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钢的琴电影

钢的琴电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钢的琴电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钢的琴电影

钢的琴电影范文第1篇

就影片的意象呈现来说,我们发现“烟囱”“屋檐”“机器”“钢琴”等富有丰富的象征意味。“象征,是使一部影片拥有多层意指的基本生产方式。运用象征能够启发观众的地方远比简单看到的明显内容多得多。”[1]158在影片中,巨大的“烟囱”是计划经济时代国企的标志性建筑,它耸立云天,象征着曾经的繁荣与兴盛。它不仅构成了影片人物的“集体意识”,成为他们曾经生活的缩影,而且负载着几代人的“集体想象”,镌刻着工人们的集体智慧与辛勤汗水。但这样一个“精神支柱”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变而不得不停止发挥其“历史使命”,在寂寞中拉下帷幕,只听着一声“轰”的响声,它将在蘑菇云的灰尘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屋檐”就像展翅飞翔的小鸟出现在影片的前后,它由两部分构成,一边完好无损,另一边破旧不堪,一边能够遮风挡雨,另一边却漏洞百出。前者象征着幸福美好,后者象征着贫苦潦倒,这表明了陈桂林和他妻子的两种生活状态和人生境遇。“钢琴”是影片着力表现的“意象”,它本是可以弹奏优美乐音的乐器,却披上了“钢”的物质外壳,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正是影片着力追求的生活境界。因此,女儿的心愿、兄弟们对音乐的热爱、铸造“钢的琴”中兄弟情谊,柔化了“钢”的坚实。

电影《钢的琴》中,贯穿了以“情感”为核心和以“利益”为核心的两套话语体系。作为话语主体的“小人物”纠结于这两套对立的话语体系,其内心的矛盾与影片“孤寂”的情感氛围相一致。以“情感”为核心的话语体系由烟囱、工厂、团结、真实、精神、理想、浪漫等一系列词汇序列构成,它与计划经济所带来的稳定、本分、老实、安于现状、团结一致、精益求精相一致,这一精神充分体现在陈桂林和他的兄弟们全力以赴制造“钢的琴”这一行动中。为了铸造“钢的琴”以挽回女儿陈小元抚养权,陈桂林请来兄弟们帮忙制造“钢的琴”。他们盛情邀请老工程师进行总设计,大家集思广益,分工合作,使出看家本领,投入到这一“宏大”的工程中。他们以前从未铸造过“钢的琴”,这不仅是对他们能力与情感的挑战,而且也是让他们重温过去的工友生活,以一种“怀旧”的心态来回忆过去。对于这些生在工厂,长在国企的工人们来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活虽然离现实越来越远了,但这种生活在“距离”中却产生了“美”,产生了“情感”,是一段充满“真诚”与“情意”的集体生活。在曾经战斗过的厂房里,这些铁打的汉子拿起以前的工具,载歌载舞,享受着久违的兄弟情谊。破厂房、旧机器、旧围墙、大烟囱这些过去生活的印记,虽“面目全非”,却“情真意切”,这是理想与情感寄托的地方,也是未来生活的动力来源。

与之相反的话语体系则以“利益”为核心,由现实、金钱、物质、虚假等一系列词汇构成。陈桂林的妻子小菊恰是这一话语体系的表述者与履行者,她跟随一位卖狗皮膏药的商人离开家庭,几年后回家的她最终选择离婚。影片对她的行为与话语没有过多渲染,但她“高高在上”的姿态却十分鲜明。她着装时尚新颖,与“破败”的情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她回家解除婚姻,要回女儿,理由是她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对于陈桂林来说,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他不能放弃女儿,希望为女儿铸造一个“钢的琴”来感化孩子、留住孩子。但,现实终归是残酷无情。法律将女儿判给妻子小菊,一位“虚假”且为“利益”不顾一切的“母亲”,而“穷困潦倒”且“真心诚意”的父亲却在现实与理想的拉锯战中失败了。显然,以“情感”为核心的话语体系显示出主导地位,成为主人公及主要人物的话语选择,但以“利益”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却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主人公及主要人物无法改变现实,最终必然要融入现实生活,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对真实“情感”的坚守。

