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近代汉语

近代汉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近代汉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代汉语

近代汉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近代汉语 “遭遇”等 训释

除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外,近代汉语也值得注意。本文训释了《近代汉语读本》中三个词语:遭遇、处分、水性。期待能为读者了解近代汉语词义略尽绵薄之力。

一、遭遇

动词,“跟随、侍奉(显贵)”义。

《警世通言》第七卷:“郡王即时写表进上御前,龙颜大喜,崔宁就本府增添请给,遭遇郡王。”

“遭遇”,在《汉语大词典》中有四个义项:1.犹遇到;2.犹际遇;3.泛指人生经历;4.指遇到的不幸的事情。通过考察上下文,《警世通言》中的“遭遇”释为此四义项,均不通,刘坚释为“跟随、侍奉显贵”。下文试对这一义项作简要分析。

上古汉语“遭”“遇”都有“遇到”“碰到”义,动词。《说文・u部》:“遭、遇,逢也。” 《易・暌》:“遇主于巷。”崔注:“遇者,不期而会。”《礼记・曲礼》:“遭先生于道。”疏:“逢也。”东汉时,“遭遇”发展为同义联合复音词,义为“碰上”“遇到”。该词见于《汉书・礼乐志》:“幸得遭遇其时。”

“遭遇”在古汉语中作“遇到”义时,其对象无好坏之分,无具体抽象之别。如:

(1)古者赏有功,J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桓谭谓严尤曰:“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若遭遇时君,更阅贤智,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论衡》)

(3)臣繇言:臣自遭遇先帝,忝列腹心,爰自建安之初,王师破贼关东。(《全三国文》)

(4)哀吾生之无乐兮,遭遇谗佞,失官爵也。(《楚辞》)

(5)凶人遭遇凶恶于道,亦如之。(《论衡》)

(6)乃至昔时,有国王女,遭遇疾患,太史占之,须诣冢间,为其解除。(《杂宝藏经》)

“遭遇”的对象既可为褒义词,以上(1)-(3)例即是,也可为贬义词,以上(4)-(6)例即是;其对象可为具体的事物,以上(1)-(3)例即是,也可为抽象的事物,以上(4)-(6)例即是。

后“遭遇”词义范围缩小,表“遇到好的事情”,即“际遇”义。如:唐・常建 《太公哀晚遇》诗:“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再由“际遇”义具体引申,表 “升官”义。该词义的宾语常常为圣明,因为遇到圣明显贵,有升官发达的结果。如《汉书・丙吉传》:“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颜师古注:“遭遇,谓升大位也。”另举例如下:

隋唐时期:

(7)张宿遭遇,除谏议大夫,宣慰山东,宪宗面许回日与相,至东洛都亭驿暴卒。(《定命录》)

(8)及臣遭遇,曲沾恩诱。渐渍玄猷,朝夕谘训。(《法书要录》)

宋辽金:

(9)夤缘遭遇,官至防御使。同时有张衮臣者,组之流,亦供奉禁中,号曲子张观察。(《碧鸡漫志》)

(10)他日陈公遭遇,出镇成都,京国乱离,僖皇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锦江。(《北梦琐言》)

(11)道君朝,起寒族,与子寓遭遇,皆致位通显。建炎闲还乡,属李承乱,全家被害。(《泊宅编》)

(12)臣遭遇之年,方始三岁。及赐臣御诗云:“七闽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挥尘录》)

明:

(13)晚年遭遇为阁老大儒,朝廷大制作多出其手,实有赖于狱中之功。(《天顺日录》)

其中,该词义大多不带宾语,多与官名同时出现在文例中,如“谏议大夫”“防御使”“阁老大儒”。

古时,“升官”多与“显贵”联系紧密。因果互推,则由“升官”义进一步引申为“侍奉”义。举例如下:

(14)翔自释褐东下,遭遇霸王,怀抱深沉,有经济之略,起中和岁,至鼎革大运。(《旧五代史》)

(15)禹纯厚长者,遭遇汉祖,及苏逢吉夷灭,禹恬然无咎,时人以为积善之报也。(《旧五代史》)

(16)子宣云:“臣兄遭遇神宗,擢中书舍人,修五朝史,不幸早世。其文章与欧阳修、王安石皆名重一时。”(《挥尘录》)

(17)遭遇先朝,荐更烦使。(《栾城集》)

(18)然念臣顷自遭遇,曾未数年,致位近侍,其间因缘职事,催督官吏,修定旧条,在于微臣绝无分毫之效,若皆一一侥幸恩赏,实愧心颜。(《栾城集》)

(19)信自言遭遇两朝,恩宠隆厚,叙谢感慨,涕泗横集。上加慰勉,锡赉有差。(《宋史》)

以上例句中,该词义在宋代使用频率极高。它既可带宾语,也可不带宾语。带宾语时,宾语多为“显贵”,如霸王、汉祖、神宗、太宗、陛下等。

清之后,“升官”“侍奉”义消失。如今,“遭遇”表“碰上、遇到不好的事”,“遇到的事情(多指不幸福的)”义,成为 “遭遇”的常用义,详见《现代汉语词典》。

二、处分

动词,“吩咐”“命令”义。

《六祖坛经・惠能从弘忍受衣法》:“门人得处分,却来各至自房。”

