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音乐鉴赏

民族音乐鉴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音乐鉴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音乐鉴赏

民族音乐鉴赏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课;民族性;不足

随着2000年来的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亦是不断深入,2001年制定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2003年颁布并发行了《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09年重新制定了高中音乐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9年7月北京第一版)。后在2011年又有了修订版的课程标准。高中音乐教育的改革,在面对多种当下问题的前提下,民族性的元素的增加或减少对我们青少年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针对2009年7月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这本音乐教材进行论述。

一、《音乐鉴赏》内容的概述

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09年7月出版的《音乐鉴赏》共有十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若干节,组成了本书的框架。内容主要包括民歌、民间器乐、京剧、亚非音乐、欧洲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欧洲每个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中国古代音乐、中国近现代音乐。每个内容都有典型的代表作品或歌曲。

本书按照作品体裁可以分为中涵盖了民歌、民间器乐曲、舞曲、流行音乐等。如高亢的西北腔、京剧大师梅兰芳、中国的鼓乐和丝竹乐等世界多民族的代表音乐作品;本书按照音乐作品的地理位置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几乎涵盖了世界各个大洲。

本书每个单元都分为三个部分:欣赏、知识、拓展与探究。欣赏部分,在小学、初中音乐修养的奠定下,高中课程安排了大量的音乐欣赏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好奇、求知欲,给高中生增加新的音乐视觉、听觉,安排了一个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

二、《音乐鉴赏》的民族性

通过阅读、分析、对比这本音乐教材,你会发现本书中的民族性尤为明显,音乐课标中的十大理念之一就是提倡音乐民族性,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本书的音乐素材选取正符合了这一理念,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其民族性。

第一点:音乐理念的民族性。这个我们不难发现,从国家的政策上就已经说明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和发扬传统音乐的必要性。所以,根据音乐教育改革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了本书。

第二点:教材内容的民族性。我们可以这么将本文分为中国音乐及中国之外的音乐。中国音乐中主要抓住了民歌、戏剧、古代音乐及近现代突出民族性的音乐作家及作品,例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京剧《霸王别姬》、歌曲《走进新时代》这些就有划时代及极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中国之外的音乐涉及面就非常广,包括亚、非、欧等多个大洲。例如非洲的鼓乐、马林巴乐器,欧洲英国的风笛等都有典型性意义。

第三点:音乐作品的民族性。音乐作品是构成整个音乐教材的关键,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乐作品的民族性。我们可以从各个单元中看出,例如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就包括高亢的西北腔、独特的民族风、醇厚的中原韵和飘逸的南国风。歌曲包括《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这些优秀、典型的民间作品。第三章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中,器乐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如《滚核桃》、《锦鸡出山》、《中花六板》、《娱乐升平》,这些乐曲都是中国民间音乐典型的代表作,《中花六板》是江南曲之一,《娱乐升平》是广东音乐曲之一。要数我国最有特色的音乐,就当书国剧——京剧。于是本书的第四单元中有专门介绍京剧的,而且介绍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京剧花旦演员——梅兰芳。中国除了这些音乐,还有中国古代的音乐,最主要是古琴曲《广陵散》、《流水》等著名的典型古琴代表作。古琴是古代文人最为高雅、内涵最为深刻的技艺,弹奏古琴之人必须通音乐、积丰富的文采、阅人生世事,如此琴声才能婉约动听、富有哲理诗意。当代近现代有好多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他们的歌曲也是脍炙人口,如秦咏诚的《我和我的祖国》,这一歌曲通过李谷一流传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永生不忘。

当然有中国的,更有世界的音乐作品也同样会出现在中国高中音乐课堂中,如第五单元的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和平,本单元中主要介绍了亚洲及非洲个别国家的独特音乐。如印度尼西亚的《星星索》,印度《欢迎》。印度音乐尤其像中国的佛教音乐,这与中国佛教源于印度有着重要的关系,印度尤其独特的音乐体系,于是构成了不一样的音乐风格。当然放眼非洲,非洲最主要的就是鼓乐和鼓舞乐,由于非洲发展比较落后,所以多以部落构成,部落中有祭祀、祈祷等仪式时,就会有鼓乐。非洲的鼓乐灵动、节奏纷繁多样、所以非洲黑人天生节奏感非常好。当然欧洲的民间音乐也不能少,苏格兰民歌《优雅》,拉丁美洲音乐最主要的探戈文化。我们通过课本不仅可以看到欧洲的民间音乐,也聆听到了欧洲每个时期的主流音乐。如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李斯特、柏辽兹的优秀音乐作品。还远观到欧洲北部的音乐,如芬兰西贝柳斯《芬兰颂》、俄国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都是欧洲著名的民族音乐。

