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辞职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士辞职信范文例文一
尊敬的医院领导:
首先,非常感谢这一年来医院领导对我的信任、关心、照顾、认可、教导和培养。但是以后我无法再为医院服务了,也无法再陪伴于**的身边,在此我感到非常的遗憾。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在医院工作了整整一年了,但是今天由于我自己的原因我不得不提出辞职。
认真回顾过去的这一年,我在医院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我也非常热爱我的这份工作。此外,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同事们,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和关怀,以及大家在一起的那份和睦,那份团结一致。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跟自己预料的那样,我现在必须向医院领导提出辞职,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歉意,并希望能得到医院领导的准许!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20xx年x月2日
护士辞职信范文例文二
尊敬的医院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辞职信。
我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写这封辞职信的。自我进入医院之后,由于您对我的关心、指导和信任,使我在护士行业获得了很多机遇和挑战。经过这段时间在医院的工作,我在护士领域学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此我深表感激。
由于我自身能力的不足,近期的工作让我觉得力不从心。为此,我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觉得医院目前的工作安排和我自己之前做的职业规划并不完全一致,而自己对一个新的领域也缺乏学习的兴趣。
为了不因为我个人能力的原因而影响医院的运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辞去目前在医院和护士组所担任的职务和工作。我知道这个过程会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对此我深表抱歉。
我已准备好在下周一从医院离职,并且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工作交接,以减少因我的离职而给医院带来的不便。
为了尽量减少对现有工作造成的影响,我请求在医院的员工通讯录上保留我的电子信箱和手机号码1个月,在此期间,如果有同事对我以前的护理工作有任何疑问,我将及时做出答复。
非常感谢您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教导和照顾。在医院的这段经历于我而言非常珍贵。将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为自己曾经是医院的一员而感到荣幸。我确信在医院的这段工作经历将是我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祝医院领导和所有同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再次对我的离职给医院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同时我也希望医院能够体恤我的个人实际,对我的申请予以考虑并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xx年xx月xx日
护士辞职信范文例文三
尊敬的医院领导:
在递交这份辞职申请时,我的心情十分沉重。现在医院的发展需要大家竭尽全力,现在由于我的一些个人原因的影响,无法为公司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请求允许离开。
当前医院正处于繁忙的阶段,同事都是斗志昂扬,壮志满怀,而我在这时候却因个人原因无法为医院分忧,实在是深感歉意。
我希望医院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商量一下工作交接问题。本人在2010年x月xx日申请离职,希望能得到医院领导的准许!
感谢诸位在我在医院期间给予我的信任和支持,并祝所有同事和朋友们在工作和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收益!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
时间:xx年xx月xx日
护士辞职信范文例文四
尊敬的医院领导:
您好!
怀着万分复杂的心情,我写下了这封辞职信。感谢这段日子以来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尽管在做护士期间,碰到了很多的挑战和挫折,但是有了大家的鼓励和关怀,我坚持下来了。经过在医院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健康方面的知识,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此我表示十分感谢。也许是自身能力不足,最近一段日子工作起来有点力不从心,有时看到那些血淋淋的病人没来由会有一种害怕感袭上心头。尽管这段日子在医院里碰见了几例病人死亡的事件,但一看到家属那挂满悲伤泪珠的脸庞,自己也很伤心。家人跟朋友都说我不适合当护士,因为以后比这更残酷血腥的事件都有可能出现。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考。他们的说法是正确的,我确实不适合这个职业。这与我最初的工作计划也是有差别的。
我辞去护士这个职务,绝不是因为这里的待遇差,也不是因为跟同事关系处理地不好,相反,大家都对我很好,除了上述说的能力原因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离家里比较远,而我又是一个比较恋家的人。每次看到别人一家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我就异常伤心。所以希望回到家乡那边找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能够好好照顾家人,尽到子女应尽的义务。