钢的琴电影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影;《钢琴家》;肖邦;钢琴曲;艺术分析

中D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98-01

电影《钢琴家》一上映便引起巨大反响,最终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项。该影片将钢琴音乐与故事情节进行渗透,使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波兰钢琴家通过演奏肖邦的作品,带给广大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与听觉上的震撼,使得电影本身具有深刻的内涵,以及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宣扬。

一、电影《钢琴家》和音乐家肖邦

(一)电影《钢琴家》简介。《钢琴家》是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依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的。斯皮曼出生在20世纪初,从小在钢琴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不到10岁便被送到柏林学习深造。1933年,完成学业的斯皮曼返回波兰,举办了个人钢琴演奏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一跃成为波兰最著名的钢琴家。二战爆发,德国入侵波兰,斯皮曼遭受战争的迫害,四处流亡。在历经种种人生遭遇后,终于艰难地活下来,并再次点燃了他的钢琴梦想。有一天,斯皮曼遇到了一位德国军官,他的琴声触动了对方,从此,斯皮曼在这位德国军官的帮助下继续生活下去。后来,斯皮曼举办了钢琴演奏会,并录制了个人唱片。

(二)音乐家肖邦的简述。肖邦是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和钢琴家,也是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肖邦最卓越的成就即是对钢琴艺术的创作与演奏,这些都为钢琴艺术的发展与人类音乐研究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肖邦除了在钢琴艺术上的贡献外,他还是一位非常具有爱国主义情操的音乐家,在其作品中,国家与民族始终是永不磨灭的主题。在《钢琴家》这部影片中,斯皮曼更是把肖邦的作品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电影中所演奏的全部是肖邦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充分配合了电影的情感表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肖邦和他的钢琴作品,凸显了全世界人民所普遍认同的民族价值观。

二、《钢琴家》中演奏的肖邦作品分析

(一)《升c小调夜曲》。电影一开始,其背景音乐就是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该曲是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普遍使用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乐器题材,其形式高雅且充满诗情画意。影片中的《升c小调夜曲》,充分呈现出了肖邦音乐作品的典型风格,曲调沉静却饱含深情,华美的同时也表现出细腻。《升c小调夜曲》的第一部分从断断续续的旋律开始,音调让语言的表现力更强,像是悲伤的独白。庄重严肃、节奏均匀的伴奏,烘托出一种悲壮的氛围和情境。中间部分旋律庄严且缓慢,仿佛是一首宗教颂歌;开始部分温和平静的状态,更像是对心灵的抚慰和祈祷。接着,曲调逐渐变得豪迈而刚毅,雄壮而充满力量,演变为一首壮丽的进行曲,其中颂歌的旋律不时与半音阶平行八度的快速音群相交替,从而变换成一种宏伟强劲的力量在推动着前进。这种力量循序渐进地壮大起来,半音阶的音群气势磅礴地展开,并达到,最终成为嘹亮、强劲、振奋人心的号角之音。最后,音乐回转到第一部分,此时已全然改变了原本的形象,速度也比之前更快,并在原来旋律的基础上,呈现出更加丰满的分散和弦和急促的节奏型;悲伤的独白也变成了焦急不安、激动人心的语言。这首夜曲充满了力量感,赋予了作品更强的戏剧性。

(二)《降E大调波罗乃兹圆舞曲》。在《钢琴家》中,德国军队迈着齐整一致的步伐,进入了华沙,这也预示着波兰人民开始了他们的苦难人生。影片中的斯皮曼为了生计,来到一家饭店进行钢琴演奏,他演奏了一首并不知名的乐曲,虽然曲调在旋律上是轻快的,但斯皮曼的演奏情绪充满了厌烦与不屑。因为祖国已沦陷,而还有人在这里大快朵颐,所以他感到难过,并通过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懑。后来,斯皮曼在躲避敌人时发现了钢琴,并弹起了《降E大调波罗乃兹圆舞曲》,这也是肖邦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作品豪迈热情的旋律,烘托出当时波兰人民的昂扬斗志,对影片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钢琴家》虽然没有激烈的战争场面,但通过钢琴音乐的表达与呈现,将作品的凝聚力集中到了音乐上,让音乐来化解种族矛盾和隔阂,唤醒人性。借助肖邦的钢琴音乐作品,给人们带来最真切的感受。

