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日前,《北京市“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紧扣“全民参与”主线,立足首都特大消费型城市特点,内容涵盖市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向广大市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发起的号召,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节能减排的倡议,是引导全民共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指南。
三大目标
《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要达到三大目标:
一是公众节能减排理念深入普及,如家庭节能减排宣传材料普及率城区≥75%,郊区≥70%,中小学节能减排教育课程开设率达到100%,每万人拥有百名以上节能减排志愿者等。
二是节能减排行为不断深化,市民经常参加节能减排活动的人数比例≥80%,二级及以上能效产品市场占有率≥80%。市发改委资环处副处长郭庆山解释,《行动计划》对此目标的设定,意在从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着手,树立节能减排意识。
三是节能减排先进典范广泛创建,评选创建500户节能减排家庭标兵和100个节能减排示范社区、500个节能减排示范企业和10个节能环保低碳园区、500所绿色学校和50个节约型机关等,而且每年评选设立10个节能减排新闻奖。
五大主题活动
《行动计划》提出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五大主题活动:
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减排科普知识进家庭社区、进政府机关、进学校等“十进”活动。编制节能减排科普挂图、科普知识读本、《首都节能减排公民指导手册》、创意科普剧等科普宣传品,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知识。建设一批科普教育基地,支持有条件的科普教育场所设立专门展区,向公众展示开展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科普实践活动。
二是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移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节能减排“四个一”主题宣传活动。制作一批以节能减排知识、法规、政策、行为宣传引导等内容的公益广告。组织一批节能减排优秀方案征集、知识竞赛、公益演出、法规宣讲等特色宣传活动。拍摄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故事性强、科普性强、富有教育意义的节能减排主题宣传片。组织一系列节能减排方面的展示展览活动。
三是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节能减排‘一二一’模式”。倡导每位市民做到每天进行一次以上节能减排相关活动、每年学会两种以上节能减排新知识新方法、每年参与一次以上大型节能减排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企事业单位等各类机构设置不少于一名节能减排专兼职岗位、每年开展两次以上的节能减排专题推广活动、每年召开一次创优评选活动,鼓励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活动。
四是鼓励相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基础性技术创新活动。组织“节能减排科技需求调研“系列活动。开展“节能减排创新创造”系列活动,研究开发一批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新技术与新产品。建设“节能减排适用技术成果库”,开展“节能减排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系列活动。
五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评选标准体系,评选创建出一批理念新、行动实、示范效果好、诚信度高的绿色发展典范。持续加强本市绿色发展成就的宣传推介,绘制绿色发展地图,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资讯,推介节能减排实践示范标杆。
推进十大领域行动
《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十大领域行动。包括:
一是家庭社区节能减排行动。倡导家庭节能减排行动十件事。组织开展万户居民家庭节能示范创建活动。搭建节能减排社区服务平台,开办周末社区旧货交易市场。推广社区“绿袖标”服务行动,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组织开展社区节能减排小窍门入户宣讲等活动。深化开展社区垃圾分类收集活动,鼓励分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和安装厨余垃圾就地制肥设施。
二是政府机构节能减排行动。推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6个办公行为习惯。深入开展政府绿色采购、强制采购具有高效节能、环境标志的办公设备和照明产品。推行政府机构合理用能,着重建立定额管理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节奖超罚等制度。带头践行公务绿色出行,严禁超标准、超编制采购公务用车,推动公务车节油。
三是学校节能减排行动。加强校园节能减排知识教育,组织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征文、摄影、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打造节能减排校园创新阵地,加强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支持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技术项目合作。组织校园节能减排宣教队伍,在中小学组建20万人的小卫士护卫队,在高等院校组织10万人节能减排志愿者。积极推进校园节能减排,实现餐厨垃圾“日产日清”和规范化回收处置,加强公共水房、实验室等用电智能管理。
四是企业和园区节能减排行动。广泛发动企业职工参与节能减排,广泛开展“我为企业节能减排献计策”的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小创新、小窍门等活动。组织行业能效领跑者活动,开展重点用能企业与国际国内同行业能效现金水平对标活动。积极创建节能环保低碳园区,鼓励高标准规划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推动入园企业间形成能源资源阶梯循环利用体系。支持企业加强能源审计和情结生产审核。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活动,鼓励企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和能源管理中心,培养1500名能源管理师。
五是农村节能减排行动。统筹推动农村生活领域节能,积极开展农民住宅抗震节能改造工作,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达标工作,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方式。深入挖掘设施农业和农机节能,示范推广一批节能省力专用设施农机具。广泛推广节约型农业种植模式,持续推行“区域灌溉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试点。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六是宾馆饭店节能减排行动。积极推广绿色服务,鼓励减少一次性可用物资消耗量,推广绿色餐饮服务。健全符合行业特点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鼓励建立合理用能指南和内部巡视检查制度。推行能耗水耗设备智能化管理,全面普及节水设备。推进餐厨垃圾定向回收和集中处置,建立餐厨垃圾分类责任人制度和排放网络登记申报机制。
七是商场超市节能减排行动。深入开展节能超市创建活动,建立节能减排产品的畅通供应渠道。加强绿色消费标识引导,鼓励商场超市设立节能产品展销专区或专柜。继续推行“限塑”与“限制过度包装”活动。开展节能减排日常自查见效活动。
八是休闲场所节能减排行动。加强节约用电管理,加快安装LED、太阳能灯等高效照明产品。强化水资源的集约利用,严格限制高耗能水行业发展,全面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节水产品、器具。倡导绿色文明的休憩娱乐方式,布放位置醒目、有利于游客投放废物的分类垃圾箱。加大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园林绿色废弃物的多元收集、专业回收、集中处置模式。
九是建设工地节能减排行动。推进施工工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严格执行禁止与限制落后淘汰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现行有关规定和标准规范,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高能效设备。加强施工工地污染减排防治。加强施工现场噪音和振动控制,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加强建设施工工地标准化管理,定期评选创建节能减排型工地。创建节能减型工地活动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信用评价挂钩。申报市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的项目应符合创建节能减排型工地基本要求。
