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朱棣文小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李凌云 问:
有时上课总是听不进去,有什么好办法?
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四(3)班
浦怡君 答:
找一张小纸片,写上“认真听讲”,放在桌上。听课走神的时候看一下。如果是因为睡眠质量不好才听不进去的,那就要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时间。
昆山市国际学校五(6)班
严舒仪 问:
为什么宽容会使大家愉快?
太仓市实验小学五(5)班亢润玉 答:
宽容是友谊的桥梁。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你谦让了,对方不但会开心,而且会感激你的宽容。彼此的宽容,会让生活更和睦、更愉悦。
太仓市实验小学五(6)班倪喜问:
我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好,在考试时经常失分,该怎么解决?
你可以多读书,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久而久之,阅读理解能力就提高了。若能经常做一些阅读摘抄,写一些读后感,效果会更好!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四(5)班吴烨 问:
学习成绩不好该怎么办?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四(1)班 杨龚蕾 答:
可以多读一些书,增长一些知识。参加一些能拓展自己能力的兴趣班。还可以让妈妈买一些配套的习题,多看看、多做做。
太仓市沪太外国语小学五(2)班司苗苗 问:
如果看到好朋友在默写或者考试时作弊,该怎么办?
太仓市实验小学五(6)班
倪喜 答:
可以编一首关于“作弊不应该”的歌谣,然后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起唱。这样,可以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从而改正。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四(7)班孙舒问:
老师冤枉了我,我该怎么办?
昆山市国际学校五(5)班
严舒仪 答:
可以跟老师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觉得不好意思当面说,可以写一张小纸条向老师解释。相信老师会还你清白的。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五(4)班毛义安 问:
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拔尖,但老师硬是让我当了五年的数学课代表,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三(4)班周于昂 答:
课代表在别人眼里都是非常棒的,老师是想用这种方法来激励你,使你提高数学成绩,达到出类拔萃。
江都市实验小学五(11)班
贾秋月 问:
我们在学校犯了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并要求家长在检讨书上签字的时候,害怕爸爸妈妈责备不敢说,怎么办?
苏州市桃坞中心小学六(1)班 倪瓒 答:
应该先和家长沟通,保证下次再也不做错,并向家长道歉,让家长信任自己。
江都市实验小学六(5)班
李晓雪 问:
当你的好朋友请你帮她做一件事情,可是你不方便也不愿意去做时,怎样才能拒绝她而且不伤害两人之间的友谊呢?
苏州市桃坞中心小学六(1)班 蔡艳 答:
我一定会对她说:“对不起,我不能帮助你,因为我有急事。但是我也不想伤害我们之间的友谊,十分抱歉。”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三(4)班宋昕 问:
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怎么调解?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教育观念的逐渐转变,教育资源的逐渐丰富,社会各界对学生教育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新课标的推动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广泛的认可,也具有更高的标准。其中,语文学科作为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乃至后期人格形成都具有深刻影响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有关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深入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在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层面作出更多的努力。
1充分利用课堂引导学生,使其乐于学习
兴趣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而课堂是教师领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最主要场合,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制能力相对较差,课堂的教学效果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教师使语文课堂妙趣横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乐于跟着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
1.1巧妙设置问题
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有关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问题,继而辅助学生开动大脑进行思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有关的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同时也增强了其对有关学习内容的深厚兴趣。例如在学习《四季》时,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之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诸如“夏季除了小荷与青蛙之外,还有什么样的景色或者动物?”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回答问题,同时,也使学生在无形中明白了语文就在生活中的道理。
1.2激发学生情感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往往相对单纯、善良,在情感上比较容易受到触动。因此,教师通过对其进行情感上的激发,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仅可以使其对课文中的事物感同身受,还能在其心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完美的学习效果,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方法之一。
1.3利用课堂游戏
生动有趣而又活泼的课堂,往往能够使小学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使学生从侧面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优势,无形中对自己的能力形成更加直观的了解。因此,游戏是调动课堂氛围的强大法宝。例如,在学习拼音时,教师可以制作有关声母、韵母、音节或生字的卡片,教师每读出一个字,相应的学生就找出有关的卡片并发音,也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这样就将无趣的音节练习整合成了有趣的游戏,学生的参与度也就提升了。
2培养良好习惯辅助学生,使其善于学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的法宝。低年级的学生如果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指引,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处处碰壁,最终丧失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多向学生传授有效的学习技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善于学习。
2.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能力之一,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更加注重。
2.2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学习中,工具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教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必备工具书,对于阅读中的一些词语等,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查阅,而不是依靠教师。只有善于并且勤于查阅工具书,学生才会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通过自身的努力降低难度,进而得到更大的进步。
3注重实践活动熏陶学生,使其精于学习
实践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检验。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取得良好的成绩,而是在实际运用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更好、更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励学生进一步在语文方面付出努力。