参考文献:

钢的琴电影范文第3篇

关键词:钢琴;电影;音乐;美学;特点;表达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01-01

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结合体,由电影的概念我们可知,电影不仅仅是连续的画面构成的,还需要音乐的存在才能是完整的电影,二者之间能够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将电影的表现更有特点和内涵。在电影中,若是画面主要以展现生活内涵为主,那么,音乐则是将人物细致刻画,深化剧情。钢琴音乐能够满足电影艺术巧妙而且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达到电影美学的要求,尽管电影艺术与钢琴艺术在功能上有着差别,但是当二者表达一同一个主题时,就会出现画音统一存在的局面。

一、试听的综合感受

电影画面与音乐的音响相互融合成为一体,也就是音乐和画面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钢琴音乐的选择范围是根据影片的主题而选定的,要根据剧情的需要从而限制钢琴音乐的表现。很多人认为,《钢琴别恋》拥有好莱坞电影音乐史上最美的钢琴旋律,在笔者看来,这部配乐更大的意义在于,尼曼用钢琴的唯美素描和一系列充满古典主义色彩的变奏,打破了极简主义的原始界限。开场的第一钢琴主题极具印象色彩的旋律线条在哀伤清淡的触键下显得寂寥落寞,听者仿佛看到主人公艾达在海边抚弄着钢琴,迎着海风独自起舞。不久,第二钢琴主题在随后两个乐段中先后出现,旋律活泼灵巧,音乐在轻快的琴键跳动下暗藏危机。优雅古典的钢琴旋律在平缓但内具张力的弦乐衬托下散发出遗世独立的凄冷情怀。两个大主题在乐段中前后映衬,相互角力,在动静张弛的戏剧氛围中尽情宣泄。尼曼通过简单旋律重叠和古典管弦乐技法制造出随音乐韵律起伏的动静转化,正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主人公艾达在感情的激荡中既享受又惊恐的心理。两段主题钢琴的角力仿佛象征着影片中两个男人因为艾达而展的无形争斗。在尼曼的改造下,钢琴的旋律片段带有强烈的印象派效果,连绵起伏的旋律重叠使每一个音符成为流入内心并让人隐隐作痛的根源。

二、感情的共鸣

不只是钢琴,弦乐在乐段中如清晨的薄雾笼罩在四周,仿佛一个无形的力量将所有乐器和音符都约束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形成相对封闭集中的表达效果。尼曼在一个封闭的音乐场景,对单个乐句的旋律线条进行细微刻画,使音乐在行进过程中既保持延伸的可能,又让其在无限循环中找到归属的意义。尤其是几个钢琴变奏乐段,在钢琴进行多次旋律往返后,弦乐适时加入,把钢琴重新带入整合的轨道。钢琴的重叠与弦乐交织成一个巨大的网,将情绪细密地编织于内,乐句此起彼伏的连绵伸展让观众茫然漂流在无形的旋涡里。观众在影片中找到了感情的共鸣,体现出影片在美学上存在的真正价值。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影行业不断翻新,钢琴音乐的特殊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钢琴乐通过观众的审美感官转化为感情到最后成为审美理解的的审美过程,是钢琴音乐的特殊美学效力。钢琴因素融人电影作品的主旨紧扣观众的内心,从而达到抒发电影美学的意义。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神文化要求也随之增高。钢琴音乐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被众人喜爱和接受,钢琴音乐也因强大的艺术功能经常被应用在电影艺术当中。在电影艺术中,钢琴音乐的运用不仅能够为钢琴音乐自身创造出好的发展机会,还能使电影作品的审美感得到升华与进步。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艺术表现与美学因素,可以给观众带来感官与听觉上的享受,提升电影艺术品位深化电影艺术的主题,使之能有更为深刻的蕴含。观众的审美观与时代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在电影中对钢琴音乐运用时要考虑观众审美的变化而对钢琴音乐运用方式做细微变化

参考文献:

[1]曹莉芳.试论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

[2]张怡.论钢琴在诠释电影主题与情感中的应用[M].短篇小说,2013 .

