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形成性考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范文第1篇

分析其课程不如人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学生不注重平时的练习,对学过的统计分析方法不理解、不掌握,生搬硬套公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究根结底,与该课程以前所采用的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不无关系。

传统的“一考定乾坤”的成绩考核模式明显已不适应现在高等教育的形势和人才培养的需求[1],尤其是对生物统计学这种理论与实际分析结合的课程。如果只是通过一次考试来进行评价,学生若平时再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很容易在最后复习的时候出现心理负担过重、课程理解难度加大等问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形成考核,则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督促和考察,能够真正发挥考核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等功能,达到教学和考核互相支撑、紧密配合、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2006年开始,我们在生物统计学教学考核中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本文就形成性考核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的探索分析,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一、形成性考核方法介绍

所谓课程形成性考核,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将考察和评价的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依据的过程[2]。

与传统的考试考核模式相比较,形成性考核具有以下优点:(1)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将过程与效果紧密结合起来。(2)考核机会更多,避免了传统考核模式重期末、轻平时的缺点,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并给予其补救机会,最终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其更认真学好功课,杜绝部分学生铤而走险在考试中舞弊的侥幸心理。(3)考核形式多元化。传统的考核模式往往形式单一,绝大部分为开(闭)卷考试。而形成性考核可以在平时开放的学习环境下融合各种各样的考核方式,鼓励学生自发学习。也就是说,课程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能更全面、更客观、更公正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状况,其将过程考核结果与课程终结性考核结果相结合,能更合理地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和课程学业成绩进行评定。课程形成性考核是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加强学习过程控制,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反馈教学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客观地评定学生课程学习效果和成绩。

二、生物统计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实践

在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的具体的课程考核方式很多,按照类型划分,主要有平时作业考核、平时课程学习表现考核、阶段性小测验考核、特别作业考核、实践性作业考核、期中期末考试等。其考核最终成绩计算方法为:最终成绩=(平时与小测验总成绩×30%+期中成绩×40%+期末成绩×30%)×准确率+其他加分。其中,平时作业考核是在每一章学习结束后下发这一章的作业,并规定交作业的最后期限,按照作业完成的数量及质量进行评分,实行推迟一天交作业,成绩扣除10%的惩罚。平时课程学习表现考核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出勤率、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评定其成绩。如果课堂发言积极,与教师互动较多,给予一定的奖励,包括加分或书籍、礼物等物质上的。同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亲自体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劳,使之珍惜教师的劳动以及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阶段性小测验考核是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随机进行的小测验,以检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并可兼做出勤考察用。具体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的实际情况确定,次数不宜过多,结合课程内容需要进行。特别作业考核,一般是在期中考试后进行的,以自愿为原则参与考核,主要目的在于给予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一次补救的机会。其内容一般是针对该课程所学内容或对课程本身的某一方面谈谈感想或是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要求运用统计知识给出一套解决方案。这种考核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课程的思考,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考虑给其最后成绩加上0~2分。实践性作业考核,和特别作业考核相似,一般也是在期中考试后,期末考试前进行的。一般是提供给学生一些原始数据,如几个班的学生成绩资料,某养殖场的生产性能测定数据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分析知识进行分析,并尝试形成书面论文。按照学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及论文写作质量,考虑给其期末成绩加上0~2分。期中、期末考试与传统考核模式基本相同,采取闭卷考试、统一阅卷的方式进行。此外,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兴趣,我们还特意设计了一项激励机制,给出了一个复杂的期中考试成绩的补救公式。

之所以给出如此复杂的公式,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以融会贯通。期中考试的补救成绩将替代原期中考试成绩,鼓励那些在期中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继续努力学习提高成绩。

如果采用形成性考核,则教学工作量会呈数倍增长。我们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吸纳汲取研究生力量。研究生参与作业批改、教学和答疑也是我们采用的一种方式。一来借鉴研究生同学本科学习的经验,对本科生进行学习过程教育,起到另一种言传身教的作用;二来创造更多的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促使研究生在独立完成课题的同时,完成知识输入到知识产出的过程,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的形成性考核的内容涵盖了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各方面,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其中,学习态度主要指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这从出勤、完成作业的时间和质量以及期中考试后是否采取补救措施的角度进行衡量;学习能力主要指学生选择学习资源、学习媒体、学习方式与方法进行课程学习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水平;学习效果主要指学生独立完成课程学习内容、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环节的质量以及课程考试的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三方面的课程形成性考核,较符合生物统计课程教学实际。

