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本文化习俗

日本文化习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日本文化习俗

日本文化习俗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 日本动漫 运用

一、中华文化元素概述

所谓中国元素主要是指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并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体现我国民族利益的风俗习惯以及形象等。例如,重要著作与学术思想;经典传统乐器或戏剧;著名的历史人物等均属于中国元素。而文化则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创造的所有东西;一种则是指伦理、艺术、文学等。本文所探讨的日本动漫中的中华文化元素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中国文化。

二、中华文化元素在日本动漫中的运用

(一)中国著名人物形象在日本动漫中的体现

日本动漫中不乏有中国著名人物形象的作品,这些人物形象在衣着上多反映着中华文化元素――旗袍。在多数外国人的心目中,传统的中国人多衣着旗袍。这在日本动漫中也多有体现。如日本的人气动漫《圣斗士星矢》《机动战士高达00》《乱马1/2》等中均有大量衣着旗袍的角色。由此可见,中国女性衣着旗袍已成为国际上对中国女性审美的一种重要的符号。正由于这一中国文化元素的影响,在部分日本动漫作品中,少数男儿角色也纷纷穿上了旗袍。以《恐怖宠物店》为例,在这一步超人气动漫中,拥有一紫一金独特双眸,祖先在中国昆仑,且拥有与动物沟通本领的D伯爵就是衣着一身及地的旗袍。恰如中国著名影视作品《花样年华》的张曼玉一样,D伯爵在不同的故事中都身着不同图案的旗袍,以此与故事中的动物产生关联。此类身着中国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在日本动漫中不胜枚举,这些中国元素在日本动漫中的运用,在丰富动漫人物形象,提升动漫作品的艺术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日本动漫中的“中国风”

日本动漫中的中国风,即是在动漫作品中融入了浓郁的中国元素,使动漫在人物情节设置以及故事设定与安排、背景音乐的选用等各方面都流露出浓厚的中国风色彩。例如在许多日本动漫中都运用了大量的具有中国风的民族元素,如功夫、饮食、京剧、象棋、围棋等。以日本著名动漫《十二国战记》为例,在这部动漫中,麒麟是选择各国国王的重要标志。而麒麟作为我国的上古神兽之一,是民意的象征,在这部动漫作品中,则成为判定君王勤政或失道的重要标准,也是君王选择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这部动漫作品的设定与安排还借助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元素,这个世界中的国家与我国战国时期极为相似,而且其中各种治国方略与各国的官员制度等,都与我国古代历史具有密切的联系。再如,发源于我国的传统游戏――围棋,在日本动漫中也受到了追捧。以日本经典励志动漫《棋魂》为例,其将围棋这一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中刻画得机具吸引力。《棋魂》中注重对热爱围棋的棋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的塑造,通过描绘棋士对围棋的执着追求,不仅升华了围棋的境界,将围棋作为一种方式需要与责任,同时也吸引更多人关注围棋,关注这一传统文化,从而将在外行人眼中枯燥的游戏运动刻画得具有趣味性,且刺激紧张。

(三)日本动漫对中国经典名著的吸收

自从中国汉字传入日本之后,日本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文化的狂潮,使中国科技文化知识在日本即为盛行。其中,中国文学就是其中的代表。日本即为推崇中国文学,尤其是四大名著在日本广为流传。以《西游记》为例,在其传入日本之后,日本学者开始积极翻译《西游记》,随后又出现了西游记的绘本。而在许多以民间传说以及神话为题材的日本动漫中,更是吸收了《西游记》中元素。以日本经典动漫《龙珠》为例,其主角则是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直接为动漫的主角命名,他虽非石头所生,但却有孙悟空所拥有的技能――筋斗云,也拥有孙悟空独有的武器――金箍棒。《西游记》中孙悟空宜兴是为西天取经展开的西行,而《龙珠》中孙悟空与美女科学家则是为寻找龙珠而展开的各种战斗。除孙悟空这一角色在《龙珠》中保留之外,《西游记》中的八戒、牛魔王、二郎神等角色在《龙珠》中也有提现。除此之外,日本动漫《火影忍者》《最游记》等经典动漫也与我国经典名著《西游记》有密切的联系。