通过考察上下文,此处应释为“吩咐”“命令”义。下文试对此义项作简要分析。

“处分”一词最早见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处分适兄意,那得吾自专”,表“处理”“处置”义。又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书》:“时陶侃虽为盟主,而处分规略一出于峤,及贼灭,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

“分”,甲骨文写作“”。为会意字。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为:一分为二。后“分”加“口”,即“吩”,与“咐”构成双声联绵词。表“命令”“叮嘱”义。

据汉籍全文检索系统和北大语料库检索系统来看,“吩咐”一词出现较晚,始见于元代《全元南戏》:“休得胡说,明日吩咐管家,安排酒席,权且冠带成亲。”可见,古汉语多用“处分”表“命令”“吩咐”义。例如:

魏晋南北朝:

(20)显祖又尝对邕白太后云:“唐邕分明强记,每有军机大事,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是异人。”(《北齐书》)

隋唐五代:

(21)贼党因乞便风还海岸,妇人回头处分,寻而风起,群贼拜别。(《广异记》)

(22)谨具如前,伏听处分。(《韩愈集》)

(23)大王曰:“有冤家上诉,手虽不杀,口中处分,令杀于江中。”(《河东记》)

(24)灵曰:“此既皆我所奏,安得不待我处分悬奏捷书!据高丽奴此罪,合当斩,但缘新立大功,不欲处置。”(《旧唐书》)

(25)帝以军府事让季父,曰:“儿年幼稚,未通庶政,虽承遗命,恐末能弹压。季父勋德俱高,众情推伏,且请制置军府,俟儿有立,听季父处分。”(《旧五代史》)

宋元:

(26)俄而罢宴,处分两辖速请王给事离馆,暗授意旨,并令害之,一家上下悉投黄河,获其囊三四百笼,以舟行没溺闻奏。(《北梦锁言》)

(27)到这里须是大用现前,针扎不入,不听他人处分。(《碧岩录》)

(28)右下逐处,各可照验,应宋之旧臣,或作藩镇,并事新君,军国之务,事无大小,一切听其处分。(《大金吊伐录》)

(29)看小生面则骂。当骂呵。则处分几句。(《关汉卿戏曲集》)

(30)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挥尘录》)

从明代开始,“处分”表“吩咐”“命令”义已消失。“处分”表“处理”义,使用频率极高。如:

(31)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缺,宜留以防西藩。”(《藏书》)

(32)上忧其不逊,问宰相曰:“克融所奏如何处分?我欲遣一重臣往宣慰,便索春衣使可乎?” (《藏书》)

表“处罚”义,如:

(33)原举各官,已处分者,免议;其余著详察荐语,分别罚处。(《痛史本崇祯长编》)

(34)辛家见大守处分,不敢生词说,叩头而出。(《初刻拍案惊奇》)

如今,“处分”作为常用词,使用频率很高。表“处置”“处罚”义,详见《现代汉语词典》,而“吩咐”“命令”义,则由后起词“吩咐”代替表示。

三、水性

名词,比喻“无主见”“轻信别人”之意。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婆婆休得耍水性,做大不尊小不敬。”

通过考察上下文,此处应释为“无主见”“轻信别人”义。下文试对此义项作简要分析。

“水性”,偏正结构,初始义指“水的特性”。如《后汉书・卷三十上・苏竟传》:“今年比卦部岁,坤主立冬,坎主冬至,水性灭火。”《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仓素知水性,又在荆州住了数年,愈加惯熟。”

水有随势而流的特性。 “水性”比喻引申,表“性情柔软”“无主见”义。例:

(35)可怜我差迟了这夫妇情,错配了这姻缘簿,都则为俺那水性的儿夫。(《全元杂剧・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

(36)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西游记・第三十回》)

(37)“所以妇人不可使他引入邪道,他水性易流,比不得男子,有些血性。”(《金屋梦・第四十回》)

“水性”词义程度加深,表“易变”义。由中性变成贬义。如:

(38)陈氏甚是美貌,却是个水性妇人,因见其夫敦重,甚不相乐。(《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七卷》)

(39)正是烈女怕闲夫,妇人家水性,能有几个真烈的?不久被刘鸿儒弄上手了。(《杌闲评》)

明清时期,常用“”,表“性情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十卷》“仙英奔之妇,、飘荡无比。”

现代汉语,“水性”表“游泳的技能”义;常与“杨花”连用,表“比喻女子用情不专,轻薄”。而“易变”“无主见”“轻信别人”义已消失不用。

参考文献:

[1]刘坚.近代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

近代汉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近代汉语词典》白维国编写审稿

《近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近汉》)经过18年的艰苦努力,终于面世了。我作为编者之一,在这里向读者诸君介绍一些《近汉》编写和审稿的情况。

一、 编写

1997年《近汉》编写工作启动,白维国、江蓝生两位先生商定了这部词典的宗旨、特色和主要体例,确定的目标是“收词量大、释义精确、例句恰当、全面反映近代汉语词汇系统面貌及其动态演变”。与一般辞书以“解疑释惑”为主要目标不同,希望能把《近汉》编成一部汉语词汇史性质的工具书,而不仅仅是释疑解难。后来全体编写人员多次开会讨论,反复推敲,试写样条,不断修改,最终形成《〈近代汉语词典〉编写体例》(以下简称《编写体例》)定稿,这是指导《近汉》编写的纲领性文件。

