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舍的作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翻译 风格 自然 贴切
1 对翻译的解释
翻译,英文Translation,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翻”是指对交谈中的两种语言进行即时的、一句对一句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这是一种轮流的、交替的语言或信息转换。“译”是指单向陈述,即说者只说不问,听者只听不答,中间为双语人士,只为说者作语言转换。
翻译要求译出来的文章在思想内容,情感氛围,风姿神韵方面都需要与原文本相符合。其中如何传达原作的风姿神韵,即风格,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牵涉到译文的遣词造句,还关系到译文整体基调的把握。
2以《苹果车》为例,赏析老舍的翻译风格
《苹果车》这部剧描述了国王马格纳斯与以首相卜罗塔斯为首的内阁大臣们的宫廷斗争。卜罗塔斯野心勃勃,企图独揽大权.他向国王马格纳斯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不再做讲演”,“停止暗中操纵报纸”,“不准再提国王否决权”。聪明机智的国王以在退位时解散国会,举行大选,同时自己以平民身份参加竞选为要求同意退位。卜罗塔斯感到前途未卜,惊恐不已,为了自保,他亲手撕毁“最后通牒”,宣布“一切照旧”。
下面摘自《苹果车》的一段及老舍先生的翻译文本来具体赏析。
To music o’er flood and fell;
To slowly trace the forest’s shady scene;
Where things that own not man’s dominion dwell;
And mortal foot hath ne’er or rarely been;
To climb the trackless mountain all unseen;
With the wild flock that never needs a flod;
Alone o’er steeps and foaming falls to lean;
This is not solitude;
‘tis but to hold;
Converse with Nature’s charms;
And view her stores unrolled.
老舍先生的翻译是:
踞石临波有所思兮,
或徐步林荫之幽胜;
罕见人迹兮,
物聚乎无人之境;
群兽无栏兮伴我行,共攀无径之荒岭,
时倚峭壁与飞瀑兮,
大自然兮相与呼应;
信非孤独兮,放观万象之展映.
《苹果车》(“The Apple Cart”,1929)是萧伯纳创作的第四十个剧本,也是他的创作生涯后期一出最重要的戏剧。《苹果车》来源于英国俗语“弄翻苹果车, (“upset the applecart”),意为“搅乱如意算盘。在《苹果车》这个“政治狂想剧”里,萧伯纳把现实和幻想混合起来, 讽刺意味很浓烈。
老舍先生在翻译该作品时,对讽刺语言的拿捏十分准确,让读者领略到英国宫廷的斗争,如“罕见人迹”,让人身临其景,体会那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漩涡四起的勾心斗角。单从老舍对称谓的归化翻译处理上,便可感受到老舍这位人民艺术家对文字语言灵活驾驭的风采。老舍先生对古英语的把握与翻译也是恰如其分。整个译文与原作所想要表达的气氛与格调是符合多对多,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使得人们更能体会到宫廷斗争的残酷。让现实跟幻想更能很好的交换与融合。
老舍先生本人的作品也是以环境、人物来表现社会的,其语言也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在进行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他也做到了语言上的大胆与独特。把自己的风格也运用到所翻译的作品当中。所翻译出来的作品自然,有风格。
3老舍的翻译观
老舍一生的翻译理论只有两篇呈书面形式以供参考:《谈翻译》和《关于文学翻译工作的几点意见》,文章少不代表没有理论,文不在多,而在质,在精辟。老舍的一些笔谈中,也涉及到了翻译,其中不乏有精辟之论,许多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翻译理论和事业,仍很有启示作用,总结如下:
(1)翻译中的创作
老舍身为著名作家和语言大师,非常厌恶翻译腔。他认为翻译是“再创造”要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译者的能力。他对译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创作者要深入生活,翻译者也不例外。最保险的办法是我们要深入生活,亲力亲为,连一草一木之微也不轻易放过。了解得够深入、透彻,才能处处译得明确。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他说:“世界上有一些著名的译本,比原著更美,是翻译中的创作。”