十是交通节能减排行动。鼓励乘坐公共交通,提倡大型超市、商场开设班车。鼓励自行车出行,推进不同自行车租赁公司之间形成资源统一共享机制。持续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环境,建立“无缝隙”交通换乘系统和微循环交通网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组建5万辆规模“绿色车队”。开展绿色出行宣传引导,推行泊车熄火,轻装行车灯节油措施。
八项重点活动
在《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的十大领域行动中,市发改委联合市住建委等其他相关委办局,对其中的重点活动进行了具体说明。包括:
组织开展家庭社会区万户居民家庭节能示范创建活动
家庭是全社社会节能减排工作的实践者。为倡导崇尚节能减排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计划》在社区、大型家具建材市场开办居民家庭节能改造课堂。研究支持政策,鼓励居民家庭结合家庭装修自愿开展节能改造,完成上万户居民家庭节能示范改造。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家庭标兵”评选活动,对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家庭给予荣誉和奖励。
组织校园节能减排宣教和志愿者队伍
在大力加强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要强化以节能减排为内容的校园主体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培育节能环保技术专业人士,将学校打造为节能减排基础教育、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的阵地。在中小学组建20万人的小卫士护卫队,动员学生参与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活动。通过“大手带小手,小手拉大手”全面提升家庭节能减排意识。在有节能减排相关专业和配套设施条件的学校,鼓励学校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的节能减排教学实践基地。在高等院校组织10万人节能减排志愿者,走近家庭社区、工业企业等进行节能减排理念、知识宣讲。
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活动
鼓励企业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十二五”期间鼓励企业建立完善节能管理机构,设立能源管理岗位,明确节能工作任务和职责。在电力、供热、交通灯重点领域企业,推行能源管理师制度,累计培养1500名能源管理师,基本实现全市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由能源管理师担任。鼓励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促进企业科学用能、合理用能。
宾馆饭店推进餐厨垃圾定向回收和集中处置活动
宾馆是城市资源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打造首都服务的绿色品牌形象意义重大。未来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配置餐厨垃圾油水分离装置,配置分类收集容器。在餐饮服务单位推广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餐厨废弃油脂集中统一,规范有序收集、运输和处理。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网络登记申报机制,鼓励餐饮服务单位积极参与申报登记。
深入开展节能超市创建活动
商场超市是引导绿色消费行为的主要阵地。未来五年,本市将进一步加强“节能超市”的宣传和建设,将电子商务网站、专营店、商场超市专区专柜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建立节能减排产品的畅通供应渠道,提高消费者对“节能超市”的认知度。并计划开展节能减排产品集中展示推广活动,在每年节能宣传周期间,组织节能减排产品特价促销品类折扣促销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商场超市的绿色商务服务功能,推广绿色产品。引导市民绿色消费、文明消费。
休闲场所加强节约用电管理活动
北京集聚的丰富文化、体育与休闲娱乐资源设施,是市民业余活动的重要空间。要在广泛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同时,完善公共服务,加强这些场所用地、用水节约管理。减少文博场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城市户外景观等大规模用电场所亮灯时间和降低开灯等级,在非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一律按平日要求开启夜景景观照明设施。加快安装LED、太阳能灯等高效照明产品,改进电路布设和控制方式,优化照明系统运行。关闭非必要使用的户外广告牌、霓虹灯等设施设备和大功率用电设施设备。倡导在自然光足够亮的情况下不使用照明设备,做到人走灯关,杜绝浪费现象发生。
加强建设施工工地污染减排防治活动
建设工地是建筑节能减排工作一个重要领域,是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延伸。要加强施工现场噪音和振动控制,确保现场噪音排放不超过国家标准。使用密目式防护网、定期喷水等措施减少施工现场扬尘。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处理。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加强可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其他建筑垃圾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垃圾。并加强建筑施工工地的标准化管理,定期评选创建节能减排型工地。创建节能减排工地活动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信用评价挂钩。申报市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的项目应符合创建节能减排型工地基本要求。
[关键词] 环境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学会撰写英文摘要,提高英文写作能力,掌握阅读和翻译环境工程英文文献的基本技能。一方面,为毕业论文服务;另一方面,为适应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和专业研究的需要。结合本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一、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时少,任务重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不太合理,课程学时安排少。很多学校往往把专业英语开设在大三第一学期,与专业课程的开设基本上是同步的。由于此时学生的专业课程刚刚开始,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此外,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专业词汇量大,长句多,知识性强,要通过短短的20~30学时掌握相应外文文献的阅读、翻译和写作技巧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缺乏主动性。
2.教材种类少,教学内容不明确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公开出版的很少,很多学校采用的教材均是自行编写的,选文大多来源于欧美大学相关专业的一些教材、硕(博)士论文、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从网站下载的材料、报刊科技评论等,有的是全文选用,有的是节选部分章节或段落,难度深浅不一,随意性强,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此外,由于学时少,很多任课教师往往会选择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筛选相应的内容,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采用翻译和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一言堂”、“满堂灌”,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机会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学手段也相对落后,多采用教师讲授和板书的形式,很少采用多媒体教学。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有枯燥的词句翻译,没有图示讲解,也没有相配套的语音辅助资料,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一般都是由专业教师担任的,很多专业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较高,但是没有经过专门的英语教学训练和口语训练,缺乏用英语授课的能力,对英语教学的方法不熟悉,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而且,由于对专业英语课程不够重视,任课老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5.课程考核方式
