院实施的一些管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加大硬件投入,推进中药房信息化建设。新医改政策提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计算机网络在医院已广泛使用,我院在医院管理系统平台上,除正常的划价、取药、库房管理业务基础上,针对中药房的特点我院增添了以下几个工作菜单:
1.1、药品存放显示菜单。根据药品消耗频率进行归类并计算机上存档。如分为高频、中频、低频3类,并根据药的类别尽可能放在有利区域,这样药师既容易记,抓药也节约时间,如不清楚上机一看一目了然,这样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为患者节约时间,提高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1.2、药品高储、低储报警菜单。防止药品过多造成损失和不足现象,同时为进货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1.3、存储湿度,湿度报警菜单。我院购买了湿度、湿度仪联接计算机,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警,严格执行药房存放条件,确保中药的质量。
1.4、失效报警系统菜单。每一个药品进入中药房都必须输入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设定失效期前三个月报警日期,及时提醒药剂人员和临床医生沟通,减少医院损失。
2、规范化中药房管理,严格执行中药房药品各项制度。随着新医改政策中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在基层医院的西药品种中减少,为发挥中药作用提供更大的舞台,中药药品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2.1、药品的资质审查和采购,要杜绝人情关,从主渠道进货,禁止采购“四无”(好无批准文号、无批号、无厂家、无商标)和伪劣中药材[1]。及时掌握药的价格信息,对调价和增值的药品,要抓住机遇,尽量予以采购。
2.2、药品的入库验收。药品入库严格执行验收制度。凡是进入药房的药品要有工人检查核对品种的真伪、规格、数量,包装等是否符合规定[1,2]。
2.3、药品的保管,药剂人员要充分地了解中药材有效成分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采取适当措施做好药房药材的防凉、防热、防潮、防蛀。特别是霉雨季节要勤晒,在晒时应根据药材的性能要当处理。比如容挥发油的药材如薄荷、细辛、当归等不宜暴晒,过高温度挥发油易散发,颜色和香气;再比如合油脂类药材柏子仁、大麻仁、杏仁等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会氧化分解,温度增高使药材由油质外溢,产生泛油、酸贩等变质现象[3]。
2.4、药品的盘点工作由于中药材的特殊性,特别是饮片都是整进零买,易出现机、帐、物不符,在加强计算机管理的同时,应做到每月盘点1次,零散药品盘点时要称量准确到“克”。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盘点数须达到机、帐、物一致性。
3、改善服务环境,转变中药房服务模式。根据新医改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转变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主动服务,温馨服务,上门服务的要求。我院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3.1、改“窗口式”服务为柜台式服务,建立“零距离”调剂服务模式[2,5]。医院门诊药房窗口工服务,尽管有自身的特点,但新医改形势下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并且这种方式已显现诸多不利之处,窗口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阻碍了医患之间的交流,给患者带来不悦,往往出现双方交流误会。通过改变以往封闭式的窗口服务,采取开放式柜台服务,实现患者与药师面对面地对话、交流,建立“零距离”调剂服务模式。通过这种服务模式能充分地发挥药师和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一是增强了药师原本淡漠的主动服务意识;二是增强了患者的强烈参与感,可以方便地向药师提出用药方面的有关问题,以最佳的药物依从性,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三是零距离的调剂服务模式可重塑药师形象,提高医院信誉。
3.2、规划就医环境,提供温馨服务。我院重新规划中药房布局,配备候诊椅方便患者等候取药、电视播放轻音乐、并用绿色植物美化环境等方法,使患者油然而生一种轻松感,温馨感,从而调节患者心理,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3.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中药氛围,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我院会同中医管理科自办中药节,每年端午节举办一次中药节,利用广播、有线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并散发健康教育处方,广泛地宣传中医药好处,并免费赠送艾叶、菖蒲、香包,为患者表达一种关爱,为亲人为爱人领一个心意,为家人保四季平安健康。
3.3做好随访工作,紧密医患关系。我院针对经常服中药的慢性病患者,做到一要中药房留下电话号码,定期回访询问用药效果,介绍新特药,二要与中医管理科人员走进社区,上门服务,与患者面对面沟通,进一步拉近与患者距离,。
4、加强临床沟通,充分发挥执业药师职能
新医改指出要规范药品的临床使用,发挥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与药品质量管理和不良反应的监测等作用。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医生是治疗的主导者,护士是治疗的观察者,药房是安全有效的提供者,三者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并且专业的优势更有益于产生互补作用,药房办员不能停留在药物调剂这个层面,而是要主动地面向医护人员,向向患者走出药房深入临床,患者中间主动同他们沟通充分发挥药物在疾病过程中的最大效应,减少不良反应,避免用药失误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丽,汤子孝,白杨.我院中药房现代管理的体会[J].中国药房,2008,19:21.
