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发展社会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参与社会体育的热情不够高涨
有调查表明,在20~59岁这个年龄段(男、女)的成年人群体各有53.63%和63.96%的人不能达到每周进行一次体育活动。其主要原因分为:
(1)工作占用时间较多。
(2)没有形成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60~69岁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群体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分为:
1)没有形成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受家务劳作影响。但就现实情况而论,我国目前16岁以上人口的空闲时间已经是1900小时/年,显而易见,因工作忙或家务忙造成没有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理由是不成立的。主要造成人们不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原因是人们没有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不了解参与的意义和对参与体育活动没有热情。
2.年龄结构分布不均
我国目前参与体育人群就年龄结构来看属于凹形结构。即青少年和老年人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热情比较高,而中年人的参与情况较差。青少年还处在学校教育阶段,直接接受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老年人的余暇时间比较丰富。另外,延年益寿、丰富晚年生活的需要,使他们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热情也比较高;而中年人的工作、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沉重的生活压力迫使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业余生活,导致他们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率偏低。
3.场馆的现状不适合
人们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需要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小,公共体育场馆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的体育场馆也仅仅是集中在一少部分的学校里,街道、公园、社区中的体育场馆寥寥无几,这给人们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因素
1.参与者对社会体育的态度
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包括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乐观向上、积极参与的态度。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直接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积极的态度可以促进人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而消极的态度则直接阻碍了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其中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是人们能够排除困难、持之以恒地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2.参与者余暇时间
目前,实行了一周5天工作日后,我国群众的余暇时间有逐步延长的趋势。但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大部分的时间也都被用于做家务、学习等上,参与社会体育的时间几乎没有,这对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3.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场所的质量和数量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直接原因,其中包括公共体育设施,学校对外开放的场馆设施、街道的健身器材,公园内的活动场所以及森林公园等。但就我国目前的体育场馆设施来看,很难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情况不容乐观。相对于体育较发达的广州而言,其室内人均活动面积仅为0.0025平方米,室外0.0112平方米,面积数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相差甚远。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的“到世纪末,城市公用体育用地1~2平方米,小学2.3平方米,中学3.3平方米”的标准也远远不能达到。
三、结语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意义的认识
社会科学是人类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在推进地区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科学的作用十分明显。首先,普及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是繁荣社会科学的一项基础工程。社会科学的发展既取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化,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不应当成为理论家们自己欣赏的作品,而应当成为各行各业社会实践的思想和行动指导。这就需要大力加强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使社会科学的成果进入各行各业,进入千家万户,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内化为人民群众的基本素质。第二,大力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是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既需要自然科学知识的武装,也需要社会科学知识的底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提到科普,一般首先都会想到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不大会想到还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这与我们多年来对社会科学及其普及工作存有认识误区有一定关系。有调查显示,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群众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科学的关联度呈快速提升的趋势。现在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比如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的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的盛行,有些社会矛盾频发,人的发展不够全面等,在很大程度上就与人们社会科学知识的贫乏有密切关系。第三,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对于推动社会文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科学知识来自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社会物质文明需要社会科学的滋养才能更好地发展。政治文明知识和精神文明知识本身就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能直接促进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的综合社科知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更多的社会科学知识有助于更理性地看待和分析各种社会问题,科学地处理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去。
坚持服务全局,保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健康发展
社会科学特点鲜明,具有规范、引领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作用,必须保证社科普及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才能科学指导社会实践。近两年来,我们南京市在社科普及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搭建了一些科普工作平台,如“市民学堂”、社科普及读物《学习与传播》、社科普及基地、社科知识“五进”(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工程、社科普及讲师团和科普宣传周活动等,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誉,在全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根据几年来的体会,我们感到,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要有很强的全局意识,必须在实践中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坚持把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占领普及工作阵地。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科学领域有健康的东西,也有不健康的东西。用科学的思想、精神、方法武装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最重要的就是在指导下,让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走入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之中。