最后,再次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当然,我会协同医院完成好工作的交接,等接替我的人熟悉了工作后我再离开,在这期间,我可以帮助她尽快熟悉这份工作。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医院的前途一定会一片光明,最后祝您和医院的同仁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医院的明天更加美好!请您体谅我的苦衷,批准我的申请。
此致
敬礼!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不良反应;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为患者建立一条无痛性治疗的中心静脉通路,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有效避免了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伤和局部组织刺激,保证用药全过程的顺利进行。【1】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科对790例行PICC置管病人进行观察及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PICC置管静脉选择
主要选用肘部静脉:首选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第三选择头静脉,最好选择右侧路径【2】。
2.置管方法
2.1询问患者准确的身高、体重或为患者进行测量。
2.2取仰卧位,拟穿刺上肢外展90°,操作者用尺子测量。从穿刺点至右侧胸锁关节,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的距离为体内留置长度。
2.3留置PICC导管后协助患者进行胸部X线透视,确认导管头端位置于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SVC)内。
3.血管评估【3】:0级静脉血管明显凸起于皮肤表面,能触摸到粗直静脉,柔软、有弹性、固定;Ⅰ级静脉血管较充盈,能隐约触摸到静脉部分,血管变硬、易滑动;Ⅱ-Ⅲ级静脉血管不充盈或塌陷,静脉触摸不到,血管变硬、静脉炎、滑动。
4.注意事项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要注意加压止血。穿刺前应了解静脉走向及静脉情况,避免在疤痕、静脉瓣处穿刺。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放松,以确保穿刺时静脉的最佳状况,穿刺时避免损伤静脉内外膜,以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或渗漏。注意避免穿刺过深而损伤神经,注意避免刺入动脉。穿刺进针角度约20~30度,直刺静脉,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进针少许,再送套管。退出针芯之前,务必先松开止血带,压迫套管尖端1cm处的血管后,撤出针芯送导管。
5.术后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意事项,做好宣教工作,签订PICC协议书,保持进针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穿刺后的第一个24小时更换1次敷料,以后每周常规更换敷料2次,敷料不粘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保证管道通常,注意正压封管,限用10ml注射器进行封管,静脉推药时速度不要过快,用脉冲式冲管,肝素帽(正压接头)每周更换一次,5~10ml盐水(肝素液)封管。
6.穿刺后的记录
导管名称、编号、导管长度、型号、所穿刺静脉名称、穿刺时是否顺利、穿刺日期、臂围、穿刺者姓名。
7.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护理
7.1液体不滴:表现为接通输液管后,液体不滴或速度很慢,挤压输液管时无阻力感,改变肢置可见点滴通畅。
7.2导管堵塞原因:⑴纤维蛋白导管内沉积(输血)。⑵血小板及纤维蛋白粘堵。⑶活动后回流过久,肝素盐水冲管。在输血、血浆蛋白、脂肪乳、高刺激性药物等液体后用盐水冲管3~5分钟。
7.3静脉炎:发生原因与自身静脉条件、导管柔软度有关。处理:地塞米松湿敷、喜疗妥霜外涂,抬高肢体,限动。
7.4穿刺点出血或液体外渗、漏血多见于置管24小时,肢体活动过早和用力过猛,有出血倾向、全身状况差的病人血管及皮肤弹性差,置管后周围组织包裹不严,组织液从穿刺点渗出。处理:可压迫穿刺点止血,出血停止后,给予换膜,凝血机制差的病人,按压时间增至5~10分钟,并24小时内限制穿刺肢体活动,同时增加机体营养的摄入。
7.5心律失常:导管尖端达右心房,可刺激窦房结而诱发患者胸闷、心悸、甚至心律失常,【4】则重新调整导管,达上腔静脉内。
7.6全身感染:立即拔除导管尖端作细菌培养(无菌剪下导管前端0.5~1.0cm),同时为病人做血培养。
7.7血栓形成:由于PICC导管较长,又长期漂浮在血管中,会使血液形成涡流而产生微血栓(有报道血栓形成平均时间为65天)。若有阻力切勿用液体加压冲洗,可用链激酶或尿激酶溶栓。
8拔管
当治疗过程结束或出现并发症应及时拔管:操作前向病人讲述拔管过程,仰卧位,外展穿刺上肢,去掉敷料并消毒局部,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动作,与皮肤平行缓慢拔出一小段后,在慢慢拔出导管,如遇拔管困难切忌用力拔管,应调整病人手臂或热敷手臂,喝热饮料,输入温盐水再拔。导管拔出后,观察导管是否完整,以防导管断裂在血管内,拔管后按压穿刺点不少于5分钟,并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口24小时,嘱拔管后24小时内尽量减少穿刺肢体活动,以免再出血。
小结:PICC置管前应对患者血管及病情全面评估,置管过程中合理选择静脉,掌握穿刺及送管技巧,尽可能做到穿刺一次成功;置管后规范化维护;出现不良反应,仔细分析原因,给予相应处理,才保证PICC置管的护理质量,达到PICC置管长期使用。
参考文献
[1]简黎,陈影洁,李钰燕,等.9例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8):102-103.
