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勤奋学习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幼师学前教育 钢琴课程 安排
【中图分类号】J6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16-01
学前教育专业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符合中国素质教育精神。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艺术兴趣,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教学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良好情操上作用巨大,因而音乐教学的载体――钢琴的演奏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地设置学前教育钢琴课程,注重钢琴教学的梯度、层级、维度,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工作中顺利开展教学,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钢琴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钢琴是乐器中的无冕之王,独奏、伴奏的作用强大,是教学中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钢琴演奏技法多样,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和声效果突出,对儿童良好乐感的形成意义重大。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钢琴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练就过硬演奏技能,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开设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对教育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园向大型标准化发展,钢琴已不再是稀缺的教学设备,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充分利用教学设备设施的良好技能。这种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开展好学前钢琴教学。
二、钢琴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钢琴课程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技能课程,也是比较难掌握的技能。课程设置要适合学前教育的需要,单纯照搬音乐专业的钢琴课程,过于注重技巧等方面的训练,显然不符合专业需要。将课程设置得过于简单,又会出现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驾驭的窘境。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设置要体现科学性,应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设置的教学特点,明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正确教法、学法。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对象,要因材施教,不能吃大锅饭,应分梯度、层级、维度来科学合理地开展有特色的钢琴课程教学。
三、钢琴课程设置的梯度、层级、维度
设置好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为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从课程设置的梯度、教学对象的层级和教学内容的维度上来分析。
(一)钢琴课程的梯度。为了更好地适应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技能需要,我们在钢琴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到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
1.钢琴键盘基础课。钢琴教学是要经过不断训练的,要熟悉钢琴的演奏特点,练习手指的灵活度,让学生切实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基本的练习内容有:对手指灵活度的练习,如《哈农》;对钢琴曲的练习,如《拜厄钢琴教程》。这些钢琴曲集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对钢琴演奏有充分认识,学会钢琴演奏中连音、跳音、段落划分、旋律弹奏技巧。钢琴键盘基础课是钢琴课程中的基础部分,后续的课程设置要建立在键盘基础练习的基础上,所以要在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都贯穿其中,不断地加强弹奏技能训练,为后续的课程打下基础。
2.乐理类辅助学科。乐理是“音乐理论基础”的简称,包括读谱记谱以及和声、调式调性等内容,通过对简单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用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性,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音高及乐谱的理解能力。学好乐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消化理解弹奏钢琴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音乐记录符号,加强对所弹奏乐曲的理解。音乐理论类的课程还有和声、曲式分析、指挥、欣赏等,这些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来开设,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构建完整的音乐理论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
3.钢琴即兴伴奏。学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带领幼儿学唱歌曲的课程较多,这不但需要幼儿教师有娴熟的弹奏技巧,也需要有一定的即兴伴奏能力。儿童歌曲大多短小简单,旋律活泼明快,教材中一般没有给出伴奏旋律,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自行来进行儿童歌曲的即兴伴奏。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钢琴演奏能力、曲式分析和旋律分析的能力、配置和声的能力、伴奏音型、伴奏规律的掌握能力。在具备了这些音乐知识的基础上,要积极进行实际配伴奏练习,尝试多种伴奏音型和伴奏规律,找到最适合自己弹奏的伴奏方式。正确处理好一首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声的伴奏音型,使其有一定变化,更富于张弛的韵味。另外,即兴伴奏还要不断尝试移调的练习,熟悉各个调的音阶排列。
4.儿童歌曲创编。儿童歌曲的创编,涉及作曲的知识。作曲是音乐教学中的上层建筑,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进行作曲环节。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设置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拟定为儿童歌曲创编。虽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音乐知识理论不是最深厚的,但是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却有着丰富的经历和素材,可以说是儿童歌曲创作的一支有生力量。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细心观察,尝试创作儿童歌曲作品。
(二)钢琴课程的层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钢琴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中不能按照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层级来对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但是教学上一定会收效显著。分层级进行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成绩评定上都区别对待。通过层级式的教学,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学习目标,不会因为程度差异太大而产生厌学甚至是放弃的心理。合理的层级考核方式也让学生减轻了学业上的压力,只要努力都能取得好成绩。
