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孩子的教育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现代婚姻观发生巨变的环境下,家庭离婚率的飙升使单亲家庭的数目日渐增多,单亲子女增多,这就给未来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必须重视起来!如何通过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健康成长,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通过家访对单亲家庭孩子家庭了解,对其心理特征进行认真研究分析。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分析,单亲家庭学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1.内向自卑。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各方面发育处于不平衡状态,家庭结构的巨变,导致家庭经济的改变,再加上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导致孩子自卑而缺乏自信。
2.抑郁冷漠。单亲对孩子的创伤会伴随孩子很长时间,在这期间孩子心灵也会受到极大伤害,经常表现出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往往见到别的孩子有父母的陪伴,心里就非常难受。在学校,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封闭自己,不愿和同学、老师交流,长时间就会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产生冷漠、反感、敌对的心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3.充满憎恨。很父母离异后,就会再婚,对孩子的关心会越来越少,有的甚至直接将孩子置之不顾,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没有人爱、没人关心,也不会去关心别人,久而久之就对父母、甚至对同学老师充满憎恨。
4.放任、暴躁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家庭的缺陷,缺少关爱,有的单亲父母在物质上会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这样长期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天,自由、散漫、放任、不受管教,自然到学校对老师的教育也是置之不理,自己约束能力差,此外,由于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好斗,所以会出现打架、斗殴等行椤
5.嫉妒仇视。因为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他们嫉妒同学谈自己的父母,谈自己温暖的家。嫉妒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十分强烈的仇视心态。他们排斥周围的人,甚至仇视周围的人,因为在家庭中缺少爱,所以孩子心中就缺少爱,再加上与周围人缺乏情感交流,常常把他人的善意批评或好言相劝,看成是恶意的举动,他们轻则置之不理,重则伺机报复机,经常做一些恶作剧去报复,有的甚至以对他人的戏弄或殴打为乐。
心理学家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心情浮躁,性格孤僻,情绪不稳。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情感、心理和品德的发展。
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根据具体的家庭情况帮助孩子形成积极情绪和健康的人格,笔者认为以下方法可以一试: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孩子入学起,就着手建立单亲家庭的学生档案,去家访,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跟踪,并详细的记录。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心理咨询室,可以带着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经常进行学习辅导,在生活上给予关照,在行为上进行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掌握单亲家庭孩子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家庭的教育方法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所有代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就必须先当好孩子、家长的“知音”,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如此。
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细心地观察、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了解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注意掌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融洽点、疏忽点,架起老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之间沟通的桥梁,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赖的目的。
在我教的学生中,有个叫娟娟(化名)的单亲家庭女孩,她个性孤僻,脾气坏,经常与同学为一些小事闹得不可开交,隔三差五与同学吵架。后经家访、谈心,她对同学的态度大有好转,处事也好很多,并被推选为小组长。而在家里与父亲新交的女朋友关系不好,她认为那个女人会夺走父亲对自己全部的爱,导致女方提出让她父亲在孩子与爱人之间做出选择的条件,这使其父亲非常痛苦,甚至到了分手的地步,我了解了这情况,找孩子谈话,教育孩子从对父亲的爱,家庭生活各种负担方面去着想,告诉她,她不能陪伴父亲一辈子,当父亲年老时,他会很孤独。终使孩子接纳了父亲的女朋友。
2.让单亲家庭孩子融入班集体,消除抑郁的心情。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作为代课老师,其一,要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关注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多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觉得同学、老师都很关心他们,尽可能淡化他们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别,避免让他们感到难堪和不安。其二,教师自身观念要改变,心态要豁达,尊重单亲家庭孩子的人格、生活方式,不能歧视、嘲笑单亲孩子。其三,要多观察,善于发现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优点,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引导他们多为班集体做好事,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良好形象,使同学们乐意亲近他们。其四,要适时和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从而采取有效教育措施。