专业英语的考核主要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考试内容侧重对词汇掌握、阅读翻译能力的考核,对听、说、写能力缺乏具体的考核内容。而且很多内容都是课文中讲解过的,这样主观上给学生一种消极应对的态度,无法真正地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1.明确教学目标,重视教材建设
专业英语注重实用性,不仅包括本科毕业论文中的英文摘要,还包括进入社会后的诸如英语面试、基本专业资料的阅读等应用。因此,文章难度选择应该在能够清楚地介绍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难度适中,篇幅不宜太长,有代表性的专业词汇出现频率要高些。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注意专业知识的导入,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文体的选择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性,除了专业文献,还应增加广告、产品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等文体。
2.改革授课形式,加强师生互动
(1)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多样化,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本身是枯燥的,再加上专业课程的滞后,畏难情绪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尽可能采用趣味性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涉及很多水、气、土壤等介质中的环境现象与过程的描述以及污染控制工程流程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或较抽象、学习起来较困难的内容借助多媒体、录像、图片、电影、动画等工具,以此来提高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直观、信息量大,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受到直接的刺激,提高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各类除尘器(precipitator)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类除尘器的内部结构剖面图和工作原理的仿真动画,使之生动易懂。
(2)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听、说、读、写、译训练,要想在短短的每周2~3学时的课堂上完成是不现实的。笔者在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首先要做到课前预习,就下次课即将讲授的新词汇短语、新课文、背景等进行预习,并采取课堂随机点名检查的方式进行考核,计入平时成绩。其次,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写译练习,要求用英文回答每个单元后的问答题,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复习了英语。
(3)课堂注重听、说、读、写、译全方位训练
与基础英语相比,专业英语有自身的特点,除了专业词汇、术语及特定的构词方法外,还有科技文体、句法结构、语态、时态等方面的特点,这些是专业英语课程需要重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当然,考虑到专业英语的实用性,也不能忽略听说能力的培养。
听。听力训练可以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教师用双语讲课,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环境,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科教光盘,如Discovery中关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科普类的环保小短片。在锻炼专业英语听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开口锻炼的机会。正式上课前,可以开展“3分钟演讲”之类的英语口语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轮流安排让每位同学朗读3~4个句子,或者就课堂提问要求学生尽量用英文回答。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和表达能力,能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读。要提高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能力,首先要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环境工程专业词汇很多都是复合词、缩略词及利用前后缀构成的派生词。因此在每个单元的词汇教学中,应注重构词法的分析,介绍一些常见的前后缀和词根以及词性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如硝酸盐(nitrate)、亚硝酸盐(nitrite)、硫酸盐(sulphate)、硫化物(sulfide),等等。在课堂上要多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学习一个词根后,立刻给出一个含有该词根的新词让学生进行联想学习。
专业英语注重行文连贯、简洁,力求客观和准确,句子以长句和被动语态居多,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非限定动词和后主定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穿插科技英语文体的介绍和翻译技巧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尤其是复杂长句句子结构能力。通过典型句子分析,结合专业知识背景,训练学生分清句子种类、找句子主干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每个句子中的主句以不同颜色和字体与修饰成分区分开,将谓语以粗体字显示,并让学生共同参与朗读,使他们在读句和断句的同时了解句子的语法构成。
写译。对于很多高校,大三学生开设专业英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毕业论文服务。这一点直接表现为毕业论文的外文翻译任务和正文中英文标题、英文摘要和图表的英文翻译。根据笔者多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体会,很多学生往往借助电子工具或在线翻译软件来完成,结果驴唇不对马嘴。因此,除了加强课堂讲解训练,课后布置适当的汉英和英汉翻译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根据毕业论文课题的要求查阅相关外文文献,在阅读文献的同时,掌握英文摘要的撰写。
3.更新考核方式,注重课堂考核
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考核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如在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安排适当的测试,综合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出勤等方面。期末考试试题题型尽量多样化,可以增加口试、摘要写作等内容。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既是一门语言课,又具有专业课的特点。专业英语任课教师既要熟悉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掌握各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还需要较高的听、说、读、写、译水平,同时具备一定的英语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方式、多渠道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稳定教师队伍,不能随意指定。其次,对专业英语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或者提供出国或访学的机会,开阔眼界,提高英语口语授课的能力和水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发挥专业英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月生,夏祥翔.论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07,34(10):119-123.
[2]徐进.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227-228.