我承担了W和X两个字母的编写任务,总计50余万字。整个编写工作包括九大环节――(1) 阅读文献;(2) 收集词条;(3) 筛选并确定词条;(4) 确立义项及排序;(5) 释义;(6) 引例;(7) 核对例句;(8) 统一体例;(9) 定稿。贯穿所有环节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反复研读、揣摩《编写体例》,直至深刻领会、熟练掌握;同时,(3)―(6)环节离不开检索语料库。

阅读文献是第一步。主要是广泛浏览有关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论著,尽量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把有价值的词条和释义吸纳进来。为此还专门编了一个《词语考释论文索引》。

接下来是收集和确定词条。这是编写工作的关键一环,因为收哪些词、不收哪些词,关系到《近汉》的定位。《近汉》的收词原则是: “主要收入唐代以后新产生的口语词或新义项,以作为汉语词汇主干的常用词为收词主体,近代汉语时期新出现的常用词语和常用意义不应有重大偏失或遗漏。”“收词以精要为原则,突出体现本词典收口语新词、新义的特点,宁少勿滥。”根据这一体例,我们的做法大致如下。

先把已有辞书中属于唐―清中叶这一时段的词条收集起来,其中《唐五代语言词典》《宋语言词典》《元语言词典》和《白话小说语言词典》(当时尚未正式出版)四部词典是收词的基础,此外还参考了许多相关辞书和著作,如龙潜庵《宋元语言词典》,王A《诗词曲语词例释》《宋元明市语汇释》,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高文达主编《近代汉语词典》,许少峰编《近代汉语词典》和《近代汉语大词典》,还有《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以及一批专书词典。然后根据阅读的文献和语料,增补这些辞书所未收的词条。最后依据《编写体例》,通过检索语料库,筛选并确定词条,主要是把不符合收词要求的词条予以剔除。这些词条包括两类,一类是“意义比较偏僻或使用范围较窄的专有名词、名物词、只呈现为一种构词格式而无特殊意义的四字格词语,从严掌握,基本上不收入;拟声词、拟态词不收入”“典故与词藻原则上不收,宋元以来只在诗文等书面语场合出现的词语慎重选择,以口语程度强、使用频率高为原则”。另一类是超出收词时段的,包括已见于唐以前文献的和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的,《编写体例》规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前已有用例的词语本词典原则上不收入,个别魏晋南北朝时期虽见使用但用例极少(只有一、二例)而在唐以后才普遍使用的口语词可酌情收入,在该词语(或义项)前加标*号,注明该词语(或义项)在唐代以前已有用例。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的词语一律不收。”经过这样的“一放一收”,基本上把入选的词条确定下来。当然,实际编写过程中难免还会有所调整。就我所编写的两个字母部而言,增加的口语新词、新义为数不少。

词条确定后就开始编写,包括确立义项、义项排序、释义和引例,这是编写工作的核心部分,这几个步骤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在参考已有辞书的同时,主要通过检索语料库,根据实际用例来确定义项的分合、排序和释义。这里重点谈引例问题。引例看似简单,实则颇为不易。《编写体例》规定: “每一义项下引二至三条用例作为释义的支持。……其他词语(义项)一般引三个用例。……同一义项下的引例按出现时代早晚为序排列。其第一例是该义项的最早用例,第三例是最晚的用例,第二例用来调节使用地域和文体的分别: 如果前后两例都是口语体的用例,中间一例注意选用书面语体的用例;如果前后两例都是北方作家或使用北方方言的作品的用例,中间一例注意选用南方作家或使用南方方言的作品的用例。反之亦然。我们的编纂宗旨主要靠精准引例来体现。”就是说,要用最典型的例子给读者以最大的信息量,从而反映从唐五代到清代中叶汉语词汇的发展脉络。同时还要通过例句尽可能地反映词语的用法、功能,而且一般避免引举其他同类词典已使用过的例句,务求推陈出新。要从巨量的实际用例中精选出三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谈何容易!所以选定一个恰当的例子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种劳动读者是看不到的,纯粹是“良心活”。由于掌握的资料比较丰富,确定的体例比^科学,所以在义项确立、排序、释义和引例诸方面,《近汉》总体上比已有的很多辞书都有较大的提高。

