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十年春齐师伐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郑周交恶 ]葛之战 列国局势
自周幽王丧命犬戎之乱,平王由诸侯护卫东迁洛邑后,王室实力大受损失。到周桓王继位时,王室已出步摆脱了风雨飘摇的危局,展开一系列打击不臣诸侯,重新树立天子威仪的军事行动。]葛之战前,列国间的局势,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战双方力量的对比。而“伐郑,郑射伤桓王”[1]的失败,则击碎了周桓王重建王室威权的各种努力,也使得诸侯国对王室的敬畏彻底破灭。
一、]葛之战前的周、郑形势
王室东迁后“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2]虽放弃了宗周王畿,但仍保有东都洛邑附近地区。童书业先生在《春秋史》中对东周王畿有过较详的描述“春秋之初,王畿尚大,略有今河南省的西北部,就是前清的河南(治洛阳)、怀庆(治沁阳)两府和汝州(治临汝)的地方”[3]春秋初年周王室所直接掌握的领土并不逊于周边卫、鲁、宋、郑这些诸侯国。同时王室在政治上仍享有极高地位,如:针对当时晋国内乱“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4];同年“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隐八年“郑伯以齐人朝王”[5];九年“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6]。桓四年“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7]]葛之战前周天子采取了一系列锐意进取,希图恢复王室旧有统治秩序的积极作为,并非一副任由诸侯欺凌的可怜相。所谓“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8]的局面,并不是此时的真实写照。甚至在面对骄横的春秋小霸郑庄公时,周桓王也毅然采取强硬措施“王夺郑伯政・・・・・・秋,王以诸侯伐郑・・・・・・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9]。不难看出这支征讨当时第一强国的大军,是以王师为主力,会同陈、蔡、卫三国共同组成。王室在东迁初期,面对日渐崩溃的旧有统治体系,虽有时也会借助诸侯之师以讨不庭,但仍保持强势地位,同时更和邻近各诸侯国维持着良好关系。
与王室同时东迁的郑国,复国之始便卒取师伯所云十邑之地,左河右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其后两年灭郐,四年灭虢,在与邻国的战争中连战皆捷,“郑庄公自克段后,再次伐卫(隐元年、二年);侵周(隐三年);再抗宋、卫、陈、蔡联军(隐四年);败燕师(隐五年),伐宋入其郛;侵陈大获(隐六年);又以王命伐宋(隐九年),大败北戎;合齐、鲁宋,取宋二邑(隐十年),取宋、卫、蔡三师,又入宋;齐、鲁灭许(隐十一年),大败息师,大败宋师”[10]。诚为齐桓公霸业前中原地区一等强国。且郑国自武公起就一直担任王室要职,政治上享有其他诸侯国难以企及的优势。但郑国在领土扩张方面的一系列动作,恶化了与邻国的关系。尤其是卫州吁弑君夺位后,卫国屡次出面召集诸国共同伐郑。郑国虽抓住机会改善了与鲁、宋、齐等国关系,但外部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如平定宋国内乱过程中虽一度改善了与陈国的关系,还曾拉拢蔡国共同商讨应对崛起的楚国,但由于自身实力远强于周边诸国,所以与邻国关系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周天子伐郑之时,郑国仅能以一国之师御敌,实属无奈之举。
二、周天子的同盟
郑国东迁之前“其济、洛、河、颖之间呼,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11],郑国东迁后在短时间内灭掉虢、郐,改变了原有的地区间政治版图,引起陈、蔡、卫等邻国极度恐慌。以致卫国在日渐强盛的郑国面前,甚至放弃同姓相亲的宗法准则转与宋国结盟,在中原地区便形成宋、卫等为一方,郑国为另一方的两大对立阵营。隐四年“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属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蔡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12]由此,开启了宋、卫等国联合攻郑的序幕。甚至当任职王室左卿士的郑庄公在代表天子伐宋的紧要关头,蔡、卫等仍与宋国联合攻郑。
陈、蔡虽是西周初受封的诸侯国,由于“邻近淮夷与宋,当楚国为起于西南方时,陈、蔡常附属于宋而与郑为敌国。这是因为陈、蔡与宋国的关系较为密切,而郑国是新兴的强国,容易招人忌恨之故”。[13]春秋初,陈国在国际舞台上异常活跃。不但是宋、卫间联合攻郑的联络员,还是卫国亲近周天子的牵线人。“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14]这次州吁朝陈虽未取得成果,但陈国却借机帮卫国除掉了篡位的州吁,这一举措无疑更加紧密了两国关系。以至两国在强盛的郑国面前,并未因各自国内的政治变动发生改变。