[3]俞乐.互动式教学法在生物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江教育论坛,2010,(1):56-57.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地理核心素养”已成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聚焦点之一。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确定为地理核心素养。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回看2016年全国文综Ⅰ、Ⅱ、Ⅲ卷中的地理试题,不难发现“地理核心素养”已在试题中闪耀着光芒(表1),指引着中学地理教育的“课改”方向。
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内在品质,难以直接观测。上述高考试题的设计,总体上以“素养立意”,以“学科内容为载体”,借助相对复杂的“现实情境”,向学生呈现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地理特征的分析、综合比较,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地理因果联系与依存关系的分析、推理,以及绘图与图解等具体任务。通过考生应对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各种外在表现,考量考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试题设计以“情境、学科内容和任务”为基本路径,考查考生发现问题、辨析概念、建立关系和验证假设的能力,以及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应用地理学科方法的正确性。
毋庸置疑,高考试题的价值取向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中学地理课改态势。地理核心素养考查将成为高考试题命制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从“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重点测试与考查考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状况。
(汤国荣/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二、 试题详析
一道闪耀着人地协调观考查的好题
【全国Ⅲ卷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2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1) 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评析】本题以甘肃瓜州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为情境,考查考生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分析和评判区域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试题基于能源结构优化的大背景,借助甘肃瓜州区域背景,取材当地风电热电开发,以“风电利用特点解读-瓜州风电开发区位分析-瓜州能源利用可持续策略”为线索,给出图文材料(瓜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甘肃酒泉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情况,年大风日数分布示意图),设问检测学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第(1)题的问题设置中,要求学生借助对比的方法,从不同能源自身特点及开发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要因地制宜推进区域能源开发。第(2)、(3)问的分析,需要考生借助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深入挖掘图文信息,通过小尺度区域内部差异的对比,从能源分布差异,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等视角进行分析,着力于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的空间特征,并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第(4)题设问中,依据“电网稳定性”的实际能源利用情境,在区域背景中将热电配建问题提出,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实例分析原因。整个题组设置线索清晰,通过图文信息结合的方式,将对“人地协调观”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通过有梯度的问题设置展开。试题情境紧密联系我国的新能源开发建设和政策,展现地理学科知识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看待地理事物变迁,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开发条件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学生要具备国家情怀和世界眼光,关注地方、国家、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不仅落实了课标中“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的理念,也彰显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解题思路】风能资源近年来以其可再生性和清洁环保的特点被追捧,但是风能资源开发又受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甘肃瓜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以其自身区域特点获批建设大量风电基地,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做出贡献,但是其开发受到很多限制并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为许多新能源开发和区域发展提供了经验。
第(1)题,本题考查分析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即风能资源对比于煤炭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环境效益更理想,而风能资源对比于水能,同样清洁可再生,但是水能开发对岩石圈、水圈产生破坏性影响。无论何种资源开发,必须站在“资源”和“开发”的维度,从人地协调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人类对资源开发的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不同圈层会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不同的能源特点不同,其开发中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有差异,运用对比方法,从不同视角展开分析是解这类题的关键。
第(2)、(3)题分别从瓜州大型风电场建设的自然区位优势和区位限制角度设问。第(2)题,大型风电场建设的自然区位主要从风电场建设的需求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角度考虑,风电基地建设需当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同时风电基地本省对土地资源占用较少。基于图文信息,区域特征和学科知识的思考,该区域为西北区,近冬季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摩擦力小,又加上地形平坦,山口狭管效益,故多大风天气;西北地区荒地多,地面沙漠、戈壁广布,地形平坦,建设风电场土地资源利用好。第(3)题,风电场建设主要的限制因素,即包括风电场自身建设劣势也包括区域特点对其建设的限制。不同的时期,人类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开发能力不同,同时不同的能源资源开发对人类的要求和影响也有差异。联系区域特征主要从社会经因素分析,可从电能市场需求,输电距离、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分析。
