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雨巷朗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朗读 小学高年级 弊端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34-03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指用自己的声调、思想、表情,甚至肢体动作表达文中优美的语言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听者对课文内容、词句段篇或人物形象的感知理解、品味领悟。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师注重对课文的朗读,是感悟文本情感、抒发感情的良好方式,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活动,更是一种主体生命活动。朗读与“理解、把握、体验、领悟”等密不可分,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也就是说,朗读在性质上应从属于“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弊端
在一次期末质量监控中,有一道课内阅读题节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内容如下。
捡起一( )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拾起一( )落~,细数( )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 )的仪式;捧起一( )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在要求学生完成的题目中,第一题要求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二题问:文段中的“它们”是指什么?“仪式”在这段话中是指什么?第三题问:这段话用了什么句式?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第四题要求模仿这段话的句式写几句话。笔者正好上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也重点研读了这个段落,当时课堂上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成为了课堂的一大亮点。笔者本以为学生做这道阅读题的正确率会比较高,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不难看出:全班34人参与质量监控,原文填空和修辞手法这两项完成得比较理想,但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和仿写就显得比较低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笔者一直思索着: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篇课文的语言实践点是什么?语文课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再去翻看新课程标准,笔者明白了弊端所在。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即言语,阅读教学要着眼于言语实践活动,以语言运用为学习语言的起点与终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运用语言,从而促进基本言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那么,朗读教学也应当关注语言文字,也要着重于语言实践。
二、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症状分析
新课改以来,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朗读教学中,重人文、轻工具的倾向比较普遍,语文课堂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以下现象。
(一)过多的情感熏陶,忽视语言实践
以往的公开课中,往往是人文性较强的课堂更让人回味无穷,于是教师也向往和追求轰轰烈烈,甚至催人泪下的课堂,总想在课堂上留给孩子一点思想上的印迹。
就拿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选学课文《木笛》来说,笔者被主人公朱丹的那种宁可放弃个人利益也要热爱祖国的情怀所感动,那么,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朱丹放弃个人利益之后一个人落寞地走向纪念碑广场,当时那种复杂而苦涩的心情如何深深地扎根学生的心头?为了渲染这种氛围,课堂上音乐的使用、图片的展示、影片的拓展、资料的呈现,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朱丹的认同,激起学生对日本人的憎恨,从而读出感情。《》的血腥视频,还有一大串数字的拓展的确让学生触目惊心,也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激情澎湃地朗读,使课堂达到一个点。但是,透过轰轰烈烈的课堂背后,学生除了情感上得到熏陶,加深对日本人的憎恨,萌生对朱丹的敬佩之外,他们在语言运用上得到的是什么?没有,语言文字的训练一个都没有落实。对于课文中那一长段笛声的描绘,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去领悟作者是怎么表情达意的,更没有语言实践,只是一味追求轰轰烈烈的,让人听了之后心灵备受震撼的课堂,过多的情感熏陶导致语文的工具性严重缺失。长此以往,怎么能不出现质量反馈表格中那令人担忧的数据呢?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的第一课时并没有安排写的环节,几乎都是在读和讲,第二课时才会注入写课堂作业本的时间,有时候甚至第二课时还在继续读和讲,拓展和深挖,写都留在课后。教师们过于强调课堂的人文性,总想让学生透过文字悟出一点思想感情或在情感上得到升华,却忽视了语文是语言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又或者,对于课文中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把握不准,或是不知该如何进行语言训练。导致该说的没展开说,该写的没有深入写,该训练的没训练,该落实的没落实,该强化的没强化。课堂看起来似乎很深刻,但对于语言实践却是浮于表面甚至没有涉及,才导致演绎得很完美的公开课听着还不错,其跟踪检测情况却并不容乐观。
(二)一味地感情朗读,无视文本特点
朗读在整个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追求感情朗读,不关注文本的特点,在这一点上,说明文的教学最为明显。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课文《太阳》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在读开头的神话故事时要有感情;又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课文《电脑住宅》,有的教师通过一系列朗读指导,如轻重、快慢、停连、语调、表情、动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出电脑住宅神奇的特点。其实这样教学都是不妥当的。就《太阳》一文而言,为了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开头引用了一个神话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说明事物的状况,这里的朗读应区别于一般神话故事的朗读,可以采用比较平实的叙述语气来读。为了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太阳的远,教师朗读这段话中的“其实”这个连接词时可以适当加强语气,让学生体会到“其实”这个连词含有转折的意思,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条理和顺序。
