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植树节的诗歌

植树节的诗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植树节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植树节的诗歌

植树节的诗歌范文第1篇

小学生植树节手抄报植树节的诗歌《植树节》

植树节,春光好,

小宝宝们栽树苗。

许个愿,做祈祷,

我和小树快长高。

好朋友,来关照,

咱们一起把水浇。

枝儿长,叶儿茂,

小树长大成材了。

《栽小树》

春风吹,花儿笑,

植树节,来到了。

栽好树,把水浇,

爸爸对我微微笑,

等到明年再来看,

谁栽的小树长得高!

《我们植树去》

我们植树去

带着三月的风四月的雨

既然春回大地

何不为它装点些新绿

种下美好展示希翼

我们植树去

既然这世界还有荒芜

我们何必吝惜

春的感激秋的谢意

会随这季节的变换留给你

于是在你生命旅途里

不止有芬芳也有无悔的记忆

愉快的植树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光明媚的三月就是植树节,今天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拿着浇水的工具来到未名湖畔为刚种上的小树进行浇水活动呢!

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来到湖畔,环顾四周,这里真是仙境啊!未名湖就在眼前,四周一片碧绿,莺歌蝶舞,春姑娘早把各色的鲜花撒在了这里,湖畔那几棵柳树也接到了春的信息,用它那嫩嫩的细叶告诉我们,二月的春风就是制造它的最好的剪刀,而未名湖把这些美景串成了一串花环戴在了自己的头上,真像一个害羞的新娘。在湖畔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条草坪路通向远方,给人一种曲径通幽处的感觉。

再看看植树的地点,工人叔叔们早已把大约五十棵小树苗按一定的顺序栽到了未名湖畔,于是老师就给同学们分了工,以便能更快更好的完成浇水任务。

我们这组女生的任务就是负责接水。老师一声令下,我立刻拿起盆子走到水槽边等待接水。我端着盆子接了满满一盆水,又用手端着盆子的边缘,慢慢往前走,这时我听见身后有人在叫我,回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唐铭雪和王鑫,唐铭雪说:“我们三人一起分工合作吧!王鑫接水,我和你一起浇水怎么样?”

我高兴地说:“好啊!”

植树节的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格物 致知 郑玄 孔颖达。

《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学著作汇编类文献。在《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关于《大学》的一章中,东汉的郑玄为“格物致知”作了注,到了唐代孔颖达又为郑玄的注作疏,以下就二人对“格物致知”所做的解说分别加以论述。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郑玄注:知,谓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郑玄训格为来,训物为事。事,即是包括了自然之物与人伦事务在内的,统称为事,郑玄把物训为事,说明他并不把物只简单的理解为外在的客观自然物。格物就是“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也就是“来物”。这种来物的方向是从人之心指向客观事物的,人之心是来物的主体,心向外发放而指向外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即是说事物是缘于人的好恶所来的。主观的意志会招致客观的效验。人之心作为来物的主体本然是有内容有具体意志的,人之心为善,则所来之物即为善,相反人之心为恶则所来事即为恶。故而可以以此为效验,来检验人之心的善恶与否。外在客体的善事与恶事与内在主体的心之善与心之恶是对应的。同时还由“言事缘人所好来也”一句可知,郑玄认为“来物”之主体人心与外物的事物之间具有一种因果关系,原因是人之心的好恶而结果就是外在的善事或恶事,由这句话也可以看出,郑玄单举善事和恶事为例来解格物只是从一种切近处的说法,其实格物的这种效验性和因果关系还可以是:是与非、好与恶等等。

郑玄在对“致知”的解释中说,此“致”或为“至”。由“或为”一词可以看出郑玄对“致”是否与“至”为同义并不是很确定。故而,在郑玄看来“致知”的“致”可能会有两种含义,一是“至于、到”之义;一是“极、大”之义。但是到底为何义,郑玄没有明确的解释。另外,由“知,谓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可知,郑玄对“知”的理解为“知道、了解”并形成“知识”之义。

总之,郑玄在词义上解格为来,训物为事,其方向是由心向外发放而指向外物,从而招致了客观效验。而郑玄对“致知”之义并未明确加以说明。

唐代孔颖达的疏为“‘欲正其意者,先致其知’者,言欲精诚其已意,先须招致其所知之事,言初始必须学习,然后乃能有所知晓其成败,故云‘先致其知’也。” “‘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己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而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于人所好也”,“‘物格而后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者,本,谓身也。既以身为本,若能自知其身,是‘知本’也,是知之至极也。”

孔颖达训“格”为“来”,格物为“己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也就是来物之义,这与郑玄的解释一样。他解“致”为“招致”之义,解“知至”之“至”字除了有“极”之义外还有“至于、到”的意思。这是对郑玄的补充和发挥。孔颖达对“物”的解释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者,若于事得宜,而天下万物有本有末,经营百事有终有始也。”“‘知所先后’者,既能如此,天下百事万物,皆识知其先后也。”由此可以看出,他对“物”的理解和郑玄是基本相同的,皆指事物而言。孔颖达对“知”的理解基本上是与郑玄的理解相同的有“知道、了解”并形成“知识”之义。但孔颖达明确地指出对事物之知识通过学习所得来的。