2、蒋建国,唐璐,王建新.现代药房“零距离”调剂模式讨论[J],世界临床药物,2003,24(7):446-448.
【关键词】 新医改 医院 财务指标
在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机制,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维持完善市场结构;获取竞争优势,补偿投入成本,形成结余。在经济管理方面必须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工作的需要,对财务管理进行改革,进行全新的财务管理探索,启动和组织转变能力和综合分析信息能力,通过对成长率的指标—净资产结余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收入结余率的变化,细致研究这三项因素的变化来挖掘导致医院成长性的因素。通过发挥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扩大在市场中所占份额,抢占市场制高点,夺取制胜权。
医院的财务指标很多,除了医院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收支结余及现金流量状况等基本财务指标外,财务分析阅读者比较关注、能满足医院管理者宏观管理需要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 经济效益指标
1.1净资产结余率=本期结余/平均净资产
它表明医院资产的所有者投入净资产的回报率,分母也可用期末数。
1.2业务收入结余率=(本期结余-财政基本补助结转)/业务收入总额
它表明业务收入的实际结余水平。业务收入结余率是衡量业务收入创造净结余的能力,指标高低的因素分析需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进行,可利用医院内部报表和资料进行详尽分析。
1.3经费自给率=医疗业务收入÷医疗业务支出
它是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不包括财政专项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的比率,表示医院经常性支出的平衡能力。经费自给率大于1说明医院经常性收支能够自给;小于1说明医院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将无法生存。
1.4资产收益率=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100%
该指标反映医院资产的利用水平,引导医院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
1.5资产保值增值率=调整后的期末净资产/调整后的期初净资产
该指标反映医院可持续增长情况,另外也反映医院资产的保值情况。因为,财政补助结转(余)和科教项目结转(余)不受医院的控制,所以在计算该指标时将这两项予以扣除。
2. 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指标分为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2.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表明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的保障。它还可以变形为:流动比率=1+(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
2.2现金流量比率=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对于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以上两个指标是评价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2.3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它表示在医院资产总额中,有多少资产是通过借债而取得。通常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以负债取得的资产越少,但从经营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医院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差;而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医院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偿债风险太大。
2.4权益乘数=资产/净资产
它表明1元净资产拥有的资产总额。表示医院的负债的程度。权益乘数越大,负债程度越高,给医院带来越大的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也带来了高财务风险。
2.5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
该指标表明,1元的利息费用有多少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作保障。这一指标对有长期借款的医院尤为重要,对评价医院的财务风险很有作用。
以上三个指标是评价医院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3. 反映管理水平的指标
3.1应收医疗款周转率=医疗业务收入÷应收医疗款平均余额
它表明医院的病人欠费回收的速度,一般认为越高越好,因为它表明收款速度快、资金占用少、坏账损失可以减少、资金流动性高。在计算该指标时,应根据应收医疗款余额进行计算,不能按扣除坏账准备后的余额进行计算,这样更能体现医院应收医疗款的管理水平。