(2)翻译的语言
他在翻译的语言用法上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他认为好的译文既要体现汉语简练,富有神韵的特点,也须尊重外文的细腻明确的风格。“不使译文冗长累赘,而仍能不损失原意。”他反对随便使用陈词滥调,为言简意赅而损伤了原文的精致细密。他认为要从生活中找到生动的语言去翻译,而不是顺着原文逐字逐句翻译。
(3)翻译的层次性
老舍先生认为翻译是可以有层次的,以供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使文化程度略低的读者也能知晓这些作品都说了些什么,这在同时代的译论中鲜有提及的。优秀的译作,不仅使读者知道作品中有什么,而且知道怎么写的。可见当时他提出的有不同层次的翻译与今天所谈论的翻译上的高标准和多元标准是不谋而合的。
(4)翻译的规划
老舍先生提出应对译者加强组织和规划。规划可以分为个人规划和集体规划,对科学和哲学的名著“应进行集体翻译,个人不便独立工作。集思广益,能够保证精确。集体工作对于规划译名也有好处……”。对待文学翻译他认为应个人单干,即使几个人合作,最后也应由一个人执笔,以便保持风格的统一。他在翻译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这也是老舍对翻译的独到见解。他的翻译规划思想对今天的翻译事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战略性的建议。
4 结论
老舍先生是个译者,很成功的译者。他翻译的文本很贴切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还有当时多对多社会下人们丑陋的、麻木的等的一面。能更好的把握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及语言的特点,并融入自己的写作特点与风格。更将作品与中国相结合,使得读者能更深刻的了解。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2]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老舍;小说;喜剧性;幽默
随着《老张的哲学》的发表,老舍以真正的作家姿态步入我国现代文学文坛。在这部小说中人们也看到了老舍创作中的幽默性特征,而这种创作特点也使得老舍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远。而笔者主要针对于此,对老舍小说中的喜剧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仔细挖掘老舍创作中喜剧性特点的原因,以此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老舍的创作作品与喜剧风格。
一、老舍小说中喜剧艺术形成的原因与地位
(一)原因
一方面,受到历史时代的影响。老舍早年生活在二十世纪初,清王朝被所,“五四”运动给传统观念与思想带来一定的冲击,这也对那个时期的老舍带来一定的影响。“五四”文化为老舍的作品创作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而喜剧性因素也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由于老舍不同寻常的社会经历,对老师喜剧性创作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他家境比较贫寒,而与中下层市民的接触比较多,这种出身经历与生活阅历都影响着他的创作取向。他在创作中表现出的“笑的哲人”的态度,这都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相关。最后,老舍自身性格的独特性,造成其这种幽默创作的特点。首先,他比较乐观开朗;其次,他独具慧眼。老舍经常以一种喜剧、乐观的态度看待万事万物,能够以一种幽默讽刺的方式来对社会中的人和事进行观察,从而使社会中的人和事赋予其幽默、喜剧的特点。因此,对于老舍创作中的戏剧性特点既是促使他成为幽默作家的原因,同时对他的喜剧风格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地位
老舍的喜剧风格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起初在他的作品中对喜剧性的追求过于热衷,因此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幽默的思想力量与艺术效果有所减弱。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幽默艺术甚少取得成功,这也对老舍的幽默艺术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使得他的幽默艺术历经了一段时期的磨练。从立意幽默、放弃幽默、返归幽默到幽默成熟,老舍采取扬弃的态度,将自身的幽默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他的很多作品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郭沫若以及等,都称赞过老舍的幽默风格。而且老舍的幽默艺术风格是可以与美国的马克・吐温相媲美的,是我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创作有幽默艺术作品的成功实践者。
