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情感目标: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3、能力目标:找到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4、教学重难点: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1、师:同学们,你想去游乐场吗?好,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去游乐场看一看吧,好吗?(出示有小火车、缆车、大摆锤、翻江倒海、旋转木马、通天塔等视频)。
师:好玩吗?其实游乐场里有许多的数学知识呢!仔细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你能给它们分类吗?
2、让学生仔细观察汇报。 (你们都同意吗?你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孩子,加油!)
3、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么分? 说的很对。
4、小结:我们把像缆车、小火车、跳楼机、这样直直、平平的运动叫做平移,把旋转飞椅、大摆锤、翻江倒海这样的运动叫做旋转。
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移和旋转。(一起读一遍:平移和旋转)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平移和旋转、区分平移和旋转
1、学生活动(做平移和旋转动作)
我们刚才说过平移都是---直直的、沿直线运动的,旋转是绕一点转动,请一位同学根据平移的特点做一个平移的动作,他的什么在平移?谁来做一个旋转的动作。再请一位同学。同学们做的太到位了!
2、请看,这里有一组运动的物体,我们来判断一下是哪种运动?用手势表示。
3、举例。
同学们,你还知道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你能像老师这么说吗?旋转飞椅 是旋转现象。看谁最积极!
4、判断
你们真是留心观察的孩子,老师也搜集了许多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男生说一个,女生说一个,来比一比好吗?伸出你可爱的小手—
哇,咱班男生女生都这么棒,老师为你们点赞
(二)、体验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平移的特征
这是一辆小汽车,请你从这三个方面来观察,(书写:形状、大小、方向、)仔细看,它做了什么运动?平移前后,小汽车的形状变了吗?大小变了吗?方向呢?平移前后物体的形状、大小、方向不变,完全一样,那么它们可以通过平移互相重合吗?一起来看看。
2、旋转的特征。
它做了什么运动?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
3、你发现了什么?
这里有很多小汽车,哪个是由一号小汽车平移得到的,(因为形状、大小、放向不变)哪个是由一号小汽车旋转得到的?因为形状大小一样,放向不一样。
三.知识应用
来到数学乐园,你想去哪看一看呢,让学生选题。
1、下面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谁来回答,为自己的小组添一枚小小奖励贴呢?找一位声音洪亮的同学。
2、小组活动。
卡纸上有一棵小树,把平移后的小树贴到横线上,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贴的方向要一样。看哪一组同学完成的最快最好。(比划手中奖励贴)
完成的小组,安静做好(坐姿端正),你们几个小组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贴的,要注意什么?大家看一下这一张对吗?为什么?什么变了?那就成了旋转。
3、下面哪些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互相重合。
因为大小、形状、方向完全一样,这三个为什么不能?生:因为方向不同。
四、知识延伸
1、有许多的美丽图案都是由平移和旋转来创造的,通过平移画出的美丽图案,一个粉色椭圆花瓣,通过---什么?创造了美丽的花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平移和旋转带给我们的精美图案。
五.小结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小结知识:今天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平移是沿直线运动,旋转是绕中间的轴儿转动,知道了平移前后的物体形状、大小、方向,不变。旋转后的图形,形状、大小不变,方向变了。(学生自由发言,及时鼓励学生)
六、作业:
通过平移和旋转画一个美丽的图案。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
《课程标准》强调“重视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十分重要。本课从小学生喜爱的游乐项目(缆车、小火车、摩天轮、轮椅等)引出课题,再让小学生到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如升旗、拧开关、转盘等。小学生的学习背景是生动的生活实例,小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学会数学地看问题和关心、解决数学问题。
解读:“平移与旋转”由于是苏教版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现成的教学预案相对较少,没有更多的参考性,对教材的研读成为教学预设的关键。本校三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再上学生缺少新鲜感,因此,教学对象选择了二年级的学生。
研读教材时,我着重思考着这样的问题:
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在儿童的生活经验中,哪些现象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从儿童的眼光看平移与旋转,如何判别?
图形平移的距离如何让儿童去认知,去理解?
