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拓展训练的目的

拓展训练的目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拓展训练的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拓展训练的目的

拓展训练的目的范文第1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 高校体育 课程可行性

拓展训练是在突出团队精神的前提下,要求参加者勇敢地迎接对智力、毅力、耐力、体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充分展示个人魅力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训练目标包括体能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人际交往、沟通训练等,开发个人和集体潜能,使学员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体”的培训目的。目前拓展训练在我国大中城市非常流行,对国内体育市场形成了新的冲击波。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拓展训练走进学校致力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学生参加拓展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高校具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高层次的培训教师;得天独厚的场地条件;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研究旨在从多角度、多层次剖析这一项目走进高校体育课堂,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为进一步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提供科学保证。

一、拓展训练的起源和发展

拓展培训,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在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海水非常冰冷,又远离大陆,许多年轻海员都葬身海底。但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就是这些存活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装备齐全、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欲望和信念最强的人。当时有个德国人汉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项目,以培训他们的心理素质。后来他与好友劳伦斯在1941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培训学校,以年轻海员为培训对象,这就是拓展培训最早的一个雏形。二战以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我国在1995年由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力先生引入中国市场,从此开始了拓展训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二、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1.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

拓展训练其实质也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它是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这与体育教学的实质没有什么区别,也可以说拓展训练其实就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延伸。因此,拓展训练回归体育教学也是教育面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时代需要和趋势。下面从理论上对两者的目的、手段和方法作进一步的阐述,为我们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找到理论根据和借鉴。

(1)拓展训练的目的和体育教育的目的相一致。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的目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对于实现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个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而且拓展训练中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2)拓展训练的培训手段和方法与体育教学相同。拓展训练将培训内容渗透到参与者的行为体验中,从学员在面临挑战时的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人手,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完成最深刻的观念转变和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通过体验式学习的过程来形成新的品质。同样,体育教学也是通过学生不断重复练习的行为,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相关愈志品质的培养。

2.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分析

(1)国外的体育教学就开设了探险教育。在美国的体育教学中的信任背摔、身体语言、攀岩等项目就是拓展训练常见的培训项目。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方式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在高校体育中引入拓展训练并不是全新的课题。

(2)拓展训练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不高。目前,国内拓展训练主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培训方式。我们很多高校、公园和广场都可以作为培训的场地,而水上项目除了一些学校有天然的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培训场地。另外,有些高校离山不远,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安排学生参加野外培训。至于具体项目的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也是相当低的。比如,断桥和空中单杠两个项目,就只需在两个大树上用木头做个平台即可,至于像背摔、电网、雷阵等项目就更简单了,只孺要一些绳子和废旧报纸,而信任背摔,完全可以借助一个看台或课桌来代替课桌架。对于少数所需器材昂贵的拓展项目我们也可以用模仿的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野外定向专业使用的沙盘、指北针、打卡器等器材相当昂贵,我们可以让相关专业的学生用计算机设计简易的地图模仿沙盘,打卡器我们也可以用签到打卡机来代替。

3.拓展训练项目有完善的安全保障设施

拓展训练是把安全作为培训的第一项重要责任,以专业的手段保证每一个细节的绝对安全。各项户外活动的保护装备均使用一流的专业器材,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严格地依照安全程序指导监控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堂时,安全问题就有周密的安排。真正的安全也绝不能通过遵循固定的法则来实现,只要采取随机应变,依据变动的因素制定安全的预案,按要求操作,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一定能使项目顺利开展。

三、结语

总之,拓展训练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动态的教育模式。它既是教学理念的更,也是教育手段的更新。拓展训练符合现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高校体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只要我们体育工作不断地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以科学的发观去审视体育教育,高校的体育教学才与时俱进,最终使体育教学真正地实现育育人和社会育人的两大功能,成为高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卢建辉,等.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的新内容[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9).

[2]杨耀华.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119-120.

