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元日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作者:钱福,明日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2、《明日歌》译文: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年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来源:文章屋网 )
餐饮与文化互动 古老与现代交融
走进巴音浩日娲,仿佛置身于蒙元时期的宫廷,走廊里摆着很多以萨满宗教为主题的雕塑,包间里几乎占据整面墙的壁挂画,这些装饰品都是经过巴音浩日娲策划团队精心设计、专门订做的。这样的氛围让人似乎产生穿越之感,联想到蒙古帝国那金戈铁马、天下归一的鼎盛时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他的继承人经过三次西征,横跨南亚、中亚以及东欧,推动了亚欧文化的融合。巴音浩日娲作为展示蒙餐文化的大型餐厅,在为品牌构思文化内涵的设计中,将欧式现代的设计风格与蒙古民族传统元素结合,令蒙古浓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气质交融,带给顾客难忘的用餐体验。
助力蒙餐研究 推出创意菜品
蒙餐是十分讲究礼仪和程序的菜系,在传统蒙餐宴会中,歌舞、茶、奶食、肉、酒要穿行,程序分先后,礼仪复杂多样,而且传统蒙餐的做法简单、品种单一,无法充分展现蒙餐的独特,所以蒙餐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现代饮食节奏较快,在符合现代用餐习惯和口味的同时,又要守住传统,作为改良菜的“创意蒙餐”应运而生了。
创意蒙餐做起来不容易,目前的创意大多是将传统蒙餐进行西式改良,但是口感稍有偏差就会产生不正宗之嫌。环境上的中西融合可以增添时尚感,但是在菜品上融入其他元素却必须要小心翼翼、经过多次摸索和尝试才能在市场上推出。在这样的形势下,巴音浩日娲早年成立了自己的蒙餐研究所,为传统蒙餐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极具创意的菜品使企业在文化运作的同时,也提高了顾客的口碑。让回头客可圈可点的是食材,这里的牛羊肉百分百来自锡林郭勒草原,有的肉会带皮,有的会带比筷子还细的小排骨,有的是腔骨,嚼到嘴里感觉明明是肉的纤维质感但软烂到像在吃烧肉,特别是皮,会炖到粘牙,招牌烤全羊、金帐烤羊背、烤羊腿、手把肉、石头烤肉等都是原汁原味的蒙餐特色饮食,天然、优质、绿色,用餐的同时再奉上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让顾客在大饱口福之际,领略到源自大草原的民族风情。
品牌形象具体化
巴音浩日娲于2011年进驻北京丰台区万丰路,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人就餐,有280人的宴会大厅,最大的雅间210平方米,从建筑设计到内饰装潢都极富蒙古族风情,体现蒙元皇家宫廷文化及蒙古民族饮食特色,特设宇宙、太阳、月亮、星辰、蓝天、白云、绿野、碧水、青山9间蒙古包,这些包房都是以宇宙万物为主题,设计采用全天景式蒙古包,进入其中每一个包间,都能感受到原始萨满教对自然的崇拜。萨满教的基本信仰观念是万物有灵,在他们心目中,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是头顶上的“长生天”,天上的日、月,地上的山、川诸物,都是萨满教崇敬的对象。
[关键词]中国;A股;IPO;破发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5-0078-02
1 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14日上市新股的概况分析
截至2012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一共有954只,其中在A股上市的公司有944只。目前为止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的股票总市值为146150亿元,流通市值为121007亿元。
在最近2011年6月1日之后到2012年12月14日之前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发的45只股票来看,这当中就有14家破发,破发率高达31.1%。通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官方网站上收集到的发行价、发行市盈率、募股份数、募股金额等数据以及在E键行软件中查找的这45家公司的一些财务指标,笔者制成下面的这张图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11年6月1日后到2012年12月14日前上市的这些45家公司一共在A股市场上募集了8823112万元资金, 一共发行了116.9257亿股份,平均每个公司从股票市场上获得了19.60691亿元人民币。不过他们有近1/3的公司都破发了。
对于表1中所反映的内容可以由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
(1)从发行价和首日收盘价的关系上分析。从行价和上市首日收盘价的平均值上面来看整个市场还算正常,首日收盘价比发行价平均上要高2.214元,其中发行价最高的是京运通这个公司,收盘价最高的也是这个公司,不过京运通没有破发。发行价最低的是洛阳钼业,其发行价为3元,上市首日以9.63元收的场,但是从上市之日到目前这两个公司股价都是掉头直下。其中上市首日收盘价高出发行价最多的是“人民网”,收盘价比发行价高了14.72元,这是上市升值最大的公司,不过自从上市之后就一直处于横向调整阶段,没有大幅的上涨也没有大幅的下跌。其中首日收盘价跌破最多的是“奥康国际”,上市首日一共跌了1.85元。