一、“家长投入”在儿童早期发展阶段的内涵“家长投入”指家长投入儿童的教育。虽然心理学理论和传统智慧一直将家庭视为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对家长投入的实证研究则是近30多年才出现的。在早期研究中,家长投入仅被视为“家长对学校教育所做的贡献”,如参加家长会、在教室做志愿者等。之后,家长在家中对儿童教育领域所做的贡献也被纳入考量范围,如创设学习环境、监督子女作业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类有效的家长投入方式不断被发现,已有的家长投入指标不断被扩展。1995年,爱普斯顿(Epstein)提出了广为学界接受的家长投入内涵,即在家庭、学校、社区联盟下的六类活动,包括发生在学校的投入行为———志愿者和参与学校决策;发生在家中的投入行为———养育、支持儿童学习;发生在合作维度的投入行为———与学校的交流、参与社区活动。从此,对家长投入的理解从单维度、单向性转向了多维度、双向性。[2] 由于爱普斯顿的分类是依据对中小学样本的研究,樊图佐(Fantuzzo)及其同事对低收入家庭幼儿样本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爱普斯顿归纳出的六类投入行为同样适用于描述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所做的贡献。[3]家长投入在早期儿童发展阶段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的情境下,家长对早期儿童教育所做的一切贡献。这些贡献包括了爱普斯顿归纳出的六类活动,但又不局限于此。考虑到早期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要有效地反映幼儿发展阶段保教融合、教育生活化的特点,对幼儿期家长投入就应持更加开放的研究态度,将发生在所有情境下的“家长投入”都纳入考察范围,才能体现出家长对幼儿教育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二、低收入家长投入对其子女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家长投入能够缓冲贫困对儿童的消极影响早期生活贫困会给儿童的认知、语言、行为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高水平投入则可以有效缓冲贫困对于儿童发展的这一消极影响。[4]来自芝加哥儿童家长中心项目的追踪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该项目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促进家长投入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瑞诺德(Reynolds)等研究者从1983年起持续跟踪调查参与该项目的1539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发现这个具有高度家长投入的儿童家长中心项目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而且这种积极成效一直持续到成年期。这些积极效果主要体现在社会适应、高中毕业率、犯罪率、就业率、大学入学率等诸多方面。此外,在控制了其他预测变量(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校的贡献、学校质量等)后,对芝加哥儿童家长中心项目的纵向研究还专门考察了“家长投入”因素的独立贡献。该研究通过教师评级来测量学校情境下的家长投入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每一年家长投入水平的变化给儿童发展结果所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每发生一年的家长投入变化会使儿童的高中毕业率增加16%,而且高、低两种家长投入水平的不同累积至第4年的时间水平时,会使儿童的高中毕业率产生48%的差异。家长对子女受教育水平的期望与子女高中毕业率也存在显著相关,家长投入水平每发生一年的变化(从预期子女高中毕业提升到大学毕业),将使子女的高中毕业率增加9%,而这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期望的不同累积至第4年的时间水平时,会使儿童的高中毕业率产生36%的差异。这一结果说明了家长投入的长期效益。[5]由于参与该项目的儿童均来自低收入家庭(主要来自美国非裔家庭),因此可以断定高水平的家长投入在减缓贫困对于儿童的消极影响方面具有相当显著的作用。
(二)家长投入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业成功“家长投入”是一项可以促进儿童学业成就的策略,[6]家长投入对儿童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学业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发生在学校中的家长投入行为与儿童更高的阅读和数学成绩相关,发生在家中的家长投入行为与儿童更高的阅读、数学、写作成绩相关,家长对于儿童学习的信念和期望与儿童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强相关。[7]与此同时,研究者还将研究范畴拓展到了早期教育阶段,如樊图佐考察了包含“家长投入”因素在内的早期干预项目,发现“家长投入促成了儿童更高的学业能力和适应行为”。[8]此外,幼儿期家长投入对小学、中学时期的“家长投入”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长越是愿意投入学前教育项目,就越有可能投入子女长大后的学校教育。[9]因此,考虑到幼儿期家长投入对中小学家长投入的重要影响,关注幼儿期家长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三)家长投入有助于改善低收入家庭生态环境家长投入对贫困家庭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儿童在学业上的成功,还有助于家长效能感的提升,促进整个家庭环境系统的改善。家长通过与教师、学校、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支持,并通过这种合作得到情感上的援助。在投入子女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产生了参与感、成功感以及希望与信心,这些对于家长个人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有研究证明,家长投入提前开端项目与随后增加的家长就业率相关联,家长投入不仅成功地帮助他们提高了与子女互动和教育子女的技能,还提升了其自身的自我知觉;[10]家长在更多地投入到子女教育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立。[11]可以说,促进家长投入儿童教育,有助于赋权给低收入家长,提升其效能感和自立感,进而改善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
三、低收入家长投入遇到的挑战促进家长投入是干预经济处境不利儿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早期项目取得长期效果的必备因素之一。但让低收入家长真正有效地投入到子女教育中来,会面临诸多挑战和阻碍。有些阻碍是可以由教师协同家长一起来克服的,有些则超越了教育机构、教育部门的权限和能力,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的支持与保障才能予以解决。