在研读教材后,我逐渐理清关于平移与旋转的一些知识。平移和旋转是常见的物体运动,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图形位置的变换。物体或图形是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教材在介绍这两种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生活中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并体会出他们不同的特点。教材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平移的特点――图形移动前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图形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也是以后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基础。因此,在对教学的目标设定上定位于认识生活里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教材在安排教学中着重安排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熟悉的物体的运动,联系实际生活经验,结合想象,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第二层次,通过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知道确定平移的两个要件是方向和距离;第三个层次,鼓励学生应用对平移的初步认识,尝试着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同时,自己的教学设计上预先向三年级的老师请教,针对目前三年级学生所学现状,对“平移与旋转”所产生的错误进行了解,并针对学生的这些错误设定了一些必要的解决措施。自己也就满怀信心地准备自己的第一次尝试。
一、苦涩的第一次
课堂伊始,学生的思维按部就班地沿着我课前的预设进行,几乎没有半点差错,我也暗自高兴:多亏了课前的准备。然而,当我向学生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学生的思维僵持了,凝固了,我不知所措。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课前没有预设到的问题此时成了我课堂前进的最大障碍,如何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成为我课堂的重点,我在前面“热火朝天”的引导,学生在下面“一脸茫然”。
好不容易将学生成功引导,明白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后,课堂又出现了危机。那就是在让学生观察图形,尝试确定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距离,学生更是错误百出,即使我在课前对此已经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根据点和对应点的比较,根据线段和对应线段的比较来数格子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学生的反应是麻木的。在焦急与苦涩中,我结束了第一次试教,也成为我失败的课堂。
课后,我陷入了沉思。是什么导致如此后果?课前准备充分,本以为很成功,可是问题出在哪儿?反思自己,回顾课堂,我发现虽然课前准备充分,但我忽略了学生,二年级的学生与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在年龄差别上很小,但在思维上差别很大,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二三年级学生思维差别的“分水岭”,课堂上我过多地把抽象的概念强加给学生,在没有表象的基础所产生的抽象是空洞的,枯竭的,也就导致了学生课堂上的“茫然”。同时,教者所思考的问题局限在如何教,如何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学生有没有能力接受,有没有思维基础,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的知识点如何去学,如何去理解……这些我在课前的预设中都没有重点去思考,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研读教材,无形中自己把自己架设到一个学生无法到达的高度去理解教材,学习教材。学生的“茫然”也在意料之中,失败的课堂也在情理之中。
二、反差的第二次
这一次的教学,我重新理清了自己的教学思路,重拾平移与旋转。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突出,因此,教学中就从学生的形象思维入手,突出表象的具体性,抽象出数学概念,使学生在对具体事物的体验中感知概念,形成感性认识,在活动中理解数学概念,在合作探究中深化数学概念,让学生对之感兴趣,激活学生的热情。
1.动态中抽象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将枯燥、静态的数学文字表现形式能够用形象、动态展现出来,学生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对知识的掌握能够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通过运用多媒体“动”的特性,发挥其优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数学知识讲得更加饱满,更加形象,更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
第二次教学“旋转和平移”,我首先运用媒体课件先整体呈现一组画面,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对平移和旋转有一个初步的、模糊的认识,然后再逐一地放大,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表象认识,让平移和旋转变得清晰,直观。同时通过课件的演示,动态地呈现了平移和旋转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在动态的变化中学生在无意识中区分了平移与旋转,初步把握住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理解上初步建立在“移”与“转”上,感受其数学概念。当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者又提供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通过对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的各自对比,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类来加深对平移和旋转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的理解层次更进一层。最后,教者通过一些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让学生去辨析,去辨别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现象,同时引导学生借助于手势表演、闭眼想象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可以让学生较好地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从而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
