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友谊的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张季鸾:新闻专业主义的追寻者 浅论文章报国与张季鸾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 张季鸾编辑思想中的自由主义思潮与报恩思想 张季鸾与《大公报》的国家中心主义新闻思想 张季鸾与杜月笙的交往 张季鸾与的友谊 梁启超和张季鸾的新闻思想之比较 于右任与张季鸾的半世友情 张季鸾与的恩怨情仇 张季鸾新闻馆开馆 试论张季鸾抗日社评的国家主义立场 吴佩孚的“四不” 张季鸾与陈布雷:民国国士的半世情缘 张季鸾与《大公报》公共领域的构建 张季鸾发出民国新闻第一电 论张季鸾新闻伦理思想 张季鸾的风范 我的“四不”育儿经 钱学森的“四不”原则 “三不”后的“四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张季鸾的“四不主义”与自由新闻观探析 张季鸾的“四不主义”与自由新闻观探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阳冉")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张季鸾作为“民国四大报人”之一,他苦心经营的新记《大公报》记录着万千民众的心声与一个时代的兴衰。本文从张季鸾早期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外和内刚”的自由主义新闻观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新闻自由与新闻专业主义有机结合、西方自由观与中国新闻实际紧密结合三点,希望对当代报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张季鸾;“四不主义”;自由新闻观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62-02
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取“以文章立世”之义,中国新闻家,政论家。人如其名,后与成舍我、史量才、邵飘萍并称为“民国四大报人”。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复杂的政治时局下,张季鸾以一个报人的身份忠实地记录着中国每时每刻发生的大事要情,他苦心经营的《大公报》记录着万千民众和社会精英们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所作的积极思考和建议,他通过自己的文章为当政者提出中肯与富于建设性的意见,他身体力行地为民族的团结和新闻言论自由作着坚定的呼喊,他针砭时弊,“三骂”当局,酣畅淋漓。先声远去,其文尚存,季鸾先生的办报理念与新闻自由观也对当下报业的发展深具启示价值。
一、张季鸾早期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1926年,天津《大公报》正式由张季鸾、吴鼎昌、胡政之三人合组创立的新记公司接办,张季鸾时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新闻评论。9月1日,《大公报》以全新姿态复刊。在《大公报》复刊第一天,张季鸾就先声夺人,他以“记者”署名发表了《本社同人之志趣》一文,文章中郑重明确地指出《大公报》宣布“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被国人称之为“四不主义”。
“不党”,即“对于中国各党阀派系,一切无连带关系已耳。……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1]”纵观张季鸾的一生,从未加入任何党派。在日本留学期间,曾有朋友劝询他加入,他态度坚定地说:“我只是一届文弱书生,曾立志要做新闻记者,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报效国家。我认为,做新闻记者最好不要加入任何党派。[2]”张季鸾经营的《大公报》面对各方军阀党派之间的斗争,不受任何一方势力的约束,始终站在公民的立场上发表意见,以国家利益为标尺,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发表负责的新闻评论,为记者争取了一定的言论自由空间。
“不卖”,即“声明不以言论作交易。换言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亦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团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张季鸾认为只有让报纸保持经济上的独立性,才能让言论获得独立自由,不与实际政治发生联系。
“不私”,即“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以报纸谋私利,不受私人所控,并竭力让报纸成为民众敢于发声,自由表达个人意见的工具。张季鸾曾认为,报纸应该是所有人的喉舌,无论是官员还是民众,只要有冤屈都可以诉诸报纸,自由开放地表达意见。但同时自由不是绝对的,它的另一面是责任,没有责任观念的言论,不能够得以自由地传播。
“不盲”,即“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张季鸾认为“不盲”是办报的最高境界,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明辨是非,理智冷静是报人应有的态度。
“四不主义”的精髓即文人论政,不受约束。政治上不受任何党派掌控,经济上保持独立,思想上注重个性的独立自由,反对言论控制,这也是《大公报》取信于民的全部内涵。新记《大公报》“四不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职业报人独立意识的觉醒,中国报纸自此不再以纯粹的商业利益为经营目的,也不再一味地受政党约束,而是进入了独立报纸的更高层次,是中国报纸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二、张季鸾“外和内刚”的自由主义新闻观
作为一名杰出的职业报人,张季鸾首先呼吁的是新闻自由在中国的实现。这种观念既源于他早年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向往,也起因于他从日本回国后,曾目睹了自由主义思想在国内广泛地传播以及在报纸上的广泛实践。为此,有人评价他是一位“外和内刚”的自由主义斗士。从新记《大公报》创办到前,张季鸾在报纸上陆续发表了许多提倡并重视新闻自由的文章,如1928年9月1日,在《大公报》续刊两周年时,他发表感想:今后将以人民的立场,拥护并赞助政府建设国家;又先后发表《国府当局开放言论之表示》《关于言论自由》《论言论自由》等多篇社论。
张季鸾在新记《大公报》创办十三年后曾对自由主义报业理想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中国报人本来以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为理想,是自由职业者的一门。中国报人信仰的是言论自由,而职业独立。对政治,贵敢言,对新闻,贵争快,从消极的说,是反统制,反干涉。张季鸾的自由主义新闻观归结起来主要为“公”、“诚”、“忠”、“勇”四个字,是西方新闻自由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结合。他始终怀着报恩思想,以准备失败的精神来保证言论的自由与独立。
