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赞美黄河的诗句

赞美黄河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黄河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赞美黄河的诗句

赞美黄河的诗句范文第1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②品读诗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②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③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三学一反思教学模式

学法:自学 研学 反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相关的知识。

导学过程:

一、导学

1、导入激趣(学生看《黄河颂》歌曲视屏,老师导入激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可以说,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数不胜数,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背诵的诗句多。时期,诗人光未然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让我们共同倾听吧。

2、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人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3、写作背景

1938年,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 狂澜 宛转 哺育 一泻万丈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①听读:倾听视屏朗读,注意节奏与重音。②练读:反复自由朗读,读出气势和感情。③赛读:每组一人参赛,展示个性和风采。

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①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②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③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三、研学(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后,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学习成果。

1、朗读“主体”部分,思考: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概括它们的大意。

2、“绘黄河”的部分由哪个字来统领?诗中是怎么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

四、反思(检测作业)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出来。

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问题。①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②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③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2、学完本诗,你有哪些收获与疑惑,请你列出清单。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②你还有那些疑惑?

3、假如你是当年的随军记者,有幸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面对面,你准备向他提出哪些问题呢?请你拟写一份采访提纲。

五、总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我们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搜集积累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

2、黄河的水源和周围的植被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请你拟写一至两条标语,呼吁社会各界都来打一场新时代的保卫黄河的战役。

赞美黄河的诗句范文第2篇

济南是一个有了4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处处有着古诗韵意。你可以到趵突泉那个古香古色的宁静院落,去感受诗坛才女李清照的诗词的美妙;到大明湖那个略有敬意的着名陈列馆,去品味老舍笔下的美丽泉城;到小清河畔那个热闹的小镇,去体会辛弃疾心中的那份悠远;到济南那个柳云社区的云庄,去冥想张养浩眼中的世俗真朴……

在济南北面,还有一个世世代代我们成长的依赖——黄河。在这条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河岸上,有多少我们祖先曾留下的足迹。他们喝着这黄河水长大,又为我们中华民族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能不说这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吗?在济南南面,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翠绿的群山。山上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棵小草,每一朵花儿都记述着泉城的风姿多彩,这山又给济南添了一道靓丽的霓虹。能不说这山是济南人心中的一份骄傲吗?

济南也有一个现代化的一面——在济南中心的泉城广场就是一种现代的美。屹立在广场中心的那个蔚蓝色的泉标,好像三股从济南各处飞来的潺潺流水。它是我们泉城人心中的泉韵,唱亮了泉城人心中的每一处角落,让泉城的魅力更焕一新!

赞美黄河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唐诗;大学生;人文精神

一、歌咏祖国山河,可以让大学生热爱自然、感悟人生

唐朝的很多古诗中,都对祖国的自然景观进行了描述与赞美。很多著名的诗人云游四方,写下了歌颂祖国大好山河的著名诗篇。像李白身处庐山时写下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其中一句“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将我们带到那山川中,身临其境那绝美的景色,而一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更让我们看到了这山的壮阔,在此等美景中得到身心的放松。描写山川的诗句中,广为流传的莫过于杜甫的《望岳》了,全诗可谓是带领我们完整、全面地欣赏了泰山的壮丽、神奇美景,使我们在泰山的巍峨与秀美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同的诗篇中对同一自然景观的描写也会有所不同,在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我们看到的是洞庭湖湖水澎湃肆意的一面――“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而在刘禹锡的《望洞庭湖》中,我们却感受到了洞庭湖宁静、飘渺、朦胧的另一面――“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同样的,李白与杜甫在面对江河时,也发出了不同的感概:《将进酒》中的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黄河奔流而来的壮阔之景,更让我们感受到李白洒脱的气质与情操;而在《登高》中,杜甫看到的却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样壮阔的江河之景,却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诗中所流露出的淡淡悲凉。在唐诗中,学生可以进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的幽静世界,也可以到达“隐隐飞桥隔野烟,桃花尽日随流水”(张旭《桃花溪》)的世外桃源。唐诗中展现的自然美景数不胜数,大学生在这些作品中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自然景色的丰富多彩,从热爱自然上升到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丰富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可以激发大学生追求理想