最后是核对例句、统一体例和定稿。

下面试举一个词条来作说明。

歪wāi① 斜;偏;不正。宋汪云程《蹴g谱》: “~,不正。”《元曲选外编・独角牛》二折: “直打的这壁破,那壁伤,碜可可嘴塌鼻~。”古本《老乞大》: “人叫唤有: ‘大了也,恰好者!射~了也!’”清《儒林外史》二回: “~戴着瓦楞帽。”② 半坐半卧;斜躺着。也指临时居住。元明《水浒传》三九回: “东边歇两日,西边~几时,正不知他那里是住处。”明《警世通言》卷三三: “闹里钻头热处~,遇人猛惜爱钱财。”清《红楼梦》五三回: “贾母~在榻上,与众人说笑一回。”③ 倾侧;往一边偏斜。元佚名《小孙屠》一九出: “拄杖身边,谁人撇下,手颤怎生拿?东倒西~,我怎生提拔?”元关汉卿《遇上皇》一折: “东倒西~,后合前抢,离席上。”清李光地《榕村语录》卷五: “王阳明就是这样,他本讲正路学问,初间~向那边去,渐渐搀入些佛家话,渐渐竟说那一路好。”④ 胡乱;不正派。元宫天挺《范张鸡黍》一折: “怕不~吟得几句诗,胡诌的一道文。一味地立碑碣谄佞臣。”元《水浒传》九四回: “本处有个~学究,姓何名才,与本州库吏最密。”清《红楼梦》一七―一八回: “虽不喜读书,偏倒有些~才情似的。”⑤ 坏;恶;刁蛮。明胡居仁《易像钞》卷九: “这便唤做臭恶嘴脸、~贱骨头、龌龊肚肠。”清《聊斋俚曲・禳妒咒》: “模样既然好,性儿再不~。”清《醒世姻缘传》三四回: “我掏着指头儿算,那留下的,都不是小主子们~哩。”

《唐五代语言词典》《宋语言词典》和《元语言词典》均无“歪”词条,本条在龙潜庵《宋元语言词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和《白话小说语言词典》的基础上进行编写,主要的不同有以下几点:

第一,增加了“③倾侧;往一边偏斜”一义。此义虽然跟①义联系紧密,但仍有不同: ①义主要作形容词,而③义是动词,所以还是以分开为宜。

第二,义项④《宋元语言词典》释作“引申为不正派,不好”,另外三部辞书都释作“不正当;不正派”,我们改作“胡乱;不正派”,因为这种“歪”可以用作状语,如所引《范张鸡黍》例,“歪吟得几句诗”跟“胡诌的一道文”相对,“歪”就是“胡乱”义,不能用“不正当;不正派”来解释。[1]

第三,据《宋元语言词典》增引了宋汪云程《蹴g谱》“歪,不正”一条书证,这是目前所见最早解释“歪”字的资料,为当时人释当时语,可信度高,弥足珍贵。[2]

第四,书证多有更换和增补,像古本《老乞大》《易像钞》《聊斋俚曲・禳妒咒》都是新增的例子,此外义项③的《小孙屠》《遇上皇》《榕村语录》三条书证都是本书第一次征引。

二、 审稿

白维国先生作为《近汉》主编,负责全书的审稿。他敬业尽职,逐条仔细推敲,精心修改,不但审校精细,而且水平很高,令人心生敬佩。出版社曾经把他审改过的稿子寄给我复看,很多页上都用红、蓝、绿、黑各种颜色的笔做了许多修改,还有铅笔做的各种记号,着实让我震撼!审稿内容包括增、删、改、核等,下面分别举些例子。

1. 增

(1) 增加词条。如“稀糊烂,稀松,席号,喜呷,喜狎”等。

(2) 增加义项和释义。如“息气”条增补“气息;呼吸”一义。“奚落”条义项①“遗弃;冷落”的末尾,补入: “明徐渭《南词叙录》: ‘~,遗弃也。’引申指消磨。明叶宪祖《鸾q记》一三出: ‘只怕自此以后,~了志气,荒废了学业。’”

(3) 增加例句。如“息妇”条补引《曲谱》卷八引《琵琶记》: “奴是他亲生儿子亲~,难道他是何人我是谁。”“息气”条“消气;息怒”义原仅引一例,白先生又补引两例(详下)。“喜信”条原仅引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喜信》一例,白先生补引宋张元帧断睬ㄝ郝・鹿鸣宴作》: “姓标红纸,帖报泥金,~归来俱捷。”

2. 删

有删除词条的,如“惜别”(南北朝已见)、“席帽”(晋代已见)、“惜命”等;有删去不恰当的例子的;有删简例句文字的,等等。

3. 改

(1) 改释义。这是最重要的修改,事关《近汉》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如“息气”条义项④,彻底改写(详下)。“习成”条原释义为“养成;习惯”,白先生删去“习惯”。“习尚”条删去原义项① “指接受的影响”,将原义项② “犹崇尚”改作“崇尚;喜好”,原义项③ “犹风尚”改作“习性;风尚”。“席舍”l原释义为“号舍;科举试场中供考生答卷兼休息的小房间”,白先生改作“科举试场中用席子搭起的供考生答卷兼休息的小房间。正式的号舍是砖瓦建的,席舍是临时搭建的,多供额外人员使用”。“洗脱”条把“把污点、嫌疑、罪名、冤屈等洗雪掉”改成“洗掉,多指把污点、嫌疑、罪名、冤屈等洗雪掉”。“狭邪”条义项① “妓院”改作“即狭斜,狭小曲折的街巷。借指妓院”。“霞帔”条义项① “指道士服”改作“道士披帛,上有云霞纹,也用来美称道士服”。“瑕玷”条把原来的三个义项合并成“玉上的斑点或裂痕。比喻嫌隙或可利用的机会、空子”一个义项,等等。原释义与修改后的释义,正误优劣读者自能判断。

