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污染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呈快速上升趋势,由于缺乏必要的处置设施,垃圾围城现象在一些县城非常突出,成为十分严重的环境公害。而且我国历来固体废物的产量都很大,而且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对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固体废物的产量也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日益增长的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现在已成为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由居民的生活产生,也有部分由工业废弃物、城市清扫垃圾及建筑废物构成。
1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在我国“非典”过后一年内修订颁布,它体现国家对固体污染环境治理问题的重视,对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与身体健康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推进对固体废物污染的监督与治理,推动了日常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对提升中国人民环境保护的意识,起到一个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几年来,我国固体废物治理工作颇有成效,但是因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方法不够完善,为国家的财政支出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部分发达国家的固体废物处理还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在我国治理的固体废物统计中,旧家电高达两千万台以上,手机有2.5亿台之多,其中产生的固体垃圾就同比往年增长三倍以上,占日常生活垃圾生成量的百分之一。
据我国的环保局总负责人表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明显不足,导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垃圾围城状况;固体废物处置标准不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仅达到20%左右,垃圾围城的状况十分严重。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贮存状态,不符合安全处置标准,1996年到2002年危险废物累计贮存量达到2633.9万吨。老的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新问题接踵而来: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畜禽养殖业污染严重,大多数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妥善处置;废弃电器产品等新型废物不断增长,造成新的污染。”
由此可见,人们应当对其固体废物污染承当一定的防治责任。在中国环境资源立法中“维护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环保的核心。因此,国家应该以促进循环型经济发展为原则,倡导绿色化学、固体废品污染科学治理,且农村固体废品防预措施也应该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的范畴之一,这样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农村资源环境的作用。加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治理,其意义在于可维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
2 固体废物处理与绿色化学理念的必然联系
现在,绿色产品已经深得人心,随之而来的就是绿色化学的科学导向问题。在固体废品处理上,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个绿色化学概念,它是最有益的固体废品处置手段;在科学上,绿色化学是消除废品与避免使用有毒物质,还有危险溶剂的有利方式,在生产上它优先使用可再生材料;在经济发展上,绿色化学合理地利用了生活中的资源,大大减低生产成本,完全切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可以在根本上切断固体废物的污染源。
在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绿色化学和固体废物治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思想理念。固体废物治理是针对已经被污染的环境实施某些手段治理其污染问题;而绿色化学是从污染的源头上预防污染物质的生成。所以,只有通过对绿色化学研究与发展,才能做到和谐、科学和有效的解决固体污染问题,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的根本目标。
固体废物是一个环保难点,回收、利用固体废物资源,既可以舒缓环境污染的迫切性,也可以节省环境治理的成本。固体废品的处置是环保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没有一个切实解决方案之前,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以便环境资源不会遭不法之徒的破坏。
3 固体废物污染现状
3.1 工业废物污染现状
所谓固体废物,一般来说,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88条也对固体废物作了比较详细的定义:“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纳入固废管理的物品、物质。”近年来,工业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急剧增加,组成成份日趋复杂。工业固体废物是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污泥、粉尘等。工业固体废物如果没有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安全处理处置,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其中,危险固体废物特指有害废物,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毒性、放射性等特性,产生于各种有危险废物产物的生产企业。从危险废物的特性看,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潜伏着巨大危害,如,引起或助长死亡率增高;使严重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在管理不当时会给人类健康或环境造成重大急性(即时)或潜在危害等。