三、目前形成性考核方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几年来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方法的持续实施,督促学生加强平时的练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普遍反映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恐惧心理已经不复存在,并且该课程的及格率也大大提高。学困生更加积极认真学习,许多优秀的学生甚至开始学习阅读国外生物统计学课本,并与教师交流,教学相长。但是其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一直存在着平时作业准确率普遍偏高,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较低的不合理的情况。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通过对形成性考核的构成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平时书面作业考核方式占据了形成性考核内容的大部分,但是由于这种开卷类考试本身就存在互相参考或抄袭不容易被发现的缺点,因此书面作业成绩存在一定水分,只能反映大多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而且我们安排作业答疑,鼓励同学针对作业进行讨论,助长了一部分学生被动学习的惰性。此外,本着大学生自尊心强的前提,对不按时交作业或者抄袭的同学,没有采取措施进行严格的处理。

四、对形成性考核方法实施过程的几点建议

1.分组考核。可以将每班同学随机分成小组(最好男、女混合),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平时作业或课堂小测验,各小组的作业题不同,增加学生抄写作业的难度。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之间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2.校验考核。在期中考试后,对那些平时作业准确率比较好而期中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进行一项小测试,测试内容为以前各次作业中的原题,以推测其是否有抄作业的行为。对抄写平时作业的同学进行严肃的处罚,如降低平时成绩、增加学习任务等。

形成性考核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形成性考核;开放教育;考核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100-02

形成性考核是开放教育试点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学习某一门课程的全过程进行评价、监控、考核的主要措施。是整个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过程”的一个中心环节。本文分析了形成性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其改进的设想,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形成性考核的管理和落实,使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一、形成性考核的特征

形成性考核来源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阶段性的考核,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或因材施教。在开放教育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形成性考核既继承了传统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功能。又赋予了新的功能,使得形成性考核具有了特殊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

第一,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的双重考核。基层电大对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一是学生自主学习计划的制订和学习态度;二是完成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的质量和对教学重点内容的各类测验;三是参加面授辅导的到课情况及效果;四是参加网上学习及小组学习的情况;五是参加教学实验和实践活动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考核内容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成绩评定,把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机结合。成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监督、评价。

第二,形成性考核的结果在所学课程综合成绩中占一定比例,达不到要求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这样的规定,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注重了形成性考核中作业部分的认真完成,对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形成性考核成绩评定者的多元化。传统教学中。成绩评定一般是由任课老师独立来完成的。开放教育中,由于赋予形成性考核更多的内容,成绩评定一般由任课教师负责形成性考核册、学生参加面授辅导、网上学习等方面的评定;专业主任(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计划及参加小组学习情况等集中性的教学活动的评定;试点单位的教务管理机构、督导机构、网络管理人员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参与到形成性考核的成绩评定中来。这种评定者的多元化现象,使得在形成性考核过程中,各种类型的考核互相独立、互相监督、相互牵制,更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

第四。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评定。是对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全过程考核。由内容来看,从学生入学后每个学期的开始就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自主学习计划,按时交作业,参加必要的集体学习活动,到最后的集中实践环节等几乎涵盖了学习一门课程的全过程,因此形成性考核是一个连续的考核过程,也是全程性的考核。这标志着开放教育条件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是在试点单位的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指导、引导、管理、支持服务下完成的。体现了电大的培养目标和成人学习的特点。

二、形成性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绩评定中的比例分配不合理

根据中央电大有关文件规定。形成性考核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大都在20―30%(个别课程高一些),形成性考核中的70%Y,被作业部分占去,整个学习过程中其它考核只占综合成绩的5%,按百分制计算只占5分。这无疑使学生、教师产生一种重考试、作业,轻其它教学过程的认识。实践中尽管试点单位订制度、想办法加强其他教学环节,可是显得力不从心。学生认为,只要把作业做了,期末考试能及格。其它环节的学习活动参与与否无关紧要。所以,目前的这种成绩比例与开放教育“重在过程”的理念是不相适应的。