曾数次与陈、蔡、卫三国联合攻郑,且颇有战绩的宋国,此次未接受王室征召伐郑,在当时列国关系中是尤为值得探讨的。查其原由,实为]葛之战前宋国政局发生了重大变故。《史记》载“(宋殇公)十年,华督攻杀孔父,取其妻,而迎穆公子冯于郑为庄公。”[15]又《左传・桓二年》“杀孔父而弑殇公,招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以郜大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16]据以上史料,可知在宋国内乱中,犯下弑君大罪的华父督不但未受惩处,反因舍得给各诸侯国送礼得到了谅解,并成为新君的丞相;同时宋国拥立的新君,竟是先前流亡在郑的穆公之子公子冯。此次宋国内乱,流亡的公子冯得以回国继位,元凶华督免于惩罚,全赖郑国居中积极运作。因而新君继位后,郑、宋两国间历来敌对的关系自然得以转化。宋国的政局变动,彻底结束了两国间敌对的状态,无形中增强了郑国的实力。因此,宋国没有参与王室对郑国的征伐实不意外。
三、缺席的强国
犬戎之乱后,出兵护卫天子东迁的鲁、秦、晋、齐等强国,在]葛之战时期无所作为的态度,同样值得研究。
春秋以来,王室与鲁国彼此聘问,颇为频仍。截止]葛之战前,仅见于《春秋》的就近十次之多,可见双方关系之亲密。因此,像天子讨伐不臣诸侯的行动,鲁国是没有理由缺席的。我们认为,与宋国未能随王师一道伐郑的原因相似,此时鲁国政局也发生了有利郑国的变化。王师伐郑四年前,鲁桓公弑兄夺位掌握了鲁国国政。得位不正的鲁桓公为取得诸侯支持“修好于郑・・・・・卒易p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壁假许田,为周公p故也”。[17]同年“夏四月丁末,公及郑伯盟于越。结p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18]上举材料就是在当时给分封制带来巨大冲的鲁、郑易许田。其实郑、鲁两国间关于交换许田的问题由来已久,鲁国对此问题态度未见积极,但此次鲁国主动要求完成交换,足见桓公急切想得到郑国支持。两国易许田后,又定宋乱,直到郑庄公去世,两国始终维持友好关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9],对于郑、鲁之间私下交还土地,及桓公弑兄夺位,这一系列挑战宗法制准则的行为,是很难得到周天子谅解的。鲁国在前几次奉王命讨不臣的战争中,都有明确记载,但]葛之战前虽然有王室使者前来,可据鲁国国史而作的《春秋》、《左传》都没有周天子此时要求鲁国出兵伐郑的记载。可见,]葛之战前鲁、周关系尚未完全修复,周桓王对此时的鲁、郑关系心存芥蒂,这或许也正是鲁国未能受王室征召参加伐郑之役的重要原因。
秦国自“周避犬戎之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护送周平王”[20]之后,专注于对西戎诸部的战争,直至齐桓公称霸前绝少与中原诸国发生联系。另外我们也应看到,秦国此时作为一个刚刚受到分封的诸侯国,与王室尚保持着密切关系。如“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21]又“(桓四年)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22]与鲁国不同,秦国缺席周天子伐郑的]葛之战,并不是双方关系不够融洽,而是受制于地理不便的原因。春秋初秦与东周王畿间尚有西虢、大荔戎等国族相阻隔,双方交往并不通畅,此外这一时期秦国国力也尚不足以支持这种跨越数个诸侯国的战争。
曾与秦一道拥立平王为天子,且派师护送王室东迁的晋国,自晋昭侯封季父成师于曲沃后,仅五年时间便发生了内乱,深陷于宗室内战的泥淖中。作为大宗的晋侯在内战中非但不能自保,还常需王室出兵相救。如“曲沃庄伯闻晋鄂侯卒,乃兴兵伐晋。周平王使虢公将兵伐曲沃庄伯,庄伯走保曲沃”[23]又“晋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杀之。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武公入于曲沃,乃立晋哀侯弟缗为晋侯”。[24]晋与曲沃的内战一直持续了六十七年,]葛之战前正是晋与曲沃对峙时期,因此晋国是没有能力参加伐郑之役的。
临近郑国的另一个东方大国齐国自从鲁隐公十年与郑国一起会盟征讨宋、J起,便一直保持了紧密的同盟关系。不仅如此两国还常与鲁国一道展开军事行动。如隐十一年“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25]桓二年“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26]另外作为齐国的盟友,郑国还将齐侯引荐到周天子那里,提高齐国在各诸侯国间的政治地位。齐国更曾希望把后来嫁到鲁国的文姜许配给郑庄公。由此不难看出,偏居于东海之滨的齐国,与郑国关系最为亲近。所以,此时的齐国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政治关系角度考虑,都不是王室联合的对象。