唐朝的很多诗人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他们远大的理想与抱负都可以在很多诗句中找到。像孟浩然在《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一句“端居耻圣明”就表达出了自己想要干出一番丰功伟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迫切愿望。而李白的一句“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牧的一句“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君斋独酌》)、杜甫所表达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都无不体现出他们期待在祖国建设中有所作为的澎湃心情。唐代很多诗篇中都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情怀,这些诗人不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更有保家卫国、振国兴邦的高度责任感。即使面对挫折,他们也有着足够的信心继续披荆斩棘,像李白的《行路难》中那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传递出的是强大的信念与力量。而正是诸如此类的诗句,能让大学生得到无尽的启示,懂得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永远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战胜困难,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爱国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学习,都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艺术技巧,提高审美情趣。而唐诗中蕴含的美学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更能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懂得运用思维、联想、记忆、情感等,去领悟诗中的意境,鉴赏其独特的美。例如:在《鹿柴》中,王维给我们展现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幽静深山之美;在《春晓》中,孟浩然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道出了对春的感概。唐诗所体现出的艺术效果是丰富多彩的,每一首唐诗,都代表着诗人独特的心境,都蕴含着文学作品独有的魅力。大学生在唐诗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更能感悟到艺术的精美绝伦,净化自己的心灵。可以说,通过学习唐诗,学生的个人修养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方面,唐诗不仅能调动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新力;另一方面,在唐诗哲学韵味的感染与熏陶下,学生的审美观、人生观等都能得到完善。

总之,大学生学好唐诗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唐诗教学过程中应该审时度势,加大创新力度,积极运用科学、高效、独特的教学模式。唐诗教学要关注文本作者的情怀,要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对文本进行充分鉴赏,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宝江.浅吟轻唱古诗词[J].生命世界,2008,(09).

赞美黄河的诗句范文第4篇

李白,一代诗仙,他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历来被人们称道。杜甫也曾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现代小孩都能熟练地背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等等想象丰富,大胆夸张的诗句。但是我们在欣赏他带我们的艺术享受同时,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充溢在李白身上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个诗人,他更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有思想有激情,所以我们要把他作为一个诗人来欣赏,更要从他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把他作为精神的典范,从而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前,更加从容地行走。

一、李白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他对生活始终充满着激情,他热爱着这个世界,热爱着美丽的河山,热爱着每一寸他踏过的土地。他歌唱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他描绘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他讴歌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写长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样大手笔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不胜枚举。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时刻保有激情的人才会写出这样热情洋溢的词句,所以生活在这个喧嚣尘世物欲横流的时代,不管外界如何变幻,只有常有热爱之心,你就会获得幸福和安宁。

二、李白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但凡是豪侠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朋友遍天下。李白游历的半生中,也结交了无数的侠骨志士,他重义轻财。曾说“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他和杜甫的友情成为了文学史上弥久不衰的佳话,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但他对杜甫非常敬重,曾写下《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由于杜甫不在身边同游,“齐歌”引不起李白的感情,“鲁酒”也提不起酒兴,思友之情就象永不停息的汶河水,这是何等深厚的感情!汪伦是安徽的士绅,特别仰慕李白的才学,想一睹李白的风采,就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在“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的招引下欣然而往,给当地的桃花潭增加了一段千古佳话,李白也写下了《曾汪伦》一诗赠给汪伦,歌颂了两人比千尺潭水还深的感情。孟浩然是李白非常赞誉的诗界名士,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佳句赠他,在他写给《曾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江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字里行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这种深厚的感情和歌颂情感的诗歌辉煌了诗人的诗篇。

