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秋分的诗句

秋分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秋分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秋分的诗句

秋分的诗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问卷调查;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4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07-04

引言

煎饼果子是一种现场制作的快餐类食品,以“薄煎饼”包裹“薄贴”,辅以生菜、沙拉酱等配料。煎饼果子依据配料不同可分为“素食”、“加香肠”、“加鸡柳”3种,售价分别是4元、5元、6元。因为方便快捷、价格便宜,煎饼果子很受同学们欢迎,是大家平日替代食堂饭菜的重要食品之一。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煎饼果子的市场需求,具体探索以下5个问题:目前价格水平下3种煎饼果子的需求量大小;绘制市场需求曲线;计算目前价格水平下3种煎饼果子的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与每月饮食支出的相关关系;需求与性别的关系。

笔者以对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为样本,以消费者理论、价格弹性原理为理论分析工具,应用散点图、相关系数、一元回归分析、分类变量相关性分析等基本统计学知识为实证分析工具进行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上述理论的理解和相关方法的掌握,亦可为商家经营提供参考。

一、分析与预测

(一)需求定律的应用

需求定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设■ (Px表示商品X的价格,Po表示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I表示收入,Ex表示消费者预期,Ta表示偏好,N表示市场规模),则在Po、I、Ex、Ta、N、等不变时,需求量Xd与X的价格Px负相关。

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关注3个变量:Px、Ta和I。对于这3个变量对需求或需求量产生的影响,笔者做出如下预测:

第一,作为普通非吉芬商品,煎饼果子的需求量应该与价格成负相关关系,且有可能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量与价格成近似线性相关关系,即价格每增加1单位引起的需求量变化为定值。第二,作为一种特色食品,煎饼果子具有独特的风味,因此人们对特定风味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需求量。由于不同性别的人通常对不同风味的食品有着不同偏好,男、女同学对煎饼果子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第三,同学们每月在饮食方面的支出可能会影响需求。但笔者认为这种影响是不确定的。如果煎饼果子是正常品,则需求应该与每月的饮食支出成正相关关系;若煎饼果子是劣等品,则需求应该与每月饮食支出成负相关关系。

(二)点弹性的应用

对于给定的需求曲线P=f(q),需求价格弹性

(记为2.1,其中k为需求曲线在点q0处的切线斜率。)因此,如果知道需求曲线的函数表达式,就可以求出在目前市场均衡价格下的需求价格弹性。

尽管煎饼果子的价格相对较低且具有特殊风味,但存在较多替代商品,当价格升高时,会有很多消费者以其他食品替代煎饼果子,因此,其需求价格弹性应该大于1,即煎饼果子的需求富有弹性,消费者对煎饼果子的价格变化比较敏感。

二、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本次问卷调查有4个目的。一是了解同学们购买煎饼果子的时间及购买商家;二是了解同学们每周购买3种煎饼果子的总数量;三是了解同学们愿意为煎饼果子支付的最高价格(按照素食、加香肠、加鸡柳3种类型分别统计);四是了解同学们每月在饮食上的支出。其中,前两项数据主要用于分析市场需求的总体情况,第三项的数据用于拟合3种煎饼果子的需求曲线、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第四项数据用于分析每月饮食支出金额与煎饼果子需求的关系。

(二)问卷的设计、发放与数据统计

根据调查目的,本次问卷共设9个问题,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包含4个问题,分别询问购买煎饼果子的时间、商家、原因和每周购买的数量,这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包含3个问题,询问愿意为3类煎饼果子支付的最高价格,这部分是填空题。第三部分包含1个问题,询问每月饮食支出。第四部分包含1个问题,了解院系、性别等个人信息等。

问卷制作完成后,笔者于2011年11月28日、29日和30日在北京大学“经济学原理”课堂、“法律导论”课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九号课堂发放了问卷,分别回收38份、32份和61份有效问卷。同时,笔者委托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同学、艺术学院同学分别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内发放,分别回收13份和27份有效问卷。总计回收问卷171份。问卷回收后,笔者统一进行编号,并利用excel软件进行汇总。

在有效问卷中,有的被调查者并没有准确、有效地回答全部问题,剔除无效答案,各个题目的有效回答数量见表1。

根据北京大学招生信息网的数据,2011年北京大学共录取本科生3441人,本次调查的抽样比例最低为158/3441=0.046,最高为167/3441=0.048。在填写性别的样本之中,男生占58%(97人),女生占42%(69人)。被调查者来自24个院系。各院系人数及数量见图1。