3.2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城市生活水平愈高,垃圾产生量愈大。在收入比较低国家的大城市,如加尔各答、卡拉奇和雅加达,每人每天产生0.5-0.6千克垃圾,在中等收入国家的大城市,这个数字是0.5-0.8千克,在工业化国家的大城市,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通常在1千克左右。对于不同的固体废弃物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物品,主要方法有: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热解、生物处理等等。对于终态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类方法。固体废弃物历来有放错地方的原料之称,对于这些原料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加以利用。例如粉煤灰就可以加在水泥混凝土中,改善混凝土的材料和力学性能,在修筑高速公路的应用中可以看见粉煤灰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3.3 建筑固体废物污染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工程建设不断,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规划设计中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建筑垃圾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彻底的解决计划,而是露天堆积,施工之后集中处理的方法,然而施工之后施工方往往会忘记处理产生的建筑垃圾,即使有处理计划也只是简单的将其丢弃在城郊,造成了严重的固体废物污染。并且在经济发展中,很多人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导致在一些地方走上了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导致固体废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到现在已经成为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开展治理改造以兑现“绿色奥运”承诺
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北京何以能迅速完成治理改造?市环保局常务副局长杜少中认为,这主要得益于相关单位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
杜少中指出,为改善北京的环境质量,满足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空气质量的要求,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北京市政府先后了十四个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并在第十三阶段的通告中,明确要求全市所有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于2008年5月底前全部完成治理改造。在十四阶段的通告中,环保局将治理时限规定在2008年6月底之前。
由于这项工程在国内是北京率先启动,没有可遵循的设计、建设、检测、施工、验收等标准。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内协调好各相关部门,制订好符合各有关部门要求的实施标准,并对工程的实施进度进行科学管理,这些工作考验着有关职能部门的智慧。
杜少中表示,在推进过程中,市环保局克服了诸多困难,并创新了很多方式方法,如通过政府协调会,协调各相关部门简化审批手续,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批事项。各委办局克服困难,以前近三个月的审批周期缩短为10天,并且进行了联合审批,同时规定凡业主单位在加油站治理改造中未涉及地面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相关委办局不再审批,这有效地节约了审批时间。
实施改造是企业责任的具体体现
“油气污染治理改造是兑现北京申奥时对北京奥运期间空气质量做出的庄严承诺。作为国有企业,无论是公司总部还是分公司,在认识和行动上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即使不是因为举办奥运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能为改善北京的环境尽力,也是企业肩负的重要责任。”中石油、中石化作为此次油气污染治理改造的两大主要业主单位,记者听到了他们非常一致的回答。
“从总公司到华北销售分公司,再到北京分公司各自都成立了专项小组共同推动这项工作。总公司称这项工程为政治工程、民族形象工程、社会责任工程,及时将工程所需资金、项目开展计划落实到位,并要求公司所属的北京144座加油站必须于2008年5月30日之前完成这项工作。”中石油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洪斌的表述,充分印证了业主单位对此项工作的重视。
为确保治理改造工作按时保质完成,中石油和中石化北京分公司分别编制了加油站油气污染治理改造实施方案,对加油站的设计、施工、验收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安排,并建立了从上到下的组织机构,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此项工程进行负责,将责任分解到人,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进展中的问题,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为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公司制定了多层次的检查制度加以督促:公司领导分片包干检查;工程部、安全部、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巡回检查;加油站施工现场的施工经理、监理、队长日检查。张洪斌指出,这些制度的实行,确保了公司在完成改造的同时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