[2]吴倩,PICC置管引起的静脉炎的相关临床因素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2):324-325.
中图分类号:R5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4-0688-0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岁3个月,因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予应用NS50ml+青霉素钠120万u×1/2支,静脉点滴,1次/d,应用到第3天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四肢抽搐,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停止,即予以心肺复苏术,应用地塞米松针、肾上腺素针静脉注射约2min后患者清醒,予以静脉输平衡液对症处理,随后送我院治疗。到我院后5min再次出现第2次心跳呼吸停止,即予以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输氧,应用速尿、肾上腺素针、地塞米松针静脉注射,约3min心跳呼吸恢复。PE:T39℃,P192次/min,R39次/min,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敏感,气管明显右偏移,右侧胸壁隆起,颈部、右胸腹、右腹股沟区大量皮下气肿,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大量湿性罗音,双侧胸穿可抽出气体,四肢肌力O级,深反射消失。X线示:右胸部有40%气胸,左胸部少量10%气胸,在予以上述积极抢救并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颈部皮肤切开2cm以排气,输液;应用磷霉素钠针+丁卡针抗炎治疗,患者经治疗半个月后治愈出院,随诊1年,无其它并发症。
2 讨论
【关键词】 DC/CIK细胞; 肿瘤; 心脏; 护理
肿瘤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式,尤以DC/CIK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CIK)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1]。由于DC/CIK细胞治疗是一种全新的肿瘤生物治疗法,其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尤其是对心脏毒性反应的护理罕有报道。本文总结笔者所在科近3年来152例接受DC/CIK细胞治疗的癌症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探讨该治疗对心脏毒性反应的护理,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癌症152例,男97例,女55例。年龄21~83岁,中位年龄60岁。肺癌63例,肝癌14例,结肠癌12例,直肠癌8例,乳腺癌9例,胰腺癌5例,卵巢癌5例,鼻咽癌5例,宫颈癌4例,胃癌4例,食管癌3例,肾癌3例,淋巴瘤3例,喉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胸腺癌2例,胆囊癌2例,输卵管癌1例,腹膜间皮瘤1例,脑胶质瘤1例,上颌窦癌1例,外耳道癌1例,膀胱癌1例。
1.2 DC-CIK细胞培养与回输方法 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100 ml。随后,经淋巴细胞分离液进一步分离单个核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再将细胞分别进行DC及CIK细胞的培养。DC细胞在第0天用含IL-4、TNF等细胞因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隔天需半量换液,培养至第9天细胞成熟,再混入CIK细胞培养中,共同培养。CIK细胞第0天加入含IFN-γ、抗CD3单抗等无血清生长培养基。24 h后加入含人重组IL-1、人重组IL-2等无血清生长培养基。每2~3 d更换培养基一次,补加IL-2。培养至第9天时加入DC细胞共同培养。第11天时进行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培养检测。第14天时收集DC/CIK细胞,将收集培养的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次,细胞分成6袋,每袋分别加入5%人血白蛋白配成150 ml含细胞的悬液进行静脉回输。每天回输1次,每次回输细胞数量(1.5~2)×109,连输6次为一个疗程,细胞总数(9~12)×109。每个患者完成2个疗程。
1.3 心电图检查 第一疗程DC/CIK细胞回输之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第二疗程DC/CIK细胞回输之后,再做心电图检查。依据前后两次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
2 结果
152例患者在接受DC/CIK细胞治疗前,心电图正常。在完成2个疗程的DC/CIK细胞治疗后,有15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9.8%,其中窦性心动过缓3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心肌缺血6例。通过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心脏毒副反应消失,心电图逐步恢复正常,也没有治疗相关性死亡发生。
3 讨论
3.1 DC/CIK细胞治疗对心脏毒性的原因分析