三、实证分析

(一)市场总体情况

在有效地回答了第四题“您一般一周内购买几个煎饼果子”的同学中,有84人选择了 1个,有33人选择了2个,有26人选择了3个,有17人选择了3个以上,有2人选择了0个。可以看出,大多数消费者每周购买一个煎饼果子,全体被调查者每周购买煎饼果子296个。按照3441/162的抽样比例估算大一学生每周购买煎饼果子296*3441/162=6287个。

在有效地回答第三题“您一般在哪里购买煎饼果子”的同学中,有65人选择“私营‘世家果子’”,有63人选择“学五食堂旁边的‘小白房’食堂”,有24人选择在“学一食堂西边的‘小白房’食堂”,有5人选择在其他地点购买。由此看出,“私营‘世家果子’”和“学五‘小白房’食堂”的市场占有率均约为40%,两者的共同市场占有率达到80%,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构成寡头市场。

在有效地回答第二题的同学中,有50人选择“味道好”,有92人选择“方便快捷,可以边走边吃”,有8人选择“价格便宜”。这说明饼果子本身的特性决定其销售情况,据此判断偏好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

(二)收入与需求的关系

本文应用散点图和相关系数研究两个变量相关性的强弱。

对于样本中的两个变量Xi和Yi,构建有序数对(Xi,Yi),并在坐标平面中描点Pi(Xi,Yi),观察点的分布。若散点分布具有从左下方到右上方的趋势,则X、Y可能正相关;若散点分布具有从左上到右下的趋势,则X、Y可能具有负相关的趋势;若散点分布没有明显趋势,则X、Y可能不具有相关性或相关性很弱。

相关系数可以定量地刻画变量相关性的强弱。定义变量X、Y相关系数■(记为4.1)。其中cov(X、Y)为X、Y的协方差,σ(X)、σ(Y)分别代表X、Y的标准差。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1]之间。若相关系数为正,则两变量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负,两变量具有负相关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两变量相关性越强。

定义每个人在饮食上的支出为X,每个人对普通、中级、高级煎饼果子的出价分别为A、B、C,以Xi为纵坐标,以Ai、Bi、Ci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如图2、图3和图4。

从图2、图3、图4看出,3种煎饼果子出价与每月饮食支出的散点分布没有体现明显的趋势。应用公式4.1,计算出高级、中级、普通煎饼果子的出价与每月饮食支出的相关系数R2S=0.102、R2M=0.088、R2N= 0.032。可以看出,3个相关系数都很低,但随着目前市场价格的提高,相关系数增大。笔者认为,出价与收入相关性低,很可能是因为煎饼果子的价格较低,饮食的支出的多少不影响对煎饼果子的需求。

(三)需求曲线

可以通过一元回归分析拟合出两变量的近似数量关系。记每个价格Pi消费者愿意购买煎饼果子的数量为Qi,如获得较多的数对(Qi,Pi)则应用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得一元回归曲线。下文使用的(Qi,Pi)数对是这样得到的:首先统计出价为P的人数,记为D。将P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记为P1、P2…Pn等,对应的D为D1、D2……Dn等,则价格为Pi时的需求量Qi=Di+1+ Di+2+ …+Dn。应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3种煎饼果子的需求表(见表2,其中需求量是根据样本比例计算的大一学生的总需求。),在应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3条需求曲线(见图5、图6、图7和表3、表4、表5)。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普通(素食)煎饼果子需求曲线:P=-0.001Q+5.39;中级(加香肠)煎饼果子需求曲线:P=-0.002Q+8.14;高级(加鸡柳)煎饼果子需求曲线:P=-0.002Q+10.37。3个回归的相关系数R2都在75%以上,T检验和F检验的统计显著性SIG均在0.001以下,回归具有统计学支持。

(四)需求弹性

目前市场上普通、中级、高级煎饼果子的售价分别是4、5、6元,由此得出目前的销售数量分别为每周1390个、1570个、2185个。代入公式2.1得出普通煎饼果子需求价格弹性■。3种产品均富有弹性。降低价格,厂家可以获得更高的销售额。