拓展训练的目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拓展活动;素质拓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的目的

(一)激发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很多拓展训练项目都是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设计的,如“电网”、“扎筏”、“罐头鞋”等项目,没有人教你怎么做,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力,挖掘你的想象潜能和创造力,发挥你的实践动手能力。拓展训练给了学生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一个培养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

(二)体会团队协作、与人合作的意义

拓展训练能让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享受快乐与心酸,这种特有氛围使得每个人都敞开自己的心扉,建立起彼此的信任、理解、关爱,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实验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勇于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中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初中体育教学开设拓展训练的环节

(一)拓展训练项目的师资建设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拓展训练课设计的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且做到身体力行。目前体育教师没有拓展训练的经历,对拓展训练可能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始拓展训练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中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初中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奠定基础。

(二)拓展训练项目内容设计

拓展训练的课程标准目标的设计思路,根据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初中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平地项目和游戏项目。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主要以平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通过设计一些模仿管理、领导、协调、沟通的实战题目,分组在室内群体讨论,然后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目的。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要具有针对,因为中学生与已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适应拓展训练的精神强度,所以应该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部分训练内容移植来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还要具有共同性,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

(三)拓展训练项目的组织管理

拓展训练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初中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中学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拓展训练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拓展训练管理机构,采用一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

拓展训练的主要结果不是体能,而是精神。开设拓展训练课只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培养中学生素质的一种模式,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它强调学生通过训练发生素质变化,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成绩衡定优劣。拓展训练课对学生的评判方式可采用证书方式,而不用成绩单。

(四)拓展训练课的过程及要点

1、讲解项目方法与规则。要点:要求学生“安静、聆听”,这体现着对讲话者的尊重。

2、完成拓展训练项目。

要点:严格遵守规则,这是底线。获得高峰体验,最满足、最幸福的瞬,此时,真正认识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到自信。

3、回顾总结。

集体讨论:项目的特点(如复杂程度、时间要求)、完成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不守规则、相互抱怨)、当时处理的方法、完成项目时遇到的障碍、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完成任务等等。

归因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没认真听讲、违犯规则、个别人缺乏合作精神、解决问题时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否定出了统一的行动方案、是否很快产生了一个“领导者”,而且其它人能服从"领导"等等。

得出结论: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交往中,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时,要保持怎样的心态?积极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勇敢面对还是逃避现实,你的心态将是决定你是否获得成功的关键,积极的心态是获得成功的原动力;对人的尊重体现在哪儿?仔细的聆听、对他人意见的采纳、对“领导者”的服从、对错误的行为采取宽容、帮助的态度而不是嫌弃,这都是对人尊重的具体表现。

三、结论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拓展训练项目教学是可行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应用拓展训练进行教学训练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特别加强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新的学习领域的研究,以促进新课程目标的实施。

总之,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内容设计要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应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上课情况,及时做好拓展训练内容的调整,确保每一个学生技术水平都能得到快速提高。 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教师要不断拓宽专业知识、最好定期培训,不断钻研提高教学水平。 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要持之以恒,需要一段的时间作前提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唐建倦,贺仕刚,周琥.心理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价值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3).

拓展训练的目的范文第3篇

Abstract: In the northern university, the development of teambuilding has been grown to become the new sports, which through experience in learning to exercise their personal capacity, promoting team spirit and improving his charac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mbuilding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of the northern university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mproving education, sport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ducive to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refore, the northern university should make teambuilding development programmes, formulate the implementation rules for their sports programmes, strengthen teacher’s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design the project content of college teambuilding.

关键词: 北方高校;体育教学;拓展运动;应用

Key words: the northern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eambuilding;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264-02

0引言

当前,国外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引入了拓展运动的内容,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运动始于20世纪90年代,很多高校将拓展运动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高校的拓展运动还刚刚起步,在拓展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应积极借鉴国外的教学理念。我国在2007年将野外生存训练列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在北方高校,拓展运动已发展成为通过体验式学习达到锻炼身体,拓展个人潜能,增进团队精神,完善自身人格的新兴的体育项目。北方高校体育课可以开展野外、水上、场地和室内拓展项目,对学生进行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训练。北方高校的基本素质拓展运动训练以户外训练为主,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增强团队精神,项目有攀岩、天梯、背摔、高空抓杠等;综合素质拓展运动训练依据运动环境,设置模拟情景对学生实施体验式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

1北方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运动的意义

1.1 拓展运动优化体育教育资源根据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北方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运动训练,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体育教育思想。拓展运动让学生拥有更大的体育课自,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体育心理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身体特点开展的各种拓展运动项目成为新的教学内容,丰富了体育教育资源,并使其得到整合和优化。体育教师将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有机结合,改变了以往体育教学的单一组织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北方高校依据实际教学条件, 开展游戏、攀岩、高架绳网、障碍跑等拓展训练项目[1],完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适应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北方高校开设的拓展训练选修课程,让学生获得体验性学习,挖掘自己的潜能。拓展训练的教育教学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促进了更多学生参与到拓展训练当中。