中石化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郭飞鸿表示,油气污染治理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短期之内很难收回投资成本,对加油站的经济效益体现的并不十分明显,甚至会增加加油站的运营成本,如由于油气回收对油罐密闭性的较高要求,促使加油站诸多配套工程必须更新改造等。另外,仅一条油气回收加油枪就比普通加油枪的成本增加了近十倍,且损耗周期较短,这也造成油气回收设备的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对加油站的成本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但加油站的油气污染治理是今后加油站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更多的是体现两大石油公司环境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两大石油公司配合政府做好这项工作责无旁贷。
张洪斌和郭飞鸿均表示,企业花巨资投入加油站的油气污染治理改造,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树立了企业负责任的良好社会形象。企业将通过严格加强管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在减少排放的同时,也可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他们还建议对企业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的行为,政府应该加大政策鼓励引导力度。
“政府政策的引导,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在税收上,通过油气回收系统减少排放的油,在销售中是否可以免除部分税收等,如果这样,石油企业使用油气回收系统的积极性将被大大激发。”郭飞鸿和张洪斌对此充满了期待。
认证准入为改造验收提供科学保障
由于国外的油品质量、加油方式、加油机结构、油罐材料等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别,众多国外油气回收设备公司的产品进入国内应用,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同时,国内新兴的油气回收设备厂家产品是否符合油气回收的标准,在应用过程中是否能切实发挥作用等问题,随着此项工程的深入开展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减少使用单位在选择设备和技术时的盲目性?对油气回收系统的相关设备和回收效果开展认证无疑是大家一致推崇的最佳方式。
作为此次北京治理改造的技术支持方,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李维荣教授指出,油气排放具有动态、多变的特点,冬天的排放和夏天的排放有很大的差别,油气污染治理的效果也受到处理油量的多少、气候、检测方式等多种影响,这种特殊性需要认证机构以独立的第三方对油气回收系统的相关设备和回收效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来进行检测,并对其油气回收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中联认证中心结合多年对机械产品开展认证的经验,率先于2007年3月向国家认证监督委员会提交了“关于申请开展油气回收装置/系统产品认证”的请示报告,并于2008年年初得到了国家认监委许可。
参与起草请示报告的中联认证中心技术发展部部长邢志全指出,对油气回收系统开展认证,主要是认证其排放是否达到了北京地方标准规定的限值,它和一般的产品认证有所不同,实际上是系统认证,需要通过连续检测整套系统和相关设备来保证系统符合排放标准要求。考虑到这个因素,在向国家认监委申请的同时,中心召开了两次供应商研讨会,对准备认证的规则、方案进行讨论。因为是新事物,想法并不是很统一。之后又在两次研讨会的基础上召开了一个由主要厂家参加的小型座谈会,在小范围内统一了思想,并经过四五稿的修改,形成了一个现行的“对产品认证时间为六个月,每月对产品检测一次,每周去现场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如果在六个月内能够完全满足标准要求,同时设备运行比较正常才能取得合格证书”的认证实施方案。
杜少中表示,对油气回收系统的设备和回收效率开展认证,有效地保证相关设备能够切实发挥作用,达到油气污染治理的效果,也为市环保局对加油站油气污染治理改造进行验收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线监测以保证改造效果持续有效
油气污染治理改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油气回收系统是否长期发挥效用,如何保证油气回收系统长期发挥效用?
吉尔巴克-维德路特公司亚洲区业务发展副总裁兼维德路特中国区总经理卢英和油气回收设备商美国富兰克林公司副总裁(亚洲区)詹顺华认为,油气污染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应该是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德国负责油气回收的Axel Friedrich 博士曾非常肯定地说,保障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良好工作的唯一途径就是安装在线监控系统。目前德国所有的加油站都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延长了加油站周期检测的时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014年,按照《天门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 和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加强农村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议案的决议,市畜牧兽医局成立养殖污染整治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生态养殖示范,推广经济实用和科学高效治污模式,提高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效率,各项治污措施按计划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65%左右。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摸清底数、制定方案
4月份,市畜牧兽医局工作专班开展了为期一月的全市规模养殖粪污面源污染调查,全面掌握了我市生产养殖情况、污染现状及治污情况,并按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了市管规模场、散养户治理方案和资金概算,列出了工期进度表。