第(4)题,本题考查比较风电和热电的特点之一稳定性。瓜州受冬季风影响显著,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了风力发电的不稳定,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满足人类需要的潜力有限,只有建设热电站进行电力调节,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形式补充电量,才能保障电网的稳定性。分析此题需要学生理解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具备良好的资源观,环境观,自然观,能够结合人地矛盾,分析和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导向】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这一核心素养重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作用的方式、强度和后果均有差异。综观2016年全国文综卷的地理试题,“人地协调观”是试题设计的主线,绝大部试题渗透考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的考查要求。试题设计将地理概念或者地理事象置于学生熟悉的或者时事性的情境中,利用情境化任务蕴含的线索,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多维度辨析地理事项的能力,综合思考、判断、评价、理解分析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区域主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将情境问题的探究任务蕴含到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线索中,学生借助任务驱动主动建构学习力,提升核心素养。在相关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选择区域中独特的人类活动,设置具有一定梯度和思维深度的“问题链”,以引导学生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思维模式,对比、综合等探究方法,从区域环境特征入手对“问题链”进行有效探究,从而科学认识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虞文君/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泰河中学)
一道闪耀着综合思维考查的好题
【全国Ⅲ卷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3)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
【评析】本题为综合性试题,在给定图文资料基础上,分别从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地理等角度,综合考查考生的地理信息阅读、分析、提取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内容全面,涉及面广,对考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也涉及了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环境效应等问题。
本题以玛瑙斯西北部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热带雨林风光旅行记录为载体,考查分析内格罗河河水水质特点、河流上桥梁少的原因、评价人类活动(旅游观光业)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地理核心知识,考查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内格罗河意思为“黑河”,是南美洲亚马孙河左岸最大支流。发源于哥伦比亚东部山地的爪伊尼亚河在圣卡洛斯附近汇合卡西基亚雷河后被称为内格罗河,河流流经巴西西北部,向东南流,接纳布朗库河等支流,在马瑙斯以下17千米处注入亚马孙河,全长约2 000千米。流域内炎热多雨,人烟稀少,因流域沿岸沼泽多腐殖质,河水黝黑,称之为“黑河”,译为内格罗河。
试题借助图文信息,向考生展现平时陌生的热带雨林环境及内格罗河流域现实场景,要求考生认识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一步考查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腐殖质、泥沙);第二步考查自然环境下的人类文化景观(桥梁);第三步考查人类对热带雨林开发的可能性,并以开发性的设问出现,再次考查人地关系、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地理行为的综合思维。三个设问层层递进,从热带雨林的现实情景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全面且系统的考查自然地理要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自然、人文要素与人地关系发展的综合性问题。
首先,能从多个维度解释内格罗河为“黑河”的原因;分析该区域的气温、降水、地形、植被、沼泽等自然要素对生物、河流泥沙含量的综合影响,体现了“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的综合思维目标要求。其次,通过 “含沙量少”、“河上很少有桥”的设问,突破“含沙量大”、“修建桥梁的区位因素”、“桥梁(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意义”等传统的思维路径,对考生的逆向思维品质和能力有很好的考查。再次,热带雨林旅游产品对游客有强大的吸引力,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及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是否拓展该地的旅游业成为环保人士和产业开发人士争论的话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既要有经济的发展,又要有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保障,热带雨林的保护不仅是所在国的责任,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对该问题进行辩证的思考,需要考生从正反两方面提供支持所持观点的充足证据;该思维过程的考查,再次体现了“系统、全面、辩证的看待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这一核心素养。该试题也具有引导考生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渗透人类应因地制宜、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谋求人地和谐价值取向的地理学科综合教育目标的功能。
【解题思路】第(1)题,先确认腐殖质是指已死的生物体在环境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呈黑褐色。其形成主要受气候、地形、水文、生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气温、降水条件对生物生长的影响,生物在气温条件下的分解作用,地形条件和水文条件对腐殖质沉积作用的影响,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综合作用,可以形成 “黑河”。在热带雨林环境下,气温高,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利于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复杂,动物繁多;沼泽水体内物种丰富,生物残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微生物分解迅速,留下众多的腐殖质;沼泽及河流地势低,利于众多腐殖质沉积。河流含沙量大小受流域植被、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地形坡度、流速、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热带雨林环境植被繁茂,对地表泥沙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平坦的地形,降水对土壤的侵蚀弱,水土流失少;河流地处平原加上宽阔的河道,流速慢,搬运能力弱;沼泽和宽阔的河道地势低,流速慢,泥沙沉积;多种因素叠加,河流含沙量很小。
第(2)题,桥梁作为文化景观,是交通运输线的一部分,起到连接河流两岸陆路交通的作用。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气候湿热,人类开发较晚,人烟稀少,人类经济活动的密度小,现代陆路交通线路极少;该流域降水极为丰富,河流水量大,水流稳定且平稳,水运能力强;河流支流四通八达,水网稠密,自然组成了稠密的内河运输网,能基本满足区内各个方向上有限的交通运输需求。图中信息显示,河面宽阔,修建桥梁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人类交通建设活动会破坏热带雨林环境。
第(3)题,从文字情景的“热带雨林风光”、“景色令人震撼”的视角,进行了开放性试题的设计,要求考生明确表明态度,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当然,考生在作答时只需要就一种观点进行阐述就可以。为了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需要科学地分析人类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挖掘其作用机理及其内涵,更好地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旅游开发条件评价主要从旅游业发展利弊、旅游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对旅游资源环境影响等角度加以思考。考生如果选择赞同拓展旅游业的这种观点,则通过图文信息资料和前面的分析归纳,很容易看出,该地独特热带雨林风光和充满魅力的印第安文化,其游览价值的独特性异常突出;旅游对经济环境的有利影响最为显著,还能增长当地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加强文化交流等。考生如果选择不赞同拓展旅游业的这种观点,则主要从旅游产业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基础设施的建设会造成生态破坏、对原始文化的冲击、旅游活动受自然威胁大等角度进行论证。