由上文不难看出,郑国由于宋、鲁内乱改善了与两国的关系,缓和了与邻国间紧张的局势。虽然卫国等与郑国仍处在敌对状态,但]葛之战前的列国间局势对郑国却是极为有利的。此时有实力与郑国抗衡的几个诸侯国中,秦、楚两强只是初显峥嵘;齐国的霸业还要晚到齐桓公登基之后;曾经拥立天子,并且出兵护送天子东迁的晋国尚在内战中挣扎;与王室关系亲近的鲁国还犯着难为王室原谅的错误;向来与郑国为敌的宋国,刚刚迎立了一位拥有郑国背景的新君。郑庄公也正是借助这样的国际环境,建立了自己春秋小霸的事业。反观周天子一方,陈、卫两国内争不断,蔡国日益受到楚国威胁,自顾尚且不暇。周王室与郑国在这样背景下的战争,从开始的一刻起便注定了失败。周王室此战之后,威望一落千丈,卫、燕这样的诸侯国甚至都敢插手王位继承。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由此彻底破灭了。
参考文献:
[1]《史记・周本纪》.司马迁.中华书局.2002年.149页;
[2]《史记・秦本纪》.司马迁.中华书局.2002年.177页;
[3]《春秋史》.童书业.中华书局.2006年.131页;
[4]《十三经注疏・左传・隐五年》.李学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7页;
[5]《十三经注疏・春秋・隐八年》.李学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2页;
[6]《十三经注疏・左传・隐十年》.李学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0页;
[7]《十三经注疏・左传・桓四年》.李学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55页;
[8]《史记・周本纪》.司马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48页;
[9]《十三经注疏・左传・桓五年》.李学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60页;
[10]《春秋左传研究》.童书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41页
[11]《国语・郑语》.上海师范大古籍点校组.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07页;
[12]《十三经注疏・左传・隐四年》.李学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7页;
[13]《春秋史》.童书业.中华书局.2006年.143页;
[14]《十三经注疏・左传・隐四年》.李学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7页;
[15]《史记・宋世家》.司马迁.中华书局.2002年.1793页
[16]《十三经注疏・左传・桓二年》.李学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38页 ;
[17]《十三经注疏・左传・桓元年》.李学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32页;
[18]《十三经注疏・左传・桓元年》.李学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32页;
[19]《诗经译注・小雅・北山》.程俊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416页;
[20]《史记・秦本纪》.司马迁.中华书局.2002年.177页;
[21]《史记・秦本纪》.司马迁.中华书局.2002年.179页;
[22]《十三经注疏・左传・桓四年》.李学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55页;
[23]《史记・晋世家》.司马迁.中华书局.2002年.1876页;
[24]《史记・晋世家》.司马迁.中华书局 .2002年 .1877页;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 B.惟长/堤一痕
C.是/非木柿 D.夫/大国,难测也
2.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大之狱(案件) B.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C.公将鼓之(代词,那件事) D.可以一战(介词,凭借)
3.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其中略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详写长勺之战的过程和曹刿论述取胜的原因。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曹刿看来,忠诚尽责的人才可以获得民心,获得民心是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C.从写法上说,选文第一段主要记述了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叙述、议论兼有,曹刿的“战则请从”,起到了结束上段、开启下段的作用。
D.选文第三段中,通过庄公问曹刿“未可”“可矣”的道理和曹刿的“盈竭之论”“大小之论”“真假之论”,揭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军事见解。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文句子的大意。(6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________