(五)需求与性别的关系

独立性检验用于考察两分类变量的相关性与独立性。对于表6的数据,

可以计算■(记为4.2),其中n=a+b+c+d为样本容量。可以通过比较K2与表7中的标准值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性。例如,当K2=7>6.635时,可以说有1-0.01=99%的把握说两变量相关。

定义每周购买煎饼果子1个或少于1个的为较少消费煎饼果子,每周购买2个或2个以上的为经常消费煎饼果子。经过统计,以“性别”和“需求多少”为分类变量的列联表如表8:

根据公式4.2计算K2= 9.507>7.879,因此可以有99.5%的把握说性别与需求多少有关。

四、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大一学生每周消费煎饼果子6000-6500个,市场呈现双巨头的寡头格局。由于商品价格较低,饮食开支的多少对煎饼果子需求的影响非常小。偏好是影响煎饼果子需求的重要因素,性别与煎饼果子需求大小有关。煎饼果子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符合需求定律,根据拟合曲线可知目前的价格下煎饼果子需求富有弹性,降低价格有助于提高销售额。笔者认为,煎饼果子拥有广阔的市场。在竞争中,想方设法提升口感和质量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如果能够根据性别、购买时间、购买口味等细分市场,商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秋分的诗句范文第2篇

案例分析:

本案中涉及两个争议:一是张某与胡某之间的赠与合同是“附条件的赠与”还是“附负担的赠与”;如果是“附条件的赠与”,是解除条件还是停止条件。

条件及负担均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两种主要附款形式。条件是将法律行为的发生或消灭系于将来成就与否客观上不确定之事实。负担系于当事人应负特定义务之附款,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身的效力不产生影响。条件是将来的、不确定的事实,附之的目的在于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负担是义务,依据我国《合同法》规定,附义务的赠与,受赠人有履行负担的义务,否则,赠与人可诉诸公力救济或撤消赠与。

针对本案,认定是附条件还是附负担虽然实意不大,却是殊途同归。

首先,如果认定是附条件的赠与,一般应认定为为附解除条件之赠与。从实际分析,张某赠与胡某房屋并转移登记的行为,显然是在履行赠与合同,希望赠与合同发生现实效力,而且解释为解除条件也符合一般人的观念,反之,一同居即永久赠与房屋一栋也不符合一般人的观念。因而,张某的赠与行为只能解释成附解除条件的行为,但是,由于该赠与行为所附条件违反了我国《婚姻法》,因此条件违法致整个法律行为违法,所以,该赠与合同为无效合同。其次,如果解释为附负担的赠与,由于所附负担违法,而所附负担又是该民事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负担内容违法,同样会导致整个赠与合同无效的后果。

二是“不法给付”能否要回?

秋分的诗句范文第3篇

原告:达永菊。

被告:申朝俭。

1974年元月,达永菊与被告申朝俭之子申贵德结婚。婚后与公、婆共同生活5年,于1979年随夫申贵德到西宁申贵德单位共同生活。1988年9月,达永菊、申贵德、申朝俭商议,在原籍互助县红崖子沟乡小寨村办一个小卖部,由达永菊经营,以解决达永菊和女儿的生活。此后,由申朝俭以达永菊名义办理了土地使用证、营业执照、银行贷款5000元。达永菊夫妇利用5000元贷款建房4间,购置了货物。建房中用了申朝俭家的杨树3棵,旧窗户两副。房建好后,达永菊开小卖部进行营。1991年11月1日,申朝俭因向达永菊索要小卖部土地使用证,双方发生纠纷,申朝俭手持木棍和他人将小卖部中的部分商品、柜台玻璃、醋缸等砸毁。同年11月24日,达永菊因与申贵德不和,双方在互助县红崖子沟乡人民政府自愿办理了离婚登记,领取了离婚证书。离婚证上载明小卖部4间房归达永菊所有。离婚后,申朝俭得悉达永菊欲将小卖部卖给他人,即以小卖部是大家庭共有财产,自己是共有人之一为名,于同年11月28日将小卖部4间房的屋顶掀去,并将门一副、窗户三副、大梁两根、檩条16根,椽子46根、货架柜台各3组、玻璃砖13块拉回自己家中。

对此,达永菊以申朝俭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益为理由,诉至互助县人民法院,要求申朝俭归还拉走的财产,修复4间房屋,并赔偿被砸损的财产损失。

