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联的种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插讲故事,讲出对联的趣味
在课堂上,如果能穿插些有趣的对联故事,寓对联教育于故事情节当中,或作为导语,或作为背景资料呈现,就能让孩子们在感受对联趣味的同时,对对联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如学习第七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回文联,在导入环节,我就讲了“‘斗鸡山上山鸡斗’对‘龙隐岩中岩隐龙’和‘我爱邻居邻爱我’对‘鱼傍水活水傍鱼’”这两个对联故事。第一个对联故事讲的是晚唐时期,赵观文由书童陪着,去游览盘龙洞,发现洞顶有一条一丈有余的巨大钟乳石垂下来,不停地滴着水,于是他就吟诗作对,当中闹出了很多笑话;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湛江德邻里之间友好关系,鱼水深情的故事。由于这两个故事富有趣味,情节生动,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当我讲完,他们还意犹未尽,不知不觉中,他们不仅对回文联有初步的了解,还激发了他们学习对联的热情。
二、想象画面,想出对联的意境
对联结构虽小,但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学时,教参虽说大体理解对联大意即可,可由于对联所描绘的人、景、物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很难从字面去理解大意,更谈不上体会对联的意境了。每每学生学习对联都是囫囵吞枣,读通会背就了事。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画面的描绘,让学生走进对联,感受对联的意境,为对联的背诵、创作打下厚实的基础。如第七册《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中的四副名胜古迹联,很多学生都能找出对联中提到的景物,但是景物与景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对联中那些凝练又带有美好意境的词语学生光是靠多读似乎并不能完全解读出其中的意思来。因此,教学中,我这样处理:先是出示与四副对联相关的名胜古迹:北京颐和园月波楼、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山东济南大明湖、江苏苏州沧浪亭的资料,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出示对联描述的相关景物的图片。在教学“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这副对联时,我就出示了能反映“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的图片,问学生什么是半帘,花影为何在半帘之上,月笼纱又是怎么一回事?学生说出最浅层的理解后,我就让学生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一条弯弯的小路穿过幽静的竹林,月光如水,洒遍了整个竹林,多美啊!有的说,竹丛的影子被月光投射下来,印在小路上,像是铺满了或浓或淡的云;有的说,入夜后,帘纱半卷,月光如泻,四周好像罩上一层薄纱,各种花木的影子印在窗帘上,深深浅浅的,很是好看……就这样,让学生对画面展开想象,学生有了对画面的感知,对联的意境就展露无遗,理解对联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尝试创作,创出对联的精粹
在对联的学习中,学生并不仅仅局限于会读、会背、会想象,他们更想试着自己写对联。因此,当学生能欣赏对联的时候,学生对对联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此时就应让他们牛刀小试了。教学生进行对联创作,一定要遵循从扶到放,从易到难的原则。
首先,引导学生填补对联的关键词。如清风拂面暖,细雨( )花柔,有的学生说填“洒”,有的学生说填“浇”,我就引导他们进行想象:细雨是什么样子的?打在身上会有什么感觉?学生就说填“浇”和“洒”都不够恰当,有的学生马上想出了“润”。接着,我让学生进行填补一个词的练习:如,千朵莲花三尺水,( )明月半亭风;植树造林绿大地,( )种草美人间。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知道在进行对联创作时,不是随意填写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其次让学生填写下联。如,冬去山明水秀, 。我先让学生进行词语的划分:冬/去/山明水秀/,再试着让学生一个一个词地对,很快学生就知道:冬对春,去对来,山明水秀对春暖花开。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在一夜之间如春笋般地拔地而起。而基于目前只注重楼体的结构,忽视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的现状,雷电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就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进行分析,提出建筑防雷中等电位连接的作用,旨在与同行交流,以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雷电、建筑物、危害、等电位连接、作用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got rapid development. All kinds of buildings in the night as if spring between floors. And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building body, ignore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the