他的老搭档胡政之先生针对昔日好友曾发出由衷地敬佩,“他的道德文章、处世技术,一切都在我以上……季鸾为人,外和而内刚正,与人交辄出肺腑相示,新知旧好,对之皆能言无不尽。而其与人亦能处处为人打算,所以很能得人信赖。……[3]”张季鸾先生为人谦和忠厚,尤其对待青年更是诱掖引导,惟恐不及;为文则尖锐锋利,曾发表了著名的“三骂”社评,一骂吴佩孚“有气力而无知识”、二骂“好为人上”、三骂“人生观之谬误”,不偏不倚,以理服人。他的人格与报格令国人钦佩不已。
三、张季鸾的新闻自由观对当下报业发展的启示
(一)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
张季鸾不仅是自由主义盛行时期充满着济世情怀的“论证文人”,更是将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式”报恩思想、言论自由与社会责任有机统一起来的践行者。他在《归乡记》中曾深情地写道:“我的人生观,很迂浅的。简言之,可称为报恩主义,就是报亲恩,报国恩,报一切恩!……全社会对我有恩,都应该报。现在中国民族的共同祖先正需要我们报恩报国,免教万代子孙作奴隶,人民若常常这样想着,似乎易于避免堕落,这是我的思想。[4]”
在新时期,面对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报业面临着转型,受注意力经济的驱使,报纸的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浓。部分新闻从业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味地迎合受众,有偿新闻、新闻欺诈等现象屡见不鲜,最终造成媒体公信力的消解,使得报业发展举步维艰。张季鸾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与自由主义新闻观启示我们,今天的报业转型若要步入正轨,职业报人则必须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站在公众的立场思考问题,勇于发声,为维护公众利益不懈努力,为新闻事业的长远发展与社会的繁荣进步不懈奋斗。
(二)新闻自由与新闻专业主义的有机结合
张季鸾的新闻专业主义体现在《大公报》的每一处,他将身心完全贡献给了《大公报》并通过报纸完全贡献给了社会和国家。于他而言,新闻不仅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生命。同为《大公报》创始人的徐铸成曾回忆张季鸾激扬文字、挥毫写社评的情景:他动笔前,先问排字房留下多大版面。有两千字他就写足两千,一千二就写一千二,不用加条或抽条一般凑合版面的办法。遇大问题字数少了,他也能“畅所欲言”;小问题而篇幅大,他也能旁征博引,句句扎实,不使人有勉强拉长的印象。他的敬业精神令同行后辈敬佩不已。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新闻传媒业也逐步实现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在市场自由竞争机制中,如何争取更多受众、扩大自身影响力成为新闻媒体的必然追求。而当新闻成为一种商品,就不免会出现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不仅会造成新闻本质弱化,还会对社会舆论产生负面的引导,对公众日常行为形成不良暗示,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张季鸾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在中国早期报人以及当时报业发展情况的影响下有了新的突破。他对当时许多报刊经济上受人牵制,丧失报纸独立性这一现象深有体会,也对报纸的独立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主张报纸应是独立的社会舆论机关,政治上不党,经济上独立,办报目的上不带有任何私图,只是作为公民自由表达言论,维护公共利益的喉舌。报纸作为独立的社会舆论机关,无论在何时,都应保持其独立性,不媚强梁,亦不阿群众,始终拥有独立的“报格”,将新闻自由与新闻专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取信于民。
(三)西方自由观与中国新闻实际紧密结合
张季鸾早期的西方自由主义新闻观,主张反对政府压制舆论,统制新闻,积极追求言论自由。但爆发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他的自由新闻观也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着。这一时期,他倡导一切都应服务于抗战救国的大局,认为言论要服从国政,接受统制。由此可见,张季鸾的新闻思想是西方自由主义新闻观与中国新闻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他的新闻思想以抗战为界限,由主张绝对的新闻自由转向相对自由,报纸的性质也从“独立的舆论机关”转向“国家的宣传机关”。
为了做好用人单位参加失业保险和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工作,现就执行《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市政府1999年第38号令,以下简称《规定》)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第258号令)和《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缴纳失业保险费。其专职人员1999年10月31日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视同为缴纳失业保险费时间。
二、用人单位招用的残疾职工,应当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缴纳失业保险费。本市城镇残疾职工1999年10月31日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视同为缴纳失业保险费时间。
三、国家机关公务员、复转军人和依照、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在编职工调动(安置)到其他缴费单位的,其在国家机关和依照、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的工作时间、服兵役时间,视同为缴纳失业保险费时间,与实际缴费时间累计计算。
四、1999年10月31日前未中断过就业的职工,可以参照养老保险认定的连续工龄和缴费时间认定失业保险的视同缴费时间(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农转非的职工,其失业保险视同缴费时间从办理招用手续之日起计算)。