(2) 改书证。如“息气”条义项③原引周密《武林旧事》卷六: “又有吹箫、弹阮、~、锣板、歌唱、散耍等人,谓之‘赶趁’。”换成《武林旧事》卷七“打~唱道情”(见下)。

(3) 改义项排列次序。如“奚落”条将义项②“捉弄;欺骗”和③“用尖刻的言语讥笑、嘲讽”互换位置,使之更符合词义引申的逻辑顺序。

(4) 改体例。这是大量的,如“息妇”条把俞樾《茶香室续钞・媳》的解释移到义项①的末尾。

(5) 改错别字。

4. 核

就是核对例句,改正错、倒、衍、脱等。

下面将改动较大的“息气”条列出,以见一斑。改稿中加下划线的部分是白先生增补或改写的。

原稿:

息气xī qì① *闭气。唐吕岩《绝句》: “息精~养精神,精养丹田气养身。”元郑廷玉《忍字记》三折: “~受境禅,迷惑若颠倒。”清《红楼梦》六七回: “只见两三个小丫头子,都在那里屏声~齐齐的伺候着。”按,此义晋代已见。② 消气;息怒。明《西游记》六回: “牛王闻言,却与他整容陪礼,温存良久,女子方才~。”③ 宋代的一种乐器演奏,一说即吹笙。宋洪迈《夷坚志》支癸卷一: “遇三四道人聚野店,各有~竹拍,从而求之。”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 “又有吹箫、弹阮、~、锣板、歌唱、散耍等人,谓之‘赶趁’。”

改稿:

息气xī qì① 闭气。唐吕岩《绝句》: “息精~养精神,精养丹田气养身。”元郑廷玉《忍字记》三折: “~受境禅,迷惑若颠倒。”清《红楼梦》六七回: “只见两三个小丫头子,都在那里屏声~齐齐的伺候着。”按,此义晋代已见。此句白先生用铅笔打了个问号。② 气息;呼吸。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六: “因鸣中使驰赐一粒时,~已绝,乃强灌之。”明罗^《送吴先生归宜兴序》: “坐移时,不言,亦不闻其有~。”③ 消气;息怒。明冯惟敏《不伏老》五折: “相公~罢,我待睡觉哩。”《西游记》六回: “牛王闻言,却与他整容陪礼,温存良久,女子方才~。”清《野叟曝言》五九回: “小的阿妈已经打骂过小的,他总不~。”④ 即简子,唱道情打拍子用的乐器。息气,歇气。引申指节拍。宋洪迈《夷坚志》支癸卷一: “遇三四道人聚野店,各有~竹拍,从而求之。”周密《武林旧事》卷七: “后苑小厮儿三十人打~唱道情,太上云: ‘此是张抡所撰鼓子词。’”元舒E《沈谷华休官入道盖庵疏》: “云筒~,一声高,一声低,声声透彻。”

由此不难看出,白先生在审稿环节对《近汉》整体质量的提升起到的关键作用。可惜天不假年,由于积劳成疾,白先生未能审读完全部稿子,带着深深的遗憾于2015年10月23日与世长辞了,令人无比痛惜。

在主编和全体编者的努力下,《近汉》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有值得称道之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有待今后进一步修订完善。

附注

[1]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单列“胡乱,瞎扯”一义,除《范张鸡黍》外,还引了一例――明缺名《双林坐化》第一折: “你们则管里胡说乱道,~诌白扯。我生下这一肚孩子来就羞杀你也。”“胡乱”义单列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因为例子不多,所以我们没有把它分出来。又,“瞎扯”释义不确,“扯”是“歪”后面一个字的含义,而非“歪”的词义。

近代汉语范文第3篇

(一)经济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各种经济活动都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涉及效益意识教育的内容,在JHZ Book 6 Module 8 Unit 3 Professor YuanLongping is one of China's most famous scientists教学中,通过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和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到目前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节俭意识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同志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校工作的实际,在学校中对中学生进行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

我们把这方面的教育贯穿到英语教学之中,引导中学生逐步形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严谨踏实的作风,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强化劳动观念和公德意识。如在JHZ Book 4 Module 7 Unit2教学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节约用电的可行性,并合作写一张以“节电方法”为题的海报。

(三)环保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对中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英语教师,对中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要联系英语教学的具体实际,可以在身边、课堂词汇教学、故事对话、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1.环保教育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对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他们从小接受环保意识教育对保护地球有相当大的益处。每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教室里有垃圾,我就会及时教育学生,并给他们教学英语的环保标语:Don'tthrow refuse(别乱扔垃圾!)Don't throw paper!(不要扔纸屑!)Don't spit up on the floor!(别随地吐痰!)No smoking! (别抽烟!)Don't pickflowers! (不要摘花!)等。

2.在词汇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英语教学当然离不开词汇教学,把环保教育渗透到词汇教学中也是很有意义的。如在JHZ Book1 Module 7 Animals Book 4 Module 1 At theZoo中,教词汇lion、panda、koala、西raffe、tiger、golden monkey等动物英语名称,除让学生觉得动物的可爱外,还让学生认识到有些动物是世界级和国家级的重点保护动物,如:panda(熊猫)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我国特别重视对其进行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世界上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从这些词汇教学中,可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