1、对我市2013年底前纳入市局直管的30家规模养殖场中还未建设治污措施的13家规模场,统一采用污水深度处理模式(深度处理法是指猪舍废水经集水池、固液分离、调节、厌氧、缺氧、好氧、二级沉淀、消毒,最后达标排放。该法的主要优点是对粪污处理较为彻底,出水水质优良),统一限定在11月份之前完成粪污深度处理设施建设,年底前组织达标验收。
2、对中小养殖场户采取三级沉淀模式(三级沉淀法是一种采用物理沉淀的方法来达到粪污减排目的的治污方法。猪场内的粪尿在排放到场外前,先在场内三个沉淀池内进行沉淀,然后再还田。该法的主要优点是沉淀池建设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适用于离城市较远、有较多农田配套的城郊或农村地区,适合在年出栏2000头以下的中小规模养殖户中使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原则,督促指导各地在下半年大力开展设施建设和面源污染整治。
3、对禁养区内养殖户实施关停或搬迁。
二、争取政策、加大投入
积极争取市政府专项资金投入和各乡镇专项列支,实行“以奖代补”,解决全市养殖业污染治理历年欠帐太多和当前投入不足的难题。目前已落实市级治污资金796万元,其中规模场650万元,散养户146万元。
三、加强宣传、形成共识
1、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主要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畜牧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典型示范的作用,在全市树立“养殖发展、环保先行”的理念。
2、加强粪污综合治理的引导和示范。我局分别于4、5月份两次集中组织相关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到岳口健康天升、灰市猪场、天顺猪场现场观摩已建成投产运行的粪污深度处理设施,用成功实例引导相关养殖场增强养殖污染治理意愿、加快养殖污染设施建设进度。
3、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治污宣传教育,采取印发学习资料、举办培训班、进场入户等形式,向养殖场户宣传养殖污染的产生、危害、治理及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提高对养殖污染及科学防治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上半年共编发《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实用技术学习资料》12000份,举办培训班27期次,网络报刊等媒体连续宣传9期次。
四、分级负责、强力推进
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总要求和“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总原则,市畜牧兽医局切实承担起全市养殖面源污染调查摸底、技术指导、宣传推广和督促核查等工作任务,具体负责市管规模养殖场养殖污染治理,配合乡镇政府实施辖区内散养户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1、由市畜牧兽医局具体负责的13家规模养殖场,已根据每户养殖规模和排污现状制定了治理方案;已开工建设粪污深度处理设施的有10家规模养殖场(杨林兴昌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永盛猪场、宝源猪场、嘉贝猪场、新兴垸猪场、新跃猪场、恒盛猪场、宏昌猪场、白龙泉新村生猪养殖场、兴农猪场);已完成前期准备、预计7月上旬开工建设的有3家规模养殖场(天门威泰畜牧有限公司、庆鸿养猪专业合作社、远大原种猪场)。
2、按市政府对我局分工责任要求,我们配合渔薪镇政府和多宝镇政府对天门河上游渔薪镇的青山、灰市、涂咀、蔡庙、渔薪、圣湾、武圣、潘渡、涂口、斗笠、潘湾、王湾、赵场、熊台、涂咀、罗亭等16个村98家养殖户及多宝镇双桥村52家、镇区江汉村、明星村19家养殖户,按照“一场一法一册”要求摸清了详细状况,锁定了治理对象,制定了治理方案,由市政府与两镇领导签定了治污责任状,落实了工作责任。目前渔薪镇、多宝镇散养户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截止6月25日,渔薪镇政府采取先期小范围试点、后期大面积铺开方式开展“三级沉淀池”建设,已有灰市村(吴贵平、张小平)、渔薪村(赵飞、吴选平、李新国)、潘渡村(孙祝清、潘同清、刘寿玉)等8户按设计规划开工建设;多宝镇双桥村组建了养殖污染整治小组,接洽了施工队伍,做好了整村推进施工准备,预计7月上旬全面动工。我局在两地治污中定期上门提供了技术指导服务。
3、强力实施关停。目前竟陵办事处规模场1家(年出栏3000头的江垸猪场)、渔薪镇散养户5家 (涂咀村付会中、李朋,蔡庙村李道泽,灰市村吴桂兵,罗亭村刘想清)、天门高新园散养户4家(接官村喻振国、喻新民、喻富源、喻小亭)等10家已实施关停;多宝镇政府已对镇区19家散养户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各级政府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不强,以没有执法权为由没有对辖区的养殖污染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治理,寄希望于上级畜牧、环保、城管部门管理的意识仍然存在,致使散养户治理工作进展缓慢,禁养区关停工作更是难以推进。市政府督查办要加大对责任状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办,并通报进度,形成上下齐抓共管氛围。
2、村级自治组织对村级养殖污染的自治管理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实践证明,在农村没有明确法律依据不许办养殖场的情况下,村级环境保护自治组织增强环保意识、发挥群众议事监督作用是有效防止养殖污染继续恶化的组织保证,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细化落实村级组织的责任和监管办法。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1、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情况,向相关单位通报工作进度,争取领导重视、争取社会关注、争取资金投入、争取配套政策。
2、加快老场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同时严控新建猪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畜禽养殖准入审批制度。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选址必须符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3、结合“四城同创”进一步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宣传力度,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养殖污染治理的规划设计、治污减排、监督举报等,共建蓝天碧水的幸福美好家园。