更有不一样的音乐风格,如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风格,还有欧洲经典的流行音乐——爵士乐的洗礼。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让我们应接不暇,在不经意间我们收获了如此多的音乐,聆听了如此丰富的音乐作品。而且让我们通过这个课本了解到各地各民族的民间音乐,这或许是同学们最缺乏的地方,所以也为同学们打开视野提供了途径。

三、《音乐鉴赏》民族性的意义

(一)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在近代(1840年)之前,中国的音乐都是世界的中心,尤其是唐朝、汉朝这几个朝代时,更是世界各国想中国学习的繁盛时期,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民间音乐都积淀下来。但是,随着近现代侵略者饿掠夺、战争、经济文化的冲刷,让许许多多的优秀民族民间音乐都濒临灭绝,甚至已经消失。这不得不启示中国国人应该继承并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民族音乐文化,这样中国的文化才是完整的。

(二)世界多元化的需要

随着科技发展、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我们越来越频繁的接触到、聆听到其他国家的音乐及其文化。世界正逐渐溶为一个整体,你我相依,相互影响。我们的音乐更是如此,音乐本无国界,再加上世界潮流的趋势,使得我国音乐文化更是丰繁多样。所以在本书中加入了大量的世界音乐,充实学生的音乐世界,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和不同的风格。

四、《音乐鉴赏》民族性的不足

(一)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联系不足

我们都知道中学生都是喜欢流行音乐,如何使流行音乐喜欢民间音乐是一个关键。我们很多的流行音乐都是取材于民族民间音乐,如周杰伦的《台》、李玉刚《新贵妃醉酒》都是取自民间音乐。但是本书中,其实就是单调的民族民间音乐,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缺乏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民族、民间音乐不够系统

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听到、学到很多的民族民间音乐,但是却纷乱,缺乏系统性。学生就会没有一定的概念,对于这些音乐,挖掘还不够,许多都只是形式、表象,多没有深入音乐的根底部,去汲取真正的音乐精华。这也不利于学生构建一个完整、清晰、深刻的知识框架。

结语

无论是民族民间音乐,都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戏曲、民歌、爵士、蓝调、器乐曲都是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音乐形象性、生动性、深刻性和情感性。这些都是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音乐是耳朵的艺术,听可以将音乐植入内心,与聆听者心灵最深处的情感融为一体,形成其自身的音乐情感。所以《音乐鉴赏》中的民族性,需要学生、教师通过一定的形式,教师更是需要不断思考教材内容的适宜性和可选择性,真正选择优秀、适合学生的音乐才能传达到彼此的心灵深处,才能感受音乐真正的魅力。

参考文献:

民族音乐鉴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音乐鉴赏课堂 职业高中 重要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014-02

音乐鉴赏是职业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感受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职业高中教育,对音乐鉴赏课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取得的效果却不是非常明显。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出一条能够提高职业高中音乐课堂效率的途径,对于职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

职业高中学生音乐基础知识不完善,导致他们对音乐鉴赏的积极性不高。能力太低、基础知识不完善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知识没有兴趣,他们只愿意把流行歌曲学会唱就行了,对乐曲中的音乐知识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职业高中的学生大都来自乡镇学校,这些学校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培养。所以在职业高中的音乐鉴赏课的内容设置上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加强培养学生的基本欣赏能力。

音乐基础知识指的是最基本的乐理知识:节奏、节拍、拍号、拍子、调性、调式、常用符号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欣赏方面的知识,比如对乐器、乐队的认识等。讲授这些知识时授课方式要灵活,避免课堂枯燥乏味。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比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各种小节奏型,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节奏型用不同的拍号进行表示等。如《青春舞曲》一课中,学生了解了维吾尔族音乐节奏特点及舞蹈风格,教师给每一小组的学生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创编节奏,并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根据各小组学生创作的节奏律动让学生进行拍掌练习,并让一部分学生进行舞蹈的模仿等。这些课堂教学设计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并让学生对节奏有全新的认识。