对于格物的解释,孔颖达与郑玄都解为来物,而且都是以人之心为第一前提,由人之心指向外物。他说:“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而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于人所好也。”这与郑玄的解释基本上是相同的,只不过是他突出地强调了客观事物的效验性。最后,孔颖达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行善不行恶这一道德价值判断。而孔颖达对郑玄的解释的补充和发挥主要体现在对“知之至”的解释上,可以看出,他把“至”即解为“至于、到”之义,又同时也把“至”训为“极、大”之义。这是对郑玄解释的发挥。另外,孔颖达也同意郑玄认为来物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一种因果关系,同样原因是主体人之心的好恶,结果是外物的善事恶事。

在我看来,在对格物的解释上,孔颖达与郑玄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孔颖达明确强调了知识的效验对人之心的意志的影响并让人为善去恶。另外,在对致知的解释上,孔颖达除了把“致”解为“招致”这种动词义以外,还明确地把“知之至”的“至”解为“至于、到”和“极、大”这两种意思兼而有之。

以上便是我依托于《十三经注疏》为文本依据对“格物致知”这一重要概念的基本含义所作的理论阐释。

参考文献:

植树节的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高职数学;结合;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正文:

(一)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招生的高峰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近年来,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提高,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人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是高职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学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和文化,诗歌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诗歌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更是意义深远。通过多年的高职数学教学实践,为了使高职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艺术魅力,不断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 诗歌与数学的巧妙结合

数学与诗歌本来属于不同空间形式的科学,诗歌语言精练、结构跳跃性强、极富韵律。诗歌集中体现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和对社会的不满。虽然表面上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科学范畴,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的题目需要严谨的逻辑判断,简洁精炼的语言来表达,而诗歌中的激情与想象力也需要数学的滋润,也才更能彰显出艺术的无限魅力。

2.1、巧妙运用诗歌创造出数学知识的情境

诗歌中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作者丰富的感彩,极富感染力。高职数学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的教学。高等教育的改革扩大了高职院校的生源,但也为高职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不断提高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于诗歌中的丰富语境为学生创设出学习情境,用诗歌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苏轼的诗《题西林壁》中对庐山的描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向读者展示了基本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诗中对庐山从正面、侧面、远、近、高、低等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与数学中的三视图是十分相似的,即: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如果将这些描述引入到高职数学教学中,必定能够自然而又巧妙地抓住教学的主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例如:有一段诗中很好的描述了数列的概念。"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赠。共灯三百八之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是一首诗歌型的数字问题,在诗中完美的结合了诗歌与数学的共同点,不仅形式新颖、简洁、语言明了,更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时,若能将这首诗作为导入运用到教学中,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将诗歌与数学巧妙的融合于创设只是情景的教学中的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的呆板,更是数学知识能够生动而富有情趣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另外,这种跨学科的整合给学生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

2.2、巧妙利用诗歌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性记忆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在五千年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变成韵文口口相传至今。诗歌的出现使人们将自己的经验通过这种形式传授给别人,可见,诗歌在传授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记忆功能。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知识并不容易理解,学生在掌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果将这些复杂难懂的数学概念、公式、运算法则、数学思维方式等编成通俗易懂的诗歌,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例如:在讲解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整流变性记忆法,可以将其编成诗歌形式的口诀:上弦中切下层割,左正右余1中间。积中顺除商终端,平方之和看下尖。这首简单但蕴含深刻含义的口诀诗帮助学生在理解了图形的含义后可以容易的记住8个关系式。

2.3、巧妙寻找诗歌中蕴含的数学方法

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是提高高职学生基本思维能力、运用能力的主要手段。在诗歌中很多写作手法、诗歌中描述的情景均中蕴含着数学的基本方法。例如: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脍炙人口,老少皆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使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也对这首诗十分熟悉。这首诗气势雄伟,体现了作者开阔的意境。远望着一轮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渐渐西沉,目送着黄河奔腾咆哮、归入大海,想进一步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必须要再登上一层楼。这种气势让读者心境开阔,荡气回肠。这首诗的对仗与数学概念中的对称美的观点十分相似。如:轴对称、中心对称、对称多项式等。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数学知识中的"要证明、只要证"等概念十分相似,同时还具有数学证明中的"执果索因"的思维方式。诗中站得高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诗歌中富有深刻哲理的含义句子比比皆是,如果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结合诗中的意境,让学生领悟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哲理,不仅能带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顾沛,组编.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2]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7,1

植树节的诗歌范文第4篇

一、 立足课堂,普及环保知识

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已有一些课文涉及环保教育内容,应用课堂教学,开展环保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同时,要增进环保教育的思想和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课文,适时地加以引用、引入课堂教学。如,在讲授《两只鸟蛋》中,让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讲授课文《大瀑布的葬礼》时,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人们在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时的沉重气氛,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体会到作者和授课老师所要表达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萌生出保护环境的想法。