【教学导向】综合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综合思维是地理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2016全国三套试卷,都突显了“多视角重内涵,多层次重逻辑”的测试特点,为考生创建了学以致用的地理综合思维展示平台,引导考生运用地理学科独特的视角,关注时代、分析现象、思考现实、明辨事理。试卷具有考核目标全面、综合性强的特点,几乎所有地理试题的解答都需要运用综合思维。因此,地理教师在地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将地理现象分解成若干要素、方面、类型,分析与比较它们的属性、特点;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二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利用区域综合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判断与评价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正确与否,预测地理事象或区域特征的发展演化。三是通过特殊现实问题情境的设置,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训练。四是尽可能搭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平台,给学生展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最终结果的机会。
(季凤军/浙江省绍兴市鲁迅高级中学)
一道闪耀着区域认知考查的好题
【全国Ⅰ卷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4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它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评析】本组试题以茉莉生长特性、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现状为情景,考查学生借助区域认知方法,运用综合思维解释、分析地理事象以及落实人地协调发展观的核心素养。
试题借助广西横县茉莉花茶特色产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比较说明茉莉生长气候条件、解读小区域种植优势、分析花茶厂区位布局、阐明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经验的借鉴作用以及指明茉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试题涉及的考点虽为常规的农业区位、产业布局、区域可持续发展,但试题对区域认知提出了极高的能力要求。区域认知注重差异比较法的运用,说明茉莉生长气候条件涉及区域间气候特征的差异性比较,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利于茉莉种植涉及区域内小范围地形特征的差异性比较,学生不仅需要调用苏浙区域相关气候的储备知识,更需要深入挖掘“河流冲积平原、地势较高、旱地”的隐性信息,试题要求学生综合考虑生长特性、气候角度、地形与排灌、土壤等相互关系,考查学生从区域和地方两个不同空间尺度综合分析区域和地方自然要素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区域认知除注重差异比较法以外,对区域联系也提出了考查要求,解读花茶厂集聚横县首先需建立县城与横县两者的内部联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原料地距离、交通、基础设施、市场等因素才能得以全面解答。横县茉莉花产业的经验对其它贫困县的启示和茉莉花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的发展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均以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现状为区域背景,客观评价区域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及探讨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对策。本组试题选材源自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创设茉莉花相关的情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渗透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解题思路】独特的地理气候赋予横县种植茉莉花的优越条件,横县人致力于培育和壮大茉莉花(茶)产业,推进茉莉花(茶)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和茉莉花茶加工基地,先后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横县依托茉莉花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旅游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效益,为特色资源优势明显但特色品牌尚未做强的区域发展提供了些许借鉴。
第(1)题,区域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是通过影响热量、水分、光照等要素实现的,材料明确指出茉莉具有喜高温、抗寒性差、花蕾孕育及开放对温度要求较高(25℃~37℃)、喜光、生长旺季水分需求大、土壤过湿不利根系发育的生长习性,广西横县和苏浙均位于季风气候区,具有雨热同期的共同特征,但苏浙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且纬度更高,冬季受北方强冷气流影响发生低温冻害、寒潮机率更大,这不利于抗寒性差的茉莉生长,且茉莉生长旺季刚好处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梅雨期和伏旱期,梅雨期土壤过湿、伏旱期水分缺乏及极端高温天气多发的特征将危害茉莉的根系发育和花蕾孕育开放,而横县纬度更低,加上北部地形影响,气候条件中气温和降水组合更适合茉莉生长需求。调用相关区域知识储备,运用区域间差异比较的方法加以综合处理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第(2)题,该小题需要运用区域内部比较的方法,分析地势高处、低处对茉莉种植产生的差异性影响,整合出地势高处种植茉莉的优势条件。设问中“地势较高利于茉莉种植”隐含了与较低处相比的设问要求。与较低处相比,地势较高处具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不易积水的独特优势,同时兼备了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的共同优势。
第(3)题,材料信息“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提示了茉莉花保鲜期短的信息,设问“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提示了当地花茶加工产业生产规模大,这就对茉莉花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高要求,综合上述信息分析得出茉莉花茶厂的区域布局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满足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的要求。解答本题还需挖掘图4提供的信息,运用区域联系的方法,综合考虑横县与南宁的空间关系,考虑县城作为横县的核心城镇,具有横县内部诸如基础设施、交通方面等独特优势,综合上述即可。
第(4)题,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发展经验对其它贫困县的启示,只需深入解读“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的文字信息,即可整理得出“发挥区域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规模化种植增强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茉莉花茶专业化生产”的答案,此问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整合材料的能力;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需从“加强科技投入保持特色产业竞争优势,致力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和开发相关第三产业”的角度入手,促进当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此问重点考查人地协调发展观的核心素养。
【教学导向】区域认知是指人们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区域认知这一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形成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和习惯,正确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的能力,正确评价区域发展方向和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得失的能力。学业评价对区域认识的测量,主要是检测考生运用区域认识的方法与工具对具体区域分析的熟练程度。依据区域认知的水平划分,相应试题设计体现层次性考查的特点,如根据提示将地理事象置于区域中加以认识、归纳区域特征、从区域视角收集区域信息认知地理事象、能够在特定复杂的地理事象中整理并列举评析区域决策的相关论据、全面正确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等。