3.1.1 癌症导致的症状 由心脏窦房结发出的兴奋按一定途径和时程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并出现生物电活动,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到体表。如将测量电极置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即可引导出心脏兴奋过程中所发生的电变化,这种电变化经一定处理后并记录到特殊的记录纸上,便成为心电图。它可反映整个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到和兴奋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如果心脏传导组织异常;钾、钠、钙等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心肌电信号传导紊乱,均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2-4]。本组病例均为晚期癌症患者,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一般状况相对较差,部分患者伴有疲劳、消瘦、贫血等症,可能导致心电图上出现心率或心肌缺血的改变。
3.1.2 白细胞介素-2毒副作用 DC/CIK细胞在培养时,需加入一定量的白细胞介素-2。在向患者大量输注DC/CIK细胞的同时,白细胞介素-2也随之进入人体。有研究认为,在较大剂量使用时,白细胞介素-2毒副作用较大,例如有肾功能损害、流感样症状、胃肠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等。心脏毒性反应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功能衰竭等。血液动力学检查发现,患者在使用白细胞介素-2的过程中,周围和全身血管阻力减少,动脉血压下降,每搏指数和每搏左室容量均减少,心率和心脏指数增加。停止治疗后,这些血液动力学改变在24 h内恢复正常[5-7]。
3.1.3 激活的DC细胞所致 心肌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心律失常。自体免疫反应在心肌炎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实验研究表明,DC细胞被激活后,可直接引起实验动物产生严重的心肌炎[8-9]。癌症患者在短期内大量输注DC细胞后,激活的DC细胞有可能对人体心肌产生作用,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3.2 护理干预措施
3.2.1 心理护理 癌症被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10]。几乎所有的晚期肿瘤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厌食、恶心、甚至精神错乱等心理应急反应,严重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通过神经内分泌反射影响人体各个系统的机能状态,导致内环境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如不及时调整,将严重影响肿瘤的治疗配合程度和治疗效果[11]。因此,肿瘤患者心理护理极为重要,需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不同于化疗和放疗,是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手段,患者及家属对其不甚了解,缺乏安全感。所以,在治疗前应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原理、临床治疗经过、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以及与化疗、放疗相比较的优缺点。也可以采用实例向患者讲解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尽可能的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3.2.2 饮食护理 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为宜,鼓励患者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鲜鱼、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及水果等。要经常更换食物的花色品种,用食物的色香味诱导患者进食,以增强体质,纠正贫血等癌症相关症状,帮助心电图恢复正常。此外,也要戒烟、戒酒、不吃辣椒、不喝咖啡等食品饮料,以免过度兴奋,诱发心律失常。
3.2.3 避免便秘 排便用劲时,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因此,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尤为重要。如便秘发生时,可予开塞露20~40 ml由挤入直肠,药液在直肠保留5 min后再缓慢排便。
3.2.4 吸氧 发生心律失常时,可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心机耗氧,同时按照医嘱予以氧气吸入,氧流量一般为2~5 L/min。
3.2.5 心电监护 有效的心电监护能及时提供心脏信息,配合心电图检查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尤为重要。因此,护士应该熟练掌握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各波形的临床意义。监护护士还应认真做好24 h动态观察记录,尤其是夜间,患者入睡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肌兴奋性降低、心率相对减慢,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增加。