二、老舍小说中喜剧性因素分析
(一)通过笑来批判国民劣根性
在老舍的作品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可笑点,通过“笑”来批判当时人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国民精神,对国民的弱点进行暴露。所以,从中可以看出老舍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也是对鲁迅思想的继承,同时能够使自身通过喜剧的形式来批判国民性的特点显现出来。例如,在《老张的哲学》中,老舍针对旧中国的国民身上的善良、蒙昧的特点加以暴露,其中的赵姑父、赵姑母就是比较典型的人物;而在小说《二马》中的老马,则更加体现出“老中国儿女”的形象。就像老舍说的那样,老马就算不得上是坏人,但也算不得上是好人。他能够对祖宗的成法进行严格遵守,以自身的几千年文明傲视洋人,但同时又处处对洋人加以小心对待。因此,老舍借助幽默的笔法,将这个老马身上的保守怯懦、精神胜利以及因循守旧的思想更好地体现出来。这种幽默笔法的运用,老舍能够在表现旧中国国民身上的劣根性特点积极暴露出来,将国民身上的病态特点通过自己的艺术加工体现出来,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老舍在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是要表达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借助笑来批判世间丑恶
老舍运用戏剧形式批判世间丑恶,其实就是讽刺手法的集中展现。对于喜剧而言,应该将表现对象设定为真实的社会人生,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都是对应存在着的。因此,丑恶一面的描绘与再现是作家的职责,通过自己犀利的笔触,对世间的丑恶进行剖析,从而使劝善惩恶得以实现。在老舍眼中,讽刺性的小说,其中的道德目的必须明确,因此他能够以一种讽刺性的笔触对世间的各种丑恶现象进行揭示,批判卑陋灵魂。另外,老舍能够积极发挥文学的启蒙作用,以此唤醒沉睡着的麻木的人们,以此进一步地对这种黑暗的现实制度进行批判,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
(三)含泪的笑
在老舍笔下,嬉笑怒骂皆文章。老舍写作中的共性特点就是能够运用一种调侃的手段来表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不幸。借用老舍的话就是“这种笑是一种苦笑,不知是苦好哇,还是笑好。”因此,他作品中常常表现出一种“笑中含泪”的特点,在这里常常有作家的哀愁与同情。例如,在他的小说《离婚》当中,张大哥的形象,张大哥的宇宙就是一个小院子,他的生命热闹但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张大哥并不是一个坏人,而是受几千年文化影响的庸人。老舍以一种幽默的笔触,将张大哥的一生以及与社会中痼疾的联系描绘的淋漓尽致。老舍的笑中带泪,他一种嘲笑、酸笑的态度来反省自身,并在自身的小说人物中完美地展现出来。
(四)轻松俏皮,聪明诙谐
在老舍的小说作品中,通过阅读作品以后,能够真切地发现其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诙谐、幽默性,在博得读者一笑的同时,又令人深省。例如在《牛天赐传》中,小牛天赐的语言描写中,将纪妈的嘴画的很小,“看你怎么吃饭”。这些文字在阅读以后就有一种轻松诙谐的感觉,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谐趣的感觉。总之,老舍的喜剧性因素具有多种特点,这也是老舍在观察社会与人生百态之后的有感而发,其中包含着他改造人性的理想,孕育着他想要改变这个落后与黑暗社会的志向。因此,这种喜剧性特点是老舍创作作品的成功之处。
总之,作为文学创作中的幽默大师,老舍能够通过自身观察事物的敏锐洞察力,积极驾驭语言,赋予语言以更深的寓意,并增添一些幽默色彩,在表现中运用自己独具匠心的技巧,将一个个形象丰满的作品人物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们为其苦、为其笑,这种喜剧性幽默特点也是其自身智慧的闪光之处。因此,本文关于老舍小说喜剧性特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迅.老舍20-40年代小说幽默叙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张小虎.张爱玲、老舍小说婚恋模式悲剧性探源[J].文教资料,2015,(26):18-20.