文言文白话文古今对译,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例:《曹刿论战》中, “十年春,齐师伐我。”就可以翻译成: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教师中考文言文复习参考范本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师(满怀激情地):同学们,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策之言。几乎每篇文言文的学习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人生的真谛。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只不过,今天我们是要从中考的角度来看它,为了取得中考的最终胜利,我们必须要打好文言文阅读这场小战役。要打好文言文阅读这场战役,熟悉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点及题型,明确复习方向就显得很重要了。
师:请同学们拿出印有03、04、05、06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资料。这份资料课前已请同学们做好并根据印发答案订正好,你们完成了吗?
生(齐答):完成了。
师:好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你做过的这份试卷来讨论、归纳一下中考文言文阅读有哪几类题型。(师板书:文言文阅读 题型)
师:中考文言文的第一类题型是?
生(齐答):解释词语。(师板书:解释词语)
师:第二类呢?
生(齐答):翻译句子。(师板书:翻译句子)
师:第三类有点难概括吧?
(一生插入:课文分析。)
师:恩,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文意分析题。(师板书:文意分析)那第四类呢?
(学生思考,小声讨论)
一生说:课外文言文阅读。
教师启发:是吧。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种题型的特殊性?它和我们学过的课文联系得还是很紧密的,我们就姑且称它为拓展延伸题吧。(师板书: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常州市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四种类型我们已经归纳出来了,就像射箭我们已找到了靶心。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一起来寻找相应的、有效的复习策略或答题技巧了。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进行分组讨论,针对四种题型找出你们认为最科学最有效的复习策略或答题技巧。讨论时,每小组推派一名同学执笔记录,再派一名同学作主发言人,时间十分钟左右。
(学生四人一组展开活动,教师巡回,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十分钟后)
师:我看见刚才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讨论,而且讨论得相当热烈,想必同学们已找到了很多金点子,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好吗?先看第一类,针对这一类题型,你们找到了什么好办法呢?
生1:熟悉课文,在句子里面解释这个词的意思。
生2:多读多背。
生3:遇到陌生的词,可把一个字扩充为一个符合语境的词语。
师:同学们刚才讲得都很好。对于重点字词,我们首先要紧扣注释,认真识记。(板书:紧扣注释,认真识记)不知同学们发现没有,03-06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一共考了16个词语的理解,其中有14个能从课文下面的注释里找到,(学生翻看中考卷,教师略做强调)可见熟悉注释是个不错的方法。当然,解释词语时别忘了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另外,老师建议你们对实词中的一些特殊用法做个分类整理。(投影显示,教师讲解 ,学生跟着一起说)
(1)实词:
通假字 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一词多义
如: 朝服衣冠 (早晨)
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
古今异义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德恶劣)
词类活用 如:公将鼓之 (名作动,击鼓)
师: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同学们可以四人一组分工合作,每人整理其中一类,最后实现资源共享。
师:同学们又是如何来应对句子翻译的呢?