(二)对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认识不足

不少试点单位只是将其停留在作业的批改上,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检查落实不到位。就作业本身而言,学生从网上下载答案、抄袭别人的作业、请家人代做作业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其目的就是想方设法谋取作业部分的高分数,一学期的5次作业教师难以分次批改,往往是一次送,失去了作业在师生之间的反馈功能。

(三)不少教学环节难以落实

对照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对教学过程的要求,教学过程的落实存在不少的遗憾。如试点单位组织的面授辅导课,到课率却不如人意;学生网上学习的习惯、能力一时难以形成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不高:学习小组开展活动的次数比较少等等,这些现象无论从开放教育教学试点工作的本身,还是从教育成本的核算,让人有一种得不偿失之感。

三、形成性考核机制的建立

电大以“三网”和“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完善的办学实体”的优势在我国远程教育中独树一帜,因此要发挥这种优势。根据目前的现状,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就要做到网络技术与传统方式相结合,即在考核中既要有传统的考核方式,也要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教学支持服务与管理、监督相结合,寓管理监督于教学服务的过程中;组织考核与教师、学生考核相结合,在发挥教师、专业主任和学生在考核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教学、督导部门应当介入其中,在某些重点环节上进行把关。同时抓住重点环节,完善配套措施,形成富有特色的电大形成性考核机制(如图1所示)。

在此系统中。形成性考核册及在线作业的实施。既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效果,又检查学生学习课程的进度。既能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以便及时反馈,又能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在线作业的安排,试点单位在学期初就应向学生通知作业的科目和时间。以便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内容上力求以网上资源为重点,督促学生对网上资源的应用,同时要与教材的编排进度相适应。这样才能达到检查、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与水平,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学生,他们的实际水平相差悬殊较大,因此作业量也要按学期逐渐增加。在线作业和形成性考核册都是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考核。使用时可以适当调节内容,达到两者的互补。

读书笔记本是检查学生学习过程的最有力依据。也是学生比较喜欢使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学生学习文字材料和网上资源的可靠见证,可以和网上学习行为统计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二者不可全求,因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个体的学习习惯和条件而有所不同,只要两种方式在学习中都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即可认为合格。

各种形式的面授辅导是电大开放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区别于其他网络教育的特点之一,这种方式是传统的,但仍然受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希望能和教师进行现实的交流。面授辅导除了教师集中性的以课程为单位的集体辅导,还包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辅导形式,是教师导学的主要渠道,它与三级平台的课程讨论区结合使用,是师生和生生交互的适时与非适时结合。也是教师进行答疑解惑、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最常用的方法。

课程实验、大作业和社会实践是培养、考查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其中大作业和社会实践是毕业设计形成性环节,要求学生在第4学期完成一个紧扣工作实际,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就本部门或本单位存在的某一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和论证。其核心在于问题来源的实在程度。这一环节和第5学期的社会调查结合起来,可以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考查是以文字报告为依据,和模拟实验及网上调查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应用所学知识和运用网上资源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实行形成性考核基础上的成绩综合评定制

形成性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重点环节的考核,期末考试反映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形成性考核是基础。作为考核的整体,形成性考核也采用百分制的形式。一般讲,作业册或在线作业占40%,读书笔记(网上学习行为)、面授辅导和小组学习(三级平台的课程讨论)以及课程实验与大作业及社会实践(网上模拟实验)分别占20%。

形成性考核范文第3篇

高等医学教育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比较分析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而考试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质量测定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考试的意义却不完全在此。前苏联学者舒金娜认为,考试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学习激励,通过考试既能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为教师提供反馈,又能通过考试促进学生了解自我,激发其学习动机;二是控制作用,即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进度,控制教学质量,维护文凭标准;三是组织作用,即协助教师或教育行政人员对学生进行分流、编班、检验、评价、推广新课程、新教材或新教法;四是发展作用,即引导教学发展方向,强化目标意识,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一、目前医学院校的考试状态