buil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ghtning safety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This paper to the harm of lightning building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um bonding effect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with partners to exchang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 for people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security provide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Keywords: lightning, buildings, harm, equipotential connection,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当雷电电流经过地面被击物时,其破坏性远超于其他自然想象带来的灾害,雷电一旦袭击没有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建筑物时,就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最大的威胁,因而我们只有全面了解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明确等电位连接在防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解析
雷电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它是由于天空中凝聚着大量电荷大小各异的雷云,并随着雷云的增多,使得雷云与大地、雷云与雷云之间的产生的电场强度逐步增多,直到击穿空气层,伴随着强的电光和巨大的响声,出现放电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打雷。
虽然地面与天空的距离较远,通常对地面的建筑物难以造成危害,但其放电强度较大,通常放电时的电压少则几百万伏,高则达到千万伏以上,电流也高达几十万安,且放电时间在五十到一百微妙,一旦建筑物的防雷系统不健全或缺乏防雷系统,就会对建筑物造成重大的威胁,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雷电直接击打在建筑物上,出现的点动力和热效应作用;第二种情况是雷电二次产生的作用,也就是雷电流导致的电磁感应作用和静电感应作用。雷电产生的热效应主要是指雷电电流经过导体时产生巨大的热能,从而引起金属物的融化和飞溅,导致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使得被击打的物体在雷电电流机械力的作用下遭到破坏,还有可能受到电磁推力和静电斥力的破坏性击打。当建筑物顶部的金属物、输电路线以及其余导体,在处于大地与雷云之间造成的电场之中时,在这些导体上就能感应出同雷云性质刚好相反的大量电荷。当雷云放电之后,大地与雷云之间的电场突然消失,导致导体上的电流负荷难以疏散,导致出现较高的对地电位,俗称为静电感应电压,同时,电荷就会向导体两侧传播,假如这一线路与建筑物直接相连,就会导致高电位入侵建筑物内,从而危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筑防雷中等电位连接的作用
(一)等电位连接的定义
等电位连接也叫做等电位联结,是指可能带电伤人的导体被连接且与大地电位相同的连接叫等电位连接。即设备与装置外露的可导电部位的电位基本相同的电气连接,且必须将需要受到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采取等电位连接和接地保护措施,因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置应等电位连接,电子电气设备的各种金属部件必须在最短的距离内同等电位连接端的接地端子相连接。
(二)等电位连接件连接需要的两个条件
一是就建筑物本身来说,除其自身的梁柱和墙体以及楼板内部结构的钢筋不仅要相互连接,还要将建筑物的内部及其附近的大金属物件,比如大型的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电机外壳以及与它相连通的各金属导线、煤气管道、水管和其它深埋地下的电缆金属屏蔽外层、大型金属物以及建筑物接地线等,在防雷系统中通过电气连接方法进行直接连接,使得整座建筑物形成一个很好的等电位体,从而有效预防建筑物内部各部件受到高电位差的反击和电气火灾与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是在外界进入建筑物的各种线缆的适当位置上,接入相应的电涌保护器,并将电涌保护器的接地端与建筑物上的防雷接地系统进行电气连接,使其在雷击之时达到瞬态等电位。
(三)建筑防雷中等电位连接的作用
为防止雷电对建筑物的袭击,造成人员和生命财产的安全。结合雷电电流的特征,必须在建筑物上安置防雷装置,而防雷装置只能预防直击雷对建筑物的袭击。因此必须在装设防雷装置时,还应在建筑物内部做好等电位连接,从而防止高电位入侵室内导致出现反击与跳闪的现象(即放电电弧)。而在目前的建筑物中,大都是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其中的钢筋网架相互交错,因而必须把它们有效的连接起来,且网格尺寸要适当,从而构成雷电电流导通电路,并在屋顶形成等电位平面,假如屋顶的钢筋网能很好的与大地相连接,从而在建筑物上形成一个闭合笼状。一旦雷电袭击屋顶,任意一点雷电电流都会因屋顶平面系数的逐渐增加,从而快速的将电流分散到大地。与此同时,由于形成了一个处于闭合状态的法拉第笼,从而能够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各建筑物的屋顶设备和各种管线越来越多,因而为确保在屋顶进行等电位连接的有效性,还必须加装一个综合接闪器,并把屋顶的设备和各种金属管道同屋顶的钢筋和防雷装置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不仅能预防出现跳闪现象,还能预防高电位的入侵和设备受到损害。