生4:抓住关键词。
师:说得很好!请同学们看一下2006年的19题,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到题目的评分标准?
(生翻看试卷,小声地说:“虽”、“安”、“毒”等关键词,译错2个扣1分。)
师:对呀,可见,抓住关键词翻译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还有吗?
生5:如果逐字逐句翻译不通,就要稍加添改 ,直至流畅为止。
生6:重点句子背下来。
师:背当然是一个办法,但可能不是最科学的方法。其实,句子翻译也是有一定的诀窍的,大家一起看大屏幕(投影显示,教师讲解)
(2)翻译句子: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原则: 信——忠于原文
达——语意流畅
雅——文辞优美
方法:
对:文言文白话文古今对译,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例:《曹刿论战》中, “十年春,齐师伐我。”就可以翻译成: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
留: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书名、国号、年代和朝代等专有名词。还是刚才那个例子,我们就保留了“十年春”这个时间名词。
增:补出省略成分。例:《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我们就应该把句子补充成:“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 (鼓)而(气)竭”后翻译。请生7翻译。
生7: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
删:无实义的虚词。例:《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就可以不译。
调:调整特殊语序。例《曹刿论战》中“战于长勺”就应调整为“于长勺战”后译。
师:翻译句子的五字法同学们有没有记住?请响亮地齐声说一遍。
生(齐声):对、留、增、删、调。
师:第三类题型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那么,同学们针对这种题型都找到了哪些“必杀技“呢?
生8:熟悉课文。
生9:能大致了解写作背景、文章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方法等。
师: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老师想再补充一点自己在解答这种题型时的一点心得,请看大屏幕。(投影显示,教师讲解)
(3)文意分析
答题技巧:看清题目,明确指向
整体把握,上下推导 (板书:明确指向,上下推导)
斟词酌句,表达完整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首先要看清题目有几问,分别问了什么,有无特殊要求。例:2006年中考卷的20题,这里显然是两问,问蒋氏的两次“戚”和作者的两次“悲”的原因;特殊要求是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要求看清后,我们再结合语境,到上下文中寻找答案,经过搜索,我们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我们再把答案稍作整理,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即可。
师:问言文四大中考题型我们已攻克了三类,剩下最后一类我们一起再来研究研究,看能不能一举攻破?
生10:注重平时积累,同时结合课文,增加课外积累。
师:确实,要做好拓展延伸题,应以课文为范例,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联想,由此及彼,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巧妙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投影展示)
(4)拓展延伸
答题技巧: 通读材料,整体感知; (板书:迁移拓展,灵活运用)
迁移拓展,灵活运用。
师:讨论完四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我看同学们都有点跃跃欲试了。下面我们就来练练兵, 请同学们根据中考题型就《出师表》出一套题 。(教师分发资料,学生动笔出题,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8分钟后)
师:大家完成得差不多了吧?请把你的作业放到展台上。
(投影一生作业,师生共同点评。学生作业见附录)
2、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用自己的智慧栽种了一棵知识之树,还要把这种方法带到今后的学习中去,让它们长成一片森林,我们的大脑将会更加充实、心灵将不再荒芜。
附: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ɡōnɡ]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献。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⑩[事]侍奉。
附:学生出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 由是感激( )
③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④ 后值倾覆( )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 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
[关键词]郑国;系年;春秋初期;郑庄公
郑国在春秋初期实力强大,尤其是郑庄公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郑国的强势表现在对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两方面。