区域认知是学生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的重要方法,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试题命制秉承的价值取向。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落实区域认知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开始,帮助学生构建区域相关的知识结构,强化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联系等方法的应用,促使区域认知通过感觉、感知、想象、思维等形式内化成学生头脑中区域认知的思维过程。
(袁含沙/浙江省绍兴市越州中学)
一组闪耀着地理实践力考查的好题
【全国Ⅰ卷7~9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5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答案:7.C 8.B 9.D
【评析】本组题以天津贝壳堤的形成、分布、变化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和野外考察信息的表达与分析应用的技能以及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事象动态形成过程的核心素养。
本组题情境取自真实客观的地理事物分布,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但又不是照搬教学内容,而是神似形异。这种神似形异,体现在试题背景材料的设置上有一定的生活情景的迁移和知识背景的迁移,生动再现地理知识的自然状态,体现探究活动的魅力,体现学生在新情景中对知识较高层次的理解和运用,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真实联系。从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看,问题情境多为距离考生很远的学科背景,而不是解决考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加上平时教学中长期进行这样的测试,使得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减弱。虽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但在高考试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所占比例过小,即使有,大多数也只是提供一个背景,而不是解决现实问题。本组题与考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试题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是一组闪烁着核心素养的好题。
【解题思路】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形成于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地貌学家称为“死亡的海岸洲堤”。贝壳堤是天津地区特有的地貌,它是几千年来,由海生贝类动物在海潮推动下,逐渐堆积而成的古渤海岸线的标志。贝壳堤真实地记录了天津沧海桑田的过程。
第7题,贝壳堤是粉砂淤泥质海岸带在波浪的作用下,将淘洗后的生物介壳冲向岸边形成的堆积体。波浪的冲刷使海滩坡度增大,底质粗化,底部的贝壳类介壳被海水冲到岸边,堆积在线附近,经长期作用便形成贝壳堤。当海岸带泥沙来源充分,海滩泥沙堆积作用旺盛时,贝壳堤停止发育。多次的冲淤变化便留下多条贝壳堤,可以作为古海岸线迁移的标志。贝壳堤的形成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粉沙淤泥岸、相对海水侵蚀背景和丰富的贝壳物源。贝类喜生长、繁殖在海水清澈透光、营养丰富的细砂与粉砂质海底,经波浪特别是激浪的作用,在岸坡坡度适宜的条件下,贝壳及沙便堆积下来,于线附近生成贝壳堤。黄河是世界著名含沙量大河流,曾7次大改道,当摆动到山东入海时,天津沿海一带的自然条件利于贝壳堤形成与发展;而北移到天津一带入海时,海水浊度加大,岸坡坡度变缓,其生态环境和动力条件均不利于贝壳堤形成。因此贝壳堤不仅代表了该处某一时期的海岸线位置,也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
第8题,海浪潮汐运动以侵蚀为主,将贝壳搬移到海岸堆积,随着贝壳的逐年累积,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贝壳滩脊海岸。一旦黄河改道,贝壳堤及以海水较淡而浑浊的淤泥岸不利于贝壳生长而停止。在贝壳堤外,泥沙淤积成陆,海岸线又向前伸,贝壳堤则远离海岸,或弃与陆上或埋于地下。因此,由于黄河的来回迁徙,海岸线走走停停,淤泥与贝壳堤交互更替,在渤海湾南岸、西岸形成多条平行于海岸线的贝壳堤,也就成为渤海湾海岸线向渤海延伸的脚印。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第9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C同位素绝对年代测定法,并结合考古学方法来研究贝壳堤形成时期,一般认为:第Ⅲ堤形成约在3 500年前的殷商;第Ⅱ堤约在2 000多年前的战国时形成;第Ⅰ堤出现于元末明初。由此可了解天津地区沿海成陆的发展过程。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黄河携带大量细粒黄土物质,周而复始地在渤海湾南岸、西岸迁徙,塑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淤泥质海岸。当黄河改道,河口迁徙到别处,随着泥沙入海量的减少,海岸不再淤积增长,海水变得清澈,种类繁多的海洋软体动物不断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贝壳物源。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教学导向】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业评价对“地理实践力”的测量,要求考生在考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能独立且熟练地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它地理工具,进行系统观察与欣赏,获取与处理复杂信息,设计与实施复杂实验,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想法与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应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虽然纸质测试中较难进行测试,但可通过野外考察和调查的情境设置、模拟实验的创设等手段,考量考生是否具有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和计划的能力;是否能够根据不同地理实践活动设定目标,选择并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和材料;是否能收集和处理各种地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
为此,中学地理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例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耿夫相/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学)
三、 试题商榷
1.选择题信息呈现单一,文字阅读量偏大
地理图像具有空间表述直观、学科信息独特的优势。信息呈现形式多样一直是高考地理试题的显著特色,地理试题情境信息的呈现形式有文字、统计图表、景观图、遥感图、原理示意图等。对比全国卷近三年选择题信息呈现方式 (表2),可以发现2016年的三套试卷选择题信息呈现过于单一,且文字信息量偏大。
文综考试时间漫长,地理作为第一排序科目,可以用图像刺激考生的感官,顺利进入考试兴奋状态。而本次考试在选择题情境设计时,多采用了文字信息呈现,文字量大、信息密集,考生需要斟字斟句解读信息,“一字不慎、离题万里”,考生容易陷入高度紧张状态。而文字表述的主观性、文字解读的多样性,使得考生需要反复审题,方可答题。从某种程度上看,语文阅读能力高的考生得高分机会更多,这对地理能力出众而语文阅读能力稍逊的考生而言略显不公。
2.部分试题情境创设有失区域公平
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内在品质,难以直接观测,需要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在各类“情境”中,包括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地理与生产联系的情境以及地理学术情境。作为全国统一考试,情境创设尽可能保持公平性。
全国I卷1~3题,以景德镇和佛山的陶瓷生产为情境素材(文字信息),考查产业布局、产业转移等具体问题。佛山曾是我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创下国内同行业中的4个“最”:陶瓷企业数最多、建筑陶瓷产能最大、陶瓷产业配套能力最强、建筑陶瓷出口量最大。作为典型的优势产业,平时教学中,佛山大多教师会以案例形式呈现本地陶瓷产业发展。而本题素材中,外地考生若不清楚佛山、景德镇的具体空间位置,区位条件对比基础便显得薄弱。若能添加标注广东佛山(珠三角)和景德镇(江西)地名、佛山陶瓷产业转移方向及转入地的区域地图,则有助于考生理解两者工业区位条件差异。