(2)从市盈率的角度来分析。最近一年半时间内在上证所上市的45家公司中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6.462,其中最大的为凤凰传媒(63.4),最小的为中国交建(7.68),而正常的市盈率应该在10~20,从数据上看,这些上市股票的市盈率有点偏高。
(3)从财务指标的角度来分析。财务指标主要是对于每股净资产值、每股未分配利润的分析,上市的45家公司平均每股净资产值为4.9493元,这个数值应该超过10才比较良好,同时每股未分配利润为1.2369元,这表明每股未分配利润有点过多。通过这两个数值就可以看出这些公司上市时整体状态不是非常好。
2 “破发”现象的原因分析
2.1 通过相关系数检验找出关联最明显的几个变量
笔者就分别使用在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首次上市的45家公司的上市公司的发行价、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值、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现金流量和上市首日换手率的数据分别于这45家首发上市的公司的首发日的收盘价进行数据相关系数对比,通过把相关系数较高的因素筛选出来从而得到关联性比较大的几个因素。通过统计整理可以得到下面的六个因素和收盘价的关联性比较大。
2.2 相关系数筛选出来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通过第一步的统计分析我们筛选出来6个可能导致“破发”现象的因素,然后现在以上市首日收盘价为被解释变量,其余6个为解释变量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通过在对这个回归方程拟合优度以及F值,T值的检验不断的改进模型,删除影响不是很显著的变量。通过多次的反复筛选和单独回归分析后最后选择出最有代表性的模型。
这个模型为:
2.3 对解释变量的分析
对模型结合现实来看,首先,如果市盈率高的话则说明股票上市的价格定得过高了,按照企业现在的收益状况要比较长的年份才能收回现在的投资,其实破发也和这种上市价格定的远远高于发行价有关,当IPO抑价率太高之后就会导致股票价格与价值严重脱节,“破发”可能就在所难免。
其次,每股净资产值,从β的数值来看贡献是最大的,这当中体现的是公司每股股票的实际当时价值,如果每股净资产比较高那发行公司的股票就比较有价值,通常超过10就算比较吸引人的,不过在这45家公司中只有新华保险一家超过10,在破发的14只股票的每股净资产值的平均数为5.1531元,而平均发行价却有12.7元,所以较低的每股净资产值也会使得破发现象发生。
最后,发行首日换手率,如果换手率越低则表示越没有投资者成交率就比较低,或者被大幅控制着,通过研究的45只股票的换手率的统计可以得到下面数据,上市的45只股票平均换手率是67.28%,而破发的14只股票平均换手率是64.5%。从这两个数据的对比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说有上市股票的在上市首日的换手率普遍都非常高,但是越低越有可能会“破发”。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大致得出导致破发现象的主要是高发行市盈率、低每股净资产值以及较低的首日换手率。现在主要就针对这些原因来提出如何使市场发展的更好的建议。
3.1 针对上市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而言
较高的发现市盈率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无法直接去干预的,但却是政策实施者可以有所改进的地方,而降低市盈率可以从降低在一级市场的发行价和二级市场的首发价之间的差距开始,让这个差距变小让上市股票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当中所值的价值和所表现的价格不要远离的太多。实际中可以增大询价对象,使得买方的地位能得到增强,最终定下的价格也会比较和合理。
3.2 针对上市公司以及即将上市公司而言
上市公司包装上市、卖弄虚假信息的案例实在太多了,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不仅仅是每股未分配利润较高的问题,同时连这些利润都不是用来在增值了,上市公司“圈钱”的意图真的很明显而且还有点猖狂,但也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实力很差、包装过关的,也有一些业绩很优异的公司,比如贵州茅台、云南白药等。所以针对上市公司以及即将上市的公司而言主要的不仅仅是上市而应该是公司实力的提升。
3.3 资者而言
中国投资者的投机性也是很突出的,通过上面的分析投资者可以结合一个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值、市盈率以及换手率还研判一个个股的投资价值,通过这样让A股投资者们可以在投资时候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1]初昌熊.新股破发与新股发行定价问题研究[J].经济沙龙,2011(8):38-41.
[2]鲁娜.新股定价机制研究[J].财税统计,2011(10):193-194.
[3]罗全兵.我国股市一级市场发行定价机制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1(4):38-40.
[4]雷增收.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缺陷及完善对策[J].社科论坛,2011(3):190.
[5]陈红.我国股票发行体制市场化创新研究[J].鲁行经院学报,2003(1):79-81.
[6]杨鹤.我国股票二级市场溢价现象分析——来自A股市场的数据[J].对外经贸财会,2002(6):6-8.