对周王室上,郑庄公是周王室的卿士,权势很大,各国都很怕郑国,宋、齐、鲁、陈等国,争相与郑国交好。平王为了约束郑国,想把郑国掌握的周室王权分给虢国,没想到“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左传》隐公三年)郑国作为诸侯国,竟可以逼迫周王室交换人质,且夺取了王室的庄家,可见郑国的强势。三年后,郑庄公才首次朝见周桓王,周王却“不礼”(《左传》隐公六年),这又恶化了周郑关系。到鲁桓公五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而后周桓王率蔡、卫、陈伐郑,结果却被郑国打败,周王被射中左肩,威严扫地。由以上史实不难看出,此时郑国声威浩大,俨然就是霸主。
对其他诸侯国方面,主要表现在外交上。隐公六年伐陈,隐公九年伐宋、败北戎,隐公十一年入许,桓公六年救齐,这一系列的外交行动都表现出郑国在春秋初期的强势,没有诸侯国能出其其右,俨然就是小霸。
郑国之所以能够在春秋初期称霸,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周王室权力衰微。周郑交质,郑取麦、禾,且将周王室打败,这都是王室实力衰微的表现。周之衰,由来已久,宣王之时更严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不籍千亩。
清华简《系年》第一章记载:
昔周武王监观商王之不恭上帝,■祀不寅,乃作帝籍,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千亩,以克反商邑,敷政天下。……宣王即位,共伯和归于宋。宣王是始弃帝籍弗田,立三十又九年,戎乃大败周师于千亩。
同样的记载见于《国语・周语上》“宣王不籍千亩”章:
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王不听。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千亩,韦昭注:“天子田籍千亩,诸侯百亩。”《北堂书钞》引贾逵云:“籍田,千亩也。”千亩当为井田制中属于周王室的公田,是周王室的主要财政收入,也是周王室权力的倚靠。宣王不籍千亩后,自然影响中央财力,王室衰微自是必然。
幽王时,郑桓公见周衰,开始思考郑国的出路,于是“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此事《国语・郑语》记载说:“公说,乃东寄帑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土地可以以“帑与贿”换取,足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局面已不复存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能力已十分微弱,而郑桓公可以随意的寄地,则又见郑国之实力。
其二,其他国家的实力较弱。西方的秦国正忙于抵抗西戎,无暇东顾。晋国在晋文侯之后,便一直处于内战中,内部王位更迭不断,实力不济。齐国虽然国土大,自然条件优越,但尚在经营当中。楚国直到鲁桓公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中原诸国才开始对楚国重视。
其三,郑国实力增强。据《史记・郑世家》记载:“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郑国在各诸侯中算是较晚受封的。但郑桓公受封时,“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间,人便思之”,可见郑在分封之初,在百姓、周民心中微信很高,大抵是因为郑实力雄厚,且广行仁德。
在这里,无论是《史记・郑世家》还是《国语・郑语》,桓公都是在犬戎之乱时和幽王同时死的,可见桓公是属于幽王集团的。但是《左传》隐公六年:“周之东迁,晋郑焉依”,继任的武公却能帮助平王东迁,可以看出武公是属于平王集团的,这有点说不过去。清华简《系年》第二篇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娶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师,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
《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史记・郑世家》云:“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可知武公因为娶于申,而申国与周王室是甥舅国,同时申国是平王能够登基称王的最大后盾,这样郑武公与平王的关系近了一大层,成为了平王的嫡系。幽王及伯盘死,西周灭,而属于幽王集团的大部分诸侯在虢国立幽王弟余臣为携惠王。属于新兴的平王集团的仅有申国、许国、鲁国等少数国家。幽王死后九年,可能包括晋文侯和郑武公在内的诸侯开始不朝宗周携惠王,而改朝见平王。接着平王东迁,郑武公派兵护送,做了东方诸侯之长,同时又是平王的卿士,权力和实力极大。
在郑国东迁的时候,曾和商人订立和平共处条约:“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左传》昭公十六年)这样东迁之后的郑国内部与商人关系密切,国内太平,经济发展应当比较迅速。郑国依靠这些条件在春秋初期强势崛起,在历史上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庄公死后,内部动乱,加上齐国的兴起,郑国很快就衰弱了,只能在大国夹缝中做“墙头草”得以保全,郑国的称霸也就“昙花一现”,不为史家所重笔而书。但郑国却曾系春秋初年一“小霸”。
一、基数
基数词是文言文中表数的基础,即一、二、三……这些数目字。
1.文言文中绝大部分基数词沿用至今。我们在阅读时用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就能理解。如:
(1)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十年”即“鲁庄公十年”。
2.整数与零数之间加上“有”(读yu,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字)字,连接整数与零数。如:
(2)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二十有一”即“二十一”。
3.用两数相乘表示一个整数。如: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
(4)秋公回头看时,乃是一女子,年约二八,姿容美丽。(《灌园叟晚逢仙女》)
“三五”指农历十五日,而不是初三、初五;“二八”不是二十八岁,而是指“二”与“八”相乘的积,即十六岁。
4.两个数之间的零位不用“零”,如表示“一百零几”时就用“一百几”的形式表示。这就形成了在“百”“千”“万”等位数后面直接加上零数的表示方法。如:
(5)桂阳郡共管辖十一城,户,十三万五千二十九,口,五十万一千四百三。(《后汉书・郡国制》)
“十三万五千二十九”就是“十三万五千零二十九”,“五十万一千四百三”就是“五十万一千四百零三。
5.基数中的数词“十”“百”“千”“万”前的“一”字通常省略。如:
(6)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百二十步”即“一百二十步”。
二、序数
1.在基数前加“第”。这种情况较少见。如:
(1)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
2.不用“第”而直接用数词表示。这种情况较常见。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家功。(《论贵粟疏》)
“一鼓”“三鼓”即“第一次击鼓”“第三次击鼓”;“一曰”“二曰”“三曰”即“第一是”“第二是”“第三是”。
三、分数
1.与现代汉语一样,用“几分之几”表示。如:
(1)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
2.省略“分”字,用“几之几”表示。如:
(2)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治平篇》)
(3)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问说》)
“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二”;“十之八九”即“十分之八九”。
3.省略“分之”,即直接将分母和分子按顺序排列。这是文言文中分数最常见的表示形式。如:
(4)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十一”是“十分之一”的意思。不能将它们与基数和约数相混淆,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加以辨析。
四、倍数
文言文中倍数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差别不大,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也有单用数词表示的;如果是一倍则省略“一”字而单用“倍”字表示。如:
(1)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
“十”即“十倍”“五”即“五倍”,后都省略了“倍”字,从具体语境可以看出,“倍”表示“一倍”,“一”省略。
五、约数
约数表示与实际数目接近的数目。文言文中表示约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十”“百”“千”“万”等整数表示约数。如:
(1)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石钟山记》)
(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百人”不是具体数;《诗经》实际上有三百零五篇,这里说“三百”篇,是取其约数。
2.用两个邻近的数字表示。如:
(3)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游褒禅山记》)
3.在基数词前加“且”“将”“约”“几”“盖”“可”等表示约数。如: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4.在基数词后加“所”“许”“余”等表示约数。如:
(5)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十人所。(《西门豹治邺》)
(6)一车炭,千余斤。(《卖炭翁》)
六、虚数
虚数是带有夸张的数字,它与约数不同,约数表示与实际数目相差不远;而虚数是用来突出数量的“少”或“多”,与实际数目关系不大,有的甚至全无关系。
1.用数词“一”表示“少”的意思。如:
(1)若九牛亡一毛。(《报任少卿书》)
“一毛”是虚数,极言其少。
2.用“三”“九”“十二”及其倍数作虚数,一般表示“多”。如: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
(3)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3.“十”“百”“千”“万”也常用来表示虚数,如: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5)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阿房宫赋》)
“百战”“十年”“万世”都是言其多。这种用法一直保存在成语中沿用至今,如“十年树人”“百折不挠”“千载难逢”“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
值得注意的是,“三”既可表虚数,又可表基数。如例(2)中的“三”是表虚数,指时间长,“多年”的意思。下面例子中的“三”则是表示基数。阅读时要根据语境作出正确的解释。
(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十”“百”“千”“万”既可用来表示约数,也可用来表示虚数,也要注意辨别。
七、问数
询问事物数的数量叫问数。文言文中常用“几”“几何”“几许”等表示。如:
(1)罗敷年几何?(《陌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