[3]张红霞,吴艳.丁善德钢琴音乐调性与和声思维模式初探[J]. 中国音乐学,2007(04) .

[4]匡.中国钢琴作品织体的民族风格六议[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02).

钢的琴电影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钢琴;电影配乐;作品;分析;应用

电影配乐艺术随着电影艺术的蓬勃发展,已渐渐被人们所熟知。观众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也越来越高。众多配乐大师用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为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视听震撼。在电影作品中,配乐师完全是无名英雄。他们不能像画面中的人或物那样,鲜活地出现在眼前,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却在人们的心间流淌。这种音乐在心中的记忆更加深刻,推动情节的进程,烘托故事情节的发展,帮助我们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一、电影中耳熟能详的钢琴曲目

对钢琴的热爱还表现在学习演奏钢琴者众多。学会演奏一项乐器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文化追求之一。很多国家在基础教育中就有演奏乐器这一项。这使钢琴曲目的普及程度较高,人们对钢琴曲目的认识、理解和熟悉程度是所有器乐中最高的。

在电影中运用钢琴曲目来做为背景配乐,可以选择的空间非常大,而且观众较熟悉,容易产生强烈共鸣。很多导演在自己的作品中,将电影的故事情节与钢琴曲目的艺术表现充分利用,使其成为电影故事发展的一个良好背景,使观众视听感受强烈。2003年荣获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钢琴家》,这部电影融入多位音乐大师的钢琴作品,如肖邦的大量作品,奏鸣曲、夜曲、圆舞曲、协奏曲、幻想曲等。经典科幻惊悚片《变脸》中有肖邦的《第15前奏曲——雨点》;《美丽心灵》中莫扎特的《第11钢琴奏鸣曲》;《永恒的爱人》中贝多芬《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乐圣柴可夫斯基》中柴可夫斯基的《第1钢琴协奏曲》;《闪亮的风采》中肖邦的《降A大调第六波兰舞曲》;《致命报酬》中肖邦的《圆舞曲——小步舞曲》;《罗丝玛丽的婴儿》中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十一罗汉》中德彪西的《月光曲》;《楚门的世界》中肖邦的《第1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第11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莫扎特的《回旋曲土耳其风格的小快板》;《小迷糊当大兵》中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艾尔维拉?麦迪根》中莫扎特的《第21钢琴协奏曲》。

电影中的文艺片对钢琴音乐的运用更为精妙,注重人物内心的变化,对故事进程的推动作用,烘托情绪效果等。2004年出品的由迈克?尼克尔斯指导的电影《偷心》,在表现人与人感情问题上,主人公有一段经典对白,这段对白犀利地指出了电影的核心思想,在这段对白中,电影配乐运用了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的音乐作为衬托,极其符合当时的主人公表达的意境,音乐与电影配合紧密,音乐性强。

电影中的纪录片也是对电影配乐十分重视。纪录片对钢琴作品的选择上更注重音乐风格与影片的相互配合。战争题材的影片,往往选择进行曲等激昂有力的作品。人物题材的影片,根据叙述的事件来进行配合。历史题材的影片,选择古典钢琴曲目的居多。纪录片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音乐方面可发挥的空间更大,对影片的烘托作用也更强烈。

二、以知名钢琴曲作家为题材的电影作品

在钢琴艺术发展中,很多音乐家的名字是不能忘怀的,比如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等。

世界著名的钢琴作曲家因其伟大的艺术作品而流芳百世。正是出于对这些艺术家的喜爱,电影人将作曲家的生平搬上银幕。电影《莫扎特》在第57届奥斯卡奖上获得8项金奖,成为电影史上的一部备受瞩目的经典作品。其他表现音乐家生平的电影作品也同样受到了观众的热爱,很多片子已经年代久远,但是仍然有很多钟爱他们的观众。而且还有很多作品几经重拍,来满足现代观众的需要。