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是说明文的特点,它不像散文形散神凝,抒情性强,在朗读时也不应强求有真情、激情。说明文的叙述一般是冷静的、理性的,既不可忽视“读”,又要注意用较平实的语气,或者换个角度、换种方式来读。如教学《电脑住宅》一课,教师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在感情朗读上,不如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逻辑结构,读清楚课文用了空间转换的顺序,分别写了电脑住宅大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等位置,以及各位置的不同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将读懂的空间位置用一幅画展示出来。
(三)过多的朗读感悟,淡化言语习得
审视教师平时的语文课堂,他们大多喜欢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朗读感悟体验的生成上,淡化言语习得成了教学的一种常态。如以下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从哪些句子看出她是一个勤劳、关心丈夫的人?(生朗读“地扫得干干净净……闪闪发亮”和“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心惊肉跳”这两处)
师:从他刚才的朗读中,你们感受到安娜的勤劳与关心丈夫了吗?我们该如何读?请你有感情地练读一下。(生朗读时强调了“干干净净”“闪闪发亮”“心惊肉跳”等词语,加重语气)
师:有点感觉了,谁再来试试?(生朗读时又强调“还没熄”“还没回来”等地方,读得更有感情了)
师:读得越来越有感觉了。请大家像他那样读一遍。
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之下,学生通过比较,最后读出了教师想要的朗读感觉。这样教学,看起来效果还不错,似乎朗读在增量的同时也有了质的变化。当听到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时,教师会觉得此时学生已经懂了,平时也总听到有教师直截了当告诉学生,应该把某个字或词读得重一点,把某几个词读得快一点,导致有的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这种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只重声音技巧,不重内心体验的朗读忽视了表情达意的要义。
关于朗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把文章读得烂熟,结果毫无所得,甚至把头脑读糊涂了,这样的人古今都有……所以,认为一味地读具有魔法似的作用,未见得妥当。”强化朗读感悟的确很重要,但如果在朗读感悟中不渗入巧妙的语言训练,大多数学生对于课文中所蕴涵的语言规律还是摸不透,尤其是那些语感比较差的孩子,只是在滥竽充数走过场罢了。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华丽、很美好,实则空洞无物、华而不实。语文就应该进行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习得语言。
三、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反思之后,笔者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试图在教学上有所突破,真正做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特级教师张化万说:“任何课程改革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都只会失败;语言文字训练不是要淡化,而是要优化。”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一)多点语言实践,少点人文泛滥
多一点语言实践,才会多一点语言生成。教师平时就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结尾处写出了最后的决定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但文章至此没有戛然而止,后面还有很简单的一句话――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句子单独成段,结束全文。我们由此可知,这个夜晚主席过得很煎熬。笔者让学生及时动笔进行语言实践拓展训练:利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借鉴课文中的语言,用一两句话描述那天晚上发生的情景。有学生写道:“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我仿佛听到了,在漫漫长夜里,一位慈祥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句子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展现了学生对内心的深切情感。
可见,只要找准语言训练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实践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不仅能提升学生自我的言语表达力,还能丰盈学生内心体验。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说话训练点,巧妙地将其设计成许多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加以实践运用,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活”的语言。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教师在指导朗读的同时,穿插了关于西蒙“沉思”的言语实践。
师:刚才你们读得非常真切!老师也留意到了一个细节: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你觉得这位母亲想要抓住的是什么?
生1:母亲想要抓住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孩子。
生2:她还想抓住这些孩子,想最后一次摸摸他们,祈祷他们能够长大成人。
师:难道西蒙在临死前,她未曾想到把孩子托付给桑娜吗?同学们,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西蒙在临死前一定愁肠百结、百感交集。请大家用一段内心独白,想象描述西蒙临死前的心理活动,写的时候适当运用省略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了不起的母亲的内心世界。
学生不光要会读,还应该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练笔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都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当中获得的。少了“言语实践”这一步,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只有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内化成属于学生自己的语言。
(二)多点有效指导,少点情感植入
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但是,光靠“情感熏陶”式地重复机械读,学生还没有理解或者一知半解,就要求读出感情来,这种朗读只会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于关键句段要边读边思,通过朗读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搭石》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协调有序”,特意安排了以下朗读指导片段。
师: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语速渐快):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就像――
生3:轻快的音乐。
(教师用这样的方式引读,使每个小组都能加入朗读,引读时速度渐快,重复三遍)
师:很好,既没有人踩脚跟,也没有人跌入水中,难道有人指挥?