1.考试的意义存在误区

目前,国内多数的医学院校仍然采用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试方式(终结性考核),这种方式导致学生平时懒散,考前忙突击,考后全忘记;第二,导致学生只注重分数,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及掌握,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第三,这种考试方式无法及时反馈,一方面,全部课程讲授结束,进行考试,不能做到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不能及时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调整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

2.考试的方式和内容陈旧

目前常用的考试方式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理论考核多、实践能力考核少,终结考核定结论多、过程考核综合评价少,标准答案多、发散答案的分析试题少。这些考试的方式注定了其考试内容局限于基本知识的记忆比例较大,综合性思考、分析性的试题较少,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察。

3.夸大了期末考试的作用

目前的考核形式,期末考试成绩即可代表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情况,评价得较为片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提高的考察缺乏,夸大了期末考试成绩的作用。

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不合理的考核制度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校自2008年开始试行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从而真正实现考核的意义。

二、齐齐哈尔医学院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情况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做出及时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书面作业、小组讨论等,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形成性考核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心理素质。基于形成性考核较传统的考核模式有较多的优点,齐齐哈尔医学院自2009年起推行形成性考核,到目前为止,已有40余门课程采用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合面考核学生。形成性考核的课程在平时的考核方式,成每门课程不尽相同,大部分包括随堂测验、学习笔记完成、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及实验考核、课堂提问、考勤、外语等课程还包括听写单词、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等。

三、形成性考核与传统考试的比较

2011级实验班采用形成性考核,考核方式包括:PBL上课成绩(查找资料制作PPT、回答同学提问)、写学习笔试、阶段性测验、实验操作及实验考核、终结性考核;2011级临床医学1班采用实验操作及实验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2011级实验班和2011级临床医学1班学生系统解剖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比较。

2012年11月,在未通知学生考试的情况下,召集以上两个班级学生,利用系统解剖学终结性考试试卷进行了一次临时测试。

该套试卷分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论述和选择题,满分为60分,各项题型平均得分如下:

从以上分析表明,形成性考核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较传统的考核模式效果更好。

从形成性考核对学生自身的影响、对增强同学团队合作及友谊、加强师生交流及互动、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加强课程理解、是否喜欢这种考核模式等方面设调查问卷,下发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04份,调查问卷表明,学生比较喜欢这种考核方式,其理由包括提高了学习压力,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与同学的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同学间的友谊、有助于了解前一阶段课程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加深了师生交流及互动。

形成性考核是以当前最新的学习观和教育理念为基础一种评价方式,优点较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特别是班额较大时,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另外,这种考核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任课教师科学设计课程的教学及考核过程,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工作量和压力,从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付出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更多的精力,需要学校制定一系的规定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形成性考核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组织学 实验考核 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0.025

Practice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histological experiment examination

LIU Guanlan, ZHANG Xiaodong, ZHAO Pin,Yuan Heng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19)

Abstract Histological experiment and theory are equally important.Recently, teaching means constantly update. So, the teaching mode is changing from alternative to generative. In order to make the new teaching mode play greater benefit, we carried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on histological experiment and achieved good effect.

Key words Histology; experiment appraisal; formative evaluation

组织学的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组织学实验教学手段在不断更新,由过去的单一显微镜教学,到现在的数码显微互动教学,①新技术革命引领组织学实验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因此教学模式也由替代性向生成性转变。为了使新的教学模式获得更大效益,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验教学成绩,我们在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组织学实验考核中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的改革,旨在探索更加合理全面公平公正的组织学实验考核模式。

1 以往组织学实验评价方法分析

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对组织学实验考核方法虽然做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方法大致相同,②③包括实验报告成绩、切片考试成绩或图片考试成绩,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三。其一,实验报告可信度不高。部分学生直接照模课本或实验指导的图谱,也有部分学生相互模仿甚至让别人代劳完成实验报告。其二,考核内容不全面。因为是期末考核一次,考试内容选择上比较局限,也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考核方法有弊端。如图片考核,学生可以通过背诵图片库完成,导致显微镜操作能力欠缺或不认识镜下看到的结果。如切片考试,会出现切片资源有限、考试过程中切片译文被移动等状况,尤其是学生太多的情况下,考核时间长,工作量大,实施困难。