申朝俭辩称,小卖部是我们共同商议办起的,土地审批、办理营业执照和向银行贷款,都是我办理的,小卖部4间房屋属家庭共同财产,不是达永菊个人财产。

「审判

互助县人民法院因申朝俭退休前系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故将案件移送给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当事人双方争议的小卖部房屋4间,在互助县红崖子沟乡人民政府颁发的达永菊与申贵德的离婚证书上,明确载明归达永菊所有。申朝俭将该4间房屋顶及门窗折除,其行为侵犯了达永菊的合法权益,应负赔偿责任。达永菊请求申朝俭赔偿砸损的货物,以及申朝俭追要部分贷款的要求,因当时达永菊尚未离婚,与申朝俭未分家另过,属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关系,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四)、(七)项之规定,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于1992年10月4日判决:申朝俭将拆去的达永菊所有的4间房的屋顶材料、门窗全部返还给达永菊,并赔偿维修费500元,判决生效后一次付清。

对此判决,达永菊、申朝俭均不服,上诉于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

达永菊上诉称,一审判赔偿500元维修费不足以弥补损失。申朝俭抢去的货架、柜台、玻璃未判,申朝俭砸毁的商品价值1400余元未予赔偿,这些是我和申贵德的财产,不属于家庭共同财产。

申朝俭上诉称,小卖部属家庭共同财产,达永菊与申贵德离婚时,登记归达永菊所有,未经他同意,不应判归达永菊。拆去的木材属于自己应有的部分,是本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采取的紧急措施。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达永菊、申贵德结婚后,虽与申朝俭夫妇共同生活,但到1979年,达永菊随申贵德生活,即在经济上与申朝俭互相没有来往。小卖部创办过程中,申朝俭虽然帮助办理了土地使用证、营业执照及贷款,但并未投入资金。杨树3棵和旧窗户两副系对儿子、儿媳的赠予。小卖部房屋属达永菊、申贵德的共同财产。申朝俭伙同他人肆意砸毁商品等,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在达永菊与申贵德离婚后,婚姻登记机关已明确将小卖部归达永菊个人所有,申朝俭仍揭房顶,拆门窗,严重侵犯了达永菊的合法财产权利,申朝俭应负一切赔偿责任。申朝俭上诉理由不足,不予采纳。原审判决只赔偿维修费500元,不足以弥补达永菊的损失,达永菊的上诉理由充足,应予采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第七十五条、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于1992年12月26日判决:一、撤销一审判决;二、申朝俭返还给达永菊大梁2根、檩条16根、椽子44根、门1副、窗户3副、柜台3组,玻璃砖13块;三、申朝俭赔偿砸毁达永菊小卖部商品损失700元,房屋重修费用损失1300元,共计2000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两个月内交付完毕。

「评析

本案申朝俭认为双方争议的小卖部4间房屋属于家庭共同财产,在得知达永菊欲将小卖部出卖后,以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为理由,前去拆除房屋顶,拿走木料、门、窗,并认为是采取紧急措施。这种理由是否成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小卖部4间房屋是否家庭共有财产。申朝俭认为小卖部的创办,是他帮助办理的土地使用证、营业执照和银行贷款,因而建成的4间房屋属家庭共有财产。但从事实上看,小卖部的创办,目的是帮助达永菊和女儿解决生活问题,又是在达永菊夫妇与申朝俭夫妇分开生活以后;各种手续虽是申朝俭帮助办理的,但是以达永菊名义办理的,申朝俭并未投入资金;小卖部也是达永菊经营的。因此,申朝俭对小卖部的创办和经营,仅是一种帮助行为,并且是当时的家庭关系上的一种帮助行为,并不因此而产生权利请求。所以,该小卖部4间房屋,应属达永菊、申贵德夫妻共有财产,而不属于达永菊夫妇与申朝俭夫妇共有之家庭财产。又,建这4间房时,曾用了申朝俭家中杨树3根,旧窗户两副,建好的4间房是否因此就算是家庭共有财产呢?应该看到,父母(公婆)对儿子、儿媳建小家庭另过,给予一定的财物,在性质上是无偿赠予。双方除有明确约定外,不能因一方接受有另一方的财物,另一方就对所形成的财产享有权利。