这个地方便是丰富胡同。
丰富胡同,清乾隆时期称“风筝胡同”。宣统时称“丰盛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因与北京西城区的“丰盛胡同”重名,遂改称“丰富胡同”。
那一次,我是怀揣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这条胡同的,没有他因,只是这条胡同南口西侧19号,曾住过一位文学巨匠――老舍先生。
可以说,我对老舍先生崇敬已久。早年,我曾读过他的《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经典作品,老舍先生把创作的目光对准小人物的平民情结,始终感染着我。更重要的是,他一生的品行和精神影响着我、教育着我,他对北京文化的贡献,激励着、鞭策着我。及至后来,也是因为人脉的巧合,我担任了老舍文学基金会的监事,与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见过面、握过手,一起开过会。我自愧对基金会的工作很少尽心,但对老舍先生的情感却日有所增。那天,我第二次去丰富胡同的老舍先生故居,正是出于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也许有人要问,丰富胡同在哪里?我想不光外地人,就是北京人对丰富胡同,估计也是鲜有人知。其实丰富胡同就位于王府井大街最北段的灯市口西街。
这条胡同并不长,窄窄的巷子,从南到北也就170余米长。然而胡同虽小,却因为解放后老舍先生一直在这里居住,并在他的“丹柿小院”写下了《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正红旗下》等几十部反映北京人的话剧、小说以及大量曲艺、杂文、诗歌、散文作品而闻名遐迩。老舍先生大量的作品被搬上舞台和屏幕后,更使这条胡同为中外人士所知。
也是很巧,那天老舍故居很是热闹。500多建筑平方米的院子里,满是着装整齐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和他们的家长和老师们。院外胡同窄窄的巷子里,也是人头攒动。
走进院中,原来,方家胡同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学典礼将要在这里举行。只见写有2013-2014学年方家胡同小学开学典礼以及小学课程《走进老舍校长》字样的红色横幅挂在北房檐椽之下,房前一左一右的两棵柿子树下,站满了欢声笑语的孩子们。
幸运的是,仪式开始前,老舍先生的长女、年届80岁高龄的舒济先生,作为方家胡同小学的名誉校长,也来到了会场。仪式开始后,舒济先生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在对孩子们进行鼓励的同时,还为孩子们赠送了老舍先生创作的童话集。
原来,老舍先生19岁时,曾担任过方家胡同小学(原第17国民高等小学)的校长,1918年至今,虽然整整95年过去了,方家胡同小学的师生们,对老校长却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老舍精神,更是在方家胡同小学薪火相传。作为老舍先生的女儿、方家胡同小学的名誉校长,舒济先生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倾注了很大的心血。那天,我看到她融在师生们中间时,仿佛看到了当年老舍先生与师生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我也融在了生动活泼、充满快乐的氛围之中,也仿佛看到了老舍先生从事过的教育事业更加美好的前景。然而活动之后,萦绕心中最多的,还是对老舍先生的瞻仰和缅怀。
我细观小院正房北屋隔为三间,展示了先生当年的生活原貌。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据这里的工作人员讲,老舍先生曾在客厅接待过很多客人,包括巴金、、赵树理等文化名人。敬爱的也曾三次做客,当时就坐在客厅西边的沙发上与老舍先生亲切交谈。末代皇帝溥仪,也曾造访过老舍先生的小院,虽然那时他已经不是万民山呼万岁的皇帝了。
正房西耳房为老舍先生的书房。小而简朴,硬木镶嵌大理石的书桌上,摆放着老舍先生生前喜爱的几件文玩:一件是齐白石为他刻的印章,一件是冯玉祥将军赠送他的玉石印泥盒和一方清代“笠翁李渔书画砚”。可就是在这窄窄的10平米左右的小书房,从1950年到1966年的16年中,老舍先生却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
小院的东西厢房,现为纪念性展室。展室通过大量珍贵图书、照片、手稿及老舍先生生前的遗物等等,从6个方面展示了老舍先生的生平以及一生的创作历程。在东西厢房,他的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作品荟萃其间,用心观赏,在感受作品独特魅力的同时,更为他的精神品质深深感动。
在西厢房,我看到了老舍先生加入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时的一段入会誓词,老舍先生写道:“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作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在这段话前,我久久凝视,凝视一位设下铮铮爱国誓言的大家,却拥有一种谦恭的态度。
于是,我重新回到小院老舍先生的石像前,深深鞠了一躬。
我在老舍先生的故居反反复复徘徊,北屋正房前的两棵柿树,我亦是格外关注。
岁在夏日的季节,柿叶掩映的果实还显青涩,但却悬挂硕果累累的希望。想想丹柿飘红的季节来临时,那会是多么的开心如意。我想老舍先生与他的夫人胡青当年种下柿树时,也一定是怀揣事事如意的愿景吧?不然,夫人胡青为什么偏要给小院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丹柿小院、将北屋正房起名为“双柿斋”呢!