三、对我国动漫的启示

有前述分析可知,日本动漫在充分吸收与运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加以改动,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对于这种我国自身文化在异国他乡开出美丽花朵,而在自己手里暗淡无光的现象,是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对于我国动漫,不但应关注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应注重传统中华文化元素的现代化表达。日本动漫题材中虽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元素,但其将这一元素的影响范围扩大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运用传统的东西反思现实,将某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东西自然地传递给观众。而反观中国动漫,虽然其间也不乏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但动漫作品中受众设定范围较小,一提到中国动漫,国人心中第一印象多会认为那是小孩子的东西。同时,在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中,多以刻板式的说教的说教方式呈现,从而使传统文化元素在观众的心目中则成为以一种说教的符号。针对这一现象,中国动漫在中华文化元素的运用中,应结合时代性特征,对传统文化元素中的不适合部分进行适当改造,注重运用现代式的表达方式创作具有时代特征,创作出与受众心理贴近的作品。此外,在传统文化元素使用的同时,在动漫创作中,也应考虑到市场因素,加快动漫商业化进程,积极开发具有中华文化元素的动漫产品,在促进我国动漫发展的同时,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随着国际间日益频繁的文化交往,中华文化元素在日本动漫中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日本动漫在借鉴与改进中国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提升了日本动漫的输出能力。鉴于此,我国动漫也在取材中,应注重文化的现代化表达,积极推进中国动漫的商业化进程,促进我国动漫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学焕.日本动漫对河南发展动漫产业的启示[J].电影文学,2011,(18).

[2] 李晓光.论日本动漫语言对汉语生态环境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13,(12).

日本文化习俗范文第2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愈加频繁,日语教育也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在日语教育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跨文化交际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当前日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日语教育;跨文化交际;语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愈加频繁,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相互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许多高校因此开设了日语专业,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求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日语人才。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日语教育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跨文化教育起步较晚,因此现阶段日语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日语人才的培养状况不容乐观。如何突破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影响,将日本文化与日语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概述

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之间进行的交流。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扎根于生活,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日语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适当地传授给学生一些文化内容,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增长他们的阅历,又有助于学生从根源上理解日语,把握日语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

很多人认为中国人与日本人同文同种,这其实是中日两国国民基于对文化母体国与文化接受国这种定型化思维模式的误区。虽然日本吸取了很多中国文化精粹,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中国相近的东方特色,但是,由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两国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很大差异,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行为方式,都表现出典型的异质文化差异。因此,一定要结合日本特定的文化背景进行日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日语教育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注重对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掌握,强调句型、语法的运用是我国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日语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传授语言知识上,忽视了文化内容对学生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这种将语言与文化割裂开来的做法,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方面,教学内容的缺失阻碍了学生的日本文化学习;另一方面,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语言习惯等的不同,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例如,中国人遇到熟人时喜欢使用问候语,如“吃过饭了吗”、“有空来玩啊”等等,而日本人为了使双方能够轻松自如的交谈,则会以讨论天气状况等来问候,如“いいお天気ですね”等。在思维习惯方面,中国人喜欢强调自我的思想和观点,而日本人则更加倾向于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在生活习惯方面,中日两国一个很明显的差异在于:日本人在聚餐时通常采用AA制,并形成了一种文化,而中国人则通常由发起人结账付款。

三、在日语教育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一)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优化日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应该从明确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入手。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胜任各个行业的翻译、管理、人际交往等工作的复合型日语人才。因此,日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要将日本文化因素考虑在内。但是,由于我国的跨文化教育相对滞后,因此,无论是文化课的课时安排还是文化课的教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优化日语课程设置,首先应该增设日本文化课程,例如日本文学、日本世情、日本概况、日本社会文化等,以此来增加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针对当前日本文化教材内容缺失的问题,教师可以依靠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行动意识、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内容。最后,增加日本文化课程的课时安排也是优化日语课程设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言基础课程与文化课程的课时安排要协调、合理,力求构建一个语言与文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

(二)加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融合

加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融合,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创造一个尊重异国文化的学习氛围,这是学生学习异国语言和异国文化的基础,也是一个教师专业素质的体现。其次,授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涉猎各类课外书籍,丰富自身的文化内容,提高自身的日语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最后,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意识地将异文化方面的知识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在关注语法、语音、词汇的运用等是否准确的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交际用语的运用是否得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言形式、语法规则等放到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使学生了解语言运用的文化背景,积极探索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学习障碍。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是一门大学问,学生需要根据场合、时间、对象等的不同,组织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这是语言基础课程上无法学到的。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通过创设不同的日语会话情境,让学生将学到的日语知识表达出来,学以致用。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对话,以便更好地揣摩和理解日本人的语言习惯。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多找机会与日本人进行对话,在实际交往中学习日本的文化习俗。