困局待解
土壤污染治理乏术
“目前中国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在土壤污染的治理上确实存在困局。”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彭应登接受笔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我国极度缺失支撑土壤污染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土壤污染治理陷入困局不足为奇。
目前土壤污染的困局,首要体现为在其治理愈加紧迫的情况下,却一直“治理乏术”。同其他环境污染一样,土壤污染同样陷入了一种“越污染,越治理;越治理,越污染”的恶性循环。
“我觉得,不是‘越污染,越治理;越治理,越污染’,而是环境污染具有的长期性、潜伏性、累积性和传递性。一些污染至少会有20年以上的潜伏期,过去积累的污染经过长期的潜伏和积累,几十年后会爆发,我国当前的营养盐富营养化污染就是这样的例子。”中国土壤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接受笔者采访时认为,现在很多污染治理,还没有切断污染源,就污染事件处理污染,表面的治理治标不治本,这是许多污染得不到解决的根源。
彭应登认为,造成土壤污染治理困局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缺乏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的立法。由于缺乏土壤环境保护法,企业对土壤污染没有修复和赔偿的义务约束,所以很难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其二是只看到了农业污染土壤的问题,而工业活动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其实,工业活动是加重土壤复合型污染的主因。其三是缺乏土壤污染控制标准与土壤修复标准。
“当前的紧迫性是防止新的污染和控制已存在污染的集中爆发。”潘根兴说,流域性污染和传递性污染难于治理是当前环境治理的困局。南方多金属矿区开采引出的重金属污染,通过酸性废水的流失和河流的传输,形成对流域水系和土壤的扩散,造成大面积珠江、长江和赣江流域稻田的污染。
“另外一个困局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太宽松,拿这个标准说事,往往掩盖了污染,例如铅的土壤质量标准居然在250mg/kg以上。因而会有土壤污染未超标,但出现食品安全和人的健康安全问题。”潘根兴说。
广大的农村地区正在成为土壤污染的重灾区。笔者在重庆、黑龙江、四川等地调研发现,由于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不少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配备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大量未处理垃圾被倾倒在周边农村,破坏了农村环境,甚至侵占农田、湖泊河道,引起农民不满。
科学发展
不应盲目追求GDP
“环境问题在我国正处于大规模扩散中。因此,如果只强调发展,不考虑环境的风险,这是对资源和环境的掠夺。科学发展,应先有规划,后有发展。不能盲目追求GDP。”潘根兴说。
潘根兴认为,环境保护在发达国家是任何发展项目所必须考虑的背景问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很多规划,有规定的发展指标,各种改革和政策措施十分强劲,因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对环境污染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划,特别是产业发展缺乏对当地环境可能影响的多效应和长期效应的评估。
例如,当前正处于产业带向中西部转移阶段,一些中西部省份正在快速崛起,但很少有对当地环境容量和环保的规划,一些村镇正在无选择地承接东部转移的产业,一些高污染产业正在由东部向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土壤质量差,环境容量其实比大部分东部地区低,这是十分危险的。
笔者获悉,造成生态和环境破坏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污染源头是企业。有数据表明,我国工业企业污染约占总污染的70%,其中工业企业污染中的50%是因企业管理不善造成的。
江苏省小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省委党校教授冯治认为,有关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周围环境和群众健康的保护,暴露出企业环境意识薄弱和地方政府责任缺失。从中石油松花江污染,到云南曲靖铬渣污染,再到紫金矿业汀江污染,都反映出自律不足、监管乏力、管理缺失的问题。
冯治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当人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源、食用的粮食、蔬菜和肉类都遭到严重污染时,这种发展就背离了初衷,是不可持续的。因此,需反思产业发展模式,真正落实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土壤污染存在的问题,专家指出,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落在实处,建立有效的环境监管机制,完善土壤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法律,优化产业和生态布局,走一条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土地污染治理的模式有很多,有些是可以实际操作的,但实行起来为什么很难?”潘根兴认为,污染面积大多是评估出来的,实际的调查却有难度,一些地方不愿意被调查,土壤、水系和农产品的环境质量调查都如此。有很多地方甚至不愿意科研单位去研究污染环境治理,认为污染信息被释放,不利于引资和发展。
彭应登建议,我国的土壤污染涉及范围广,治理难度大,需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克服片面追求GDP的冲动,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行政引导与管理,强调政府在制订发展规划、利用土地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注意对土壤资源环境的保护,维护土壤自身的自净和修复能力。
政府主导
提升环境文明观