3.2.6 观察病情及处理 通过心电监护及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后,应及早处理。在美国,每年约有39万人死于恶性心律失常[12],因此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极为重要。心动过缓可以引起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最后可引起心脏停跳,为此,监护护士在发现患者有心动过缓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阿托品提高心率,使心率维持在正常水平。窦性心动过速一般仅需密切观察病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多数患者不需特殊处理,待DC/CIK细胞治疗结束后,基本能恢复正常心率。如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的改变,应给予护心、扩血管药物处理,避免缺血加重,导致心机梗死。本组有3例发生心动过缓,6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心肌缺血,因及时观察、尽早护理干预,避免了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DC和CIK细胞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中的两种重要细胞,前者识别抗原,激活获得性免疫应答,后者通过细胞毒作用和分泌细胞因子杀伤肿瘤细胞,两者联合可以高效杀伤肿瘤细胞[13]。然而,作为一项新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DC/CIK细胞治疗仍不可避免的会引发一些毒副反应,例如,DC/CIK细胞治疗对心脏的毒副作用。临床上,医护人员对此要保持高度警惕,针对癌症患者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特别是既往有心脏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基础疾病的癌症患者,在接受DC/CIK细胞治疗时,更应通过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知识宣教、病情观察、心电监护等一系列护理措施,一方面有效解除心脏毒副作用,另一方面更有利于癌症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潘晓明,单保恩.肿瘤生物治疗中免疫活性细胞体外增殖活化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1):875-879.
[2] Silvestri P,Di Russo C,Rigattieri S,et al.MiroRNAs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towards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pathogenesis,new diagnostic tools and new therapeutic targets[J].Recent Pat Cardiovasc Drug Discov,2009,4(2):109-118.
[3] Yue P,Zhang Y,Du Z,et al.Ischemia impair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nnexin 43 and M3 subtype of acetylcholine muscarinic receptor (M3-mAChR) in ventricular myocytes[J].Cell Physiol Biochem,2006,17(34):129-136.
[4] Gong D M,Shan H L,Zhou Y H,et al.the ion targets of arrhythmias induced by ouabain and aconitine in guinea pig and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J].Acta Pharm Sin,2004,39(5):328-332.
[5] Guan H,Nagarkatti P S, Nagarkatti M,et al.Blockade of hyaluronan inhibits il-2-induced vascular leak syndrome and maintains effectiveness of il-2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melanoma[J].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2007,179(6):3715-3723.
[6] 崔宝珠.重组人白介素-2相关的心房纤颤[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3):214-215.
[7] Romode Vivar Chavez A,De Vera M E,Liang X,et al.The biology of interleukin-2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J].Med Oncol,2009,26(Suppl 1):3-12.
[8] Eriksson U,Ricci R,Hunziker L,et al.Dendritic cell-induced autoimmune heart failure requires cooperation between adaptive and innate immunity[J].Nat Med,2003,9(12):1484-1490.
[9] Afanasyeva M,Georgakopoulos D,Rose N R.Autoimmune myocarditis:cellular mediators of cardiac dysfunction[J].Autoimmun Rev,2004,3(7):476-486.
[10] Caroline P C,Laura J,Robert F,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pancreatic cancer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3,65(5):884-888.
[11] Renter K,Raugust S,Bengel J,et al.Depressive symptom pattern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diagnosis of affective disorders in cancer patients[J].Support Care Cancer,2004,12(12):864-870.