2 形成性评价的内涵与质量体系建设的关系

教学形成性评价,④是基于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定性与定量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宗旨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使之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教育家克龙巴赫把评价的两种职能区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重在改进,而总结性评价重在判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专家依・库巴(Egong Guba)提出,评价应更加关注其过程,关注其非预期效应。具体的说,学生在校期间,平时学习过程和各种强化训练,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将是影响终身的,故教学形成性评价是利于改进教学质量体系建设的基础,而终结性评价则是判定教学质量的结果。因此从评价的形式和结果看出,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对教学成果定性与定量的科学评价,其在质量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⑤

3 形成性评价在组织学实验考核中的实施

我们在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实验评价方法改革,采用形成性评价。所有实验教学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进行,每个学生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机会均等。

3.1 评价项目设定

包括8项:课堂检验、开放式问题、劳纪、考勤、显微镜操作、课堂作业、期中切片考核、期末切片考核,每一项目分A、A-、B、B-、C五个等级,级差为0.5分,共100分。

3.2 评价项目实施

学期初即制定好项目评价表,学期期间分批分段实施,期末时对所有学生考核完毕。①课堂检验:对实验知识课堂上随机提问,每人1~2次/学期,共3分。②开放式问题:对前面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检验,提出5~6个开放式问题,学生可选择任意一个,通过查阅资料后进行作答,每学期2次,共10分。③劳纪:实验室卫生、水电维护等,学生每人1~2次/学期,共2分。④考勤:每学期每人查到3次,共2分。⑤课堂作业:有绘图、描述、填表等,共6次30分。在限定时间内完成。⑥显微镜操:对显微镜操作技能与维护方法进行检测,共3分。教师随机抽取切片,让学生自己操作找到并指出要求的细胞、组织、结构或器官,完毕关掉显微镜。⑦期中切片考核:对学生阅片技能及总论部分进行考核,共10道题20分(细胞2个、组织6个、结构2个,2分/个)。⑧期末切片考核:对本学期系统进行考核,共10道题40分(器官7个、结构3个,4分/个)。切片考核充分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优势,从图片库中抽取图片,写出结果并写出识别依据,完成后上传给老师,老师在电脑上评阅。

3.3 实验成绩与理论成绩相关性分析

理论成绩按卷面100分计算,实验成绩也按100分计算,总分=实验成绩?0%+理论成绩?0%。所有数据用SPSS13.0软件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mov法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实验考核成绩呈正态分布,理论考试成绩不服从正态分布,故采用Spearman非参数法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成绩与理论成绩相关性分析结果

由表1知,相关系数检验显示,相关系数r>0.01,则P

3.4 学生满意度调查

期末考试结束时,我们从5个大班中随机各抽取20人共100人,对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调查表设置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不知道四个等级。结果显示,16%的学生非常满意,67%的学生满意,6%的学生不满意,11%学生不知道。

4 形成性评价的效果讨论

4.1 从形成性评价项目设置来看

我们的评价方法更加合理、全面,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弥补了以往实验考核方法的不足。其一,课堂随机提问。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怕被提到而答不出来,所以在课下多少会下些功夫,没有下功夫的也会在课堂上迅速翻书,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二,开放式检测。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也锻炼了他们查找资料的能力。其三,课堂作业。有绘图、描述、填表,形式多样,考核全面;当堂完成,从而避免了相互抄袭。其四,考核内容更加全面。有技能考核也有知识考核。其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有劳动纪律考核和考勤考核。