(一)《莫扎特传》

《莫扎特传》是音乐家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影评人称:“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的顶峰之作,深刻洞悉人性,成为轰动世界的第一流视听享受音乐片。”这部作品获奖无数。《莫扎特传》这部电影将音乐神童莫扎特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全面展现给观众,影片中对各种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感人。将莫扎特对音乐的挚爱,心无旁骛专心写作,与平庸嫉妒善用权术的萨利埃里形成鲜明对比。影片的故事发展都沉浸在莫扎特优美的音乐当中,其中莫扎特在萨利埃里为他举行的欢迎会中,莫扎特的三段钢琴演奏精彩至极。影片中多处回旋着莫扎特的钢琴作品,第10小夜曲、G大调钢琴变奏曲、第10钢琴协奏曲、第22钢琴协奏曲、第20钢琴协奏曲、安魂曲、《魔笛》序曲、《唐璜》序曲等等。看过这部电影,我们对莫扎特的音乐更加着迷,对他的英年早逝唏嘘不已。这部作品是后人对莫扎特音乐成就的总结,也是在向这位天才音乐家致敬。

(二)《贝多芬伟大的爱情生活》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这位一生坎坷,耳朵失聪的音乐家,克服了自身的一切困难,坚持他所钟爱的音乐事业。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等各种风格音乐作品,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钢的琴电影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电影《钢琴家》;悲怆;演奏;人性

钢琴是一种独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钢琴在电影中的运用,主要为影视创作提供视听艺术,促使声音和影像画面的完美交织。钢琴音乐在电影创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视觉艺术的大体走向,是一种服务于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改编电影《钢琴家》的故事叙述中就大量运用了钢琴音乐,把主人公的形象与残酷的人生经历刻画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影片的结尾部分,主人公在一片废墟中弹奏钢琴曲,他凭借牵动人心的琴声让德国士兵产生了怜悯之心,并促使他冒着生命危险也把主人公送达安全的地方。因此,在这部影片中以钢琴音乐为故事的牵引线,并逐步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一、电影《钢琴家》简析

电影《钢琴家》的宣传海报上尽显出一片无边的黑暗,唯独能看到一双手在钢琴的黑白键上跳跃,但看不清表演者的脸庞,而是能隐约看到佩戴在右臂的白色臂章,它代表着犹太人被德国奴役的悲惨经历。透过这张独具文化内涵的海报,我们能进一步地了解电影故事,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主人公是来自于波兰的犹太钢琴家,他在硝烟四起的战争环境中却意外地存活下来了,影片讲述的并非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对犹太民族的悲惨历史的真实反映。电影《钢琴家》是由来自于犹太民族的导演波兰斯基拍摄的,改编自钢琴家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导演波兰斯基曾经在《苔丝》等经典影片中表现出自己的创作视角,他擅长于采用黑色幽默的形式来挖掘人性的阴暗一面。然而在电影《钢琴家》中,在电影领域中一贯享有“花花公子”艺术风格的波兰斯基一改往常的华丽,却以一种沉痛而又富有张力的表现手法叙述了一个关于犹太民族的自我救赎和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故事,沉重的历史故事的再现让人难以适从。

电影《钢琴家》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在二战中来自于犹太民族的天才钢琴家瓦瑞·斯皮曼与数十万的同胞们遭遇了纳粹的残酷封杀,在战争面前,钢琴艺术也显得苍白无力,主人公斯皮曼东躲,本能的求生欲望迫使他要生存下去,最终他用一曲动人心弦的钢琴曲打动了一位德国军官的心灵,并在他的帮助下终于迎来了生命的曙光。整部影片的镜头都在描写犹太民族的逃难,乞求生存,而钢琴家甚至都没有机会弹奏钢琴,就在这种充斥着死亡气息的背景下,观众被犹太民族的救赎道路和挣扎而深深震撼了心灵。在波兰斯基的电影创作生涯中,曾经义无反顾地拒绝过相同题材的电影,但在十年后他终于能打开自己的心灵,积极地面对自己的悲惨童年经历,并完成了电影《钢琴家》的拍摄。在影片的创作中无疑融入了波兰斯基的童年经历,他鼓起勇气去创作与自己悲痛经历相似的电影题材,他采用了细腻的视听语言再现了一个个沉重的画面,同时影片也推动他抵达了世界电影的高度。