二是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把握社科工作特点,坚持社会齐抓共管,提高全民素质的工作思路,使社科事业发展步入快速、良性的轨道。围绕中心工作,就是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使之成为完成党的中心工作的助推器,成为完成本单位各项具体任务的一个配合环节。把握社科特色,就是牢牢掌握社会科学在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规律中的重要作用,把帮助人们理解和驾御社会运动规律,提高运用社会科学知识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职能。社会齐抓共管,就是把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作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并且联系实际将其融入到本行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去。提高全民素质,就是始终把提高人们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贯穿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全过程,通过提高人们的社会科学素质,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三是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切实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显威生效。在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中,用有针对性和丰富内涵的社科知识去拓展人民群众的认知范围,丰富精神生活,培育道德操守,体验审美情趣,升华精神境界,是公众与社会同在、同步、共进、共享的必由之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应当成为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把握的重点,要针对各种热点社会现象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讲座,提高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同社会不良倾向和风气作斗争,形成人人主动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氛围。力争通过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使广大群众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中受到科学认识和思维的熏陶,提高自身的社会科学素养。
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华容县农机局夏金明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
4、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发展是主题,是中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2、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4、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初步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5、科学发展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我们党政治优势的客观要求。
三、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1、注重学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1-0009-04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提高个体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现的学校教育中,如何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便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在制度保障、服务体系和作用机制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而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通过解决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内外因素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它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学生具有预防、补救与发展的功能,维持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正常运转,必须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保障系统。本文在借鉴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及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学校社会工作引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并大胆展望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其研究成果主要集在以下三个方面: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制度研究、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体系研究、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保障机制研究。
1.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制度研究
早在20世纪初,英国、美国和德国就几乎同时开始了教育与福利两种制度结合的学校社会工作,构建家庭、学校与社区相互结合的学校社会工作体系。目前,学校社会工作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关于学校社会工作制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学校社会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工作程序、工作管理等相关的工作制度、人员配置及角色定位等。总的来看,国外的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是通过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共同实现,政府大都提供一定的经费与政策支持,以促进工作的发展。在组织方面他们大多成立了一些专业组织与协会(包括全国性专业组织及州、地方性协会等),在政府和上述相关协会中也设有专门的制度或相关的服务准则对组织与管理作了一些相关规定,以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监督。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在各国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故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分布情况在各国各有差异,但具体在人员组成方面,国外从事学校心理健康维护工作的人员主要有学校社会工作者、辅导教师、护士、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病医师等,这些人构成了一个服务网络,共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负责;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学校社会工作者,他们是这个服务网络的核心,起着联系其他服务人员、协调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的作用。Allen・Meares(1991) 指出学校社会工作者是学校内的职业心理健康工作者,他们通过减少危险因素、提升保护性因素来提升人们心理健康状态。总之,学校社会工作者是一个综合的角色,可称之为学生援助计划员(student assistance programmers),他们应该同时兼备预防计划专家、危机管理者、评价专家、转介员和案例管理者等角色。
2.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体系研究
关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及工作者采用的工作方法等,不同的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具有不同的工作目标,工作人员在不同的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采用的方法技术、依据的心理学的理论也不尽相同。
总的看来,作为一种专业服务,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协助学生、家庭、学校与社区排除障碍,提升学生在学校的成功学习经验;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评估学生的问题,向其他人解释学生的问题,提供给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教育咨询服务,调解学校―社区―学生的关系,及其向个别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以全面解决学生的情感、行为、学习和适应问题,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采用的主要工作方法大体为个人辅导、小组工作、学校和社区综合性活动及咨询服务等;其服务模式主要有四种:传统临床模式(the traditional clinical model)、学校改变模式(the school-change model)、社会互动模式(the social interaction model)及社区学校模式(the school community model) 。
3.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机制研究