(一)低收入家长投入方式、特点与教师预期不一致教师对于家长投入信念与行为的知觉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当教师知觉到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积极态度和信念时,儿童会表现出更少的行为问题、更高的语言和数学能力。[12]虽然产生这一结论的内在机制还不清楚,但很多研究者做出的假设是,当教师感受到家长对教育的高投入和期待时,会对儿童产生更多的积极教育行为。然而,多数教师对于低收入家长的投入是缺乏信心的。依照传统的家长投入指标(指导孩子课业、与教师沟通、参与学校事务等),低收入家长的投入可能是不足的,如这类家长经常由于没有时间而无法出席家长会、参与学校志愿者活动等,教师因此普遍认为这些家长不关心子女教育。根据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的调查,这种学校和家庭之间预期的不一致,最早在幼儿园阶段就会出现。随着有关“家长投入”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发意识到“家长投入”是一个植根于经济文化情境中的概念。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支持儿童教育,家长投入子女教育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13]而且相同的家长投入方式对不同的儿童群体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14]因此,就低收入家长而言,教师一方面需要识别他们在家中或其他情境中直接或间接支持儿童教育的行为,不误读、不忽略低收入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期待和付出;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家长理解和掌握如何投入儿童的教育才是富有成效的。这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挑战,也是促进低收入家长投入儿童教育的关键。
(二)低收入家长投入教育的动机与信念有待提高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收入、婚姻状况、家庭地位等相关指标对于预测家长是否投入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些变量不能解释家长是否决定投入儿童的教育。胡威—迪普绥(Hoover-Dempsey)等人提出的家长投入过程模型,被认为是解释家长投入的“最佳猜想”,该模型由家长角色建构和家长教育效能感两方面因素组成。家长角色建构,指家长对于自己应当在儿童教育中承担什么责任以及采取何种行为等方面所持的信念。[15]家长在子女教育中构建的自我角色与其投入活动直接相关:家长越坚信自己应当投入到儿童教育中,特别是坚信自己应该和学校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发展负责,就越会表现出更多的投入行为。不少研究发现,低收入阶层家长的投入角色则相对被动。这一类家长更倾向于将教师视为专家,认为教师比自己拥有更多的儿童教育知识、能做出更好的判断;多数低收入家长由于自己接受教育的年限较短,对教育系统了解不够,认为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学校的责任。[16]他们通常不觉得自己有权或有责介入子女的学校教育,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家长不关心儿童的教育。家长是否决定投入子女教育,还部分地取决于他们对自己有多大能力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主观感知和评价,即在帮助儿童学业成功方面的效能感。[17]教育效能感高的家长会积极地投入到儿童教育中,在遇到困难时也会坚持;效能感相对较弱的家长对自己帮助子女获得成功的期待较低,遇到困难时更难以坚持。一项研究调查了家长对教育效能感的自我评价,认为“我对于子女学业成功没有什么帮助”的低收入家长为44.7%,中产阶级家长为11.7%,高收入家长仅占4.4%,这种差异只有15.1%可以由收入来解释。[18]如同成功家长的成功会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一样,低收入家长的生活挫败感也有可能对其投入儿童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家长角色和家长投入效能感不仅是由家长自我建构而来,同时也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这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可以积极介入并努力改善家长投入的动机,帮助家长提高对于儿童发展的科学认知,鼓励并提升家长的投入信念,为家长成功体验创造机会。
(三)低收入家长投入子女教育的机会和资源缺乏家长投入行为会受到其对儿童、教师或学校需要状况的感知的影响。[19]一般而言,当家长感到自己的投入是被儿童、学校需要时,他们的投入行为会增加;反之,当家长感到自己的投入行为受到忽略或排斥时,他们的投入行为会相应减少。已有研究发现,教师是否邀请家长投入与教师对于家长效能感的感知相关。多数教师对低收入家长的投入效能缺乏信心,他们会倾向于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受教育水平高的家长作为课程资源,低收入家长则被自然地排除在外。按照布迪厄的文化资本论,学校标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负载了精英阶层的社会、文化体验的。具体到“家长投入”方面,就是学校对于家长投入的要求通常与低收入家庭的价值观和经验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低收入家长的投入机会较少。家长对投入资源的知觉,主要指家长对投入所需的知识、技能、时间和精力的感知。当家长感知到自己具有教育投入所需要的某些资源时,就会选择投入;知觉到缺乏所需资源时,就可能产生无助、自责、愤怒的情绪,甚至回避或拒绝投入。一般情况下,低收入家长往往缺乏资源,工作时间长且缺乏弹性,从学校以外获取各类养育支持和资源也相对较少。因此,不少低收入家长在子女教育中会有无能为力之感。这种投入资源上的缺乏已经不是完全可以由学校解决的问题,而需要政府投入或开办专门的项目,包括强调综合的家庭服务和加强家庭与社区合作的早期项目,以及独立的家庭支持干预项目等。以美国为例,“支持家长投入服务”已经扩展至了州办学前项目、根据《中小学教育法》一号条款为低收入学区设置的投入项目。专门性的家庭支持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如均等开端(Even Start)、更早提前开端(Early Head Start)、家庭资源中心(Family Resources Centers)、家长作为教师(Parents as Teachers)、家访和家长教育项目等。政府通过这些项目鼓励和支持低收入家长提高其对子女教育的投入。
四、支持低收入家庭投入儿童教育的有效策略如前文所述,低收入家长投入对于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低收入家长投入是否可行,如何促进其投入行为的发生,美国最大的早期儿童项目———提前开端(Head Start)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的有益经验。提前开端项目主要服务于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的家庭。40多年来,该项目实现了与低收入家庭真正、有效的合作,成功地促成了低收入家长的高水平投入。