(三)钢琴课程设置的维度。钢琴课程设置的维度主要是从教学内容上来考虑,明确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与其他专业钢琴课程之间的区别。区别在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使用上。同样的钢琴基础课,学前教育的教材要和其他专业有所区别,选择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使用的、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更要体现“教学形式的最优化”,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钢琴课程的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学生技能夯实提高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认真思考现代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发展需要,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合理规划钢琴课程设置,使我们的钢琴教学取得更大的收效,使学生在教育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最终达成钢琴课程科学设置的初衷。
参考文献:
这个成语比喻: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
1、一个人要勤奋学习,而且要有上进心,不能有“一览众山小”的踌躇满志,要不停的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要有上进心。
1、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3、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4、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5、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6、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7、不足为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8、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9、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10、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1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12、笃实好学: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13、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14、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15、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6、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17、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18、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9、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20、善诱循循:善:善于;诱:引导;循循:有次序的样子。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1、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22、恃才不学:恃:倚仗。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23、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4、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25、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6、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27、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28、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29、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30、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31、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32、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33、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34、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35、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36、刺骨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37、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8、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39、笃志不倦: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40、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41、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42、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43、群起效尤: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44、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45、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46、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47、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48、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49、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50、师逸功倍:师:学习;逸:安闲。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51、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52、半工半读: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53、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54、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55、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56、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57、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58、水积成川:川:河流。指水积多了才能成为河流。比喻在学习上日积月累,必然能成才。
59、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60、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61、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62、以学愈愚: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63、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64、善与人同:自己有优点,愿意别人同自己一样,别人有长处,就向别人学习。