(四)运用各种辅助教材提升文化素养

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互联网的普及更是使得知识的传递和获取更加快捷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日本的小说、文学作品、电视剧、电影等方式接触日本文化,了解日本人的语言习惯和生活习俗。而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文化书籍,鼓励并督促学生多加阅读,以便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促进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9,2(2):4647

[2]董奎玲.“跨文化交际”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6):6566

[3]陈贺丽.日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9,10(28):133

日本文化习俗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日语教学;教学改革;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86-02

一、引言

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逐渐显露出它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毕业后在社会上缺乏适应能力;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欠生动,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21世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时代的需求,高校日语教学应当根据社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施教学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1]。特别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需要更加具有时代性和丰富性、实用性。日语教学除了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的传授,突出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以此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中日文化异同的认识、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意义

传统的日语教学,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文化的导入.关于文化,有很多定义,英国学者泰勒曾经指出:所谓文化或者文明,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性整体[2]。可见文化的范畴是十分广泛的。广义的文化概念涵盖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如果日语教学内容仅仅围绕语言词汇、语法、等专业知识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学生在文化的诸多层面上有所缺失,这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某种意义上说,外语语言教学就是跨文化教学,日语教学也是如此。尤其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更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从日语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看,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能力落后于语言知识。教师应在教学中导入中日社会文化等知识,提高学生社会文化素质。在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应增加日本社会文化课程的内容,这是符合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日语教学,不应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日语语言知识,而且还应学习、理解由这种语言构造的系统的文化传统,获得对异文化的理解能力.

三、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注意语言的交际性,精心设计课堂交际活动,使课堂教学避免刻板而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营造语言学习的生动环境,使学生掌握日语专业技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此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措施。

1.创造体验日本文化的环境。教学中,还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日本文化。如在校园举办日本文化节;组织学生参与对日交流活动;赴日短期学习;发挥外籍教师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以此营造日本文化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各方面感受日本文化。学生通过对日本文化的切身体验,熟悉和理解日本文化,了解语言文化背景,减少日语学习中的文化障碍,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教学中注重文化背景。教师在日语教学中,应向学生灌输语言学习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观念,使学生懂得认识日本文化知识,了解文化背景,对于掌握日语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推荐日本优秀经典阅读作品、现实大众媒体的报道、日本社会文化事例分析、以及举办具有前沿知识的专家讲座等,使学生能生动地认知和把握日本社会文化的内容及其性质和特征.这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

3.注重文化内容的导入。日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内容的导入,能体现很强的人文优势。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日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渗入,能使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有意识地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宗教、科技、习俗和传统,提高学生对异文化的敏感度和对中日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其人文素质[3]。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具体内容可以是: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敬语和自谦、告别语、褒奖和辞让、禁忌语与暧昧语等[4]。教师在文化导入中,还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从行为技能层面上讲,跨文化交际就是一个文化体验和实践的过程。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不给他们提高实际应用和体验的机会,是不能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

4.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将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是日语教师应重视的问题。在日语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需求与水平,把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进行适当的分类。例如将日语中的习语、典故、日常生活言语行为及非言语行为作为微观的文化因素融入课堂教学,将日本人的价值观、思维模式、民族心理特征等作为宏观的文化因素体现在日语教学中[5]。特别是到了高年级阶段的日语教学,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文化就越显得重要,因此,文化导入的比重应加大,内容也应加深。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交际者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具体包括母语文化、目的语文化和交际对象的文化),对异族文化持宽容、尊敬和理解的态度,并能把文化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交际环境中,从而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5]。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日语课堂教学担负着很重的任务,必须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为他们创设生动的语境。

综上所述,高校传统的日语教学,已经不符合新时期日语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和国家关于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日语教育中融入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已经为众多日语教师所接受,但关键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实践的问题。任课教师需要在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教材、教具(如原文图片)等辅材料,将日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开拓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文素质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在当今多元文化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杨占力,张珍珍.高校外语教学理念及方法浅析[J].才智,2010,(5).

[2]向琼,梁朝辉.加强文化教学,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谢小琼.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4]胡春洞.王才仁.主编.张国扬.朱亚夫著.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5).

[5]肖仕琼.跨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2).