2.活动中理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儿童的智慧在其指尖上显现。也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在第二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将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合作探究活动、交流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借助于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发展概念,提升其数学能力。
在“平移和旋转”的初识阶段,我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对照媒体展现的动态方式,让学生用手势比划物体的运动方式,从中感悟“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当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有了一定认识后,我又设计了一组比赛游戏,让学生从图中寻找平移和旋转现象,此时教者提供的图像是静态的,在学生的活动中教者引导学生将大脑中静态表象转化为动态影像,通过手势将静态图像动态化,引领学生的思考。同时还借助于操作学具让学生玩一玩,用身边的物体来演一演,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引导提升。学生活动的主体参与,让静态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活”起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动”起来,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也进一步“现”出来。
在物体平移方向和距离的指导上,我更是在这方面做足了努力。因为在第一次教学中,这段知识点是我最为苦涩的一幕,学生无法说,无法动,教师只能无奈干着急。因此,在这一阶段我设计课件时动态地呈现平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其物体的平移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物体平移的方向,同时感知到在平移中物体是整体移动,其起始与最后呈现的物体是相同的,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真切地理解平移运动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
第二次的教学,我将活动作为突破难点的主线,借助于活动搭建起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数学知识的抽象化之间的桥梁,使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课堂上的教学流程也因此而顺畅。
3.合作中深化
数学教学是师生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师生、生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其课堂是单一的,单向的,并不能达到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媒体的弊端在课堂中也逐渐显现。我在“平移和旋转”中,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直观的现实题材,通过学生的感知获得对概念的认知,但这种认知是肤浅的,而且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学生往往会将生活现象和数学知识等同起来,这是教者所展现媒体时不可避免的弊端。在我看来,其严密抽象的数学概念,仅靠“经验”介入和“实例”感知的依托,学生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和“深度理解”,其理解的层次只能是浮于表面,学生在表达时往往会出现表述不清的状态,因此,在形成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层层深入,适当设计一些递进问题进行点拨启示,既能及时摆脱学生对于具体感知材料的依赖,克服直观感知带来的局限性,有效抽象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又能促进概念理解的“准度”,实现系统知识的和谐统一。而合作交流便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平移与旋转”的课堂教学中,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对图形平移的距离。我们知道,学生进入课堂并不是一张洁白的画纸,而是一个具有思想、富有生活经验的个体,生活中的经验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烙印,这些都是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新知识所拥有的“前置”知识。在第一次的教学我就发现学生很容易把一个图形平移的距离误解为是两个图形间的距离,这些概念“前置”在学生头脑中已经深化,因此,学生的“差错”实际上是理所当然的。我在课堂中就需要引导学生转变这种认识,突破这一不良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从而深化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突破难点,改变其头脑中固有的思维,我以童话故事为载体,采取一段情境动画的呈现方式,通过“红鸟与蓝鸟争吵,谁走的路线更长”这一问题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经历了猜想―探究―合作―交流―归纳的学习过程,变教师的填鸭式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自己去验证结论。
学生为了解决问题,有的用小棒代替平移的舞台,有的用橡皮,有的用手指,还有的画图后剪下来代替,在每一个小组的合作探究中,逐渐地发现原来认识的差错,从而为突破难点做铺垫。当学生借助于学具能够解决问题,教师接着又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将学具的辅助作用剔除,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起初学生的表现有所欠缺,其答案多种多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产生矛盾,我再次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去验证,去交流,使学生在交流碰撞中自然而然地探讨起平移前后的两个对应点之间的关系,将教师枯燥的说教转化为学生自主的探究,其效果不言而喻。
学生在其合作探究过程中,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在交流与倾听中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方法进行比较,进而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放手,让学生的内在潜力凸显,有的用学具模拟平移,有的数整体平移的,有数某条边的,有数某个点的,有的用标点的方式数距离……总之,在展示学生个性化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感悟平移的本质特征,从而成功地突破了难点,也尝到成功的喜悦。