(一)超越“不足模式”,将低收入家长作为支持儿童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处境不利群体”的研究取向可划分为“不足模式”(Deficit Model)和“力量模式”(Strength-Based Model)两种基本类型。“不足模式”又称为“病理学模式”,指用主流的框架和尺度,衡量、诊断处境不利群体的不足与缺失。在这种视野下得出的结论、制定出的政策常带有家长作风。在“不足模式”视野下,低收入家长因缺乏能力而难以投入儿童教育。与“不足模式”不同,“力量模式”放下了对低收入家长“缺失”的先见和“诊断”的权力,尝试发现处境不利群体的力量、长处、需要,并通过提供外部支持来促进其自立,最终实现赋权给处境不利群体。在“力量模式”视野下,低收入家长有抱负也有能力投入到儿童教育中,研究者应探寻其可能的投入方式和策略,进而为家长提供支持。提前开端项目正是基于“力量模式”创建的。该项目发轫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向贫困宣战运动”,这场赋权给穷人的运动的最大特色就是让穷人在各类项目的规划、实施中掌握话语权、决策权,而非被动地接受政府或主流群体设计好的项目。作为这场贫困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前开端项目在创办初始就确立了“家长最大可行度地参与到项目中”的硬性要求。这些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的家长们一直被提前开端项目视为最重要的资源和宝贵的财富,参与提前开端项目的运作、规划、管理与评估。以2004年度为例,全国提前开端项目机构中27%的员工是或曾经是提前开端项目的家长,并有超过89万的家长在该项目中做志愿者。每个提前开端机构的政策几乎都是在不同层级的家长委员会的参与下制定的,甚至新员工的招募都需要通过家长委员会的面试和考核。有研究发现,常规的教育机构一般都会认为低收入家庭没有什么可以贡献给儿童教育的,因此很少将其看作是一种资源。[20]提前开端项目的实践则表明,无论家庭收入和家长受教育水平如何,所有的家长都有支持子女学习的能力。一位提前开端机构的负责人在接受笔者访谈时提到,很多提前开端项目的家长在刚参加项目时,视自己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但提前开端项目始终坚持着“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这一理念,并利用各种方式唤醒家长的这种意识,支持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当项目实施一两年时,多数家长开始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当和学校合作支持孩子的教育,并主动地与学校沟通,为儿童和家庭积极寻求相关服务,对项目提出自己的建议等。我国学者张燕教授主持的服务农民工子女的四环游戏小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结论:“随着活动的开展,家长对游戏小组的认同和参与程度加大,我们把妈妈老师作为一个非正规教育中的一个制度。事实表明,家长作为第一任教师,是具有教育经验和能力的。”[21]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低收入家长,将其作为支持儿童教育的宝贵资源,是支持低收入家庭投入的起点。
但近些年来,“熊孩子”一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新闻中,“熊孩子鞭炮烧毁汽车”,“熊孩子割断施工缆绳”,“熊孩子铁轨放石子逼停火车”。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以不是简单的制造小麻烦、小破坏,而是已经发展为对公共设施、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破坏。“熊孩子”一词从之前的褒义词发展成为贬义词,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虽说“熊孩子”问题是一些个例,但也恰恰反映了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从中也折射出当今社会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缺失、疏漏与疏忽。家庭教育是“熊孩子”任性放纵的根源。
“熊孩子”问题之所以会成为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更多的是“熊大人”对孩子的教育不当造成的。与家长对此类问题认识不够,教育不及时、不深刻有密切关系。每次“熊孩子”出现,家长都会以“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为孩子开脱,久而久之,孩子潜意识会理解为:我是孩子,即使做错了事也没关系。因此,做事不需要遵守规则,不需要考虑后果。而且,对规则漠视的家长也大有人在,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怎么能对规则、道德、法规有正确的认识。当“熊孩子”问题出现时,家长应当及时、公正的给予批评、教育、处罚和警告。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时不对的,这类事情是不能去做的,做错事的后果是很严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让孩子认识到无论什么人都应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基本道德,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因为孩子年纪小,有些事可能无法理解,但也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不能任其放纵发展。
言传是对孩子最基本的教育,身教才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如果家庭教育言行不一致,那么,再严厉的说教,再长篇大论的言辞,也都显得苍白无力。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礼貌教育的养成,多半是在家庭的观察与模仿中学习的,与家长的一言一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孩子在超市里捡到了一个钱包,问妈妈这是谁丢的钱包,可妈妈看见后,二话没说就塞进了包里。当时孩子一脸疑惑的站在那里。孩子心里一定在想:“妈妈不是说过,捡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吗?可妈妈却不是这样做的。”我想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在这位家长的教育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言行,只有有教养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只有诚实守信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只有孝顺的父母,才能拥有孝顺的子女。我们都记得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吧,妈妈并没有告诉孩子什么才是孝顺,但孩子从妈妈的行动中学习到了如何孝顺父母。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孩子的一言一行能够折射出家长的言行,是家庭的一面镜子。
一、 海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基本情况:
“城乡公交一体化”,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 打破原来的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以达到城乡公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协调发展过程。据调查了解,海宁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目前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尤其是“公车公营”的运行模式,更是全国的首创。一年来,海宁市已经投入改造资金3000多万元,新添置空调中型客车130辆,开通公交线路30条,其中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20条,辐射全市147个行政村,城乡公交通村率达到91.3%,预计2005年底,全市所有道路全部达到通车标准,力争实现村村通公交,路路有公交。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城乡居民对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政策表示非常赞成,认为公交城乡一体化给出行带来方便,乘公交车进城明显人数增多,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经济实惠,是一项利国利民,使居民、经营者、社会多赢的好措施,为海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详见问卷调查汇总表)