生4:没有!
师:对,这种没有人指挥却还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是――
生5:协调有序。
读着读着,根据教师朗读时节奏的快慢,学生在跟读时也随着高低起伏很会配合,重复几次,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什么叫“协调有序”。这样通过有效的朗读,大家于无形之中配合得很默契。最后教师一语道破,学生恍然大悟:这就是“协调有序”,原来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做到了“协调有序”。课堂通过开火车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力求朗读在增量的同时也增质,努力提升朗读品质,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三)多点言语习得,少点“走过场”
字词是构成课文的细胞,理解字词离不开课文所给的特定语境。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笔者在平时的一些公开课中看到不少教师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后,集中学字词,之后是大篇幅的朗读感悟。光集中字词版块教学还不够,字词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对于课文中的精彩语言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品味,多一点字词揣摩的时间,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少一点走过场,让学生逐渐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如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老人与海鸥》第三自然段时,笔者设计如下教学片段。
师:这段话中哪些字眼体现了老人对海鸥的深情厚谊?
生1:褪了色。
师:你有没有发现,“褪色”一词出现了几次?
生2:三次。
师:从三个“褪色”可以看出老人的什么?
生3:老人的生活十分简朴。
师: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褪”字将老人平常简朴的生活展露无遗。我们再来看看这位老人真实的生活状况。
(资料拓展:吴庆恒老人生前在昆明市化工厂工作,一月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而喂海鸥的饼干每包就是4.5元,他每天一买就是好几包。而他对自己最大的奢侈品就是0.2元一包的香烟。老人的家里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最值钱的就是一小袋面粉和6个鸡蛋,那还是给海鸥做鸡蛋馒头用的。)
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4:老人非常爱海鸥,他宁愿在自己的身上少花一点钱,也要在海鸥身上多花一些钱。
生5:为了海鸥,老人省吃俭用,自己只抽这么便宜的香烟,却给海鸥买那么贵的饼干,相当于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
简简单单的“褪色”二字重复出现了三次,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加上一点拓展,学生的解读立刻多元化、个性化了,词语的内涵也一下子丰满起来。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词语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词解词,为了字词教学而走过场,应该多一点揣摩,创设各种语境让学生理解、感悟字词,从而实现了言语实践和情感熏陶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同课异构 朗读教学 朗读
今年十月,我有幸参加了徐州师范大学“国培”小学语文的学习,在学习期间为了便于研讨,学员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尝试。我听了由四川、河北的二位教师分别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珍珠鸟》。
课例一:教师由谈话导入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整体把握第四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哪个自然段清楚地表达了珍珠鸟与作者一步步接近的?这一自然段哪些词语可以表达小鸟接近的胆子大了?学习词语“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研读重点:用朗读来学习词语“起先,渐渐地,后来”读后评说。教师指导学生尝试运用词语的积累。学生继续读第六自然段。试图品味“依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课例二:由谈话导入。整体把握第四自然段。读课文中“我”和珍珠鸟是怎样熟悉的?重点品读词语“一会儿”“神气十足”等词语。老师用加重音来读重点词,教师用情景角色转换来读重点句子,学生再读课文。
听了这两节课后,留给我了一些关于“同课异构”的初步的认识和思考。结合上述课例就“同课异构”中的朗读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有两种方式:一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进行处理、组织课堂教学;二是同一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班级的不同构思、处理、组织课堂教学。此次教学活动属于第一类型。
一、关于“同课异构”的“异构”中的“异”与“同”
“同课异构”是由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所谓“同”就是指某一特定的教材内容,教师通过教学共同的教学追求。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大体相似,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相似,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教学设计在很多方面“同”。因此,在“异构”中并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材料,也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方法,只要是适合教学要求的,有效的。无论怎样的“异构”,最后还是“殊途同归”,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同”的。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有得有悟,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松愉悦,教有所获。
而“异构”则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相同教材,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二是相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而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选择上,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建构的内容和方式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同课异构”的“异”正是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教师在教学中基于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生活体验,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的,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不同的教学方案。“异”可以促使教师去学习、思考、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在“异”中探求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把握“同课异构”中的多与少、大与小、繁与简的关系