3.在故事对话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英语的课文教学活动也可融入环保教育。如在JHZ Book 2 Module 5 Unit I'm watering thenew trees中,运用图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植树节以及树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爱护树木人人有责的道理,激发爱护花草树木之情。并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懂得Why do we plant trees?How to plant a tree?再通过植树活动和“与小树结对”活动,让学生参与园内植物的管理。

在JHZ Book 3 Module 4 Unit 2 Kunling wasa beautiful place中,介绍了昆岭在20年前和现在的自然地理状况和生态变化的情况。并把环境知识寓于其中,让学生了解保护动物,珍惜土地资源,创建绿色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地球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已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四)竞争意识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是无情的,我们要使学生明白:必须努力学习,优化自我,发展科技,振兴中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营造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教学JHZ Book 6 Module 4 Unit 1 You must stir it gently过程中,特别是实验操作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比一比哪一组最先完成,完成得最出色,哪位同学完成得最好;在让学生尝试操作时,比一比,谁最先成功,谁的想法最妙……

这对于老师来说,不过是多了几句言语,多了一些表情……但对学生来说,却受益匪浅,无形中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竞争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了“竞争”,并且在潜移默化中知道了如何获胜,这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学习都有帮助。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自我肯定,也得到了同学的肯定,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也有很大作用。

有竞争,才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更多的创新。实践证明,如此竞争,课堂的学习气氛能充分地调动起来,而且学生能够积极的思考、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团队合作意识

当前,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健全人格,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近年来,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组活动教学方法应运而生。这种活动形式要求学生2~4人一组。围绕老师所给的问题进行英语语言活动,或操练语言知识点,或发表个人见解,或通过讨论获得某个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JHZ Book 6 Module 4 Unit 1中,以一个小实验为导入,选择的实验易操作,又有趣味性。在进行此教学时,让学生实地操作实验,这样更真实。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以科学家为榜样,树立远大的目标,从而逐步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六)健康意识

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策略,旨在利用学

校、社会等资源,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从而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要联系英语教学的具体实际,可以寓健康教育于饮食健康、体育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之中。

1.寓饮食健康教育于英语教学中。

在JHZ Book 4 Module 8 Food中,我们学到有关食物的一些单词,如:hamburger、Frenchfries、ice cream、pizza等。这些食物大多数是学生喜欢的,但吃多了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所以在教学这些单词时,我都会穿插一些有关健康的小常识,比如:冰淇淋多吃会拉肚子,会影响消化,还会影响食欲,从而导致一系列身体方面的连锁反应。经过教学中短短的几分钟,使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行为习惯。

2.寓体育健康教育于英语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英语教学追求和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在JHZ Book 3 Module 10Sports,Book 4 Module 12 Yao Ming,Unit 2 TheDlympic games中,通过谈论北京奥运会以及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运动明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体育健康意识,学习运动健儿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

3.曹心理健康教育于英语教学中。

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在英语教学中,也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在JHZ Book 5Module 12 Wonders of the world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Ds you know what the seven wonders ofthe world are? (你知道世界七大奇迹是什么吗?)激发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利用提出的问题,在学生好奇的思索中,注意力最集中的一段时间里,教师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智力因素的操作功能,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完成新课教学任务。这样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发展。

(七)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目前已被各界重视。在英语教学中,我也采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尝试。其中,以学习“节日”为载体的感恩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把“节日”进行整合归类,挖掘尊敬长辈的节日来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和教师的感激之情,有选择地把感恩教育融入“节日”学习中。

“三八”妇女节(Women's Day),5月份的“母亲节” (Mother's Day),6月份的“父亲节”(Father's Day),9月10日的“教师节”(Teacher's Day)等,都是学生熟悉的节日。我们利用这些节日,开展尊敬长辈的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和辛勤的付出,从而产生感激之情。如我们在教学JHZ Book 2 Module5 Unit 2,I'm making a card,for my mother,Book6 Module 3 Mother's Day时,组织学生开展“向老师问好”(Gires regards to teacher)、“我为妈妈做贺卡”(I make a greeting card for my moth-er)、“给妈妈买份礼物”(I buy the gift for my mother)、“给爸爸写首诗”(I write a poem for my father)等系列活动。这些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懂得应感谢养育他们的父母,也会让家长感动不已的。以此教学活动为契机,让学生养成这种心存感激、关爱别人的良好习惯。

(八)人口意识

人口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人口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和当今世界的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JHZ Book 6 Module 5 World Population中,使学生认识到人口极度增长的严重后果,让学生明白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通过学习和宣传,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转变观念、增强人口意识、加强计划生育观念,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九)法制意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法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学法、懂法、守法。

因此,英语教师要联系英语教学的具体实际,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在JHZ Book 3 Module 12 Rules中,学生通过对交通规则、游泳池规则、图书馆规则、动物园规则、公园规则、校规等的了解和学习,增强了法制意识,提高了法制观念。

(十)科技意识

英语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科技内容,在教学中要结合英语教材和阅读理解,如JHZ Book 3 Module 3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Book 5 Module I 1Mobile Phones,Book 6 Module 4 Unit l You must stir gently,恰当地介绍一些高科技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对高科技的兴趣和对未来的向往,鼓励学生搞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和科技创新,树立科技意识和强国之志。