二、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主要效果: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对原有农村客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重大举措, 海宁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为城乡客运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
(一)理顺了管理体制,实现城乡资源共享。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公交由城建部门管理,客运班线由交通部门管理,一直是“两张皮”。经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公交统一由交通行业管理,城市道路及站点向农村公交开放,大大方便了农民进城
(二)优化了运营结构,实现“公车公营”。
海宁在城乡公交的经营方式上完全吸取城市公交车优点,实施“公车公营”。即全部收回原来的个人产权,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交由公司运营。并实行车辆循环,旅客上车买票,途中设置站点,到站停靠的运营方式,彻底解决了农村客运市场出现的“三客”问题(拉客、骗客、甩客)问题。
(三)实行了区域经营,提高农村班车覆盖率。
海宁公交车实行区域经营,经营企业可以灵活安排线路走向和车辆数量,合理安排班次,提高车辆使用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实行划片经营,可以把热线的经济效益弥补冷线,解决客运矛盾,提高农村班车的覆盖率。
(四)改革了公交票价制度,确保农民从中受益。
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有利于进行成本核算,大大降低了班车票价,城乡公交一元钱的同票同价,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真正让老百姓感到实惠。
三、海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农村客运集约化程度低
前几年,受有路大家走,有车大家开的影响,导致了农村客运单车承包经营现象十分普遍。经营费用高,服务质量差,抢拉客源、超时间运行,恶性竞争,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制约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规范健康发展,
(二)农村乡镇客运场站太少。
虽然海宁市日前的行政自然村通车率和道路覆盖率都居全国前列,但大多数的乡镇没有汽车客运站场,客远站点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客运需求。
(三)村级道路建设速度不快。
道路建设状况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基础和前提,趋势影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进程,海宁现在公路网密度达61KM,居全省前列,但提出的“等级公路通行政村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尤其是村级公路建设速度还不快。
(四)农村客运使用的车型多,适用车型少。
现有农村客运的车型多、杂,但这些车型备有较大的空间装货的不多,有下置式行李仓的车也不多,与农民所期望的车型不一致。农民出行需随身携带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所以农民还是不得不选择农用车、三轮车进城。
四、海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改进措施
调查中,我们6个人都为海宁的公交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取得的成效感到由衷的自豪,觉得海宁的经验应该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但是海宁公交自身也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改进措施大体可考虑:
(一)使路、站、车一体化、高效化。
在新建或改建通村公路时,应使路、站、车一体化。建路时,应该考虑设置旅客停靠站点(最好是港湾式),同时推荐使用适合农村客运的经济客车车型,把路、站能进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成,则更能避免重复建设,体现高效。
(二)合理调整客运线路。
要根据海宁农村的村镇公路规模、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行政村公交的通车需要,合理调整客运线路。避免现在不同程度存在的弃冷线争热线和挤干线的做法,保证城乡客运有序、健康发展。
(三)完善公车公营体制。
对原有的农村客运个体经营户逐步进行公司化改造, 实行公车公营。尽可能地使公交车安装统一样式的线路标志牌,实行统一站点,统一票价,统一车型、颜色和标志,统一结算,统一着装, 提高城乡公交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加大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
我市还应该加大对县乡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尤其是鼓励、补助乡镇或村级组织甚至于个人投资建设村级公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还存在的道路不通,网络不全的问题,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创造基础条件。
关键词:年轻父母;觉察力;家庭教育;检视
事物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和发生发展的轨迹,它的出现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迹象可循,人们可以因此对事物进行精准的了解和判断。对事物进行了解和判断的能力就是觉察力。所谓觉察力,就是洞悉彻悟事物的发展规律、方向的高度预见性的一种本领和能力,是能够以小见大、以心见性、见微知著、敏捷独到的一种超前的感悟能力。[1]具有较强觉察力的人,能运用心理、思维的力量去了解事物,解开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即父母发现家庭教育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家庭教育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等都能有所发现和认识,并洞察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明察家庭教育的成效。
一、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的后果分析
家庭教育问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是一个渐变过程,不是突变的过程。家庭教育问题出现的最初阶段,很容易被年轻父母忽略,使得家庭教育问题日积月累,越发严重,以至于有的问题积重难返。对家庭家庭问题的失察,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并且影响深远。多重家庭教育问题互相牵扯和纠缠,严重影响问题的解决。
(一)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造成错失家庭教育良机,影响深远