课后,镇上听课的领导认为是成功的,而校内的老师却有疑惑和惊讶,是什么让两节课的反差如此之大,我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学生。
三、茫然的第三次
第三次教学要走出学校,到外校借班上课。由于当时新教材刚刚使用至三年级,还没有全年级的全面铺开。因此,这次教学我选择了四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到外校借班上课,人生地不熟,我没有任何经验,也不知道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前的准备中,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思考着我的第二次教学,是学生让我走进了第三次教学的现场,此时我还应该把学生放到第一位。于是,我重新对教材进行定位,重新审视学生的思维,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水平比二三年级又要高了一个层次,因此,除了教材原有的教学内容,我增加了平移与旋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不再局限于学生会判断,而让学生去用平移、旋转去解决生活中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我简化了第二次教学中一些情境动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增加了一些利用平移解决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的思考,带着问题前行。
第三次教学,学生的思维和激情也逐渐调动起来,思维饱满,课堂活跃,学生的个体生命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个体在课堂中鲜活起来。这次是三次教学中自己最为满意的一节课,然而当我准备结束这节课让学生进行总结时,有学生竟然对课堂很不满意:“为什么我们这节课重点讨论了平移,而没有讨论旋转?”“老师,什么时候给我们上旋转?”听着学生的回答,我有些尴尬,听课的县领导也有些惊讶。我本以为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收获知识,体味数学乐趣,这可以说是教学的成功。但成功的教学学生却不满足,是什么让学生有如此的想法?此时的我,让我感受到第三次教学的茫然,让我再次重拾“平移与旋转”,又回到新的起点。
后来,我提出了我的疑惑,教研室的仲广群老师一语道破:其实,这不是教者的责任,正是因为教者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美妙,学生才有这种想法,我们教者更需要在注重学生的同时,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超越自我。
是呀!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超越自我。三次尝试,三次思考,让我重新认识了课堂,重新认识了学生。我们的数学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理念,着眼点应该是在“生本”上,而着力点却在“师本”上,教师不仅仅需要研读教材,更重要的是研读学生,以一种理性来审视教与学的行为,才能真正地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凸显数学的真正价值。
对于例2的教学,面对同一个问题,两位教师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教学呈现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学习、比较的同时,也引起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教材中例2的教学内容如下:
两位教师对例题都进行了一定的改编,不约而同地先出示小房图和相应问题:小房图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A 教师的教学片段】
师:小房图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2格。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11格。
师:还有吗?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10格。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8格。
师(有些着急):还有吗?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13格。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
……
师:有那么多的答案,到底哪个对呢?小组讨论讨论。(生争论了大约3分钟)
生:我们小组认为10格。
生:我们小组认为6格。
生:不同意,我们小组认为8格。
……
师:我们一起看课件演示。学生跟着小房图的移动,数到是6格。
师:正确答案是6格。那怎么才能数到6格呢?
生:可以从原来图的这条边(指原图左边的线)数到现在图的这条边(指现图左边的线)。
生:可以从房角这个点(指原图左上角)数到右面这个点的(指现图左上角)。
师:哪种方法更简单?
生:数点。
【反思】
当学生出现多种答案后,教师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虽然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但最终的答案仍然是五花八门。原因是什么?因为学生对于图形的平移格数没有真正的体验,互相交流也都只是纸上谈兵,各执己见。这样的合作显然是低效的。同时,对于“对应点”,教师也没有加以追问或强调,致使学生在后面“试一试”的练习中仍有较多错误。
【B教师的教学片段】
师:小房图是往什么方向平移的?
生:向右。
师:仔细观察前后两幅图,静静地想一想: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生静静地观察着,小声地数着,半分钟后,小手陆续举了起来)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10格。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8格。
师:怎么知道哪个答案对呢?谁来出出主意?
生:移一移就知道了。
师:这个主意不错。拿出课前发下的小房图,同桌合作,看看到底平移了几格。(同桌操作、交流)
教师请一位学生到展台上展示移的过程。
教师再次用多媒体演示,学生明确是向右平移了6格。
师:如果每次都要拿出图形去移一移,那多麻烦呀。是否有什么好办法呢?(生都在独立积极地思考。片刻后,很多小手都举了起来)
师: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得非常投入,2分钟后。
生:我是从这根线(指原图最下面的边)到右边这根线的(指现图最下面的边)。
生:我是从左边的房顶看到右边房顶的。
生:我是从房角这个点(指原图左上的)数到右面这个点的(指现图左上的)。
师:你为什么不看到这个点(指现图右上的)呢?
生:因为它移到的不是这边。
师:哦!看来对应点非常重要。(板书:对应)
生:我是从墙角这个点(指原图左下的)数到右面这个点的(指现图右下的)。
生(激动地):错了!应该也是左下方的点。
师:你知道他找错的原因是什么吗?
生:对应点找错了。
师(微笑):如果要移到这个点(指现图右下的),那应该是从原图哪个点开始?
生:刚才我看错了。从这个点(指原图右下的)可以移到这个点(指现图右下的)。
师:是啊!找对应点时一定要看看仔细。我们在研究图形平移了几格,为什么看对应点就可以了呢?