3.1关于识字能力的实践活动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主要的语文学习任务就是识字,因此,相对有趣的实践活动往往能够检验其日常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激励其在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和语文有关的方方面面,继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语文的良好感知,学会从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3.2关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实践活动
言为心声,因此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思想或者感情,这也是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重要的体现之一。因此,通过有关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而优秀的同学也会形成榜样的作用,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
3.3关于学生其他能力的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灵活调整多方位的学生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当明确实践目的,以实践促进学生对语文综合能力的关注和自我培养。诸如举办手抄报的活动,教师可以设定主题,让学生自主设计版面、检索相关内容。
4总结
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培养,因此有关的教师应当切实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努力提升自身的水平,精心设计语文课程,寓教于乐,通过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检验,为其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
作者:戴倩倩 单位:浙江省天台县洪畴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仍有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观念滞后、模式陈旧,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教学理念大相径庭,陈旧的教学模式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整个语文教学成效停滞不前。鉴于上述情况,笔者在本校开展了以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改革,简称“1234”教学模式改革。
二、教学改革主要步骤
“1”:体现“学生为中心”这一主旨。在高中语文教学“1234”模式改革中,从头至尾都体现学生为主体,从教学设计安排到教学活动组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坚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两条主线。在教学改革中,笔者首先转变教师的角色,将自己从以往直接灌输的角色转变为引导学生寻找分析研究的角色,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究机会与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与相互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学习动力。
“3”:抓好“课前预习”“课堂探究”“检测反馈”三个重点。在课前预习环节,着重改变学生不重视预习的思想,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科学预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预习活动的实效性,在要求学生开展预习的同时,不仅要求他们了解各种背景资料,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在预习活动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筛选总结出来,留待课堂之中进行质疑探究。在课堂探究环节,笔者注重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自主探究这一线索开展,将教学目标要求以及重难点浓缩成一组探究题,在课堂探究环节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按照这样的内容进行独立的思考,教师对其进行思维点拨,以良好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在检测反馈环节,笔者着重抓住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予以检测,获取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的最为直接的信息。抓住了这三个重点,就能够为教学成效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4”:按照“预习检查”“揭示要求”“自主探究”“成效检测”四个步骤。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首先应用较短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预习检查,简要了解学生预习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接下来,向学生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之相配套的是一组思考探究题,通过这一组思考探究题,将本节课所要教学的所有重难点与精华浓缩其中,并且呈现逐层深入的思维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为师生互动提供鲜明的线索。接下来,开展学生自主探究,笔者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积聚集体的智慧,按照探究题的要求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之后,笔者安排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按照顺序进行,对小组代表回答内容具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举手发言、补充完善,以这样的方式积聚大家的智慧。在学生之间呈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下,笔者并不简单地充当裁判员角色,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辨析,逐层深入地明辨是非,在辩论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正确答案,同时也加深了理解,提高了思维辨析能力。最后,笔者还安排三到五分钟时间进行简要的当堂检测,以作业纸的形式或者简要提问的形式,初步了解学生在本节课重难点掌握方面的成效,以这样的方式为自己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开展自我评估,同时寻找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待于改进的方面,从而在下一阶段教学活动中进行优化。
三、教学改革初步成果
一是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生个体的思维广度、深度毕竟有限,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学习研讨,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大的范围,提高学习活动的科学性。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不仅表现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遇到难点,学生也能够自觉地进行相互研究,这一学习模式让学生受益匪浅。
二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基本养成。通过“1234”教学模式改革,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并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能力,许多学生自觉地养成了“要学习必先预习”这样的理念,在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学习之前,都事先进行针对性的预习活动,通过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相互讨论研究等形式提前学习,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自主学习”环节,教师要敢于放手,学生通过“自我预习、自主探究”能自己弄懂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再重复讲,而要把有限的课堂时间放在重点的强化和难点的突破上。“交流提升与探究深化”环节,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合力释疑、合同反思”充分“自由展示”,但这个过程不能流于形式,而要把重心放在到底让学生交流什么、探究什么上,要对教材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与呈现,要设置具体的、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通过“导思维、导方法、导疑点”,帮助学生层层递进,深刻理解知识内涵。“训练拓展”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反馈训练题,平时要善于积累,精选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训练,题量不必太大,题型尽量浓缩较多的知识要素,适当拓展延伸,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针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重地图的运用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单纯用文字讲解地理事物比较抽象,配合使用地图去说明会更形象直观。教师授课要充分利用地图,所有的知识要素都要用图去落实。