第二,小卖部4间房屋属达永菊、申贵德夫妻共有,双方离婚时经过协商,该4间房屋归达永菊所有,并记载在权利机关发给的离婚证上,这是房屋所有权转移的一种法定形式。申朝俭如果对4间房屋属达永菊、申贵德夫妻共有有不同意见,应向达永菊、申贵德主张权利,并通过法定程序解决。在所有权归属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申朝俭无权自行采取所谓“紧急措施”,损坏争议标的物。即使该争议房屋是家庭共有财产,申朝俭也无权采取所谓“紧急措施”来损坏房屋,因为这种行为是对其他共有人共有财产完整权的侵犯。

秋分的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厕;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20603

1引言

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但从一定程度上w现出一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影响到市民和旅游者的居住和旅行舒适程度,影响到城市的总体形象和投资环境。随着整个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作为基础设施规划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公厕建设却相对滞后,因此公厕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1]。

在国外,公厕问题早已引起国家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各地行政机构开始将“公厕革命”列为重要事务。2002年足球世界杯举办城市之一的韩国水原市把“厕所文化”作为城市的特色。德国政府在公厕地点的选择上,除了硬指标外,还非常重视软调查,公厕管理部门在确定厕所的地点、数量、设施时,规定必须依靠著名的调查公司来配合完成[2]。在国内,公厕问题也已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尧文元提出了公厕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阐述了公厕规划的主要内容,并以广州市公厕规划为例,对公厕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进行了介绍[3]。邹茜对按照城市区域的功能定位、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深圳市公厕的布局、建设方案、改造设想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经济实用的可行方案[4]。大多数研究从公厕外观、内部设计或者公厕文化角度出发进行论述,但很少涉及公厕布局和选址,缺乏可操作性[5]。

公厕是表现城市细节的一种基础设施。现代城市公厕可以理解为:是独立建筑于城市道路、广场、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附近,或附建与公共建筑之内,向公众提供方便和服务的设施。首先,它是以满足人的生理排泄需求为主的一种城市基础设施,同时还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和城市精神的服务性基础设施[6]。公厕在城市运行、发展中,在公众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政府的城市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研究公厕的空间布局合理性,极大丰富了城市规划学的理论。本文以商丘市为例,分析其公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对策。

2城市公厕空间合理性布局的标准

2.1城市公厕规划的原则

落实公厕规划用地,合理布局公厕,是公厕建设的首要问题。公厕的建设规划,应以“合理布局、附建为主,寻找方便”为原则。在装修、等级配置上应全部达到一类或以上标准,以附建式为主,除附建于商场等公共建筑物内以外,还可附建于道路两侧住宅楼底层,沿街单位一隅等,以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使用率,协调公厕周围环境。公共厕所布局的原则是“总量合理,明确重点;就近服务,便民利民;规划指导,确保落地”。按照300 m的服务半径,步行3~5 min能到达。公共厕所设置应鼓励充分依托公共设施,依托城市公共空间,原则上不得占用道路空间,贯彻环保和节能、节水的要求,鼓励加大女用厕位比例,加强统一标识,加强引导[7]。

2.2城市公厕空间合理性布局的标准分析

公厕具有单个占地面积小、总体数量较多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公厕布局规划时可以见缝插针,与周围用地功能和景观环境协调布设。公厕分布必须满足整个规划区域内出行人群的如厕需求,因此公厕服务范围必须基本覆盖整个规划区域,还应合理分散分布。然而,对于公厕合理性布局的标准一般是按照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来确定的: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 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 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 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 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 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8]。

2.3城市公厕合理性布局影响因子分析

一座城市的公厕分布,是受到政策、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影响的,文章重点从政府行为、人口分布情况、商业布局、旅游目的地分布、车站、场馆6个因子进行分析:①政府行为。首先,公厕的建设一般要与整个城市规划和建设相一致。其次,公厕空间分布要考虑公平性和均衡性。②人口分布情况。人口是影响公厕空间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口越密集的区域,对公厕的需求量越大。③商业布局。交通繁忙的区域,对公厕的需求量大,对于流量大的区域,考虑增加公厕的数量,并可设置流动性公厕。④旅游目的地分布。根据当地人群数量,考虑到景点吸引的旅游人群,可以考虑增设公厕数量,并在旺季考虑增加流动公厕。⑤车站。车站附近是人口高密度分布的场所,在车站等密集度最高的地方增设公厕。⑥场馆。这些区域是集贸,休闲的密集区域,除了增设公厕之外,可以考虑增加流动公厕。