老舍先生和夫人非常喜爱这个花100匹布买的小院,生前,他们在院中遍植花木,尤以最爱,每到秋爽的季节,几百盆盛绽院中,直惹得赏菊的朋友纷至沓来。
汪曾祺先生曾在他的《老舍先生》一文中写道:“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青亲自莳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 也是因为此,汪曾祺先生说老舍先生的文章“俊得花枝助”。叶浅予先生更是用白描的方法为老舍先生画像,画面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四面都是花,先生微仰着头,形态静思,意态悠远。
站在小院之中,花木已不在,先生已远去,然而,方家胡同的那些小学生们,不正是院子里的花朵吗?他们受益于老舍精神品质的光照与浇灌,现在也许还是花朵,一如柿树的果实还显青涩,但瓜果飘香的季节来临时,他们一定特别光鲜生动,也一定如高挂的丹柿一样,红透小院,红透京城,红透大江南北……
然而在小院,我也想起了老舍先生的走,他走的是那样毅然决然,他是用身谏告诉人们他对“”与众不同的看法,他是用生命呼唤混沌中的人们快快觉醒。
关键词:老舍;文化积淀;仁义礼智信;道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16-01
一、老舍作品中儒家“五常”伦理观念的体现
(一)仁
“仁”又是儒家“五常”的核心。《月牙儿》中,主人公“我”纯洁、自尊,曾经怀着美好的愿望为争取自己的独立地位而抗争过,虽然最终还是难逃命运的安排,沦为暗。但是,有一天,那个“磁人似的小媳妇”找到了主人公“我”,要求“我”放了她的丈夫,当“我”得知那个男人已经是有妇之夫时,“我不知怎么才好,我可怜这个。我答应了她。”“我”在沦落之后,内心里依然是怀有“仁爱”之心,有同情心的?
(二)义
儒家对义十分看重,孔子说:“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老舍笔下的形象虽生活艰辛,但都有着一副古道热肠,特别讲仁义。《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攒钱买洋车,起早摸黑地拉客,不抽烟不喝茶,更“没有一般洋车夫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生了病连药都舍不得花钱买。但当他遇到由于饥饿而虚脱的车夫老马时,他毫不犹豫地跑出茶馆顶着寒风买回10个包子相赠。“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
(三)礼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注重礼仪,讲求礼节。儒家文化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茶馆》中裕泰茶馆老板王利发就是“重礼”的典型形象,他一生本着“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作为经营准则,对到店的客人可谓毕恭毕敬,但无奈,还是败给了动荡的社会,王利发惨笑道“……我呢,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
(四)智
儒家传统中非常重视“学问”和“明智”的重要性。《论语》有语:“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朝闻道,夕死可矣”。《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对于失去传统文化根基的新派人物进行嘲讽的同时,也对不合理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批评。老舍表现出对当时教育现象的担忧,体现出作者对“真学问”的一种渴望和追求。
(五)信
《论语》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骆驼祥子》中,祥子因为虎妞的引诱而做了“亏心事”,他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当虎妞假装以怀上了他的孩子为由,要祥子为她负责时,祥子除了双手抱着头蹲在地上外,无话可说,最后只好乖乖地和这个自己极不喜欢的女人结了婚。我们常从这件不幸的婚姻中得出虎妞泼赖、狡诈,祥子老实、懦弱的结论,但换一个角度,我们从这件事中难道不是可以看出祥子是一个守信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吗?