[12] Rosamond W,Flegal K,Friday G,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7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J].Circulation,2007,115(5):69-17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 因其方便、易留、对血管刺激小的特点,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现在儿科患者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 倍加爱护, 一个小孩就有两个甚至四五个家属陪同, 对静脉穿刺的要求高, 同时这些父母年轻气盛脾气大,护士如果不能 一针见血 , 常常遭到家长的责怪和投诉甚至谩骂, 一针打不上就否定你的一切。小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和否和护士的心理素质、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及穿刺后固定等因素有关。根据多年的儿科工作经验及对本院2 0巧年6 月至2 016 年1 月2 50 余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总结了多种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因素, 现报告如下。
1 血管的选择
进行小儿静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要尽量选择粗、直、摸之有凹陷感和有弹性的血管, 小儿可选择耳后静脉、颗浅静脉、额正中静脉等; 此类血管大多管径粗, 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且保留时间长置管过程中液体滴入通畅并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另外, 穿刺时尽量避开关节、疤痕及皮肤破损的地方。对于肥胖、血管差的患儿, 可选择在血管解剖位置处反复揉搓、保暖等方法寻找血管。急、危重患儿需要抢救时可选择颈外静脉进行穿刺。在滴入钙剂及多巴胺类药物时要避免在头部穿刺, 以免液体外渗损伤患儿头皮毛囊组织。
2 留置针的选择
我科使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生产的斟G 型号的留置针, 此留置针有封管方法简单效果好, 避免负压性回血, 保留时间长及保留过程中患儿疼痛及不适的感觉相对轻等优点, 更适合儿科使用。使用前仔细检查留置针质量、失效日期, 包装是否完好,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 套管完整无断裂
3 护士的选择
选择有良好心理素质、坚定自信心, 和良好的沟通技巧的护理人员此类护理人员在众人的注视下进行操作时不会慌乱,在面对血管差的患儿和情绪激动的家属时会保持平静, 不紧张不急躁。在穿刺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 角色转换, 在操作过程中态度温柔、体贴、细心, 避免简单粗暴, 对年长儿多给予语言鼓励, 获得患儿及家属充分信任的护士。
4 环境的布置
病房和走廊采用多色涂料涂刷, 绘制上各种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或卡通人物, 以及张贴小朋友安静输液的图片, 输液室内有电视机, 小型游乐场地。允许家属自带适宜的玩具; 在病区的墙面上粘贴彩色图片, 对传统穿刺方法和静脉留置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油责任护士对家属进行详细的书面介绍及说明,使患儿家属心理上完全接受的留置针穿刺的过程, 可以更加有效的配合我们的操作。
5 操作时的选择
5.1 角度的选择
穿刺时选择光线良好的地方, 将患儿置于安全的操作台上, 按住关节部位将患儿固定, 忌使用暴力。头部穿刺时, 轻轻扶住头部两侧及膝关节即可。如果选择足背静脉、头部正中静脉、前额静脉、耳后静脉、枕后静脉、耳后静脉、眶上静脉、患儿哭时不隆起的颗浅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应控制在150 角以内。大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患儿哭时隆起的颗浅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应控制在3 0 角左右。手背静脉进针角度应控制在2 0 角左右。也可根据个人穿刺习惯做适当调整。进针角度宜小不宜大, 血管越细进针角度应该越小, 角度过大容易穿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
5.5 2 穿刺方法的选择。连接留置针后仔细检查, 旋转针柄180 看套管是否完好。对于粗直的血管见回血后可在向前进针一处, 按压深度为足月儿胸廓下陷1 里c m , 早产儿为胸廓下陷1 口.cs m , 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同, 按压频率为10 口20次相n , 每按压3 次, 正压通气1 次, 按压心脏30 5 后, 心率1 0 0 次相n , 出现自主呼吸, 皮肤转红后, 停止加压继以面罩给氧, 此时逐渐降低吸氧浓度直至呼吸空气时皮肤红润, 停止给氧, 如果停氧后又出现皮肤青紫, 再给予能保持皮肤红润的最低吸氧浓度, 防止氧中毒。
4.4 药物治疗
经10 % 氧充分正压通气, 同时按压3 05 后,I乙率仍 6 0 次/ 分, 首选脐静脉导管( 或脐静脉) 注入0.1 巴3侧/kg 的1 : 1000 0 的肾上腺素溶液; 气管注入0.5 口耐k/ g 的1 :10 000 的肾上腺素溶液, 必要时3 压币n 重复1 次。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静脉或气管内给予强心药及扩容、纠酸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