3商丘市公厕的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3.1商丘市公厕现状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是全国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现辖六县一市两区,全市总面积10704 km2,人口800余万人。商丘市现有水冲式公厕104座,属于商丘市环卫站直管的公厕有87座,90%的公厕始建于1998年至2006年。其中一类公厕共有20个,占全市公厕的0.19%,二类公厕共有78个,占99.75%,三类公厕共有6个,占全市公厕0.06%。商丘市公厕在整个商丘市的空间分布状态,也就是公厕分布现状。从搜集上来的资料及分析来看,有以下特点。

(1)公厕在商丘市的各个街道都有分布,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是凯旋路(9座)、文化路街道(6座)、神火大道等商业密集区,分布最少的是平原路(2座)。

(2)公厕总体上来讲分布不均衡。部分街道公厕部分过于密集,如凯旋路与文化路交界的路段上,布设有6座公厕;神火大道上布设有8座公厕而平原路上公厕寥寥无几。

(3)若按城镇常住人口2500~3000人设置1座公厕推算,商丘市应有104座完全开放的公厕,每个街道现有和应布设的公厕数量如表1所示。

3.2商丘市公厕的存在问题

(1)公厕设施配置、功能不完善等。仅在数量上和最基本的质量、卫生水平上达到要求,公厕建设尚处于“初级”阶级。

(2)重点区域用厕不方便。在大型商业步行街、大型商业中心、娱乐场所等公共活动中心和轨道交通站点、长途客运站等公共交通枢纽地区,公共厕所配置相对缺乏。

(3)厕所标识不够清晰明了。厕所导向标志设置位置不合理,不易寻找;现有标志不够规范,不易识别;造成如厕者不能及时找到厕所,现有公共厕所无法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

(4)落实公厕建设用地困难。在古城区,由于用地比较紧张,新建公厕用地难以落实;在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商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不按要求进行公厕等环卫设施配套建设,公厕建设用地落实困难。

(5)社会公厕监管难度大。部分市民卫生意识淡薄,如厕后乱扔烟头,纸屑,对公厕设施不爱护,有些市民素质较差,随意破坏公厕设施,如:步行街道(一类厕所),配备上档次冲水、便池设备,现已出现被损坏现象。建议新闻媒体加强对市民文明卫生,爱护公物设施的宣传教育,相关只能部门制定措施,对损坏公共利益行为者,给予相应的处罚。

(6)在公厕的需求空间与供给空间上,通过对商丘市的实地调查,我发现商丘市公厕在空间布局上还不能使市民的需求与供给达到统一,也就是物质空间与行为空间还不能达到有机的结合。

综上所述,商丘市的公厕无论从数量上、质量上都没有达到供给和需求的统一,即物质空间和行为空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

4商丘市公厕的空间布局合理性的对策

(1)以预测结果为标准,增加凯旋路,神火大道,平原路的公厕数量。包括增加凯旋街道原有的9座公厕至14座,增加神火街道原有的6座公厕至13座,增加平原路街道原有的2座公厕至4座,并按照繁华区域300~350 m距离设置一座公厕的标准,在道北增设公厕公厕2座,总的增设公厕数量为16座(表2)。

(2)提高特别繁华区域和繁华区域的公厕等级。特别繁华区域有步行街道、古城内部、团结路、大商字区、站前路、凯旋大道、神火大道7条街道,此类区域的公厕等级以一类标准设置,繁华区域的食品街、路、青年路,繁华地段按一类标准设置,非繁华区域八一路、平原路、文化路,非繁华地段按二类标准设置。

(3)落实商丘市公厕的选址保障。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土地主管部门对规划和用地的审批和监管;对必须利用道路退缩带和道路绿化带作为公厕建设用地的,还必须与市政园林主管部门协调;公厕建设需要供电、供水和排水配套,必须与供电、供水部门协调;其产权属于旅游主管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社会公厕的建设,必须与旅游主管部门协调。公厕建设过程,还必须通过建设主管部门的审批。做好了部门协调工作,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4)对商丘市公厕进行“厕所微化”。所谓“厕所微化”,是指将原来体型较大的独立式公厕,微缩成体积较小、占地不大、布点灵活、美观卫生、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小型厕所,这类厕所占地一般为6 m2左右,仅为原固定独立式公厕占地面积的1/20~1/10,便于在人行道两侧布设,解决了建厕用地难的问题。“厕所微化”牵涉用地问题,因此,建议城市规划部门、路政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在布点规划、选点用地上应给予大力支持。