近代汉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焉;词性;用法;兼词

“焉”经历一个由实词到虚词的演化过程,研究者多是通过对文献中“焉”的词性和用法进行计量分析,然后归纳出“焉”的词性和用法,并且得出其历时演变。另外一些研究者也对该领域中的一些普遍观点提出质疑。其中最为热点的是“焉”是否是兼词,以及对兼词这一概念的异议。这些到目前也没有明确的定论,所以还需要研究者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焉”的词性

(一)“焉”字兼词说。连元通过对《史记》中“焉”的研究,认为“焉”作兼词 ,相当于“於(于)”加上代词,表示与谓语中心成分有关的处所、对象等。

张玉金通过对战国出土文献中“焉”的研究,认为“焉”作兼词,有“焉、安”两种写法。将兼词“焉(安)”的用法分为七种,分别是施事、受事、表示对象、与事、伴随、比较、范围、时间。

(二)“焉”字语气词说。连元认为“焉”作语气词时可分为三种:①谓语中心成分后有补语、宾语。②谓语中心成分之前有表示对象的状语。③不及物动词、形容词、体词性词组作谓语中心成分,并且不需要补出处所或对象。

张玉金提出“焉”作语气词时只在表陈述语气词,并不表示疑问、测度、感叹等语气。并且有“焉、安、言”三种写法。

(三)“焉”字其他词性。连元认为“焉”作代词,可分别作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也可作助词。

张玉金认为“焉”可作顺承连词,有 “焉、安、按、案”四种写法,表示时间的前后关系。

许家璐则在认为“焉”有指示代词,疑问词、语气词的同时,提出“焉”具有连词的性质。且其认为语气词“焉”是由指示代词“焉”演化而来的。

二、“焉”的用法演变考略

(一)“焉”在句中位置的演变。张归壁通过对先秦至汉的传世经典中的“焉”分别进行计量分析,得出:①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没有出现“焉”字。②春秋以前的作品中“焉”字一般不单独用于谓语之前。③春秋末及战国时期的典籍中“焉”字被大量用于谓语之前。④汉以后,一般的叙述性语言极少在谓语前用“焉”。

(二)“焉”的词性演变。连元认为“焉”的演变主要是作语气词增多。从先秦到西汉,“焉”明显虚化。

李小军认为主观性对语气词的发展演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指出由于主观移情的作用,“焉”的句法地位逐渐下降,最终语法化为语气词。

三、对“焉”是否是兼词的研究

(一)介词兼代词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提到“‘焉’代‘于是’者,指事也,代‘于此’者,指地也。”【1】其中“于”是介词,“是”、“此”是代词。

董希谦认为兼词“焉”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并认为“焉”的代词性消失的用法是由兼词“焉”演变而来的。

何乐士、洪成玉、荆贵生、连元、张玉金也持同样的看法。

(二)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王力提出“焉”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示代词指的是某一范围和方面,经常用于叙述句的句尾表示停顿。

(三)决断词说。李佐丰认为“焉”是一个兼有指代作用的决断词。依据有二:一是“于之”在古书中很少见;二是将“焉”理解为“于是”等,已经取消了其决断作用。

(四)否认兼词说。关树法认为“焉”不是兼词。①从形成兼词的语音条件来看,“焉”不具有合音的条件。②从形成兼词的构词条件来看,“焉”不是“于”和“是”(或“之”、或“此”)的结合体。③他认为“焉”只是一个代词。④按语法学的要求把“焉”定为兼词,则是一种误解。

王世华持同样的看法。

王立军和王永安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证焉不是兼词:①兼者与被兼者理应处在同一历史平面上,而训释词和被释词则大多居于不同时代。②从兼词的定义来看,不存在合音词,也不存在兼词,只有合音字。③从兼词的印证来看,“焉”可以作为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承接副词、语气词这四种主要用法,但不能用这四种用法来解释兼词“焉”。

根据对前面研究者所做研究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对“焉”的词性和用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焉”进行计量分析,并做出归纳,以达到分析全面的目的。

2.通过以往的研究,“焉”的词性种类的范围已基本确定,主要有代词、兼词、助词、语气词、连词这些分类。

3.在考略“焉”的历时演变的研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焉”在谓语成分前后位置的变化,二是“焉”的词性演变过程。

4.对于“焉”是否是兼词有不同的看法。何乐士、董希谦、洪城玉等人认为“焉”是兼词,而关树法、王世华、王立军和王永安则认为“焉”不是兼词。他们分别从合音条件,构词条件,时代性特征等多个角度对自己的观点提供依据。但是目前尚未形成定论,所以在这方面可以深入研究。

注释:

【1】马建忠. 《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54页,2007.

参考文献:

[1]董希谦,《古汉语简明读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2]关树法,焉并非兼词――兼论兼词形成的条件,辽宁大学学报,1986 (1).

[3]王世华,破 “兼词”说一一兼谈古代汉语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古汉语研究,1989 (2).

[4]洪成玉,《古汉语教程》,中华书局,1990年.

[5]张归壁,“爰”“焉”用法演变考略一一兼谈《天问》的作者,古汉语研究,1990 (4).

[6]王立军,王永安,“焉”字兼词说质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4).

[7]连元,《史记》中“焉”字用法研究,北方论丛,1997 (2).