对于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机制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在国外也比较少见。为保障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国外大都从政策法规、人员培训及监管评估等方面对其提供保障。
在国外,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国家大多用立法的形式对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法律保障,此外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协会也制定了相关准则以确保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很少有国家有专门的学校社会工作的法律,仅仅是在保护未成年人等法律中有所涉及;在资格认证方面,目前学校社会工作相对完备的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形成了体系化的证照制度,要求工作者具备相关证书,最低限度必须是合格的工作者,受过大学以上专业训练;在人员培训方面,专业组织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包括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各大学社会工作学院也设置相关课程对学校社会工作者进行培训,他们大都建立了有效的督导机制。在培训模式上,Koller等提出要建立一个针对学校员工的以预防为基础的培训模式,该模式以预防、合作、各学科之间共同努力为基础,既包括岗前培训也包括在职培训。
二、展望我国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完全可以说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在学校教育问题越来越复杂多样与深刻化、而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又比较缺乏的背景之下,学校社会工作以其不仅只是单纯的解决问题、更注重在方法论和价值观上实现变革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展现了外部力量进入学校教育现场、努力改善学校现存问题的新局面,充分展示了学校社会工作固有的特点效果和魅力,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优势,在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现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中,其作用越来越大,也预示着其美好的发展前景,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上强调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任何管理活动都受一定机制的制约,而机制的有效运转必须通过制度来保障。由此,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也必须通过制度来保障,只有以制度化来规范管理,才能保障管理朝向科学性、有效性的方向发展。因此,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以创造性的思维来灵活整合各种社会工作方法的同时需要不断地总结、归纳,并将其经验制度化、标准化。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以发挥其政策导向功能,促进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制度化发展。目前我国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刚刚开始,人们对其认识尚且不深,再加上我国是一个行政导向十分明显的国家,没有来自政府的派遣制度,很难保障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进展;因此,为保障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需要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功能,以求从制度上更快促进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与科学化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文件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宗旨、意义、目标及要求,并尽快制定相应的学校社会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守则及享受待遇等文件,出台有关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注册管理制度、从业规范制度、薪酬标准指导制度、培训制度及专家评估制度等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职业体系,以明确学校社工任职条件、享受待遇及职责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法规方面,应考虑社工人员的参与,目前已有学者提出学校社会工作者参与学校社会工作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一定会朝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 运作上提倡国际化、协作化、本土化、人性化
国际间合作是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技术、经验是人类所发明的,且学校社会工作的共同性也决定了全人类能够共享这些理论、技术和经验,这种共享最直接的形式就是与国际学校社会工作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的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系统地、有计划地加强与国际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机构的合作和交流,聘请国外的专家学者讲学,引进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派遣人员到国外学习取经等,使这种国际合作制度化,成为我国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
所谓协作化,即重在协调好各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善的现代学校不仅需要科任教师与行政人员,还需要心理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的配合和服务,这就要求科任教师和学校社会工作者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各尽其责;其次,善于沟通,善于协作。科任教师由于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更长,较易发现学生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平时多加留意,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地与相关人员探讨及相互配合,最终保证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得到专业人士的服务和指导,避免更严重问题的产生。总之,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与其他工作者的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为此,我们需要将相关专业人员的工作结合起来,促进其功能整合,以形成一个有效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系统,最终解决其心理问题,达到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的目的。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与每个国家、地区的现实情况是分不开的,如何根据本国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开展积极有效的本土化研究,也是将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国际性的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始扎根,但它仍不能脱离中国实际,仍要积极需求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制度与文化传统的实际社会工作,走上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对从属于社会工作范畴的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而言,其发展更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的先进工作理念的同时,也必须切实考虑我国的国情,根据现阶段发展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制度环境与学校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着眼于我国本土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创新,以正确解决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冲突。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服务,其工作对象主要涉及学生,此外还包括教师管理者、家长、社区相关人员等,总之,其工作对象是人,这就需要工作者提供的服务要体现人性化特点,并能及时根据当事人的发展需要调整对策。从总体上来看,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发挥着救治性、发展性与预防性三种功能:救治是一种维护性的工作,具有滞后性、局限性;预防是其一个重要功能,即通过努力,使学生问题与系统问题降到最低程度甚至不发生;而发展功能是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实现助人自助的主要途径,由此必须倡导更高层面的预防与发展功能,以启发学生和学校制度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提高综合素质与生存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人本主义的一切以人(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人(学生)的利益相一致,即强调学生是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思考的逻辑起点,其基本措施的制订和实施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人(学生)的权利、尊严、需要、成长、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人(学生)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学生的利益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及权力意识将有所萌生,对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认识也将由浅入深,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动学生工作方针和措施在价值取向上朝人本主义转移,更体现了工作的人性化特点。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服务的实效性