(5)对商丘市公厕进行“厕所显化”。有些地方不是没有公厕,而是缺乏一定的诱导标识,公众即使走到公厕跟前,可能也不会意识到这是厕所,给人造成一种公厕缺乏、布局不合理的假象。因此,增设公厕引导标识、加强公厕引导措施工作。凡在有供行人、顾客使用厕所的公共建筑内,应规定在其导购平面图、通道醒目处,标注厕所所在位置,悬挂明显的引导指示牌。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公众提供“导厕”,如在网上公布公分布的电子地图和开展电话咨询等。

5结语

本文首先对商丘市公厕分布进行了概述,现在商丘市正处在城市发展的快速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了不少城市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就是其中一个问题,本文拟以商丘市的公厕布局出发,探讨其布局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商丘市公厕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商丘市公厕的空间布局方法与对策,以期给商丘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华奎元.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Marc Bilodeau,AlSlivinsk.Toilet cleaning and department chairing volunteering a public service[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6(59):299~308.

[3]尧文元.公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以广州市公厕规划为例[J].环境卫生工程,2006,14(1):98~101.

[4]邹茜,廖利,吴丽,等. 深圳市公厕规划建设研究[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 8(6):263~266.

[5]惠.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胥传阳. 顾承华.公厕管理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秋分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居民 休闲体育行为 空间需求 供给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005-02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较好的物资生活,同时也为人们营造了更好的休闲娱乐条件。在现代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居民对精神生活和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所以休闲体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人们不仅能打发闲暇时间,还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所以休闲体育活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城市建设中,人们除了关注城市基本公共设施的建设,也会对休闲体育空间的建设有所关注。通过休闲体育空间的建设,能让人们在城市中有更多的休闲方式,所以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重视对休闲体育行为的空间供给,从而满足城市居民对休闲体育运动的需求。

一、城市休闲体育需求概述

(一)休闲体育需求的概念

需求一词源于经济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而将需求用在休闲上时,其代表着人们愿意参与休闲活动的程度。在本文的研究中,将休闲体育需求定义为人们参与到体育休闲活动中的意愿,需求越强烈,参与的意愿就越高。

(二)休闲体育行为的要素、类型和特征

(1)休闲体育行为的要素。休闲体育行为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行为,所以人是休闲体育行为的第一要素。在人们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空间的限制,所以空间也是休闲体育行为的一种要素。而人们的休闲体育活动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行为的方式也是其中一个要素。另外,人们在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时候会与某个时间相对,所以时间也是休闲体育行为的要素。

(2)休闲体育行为的类型。根据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目的和动机不同,可以将休闲体育行为分为几种类型。其中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和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休闲体育行为属于康体健身活动;为了通过体育活动让身心愉悦,并且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的休闲体育活动属于体育娱乐活动;以竞争为目的,通过体育活动区分能力高低的活动属于竞赛活动;以放松为目的,通过体育活动来缓解人体疲劳和压力的休闲体育活动属于放松消遣活动;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来结交更多的朋友,拓展人际交往面的休闲体育活动属于交际活动;通过体育活动来体验没有体验过的生活或乐趣的休闲娱乐活动属于户外体验活动。

(3)休闲体育行为的特征。休闲体育活动与其他的休闲活动或体育活动不同,所以其具有的特征也有所不同。其中主要是具有自主参与性特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参与到活动中;其次是具有等级层次性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经济上存在差异,所以休闲体育活动的等级层次会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是时空制约特征,因为人们并不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休闲体育活动,所以休闲体育行为会存在时空制约的特征。

(三)休闲体育需求差异性

由于人们的个性、经济实力和身体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休闲体育的需求上也会存在差异性。其中主要有活动偏好、意愿与消费、失控行为等三个方面的差异,而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居民的性别、年龄和职业等社会属性造成的差异,休闲体育行为动机不同造成的差异,休闲体育环境感知造成的差异等。

二、城市休闲体育供给概述

(一)休闲体育供给的概念

供给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满足特定的需求,其中包括对时间和空间等各方面的需求,而休闲体育供给则是指满足人们开展休闲体育活动需要的场地、设施及服务等。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城市的建O要通过对休闲体育活动需求的考虑,为人们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