彭应登说,土壤污染由于其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一旦发生污染,必然会对当代人及后代人产生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避免这一后果,政府应当承担起防治污染保护土壤环境的责任。
“现阶段只有政府牵头,并按公益性质进行部分财政投入,才能启动土壤污染治理的大任,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和监管型政府的双重价值。”彭应登认为,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长期性、污染主体的多元性等,如果一味采用“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可能导致土壤污染治理的困局始终无法突破。
潘根兴也表示,谁污染谁治理,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实际上给企业误导,认为可以先发展,后治理,但发展的实惠被企业拿走,而污染的代价由被污染者承担了。“一些企业带走了发展的利益,留下了污染的包袱,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环境规划和方案,规避和控制在先,追责治理在后。”
“土壤污染普查是制定污染防治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先做好土壤污染摸底排查,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才能发挥资金应有的绩效。”彭应登说。
据报道,2006年到2010年,环保部费时五年耗资10亿元进行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大规模调查。但对于此次调查的结果,环保部至今未对外公布。
笔者采访一些地方农业和环保部门时也获悉,多数被污染地区“家底”不清,虽然国家和一些省份进行过相关调查,但具体污染状况目前仍无法确定,亟待完善相关法律细则。
彭应登建议,为了提高防治措施的有效性,首先要加强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的科研力度,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地区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理和修复措施;其次是政府要通过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污染控制与治理;同时,通过支持生态农业建设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对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
潘根兴强调,在研究层面,环境研究一度追求高科技,但大规模可以推广的技术仍不多。相反,一些常规但实用的技术,例如土壤化学和物理改良技术、钝化技术等却很有效果。例如,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污染地,污染物剥离转移仍是异地污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对污染土壤进行物理封存和化学固定,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会也应有相应的环境文明观,这在我国是十分薄弱的。公民的环境意识差,认为环境是公共资源,多消费环境资源就是占有了较多的公共资源。我们需要全社会合理消费自然资源,合理保护环境,自觉维护,而不是占有。”潘根兴说。
关键词 污染治理 市场失灵 公共产品 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
一、污染治理的市场失灵分析
(一)环境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收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可以说,环境就是一种公共产品,它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导致了人们在使用中忽视了代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表现为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例如,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空气、水等没有明确产权的公共资源往往缺乏保护力,由于污染排放者无须承担对他人造成不利影响的社会成本,就导致一些市场主体仅从自身收益考虑而自己污染环境。
(二)理性“经济人”短视行为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理性“经济人”并不理性。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经济人”为了利益最大化,可能导致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损害。由污染气体不合格排放可见,个体利益最大化行为并不能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理性“经济人”的短视行为,是由于人自身的局限性所致。它是一种为少数人利益代言的、短视的经济学。市场的自由运作没有使整个社会效率最大化,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经济人”自利的行为没有像亚当・斯密预想的调节经济,普遍存在的污染问题证明了这一点。
二、污染治理的政府失灵分析
(一)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根据之前分析,仅仅依靠市场调节,而缺乏一个完美的制度,是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的。当市场出现失灵时,政府不仅有义务而且有能力克服市场运行的种种障碍。政府针对空气污染等环境规制是为了纠正私人部门产生的外部性。公共利益理论强调,当市场严重失灵时,政府规制是必要的。融合公共利益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分析,认为政府规制在弥补市场缺陷的同时也考虑各利益集团的影响。规制不仅体现了广泛的公共利益,同时也存在着狭隘的私人目标。作为一种私人利益,政府规制又经常受到利益集团活动的影响。当政府规制者被特殊利益集团俘获时,政府失灵出现。政府失灵的存在弱化了规制的合意性。
(二)相关利益主体缺失与政府公共品供给负外部性
政府公共品供给的负外部性源于公共决策行为主体的缺失。相关利益主体未能参与公共品决策过程表现出外部成本。当政府决策取代公共选择,供给决策成了垄断厂商和政府之间的交易。这将产生“官商联盟”而导致的负外部性。突出表现是与居民品质相关的污染治理的供给严重不足。同时从代际维度看,后代居民不能参与当代的公共品供给决策过程,显而易见,当代人和后代人这两个利益集团地位不平等,表现为行为主体缺位。