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唯一目标。不同班级的学生差异,自然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加之文本的价值是丰富多彩的,在获取文本价值的过程中,也能帮助学生得到阅读能力的提高。”正因为文本价值的丰富性,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获得不同的教学价值。这就必然要考虑“同课异构教学内容选取的多少,教学方法的繁简,学生学力的强弱。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环节安排,还是细节处理,都可以有很大的差异。就导入来说,以《珍珠鸟》为例,两位教师的方式就各不相同。一位教师以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来引入文本。让学生在读用词的不同感受来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中的词语内容,体悟作者情感。一位教师则以学生师生谈话课文引入的情感――和谐。可能是因为作品是同一的,两者之间有教学内容和设计的“关联”,都是以便于学生快速理解主题,走进文本为目的。从目的来看,第一位老师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语文的工具性的方面,注意了学生基本技能――朗读的要求提示。而第二个导入的目的则是求得对文本情感和内容的触发。无论目的是否相同,导入方法都各有千秋。
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两位教师也各有所思。第一位老师的焦点在重视学生学习能力,以关注学生的学情特点作为依据。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重要根据。第二位老师关注情感教学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了解文本的内容,体味作品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
显然,这两位教师从该文本中择取的“教学内容”和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有差异的。就教学内容来说,第一位教师侧重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以词的朗读来鉴赏语言并试图让学生学生运用。第二位教师主要关注于内容、情感、主旨的了解和归纳。在教学中也多次运用了不同方式的朗读教学。就教学方法来说,两位教师分别采取了问答评析、创设情境、朗读涵泳等方法,各有侧重,虽然都运用了朗读教学,但学生读的拖泥带水,捏腔拿调,读得实效性并不高。
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二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妥当,也不去评价各自侧重的教学内容是否合宜,而来考虑这样二个问题: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每一次读后得到了什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享受朗读的快乐呢?
三、让学生快乐地朗读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要使学生的朗读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程度,并不是仅仅靠传统的“读书百遍”就能奏效的。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朗读是学生的阅读的再创造。这里的朗读是将可视的书面文字转化为听觉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形式。它和默读截然不同,默读是无声的,而朗读是有声的;默读是个体性的,而朗读可以由个体影响群体,带有群体性,而读则更利于交流、理解与记忆。因而,朗读具有默读所无法代替的特点和优势。
朗读是学生个性的体现,是学生、文本、作者的对话,是学生抒感的重要方式。课堂上,让学生快乐地朗读,在快乐中体会朗读的乐趣。
关键词:高等教育 过度化 资源 浪费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自从1999年起高校大扩招,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规模迅速扩大,从2003年开始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大幅度增加,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毕业即失业”、高才低就等现象时有发生,我国是不是也出现高等教育过度化呢?理性分析高等教育过度化以及它所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实现高等教育适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何谓高等教育过度化
过度教育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二战以后,尤其是1960年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人力资本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使得教育普遍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对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尽管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人口,特别是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急速增长,但许多国家却出现了大量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反常现象。在这种形势下,1976年,美国人弗里曼(Freeman・R)写了一本书,叫《过度教育的美国人》(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在书中他把自7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为教育过度,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①从此教育过度一词逐渐为教育经济学界接受并广为流传。虽然对教育过度的研究已经有30年了,但是对于教育过度还是没有一个公认的共识。学术界引用较多的几个观点如下:
1.毕晓普在《教育经济学国际大百科》中说:“过度教育指一个社会(或个人)拥有的教育超过了它(或他)的所需或所望。”
2.约翰・罗布斯特(John Robst)认为:“一个人获得的教育超过了其职业通常要求的水平,便属教育过量。”
3.1985年教育经济学权威莱文(Levin.H)和曾满超对教育过度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②认为过度教育有三个含义:一是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而言,受过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二是指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之期望;三是指工人拥有比他的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这些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从关于过度教育的理论回顾来看,尽管不同学者对过度教育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基本认同过度教育即个人或社会拥有的教育水平超过社会现有职业岗位的需要。我国国内关于过度教育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尤其是作为教育过度重要外在表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研究。③
二、我国高等教育过度化其表现