4.2 从考核的结果来看

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实验考核成绩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实验与理论成绩相关性结果看出,理论成绩好的学生实验成绩也好,理论成绩不好的学生实验成绩也偏低。说明学习态度和方法决定了学习成绩,要获得好成绩,必须把功夫下在学习过程中,而形成性评价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其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所以此实验评价方法对学生理论学习也有促进作用。其二,通过课堂提问、开放式检测等,学生可以查漏补缺,及时弥补知识盲点,而且通过提问获得的知识印象比较深刻。其三,避免了传统的“学生考前紧张综合症”。因为通过形成性评价的项目设定,使学生把该掌握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就掌握了,避免了期末考试前的突击备考。突击备考往往出现备考不足,理解不透,答题无条理,得分率不高等情况。其四,形成性评价也使老师更加关注教学过程,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优点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3 从学生满意度来看

我们通过走访和调查,83%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是满意的。学生的感受总结如下:①保证了考试公平。课堂提问、切片选择、图片选择等都是随机的,实验报告也是当堂完成的,所以大家机会均等,也避免了互相抄袭。同时期中期末切片考核通过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完成的,可以多人同时进行,节省了时间,考试结果可比性强,提高了考试效率和质量。②促进了学风。考核方式不但多样,考试内容也比较全面,考试深度分配也比较合理。比如考器官或结构,写出名称比较容易,但写出判断依据就比较难。考核虽然多人同时进行,但采用不相邻不相对原则就座,避免学生互换信息,严肃了考风,从而也促进了学风。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查资料能力,技能操作能力,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劳动纪律等,学生认为通过这样的实验考核加强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

总之,考试方式的改革关系到教风和学风,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认为形成性评价是目前组织学实验考核中比较合理又公平公正的评价方式,其优化了考核模式,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也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真正实现了“教、学、考”三者的和谐统一,从而提高了实验效果,彰显了新教学模式的效益,值得推广。

注释

① 王艳梅,杨加周等.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解剖科学进展,2012.4:383-384.

② 陈伟,李季蓉等.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考试改革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5):548-550.

③ 宋芳,赵紫薇等.利用数码互动教室进行组织学实验考试改革[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2):123-124.

形成性考核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组织学与胚胎学 考核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32

Abstract Formative assessment is the dynamic evaluation and timely feedback to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is assessment method can promote self-examin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ich is conducive to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finding students' latent merits for teachers. It is able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students' learning by correct guidance from teachers. Moreover, formative assessment can also stimulate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and help students to discover their disadvantages,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by themselve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Hence, it is worthwhile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in the med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formative assessment;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courses examination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在逐步提高,迫切需要高校转变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目前评价学生能力的高低,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来体现,而学业成绩大部分采用终结性考核方法进行评定;该考核方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能力,不能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指导和反馈,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与提高,导致毕业后难以胜任相应的临床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采用新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及时评估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①

近年来,形成性评价模式正在我国高校教育中逐步推广和应用。②该评价模式与终结性考核方法不同,它通过“反馈信息―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等阶段,将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进而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案或学生的学习方式,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2014 级临床医学专业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考核中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形成性评价的推广和运用提供了依据,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校2014级临床本科专业130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学生65人,男学生31人,女学生34人,学生年龄17~23岁;对照组65人,男学生30人,女学生35人,学生年龄16~22岁;两组学生的性别与年龄构成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见表1)。此外,两组学生理论教学老师一样,授课学时、教学环境等均相同。

1.2 实验考核评价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组织学实验教学,教学过程首先由带教老师讲解实验切片内容,然后学生自己观察切片,教师巡回辅导,实验报告当场完成,期末实验成绩评分包括2项:实验报告和期末切片考核,每一项目分A、A-、B、B-、C 五个等级,级差为5分,共100分。项目评分如下:(1)绘图、描述、填表等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共6次30分,要求当堂完成;(2)对本学期系统进行期末切片考核,共10道题70分(器官7个、结构3个,7分/个)。期末切片考试采用多媒体方法进行,即随机抽取10张切片组成多媒体试卷,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带教老师为同一人,授课方法相同,但评分标准包括8 项:③考勤、劳纪、课堂检验、开放性问题、显微镜操作、实验报告、期中切片考核、期末切片考核,同样每一项目分A、A-、B、B-、C 五个等级,但级差降为0.5分,共100分。项目评分如下:(1)学生实验课出勤率,每学期每人查到3次,共2分;(2)对学生劳纪抽查,例如实验室卫生、门窗水电关闭情况等,学生每人1~2次/学期,共2分;(3)课堂上对学生实验知识随机提问进行课堂检验,每人1~2 次/学期,共3分;(4)临下课前提出5~6个开放性问题,由学生任选一个,课后查阅资料进行作答,每学期2次,共10分;(5)绘图、描述、填表等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共6次30分,要求当堂完成;(6)教师随机抽取切片,让学生自己找到并指出所要求的细胞、组织、结构或器官,对显微镜操作技能与维护方法进行检测,共3分;(7)对学生阅片技能及总论部分进行期中切片考核,共10道题20分(细胞2个、组织6个、结构2个,2分/个);(8)对本学期系统进行期末切片考核,共10道题40分(器官7个、结构3个,4分/个)。与对照组一样,随机抽取10张切片组成多媒体试卷,进行期中、期末切片考试。