父母应该对家庭教育的状况有所监控和觉察。但很多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后知后觉,家庭教育失当而不自知,导致家庭教育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很多家庭教育问题是随着孩子的学业问题或者品性问题而暴露,也有的家庭教育问题等到孩子成年才被觉察,因而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教育影响相对于教育行为,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因家庭教育不当产生的问题,会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大学阶段呈集中爆发状态,有的会延后到下一代择偶、组建新家庭时才会有所表现。这使得众多家长往往不能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做家庭教育方面的归因,不能回溯家庭教育问题,而将此归因于外部条件的变化。比如,他们认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产生叛逆”,“孩子进入大学,生活环境条件变化,不能适应”,“年轻人进入婚恋期,一时不知道如何相处”等等。实际上,其中很多的问题都源自家庭教育失当,造成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
(二)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造成家教问题积重难返,影响深刻
家庭教育问题与原因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多样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元素纠缠的结果。比如,年幼的孩子喂养困难,不愿意好好吃饭。究其原因,有孩子自身先天或者后天的消化能力问题,但也可能是年轻父母喂养方法不当,没有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造成孩子脾胃失和并影响到食欲。其间还可能夹杂着年轻父母对孩子不良养育态度的影响:父母或者马虎忽略,或者迁就溺爱,影响了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此外,家庭情感关系不良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也可能造成孩子食欲不佳。反过来,孩子的喂养困难问题,会引起年轻父母的焦虑情绪,父母双方可能推诿责任并互相指责,导致家庭冲突增多,家庭情感氛围不良,进而引发新的家庭纠纷和冲突,再一次影响孩子的喂养。影响家庭教育的多样因素的纠缠与牵扯,产生的影响不是1+1=2而是1+12。如果长期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导致若干家庭教育问题纠缠在一起,最后分不清孰因孰果,那么处理此类问题就会非常棘手。所以,年轻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不自知,就会贻误对孩子的最佳教育引导时机。如果不能对家庭教育问题保持清晰的认识,及时检视家庭教育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存在的问题就会成为家庭教育的隐患,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隐患,导致外部因素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出家庭和孩子新的问题。
二、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的原因分析
教育素养是指父母为了合格地担当家庭教育实施者的角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当具备的特殊品质,包括教育知识、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2]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受到家庭教育本身特点的影响,也和年轻父母自身的素养及行为方式有密切关系。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影响了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
1.家庭教育即时性、随机性和零散性特点,使得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容易出现“挂一漏万”的现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教育过程,而是伴随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机、即时、零散地进行的,需要家长敏锐地捕捉教育的信息与契机。虽然新时期的年轻家长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很关注孩子的成长,但对于何时是教育的契机、用何种方式教育效果最佳,年轻父母很难把握好。而家庭教育的规范很少有明文规定,年轻的父母本身对家庭教育要求并不明晰,要在实践中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规范甚至要等到孩子“违规”之后才被发现。家庭教育可能“处处是教育、时时是契机”,但年轻父母却常常忽略机会,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契机,或者因为采用不当的教育方式而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变成“坐失良机”。此外,年轻父母因娱乐生活丰富、工作繁忙、家庭教育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也容易忽略家庭教育的契机,忽略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2.影响家庭教育成效的因素是动态的、多元的,年轻父母很难整体把握家庭教育系统不少年轻父母的“父母角色”意识不够,对家庭教育不重视,因而忽略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关注。更多年轻父母是重视家庭教育的,但对家庭教育问题也未必能很好地把握。家庭教育成效是受多元、动态因素的综合影响。家庭所处的地理环境、家庭中的人员结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等,都深深影响着家庭教育成效。另外,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还取决于孩子的特点。孩子用自己的气质特征、性格特点、智商才能甚至是外貌特征等,与这些外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对话交流,从而影响着家庭中各种因素作用的发挥。年轻父母对于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多因素缺乏完整的认识,难以整体把握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难以发现诸因素之间复杂的关联,因而容易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
(二)年轻父母自身的特点造成了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失察