三、李白是一个真性情的人

他自由不受拘束,他想歌就歌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他不刻意压抑自己,他自由却不自专,张扬却不张狂。他孤独时就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郁闷时就歌“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他兴奋时就歌“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我们是每一个真实的人,我们在人生路上会遇到很多挫折很多烦闷,特别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少了一点单存多了一点世俗,特别是楼房的林立让人与人之间少了沟通多了隔膜,我们的心怎能不疲惫?所以,从李白那里找到力量,放开自己的心,不去过分的压制自己的心灵,释放自己多一点与别人交流,你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四、李白是一个谦虚的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唐代诗人崔颢登黄鹤楼时,面对眼前的景色写出的一首思乡诗。此诗一举奠定了崔颢在唐代诗坛上的地位。后人提到这首诗也是赞赏有加,宋代著名的诗词理论家严羽在他所著的《沧浪诗话》中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到了清代,学者孙沐编选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唐诗三百首》时,也将此诗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唐天宝三年,李白到黄鹤楼,看到崔诗赞叹不已,也想写一首黄鹤楼的诗,但想来想去,总是跳不出崔诗的意境,于是丢笔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李白贵为诗仙,但每个人都有长处与弱点,面对别人的佳作,李白能够真诚赞美,心服口服。这就反映出他光明磊落,谦虚的人格。这种品格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学习的。

五、李白是一个有傲骨的人

李白的人格中,最具魅力的是他傲岸不屈,鄙视权贵的精神。他是怀着“济苍生”的热血踏上长安之途的,可现实是唐玄宗只让他做了一个粉饰太平的御用文人,加上宦官外戚的专权,理想离现实是越来越远。可他铮铮傲骨不肯向权贵低头,桀骜不驯,最终被唐玄宗赐金放还。黑暗的现实,使得本来就“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的诗人更是对权贵王侯嗤之以鼻。于是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大声疾呼“安能吹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将近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在《设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辞》中“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龙里生”;在《答于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绿林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挂卧事玉阶’;在《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赞美黄河的诗句范文第5篇

过去的几百年,祖国母亲遭受了多少磨难和艰辛,我们从任人宰割走向独立自主,从悲愤彷徨走向意气风发,在反复选择中找到了社会主义救中国的客观真理,在艰辛探索中走向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

可是,当今我们同龄人中的有些人,他们不大了解祖国母亲的过去,不大理解祖国母亲的今天。虽然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和历经十年的浩劫,使我们的祖国母亲落后贫穷了,但是,她没有被打倒,而是以挺拔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我爱我的祖国,她给了我一个幸福美满的家,让我茁壮成长。我的祖国,我们的母亲,她生我,养我,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我。我一刻也离不开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就像台湾与大陆永远不能分割一样。

我爱我的祖国,她是多么值得人们去尊敬,她是多么的让人爱戴。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印象变了: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友谊,日本对中国的崇拜,英国对中国的尊重,法国对中国的惊叹。祖国是长江,祖国是黄河,祖国是东海的晨曦,祖国是南湖的碧波,祖国是台湾的红桧木,祖国是澳门的赌场。祖国是香港的金紫荆,祖国是海南岛的菠萝。

而回首过去的历史,我们的祖国她饱经风霜:经历了岁月的沧桑,经历了无数的灾难,经历了从古至今五百年的光辉历史,经过了多少次的改朝换代,经历了两次的世界大战,也经历了辛辛苦苦的八年……这些还历历在目,使得祖国千疮百孔,但是,她没有丧失斗志,没有被难倒,反而更坚定了她前进的步伐。

她的坚强不屈,她的百折不挠,她的坚韧无比。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有人用诗词歌赋来赞美我们的祖国,有人用实际行动来保卫我们的祖国,甚至有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I卫自己祖国神圣的领土。

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些赞美祖国的诗句更激发了我对祖国的爱意!

我爱我的祖国——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