3.2存货周转率。这是医疗业务成本成本与平均存货库存额的比率,用以衡量医院的存货是否过量,测定医院存货的变现速度,其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医疗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库存额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运用存货以产生医疗业务成本能力的指标。需从存货的各构成部分用量上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影响存货周转率的主要问题。医院存货包括库存物资和在加工物资两部分。从类别上看包括:药品、卫材、低值易耗品等。新医改政策中提出国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加药事服务费。同时,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药品成本不再单独核算。基于以上因素,药品周转率指标将逐渐被存货周转率指标取代。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了医院存货的管理水平,在不妨碍医院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应以最少的库存储备为好。
3.3总资产周转率=业务收入总额/资产总额
该指标表明,每一元资产能够形成多少元的收入。该指标越高越好,说明资产使用效果越好。
3.4医保收入实现率
该指标反映医院医保收入的管理水平。指标越高,说明管理水平越好。但是,另一方面,要考虑医院医保管理部门的管理策略。实施统筹基金增长战略的医院,该指标一般都控制在90%左右。
3.5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床日数÷实际开放床日数
它反映了病床的一般负荷情况,说明医院病床的利用效益,对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6病床周转次数=出院病人数÷平均开放床日数
它从每张病床的有效利用程度方面说明病床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4. 病人费用评价指标
4.1门诊住院率=住院人次/门诊人次
该指标主要反映门诊人次的收容情况,该指标越低说明医院发展后劲越足。
4.2每床日收费=住院收入总额/(平均住院日×住院人次总额)
该指标反映医院每床日的收费水平。从患者角度看,它反映了每床日患者的负担水平。
4.3门诊人次增长率=1-期初门诊人次/期末门诊人次
该指标反映了医院门诊收治人次的变化情况,该指标越高越好。
4.4次均门诊费用=门诊收入总额/门诊人次总额
该指标反映了患者的门诊平均负担水平,对于患者说指标值越低越好,此指标是医改政策着力要降低的内容。
4.5次均住院费用=住院收入总额/住院人次总额
该指标反映了患者的住院平均负担水平,对于患者说指标值越低越好,此指标是医改政策着力要降低的内容。
在建立财务指标体系的同时,医院决策层还要关注某些非财务指标。其中最主要的非财务指标是服务质量指标
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应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第一准则,单纯追求业务结余指标,这就背离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定位和行为准则。因此,医院还应以保证服务质量为导向,以患者满意度为准绳,引入并强化医德医风等指标。
(1)治愈率和误诊率
(2)转诊率和转科率
(3)患者满意度和患者投诉率
(4)重复住院率
医院需要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很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上面所列举的指标是医院日常财务评价时常用的指标,对于分析医院整体运营情况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医保收入实现程度指标,在实践中非常有指导性,可以作为医院医保管理部门评价医保管理效果的指标。另外应该看到,除了定量指标外,定性指标也是我们分析的一个重点。
医院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尤其是财务战略时,应当重点关注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从指标中发现医院发展中的不足,扬长避短,为医院更好更快发展缜密筹划。
参考文献:
[1] 200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关键词:新医改 医院 绩效考核 设计 运行实证
目前,绩效考核体系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体系中。其考核的内容主要以德、能、勤、绩为主,考核形式主要以单位年度目标和中层干部年度考核,以及员工年度和单位领导班子考核为主。由于在医疗系统中,以往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和公允度,以及科学性,无法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因此,完善和健全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不仅能够激励员工,起到监督和约束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使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由于医疗质量是绩效评估和医院履行责任的关键,医疗质量一旦被忽视,医院就会失去生存的资本。因此,在新医改政策下通过设计和应用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不仅能够强化医院的竞争机制和地位,而且还能够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在医疗质量和安全下,降低医院总成本,减轻病人就医包袱。除此之外,在医院综合管理中引入绩效考核,还能够帮助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对医院薄弱环节进行调整,最终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新医改政策下医院绩效考核的设计