近些年来,人们已经习惯将建筑物内的构造柱或者承重墙中的结构主筋当作引下线,并以此作为规范的引下线接地做法。这是由于建筑物构造柱内的钢筋通常具有很好的连接性,并且其内部钢筋与结构基础内的钢筋也可进行可靠的连接,又由于柱子数量较多,里面的钢筋数量就越多,因此完全可以达到雷电电流流通时需要的导电通道。通常建筑物的构造柱和梁的钢筋具有很好的连接性能,且大多数楼板的钢筋和梁的钢筋之间隔有一层混凝土层。比如,楼板钢筋与大梁钢筋具有很好的连接性,则应在楼板上形成一个等电位平面,并尽可能使其每一平面受到均匀的电压。一旦雷电电流流过,因为在楼板上形成了等电位平面,因而处于这一楼板上的人员与设备都不会受到电流的攻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但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竖向的金属管道,因为它的电位可能较高,一旦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导致跳闪现象的发生。这就需要把金属管道与建筑物结构主筋紧密连接,使其“均压”。只有这样,在建筑物内任意一个平面上,只要有雷电电流通过,都能形成等电位平面,从而更好的保护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接地体的作用主要是把雷电电流直接导入大地,只要雷电电流通过,接地体的电位与其相邻的金属导体上升,就会导致跳闪。基于此,如采取联合接地的方法进行连接,使其处在同一电位之上,就能很好的避免跳闪。
如果防雷接地装置与电气接地装置共用时,一旦防雷装置受到雷击,在共用接地的装置上的电位就会上升,且接地的变压器的外壳也随之升高,此时变压器内部的各种绕组绝缘体很有可能被外壳的高电位击穿,导致变压器油温上升、压力增大导致爆炸起火,因而基于这样的情况,必须在变压器各相安装避雷器,即使外壳电位升高,经过避雷器的放电动作,将大部门的雷电电流导入大地,从而很好的保护了变压器内部各相的绕组。
三、结语
总之,建筑物防雷击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我们只有认识到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性,意识到总等电位连接在建筑物防雷中的重要作用,尽可能的采取多种避雷措施,不断完善避雷系统,才能提升建筑物的防雷性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樾勇.雷电的危害与预防措施探讨[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5,(04)
[2]蔡广平.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及预防[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
[3]张荣.雷电感应危害及防雷措施[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12)
[4]张晓琳,张学庆.建筑工程防雷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
[5]张振文.雷电的成因、危害及预防[J].科技信息, 2009,(14)
t检验和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外用药与实验室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临床最常用4类中药为健脾化湿药、活血通络药、清热利湿药、祛风除湿药,以归脾、胃、肝、肾经为主,外敷药为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单纯中药组和内外合治组中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α1-酸性糖蛋白(α1-AGP)、IgG、IgA、C3、C4、血小板计数(PLT)治疗后比治疗前均下降;2组治疗后指标比较,内外合治组ESR、hs-CRP、RF、PLT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ESR、hs-CRP、RF、抗CCP抗体支持度和置信度相对较高的中药是蒲公英、黄芩、白花蛇舌草、威灵仙、g莶草;与α1-AGP、IgG、IgA、C3、C4支持度和置信度相对较高的中药是薏苡仁、山药、茯苓、陈皮、白花蛇舌草、鸡血藤,与PLT支持度和置信度高的中药是丹参和山药。芙蓉膏联合消瘀接骨散与ESR、hs-CRP、RF下降有明显关联。结论:清热利湿药和祛风除湿药与炎症指标有关联,健脾化湿药和清热利湿药、活血通络药与免疫指标有关联,活血通络药与凝血有关联,外敷药与炎症指标下降关联密切,中医内外合治采用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关联规则;中医内外合治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临床以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和血管炎为主,可累及全身多关节和肺脏、心脏等。RA病程长、致残率高,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寻找治疗RA行之有效的用药方案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健多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RA的病例资料表明,中医药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长期生活质量。RA的发生发展伴随着炎症反应、免疫反应,而中医药治疗RA的作用机制与炎症和免疫反应是否有联系,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此进行研究,为探讨治疗机制提供一定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运用电子病例软件统计2012年