原文:
《送陈同知克让同学友也》朝代:明 作者:曹义
恩命朝承下日边,西风重上潞河船。
行旌晓拂林梢露,短棹晴冲渡口烟。
“学习故事”是一种用叙事的形式对儿童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其核心理念来源于新西兰幼教课程大纲《Te Wh a riki》。
《Te Wh a riki》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包容、合作、研究和学习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学习故事的撰写也是与包容、合作、研究和学习有关,撰写学习故事是一个倾听儿童和所有人声音的过程,是一个儿童、教师、家长合作的过程,是一个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关注、支持、分享儿童学习的过程。学习故事属于儿童,属于老师,属于家长,属于每一个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人。
《Te Wh a riki》和学习故事引导新西兰的幼儿教师们从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的视角来理解儿童、理解学习、理解发展,引导他们认识到转变是在参与过程中发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通过参与文化实践、使用文化性工具实现的。这些思想上的转变也带来了实践层面的转变。例如,将每天的教学实践从完成预设教学计划的过程,转变成在一日生活所有环节中不断“注意―识别―回应”儿童学习兴趣和需要的过程。
《Te Wh a riki》:是新西兰一系列幼儿教育改革和社会大讨论的产物,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新西兰国家幼教课程框架是开放的。
“Te Wh a riki”这个词来自毛利语,意为“编织而成的草席”――把新西兰国家幼教大纲比喻成“编织而成的草席”,喻示着,它是为所有儿童、家庭和幼儿教育工作者而存在的,它可供所有人“站立坐卧”。作为“草席编织者”――教师们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和创造草席图案。“编织的过程”――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可长可短,没有完结、没有固定的边缘。
第二,新西兰国家幼教课程大纲颠覆了过去的儿童观、幼教观。
《Te Wh a riki》正文的第一段明确提出了新西兰幼教工作者的理想宣言。
“此课程是建立在以下理想宣言上的:儿童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这段话是《Te Wh a riki》的心脏,也是所有新西兰幼教工作者的理想,不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实践者。他们认为,儿童从一出生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状态应该是积极的,有着蓬勃生命力的,是为终生发展做准备的,而不是狭义地为进入小学而准备。
第三,新西兰国家幼教课程倡导蛛网式课程模式。
世界范围内,小学课程基本是进阶式的,传统的幼教课程重视的是为儿童进入小学学习做准备。新西兰幼教工作者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宣言,颠覆了这些传统理念,在《Te Wh a riki》中提出了四大教育原理和五大发展线索交织的新课程模式,类似蛛网的编织结构。大纲重视儿童成为终生学习者所需要的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并把课程发展视为一个倾听和尊重每一个人的声音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参与讨论以及“编织草席”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每一个人”不仅包括专家,也包括所有的幼儿教师、家长、儿童,还有社会各阶层、各类群体。
《Te Wh a riki》提出了四大教育原理。
赋予力量(Empowerment/Whakamana):幼儿教育课程赋予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力量。
整体发展(Holistic Development/Kotahitanga):幼儿教育课程体现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
家庭和社区(Family and Community/Wh a nau Tangata):家庭和社区是幼儿教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系(Relationships/Ng a Hononga):儿童在与他人、所处环境和事物间建立的互动和互惠关系中学习。
这四大教育原理被视为“编织草席”必需的材料,它们需要和儿童发展的五大线索以及相应的各领域发展目标编织在一起,这样才能织成一张可供所有人站立的草席。在《Te Wh a riki》中,儿童发展的五大线索主要描述的是儿童的学习、发展的状态和感受,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健康(Welling―being / Mana Atua):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保护和促进。
归属感(Belonging/Mana Whenua):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有归属感。
贡献(Contribution / Mana Tangata):学习机会是公平的,每个儿童的贡献都受到重视。
沟通(Communication / Mana Reo):儿童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中的语言和符号系统得到促进和保护。
探索 (Exploration / Mana Aot u roa):儿童在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学习。
《Te Wh a riki》期待着教师们将四大教育原理与五大发展线索和目标编织到幼儿机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允许幼教机构和教师们在实践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如果说《Te Wh a rirki》是一张供所有新西兰儿童、家长和教师站立的“草席”的话,那么,每一个幼教机构每天所编织的就是一张符合自己机构、所在社区和家庭、所有儿童和教师群体特点的“草席”,一张有独特图案、供自己机构中所有成员(儿童、家长、教师)站立的“草席”。换句话说,《Te Wh a riki》不是一种对具体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定的课程。它是一个课程框架,期待每个幼教机构创造出符合当地社会文化特点的课程。
《Te Wh a riki》颁布之初,新西兰政府就意识到,对儿童学习的评价方式是《Te Wh a riki》能否真正在幼教机构中实施的关键。新西兰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们也认识到,评价不是测试,而是与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他们认为,教师需要改变已有的建立在对儿童进行“客观”观察基础上的评价方式。教师需要做的是去倾听,倾听儿童的心声。于是,以《Te Wh a riki》编纂者之一Margaret Carr教授为首的团队开始寻找一种对儿童进行学习评价的方式,一种能体现《Te Wh a riki》的四大教育原理(赋予力量、整体发展、家庭和社区、关系)的评价方式。“学习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性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就是Margaret Carr教授在课程研发过程中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