全国II卷6~8题,以长白山为情境素材(文字信息),考查了坡度与积雪、风力与积雪、积雪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南方地区少雪、无雪地区考生来说,这些场景显然过于陌生。尽管是分省划线招生,但是某些省内(如使用全国II卷的陕西、云南)积雪地域差异非常明显,也会多少造成信息不公。若能添加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冻害前后同期景观图对比,将有助于理解积雪对相关自然要素的影响。
情景创设不能让某区域考生因为地方性知识额外受益。当涉及具体区域情景创设时,要么避开部分区域考生熟知素材,如全国I卷第10~11题的四川西部某山地(贡嘎山),试题没有点明具体山地名称,且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试题信息,不会让人感觉存在区域的不公平性。要么信息呈现足够充分,削弱素材地考生独特信息优势。如全国II卷第37题考查陕西秦岭地区,虽然陕西省考生参加了该卷考试,但是该题素材信息披露足够充分,本地考生并无特殊优势。
3.个别试题情境和设问与往年试题雷同
全国II卷第36题,以罗纳河为区域背景,设计了4个具体的问题。试题的第(1)问“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第(4)问“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与2015年上海高考地理卷第34~36题:“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2分);“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解释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4分)有着相同的素材背景和相似的问题考查角度。各省往年的高考试题都会被教师和考生仔细研读、训练,全国性的高考地理试题,理应成为反模板、反题海、反应试的引领者,最大程度避免试题“撞车”。
(罗 瑛/浙江省云和中学)
四、教学启示
核心素养培育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必然选择
“地理核心素养”已在2016年全国文综Ⅰ、Ⅱ、Ⅲ卷中的地理试题中闪耀着光芒。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需要通过教与学的持之以恒才能得以实现。中学地理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主线设计各类教学活动,着力于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法的掌握和地理实践力的提升。
1.引导学生多角度多要素思考地理问题
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来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灵活运用知识发散思维,多角度地分析地理问题(如图6)。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教学活动中,可运用思维导图,以图导思、以图助思,完成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区域特征的综合建构。
在必修Ⅲ教学中渗透空间尺度的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或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抓住“干旱”这一核心特征,把握地理要素间联系,形成多条思维链。通过知识“节点”和“链条”形成综合知识网络(图7)。
2.帮助学生建立区域认知时空视角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建构区域认知结构时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认知结构单一、零散,对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单向认识;面对陌生的区域,学生一般只能回答熟悉的要素,不能全面分析,或熟记特殊区域结论,套用特殊结论来解答一般问题,缺乏综合的答题思路,具体问题不能针对性分析等。正是因为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是由碎片化趋向完善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是螺旋式上升和不断内化的,因此,教学中要注意不同阶段的训练重点,根据学习程度寻求不同阶段教和学的契合点。
第一阶段:以自然要素为中心,利用整体性原理,强调位置对要素的影响,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建立区域地理认知模型。詹姆斯在《地理学思想史》中说到:“地理学所有的问题,区域的,地方的,这些地理事物的研究,它们的特点都归结于位置。”因此,位置的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明确位置”这一层次上,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位置与区域其它组成要素的关系上,放在位置对区域地理特征的影响上。
第二阶段:以区域为背景,参照区域认知模型,选取区域的典型特征描述和比较差异,开展区域主题探究式地理教学。之江教学研究室在汤国荣特级教师的引领下,部分教师开展了区域主题探究式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效,对区域时空认知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这一教学活动的实施,关键是抓好区域主题遴选与探究活动有效组织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区域探究“主题”的正确遴选。合适的区域“主题”是实施区域主题探究教学的基点,也是教学活动得以落实的关键所在,区域“主题”应是与区域环境特征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事象或社会发展问题。如西欧餐桌上乳畜产品;南欧的葡萄园与酒庄;美国专门化的现代农业等。二是有效组织好“选择特定区域找准探究主题提供情境信息引导探究活动展示探究结论实施评价反馈”等区域主题探究的教学环节。
第三阶段: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整理和品悟经典考题,加强反思,促进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和清晰化。一是按照“同一考点不同区域的典型试题”进行归类整理。例如,涌升流分布在秘鲁沿岸、非洲西海岸以及索马里沿岸(夏季)。根据三个典型地区,可归纳出涌升流的原理“离岸风+低纬度+沿海海区”。二是按照“同一区域不同考点的典型试题” 进行归类整理。例如,以非洲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地形、气候、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河流的综合开发等。
3.适度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还包括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题材,更多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地域空间紧密联系。地理模拟实验、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实现了从“学科学”转换到“用科学”,把从课堂的“教”延伸到课外的“学”。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更快、更深入,有助于学生锻炼意志品质,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队合作,增强凝聚力、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自主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校园气象站、地理科普园、校园天文台、数字创新地理实验室等开展校园气象观测活动(气象数据观测、气象图表绘制、校园天气预报、校园气象网页制作、实时天气信息查找)、星象观测活动等。
教师也可以通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加学生野外学习的机会。例如,浙江省永康一中立足当地乡土地理资源,建立了学校地理实践基地。自然地理主要以户外考察活动――永康方岩丹霞地貌;社会调查以人文地理为主――农业(永康市唐先镇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工业(永康市众泰汽车集团、王力门业集团、哈尔斯杯业集团)等。2015年8月,笔者组织地理实践小组开展了暑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结合高中地理必修Ⅲ中“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这一知识点,以“唐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为考察对象,对“禽畜养殖污染整治”、“农药化肥减量控害”、“生态种养模式培育”、“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五个方面进行考察。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认真撰写调查方案、制定调查问卷,开展交流访谈,分析和整理资料等。其中,高二7班学生钱辰撰写的小论文《“县域大循环、区域小循环”永康市生态农业发展调查报告》获金华市小论文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