1.2 拓展运动创新体育课教学方式 高校体育为培养素质型人才实施索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不但传授给学生体育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为此,体育教学中广泛采用游戏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的教学方式[2]。拓展运动教学主要采取游戏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指导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贯彻了学生素质教育的理念。拓展训练课的游戏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体验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活动贯穿于整个拓展运动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北方高校建立了拓展运动训练俱乐部和体育协会开展拓展运动,增强了体育交流与合作。拓展运动的教学突破了教学地点的限制,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为体育课教学增添了活力。

1.3 拓展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拓展运动的体育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体育教师设定情景开展拓展运动,磨练了身心,积累了团队协作能力,达到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这与体育教学目的一致。因此,拓展运动以体验式学习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弥补了以往体育教学中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的教育, 很好地弥补旧的体育课程体系在改善学生心理素质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不足,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拓展运动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2.1 体育教学观念没有更新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师仍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理念进行教学,片面增强学生体质增长,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进行授课。这样会制约着高校体育拓展运动教学的发展。有的教师没有对拓展运动项目进行筛选,而将各种拓展项目教授给学生,这样使学生过于疲于应付,难以适应运动技术规律。一些高校体育教师对于专项必修课,严格按照体育项目的技术特点,向学生讲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缺忽视培养学生的健身能力和兴趣爱好。

2.2 体育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错位一些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各项运动技能测评标准进行评价学生体育的能力,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然而,这样的教学目的却将学生陷入一种被动状态,学生为了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而进行锻炼,没有发自内心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拓展运动在北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 将拓展运动项目课程化拓展运动项目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具有生理学、心理学的理论支撑,应将其纳入课程化。通过拓展运动项目活动中的情景,使学生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学会控制、实现超越自己,积极与他人进行合作。学生在活动中成为主动的角色,获得更多价值。因此,拓展运动具有内在价值促进其自身的课程化进程。

3.2 拓展运动课程化的实施细则北方高校实施拓展运动课程化应具备软硬件设施。首先,体育教师应选择适合大学生的拓展运动项目,借鉴拓展运动的先进培训理念和成熟的培训项目,并设计出个性化的项目方案,将拓展运动进行创新实现拓展运动课程化。其次,体育教师还应考虑开展露营、登山攀岩、伞翼滑翔拓展项目的经费问题[3],不要给学生增加经济负担。教师开展拓展运动应强调灵活适应性,选择比较简单的运动器械。高校进行的拓展运行项目要深入探讨项目内容,强化课程的组织形式。再次,拓展运动应作为素质教育课程化的体育课程,拓展运动要避免体育游戏化。高校的拓展运动课程化的开展要依托学校资源,加强高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获取教学、社会方面的良好效益。在高校进行拓展运动项目需要保证学生的安全,避免受到在运动中受到伤害。体育教师应在拓展运动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上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同时,体育教师设计拓展运动项目应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在运动中享受快乐。最好,拓展运动项目应与体育课教学课程有机地结合,成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运动训练课仅仅以体能活动作为培养大学生素质的一种模式,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成绩评定大学生体育的优劣。

3.3 加强拓展运动项目的师资建设高校开展拓展运动项目需要有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体育教师应具备拓展运动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的能力。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应接受专业的拓展运动项目的培训,使其掌握拓展运动的教学理论,认识到拓展运动的教学目的。体育教师可以去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拓展运动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4]。此后,体育教师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

3.4 科学设计大学体育拓展运动的项目内容高校应科学设计拓展运动项目的课程内容,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在拓展运动项目的场地方面,体育教师可以利用高校周边的公园、广场。在冬季,北方高校可以利用滑雪场作为户外场地训练项目的培训场地。在夏季,北方高校可以利用河流进行漂流等水上项目。这些拓展运动项目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训练,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因此,拓展运动项目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5]。

4拓展运动在北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1 拓展运动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拓展运动项目的实施改变了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场地设施、师资的有效利用,高校调整和创新了体育课程结构,优化了课程资源体系,加强了体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相连,探索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6]。

4.2 拓展运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随着拓展运动在高校的深入开展,大学生参加拓展运动课程的人数不断增加,并对该课程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拓展运动课程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健身,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锻炼效果。大学生经过拓展运动的锻炼,其身体素质指标显著提高。

4.3 拓展运动提高大学生社会交际能力高校开展的拓展运动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大学生在参加拓展运动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勇于接受各种挑战。拓展运动的体验活动使大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大学生能够在压力下实现团队的目标,使大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提高了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增强了将来进行社会交往的信心。

5结论

当前,北方高校积极实施拓展运动项目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高校教学资源的拓展运动项目,并采用学生为教学主体,体育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教学方式加以开展。拓展运动课程培养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为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拓展运动实施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及时调整拓展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拓展式体育课的优势。高校还应对体育教师进行拓展运动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运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建平.体育拓展运动的内容与分类[J].湘南学院学报,2005(5):110.