5月至2015年10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RA的住院患者2374例,男349例,女2025例;平均年龄(53.07±13.14)岁;平均住院时间(18.93±9.73)d。根据有无使用外敷药分为单纯内治组853例和内外合治组1521例,
这些病例资料皆含有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GP)、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G、IgA)的检查结果。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订的RA诊断标准,或2009年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的最新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根据评分系统评分,总得分6分以上可诊断为RA。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内科学》中痹病的诊断标准以及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治疗前后均有实验室检查报告。
1.4 排除标准 ①对试验药物过敏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精神病患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就诊时症状,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外治法:采用院内制剂芙蓉膏、消瘀接骨散以1∶1调和敷在关节肿痛处,厚2 mm,范围超出关节肿痛周围1 cm,用纸棉包裹固定,敷6 h,每日1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内服,对于关节肿痛的RA患者(不同意采用外敷药治疗或对外敷药过敏除外)予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常规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2.2 数据挖掘
2.2.1 数据预处理 用药后ESR、hs-CRP、α1-AGP、RF、抗CCP抗体、C3、C4、IgG、IgA、PLT下降取值定为T,不变或上升取值定为F。有芙蓉膏取值定为T,无取值定为F。治疗中药有取值定为T,无取值定为F。
2.2.2 数据挖掘处理 描述性分析:将资料按以上数据理规定输入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分析药物使用频率,并根据高频药物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分析:采用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为挖掘工具,以药物为前项,实验室指标为后项,探讨中药、外敷药芙蓉膏、消瘀接骨散与炎症、免疫、凝血指标的关系。中药与实验室指标关联规则置信度设为60%,支持度设为30%。外用药与炎症、凝血指标关联规则置信度设为50%,支持度设
为10%。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后,
2组ESR、hs-CRP、α1-AGP、RF、抗CCP抗体、C3、C4、IgG、IgA、PLT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内治组和内外合治组均能降低RA患者的炎症和免疫、凝血指标。与单纯内治组比较,内外合治组治疗后ESR、hs-CRP、α1-AGP、RF、抗CCP抗体、IgA、PLT下降相对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C3、C4、IgG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内外合治组较单纯内治组降低RA患者炎症及凝血指标更明显。见表1。
3.2 中药使用情况 共涉及380味中药,统计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前20味中药,并分析药物之间配伍的网络图发现,常用药物主要为健脾化湿药、活血通络药、清热利湿药、祛风除湿药。提取各类药物前4味,每味药使用频次、频率、性味、归经见表2。使用频次 > 50%的药物有茯苓、陈皮、薏苡仁、山药、丹参、桃仁、红花、鸡血藤、威灵仙、g莶草、蒲公英、泽泻、白花蛇舌草,其中健脾化湿药最常用。健脾化湿药归经以脾、胃、肺、肾为主,活血通络药以心、肝经为主,祛风除湿药以肝、肾、膀胱经为主,清热利湿药以肺、肝、肾及六腑为主。药物味多辛、苦、甘。
3.3 中药与实验室指标关联分析 采用关联规则分析两两药物组合与炎症、免疫、凝血指标下降之间的关系,经Aprior模块分析得出:清热利湿药和祛风除湿药与炎症指标下降有关联,薏苡仁和陈皮与α1-AGP下降关联密切,清热利湿药白花蛇舌草和健脾化湿药(薏苡仁、茯苓、山药)组合与免疫指标(C3、C4、IgA)下降有关联,鸡血藤和山药组合与IgG下降有关联,活血通络药(丹参、红花)与凝血指标(PLT)下降有关联。见表3。
3.4 外敷药与炎症、凝血指标关联分析 经Aprior模块分析得出:院内制剂芙蓉膏、消瘀接骨散与ESR、hs-CRP、RF、抗CCP抗体、α1-AGP、PLT下降关联支持度均 > 10%,置信度均 > 50%;同时芙蓉膏联合消瘀接骨散与ESR、hs-CRP、RF、抗CCP抗体、α1-AGP、PLT下降关联支持度均 > 60%,置信度均 > 50%;芙蓉膏、消瘀接骨散与上述实验室指标下降有关联,可降低RA患者炎症及凝血指标。见表4。
4 讨 论