1.3 理论考核

学期末对两个班级进行理论知识测试,二者均使用同一张试卷,内容包括组织学80分,胚胎学20分,总计100分;组织学与胚胎学总成绩=理论成绩?0%+实验成绩?0%。

1.4 学生满意度调查

期末考试结束时,我们对这两个班级13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设置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以了解学生对传统式评估方法与形成性评价的满意度。

1.5 统计分析

分别对两个班的学生基本信息、实验考试成绩和总成绩以及对考核方法满意度进行对比统计,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北曜疾睿??)表示;对计数资料采用%p2检验,数据以百分率表示(%);均选用双向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一般情况对比

比较两组学生一般情况,两组学生的年龄及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2.2 两组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总成绩和实验成绩比较

比较两组学生的总成绩和实验成绩,实验组学生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1,P = 0.021),详见表2。

2.3 两组学生对考核方法满意度比较

比较两组学生分别对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3.85% vs 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详见表3。

3 讨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实验课教学所占比重相对偏大,可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效果。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加之采用终结性考核评价方法,导致学生考试仅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检验,呈现“高分低能”现象。因此,传统的考评模式已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跟不上当前医学教育发展的步伐,针对考核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笔者遂对2014级临床本科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验考核中纳入形成性评价模式,并研究该方法对组织学与胚胎学成绩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该考核模式的接受程度,为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实验依据。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该评价有别于传统式终结性评价,它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首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把评价后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和教师,明确教与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从而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使教学称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实验成绩和理论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教学效果,与张黎等研究结果一致。④分析原因可能如下:(1)形成性评价的课堂检验及开放性问题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汲取,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课堂上的随机提问,使学生可以查缺补漏,强化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点的熟悉和掌握;(3)随机抽查切片的掌握情况,是学生能力的真实再现,杜绝终结性考核的“高分低能”,激励和鞭策学生学习;(4)教师能够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自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93.85%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是满意的,而高达23.08%的对照组学生对终结性考核方法不满意,反映出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接受程度较高,利于该方法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形成性评价首先确保考核的公平和公正原则,避免了互相抄袭,真正实现了成绩与能力的挂钩;其次,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再者,它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学生为解答开放性问题,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分工,然后查阅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然后共同解决问题,增进了同学间的协作能力;最后,它促进师生交流与反馈,使学生和教师及时察觉自身存在的缺点,从而促使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以及提高学生自行处理问题的能力。然而,仍存在极少部分学生对形成性评价不认可,可能由于以下几点:(1)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批判意识薄弱,不能客观地自我评价,导致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存在较大差异;(2)形成性评价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认为该评价过程,较为繁琐,耗时长,相应压缩了实验课时间;(3)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反映学生的需要和进步,对成绩差的学生具有较好的激励作用,降低了成绩偏好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形成性评价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可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丰富和完善了医学教育的评价体系,提高了教师授课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在医学教育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不过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尚处于摸索阶段,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科学地制定适合自身的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其优点,增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注释

① 丁晓慧,吴敏范,江敏等.形成性考核评定方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2):33-35.

② 乔宇琪,郑青,陈芳源,等.浅析中外医学教育评价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2.5(11):454-456.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声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