二、电影《钢琴家》对犹太人的悲怆演奏

(一)犹太导演波兰斯基的惨痛童年

电影《钢琴家》的故事背景与导演波兰斯基的童年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他作为一个犹太人,生活在二战的历史背景下,与众多的犹太同胞一样亲身经历了反犹的屠杀浪潮。波兰斯基的家庭没有逃离灾难的枪口,他的父母亲相继被德国军官抓走,即使父亲和叔叔在后来幸运得以释放,但当时正怀有八个月身孕的母亲却惨死在毒气室中,残酷无情的战争和亲人的死亡无疑成为年幼的波兰斯基永远的梦魇,甚至给他的电影创作生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使他长期封闭了这段童年的悲惨经历,拒绝了相同类型的电影创作。在电影《钢琴家》的创作中,导演波兰斯基终于有勇气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强制克制自己的情感,没有一味地宣扬战争的恐怖气氛,而是萦绕着哀而不伤的情感,而正是这种隐忍的悲伤让众多的观众深深地体会到犹太民族的绝望。波兰斯基在电影的拍摄中曾经说过,他想要借助这部影片来重新构建童年的记忆,并最大限度再现真实的历史,因为他的电影创作并不是为了迎合电影市场的需要,而是对真实情感的宣泄和历史的再现。从波兰斯基的创作理念中我们可以深刻地领悟到,他试图让观众看到二战中的真实场景,没有以仇恨的眼光去看待纳粹士兵,只是对犹太人的悲惨遭遇给予了同情和涌起了沉痛的情绪。

(二)主人公钢琴家的苦难人生

艺术在战争环境中就好像是一朵娇艳的玫瑰,但即使它拥有多么美丽的外表都抵不过战争的硝烟四起,所以在电影《钢琴家》的开头部分,即使外面的世界到处都响起了炮声,钢琴家斯皮曼还是依依不舍在弹奏钢琴曲;当他面临窘困的现实苦难的时候,他不得不低价转卖了钢琴。处在那个时代下,每天都有无数个生命在自己的眼前消失,于是出于求生的意志促使钢琴家决定逃亡,逃离死亡的枪口。当逃离到战争的生活后,钢琴家甚至以为他就能获得安宁的生活,殊不知他只是逃离到另一个环境,死亡的气息仍不断地跟随着犹太人,而钢琴家只能在善良人的帮助下谨慎生活着,此时的他更显得异常的孤独。影片中描写了钢琴家时不时地更换藏身之处,死亡的场景不断地出现在他的眼前,甚至每一滴水和一餐粮食都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观众无疑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钢琴家的无助和害怕,同时也被他求生的意志动容,透过这些沉痛的电影画面,更加深刻地传达出战争的无情。通过波兰斯基的创作视角,把战争的残忍无情转化为令人细细品读的诗篇,让观众反复地品读人性和审视历史,从而直达心灵的最深处。当钢琴家面临绝望的生存境地的时候,导演通过细腻的画面呈现出人性的光辉,通过钢琴家的钢琴演奏来感动德国军官。电影《钢琴家》在片头部分描写了钢琴家不顾战争的炮火仍然为坐在收音机旁的观众弹奏钢琴曲;在片中的时候,钢琴家则藏匿在好心人的阁楼上,他看到了钢琴,于是不由自主地用双手抚摸琴键,闭上双眼随着奔涌的音符浸透无助的心灵;在影片的结尾部分,钢琴家如同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弱者,躲在一片废墟中仍被德国军官发现了,屋子里摆放了一个钢琴,恰好这个德国军官也十分的热爱音乐,随着钢琴家的演奏,在此刻钢琴艺术的魅力远远地超过了民族的仇恨。正是这样的巧合使钢琴家收获了重生的机会,他坐在钢琴旁,熟悉而又陌生的音符从他的指尖划过,一曲肖邦的《第一叙事曲》缓缓地响彻天空,钢琴家和德国军官在这首钢琴曲中产生了情感的共鸣,随着钢琴家慌乱的演奏中,德国军官把帽子摘下来,向钢琴音乐深深致敬。