[2]张剑峰,高绪秀.从拓展运动视角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3):84-86.

[3]张辉.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相关因素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5):35-37.

[4]吴秀美.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运动的重要性及可行性[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80-81.

拓展训练的目的范文第4篇

摘 要 通过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模式的可行性,并对如何促使两者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以求更好地把高校体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两大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模式

一、绪论

这些年来,随着不断扩大的全国各高校招生规模,使得高校现有的体育运动场、机械器材、基础设施变得尤为紧张,甚至有“捉襟见肘”的味道。在体育教师队伍力量方面与专业人才层次结构上远远无法满足现在高校学生体育教育的需求。伴随着我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浪潮,我区高校体育老师迫切需要提高认识,提升素质,需要破除在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终生体育观念上所存在的误区,打破近些年我区高校体育教学教育盲目无序的状态,重建新秩序,以促进我区高校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因此,为改变目前的这一个状况,本文试图通过引入先进的“拓展训练”教学理念来探讨如何改善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模式,以求更好地把高校体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两大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模式的概况

(一)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从一开始被认为当作“船要离港招集船员的旗语”,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把它理解为“在暴风雨到来的时候,一艘船抛锚起航,奔向未知的旅途,去探索一个个充满未知的挑战,并将所遇到的困难一一克服。”

“拓展训练”一般借助山峰、大海、山川等等的自然景物进行团队活动。当前,“拓展训练”其开设的课程一般涵盖“海”、“陆”、“空”等3部分的内容。其中,“海”也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说的“水上项目”,其内容有“游泳”、“扎筏”、“跳水”、“划艇”等活动项目。“陆”也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说的“野外活动”,其内容有“野外露营”、“野外登山”、“野外攀岩”、“野外定向”、“野外生存”等项目活动。“空”也就是在场地专门设置空中项目,包括“跳伞滑翔”、“高架绳网”、“空中断桥”等项目活动。

(二)“拓展训练”的现状

“拓展训练”最早在1939年至1945年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那时候的状况是:在大西洋作战的盟军物资供给被德国所切断。当时潜艇上的战士面临生死大考验,后来发现具有“坚强意志”、“团队精神”、“丰富生存技能”等素质的战士生存了下来而不是年轻的战士。于是英国在一九四一年据此创办了首所海上生存训练学校,用于军事训练,寓意为“在暴风雨到来的时候,一艘船抛锚起航,奔向未知的旅途,去探索一个个充满未知的挑战,并将所遇到的困难一一克服。”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完结之后,这所海上生存训练学校的创办性质从最初的军事训练转换为培养现代人的社会生存、生活、学习的技能训练。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开展“拓展训练”的学校不少于百所。

二十世纪60年代、70年代,“拓展训练”传到香港地区,然后于90年代传入中国内地。内地第一所开展“拓展训练”的学校为“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学校”。

在后来经过历时的发展深化,“拓展”的使用范围被理解为“全新的现代人学习方式与培训方式”。如今,我们中国的“拓展训练”的理念都是引用“国际组织(outward bound)”的培训理念。该培训理念提倡人回到自然,通过户外体验,接受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挑战,并训练人们具有“自我超越、凝聚团队、提升自我、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

三、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一)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模式的理论根据

人们普遍认为,“拓展训练”的实质为“是一项把‘身体活动’当作一种方式的教育教学方法,依照参与培训的对象设定不同的计划、不同的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或者课程。”其实,从广义上讲,“拓展训练”的这种方法跟传统高校体育的教学教育没有实质性的差异,亦就是讲“拓展训练”是体育在“社会功能”上的一种深层次的表现与拓展。所以,对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模式,这是传统的教育教学“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的一种大势所趋。他们之间的依据在于:

首先,在目的上,“拓展训练”跟体育教学教育是相同的。其中,“拓展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自我超越、凝聚团队、提升自我、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与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展,两者在这一目的上是完全相同的。而“拓展训练”的目的更是对“体育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其次,在方法上,“拓展训练”的方法跟体育教学教育的方式是相似的。其中,“拓展训练”的方法是,让人经历自然环境的考验,让人在困境中迎接挑战,并针对人的自身的技能、本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指导训练,如通过机械训练促进人的肌能、通过心理教育培训强化人的心理素质等,以达到具有“超越自我、凝聚团队、提升自我、能生存能发展的能力”。“体育教学”的方式则是经过学生的不断练习,重复训练,促使动作标准化、心理意识的强化、行为的硬化等,达到素质的全面提升,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

再次,在所使用的原理、途径上,“拓展训练”跟体育教学有相同点。不管是“拓展训练”还是体育教学,他们都在“体验式”学习上是相同的。其中,“拓展训练”通过模拟设置具体的情境,让人们经过训练活动来发现、纠正自身存在的缺陷,通过训练来收获体验感受,进而认清自己、改正自己。而体育教学通过教师的面、口、体的传授,让学生通过反复的重复训练获得体验感知。

(二)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模式的可行性

首先,实践的可行性。体育教学在国外发展比较早,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的高校体育教学就开设有了“探险教育”,而“探险教育”正是“拓展训练”的一活动项目,例如像“高空断桥”、“搭天梯”、“闯独木桥”等活动,是“拓展训练”常见的项目,它被很好地融入到了体育教学中。我们从中得知,“体育教学”跟“拓展训练”在内容与方法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模式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并且能够很好地位体育教育服务,起到了拓展体育教学的内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其次,在所需要的运动机械器材、活动场地、基础设施上,“拓展训练”跟体育教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并且在“拓展训练”中所需要的运动机械器材、活动场地、基础设施的成本较低。尤其是,“拓展训练”一般实施“海”、“陆”、“空”三种方式相结合,即场地、水上、野外三结合。这三样东西中,“拓展训练”的场地与高校的操场相适合,“拓展训练”的野外与高校的校园活动区相吻合,虽然高校没有自然的河流,但是“拓展训练”的水上与高校的游泳池是相适应的。而开展“拓展训练”的机械设施、基础设备、护养费也比较低。就例如说,“空中单杠”与“高空断桥”两个训练,往往仅仅需要于2棵树木之间用几根木头即可做一平台,因此花费顶多就几百块钱。再加上,如今的高校校园环境非常漂亮,自然环境非常美丽,完全达到“拓展训练”陶冶人的情操的目的,因此,充分挖掘漂亮的校园自然来进行体育教学,可谓事半功倍。

再次,“拓展训练”的需要几个训练师具有“组织”、“监控”、“引导”、“归纳”等训练本领,这与高校体育教师所具有的素质是相符的,高校的教学一般都具有大专或者本科、研究生学历,他们经过了系统的学习,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体育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师完全可以胜任简单的“拓展培训”教学工作。

四、体育教学如何与“拓展训练”课程模式有效整合

(一)提出体育教学原有的思维理念融合“拓展”教学

在国内,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通常是“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的模式,此类模式可以很好地起到骨干体育教师的先锋带头作用。所以采取“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指导”的模式是很好的体育教学模式。但是无论是在哪个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体育教育都是单向传递,已经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向相偏离。伴随着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我们发现,“拓展训练”更加适合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因为“拓展训练”把活动当作有效的途径,建立了“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训练模式,能够让每个人自动地参与到训练的各个环节中来,让每一个人都有体验,有所锻炼,得到提升。因此,“拓展训练”的课程始终围绕“培养人的自我超越、凝聚团队、提升自我、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而进行训练、教学,很好地做到了寓教于乐,把“挑战性”、“教育性”、“实用性”融合到了教学当中。所以,当对体育教学课程进行设置时,应当从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换位思考,跳出缘由的固定思维、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把“拓展训练”很好地跟体育教学相融合。

(二)促使“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教学环节有效的结合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一般将体育课环节分为“准备阶段”、“活动阶段”、“结束阶段”,这些三段论的教学环节模式是依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规律进行的设置。但是“拓展训练”具备体育教学所具有的“准备阶段”、“活动阶段”、“结束阶段”三阶段外,还更能通过灵活、有趣味、活跃的小环节来激发人们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大家的热情,有效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的功能。这是体育教学所无法尽致的地方,因此,“拓展训练”的教学环节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适应社会要求的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对教学环节进行细致的考量,努力去求有效的教学环节的结合。