日本文化习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跨文化交际 文化导入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特定文化,任何形式语言都具有某种特定文化的内涵。不了解某种语言的社会文化,便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有比要导入文化阐释,这样学生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础上学习日语,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文化导入的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要把文化理解和文化导入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课堂的讲授中要重视语言的实际价值和社会意义,把语言置于一般文化背景中进行分析、使用,这样会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获得较为全面的语言观和背景知识,在掌握语感的同时,提高语义的敏感性。比如,各高等院校使用频率较高的《新编日语》教材,特点之一就是词汇量丰富。学习过日语的人都知道,日语单词的记忆和英语不同,它不仅要求学习者记住单词的发音,而且要记住日语汉字的写法和它的中文意思。对于初学日语的人来说,单词的记忆就是一个很难逾越的门槛。如果在学习单词时,教师只是领读、纠正发音、讲解用法,那么对于学生来说,随着学习的深入,单词的记忆可能会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如何使学生愉快地、高效地记住数量庞大的单词,这是每位日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某些特别能够体现日语特点的单词给予特别的讲解。除了单词的音、训读外,重点介绍了单词中蕴含的文化意义,结果学生们感兴趣,从而增强了记忆的效果。

在讲到日语的自他动词时,如“お茶が入りました、どうぞ”“ドアが]まりますので、ご注意ください”“来月Y婚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不是简单地翻译句子就完了,而是应该导入文化的部分,如:日本人不喜欢用主动行为态度的他动词来叙述自己做的事情,而是喜欢使用自动词,人为地将所做的事情叙述成为客观的形式。另外,在学习“でしょう”“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だろうと思う”等表达方式时,也要导入日本人喜欢回避主观意识表达的习惯。

2教师要拓宽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围绕教材的内容,组织相关资料

比如,λ人提出要求、请求时,如果日本人说“请让我考虑一下”,通常意味着否定。这时为什么呢?围绕这一问题,通过以下的例句,来透视日本文化。众所周知,日本人往往习惯于避免正面冲突,拐弯抹角的说:“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是……”并将自己的理由陈述一下,还常说:“我倒是无所谓,只是社长说……或某某先生三番五次的这样说,所以……”等等。往往推出第三者来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因为在日本,一个人如过分地强调自己的主张,往往会被周围的人视为不成熟。日语给人以微妙含蓄的感觉,日本人特有的这种语言知识、语言习惯,使得日语更为复杂更为微妙。这些文化部分都是需要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导入的。只有把日本独特的文化内容引入到日语教学中,对于学好日语会有难以预测的辅助作用。

3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挖掘网络资源,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某个自己感兴趣的、与日本相关的话题,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电子图书馆等方式查阅资料,消化并吸收资料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看法,全班学生轮流在课堂上利用一点时间介绍给大家。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这些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都是有益的事情,作为教师,也应该不拘泥于生硬的教材内容,多挖掘网络上丰富的资源为我所用,平时多留意网上的新闻、纪录片、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只要发现有涉及到日本文化的部分就要想办法把它保留下来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处在一个时时刻刻都准备着来接收文化资讯的状态来学习日语。通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来真正地了解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把它们统一起来,才会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日语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还应是日本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广博知识,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一个教育家,而不是一个翻译或教书匠。一个教师既要正确地教授语言知识,熟知中日两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客观的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日本文化,同时还要对两国文化有独特的理解与评价。要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教师应该给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广阔的施展空间,使他们自觉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学会发现、尊重、理解日本民族的特点,欣赏、学习蕴藏在日本文化中的优秀民族品质,最终达到吧日语真正学深、学透、学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包志荣.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化的引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日本文化习俗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日本人;鸟居;文化意义;象征意义;传统习俗;创作实践

是什么让人记住了日本?或者说,日本向外界呈现的特色和风格是什么?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日本,而在笔者心中最有日本特色的建筑要属鸟居了。在去日本之前本人就对鸟居极为感兴趣,笔者有幸2012年暑期在日本短期留学了一个多月,游历了很多地方后,发现在日本几乎任何地区都能见到鸟居。这一发现更加深了笔者对日本鸟居探究的兴趣。

1 鸟居概况

1.1 鸟居定义

简单来说,日本神社的门被称为“鸟居”,在日本几乎处处可见鸟居的踪影。相传日本人认为,鸟是人类灵魂的化身,其中有好的灵魂,但也不乏肮脏的灵魂,不能让鸟接近神社,故而在各个神社的正门前建“开”字型牌坊,名为“鸟居”。具体道来,鸟居主要用来区分神界与人类所居住的世界,象征神域的入口,通常设在通向神社的大道上。在日本“鸟居”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从各类词典中能了解关于鸟居的解释。《岩波日中辞典》:“在神社入口立着的开字形大门柱。”[1]《日本国语大辞典》:“神社参道入口或社殿周围玉垣所开的门。”[1]《广辞苑》:“立于神社参道入口,表示神域的一种门。”[1]