(三)战争中的钢琴演奏

电影《钢琴家》中有两次钢琴弹奏的画面描写印刻在观众的脑海中。第一次的钢琴演奏场景冲击了观众的审美视线,一个衣衫褴褛的钢琴家与典雅的钢琴搭配在一起显得异常突兀,他额前是被风随意吹散的乱发,枯瘦的双手熟练地在钢琴键上游离。在此之前,钢琴家还在为获得一点食物而绞尽脑汁,但在钢琴音乐的感知下,他沉寂的心灵被一点点地点燃,瘦弱的身体开始挺拔,双手也由一开始的慌乱而转变为轻松娴熟,并与钢琴完美地交织在一起。随着钢琴键的跳动,那个备受苦难折磨的钢琴家又重拾了精神食粮,钢琴音乐经历了真正的洗礼,显得更加纯净和动人。另一场钢琴演奏场景出现在影片的结尾部分,钢琴家坐在音乐厅中演奏了肖邦的《马祖卡舞曲》,充满温暖色调的背景,指尖轻轻地触碰琴键就能浇灌人们的心灵,抚平犹太人的苦难历史。对于广大听众来说,在历经了纷乱的战火而得以幸存下来,又可以再一次坐在剧院欣赏优美的钢琴音乐,这一场面无疑让每个人都有深深的感触,他们的内心是充满感激的,而此时的钢琴音乐则成为慰藉他们精神世界的最好良药,鼓励他们重新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美好的未来,同时也成为安抚每一个死亡灵魂的挽歌。最后在电影屏幕中出现了一个通告,说明那个心生怜悯的德国军官在监狱中死亡了;钢琴家则在多年后沉寂在波兰的土地上。音乐是钢琴家整个生命中的精神支柱,生存的意志则是他演奏的华美音乐,穿透心灵的琴声掩盖了那段不愿提及的悲惨岁月,也轻轻地叮咛每个受伤的心灵。音乐抚平了人们较早的情绪,钢琴家尽情演奏着,或许整部影片中刻画了太多惨不忍睹的战争场景,让观众亲眼看到了许多由战争酿造的悲剧,所以影片结尾部分的琴声不断地响彻人们的心中,优美安谧的琴声无疑在告诉人们,我们身处在和平的年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因为我们拥有健康,生活充实,所以我们更应该以一种满足的心态迎接未来。钢琴艺术在战争的背景中无疑是一种奢侈,但钢琴艺术却成为战争中开不败的花儿,在充满饥饿和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甚至自己都无法预料能否看到明天升起的太阳,钢琴艺术对主人公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抑或是支撑自己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三、结 语

电影《钢琴家》无疑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真实的电影镜头把人们带入了二战期间犹太人的屠杀事件中,让我们深刻地感知生命的价值和钢琴艺术的精神召唤以及对人性光辉的刻画。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较为沉重,甚至是悲怆的,全片几乎没有任何喜剧画面,唯独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就是钢琴声。在战争的背景下,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高贵的钢琴在炮火下显得无足轻重,遭到了纳粹的严厉打击,犹太民族只能凭借本能的求生意志来抗争死亡。作为一个犹太民族的钢琴家,他也不免为了生存的需要向现实低头,用钢琴来换取微薄的收入,用钢琴艺术来唤醒沉睡的民族心灵,因此,在悲痛的战争环境中,钢琴艺术也由此蒙上了一层悲怆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西涢.“希望我们都可以死里逃生”观看罗曼·波兰斯基电影《钢琴家》后感[J].家庭影院技术,2008(10).

相关期刊更多

物理测试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河北冶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冶金学会

特殊钢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