二、感知插图,渗透环保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多,色彩鲜艳,逼真形象,富有吸引力。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利用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渗透环保教育。如第三册《归类识字一》第二课的八幅插图分别介绍八种树:高大秀拔的杨树、葱绿苍翠的松柏、枝叶如盖的榕树、红叶如彩霞的枫树……教师让同学们看图读词语,图文对照,认识八种树木的形状与名称。再看图自读儿歌,了解这几种树木不同的特点。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常说植树造林,造福人类?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根据树木生长的特点,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树木,可以提供氧气、除尘、防风沙、美化环境等。并告诉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进行植树活动,我们也要加入到这一队列中,绿化家园,美化祖国。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植树造林的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又如第九册《迷人的张家界》,介绍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及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说明美丽张家界为什么会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这里就可以引导学生边欣赏课文,边把收集到的张家界的风景图片用多媒体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张家界“奇、野、峻、幽、秀”的景色。使学生初步形成印象然后旁敲侧击教育学生。

三、读中品味,渗透环保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琅琅上口,语句优美,富有童趣,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诗歌与短文。优美的文字中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它们为教师进行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材料。如《春晓》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讲解此课时,可让同学们反复品味古诗,想象诗句的意境,令人仿佛听到春鸟婉转的叫声,啾啁起落,远近应和,多么活泼的春色。此时教师适时点拨: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才会使大自然变得更美丽。又如学习《四季的脚步》一课,可鼓励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在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四季美景中: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春去夏来,金蝉在树上欢叫;秋天来临,秋风吹得落叶满地,像黄蝶飞舞;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大地穿上银装,四季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也可以从一些基本字词去引申阐发与环境联系着的知识,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比如,与“竹”有关的成语: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等,说明之所以有这么多有关竹的成语,是因为中国盛产竹。秦汉以前,黄河以北的地区也是盛产竹类的。古人的衣食住行便同“竹”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就有了“宁可食无肉,不可住无竹”的说法。

四、课外延伸,树立环保思想

环保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牢固地树立环保思想,自觉抵制破坏环保的不良行为。在教学《清清的湖水》一课时,可通过电脑课件显示湖岸景色:"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这边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龟、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同学们看到这美丽的景象都情不自禁地赞叹:"多美啊!"教师趁热打铁,美丽的环境需要人们来保护,大家能在文中找出小洁爱护环境的事例吗?小洁的什么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谈谈自己外出游玩时应该怎样做,如果看见有人不讲公德,乱扔果皮,你又会怎样做呢?课后,可以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图片或文字报道,办一份"环境报",把自己对于现代人对生态环境无休止破坏的看法与改进的建议写在报里,全班开展一次"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展览。同学们都十分认真完成功课:现场观察了河道、公园、马路的情况;画漫画,设计环境保护小标语;与父母上网收集环保资料和探讨改善环境的措施等。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还可以用其他途径来加以补充开拓视野。

1.结合环保节日,利用各社会团体举办的有关宣传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进环保知识,强化环保意识。一年一度与环保有关的节日有:3月12日——植树节、3月23日——世界气象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至5月的一周——爱鸟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25日——世界地球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9月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等,有意无意提醒或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相关的活动,并通过这些节日的到来,配合有关主题,利用黑板报,利用主题班队会进行环保知识竞赛等,逐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植树节的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数量积 向量 角度 距离

高中数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关于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有这样三条性质:

作为"工具性",性质(2)(3)比较明显,会立即得到充分的应用。可是对于性质(1),当时,在上新授课时我总认为有点像"房间里的摆设"――配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了她的奥妙之处:在后继的有关空间问题中的"三大角度"和"三大基本距离"的坐标法的研究中有着奇妙无穷的用途,并带来意想不到的"知识链"反应,极大地丰富了关于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这一运算的"认知模块"的内涵。本文便梳理和佐证这一认知,以飨读者。

(一)性质的产生与内含

④可以推广为求一条线段在另一条直线上的正射影(此线段所在直线与已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异面直线)。

(二)性质的"知识链"

教材引进空间向量的"坐标法"来解决空间中"三大角"问题,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是欣喜若狂,因为学生觉得这种方法好!可操作性强!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觉得这些结论不易理解,加上这些结论只能逐步形成和完善,靠死记硬背吧,今天记了明天又忘了!等到用时,仍是"生硬、呆板",甚至张冠李戴。如何突破这一问题?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里,这一性质未能如愿地形成"知识链"。那么,这一性质是怎样与相关问题产生"对接或联系"的呢?

(1)它是空间三大角(即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用向量法求解的"对接点"。

1.1线线角的求法的新认识:

我们把这两条线赋予恰当的两个向量,问题就化归为两个向量的夹角(两个向量所成的角的范围为,我们能否加以重新认识这个公式呢?如图,

1.3二面角的平面角θ(θ∈[0π])的求法的新认识:

(这里刚好满足三角函数中余弦的定义:邻边比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