上述有关鸟居的解释都与神社有关,可见现代日本人对鸟居的概念已达成共识。事实上,日本并非所有的鸟居后面都有神社,因此这些解释并不完善,但诸多的表记形式的记载,说明了鸟居具有悠久的历史。

1.2 鸟居结构及种类

鸟居较为简单的结构是由两根立柱、两根横梁组成,上面会附有题字的匾。一般用木材制造,刷上生漆。当然,也有较为复杂的构造,是为了增加鸟居坚固度和美感而增添了许多附件,大部分的鸟居是建立在陆地上的,也有部分是建在水面上的。谈及鸟居的种类,著名鸟居研究者岸根荣隆认为鸟居有“八类三十六形六十四种”[1]。从建筑材料上看,鸟居有木造、石造、金属造、混凝土造等类型。从建筑结构上看,鸟居大致可分为神明鸟居和明神鸟居两大类。神明鸟居的整体设计是直线形的,研究表明,神明鸟居是日本鸟居的最早样式;明神鸟居的整体则是曲线形的,受到了佛教建筑设计理念的些许影响,结构较复杂。

1.3 鸟居尺寸及数量

一般来说,鸟居的大小与神社的级别密切相关,神社的级别越高,鸟居的尺寸就越大。若要统计日本鸟居的数量,可用不计其数来形容。鸟居的计数单位是“基”,相当于汉语中的“座”,神社可设一基或多基鸟居。在日本各地的神社之中,多基鸟居闻名程度位于首位的,要数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门前众多鸟居排成长长的通道,故也被称为“千本鸟居”。

1.4 鸟居颜色

至于为什么现在鸟居多数涂为红色呢?笔者以为,红色有警示提醒的视觉效果,有预防灾害之意,也代表着生命的颜色;再者,很可能日本人在吸收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自古多尊崇红色,把红色用在宫殿等高贵之处,而日本人在其信仰生活的实践中,也应用了崇尚红色的思想理念,那么现在日本鸟居多为红色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了。

2 鸟居文化

虽然在日本鸟居如此常见,但日本人普遍对于鸟居文化的深层内涵却一知半解,也没有人特别去关注鸟居这一事物。但其实,鸟居有着深刻的象征与文化意义值得我们去探究。

2.1 鸟居象征意义

日本人对鸟居敬崇,前往神社参拜时会从鸟居下穿过,向众神诉说心愿,并祈祷得到神灵的庇佑。鸟居仿佛就是日本的象征,被赋予了诸多充满信仰色彩的意义,并成为日本人精神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部分。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曾说:“必须以鸟居为日本的象征物,鸟居是日本的标牌。”[1]

2.2 有关鸟居习俗

当人们遇到痛苦或者有某种心愿时,就去神社参拜,以求得神的保佑,这已成为日本的习俗。去参拜神社时,为表示虔诚都会带一些供物敬献,鸟居也是供物形式之一,这种敬献用的鸟居被称为“奉纳鸟居”,如日本京都伏见稻荷神社前的鸟居,柱子上多附有文字“奉纳”或上纳奉者的题名及日期。

2.3 鸟居文化意义

日本人很早就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使用鸟居这一元素,除信仰敬拜外,在绘画等非信仰方面,也常能见到以鸟居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例如,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巨匠葛饰北斋(1760~1849年)的名作集《北斋漫画》中,就有很多鸟居的图案。

3 鸟居文化探究――对我创作实践的影响

对鸟居文化意义进行解读,有助于笔者艺术创作的深入和探究。尤其亲身在日本了解更多更为真实的日本文化后,对笔者创作实践影响深远。鸟居这一文化元素,笔者深入探究其总体概况、内涵意义,便激发了笔者对鸟居这一题材绘画的热情。下面是两幅笔者以鸟居为题材的作品:版画《日本鸟居》(见图1.)、水彩《鸟居》(见图2.)。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鸟居在某种意义上是日本的象征,同时,透过鸟居可以让我们看到日本人的信仰世界,正是这种带有浓厚实用主义色彩的价值观念,造就了今天的日本文化。在日本短期留学之旅中,深入了对鸟居及鸟居文化的研究探索,并有利于笔者艺术创作实践,同时为本人心目中的日本增加了一笔奇异的色彩,让笔者对这次留学之旅印象更加深刻,不虚此行。

参考文献:

[1]王晓东.论日本人的“鸟居”信仰[J].世界民族,2011(5).

[2]汤光明.牌坊鸟居长杆・东亚三门[J].上海工艺美术,2007(02).

[3]陈勤建.日本鸟(日)文化溯源――稻作鸟(日)崇信的发生和流变[J].民间文学论坛,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