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还受制于他们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认知、情绪、个性等方面的特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觉察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深刻性。1.年轻父母的个性特征造成了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不细致家庭教育问题往往是“于细微处见精神”,需要年轻父母对问题能明察秋毫并防微杜渐。但不同个性的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有较大的差异。比如,情绪型性格的年轻父母,处理事情习惯“大大咧咧”且容易被情绪左右,对孩子的照管和教育情绪化严重,常常出现粗枝大叶不细心的毛病,对细节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不够,遇事急躁不冷静,他们容易忽略孩子和家庭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而理智型性格的年轻父母,又可能出现过度关注,过度敏感,导致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不客观。2.年轻父母觉察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不全面“见识”即看见并认识。所谓“有见识”,就是个体看见并且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它是觉察力的基础。“事事留心皆学问”,人们可以通过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得出对事物的认知和行为决策。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认知分析就可能越客观越深入。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越专心越用心,得到的有效信息就越多。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能力,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家庭教育过程中相关信息的掌握。虽然信息无处不在,但是年轻父母家庭教育临床经验不足,在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过程中,容易忽略与孩子成长有关的信息,比较容易捕捉到的是能引起他们情绪体验的内容,而情绪体验中觉察的信息却未必客观。比如,孩子牙牙学语,符合年轻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期待,就会引起他们的兴奋,他们因“牙牙学语”这个事件而出现“晕轮效应”,产生认知偏差。3.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认识不足导致他们对问题的觉察不深入觉察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脑子想。“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所谓行家,就是对问题的敏感度很高的人,相关的知识背景是觉察敏感度的基础。年轻父母如果没有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对家庭教育问题觉察力不足,对问题的了解不具体,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关注问题的表象而忽略现象之下的隐性问题,尤其是对内在问题的觉察不足。比如,孩子与伙伴关系不良而情绪低落,父母容易觉察到孩子人际交往状况,看到孩子缺乏交往主动性和交往技巧,却不容易发现孩子的内在体验,无法关照到孩子内心安全感不足,或者是不够自信而不能很自然地和同伴交往因而回避交往。如果年轻父母忽略孩子的内心体验,就会使得问题的解决走上歧路,甚至会加深对孩子的伤害。比如,上例中的父母,忽视孩子的内心体验,强行催促孩子去与同伴交往,会引起孩子更深的恐慌和更严重的退缩性行为,会给孩子脆弱的心灵造成新的更深的伤害。年轻父母家庭教育实践经验不足,对家庭教育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认识不够,对孩子早期表现出的问题重视不够,就越发不能很好地觉察家庭教育问题。
三、用“多元检视”方式提升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
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师教育智慧在其核心表现上与觉察力密切相关。”[3]提升父母的教育智慧的核心也在于提升其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除了要从观念上帮助他们,使他们重视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更重要的是要从方法上帮助他们,使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能力得到提升。学习多元检视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倾向和层次去觉察家庭教育问题,找到更多的家庭教育问题关注点,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年轻家长提升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
(一)从多角度检视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
家庭教育的成效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的问题也是如此。觉察家庭教育问题,就要重视检视与问题相关的诸多元素,包括家庭居所、家庭收入、家庭的社会阶层、家庭人员构成等客观因素,也包括父母的家庭教育素养、成长经历等主观因素。年轻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观因素的检视和觉察,如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的教育素养等。前者会影响后者的方向,后者会影响对前者的审视深度。年轻家长检视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视点有:1.对新生家庭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检视新生家庭和原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每个新生家庭都来自原生家庭,并成为下一组新生家庭的原生家庭。因此,家庭教育不是零起点,原生家庭中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到新生家庭。年轻家长要尽量与原生家庭保持健康的关系:所谓健康关系,就是看到关联,又能调整问题所在。年轻父母对自己所在新生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容易出现“当局者迷”的困惑,反观自己的原生家庭则会产生“旁观者清”的效果,对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会更客观更全面。而且,自己作为当事人,容易检视到原生家庭教育方式的成效,从而可以对新生家庭的教育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对原生家庭的检视,重点要检视原生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对孩子的期待及其促进策略等,并注意把新生家庭与原生家庭进行比照,既不能完全推翻原生家庭的教养模式,也不能不加分析地进行全盘复制和吸收。年轻父母在对原生家庭的理性检视基础上实施新生家庭教育,使得新生家庭教育有较高的起点,可以帮助新生家庭对家庭教育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落进原生家庭问题的窠臼中。2.对自己“父母角色”的全面检视年轻父母在社会生活中身兼多种角色,他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或者是“职业人”的角色成长比较受关注,但其“父母角色”的成长常常被忽略。年轻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执行者,需要对自己的“家长”这一角色及其成长状况进行认真和长期的检视。