受实用主义的影响,社会对社会工作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要求:必须对自己使用的工作方法负责,对服务的结果负责,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注重服务的实效性。再加上学校社会工作本身是一个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社会工作人员参与到心理健康领域,注重对具体实践模式和方法技术的研究将会继续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其次,从现实层面来讲,现阶段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它还面临着被人们认可与否的问题,故此更需要发挥其服务的实效性,以结果示人,以求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试点工作来看,学校社工通过以理论指导实践,转化了部分行为偏差学生,消除了一些潜在的隐患,且通过其开展的各类活动活跃了学生的身心,提升了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而且心理偏差、行为偏差学生的矫治和转化,也减少了对其他学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者必须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以取得服务的实效性。
4.策略方法更加系统化、整合化
作为系统性很强的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在工作方法方面更需要用系统的思想去理解和实践。系统论的观点强调跳出案主的问题来看案主的问题,充分考虑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复杂关系,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概念。在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看来,学校是学生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和重要支持系统,但其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其他系统的支持,即任何学生问题的出现都不是单一的孤立,学校、社会、家庭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心理问题,只有实现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个人的良性互动,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因此,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只有保持科学、系统的理论深入学生生活的各个系统,找出症结,才能帮助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这个特定时期内解决各种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
在工作方法上,呈现出多元整合的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学生问题越来越复杂多样化,使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个案、小组、社区的介入方法难以有效地解决问题,且这种方法区分服务对象,限制服务对象从更广泛的途径获得资源,影响了服务的最终效果。所以,目前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开始呈现出多元整合的发展趋势:工作者用全面的工作和介入手法去服务工作对象,主动地认识个案、小组、社区等不同工作方法,并灵活地将他们加以综合,同时在不同的工作手法内运用不同的模式和辅导理念。此外,在整合的过程中也不乏创新,以创造性的思维来灵活整合各种社会工作模式与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将来的研究也应关注这个方面,同时也可从具体方法上升到理论层次,发展出更科学的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理论,从而进一步指导方法的应用。
5.从业者要求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
职业化一般指的是某一职业从其他职业领域脱离出来,独立成为一门有别于其他任何职业,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领域的过程。专业化是职业化的更进一步发展,它反映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对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和理论研究使学者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必须要与专业化和社会化联系起来,只有三者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社会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并发挥作用,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将朝着专业化、职业化与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从专业化的角度看,国外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必须具备专业的基本属性:专业理论及技术、专业伦理与守则、专业教育与训练、专业组织与机构、专业自主及认可。从目前我国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状况来看,在专业伦理与技术方面虽然大量借鉴国外经验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其专业化发展尚存在如下窘境:它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职业;真正的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寥寥无几,具有专业素养的师资严重匮乏;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尚处于不稳定的发展状态;理论与实践之间整合面临很大困难且缺乏本土性的研究等。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前途,从根本上来说掌握在工作人员的手中,针对目前我国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兼职者居多且专业素养低下的状况,我们正在采取相关措施以提升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由此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其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其将会得到越来越多认同与理解;其次,从工作者队伍来看,兼职工作者将接受正规训练,由业余化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专业化水平将会提高,专职工作者将占据主导地位,两者将走向互动、结合与渗透;再次,从工作模式与方法上看,其正经历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综合化的转折,即朝向系统化、整合化方向发展;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注重本土化的研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注重服务的实效性。总之,无论从制度层面还是从专业伦理与守则、工作方法等层面,虽然我们离职业化、专业化的程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以及时代变迁对学校环境的冲击,学校社会工作更加需要以一种专业化的工作方式出现,只有以一种专业化的精神来对待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才能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因此,职业化、专业化是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稿件编号:090923005)
参考文献:
[1]葛爱荣.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的调查分析.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年5月.
[2]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1:7.
[3]林万亿,黄韵如等.学校辅导团队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师、辅导教师与心理师的合作[M].北京: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72~79.
[4]杨国愉,龚德英,张大均,郭成.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07,(05):83~88.