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以关节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肌肉萎缩,活动障碍,或累及脏腑为常见症状。刘健基于长期临床观察、实验研究以及中医理论探讨,认为本病的中医病机为脾胃虚弱、湿浊内生,气血不足、营卫失调,痰瘀互结,脉络阻滞[1],临床证候多以脾虚湿盛、虚实夹杂为主,从而提出了脾虚致痹和从脾论治的观点[2],以健脾化湿通络为基本治法,创建了由中医辨证论治和中医特色治疗、中医外治法组成的中医健脾单元疗法[3-4],在临床上治疗RA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RA的发生发展伴随着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既往研究发现,活动期RA患者炎症指标高、免疫平衡失调,机体处于高凝状态[5]。本研究基于中医诊疗技术,发现单纯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中医外治法均能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ESR、hs-CRP、α1-AGP)、免疫指标(RF、抗CCP抗体、C3、C4、IgG、IgA)及凝血指标(PLT),以阻碍疾病的进展。中医内外合治法相对单纯内治法能明显降低RA患者炎症及凝血指标,更好地改善关节局部症状。
临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因人制宜,使用个体化方案,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2374例RA患者共涉及中药380味,主要为健脾化湿药、活血通络药、清热利湿药、祛风除湿药,其中健脾化湿药相对其他3类药使用频次和频率高,这与刘健提出的从脾论治相对应。使用频率 > 80%的药物是茯苓、陈皮、薏苡仁、蒲公英、威灵仙、丹参、红花,分别隶属于上述4类药物,可见治疗RA以健脾化湿通络清热为常用治法。健脾化湿药多归脾、胃、肺、肾经,肺为上焦,主通调水道,脾为中焦,主肉,运化水湿,肾为下焦,主津液,健脾化湿药分别作用于肺、脾、肾三脏,祛邪扶正兼顾,使水湿之邪从三焦而出。活血通络药多归心、肝经,心主血脉,肝藏血,使血液运行顺畅,改善血瘀状态。祛风除湿药多归肝、肾、膀胱经,肝主筋,肾主骨,祛除筋骨关节中的邪湿。清热利湿药以归肺、肝、肾及六腑常见,祛除体内湿热之邪。药物味多辛、苦、甘,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可改善气血阻滞状态;苦有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清泄火热、泄降气逆、泻火存阴的作用,既可清体内实火,又可清体内虚火;甘有滋养补虚、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既治疗身体诸痛,又调和药物毒性,使药物有效且安全。
本研究分析发现,清热利湿药蒲公英、祛风除 湿药威灵仙组合与ESR下降有关联,同时蒲公英和祛风除湿药g莶草组合与hs-CRP下降有关联,清热利湿药白花蛇舌草和祛风除湿药威灵仙组合与抗CCP抗体下降有关联,清热利湿药黄芩和白花蛇舌草组合与RF下降有关联;清热利湿药和祛风除湿药配伍能降低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瘀,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免疫促进等作用[6];威灵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利经络,具有镇痛抗炎、抗纤维化、改善血液微循环等作用[7];g莶草祛风湿、利关节,有抗炎镇痛、抗血栓、抗过敏等作用[8]。薏苡仁和陈皮与α1-AGP下降关联密切;薏苡仁健脾益气、利湿、舒筋除痹、清热,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调中,两者均有抗炎作用。白花蛇舌草和薏苡仁组合关联C3下降,白花蛇舌草和茯苓组合关联C4下降,白花蛇舌草和山组合关联IgA下降,清热利湿药和健脾化湿药组合与免疫指标(C3、C4、IgA)下降有关联。其中茯苓健脾宁心、利尿渗湿,能调节免疫、抗炎、抗氧化等[9],山药健脾益肾、强筋骨、化痰涎,能提高免疫、抗氧化等[10]。鸡血藤和山药组合与IgG下降有关联,活血通络药与健脾化湿药配伍可调节免疫。丹参、红花关联PLT下降,活血通络药与凝血指标下降有关联。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丹参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两者均能扩张血管、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11]。上述内容为刘健采用健脾化湿药、活血通络药、清热利湿药、祛风除湿药组方治疗RA提供了依据。
中医内外合治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治疗风湿病的特色,临床上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中药外治,常用外治药为院内制剂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本次研究发现,芙蓉膏联合消瘀接骨散与炎症、凝血指标下降关联度相对单个外治药较高;芙蓉膏、消瘀接骨散与炎症、凝血指标下降有关联,能降低RA患者炎症及凝血指标。芙蓉膏主要由木芙蓉叶、藤黄、生天南星、薄荷油、冬青油等中药经特殊工艺调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消肿止痛[12];消瘀接骨散由五加皮、丁香、川芎、荜茇、生天南星、白芷、桂枝、冰片、樟脑组成,有活血化瘀止痛功效;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均有抗炎之效,既可缓解关节肿痛等局部症状,又可避免因口服药物过多造成的脾胃功能损伤。
刘健从健脾化湿、活血通络、清热利湿、祛风除湿4个方面治疗RA,本研究验证了这4类药物与炎症、免疫、凝血指标下降有关联,同时外治药芙蓉膏、消瘀接骨散与炎症、凝血指标下降关联密切,充分说明了刘健采用中医健脾单元疗法治疗RA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中医内外合治作用多途径、多靶点,比单纯中医内治有明显优势。
5 参考文献
[1] 侯雷,马武开.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评述[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3):63-66.