(二)休闲体育供给的动力机制

(1)政府供给。政府供给在我国的休闲体育供给中属于占比最大的供给方式,其主要是通过政府对休闲体育活动需要的场地进行建设,并为人们提供必要的休闲体育活动设施。

(2)市场供给。市场供给是指商业性休闲体育企业通过对休闲体育场地的有偿运营,为人们提供完善的休闲体育服务,并从中获取利益。市场供给在城市休闲体育供给中具有调节供求关系的作用,其体育设施是城市体育空间的重要资源。

(3)社会供给。社会供给主要是指一些非盈利机构通过免费提供休闲体育场所和设施等资源,让人们能够免费参与到休闲体育活动中。因为社会供给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其是对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的重要补充。

(三)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形态、类型和层次

(1)城市休闲体育设施形态。根据城市休闲体育设施的规模、用途和人均面积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多种不同的形态。其中有具有各种运动场地的综合体育场馆,拥有游泳馆、体育馆、体育场三类体育场馆的体育中心,以体育设施为核心并将体育和娱乐休闲融为一体的体育公园,以及在社区中设置必要的基础体育设施的社区休闲体育设施,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休闲体育设施等。

(2)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分类。对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进行分类主要是为了全面研究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供给基础,从而不断完善对城市休闲体育设施的建设。其中根据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各种特性,可以按照服务半径、利用时间、场所功能和商业化程度来对其进行划分。

(3)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层次。根据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需求等级和需求数量,一般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社区休闲体育空间有两个层次,一类是离居民点较近但规模相对较小的休闲体育空间,另一类是距离居民区有一定距离但规模稍大的休闲体育空间。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有两个层次,其中一类是规模相对较大并且拥有完善体育设施的体育空间,另一类是商业性质的休闲体育空间。城郊休闲体育空间规模较大,但距离居民点较远。

三、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布局的优化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布局的优化,主要是对城市的休闲体育空间的发展进行综合考虑,并通过全面掌握后进行合理的设想,其本质是对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进行规划。本文将以合肥的休闲体育空间为对象,对其空间布局的优化进行分析。

(一)组团式布局

组团式布局是指将城市中的功能空间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形成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团块式布局,这些团块的布局存在一定的分散性,但每个团块都具有完善的功能,各个功能空间因此而能形成互补的形式。

(二)带状布局

所谓带状布局,主要是以城市中的带状物为轴线进行休闲体育空间的布局安排,其中主要是以城市中的河流和道路作为轴线。通过沿着河流或街道对休闲体育设施进行建设,并同时设置必要的休闲、娱乐和餐饮场所,从而打造出具有多功能的体育休闲带。在合肥的休闲体育空间带状布局中,主要是以环巢湖沿岸为轴线。这样既能让城市居民在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有更全面的设施保障,还能让城市居民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欣赏城中湖泊等自然景观。

(三)环城布局

环城布局就是围绕城市进行休闲体育设施建设,从而形成环状的休闲体育带。在合肥的休闲体育带建设上,可以借助这样的天然条件,不仅能让不同区域内的休闲体育设施具有不同的特色,并且能将城市和乡村的元素融入到休闲体育带之中,还能让城郊和主城区内的休闲体育系统能够保持良性的发展。

(四)广域布局

广域的城市休闲体育设施布局,是指在城市的范围内广泛地建设休闲体育设施,从而让城市的各个区域都有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的场地。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居住在城市的郊区,而工作的地点在城市的主城区。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活动,就必须要进行广域的休闲体育设施建设,并且要在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特色,保证能满足各个区域居民的不同需求。

(五)体育生活圈布局

体育生活圈是指在人们生活的小范围内设置必要的休闲体育设施,让人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随时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合肥市根据这样的理念,提出了让市民在居住地500米范围内就能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并且能在乘车15分钟以内到达最近的综合性体育设施,从而形成一个体育生活圈的建设规划。这样的方式能让城市居民在日常的生活中随时开展休闲体育活动,非常方便。

四、结语

休闲体育活动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让人们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从而保证基本的身体健康。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展活动的方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并且城市中的休闲体育空间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对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活动有较好保障作用,并促进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不断发展。而从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的心理动机来看,其存在不同的等级和层次。而根据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大对休闲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从而满足人们对休闲体育活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玉军.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研究[D].上海w育学院,2012.

[2]金银日.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的空间需求与供给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3]常乃军,乔玉成.社会转型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生活空间的重构[J].体育科学,2011(12):14-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