(三)需要正确处理指令式的管理与目标性的管理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更多强调的是“指令式”管理,一切活动学生都是在体育老师的“哨声”中按部就班地进行,老师叫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甚至有些教师为了让一些调皮的学生听从指令,不惜责骂学生促使他们服从。这种方法教学管理已经不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而“拓展训练”采取个人与团队的目标有效地结合来训练的教学管理,分够实现坚持“以人为本,让学于生”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教学的参与的主人。因此,在引入“拓展训练”模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借鉴与吸收“拓展训练”良好的目标管理方法,正确处理指令式的管理与目标性的管理,在需要“指令式”管理的时候用指令式,在需要目标性管理时,注意在已有的管理方式上做调整。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模式有利于改变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局面。两者教学结合具有互补性,并且具有引入的可行性,但是我们要正确处理两者有效整合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最终引入“拓展训练”来拓展、丰富体育教学的手段、功能。

参考文献:

[1] 胡仲秋,沈纲.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模式的探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4(09).

拓展训练的目的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拓展训练 教学效果1 高校拓展训练的现状与问题

拓展训练自1995年传入国内,通过企业运作的方式运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迅速形成适应社会各层面需求的完善的课程体系。16年以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拓展训练课程与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原理、培养目标、教学过程有诸多相近之处,使得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成为可能。在2000年左右,高校开始逐步引入拓展训练。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和安全规范体系等方面经过社会层面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为高校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在拓展训练实践中依旧发现高校开展拓展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以过程为指导,忽视拓展训练核心内涵。由于专业的拓展训练场地制约,许多高校在引进项目时受到限制,只能选择简单、分散、易操作、游戏性强的项目。同时,由于没有全面理解和认识拓展训练的内涵和价值,只是把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颖的、类似于游戏的教学形式,关注其娱乐性和观赏性而忽略了拓展训练的深层次内涵——通过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揭示一个组织运行所面临的各种情况。这其中,广泛涉及到组织文化、战略决策、沟通协调、计划实施、资源整合、人员分配、突破创新、调整与转型等方面。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仅仅把拓展训练当作趣味游戏来做,基本素质与素养没有得到根本性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

(2)以形式定项目,忽视拓展训练本质特性。由于不能全面、深刻认识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深度挖掘项目内涵,延伸项目知识背景,而只着眼于形式,因此选择项目时,侧重于趣味性、观赏性、操作性和安全性,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完整有效的培养方案。被选择的训练项目凌乱不成体系,项目之间没有联系性与层次感,不能环环相扣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

2 项目教学法在提高拓展训练效果中的应用策略与方法

2.1 项目教学法

2.1.1 项目教学法的涵义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其实施的流程如下:

2.1.2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实践性。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2)自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和展示形式,使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3)发展性。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相结合,构成实现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4)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的特点;(5)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探索是运用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时的多样性与选择性。

2.1.3 项目教学法的评估

项目教学法的评估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提升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后期的反思总结。

2.2 项目教学法实践性体现——根据需求明确项目主题,建立完善课程体系

(1)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将社会需求分类中心化。通过走访各种类型的个人、单位与组织,了解它们在综合素质中非智力、智力等方面对员工的要求,并通过筛选、归纳、分类的流程,确立总项目主题及第二、第三项目主题,确定项目任务,从而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2)针对训练目标储备项目,建立系统的拓展训练项目回顾体系。按照项目主题的需要,对拓展训练各项目依据不同内涵进行归类,并结合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内容进一步挖掘,建立完整系统的回顾体系。

2.3 项目教学法发展性体现——合理分解项目,发挥拓展训练特征实现培养目标

拓展训练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以达到提升个人、团队的竞争力的目的,我们将其视为长期项目。竞争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各角度全方位打造,例如:组织、计划、协调、沟通、合作等,每一方面作为阶段项目。根据长期项目和阶段项目的目标指向,全面系统考虑、选择拓展训练项目。拓展训练项目的内涵需要存在一定重合,前一个项目通过总结、回顾得到相应的经验教训可以用到下一个项目中,结合戴明环原理形成连贯、渐进的系统。

2.4 项目教学法自主性体现——充分放权,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在拓展训练教学中,老师只需布置项目的目标、要求、规则、注意事项等内容。至于如何完成,不再做任何指导和提示。这种情况下的充分放权,可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其能创造性的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2.5 项目教学法开放性体现——考核拓展训练项目实施中表现,发掘现象,结合理论,总结归纳

项目教学法的后两个环节是检查评估与归纳应用。将这两个环节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体现拓展训练的核心价值,大大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认真观察,发现拓展训练的项目完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结合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分析出现该现象的机理,进一步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归纳形成观念意识、方式方法、技能技巧,能运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