(一)设计标准
在新医改政策下,对绩效考核的设计必须遵循社会公益性和客观性的标准,在非财务指标的形势下,达到医疗服务水平,并根据实际考核情况明确医务工作者是否达到医院绩效计划,不能因个人情感或偏见使绩效考核存在误差;公平性和一致性的标准,由于不同岗位的医务工作者所完成的工作各不相同,因此需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并根据医院实际发展情况,对考核标准做出及时修改与完善,确保在连续时间内,考核具有公平和一致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由于医院新医改政策随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医院绩效考核必须与国家政策相一致。
(二)医院绩效考核流程设计
医院绩效考核流程主要是以计划到实施、考核到反馈的一个戴明循环形式。其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 医院绩效考核流程设计
根据上图所示,首先,医院绩效计划主要从确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为主。将医院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分别细化分到每个部门和员工,并制定出重要的绩效行动计划;其次,作为医院绩效辅导关键,实施与管理环节涉及每一个员工实施和执行任务,以及提高医疗技术等情况。相关领导通过对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为绩效考核环节提供依据,并根据潜在问题不断沟通做出反馈和指导;再次,进行绩效评估,通过将关键指标作为评估标准,从医院各方向选取针对个人和各科室的绩效考核与评价。由于绩效考核、评估时绩效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该环节关系着整个绩效管理的成败;最后,绩效反馈面谈,将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应用于医务员工的薪酬和职位变动等分配中,实现医院全方位的综合管理,使医院服务效率和质量、医疗技术水平,以及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得到提高。
(三)医院绩效考核方法和实际方案设计
在新医改政策下,医院绩效考核可以根据每个科室实际工作情况,采取目标参照法和扣分法、区间法和加分法,以及比较法进行评分。其中,目标参照法能够超过满分,在1个目标值下,通过目标值和指标进行对比,通过采用比例系数×100获得指标;扣分法不能够超过满分,在1个目标值,扣分量和扣分分值标准下,以指标值变化为依据,根据考核标准进行指标扣分;而区间法由于该考核方式能够对分数范围进行灵活的设定,因此,该方式能够超过或不超过满分,指标值以4个和6个区间分别进行区分,并设定对应的得分标准。
以科室门诊绩效考核方案为例,门诊分为专家和独立门诊,主要针对为医疗预防机构和还未住院的患者而设立,总分值以1000分为依据,由医院中层及中层以上领导组织的绩效考核小组、科室考试小组、员工考核小组等对各科室或人员进行实际考核。在考核门诊时,其绩效考核主要以门诊量和医疗赔偿、病人满意度、门诊质量和药占比等项目,根据医院战略目标进行每年绩效考核指标调整,并每月完成实际考核,其结果通过绩效考核系统自动给出分值,医院领导根据结果与医务工作者薪酬、晋升、以及评优相联系,达到加强和改善医疗工作的医德和责任心获取更多患者的信任的作用。具体考核方案如下表1某医院科室门诊绩效考核方案所示:
表1 某医院科室门诊绩效考核
三、实际运行实证调查分析
在新医改政策下,新的医院绩效考核自实施以来,共有580名医务工作者参与了实证调查,其中有510份被收回,通过对绩效考核运行实证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得知,其满意度占57%以上,占全医院总工作者的一半以上。对医院绩效考核先进满意度评价占75%左右;对实施绩效考核与绩效薪酬相融合的科学合理考核制度评价占73%左右;对实施绩效考核取得较好成绩评价占69%左右。这足以说明医院工作者认同绩效考核存在科学性和可靠性、客观性和先进性、一致性和公平性。而对医疗工作者满意业绩和工资评价只占43%左右;对业绩发展机会满意评价只占34%左右;对与上级交流提高工作绩效评价只占30%左右。这足以证明医疗工作者并没有将自己的利益与绩效考核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医疗工作者欠缺与上级的沟通,缺乏对绩效考核与自己工作晋升和薪酬、奖惩之间联系的认识,因而影响综合评价结果。因此,新设计的绩效考核必须严格与工作者薪酬及晋升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上级领导必须加强和下级工作的沟通,在了解员工想法的同时,利用绩效考核激励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并且通过绩效考核凝聚了医务工作者开展新业务和新医疗技术水平的动力,使医院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双效益收获。
综上所述,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完善医院内部实际运行的前提下,使医院综合管理水平获得提高。因此,绩效考核必须在公平、公正、摆脱以往薪酬制度局限,注重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的作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在满足人们医疗需求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通过落实绩效考核起到监督和约束力,改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等方面,降低医疗成本和病人就医包袱,保证医院业务增长的同时,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医疗工作的热情得到激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