教师课件演示把原来的小房图变成“点子小房图”。
师:现在请你看好一条边或一个点,小房子要开始移动了。(课件演示“点子小房图”的移动)
学生充分体会到图形移动6格,其实就是图形上的每个点都相应地移动了6格。
【反思】
在B教师的教学中,当学生出现多种答案后,教师没有盲目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而是让学生动手移一移小房图,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得到深刻的体悟,明确是向右平移了6格。但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紧接着,又抛出了新的问题:“如果每次都要拿出图形去移一移,那多麻烦呀。是否有什么好办法呢?”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的思维远航。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与同伴分享交流方法,明白了图形平移几格既可以看小房图的某一个点,也可以看小房图的某一条边,教师的适时追问,错例的呈现和探讨,让学生更是充分认识到“对应”的重要性。而后通过“点子小房图”的移动,初步体会到面的移动和点、线的移动之间的关系。
B教师巧妙地做到了“导而弗牵,开而弗达”,既在必要时给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引导,又在关键处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有序推进,有效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凸显知识本质,思维也向更深处拓展!
一、投学生所好,诱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自发地、主动地、积极地探求知识。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喜欢生动、有趣的事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假设自己是学生,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感受学习情境,体会学习情绪,揣摩学习心理。想学生所喜欢的,也要想学生所不喜欢的。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一课中,因为“平移”和“旋转”是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但是只停留在直观认知上,对其本质并不了解,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投学生所好,想学生所想,为他们创设了“欢乐的游乐园”这一情境,欢快的音乐、“吱呀呀”转着的大风车、“轰隆隆”开着的小火车,欢天喜地玩着的小朋友,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心激活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游乐园去看一看,好吗?
课件演示各种游乐项目:摩天轮、小火车、旋转木马、大风车、滑滑梯。
师:你最喜欢哪种游乐项目?用手势表示一下它是怎样运动的。
生争着举手发言,有的转圈表示摩天轮的运动方式,有的一边做手势表示小火车的运动方式,一边还嘴里发出“呜”的声音,非常兴奋,好像真的来到了游乐园。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二、想学生所困,分解教学难点
数学学科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由于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原因,学生间的思维能力差异性很大。教师不能将教学目标定位在那些优秀的学生上,满足于教学的顺畅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备课时,要放下身子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可能出现的困难,多想一想:这个问题问下去学生会怎么想?这个概念出示后,学生会有什么疑惑?学生有这样的疑惑我应该怎么去启发和指导?
在设计《图形的平移》这一课时,我就把自己置身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想学生所困,急学生所急。平移的方向通过课件演示或者动手操作学生能很快掌握,但图形的平移学生较难掌握。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设计了“点――线――图”三个层次的教学步骤,铺设了点的平移和线段的平移,分解了图的平移这一难点,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中,掌握先找对应点或对应线再数格子这一方法。
课件出示方格图后,动态演示小圆点向右平移4格。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圆点向右平移了4格。
让学生到屏幕上一格一格地数。
师:从原来的地方平移到这一格,我们就说小圆点向右平移了一格。
课件一格一格地演示向右平移4格,学生跟着一格一格地数。
师:线段也能平移呢!(课件演示线段向右平移5格)
生:线段向右平移了5格。
师:对不对呢?我们请线段再平移一次。同学们帮着数,好吗?
课件演示线段一格一格地平移,每移一格学生就数一格。
课件演示小金鱼在大海中悠闲地游来游去。
师:看,这条小金鱼是怎么平移的?
生1:小金鱼向右平移了7格。
生2:小金鱼向右平移了4格。
请生2上前数一数格子。
师:大家同意吗?为什么?
转而问生2,你知道错在哪里了吗?
生2:(不好意思地笑):我刚才数了小金鱼平移前和平移后之间的格子了。
师:那应该怎么数格子呢?你能再数一次吗?
生2:小金鱼的嘴从这一格平移到了那一格,应该数这中间有几格。
让学生边说边指出这组对应点。教师板书“对应点”。
师:还有其他的对应点吗?
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及可能出现的困惑点,才能把握教学重点,设计出针对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的困惑。想学生所困,才能分解教学难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思学生所惑,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移和旋转的事物,其实在小朋友喜欢玩的游戏中也有平移呢!(教师出示小女孩玩“跳房子”的游戏场景)
师:小女孩的运动是什么?
生:是平移。
师:我们教室的地面都是方砖铺成的,我们来玩跳格子的游戏好吗?
生(欢声雷动):好!好!
师(让每个学生站好一个格,然后发令):向前平移2格、向左平移1格
生按老师的指令跳格子,同学间自发地相互检查,指正。
师:怎样平移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呢?