[8]荆贵生,句尾 “焉” 字的词性及辨别方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 (1).

[9]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

[10]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11]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

[12]许家璐,《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2007年.

[14]李小军,从指代到语气,从句法到语用――以“者”“焉”为例试论主观性对语气词形成的影响,汉语史学报,2008 (1).

近代汉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营利润 企业经济 公司业绩

一、当前财务分析存在的弊病

(一)报告资料源头存在的问题

2014年,证监会邓舸曾经指出上市公司会计判断不当、会计处理存疑。其实是为粉饰报表而已。如,会计利润可分解为:现金利润、应计利润(应收未收)、持有利润(公允价值变动)、虚拟利润(债务重组)、外部利润(政府补贴)。权责发生制自身缺陷导致后4部分利润容易纵,而现金利润是难以做假的。

(二)传统分析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分析需求

现行通行的财务分析主要参照1919年杜邦财务分析系统,属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重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为。但是新商业模式屡见不鲜,现金才是王道,短期赢不赢利有时已不重要。BAT三巨头i前期烧钱不断且年年亏损,为什么能够年年融资并在美国上市?为什么不在国内上市?这就是最好注脚。

打开各大证券网站,普遍以4大导向30个基本指标为核心。证券之星13个财务指标中,传统指标12个,与现金流相关指标只有1个;东方财富7大类38细类指标中,传统指标35个,与现金流相关仅有3个。

二、经营利润现金指数的重构设计

(一)经营利润现金指数的公式设计

利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重构跨表分析指标,识别公司主营业绩真伪,并分析业绩含金量,其公式表述为:

经营利润含金指数=经营净现金流量/经营利润

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剔除了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持有利润影响,目的是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利润与收付实现制的经营现金流的口径进行匹配,聚焦到经营业绩的造血能力。

(二)经营利润含金指数的阀值设定

估且不考虑不同行业、企业周期等因素,全行业阀值初步设定如下。

1.指数阀值大于1.2,且经营利润、经营净现金流均为正(简称数值双正),经营业绩优秀,说明本期回笼资金有大量现金溢余,内部积累资金运营良好。

2.指数阀值介于0.8-1.2,且数值双正,经营业绩良好,说明本期回笼了回经营总成本,现金溢余有限,内部积累资金运营略有堵塞。

3.指数阀值介于0.5-0.8,且数值双正,经营业绩一般,说明本期销售货款不足以维持现有业务运营,但内部积累资金出现大面积堵塞。

4.指数阀值介于0-0.5,且数值双正,经营业难以为继,部分依赖外部输血维持业务运营。

5.指数阀值小于0,说明数值一正一负,说明该公司要么在地狱,要么在天堂。第一种情形,经营利润为正,经营净现金流为负,公司业绩严重恶化,或者会计造假。

三、经营利润含金指数的运用――以乐视网为例

企业简介:2010年8月,乐视网成为国内A股唯一一家视频上市公司,经营的四大产品和服务包括网络平台、终端、应用、内容。

乐视网作为一个新型互联网公司,传统财务分析已不足判断其未来发展。我们以乐视网近5年年报数据为基础进行指数分析,再通过核心资产的穿刺分析,观察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存在的风险。

(一)5年经营利润现金指数趋势:高开低走,趋稳向好,触底反弹

2010年该指数实际值为0.9,经营业绩良好,自身积累经营溢余资金,为售迅猛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012年该指数实际值为0.5,经营业绩一般,经营现金流不足弥补主业各项成本,需要输血保持现有业务运营。

2014年该指数实际值为2.3,经营业绩优秀, 经营溢余资金1.3亿元(经营净现金流2.3亿元减经营利润1.0亿元)。

近5年该指数平均值为0.95,应该说在上市公司,表现还是非常好。

(二)核心竞争力的穿刺分析:2014年无形资产到底带来了多少现金流

2014年末乐视网无形资产净值为33亿元,总资产占比为37.7%,恰恰等于该公司的净资产,属于核心资产构成其核心竞争力。

2014年销售现金流入58.2亿元,恰恰覆盖经营成本58.2亿元,也就是说当年资产折旧、摊销等均如期全部收回。

2014年主要是影视版权计提摊销10.4亿元,应该计入2014年业务成本。反观乐视网会计报表附注:1.2014年无形资产摊销额10.4亿元;2.2014年固定资产折旧0.8亿元;3.2014年较2013年营运资金节约4亿元(2013、2014年营运资金分别为-4.2亿元、-8.2亿元),三者合计15亿元。

2014年经营利润1.0亿元再加上15亿元,经营现金净流量应约为16亿元,但2014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实际为2亿元,少了14亿元。

疑问一:经营现金净流量差额14亿元是怎样形成的?会计利润虚增,还是经营现金流量不实?

疑问二:2014年处理影视版权时,处置摊销额3.8亿竟比原值为2.7亿元,为什么多了1.1亿元?难道是前期隐藏了摊销费用,在本期转化为会计利润?

疑问三:乐视网以利润换市场,为什么选择扩大网络终端,而不是选择网络内容?抓住广大网民的核心是网络内容,不应是网络终端!网络终端属电子行业,技术更新速度也就18~36个月,有较大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