[2] 曹永贺,刘健.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概
述[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6):65-67.
[3] 曹云祥,刘健,朱艳,等.中医健脾单元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5):384-387.
[4] 刘健,黄传兵,汪元,等.健脾化湿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病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8-11.
[5] 章平衡,⒔。谈冰,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高凝血状态与核因子κB活化及致炎因子增加有关[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3):364-368.
[6] 林云,江林,蒋健,等.蒲公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
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8):42-47.
[7] 张敏.威灵仙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7):165-167.
[8] 滕天立,徐世芳,陈峰阳,等.中药g莶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2):250-260.
[9] 梁学清,李丹丹,黄忠威.茯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2):154-156.
[10] 孙晓生,谢波.山药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3):353-354.
[11] 马丙祥,董宠凯.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房,2014,25(7):663-665.
【关键词】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81-02腹腔镜手术指的是在患者腹壁上打开3至4个手术切口,每个切口直径在1cm至5cm之间,并在其腹腔内置入套管,从而保证腹腔与外界相互连通。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手术创伤小等显著优势而在各类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缓解患者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和术后的痛苦,临床上通常使用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的无意识期[1]。本次医学研究对不同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年龄在20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5±6.3)岁,患者体重在42kg至78kg之间,平均体重为(44.5±2.3)kg,ASA分级结果在I至II级之间。其中,30例子宫肌瘤,120例卵巢肌瘤,150例宫外孕。同时,排除无法耐受手术、物过敏、长期酗酒和吸毒、患有肾脏和肝脏系统疾病,以及年龄不足18岁和超过60岁的患者。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100例,且三组观察对象年龄、体重、ASA分级、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麻醉前用药包括:0.02mg/kg咪唑安定、2μg/kg芬太尼、0.3mg东莨菪碱。三组观察对象均以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技术进行麻醉诱导。通过罗库溴铵0.6mg/kg放松肌肉后,实施气管插管,完成气管插管后分别注入2μg/ml、3μg/ml和4μg/ml丙泊酚,按照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和脑电双频指数情况,对注雷米芬太尼的速度进行适当调整,通常在0至1μg/(kg・min)之间,从而保证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2]。全部观察对象均与完成手术后停止用药,并在停药后开始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嘱其握拳、睁眼,在PETCO2小于45mmHg,自主呼吸频率大于10次/min,且恢复规律性后可以拔管[3]。
1.3观察指标三组观察对象均于手术完成后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取各个观察点的平均值作为指标对比值,从而对比分析不同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4]。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χ±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X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
小剂量组患者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均最短,而大剂量组患者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均最长,三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雷米芬太尼为3-[4-甲氧羰基-4[(1-氧丙基)苯胺]-1-哌啶]丙酸甲酯的盐酸盐,分子量为412.9Da,也是临床上较为常用新型L阿片受体激动剂的一种,该药物具有作用持续时间短、起效迅速等显著优势,时-效半衰期(t1/2cs)在3至5min左右,与μ受体相互结合,能够符合μ受体激动剂的全部药效动力学特点,包括镇静和止痛等,以及瘙痒、肌紧张、低血压、心动过缓、呕吐、恶心和呼吸抑制等阿片类不良反应症状。与阿片类药物共同用于N-酰基端酯键,其代谢作用不会受到抗胆碱脂酶药物和血浆胆碱酯酶等的影响[6]。同时,药物作用的发挥与其输注时间无直接联系,不管药物输注时间长短,其全血浓度降低至80%所耗费的时间均不足15min,加大药物输注剂量后,患者仍然能够快速恢复自主呼吸,因而药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药物效果较为理想。丙泊酚作为一种物,较适用于短时间手术,能够与全凭静脉麻醉相互配合,获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7]。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芬太尼与雷米芬太尼的理论用药剂量相同,因而可比性较高,即为临床推荐用药剂量。