(1)对履行父母角色职责的检视年轻父母是否把握好自己的“父母角色”职责,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年轻父母要对父母角色的多元定位加以检视:做为监护人,父母是孩子成长资源的提供者,使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得到基本的保障,而不要让孩子流离失所。作为监护人,父母还要保障孩子的心理安全,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父母同时是孩子的成长伙伴和顾问,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不能放任孩子不管,也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孩子自主学习和成长的机会。(2)对父母角色成长状况的检视“陪孩子一起成长”是当下父母成长的重要方式。缺乏完整家长教育学程的年轻父母们,大多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脚步,在实践中摸索着成长的。他们的教育智慧和能力,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得到扩充与提升。父母要检视自己的教养行为,对教养有效性进行检视,同时也要检视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最主要的检视途径是对教养成效进行检视,通过了解孩子积极的正向的变化情况来检视父母学习和教养成效。(3)对父母与孩子的情感关系健康状况的检视良好亲子关系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础。保持良好亲子关系的家庭,即使孩子出现阶段性的成长问题,也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亲子关系是检视教养成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常见的亲子关系问题是亲子关系疏离、亲子关系过度依赖、亲子关系冲突等。孩子的个性不同,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对父母的需求不同,良好亲子关系的格式也会有所不同。良好的亲子关系表现为依恋不依赖,理性不冷漠。父母需要很好地回应并引导孩子,使亲子之间和而不同,保持一种有弹性的融洽关系。
(二)从不同倾向检视家庭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问题的表现从其倾向性可以分为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外显的家庭教育问题可视可感可检测,比较容易被发现。青春期阶段家庭教育问题暴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春期阶段家庭教育问题通过孩子的学业成绩和行为反应得以显示,父母因此发现家庭教育问题。但青少年青春期阶段暴露的家庭教育问题,并不是在青春期的时候才生成的,而是过往问题累积之后的集中爆发,在此之前问题常常以内隐的方式存在,但父母没有发现或者未加关注。不同倾向的家庭教育问题产生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不了解内隐的深层次的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往往就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对症下药。1、外显家庭教育问题的检视所谓外显家庭教育问题,就是家庭教育过程中,可感可测的教育问题。比如,孩子平时不能主动和别的小朋友交往,不愿意与小伙伴分享玩具等。通过孩子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外显行为反应,可以发现孩子社会性发展不良的问题。父母对自身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出来的言语与情绪反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比如,父母对于自己情绪失控而怒斥孩子的行为,常常会有懊悔之情,就是检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后的反应。虽然多数父母没有经历专门的家教理论学习,没能很好地掌握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但通过对自己几个孩子的对比或者和别的同龄孩子的对比,父母就很容易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在专家指导之下或者是自己有意识地加以调整。当然,如果用别人的孩子做参照,就要有意识地防止“别人家小孩”的现象发生,要对自己的家教问题做客观的评断。2、内隐家庭教育问题的检视内隐家庭教育问题是指没有通过可感可测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和当下还没有表现出现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年轻父母要特别用心去检视内隐的家教问题。(1)检视父母的教育观念“观念决定行为”,父母内隐的教育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家庭教育行为。在可以检测的家庭教育问题行为背后,一般都有需要反思和调整的内隐的家庭教育观念问题。比如,父母一味的强调孩子的课业学习,为孩子选报各类课外学习辅导班,与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密切相关。受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新的谬论误导,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并体现在他们家庭教育行为选择上。(2)检视父母自身的行为示范“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言传与身教有效配合能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妈妈洗脚”这一则公益广告,对言传身教做了很好的诠释。而家庭教育问题中的很多问题,都与父母忽视行为示范有关系。比如,孩子挑食偏食,常常都源于父母饮食习惯的影响。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中言传的内容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会注意给孩子积极的正向引导。但是,也要注意自身行为示范,发挥身教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用行动给孩子以积极影响。(3)检视家庭教养范式的适切性检视父母教养范式的适切性,就是检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鞋子合不合脚,脚知道”。与孩子的个性和成长需求契合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反之亦然。检视家庭教育范式的适切性,要检视家长的家庭教育动机、教育目标,检视日常生活中亲子双方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等。如果消极的劣性的情感体验多,就要对家庭教育多加注意,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4)检视家庭功能的状况对家庭功能的检视,是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度检视。家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家庭教育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度检视,需要基于家庭系统理论的思想基础之上。家庭中的关系结构、家庭对问题反应的灵活性、家庭成员交往质量和家庭亲密度等因素,综合地反应家庭的功能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