三、污染治理的经济手段分析
(一)经济手段的理论依据
关于经济手段,可概括为:从影响成本和效益入手使得价格反映全部社会成本,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行为选择,以便实现改善环境质量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目标。
现阶段,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是主要的范式。其前期理论依据是庇古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征收“庇古税”①达到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后期理论是“科斯定理”,指出只要产权明晰,就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②之后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认为环境污染与人均国民收入之前存在倒U关系,随着GDP到某一程度,环境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经济手段的有效性
经济手段的作用机制在与确保环境和资源的合理价格,影响决策者的决策和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方式,使得人们最终做出的决策和生产、消费方式选择服务于可持续发展需要。因此,“在采用经济手段的条件下,人们对环境的关注通过改变当事人的条件而不是当事人的价值结构或偏好而被内在化了。
如果环境和资源定价合理,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环境资源和服务就会在市场上受到同等对待,如此一来,就确保了生产要素配置的经济有效性。
(1)宏观上,经济手段以税收为主,为政府提供了财政收入,该收入可用于环境保护项目。政府机构采取调整收费的方式相比于修改制度法规更加快捷灵活,且提高了效率。
(2)微观上,经济手段通过污染可根据有关收费情况进行相应的预算,允许污染者自己决定采用最合适的方法来达到规定的标准,可以节约成本。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经济手段刺激了污染者为节约成本而开发低污染技术和产品。将外部利益转化为与污染者息息相关的个人利益,这种刺激作用是可持续的。
(三)可运用的经济手段
(1)税收手段。由于消费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成本主要由社会而不是由私人来承担,所以在市场经济自发状态下,环境污染的程度肯定会超过社会最优污染程度。“庇古税”等经济手段是多数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课征环境税的实质是按照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原则”,通过向污染者征税的方式,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成本中,从而促使企业生产者和消费者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更加有利于环境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私人成本提高,即把对于消费者而言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如此一来消费者会在决策时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使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
(2)实行优惠税收政策和强化资源税政策。这也是税收手段的两种不同形式。具体的,环境税收可分为三类。对资源使用以及污染征税;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行为实行税收减免;差别收税,即对有益于环境的产品低额收税,相应的可以向污染环境的产品征收附加税。很多发达国家试试了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上的优惠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促进了排污处理的产业化。
(3)政府奖励政策。例如,财政补贴政策,信贷贴息政策等,运用这些手段给予环保行为和环保企业经济资助,提高环保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总结
本文以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经济手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污染问题之所以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管制失灵原因,结合庇古理论、帕累托最优的原理为莅临基础,分析了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的必要性和可行的手段。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环境污染治理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政府管制是必需的;行政管制必须与经济手段相结合;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经济手段的主题主要是政府和排污企业,实施经济手段过程中有利益冲突;完善经济手段,可以从排污税收收费管理机制入手。
注释:①庇古税: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相等。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最先提出,这种税被称为“庇古税”。
②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作者单位为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简介:朱楠(1993―),女,天津人,中国传媒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经济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郭小聪.政府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玉庆.环境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 丰海英.政府经济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