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手术创伤小以及美观性较好等显著优势,因而受到了妇科患者的广泛认可,并在各类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手术过程中需要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并将其控制在特定压力范围内,且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保持头低脚高手术位,因而常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症状,因此,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具有较高的特殊性[8]。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应选择短效、快速的药物,从而保持患者深度的手术麻醉效果,保持其呼吸体统和循环系统的稳定性,缓解患者人工气腹所产生的不适感,避免患者发生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和气腹性生理变化等问题。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在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应用雷米芬太尼,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和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等显著优于,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的药理学依据为:第一,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气腹会对患者的循环和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造成心率和血压发生剧烈的变动,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而雷米芬太尼则有助于保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对交感神经反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第二,雷米芬太尼镇痛镇静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保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性,药物可控性较好,因而术后能够早期拔管,避免发生感染和并发症[9]。
综上所述,小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对糖皮质激素和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具有直接的影响,但应注意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问题。参考文献
[1]李桦,李明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70-71.
[2]唐培佳,刘家朋.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1):60-62.
[3]李世业,刘永军.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3,1(下):108-120.
[4]朱丽丹.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2,21(23):103-104.
[5]张晓虎,成鹏.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9):70-71.
[6]杨树春,李洁莲.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对比[J].内蒙古中医药,2012,5(2):33-35.
[7]徐明清.丙泊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5):363-364.
关键词:历史必然 综合产物 丰富多彩 礼物与桥梁
布袋无双,破颜垂笑尔等,莫待龙华三会;
法门不二,大腹能容来人,全凭念佛一心。
这是贴在杭州灵隐寺山门前的对联,短短两句话就将弥勒佛的特征与善行广召天下,这就是对联的艺术所在。对联是我国所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所以称其为中国的国粹之一,也有人称它为中国的古文化之一。对联虽无小说、散文的详尽,但所表现的情感与思想却丝毫不逊色于它们,并且还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对联并非将几个词随意组合变可形成。
一、历史的必然 智慧的集结
两千多年前雏形的产生直至如今的独当一面,对联验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这并非它的运势使然,而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的前进与进步,必然带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几千年来经历了无数个朝代的变迁,对联艺术就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时代的变迁存在了下来。
先秦时期的雏形产生就预示着对联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到了商周时期很多文献中,较为工整的对句就更多了《诗经・七月》中的"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老子》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些都是比较工整的对句。
到了秦汉时期对句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汉赋中,产生了"骈句"。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置酒乎昊天之台,张乐乎胶葛之宇。"《史记》中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汉赋中的骈句为魏晋南北朝时的骈文、俳赋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吊魏武帝文》中的"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局长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 《洛神赋》中的"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查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至此对联的框架渐趋清晰了。直至隋唐时期格律诗的产生对对联的正式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极其讲究对仗、声调的平仄、结构的相同、词性的相同,这些要求都被对联全部吸收过来。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任何一样事物的形成都是要经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对联艺术的形成也是中国人民在经历一代代的传递与继承中修饰完善而成的,可以说它是集历代文人雅士的智慧而延承下来的,是历代智慧的凝集。