二、注重知识要素间的联系
教师授课不能单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或者局限于本节课、本章节的内容,要深层挖掘教材,跨章节,甚至跨年级整合知识要素,加强地理要素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培养学生宏观思维能力。对一些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视野拓展的题目,在七、八年级,时间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教师就要涉及,否则到九年级仓促弥补是来不及的。针对学生学得快、忘得快、很多八年级的学生把七年级的知识又忘了的现状,教师授课过程要注重知识重现,要多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相联系,通过不断重复来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从起始年级开始就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七、八、九年级教师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做好过渡交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很多细节方面入手。例如:如何明确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战略位置等方面切入;根据位置兼顾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因素可以判断出气候;气候影响河流径流量、有无结冰期、汛期长短等水文特征;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地形、地势对城市和人口分布的影响;影响物产的因素有哪些;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就可以把很多地理要素联系起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润物无声、滴水穿石、潜移默化中,学生眼界自然会豁然开朗,领悟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四、加强重难点知识的训练力度
教师要通过各种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基础知识落实情况,发现哪里薄弱,就要在哪里多下工夫弥补,要善于反思和总结。例如:学生比较薄弱的经纬网、等高线、地球公转、海陆热力差异、气候的判读等知识,教师要加大训练力度。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做得多了、练得多了,领悟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五、要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师授课不能只讲课本上的内容,还要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视野打开,联系生活实际、关注时事新闻、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并渗透乡土地理元素,用地理的视角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注意搜集素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我们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
小学语文自主识字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一、前言
目前的低年段识字教学有以下特点:从课堂教学上看,学生识字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忽视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感悟。从教学内容上看,识字内容局限于教材,没有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从教学形式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和交互作用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从上述三个特点看出,当前的低段识字教学还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样的识字教学制约着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发展,忽视学生的心灵体验,学生对学习汉字就会缺乏浓厚的兴趣,不能进入主动识字的享受状态,识字教学的效率就低下。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结合生字的语言环境、生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体会识字乐趣、感悟生字本身蕴涵的人文性、艺术性,在不断的参与实践中掌握和探索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二、识字的步骤
1.拼写字音
“认”是识字教学的主体,学生要识记一个字必须先认识这个字,即读准字音。在学完拼音后,课文的识字量加大,我便逐步开始变教师教学生读的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地拼读、拼写。每课的识字教学,在学生预习读文的基础上进行,首先打乱顺序出示课后要求会认的生字,让学生认读并当“小老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的地方。并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步增强,板书生字让学生给生字注音、写音序、提示读音难点。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借助拼音读了课文,划了生字新词之后,而且一些生字是学生原来认识的。因此,学生积极性很高。我以识字量较少、普通话发音不够标准的同学为“选手”,其余同学当“评委”的形式,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他们发现拼写中的读音问题,例如,前后鼻音、平翘舌音不分,认一半字,形近字混淆等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然后,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词语读一读,并能试着用生字说几个常用的词语,加深记忆,巩固生字读音。
2.自主识记
新大纲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教――扶――放”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跟着老师学、试着自己学,逐步过渡到运用汉字规律自主认字。教材通过“识字”课、“语文园地”教给学生许多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和“字谜法”“歌诀法”识字;用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规律记字;用偏旁部首归类、形近字、同音字比较等方法识记。教学中,我不但把这些识记字形的方法举一反三地教给学生,而且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灵活运用,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就能为今后独立识字打下基础。课堂教学时,我常常会问学生:“你从哪儿已经学会了什么字?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个字?记这个字你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全班交流汇报,我只是随机点拨。如学习“披”时,有学生用“加偏旁”的方法:给“皮”加“提手旁”;也有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分别给“被”“波”“破”“坡”换偏旁。此时,我借机写出“披”“被”“波”“破”“坡”让学生进行比较组词,区分形近字,同时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当学生用“家”“柳”来识记“啄”“迎”时,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发现,再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找出它们的不同,加以重点强调,准确识记。这样,学生自选生字汇报,学习的自大了,利于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而求异的状态,使每个学生在自主识字中,感受成功的乐趣。班内“识字能手”层出不穷,学生自主识字热情高涨。
3.学会运用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将识字教学与阅读实践结合是巩固识字的好方法。因此,课堂教学时,我重视引导学生将所学生字进行再创造:组成词,窜成句,连成段,以巩固字形、了解字义,培养他们运用汉字的能力。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主动在家里、街上、商场等生活场所识字,办剪贴报展示;阅读趣味性、知识性较强的儿童读物;坚持简单的写话练习让生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再现,巩固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
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