学生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平移。
交流不同的平移方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同桌两人相互发指令,看谁平移得又对又快。
课堂高效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梦寐以求的n堂教学效果。数学课堂有效性是指通过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方面有较大的收获,既重视学生的当前发展,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又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情感,为今后的创造学习奠定基础。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多方面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构思课堂教学预设,教学技巧等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课前预设,提高课堂有效性
“教无定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学生有差异,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有快慢之分。有些学生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不用半节课就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有些学生在教师授完新课之后还是一知半解,甚至弄不清楚状态。我国目前的教育都是采用班级教学模式,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里掌握同样的内容显然是有差别的。因此,教师做好课前预设尤为重要。课前预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教学状况或教学场景而设定的相对应的教学措施。课堂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产生的结果也会是有好几种,或无法预计。针对此现状,作为教师必须事前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筹划好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做到灵活有效处理课堂教学,产生更好的课堂效果。
1. 吃透教材,正确处理教学内容
现在小学的数学课本版本较多,改版的事情时常有之。单单从书本给出的一两页教科书的内容要掌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必须透过教材,理解教材所传递的信息和方向。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参考书了解教材内容,或通过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比分析教材内容的意义,还可以通过同事间的讨论交流,共同研究教材。备写教材时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细节。例如在教学数学三年级教学内容《平移和旋转》时,可以先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几何教学总目标着手,了解小学阶段《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几何图形的内容在小学阶段的分布;然后弄明白每个年级段学生应掌握的目标及要求;最后设计《平移和旋转》的实际教学预案。这样对知识目标的把握就会较到位,设计的预案才更科学,有实效。
2. 全面了解学生,恰当选择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班级模式教学在某些程度上会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或难于顾及全体学生。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共性中还是存在个性差异的。在规定的时间让所有的学生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教学预案之前先要认真细致的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既关注全面又顾及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平行与相交》时,我先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发现约有60%的学生对几何空间思维较好,教师适当点拨一下,基本能理解;约有30%的学生空间想象有困难,难于“转弯”;约有10%的学生基本摸不着边。针对这一学生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按现有基础知识的优中差相互搭配,由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组员一起操作。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到动手画一画,然后找找身边的一组或几组相交或平行线。每个步骤的学习先让优生示范,然后向组员讲解,再指导组员操作,教师适当加于点拨、小结梳理。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优生的带动,学困生在课堂内也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课堂效果明显比以前教师单一的讲解指导要强得多。
二、重视兴趣激发,提高课堂有效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比任何一种学习形式更有效。乐是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他就会自觉地去深入钻研,效果自然就会与众不同。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所有学生学习的最好的教师。孩子有了兴趣,他们会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成倍增高,课堂效果也自然不用担心。
1. 巧妙引入,激感
良好的氛围是成功的有利条件,情绪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因素,学生的学习情绪高低在于教师的调节的效果。课前激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个数学小游戏、猜一猜活动、口算抢答、运算竞赛、情景导入等。让学生先兴奋起来,调起他们的学习情绪,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更快更好地进入正轨。倒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时,我出了个小谜语:“嗒、嗒、嗒,无脚也能走,无嘴也能说,长针走得快,短针走得慢,了解时间全靠它。”谜语一抛出来,学生就马上热腾起来了,纷纷举手要说,我满足了学生想说的欲望,指名让学生们说一说,并介绍各自所认识的钟表的样子及自己对钟表的了解。通过学生的口,把本节课有关钟表的内容基本完成得差不多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2. 活现素材,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几乎每一个数学内容基本上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生活素材,数学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教科书上也有生活情景图,但图是静态的,如果能将静的情景变成动的生活场景,那效果肯定会更佳。我们要从我们的身边去观察,发现数学素材,把生活素材带进课堂,让学生利用生活的情景理解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就能从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因为自己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充满了成就感。这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自然就调动起来了,数学与生活的隔阂才能更好地打通。
例如三年级的《混合运算》计算这种教学内容,如果单靠教师引导,学生的计算是乏味的,学生学得会较辛苦。如果将这内容融入商店购买商品的生活实际中去,通过学生到预设的情景图的商店去购物,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计算出购物所应付的款,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自然上来了,学习也变得主动了。
三、重视知识梳理,提高课堂有效性
小学生毕竟年纪较小,易学也易忘。小学的各学习内容分割得较细,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把前后所学零碎的内容联系起来,串成一条线,由线再逐步织成一张知识网,这样既整理、巩固了旧知识又为学生今后学习新内容打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