高等教育过度化其表现形式为:一是较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二是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毕业生从事低层次的工作。目前,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等教育过度化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高等教育自扩招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资料,2001年,全国高校本科平均初次就业率为82%,2002年为80%,2003年为70%,2004年为73%。从数字看,除2004年就业率统计方法调整外,2001―2003年初次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如果按2004年以前的方法统计初次就业率,2004年全国本科平均初次就业率应在65%左右。实际上,首次就业率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
2.高校出现高能低就现象。
随着大规模的扩招,就业大军也已汇成“千军万马”的狂潮,背后聚集多少期待,研究生抢本科生的饭碗,本科生去做高中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
3.人才或学历高消费。
人才高消费趋向非常明显。在许多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文秘、推销等职位须在本科以上,计算机、法律、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起点为硕士。人才市场形成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局面。这也成为当下人才浪费最典型、最普遍的方式。
4.考研考博热――高校层次拔高,争上博士硕士点。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资料,1997年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数为24.2万人,1999年为31.9万人,2000年则急剧增加到39.2万人。那么录取数是多少呢?1997年为4.93万人,1998年为5.82万人,1999年为6.89万人,2000年上升幅度最大,高达12.85万,也就是说,尽管我国的研究生录取数逐年上升,比取率却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的录取率更是下降到近5年来的最低点,录取率仅为20%略强。相比之下,逐年上升的高考录取率高考录取率已达到应届高中毕业生的73.2%。④换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竞争之激烈远高于高考。
产生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是1999年起我国高校扩招,这种扩招是在资源不足、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可以说高等教育过度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源利用层面上的过度,反应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
三、解决高等教育资源浪费的对策和措施
1.把握好高等教育的度,适度超前发展,使有限的高教资源得到有效优化利用,减少浪费。
尊重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政府做好宏观调控,适度规模和适度超前,而不是短时间的扩招,飞跃式发展,不应是“揠苗助长”。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战略应该思考的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十・五”期间的快速增长为“适度超前发展”,力求高等教育资源与学生增量均衡发展。⑤什么是“适度超前发展”?关键在于适度的“度”。“度”的确是很复杂的,要考虑经济、政治、高校布局、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等等因素。从整体出发,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尊重客观现实,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合理地安排教育资源,改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2.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为社会服务,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准确地反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合理地安排教育资源,从而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落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要坚持统筹兼顾,即统筹好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统筹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高等教育发展要与外部大系统即社会及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从为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出发,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来发展高等教育。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内部要协调发展,这表现在高校之间及学科结构之间的协调。调整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以及地区间高校发展存在失衡的现状,合理地配置资源,建设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够持续和谐的发展。学科结构设置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比例,注重建设发展特色学科,使各类学科能够协调发展。只有真正地贯彻落实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做好高校发展规划工作,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协调、持续地发展,避免出现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
3.高校加快教育体制改革,重视人才的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步发展的条件下,我国高校要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加快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构建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应该加强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教育,从实际出发设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自我意识、创新精神和实施精神。
高校要从实际出发,深化教学改革,增加对实践教育的投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②徐敏.直面过度教育[J].太原师范学院院报(社科版),2006.
③王效仿,肖传强.高等教育的教育过度:事实还是假象.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1).
④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指标及研究,2001.
⑤潘懋元.规模速度、分类定位、办学特色.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6.10.
参考文献:
[1]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孟明义.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3]李志仁.关注教育过度[J].高教探索,2004,(4).
[4]刘志业,栾开政,李卫东.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4).
[5]孙志军.过度教育:西方的研究与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1,(5).