五、1979年4月27日至1988年12月31日期间从事过临时工作,申请补办《城镇待业青年工龄审批表》的,用人单位必须持当时批准使用临时工的证明、当时缴纳临时工管理费的证明和职工档案到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经批准后,到其原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部门补办《城镇待业青年工龄审批表》。没有当时的批准证明和缴纳临时工管理费证明以及档案记载不全的,不予补办。
六、个人在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存档,并按规定参加了失业保险的人员,存档期满后不再续存或存档期间停止存档的,失业后均可比照终止劳动合同转移档案关系的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单位集体委托存档的,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时,应及时通知存档机构,并按规定及时转移失业人员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
七、1999年10月31日前从外省市调入本市的职工(含按照有关政策回京的人员),调(回)京后没有中断就业,并按规定参加了失业保险的,其在外省市工作期间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视同为缴纳失业保险费时间。
八、从2001年起,用人单位按照下列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
(一)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均按照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基数进行核定。
(二)未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单位,按照本单位上年104号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标准和职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进行核定;没有104号报表的,按照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和职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进行核定。
(三)远郊区、县乡镇学校没有104号报表的,其单位和职工的缴费基数,可以按照本区、县教育部门的104号报表进行核定。
(四)单位缴纳农民合同制工人失业保险费的基数,按照本单位缴纳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费的基数进行核定。
(五)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不得低于上年本市职工最低工资。
九、职工人数较少或职工人数变动不大的单位,可以在核定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后,一次性缴纳全年的失业保险费。
十、因工伤(含职业病)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一至四级),并按规定享受伤残抚恤金的职工,持《工伤证》可以不再参加失业保险。
十一、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工履行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的时间依法缴纳失业保险费。因用人单位未按规定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致使失业人员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失业人员应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标准,赔偿由此给失业人员造成的损失。
十二、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后,未按规定及时转移失业人员档案的和1999年10月31日前“人”“档”分离人员的档案,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向区、县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移交:
(一)已经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并有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证明或处理决定的,可以按照当时的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的证明或处理决定的时间转移档案关系。
(二)没有终止、解除劳动(聘用)或者工作关系证明或处理决定的,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动关系的通知》(京劳社关发〔1999〕34号)第七条的规定处理的,可以按照其自动离职的起始时间转移档案关系;按照开除、除名、辞退等其他有关规定处理的,按作出处理决定的时间转移。
(三)对没有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的人员的档案,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动关系的通知》(京劳社关发〔1999〕34号)第八条的规定转移其档案关系时,用人单位必须对该档案的来源、接收原因、存放时间、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按规定履行告知程序等情况做出书面说明。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自动离职接收此类人员的档案关系。
(四)对出国人员的档案,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处理决定后,可持其注销户口的证明,将出国人员档案转移到其出国前户口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由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档案转移到其原户口所在地街道。
根据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6个部委《关于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中有关违纪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财社字〔1998〕52号)精神,结合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清查情况,现就有关问题的处理补充通知如下:
一、1993年1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国有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1993〕76号)下发后,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为参加统筹企业离退休人员垫付的离退休费,可以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用失业保险基金为参加失业保险的停产整顿企业职工发放的救济金或基本生活费,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二、1996年1月10日劳动部、财政部等12个部委《关于做好困难企业职工生活保障、生产自救和分流安置工作的通知》(劳部发〔1996〕7号)下发后,用失业保险基金为参加失业保险困难企业职工发放的救济金或基本生活费,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用失业保险基金转业训练费为参加失业保险的困难企业富余职工支付的在岗培训和转业培训费用,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具备担保资格,各类社会保险基金不得用于担保和抵押。经商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凡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提供的担保、抵押一律无效,立即取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承担原来所属的经济实体债务的经济连带责任,不得用社会保险基金偿还原来所属经济实体的债务。
四、为了维护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失业人员的利益,取消财社字〔1998〕52号第六条“用两项基金购置的办公设备、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离退休人员活动用房等固定资产,确属实际工作需要的,列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现明确凡用两项基金购置的办公设备、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离退休人员活动用房等固定资产均要按照财社字〔1998〕52号文件第十条规定的处理办法通过转让方式变现,取得的收入全部并入两项基金。已经转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按本条规定坚决纠正。
——读《浅绿色信笺里的温暖》有感
德阳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五班 张雨婷
一个阳光帅气,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里第三、四名的他,一直是女生心目中白马王子的他,在高三时与班上排名第一的女生——安晓羽关系不错,他们经常通过书信来进行交流。在信中,他们不谈任何感情,只说给对方鼓励的话,每次收到安晓羽的回信后,他都会信心倍增,学习状态也起来起来好。在最后的高考中,他们成功了,他们包揽了全市理科的冠、亚军……这就是《浅绿色信笺里的温暖》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关于友谊的,读了它,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的重要。
而且从文中的第十三自然段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在我们的生命中,朋友是最终要路过的风景,我希望我的生命里能永远充满这些不变的风景!这样我会幸福,如果给我一片没有风景的荒芜,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空白,这就是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而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那个女生——安晓羽,她巧妙地“利用”了她们之间的友谊,鼓励了他。在她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帮助那个男生获得了成功。
——题记
嘿嘿,雪雪终于出了作文哈。。淡忘了天空的颜色,诅嚼着幸福的味道,甜甜的,淡淡的味道。拿着友谊的棒棒糖,在天空中勾画出“幸福棒棒糖”的彩虹。幸福是彩虹。幸福是飞翔的翅膀,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感情因素。飞舞的翅膀象征着友谊,N把年前来到小荷,来到这个充满圣洁的小荷里来。结识了最好的朋友:潇潇、夏夏、叶子、蒲公英……却因为时间的消逝,朋友成了一个虚幻的名词。没人明白它表达的真正意思。就像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喜欢上了小四一样。用一种成熟的说法是:N年前,此时,用一种迷途的说法是:N年后。我感谢好朋友的帮助,这些天,雪雪的数学退步了哈,由第2名降到了第13名。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有苦,有酸,更是咸。
在这里,我要谢谢冰纯J和媛媛妹妹(许静希)。是她们在这段时间里,很我谈心,和她们很投机。妹妹的名字很好听,很梦幻的名字:凌雪。妹妹是雪雪担心的对象,妹妹很小,但是却能和JJ相处的很好,这倒是雪雪没有想到滴,当初是妹妹想要和雪雪做朋友,雪雪很感激你哈。记得以前老师让我们写关于感激的文章,想必那时我一定会想到你撒。MM很喜欢雪雪,我很高兴哒。。在我的印象中,MM说自己很苯,不懂沙发、板凳等一些网络语言。而我却安慰她说,不是妹妹苯,而是你刚来,不懂罢了。现在想起来,倒觉得妹妹的那股“苯苯”的话语让我感到欣慰和充实。媛媛:雪雪在这里,要好好的谢谢你。
蓝色冰纯:JJ,说真的,你是个很好的JJ,好的让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次来形容。或许你的好是不用带任何修饰的。可能你觉得我很假,一味地说喜欢你,爱你之类的话,却没有带任何行动。希望JJ谅解,那是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行动来表示。JJ和我很谈的来,记得我们之间的纸条,字数总是无形中增加。恐怕这就是与生俱来的缘分吧。我讨厌JJ说自己很差劲,在雪雪的眼里,JJ不差劲,差劲的是那些不敢表现自己的人。我曾问过你,你的性格等等一些问题,虽然你没有给我过多的回答,但是在我眼里,却认定JJ是想让我去调查。JJ喜欢粉红色,喜欢淡紫色,喜欢蓝色。正如我们的友谊那样,纯洁美丽。JJ说我认真,其实是雪雪不希望失去你这个朋友。真的,真的……那种被朋友忘记,遗失朋友的失落感是没有人可以体会到。JJ仿佛最懂我,每次在我伤心时,在我感到自卑时,我想到人是JJ。我想把心中所有秘密都告诉你。希望你可以安慰我。这次的考试事件,我第一时间就是告诉JJ,当我说这次我可能会离开时,JJ竟然安慰我说,不要担心,要好好振作起来。看到这,我的眼泪差点就要掉出来。我从心底里知道:这个朋友我没有交错。
是友谊渲染了幸福的含义,是友谊让我们懂得了幸福这个字眼,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友谊,享受友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