65、笃志好学: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66、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67、燃膏继晷: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68、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69、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70、穷日落月:白天连着晚上。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71、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72、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73、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74、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75、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76、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77、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78、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他有一个好朋友刘琨,常常与他同床而卧,同被而眠。-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把刘琨叫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祖逖和刘琨,他们每天一听到鸡叫便起床练剑,日复一日,历尽寒暑,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练成大器,报效祖国。他们不好高鹭远,而是脚踏实地的刻苦学习和训练,这是非常可贵的。
而我们的一些同学呢?虽然理想远大,想成为一流科学家,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但他们嘴上说的是这些,而行动却与说的相差太远。一流科学家难道成天不写作业?祖国的栋梁之才只知道打游戏,看电视?科学家、栋梁之才都是通过勤奋学习所成就的,所以我们只有踏踏实实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还有一些同学也很用功,但是缺点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不到坚持,所以也没有什么效果。试想一下,如果今天你学了,明天没学,是不是在你后天准备学时,今天学到的已经都忘掉很多了?每天要接触的新知识那么多,只有不断地温故而知新,才能融会贯通。所以,我们要坚持复习,并且持之以恒。
我们不要小看了开头的这个课前铺垫。师生彼此陌生,魏书生实际上是巧妙地以此自然地完成了师生的情感对接,使得陌生的学生对老师、对学习内容有了认同感。
接着,老师说,按照你们一般上课的方法,我们学这篇课文,怎么学啊?学生说,先介绍作家,再解释诗词含义,再背诵。老师说,好啊!哪个同学能把这几个步骤写在黑板上吗?一个学生走上讲台,用粉笔写上了上述三个环节。
这个安排,实际上是师生一起确定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以便有的放矢。
然后,老师说,谁来介绍作家啊?有学生说,老师不用介绍,书下注解有!哦!那你来读一读。学生读后,老师说,谁来解释诗词含义啊?学生说,老师来!老师说,同学们,你们不知道,老师教书有一个习惯,可以用一个字概括,谁知道啊?一个学生说,我知道,就是“懒”!老师说,对,就是“懒”!那我懒了,你们怎么办啊?学生说,我们要“勤”!老师说,对呀!你们太聪明了!赶快准备,看谁解释得最好。
后面的教学程序不再赘述。
据课后学生和听课的家长反映,孩子们从未像这堂课那样学得那么投入,学得那么有效。就该堂课说,先抛开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陌生学生对老师的新鲜感不谈,单就他的“懒”字来说,就大有深义。
“懒”字背后有学生。在教学中,师生各自应处于什么地位有多种理论,我认为,即使普遍认同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也有讲究。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始终应该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首先也应该从属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的确立,都要以学生能够有效接受为前提,即使如魏书生这样有教学个性,讲解课文如行云流水者也不能够抛开学生,不管不顾。所以,魏书生的“懒”换来了学生的“勤”,引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体现了一个成熟的教育者对教育主体的尊重。
“懒”字背后有目标。魏书生的“懒”字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智慧,所有环节,包括课前的铺垫,都是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一步步自然行进,草蛇灰线,形散神聚,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其实,成熟的教学,跟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一样,最高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但其中一定有“象”一定有“声”,有象外之象声外之声,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样的意境。
“懒”字背后重生成。有时候,教师对一堂课的把握有如军事指挥家对一场战争的掌控,既有明确的目标,又要充分考虑并利用许多不确定因素。而后者就是指要特别关注教学主体学生的知情意行,要大胆地给予活生生的学生以最大化的思考、交流、参与空间,灵活而智慧地演绎课堂,不断激发创造的潜力和激情,使师生不断产生智慧火花的碰撞,不断流淌智慧和真理的诗意。这种临时生成的快意,不是只按既定目标死板推进的产物,而是教学中师生互动、相互欣赏、自信勃发而绽放的创造性花朵。新课程也有一个重要的理念,那就是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资源。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动态的、可激发、可创造的再生资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遇”。
“懒”字背后重过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既要学知识,更要重体验。书山学海获得知识的自悟自得体验,文学殿堂觅得人生之美的审美愉悦;讨论辩驳激发的求真务实,朗诵涵咏产生的音韵之妙……都是语文课堂至关重要的内容。如果光靠教师单打独斗地表演,纵然你有千般气力万般功夫,也无法替代学生独到的体验和感悟,必须把它融入学生积极参与的动态语文教学过程中,才可能习得、悟得,才可能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真正的提升。
“懒”字背后是挑战。如果真正尊重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看到他们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的鲜活之人的喜怒哀乐和潜在的学习动力,那么,我们的教学本应如魏书生那样“与生同乐”。不过,这客观上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理论上讲,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教师即使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也难免出现遗漏。这样,教学就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但也正因其挑战性,使得这样的课堂能够处于真实状态、生成状态,对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充满了新奇感和诱惑力,更能激发师生的探索欲和创造力,更能实现语文课的体验感和审美愉悦。所以,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迎接来自学生、来自课堂生成的各种挑战,以此来分享学生学有所成之后的喜悦。
“懒”字背后是勤奋。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它需要教师的高度智慧来调控,而这样的智慧需要教师课前长期的勤奋努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除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烂熟于心、潜心把握外,还需要教师对课堂可能涉及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时政、天文、地理乃至于社会世相、甘苦人生等等,都要有所涉猎。你既要有文学家的诗意和文采,又要有政治家的胸怀和胆略;你既要有美学家的敏锐和潇洒,又要有哲学家的机智和深邃。有时你是主持人,有时你是戏剧演员,有时你是时事评论员……总之,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以一生的勤奋积累来准备。勤奋学习,勤奋思考,勤奋研究,勤奋总结,等等。作为教师的魏书生身上,有他几十年来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有他训练表达苦练成语连句的虔诚和追求,有他借鉴东北二人转的表演功力用于课堂而活色生香的喜悦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