二、面面的涉猎 中国的特产
称对联为艺术是因为它在多种学科领域都有所涉及,所以说它是一门综合学科的产物。从哲学角度来讲,对联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遵循和运用,是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结合。(1)老子认为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2)其中就表明了有无、难易、高下、前后、正反等一系列矛盾的概念。对联的存在就是自然界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映。我们在对联中经常可以看到天地、长短、前后这样的对词。尤其在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对子歌》不但平仄相同,而且琅琅上口,以其中一句为例: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两分明。有无与虚实,死活并重轻。上去入声皆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
实对虚,虚对实,轻重莫偏枯。留心勤事业,满腹富诗书。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3)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的对立统一规律反映在对联当中。对联不仅是自然界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映,也是社会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映;是人类生命统一规律的表现;是人类思维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表现。所以说对联可以训练我们思考的多样性和思维的条理性,可促进我们辨证地全面地看问题,这就是对联与哲学。
从美学方面讲,对联是艺术美的创造,是对称平衡形式美的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喜欢并看重偶数,讲究对称平衡。从美学上讲对称平衡是形式美,对联的对称不仅仅是上下联字的数量相等造成的,还是上下联的语言结构相同实现的。好的对联从内容到形式,会给人以 "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的多种多样的美感享受。(4)
从文学、书法角度看,对联是最为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对联虽短但并不弱,简单的两句话便可表达强烈的情感。如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期间,在谈判时给我国出了一幅上联:
琵琶琴瑟王,王王在上。
充分显露出了对我国人民的歧视也向我们炫耀了他们的"壮举"。我国的谈判人员马上对上了下联: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用蔑视的口吻谴责八国联军的恶行。(5)气势之凶远胜过于千篇万篇散文、小说所表现的。所以说对联只是短小的文学体裁但决不弱小。对联与书法正如文学与艺术,都说文艺正是指文学、艺术不分家,对联与书法也是一脉相承的。被我国封为"楹联之权舆"的那句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的作者孟昶,就是一位知名的书法家。一副好的对联再配之以或雄健有力或柔美工整的笔锋,就更增添了对联的审美价值。
对联艺术是集众科之所成,所以是世界的文学珍宝,而且它又是中国的"特产",这也就更增添了我们的骄傲之感。为什么是特产呢?原因在于中国的汉字。中国汉字统一、整齐,每一个字都是由音、形、义三者结合而成的,缺一不可。能够将各成体系的三个范畴合而为一,从中恰恰能够反映中国人民的智慧所在。
三、精致的礼物 友谊的桥梁
对联不仅仅可以作为我们个人观赏之用,还是用来馈赠友人与亲人的精致礼品.所以就有了喜联、挽联、贺联等等一系列对联的产生。文人雅士之间常以对联互赠以表倾慕之情,由此一来对联也自然而然成了人们交友联谊的工具。说对联之所以是一种交友联谊的工具,是因为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体也是一种智慧的象征。对联的要求很严格,上下联必须对偶,并且要求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要忌上重下轻、切忌乱脚、更要防止三平尾与三仄尾或孤平。要对一副对联任何一个方面都要周全,不可有一丝偏颇。正如徐悲鸿先生为主席六十大寿所撰写的寿联:
言论文章,放之四海皆准;
功勋事业,长与日月争光。
就是上上之选。
对联的形成并非单纯的对字,而是需要对联家要有敏感的触觉、越人的经历、无限的积累,所以说对联是文人墨客们寻找知己的窗口,因为只有拥有同样的文学触觉的人才能够以联会友。陈寅恪1933年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提出:"对对子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可以测验应试者之国文程度与思想条理,能辩人识人。"还提到了"做对联能测验读书之多少与语藏之贫富。"北宋丞相吕蒙正,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求学,鼓书一对联悬于自家门外,只求有识之士能够"拔刀相助",此对联为: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后国有几位学者路过此地看过对联后颇为同情马上伸出援手接济少时的吕蒙正,吕蒙正发奋图强,后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之栋梁,他没有忘记曾经对他伸出援手的几位挚友。其实对联是有一定寓意的,那就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对联虽是识人交友的桥梁,但有人也不免借由对联虚显个人之"才气",总认为自己才华出众,弄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来藐视众人,就认为自己的超凡,误以为自己是圣贤,时时持着恃才傲物的态度来为人处世。对联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是智慧的一种必然积累,是对联家心、遇、感、智等等众多因素的统一,而非只是一个枯死的文架子。
对联艺术的存在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创造的奇迹,是一种智慧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它是我国文学艺术园林中的一处圣地。它的悠久历史与丰富的种类无时无刻不在表现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它的变化多端和它作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更涂显了对联的灵性与光茫。对联是集天地智慧之灵气而形成的,它是我国几千年来所累积下来的特产物,是多种科学观结合的产物,是智慧的体现,是我们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