二、老舍个体生命中的儒家文化积淀
(一)地域环境的塑造。老舍自小在北京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长大,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包括老舍在内的所有北京人。在中西文化交汇中,儒家文化精神在老舍心中的位置并没有完全动摇,仍有着西方文化不可取代的地位。老舍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写作出的小说,自然会带有传统文化的色彩。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老舍自幼丧父,全家只得依靠母亲打一些零工,挣取微薄收入维持生活。老舍曾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此外,如果没有乐善好施的“宗月大师”的资助,老舍可能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宗月大师”这种优秀品格也感染着老舍。
(三)中西文化对照下的择取。老舍并没有直接参加“五四”运动,但他却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人的尊严,人不该做礼教的奴隶”。1924年,老舍到英国讲学,第一次接触西方的文化和社会,以西方文化为参照,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在他的作品中反思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陈旧腐朽的思想观念,蕴含着老舍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体验。
三、老舍创作中儒家“五常”伦理观念的价值意义
老舍在对所塑造人物的赞扬和否定之间,流露出对“五常”伦理的肯定和弘扬!首先是老舍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精神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眷恋和认同,是对儒家文化的肯定和弘扬。其次是对当代社会道德观念的思考和启示。老舍和他的作品为我们留下的精神价值,会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更新。探索老舍小说创作中的“仁义礼智信”,把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来作以警醒和呼唤,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让儒家文化中的精华福泽当代社会!
参考文献:
在《离婚》这部长篇小说里描述了旧衙门里的一个特憋屈特窝囊小职员,此小职员的形象塑造非常富有平民色彩和社会底层市民的生活情趣,同时也多多少少的揭示出了中下层民众中许多微妙的精神状态。不过,老舍在《骆驼祥子》的创作中,不再局限于对少数老百姓“骆驼祥子”某一个层面的苦难生活的暴露或者批判,而是开始思考导致下层暗无天日的民众生活状态和形成令人捧腹的人物性格命运的社会根源,已经从整体上甚至还带有国际性眼光来审视残酷的社会现实,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老舍将平民意识纳入文学作品创作中的自觉意识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正是因为老舍本身逐渐培养起来的这种平民意识,他在《四世同堂》和《茶馆》创作中展现的事情百态,也成为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风格,无形中平民意识很自然地发展成为了沟通老舍与普通老百姓彼此心灵的重要交集点。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塑造刻画的人物形象大多都取材于社会基层人员,其中不乏教师、学生、小公务员、贫农、隐士、店员、小知识分子甚至还有城市的落败户。最难能可贵的是,老舍先生还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体验,以感同身受的平民视角把自己塑造刻画人物的形象进一步升华,使自己创作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栩栩如生,文学作品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爱国求真精神和自尊自爱等思想品格让老百姓都觉得非常亲切生动、可信,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宣传,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的言谈举止。
二、文学思想充满民族爱国意识
老舍非常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他常常把这份爱国情怀贯穿于他自己的许多文学作品创作中,因而创作了许多抒发普通老百姓对自己祖国满怀爱国的深厚情谊的佳作。1944年他开始创作的长篇中文小说《四世同堂》,诉说了1937-1945年时期,北京“小羊圈胡同”的居民遭受到的残酷压迫与统治,以及他们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故事,史诗般地展现了普通民众那股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和无畏的民族气节,以此试图来唤醒了普通老百姓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话剧歌舞混合剧《大地龙蛇》描述了一个信奉儒家思想“修身齐家”的传统知识分子赵庠琛为赶走日本侵略者,用他的实际行动的影响全家上下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承担“救国责任”,无形中都走上了抗日战场的道路。
