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恨歌读后感

长恨歌读后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长恨歌读后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第1篇

纵观丽娘游园、离魂、惊梦、还魂……这系列多舛的经历,才子和佳人到底求成正果,至最后柳生高中,杜宝阖家团聚,也算个完满的结局。戏曲的编者在安排人物角色时就隐隐决定了最后结局。柳生才华横溢,风流随意,以致张榜报喜的人们找状元郎左右不得,却发现他正被杜相吊起痛打,令人忍俊不禁。陈夫子腐朽村儒,降于敌寇又以宋使身份招降敌寇,彻头彻尾尴尬好笑;杜老相顽固倔强,痛打状元女婿,抵死不信女儿死后还魂;杜老妇人仁慈爱女,早早与女儿团聚,共享天伦。万事皆因丽娘游园因春感思,花神引柳生入她梦境开始,以二人佳偶天成做尾,环环相扣。

死后复生这种事在古代戏曲小说中并不少见,《长生殿》中就可见一二,它看上去就像网络小说里的穿越。两种创造出这类奇特情节的作者都有他的无奈,试想杜丽娘作为一位侯门绣户,连后花园都不让逛的千金小姐;柳生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岭南秀才,纵使他们缘定三生,二人相识、相会,以及后来喜结良缘都是不可能的事。在封建礼教的层层束缚下,除了这种特殊情况,发展出来的极端产物(死后还魂),一个作者无论再怎么妙笔生花,也无法让柳生和丽娘的爱情深得人心。如红楼梦里史老太君看戏时曾批道:那些故事原本滥俗,满纸富贵人家,书香门第的小姐,知书达理,才貌双全,如何见了人家男子便不顾父母,私奔而去。况何曾大户小姐,身边只一个丫头,便是我们这样人家也不至如此。

不过,王实甫写的就比网络小说一干人等想过百倍,游园感伤,斯园,斯柳,无可奈何之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逝水流年,是答儿闲巡遍,在闺阁中自怜”,比之“一道闪电,当XX再度睁开眼睛,她的世界已完全颠覆”何其太韵,同为男女主角相逢做引(一离魂,一穿越),但前人丝毫不应付读者,寥寥数笔,带出千古绝句。今人却只想草草交割,赶紧进入正文。细节决定成败,在开头,已大势已去。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第2篇

一、语文读写教学中渗透海洋文化精神是重要并且必要的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规定: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第四阶段目标中规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这样的阐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二)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语文学科的读写教学中,学生不仅得到“语言”和“文章”上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而且受到“道”的熏陶。而我们的读写教学选择了大海,其“道”的深度和广度就具备了。

(三)大海的意象解读和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

千百年来,大海已经形成了宽广、渊博、深沉、热情、开拓进取的意象特征。我们人类从大海里获得丰富资源的同时,更从大海那里获得了智慧的力量。并且长期的文化积淀,使耕海牧渔的渔民身上逐渐凝聚成一种自信、自强、自立、奋斗不息、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可贵精神,这正是独特的渤海文化的内涵。我校作为地处渤海之滨的中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四)从古至今丰富的海洋文学作品

在海洋文学方面,古人留下了众多描写海洋的诗词作品,海洋的宽广、渊博、深沉、热情、开拓进取的种种意象,正是教育所需要的。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正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在具体的阅读写作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在读写训练中继承并发扬这些精神。

二、语文读写教学中渗透海洋文化精神的策略

(一)从海洋文学作品的汇总入手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进而凸显海洋文化特色

构建怎样的课程文本,并可传承和发展怎样的文化。那么,怎样构建渗透海洋文化精神的校本教材呢?

我们把海洋文学作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海或海的精神为描写或歌咏对象的文学作品,题材可能是海本身,如普希金的《致大海》,也可能是其生活与海联系在一起并赋有海洋精神的人或物,如高尔基的《海燕》,也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第二个层次的作品是其主人公以海为生,其活动在海上或海岸,但作者没有海洋意识,作品所蕴含的海洋精神不明确,如日本作家叶山嘉树的《生活在海上的人们》;第三个层次的作品,其文本提到海,但海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一个模糊的意象,或仅仅作为一个可置换为内陆的背景,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认识,我们达成共识:以“海洋特色文化立校”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就从语文阅读教学入手,着眼于课内课外以海或海的精神为描写或歌咏对象的文学作品或者其生活与海联系在一起并赋有海洋精神的人或物的相关作品。

语文课题组成员一起系统地归纳适合初中生的课内外文本材料,然后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兴趣爱好、认知特点以及知识水平,再考虑语文教材对不同年级语文阅读的要求,将课内外的海洋文学作品进行分年级的整合。(资料整合)再以目录的形式呈现给每一位师生。之后便是组内教师利用语文阅读课组织学生阅读海洋文学作品,并进行专题阅读指导。整个阅读教学遵循我们先前探讨的“阅读积累——赏析交流——仿写创作”阅读教学模式。后来,随着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深入实施,我们又编写了系列《海洋文化教育》系列校本课程中的《海洋文学》教材。这一教材分为海之魂、海之趣、海之韵、海的故事、海之歌五个文本阅读单元,分别按照海洋文学作品的文体分类编排,另外包括一个探究单元和一个赏析单元。由于这本语文校本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又有利于学生自学。因此,编写时插入适当图片作为补充,既增添了趣味性,又能启迪学生思维。探究单元将读写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感受语文,领悟文本的人文精神。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利用具体文本深挖内涵,对学生进行海洋文化精神教育

在系列语文教学活动中,海洋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语文组开展的阅读课教学展示活动中不少教师执教的课例都选择了海洋文学。因为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很多和海洋密切相关的作品可以成为学生的阅读典范。

(三)进行与“海洋”有关的作品的创作训练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们考虑学生年级、兴趣爱好、教学进度等多方面因素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写作训练。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体现师生双边的读写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生活,激发兴趣,巩固成果,实现人文教育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巩固读写教学成果,也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阵地。我们先后举办了“海之声”诗文朗诵会、“海之魂”读后感评比、“大海故乡”手抄报评比、“海之韵”作文竞赛、“让海的精神伴我成长”演讲比赛、“海浪花”歌词征集赏析交流等活动。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参与学校建设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管是活动初的素材搜集还是活动过程的竞赛展示或是活动后的反思交流,我们都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过程之美。

相关期刊更多

青春岁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河北省委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