[5] Allen-Meares, P. The contribution of social workers to schooling. In R. Constable, J. P. Flynn, & S. McDonald (Eds.). School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M]. Chicago: Lyceum Books, 1991,2: 5~16.
[6] Fraser, M. W. (Ed.). Risk and resilience in childhood: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M]. Washington, DC: NASW Press, 1997.
[7]Theresa J Early,M Elizabeth Vonk.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social work from a risk and resilience perspective[J].Children &Schools.Washington, 2001,.23(1):9,23.
[8]Franklin, C. Predicting the future of school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the new millennium[J]. Social Work in Education, 2000, 22(1):3.
[9]Huxtable,Marion ,Eric Blyth eds. School Social Work Worldwide[M].Washington,DC:NASW Press, 2002.
[10]Costin LB. An analysis of the tasks in school social work[J]. Social Service Review, 1969,43:274~285.
[11]Meares, RA. Analysis of tasks in school social work[J]. Social Work, 1977,22:196~201.
[12]宣兆凯.学校社会工作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关键词:科学技术 实践创新 可持续发展 和谐 生态文明
一、科学技术理论
科学是什么?技术又是什么?根据《辞海》的解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而技术则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科学(认识自然)、技术(改造自然)是实践的两种基本形式。科学技术作为实践体现了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物与人尺度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
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科学是人类探求客观规律的活动。这个定义除蕴涵了规律的客观性之外,同时说明,科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一旦不再是自发的行为,就和技术一样也体现着人的目的,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客观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比如现在银行利用高科技设备如计算机帮助工作,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又方便了顾客。但是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又带来另类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破坏计算机网络、盗窃银行机密文件, 侵犯储户利益,获取非法利益。尤其让人不安的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这种所谓的高科技犯罪越来越多 ,让人产生一种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觉。
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质疑科学技术是否应该被应用,它的出现到底为人类带来了什么?
答案是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在一个具体科学活动中往往是一致的。因为造福自己与危害他人往往是同一个过程,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双刃剑功能从客观意义上说是必然的,科学技术活动就只能尽量规避和抑制其负作用,而不可能彻底消除它。
三、科技理论创新――可持续发展
人类面对这些科技带来的苦果,并不甘心把它吃下去,而是进行科技理论的创新。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是整个创新思想的核心,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只有突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实现理论创新,我们才能在新的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其他方面的创新。所以说理论创新是其它一切创新的基础,如果没有理论上的创新,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处在旧理论体系的禁锢和束缚中,就谈不上其它方面的创新。当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发现了方便背后的危害,那时人们必须探求到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这些威害。我们必须用我们所掌控的知识来应对危机。随着科技理论创新“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
为了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突出矛盾,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并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世界各国也相继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展规划,在这颗人类共命运的灿烂星球上共同追求一个目标那就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四、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发展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遗余力的处理两大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诞生,既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人类社会要想继续蓬勃地发展下去,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始终让其保持和谐的状态,只有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改变才有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从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来看,人与自然之间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和谐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对自然缺乏科学的认识,人只能受制于自然,面对自然灾害和对各种疾病也没有任何防治能力,人口的增长非常缓慢。在这之后,在人与自然的一次次对抗中逐渐掌握了自然规律,并把这些规律系统化,就有了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加快了。
(二)对人与人关系的哲学反思。生态危机迫在眉睫,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综合协调不仅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整合与协调,后者直接影响到前者。《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提出:“满足人类需求和愿望无疑是生产活动的目的,所以务必要在可持续发展概念中再强调它的中心作用。贫穷往往就是人们不能满足其生存和福利的需求,即使资源和服务是存在的,同时,那些没有陷于贫穷的人们的需求却可能带来重大的环境后果。”
五、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
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二)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面对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倡导生态文明是人类做出的一次理性抉择。
六、结论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虽然人类有了科学技术这个认识世界的积极成果后,对控制自然和改造自身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人类把科学技术投入到生产中,盲目的使用引发了很多问题。这时人们意识到科学是把“双刃剑”,“可持续发展”从实践中诞生。即在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要保证生态稳定。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要不断认识自然、理论创新,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这才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