这个故事中折射出了普通老百姓那种不顾个人安危敢于舍家为国的那种无畏牺牲精神和浩然正气,彰显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当时社会形势逼迫下迸发出的无穷力量。在剧本《谁先到了重庆》和《归去来兮》中描写了青年人舍弃家人,走出家门,勇敢地踏上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为国家出力的故事,展现了普通老百姓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救国于危难之中的慷慨故事。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老舍他已经开始把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和对祖国热爱的赤诚之心化作纸上的诗篇来教育引导民众,同时老舍那执着而顽强的民族自强信念也跃然纸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阶段为了宣传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本质和鼓动人民支援抗战的需要,并将中国人民誓死不屈的决心和勇气传递给全世界,广泛团结全世界抗击法西斯的力量为中国抗战服务,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后不久,老舍就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希望文学作家应该像前线将士用枪一样,用好自己手中的笔杆子,积极创作通俗、平实、雅俗共赏的文艺作品,引导普通民众自觉团结起来,一起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争取最后的胜利。在那艰苦的岁月老舍自己身为文协负责人,也身体力行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武汉不仅以真实的抗战事迹为题材撰写了《王小赶驴》、《打小日本》、《张忠定计》等鼓词,而且用京剧方式创作了《薛二娘》、《忠烈图》、《新刺虎》、《王家镇》等充满抗击日本侵略者内容的故事。
三、文学思想蕴涵着佛学思想
佛教源于古代印度,可其本身的佛学思想却与中国传统的老子、庄子和儒家思想十分吻合,无形中这样的佛学思想也深深影响着深受文化熏陶的中国文人。在老舍的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出了许多佛学思想。慈悲喜舍、乐善好施是佛教的优良传统。佛教“三体轮空”思想认为,为了他人生计着想,并且出于自己的菩萨心肠和怜悯同情之心,自愿布施的才是真正的乐善好施,不能抱着私利期望获得报答的心理做好事。老舍也把这样的佛学思想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1926年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里,描写了一位佛教人士把他的家产全部捐献施舍给贫苦老百姓,最后还带着他的两个闺女静心修行一心向佛。
涅盘思想也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抗战时期,老舍先生看到了满目疮痍的战乱场面,希望当时的中国能在困境中奋进,争取最后的胜利,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和《火葬》等作品中就体现出这样的思想。《火葬》这部书的书名本身就寓意中华民族应该在“涅盘”苦难中求得新生的意味。在《四世同堂》中,作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些受佛理感化而最终参加抗战的人物形象。他们影响并团结了一大批抗日积极分子,在沦陷的区域投身火热的民族抗战事业中去,经受着抗战中血与火的洗礼。佛学中与善恶思想相对应的是因果报应观念。佛家所指的受报应者往往是由于自身原因所造成的。
俗话说自造孽不可活,老舍作品中的许多因果报应现象和佛家所讲的报应观念相吻合。《四世同堂》中他刻画了无耻汉奸、民族罪人冠晓荷和大赤包,他们最终都不得好死,可笑的是竟然死在他们甘心为之卖命的“日本爷爷”手里当了冤鬼。而平时作恶多端的特务败类冠招娣和李青山等人也都得到了不可饶恕的惩罚。老舍还在《大悲寺外》中描述了为了自己的一点点私利竟然做出了害死了忠厚善良的黄学监的丁庚,结果恶有恶报,丁庚他承受不了心灵的折磨最后钻进大悲寺祈求上天对他的饶恕。这表面看来是诉说传统的日常生活小事,但从更深的文化意义角度上看,这些事情已远远超越了平时人们认为的“扬善惩恶”的思想,折射出了佛理思想对老舍文学创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中老舍在赞颂佛教文化的同时,也讽刺挖苦那些打着佛教名义做伤天害理事情的坏人。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就写描写了一些非常势利的和尚,对有权有势的人,低三下四满脸堆笑地讨好他们,连一点自尊都没有;而对于贫穷的普通老百姓,则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姿态,甚至还动手打人,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