[6]张谋贵.中国会出现教育过度与人才过剩吗――兼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
在烟草行业里,细支烟开始发展得越来越快,早已不是女人的专属,但在笔者看来,带有男性气质的卷烟不能消失。例如“真龙香烟”和“七匹狼香烟”这两款烟听名字就是霸气外露型的,虽然它们也有一些细支产品,但完全不妨碍其品牌“爷们儿”形象的树立。本期烟草大数据就以这两款卷烟“真龙香烟”和“七匹狼香烟”为百度关键词来进行搜索指数的对比,时间还是以一年为限(2014年6月?2015年6月)。
热点搜索趋势对比
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热点搜索趋势对比中,可以看到关键词“七匹狼香烟”(绿色曲线代表关键词“七匹狼香烟”的指数曲线)在整体趋势曲线上要高于关键词“真龙香烟”(蓝色曲线代表关键词“真龙香烟”的指数曲线),整体平均值也是关键词“七匹狼香烟”要高出“真龙香烟”许多。再来单独看看它们各自的整体趋势曲线,关键词“真龙香烟”的曲线在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之间的指数一直在480左右徘徊,在2015年1月之后开始有所上升,并在2015年2月中旬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之后又开始下降。关键词“七匹狼香烟”的整体指数除了在2015年4月时略低些外,其他时间的整体指数一直在740以上,在2014年6月份和2015年2月份的时候其指数都达到了最高值,可见关键词“七匹狼香烟”的整体指数是比较高的。
相关检索词排行
“真龙香烟”相关检索词排行:
在“真龙香烟”的相关检索词排行中,排除一些无关的干扰词来看,排在首位的是“真龙香烟价格表图”,其次是“广西真龙香烟价格表图”,排在第三的仍是有关价格的检索词“真龙香烟价格”,纵观整个排行,有关价格的检索还有“真龙香烟价格表”和“真龙香烟多少钱”等共5个,可见,价格仍是检索用户最关心的话题。这其中,有关真龙产品规格和品类的只有“真龙香烟巴马天成”,这是真龙香烟推出的高端烟,看来检索用户对此款烟还是有一定认知度的。
“七匹狼香烟”相关检索词排行:
在“七匹狼香烟”的相关检索词排行中,同样排除一些干扰词之后,可以看到排在首位的就是“七匹狼”,其次是“七匹狼香烟价格表图”,排在第三的是“七匹狼香烟价格”。再接下来还有“七匹狼官方旗舰店”“七匹狼官网”和“002029七匹狼”,这三个都是有关七匹狼男装品牌服饰的检索词,虽然与七匹狼香烟无关,但正是因为有七匹狼这个男装品牌,不是烟民的消费者对“七匹狼香烟”也就有了一定的品牌印象。紧接着还有“七匹狼通仙”和“七匹狼香烟官网”。
百度知道检索排行
“真龙香烟”百度知道检索排行
接下来,我们看看关键词“真龙香烟”的百度知道检索排行。在这个排行中仍然是以提问价格的问题居多,比如“真龙香烟价格”“真龙香烟多少钱一条”“广西真龙香烟价格表”等,还有一些直接附图来问价格的问题。其次提问较多的就是有关真龙香烟品类规格的问题,比如“广西真龙香烟有几种”“真龙香烟系列一共有多少种”“真龙香烟所有种类的价格表”等。可见卷烟的价格和其品类规格仍是检索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
“七匹狼香烟” 百度知道检索排行
在关键词“七匹狼香烟”的百度知道检索排行中,仍是价格占主导,但有所不同的是有两个提问都是有关七匹狼最贵产品的价格,比如“厦门的七匹狼香烟最贵的多少钱一包”“七匹狼香烟最贵是哪一种,要多少钱”等。还有一些有关产品种类的问题“七匹狼香烟哪个系列最好”等。
关键词检索用户分布对比
在关键词“真龙香烟”的检索用户地区分布图上,其产地“广西”排在了首位,其次是“广东”,可见真龙这款烟在两广地区的影响力还是大于其他地区的。排在第三位的是“浙江”,之后还有“江苏”“北京”“上海”“山东”“湖南”“福建”“安徽”等地,南方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占多数。
在关键词“七匹狼香烟”的检索用户地区分布图上,排在第一位的也是其产地“福建”,其次是“浙江”,第三位是“江苏”,紧接着是“广东”,这几个地区都是与福建地区距离较近的沿海地区。其余上榜的还有“北京”“山东”“上海”“辽宁”“河南”“河北”等地,可见其检索用户的分布均以东部和中部地区为主。
人群属性对比
【课例呈现】
本节课由杜林老师执教,授课班级:5班。
经过指导教师和执教老师商讨,本课时执教内容为“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诗两首》之《雨巷》”。
这次课例的内容是通过对诗歌的整体感受,引导学生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注重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在把握意象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感受诗歌的美,进而体味诗人的情感。尤其是对朦胧诗,引导学生就诗歌的主要意象进行探讨,感受朦胧诗的独特之处。
【教学目标】
①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把握意象;
②激活学生感知、想象、能力;
③掌握朗读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问题法、演绎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诵读。对诗文的整体把握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读完之后请几位学生谈他们的第一印象,并由此引申出读诗的第一个方法“诵读”和注重第一印象。2~3个学生可能会提到“忧愁、忧伤、凄清、冷寂”等等。教师板书。
2.全体诵读。
三、分析意象
1.雨和雨巷
由上面的总结顺势引出:同学们去过江南吗?江南的雨巷有何特点?江南的雨有何特点?和北方的雨有区别没有?教师展示PPT。(写江南雨的诗词,片段)
读PPT上的文字之后明确地把握江南雨的特点。(细雨如愁)
再看有关江南的小巷的PPT。
明确:在这么一条巷子里,在细雨如愁的日子里走过这样的一条小巷是什么感觉。在头脑里再次浮现、能否浮现出江南雨巷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
请学生回答后总结。
2.丁香
在这样的一条小巷中作者希望逢着一个什么样的姑娘?为什么是丁香一样的姑娘而不是别的?作者用丁香肯定是有他的用意的,丁香有什么特点?谁了解丁香?(请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PPT(丁香花)。
只看丁香花的图片是远远不够的,到底丁香在诗词中象征什么?
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4讲解丁香的象征意义。
明确: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愁心,象征美丽、高洁、愁怨。
四、再次诵读。体昧情感
请一位同学读之后,请同学评价,评价后再读。教师指出诵读的一些方法(停顿、重读、语气等)。
教师范读,学生配乐诵读。
总结:这些情感的体味都源于诗人对意象的选择,“雨巷”由雨和巷组成,雨又特别是江南的雨,烟雨朦胧,细雨如愁,小巷曲折悠长、冷清,综合起来带给我们朦胧和略带忧伤的美感。
板书:情由境生。
五、品味探究
我们已经体味到诗人带给我们的忧愁哀怨的情感。
早在《尚书》里就提到了“诗言志,歌咏言”,诗人写诗是要将自己的心志诉诸笔端,《雨巷》也不例外,我们在感知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去感悟一下诗人到底要诉怎样的心志?
我们体味到诗人的愁,诗人为什么愁?(是想遇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为什么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因为姑娘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化身)
板书“理想”。
那这个“理想”出现没有?出现之后和诗人牵手了吗?
原文怎么说的?(从身旁飘过)
也就是说自己的理想飘走了。
诗人在“理想”走后怎么办?(仍旧独自彷徨在这雨巷中)
我们看,诗人是在雨巷里寻找自己的“理想”,“理想”消失后又彷徨在雨巷里。也就是说“雨巷”成了诗人情感的触发点。
那么,“丁香一样的姑娘”有它的象征意味,雨巷呢?有吗?为了帮组同学们了解,我们看一下诗人有关的情况。
幻灯片:戴望舒的简介。
联系初中学习过的《小橘灯》中对黑暗潮湿山路的描写,结合写作的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
师总结:我们在诵读一首美妙的诗歌的时候,获得的不应该仅仅是心灵瞬间的享受。我们还要掌握和理解文章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的方法。
六、教师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想告诉大家的是,读诗首先要注重我们的第一印象,也就是我们的最初的最直观的体验。其次,我们要分析诗歌的意象,这是我们把握诗歌的钥匙。再次,注重诵读,好的诵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诵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停顿、重读、语气等。
小组评课:
本堂课总的来说,思路很清晰,教学的内容和重点都在课堂上有效地体现出来了,时间的把握上也比较精准,注重了学生的朗读,以读促教,以读领悟、想象,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教师的仪态大方自然。
存在的问题有:
①诵读的指导不够,学生读的形式比较单一,齐读、自由朗读、齐读,整堂课读的次数多,但是形式上不够。
②诗歌主题的探究上,教师呈现了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就诗歌的主题进行探讨是可以的,但最后的结论应该是开放性的,不应该给一个确切的答案,就是说诗歌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诗人找不到出路的彷徨、苦闷,应该有多层的解读。
③工具性的缺失。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堂课上,人文性的东西呈现得太多,而工具性相对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