二、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

聆听是音乐鉴赏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才能真正的提高音乐鉴赏素质。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在长久的学习中慢慢的受到浸润、感染,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培养。在培养学生聆听习惯的过程中,采用PPT、投影、VCD等多媒体教学将音乐欣赏的听觉特性和视频观看的视觉特性相结合,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情境。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创作背景和音乐表现的思想内容,理解乐句结构,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聆听,然后对学生聆听进行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可以对课程进行如下的设计:第一,选择富有感染力的作品,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有一个重点,引发学生的倾听兴趣。第二,让学生聆听熟悉乐曲的主旋律,使学生对乐曲的旋律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三,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段倾听,让学生对乐曲进行细致的感悟。最后,可以进行对比式倾听,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的感悟。如欣赏《红旗颂》这部作品时选用祖国在不同时期的图片做成PPT,用投影播放配合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同时把这部作品的引子、主题、颂歌主题再现进行对比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在革命红旗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开了巨人般的前进步伐,奔向共产主义明天的英雄气概。

三、将流行音乐和音乐欣赏相结合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具有它自身的特点,流行音乐的节奏非常鲜明,充满了青春活力,非常受职业高中学生的喜欢。很多职业高中的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禁止学生去学习和聆听流行音乐。但是流行音乐在现代音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加入流行音乐欣赏的内容,可以选择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同时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提高情操的流行音乐,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如在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时,可以把学生都喜欢的周杰伦的音乐,《青花瓷》和《东风破》引入。讲解这两首作品中运用了中国古典乐器中的二胡,笛子等乐器,是典型的R&B曲风与中国民族音乐结合的代表,学生了解那些他们看起来枯燥的民族器乐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也会有很美的效果。让学生在欣赏流行音乐的同时,了解了中国的民族音乐和乐器。

四、把音乐鉴赏知识技能付诸于实践行动

音乐实践活动是也是有效音乐鉴赏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音乐鉴赏课的知识落实到实处的重要手段。音乐实践活动是每一个职业高中生自我完善的有力手段,是音乐鉴赏课的最好补充。音乐实践活动实际上是将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付诸实践的行动。学校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合唱队的排练、演出等各种形式,结合课堂知识来完成作品同时巩固了课堂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职业高中生的音乐才能、特长。职业高中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对音乐表现、审美、人际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就业及后续发展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实践中真正理解音乐作品,为欣赏美创造美创造条件,在美的认识中提高自己,加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如在鉴赏完《敬酒歌》这部作品后,结合马关是苗族、壮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实际,来教唱苗族、壮族的敬酒歌并排练成男女声合唱队去参加县上组织的“三月三”敬酒歌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敬酒歌这种音乐形式有了掌握,又对本民族音乐有了了解。

总之,音乐鉴赏能力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职业高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课堂上,因为学生音乐基础的问题和音乐鉴赏课程内容和形式的问题,职业高中的音乐鉴赏课程上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打造音乐鉴赏的高效课堂,需要从丰富教学内容、灵活教学形式等方面来进行。提高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实现教学计划,可以有效地提职业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位凤军.职高音乐鉴赏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4,(23):170-171.

民族音乐鉴赏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104-02

音乐鉴赏能力是新时期大学生(本文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是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比较喜欢流行音乐,却听不懂西方古典音乐,对我国古典、民族音乐也知之甚少,由此可见,提高新时期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第一,依据教材培养乐感,打好音乐鉴赏能力的基础。

马克思说:“从主体方面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然而,刚入学的大学生由于在初中、高中阶段所接受的音乐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中学教育中不重视音乐课,城乡音乐教育差异较大等,造成刚入学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不尽相同,且整体水平较低。如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呢?只有依据教材,注重实际,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初步的乐感,为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打好基础。因此,这一阶段的鉴赏主要是一个“鉴”字,改变观念,区分出作品的好坏,培养对音乐的感觉。欣赏曲目应是教师精心选择的优秀曲目,并通过课堂上讲解,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引起对音乐的兴趣。

第二,加强大学生音乐基础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属于审美教育范畴,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们唱歌,还要讲授基本乐理知识,如乐理、视唱、练耳、曲式等,掌握音乐知识是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础。音乐知识越丰富,音乐欣赏能力也就越强,水平也就越高。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音乐文化和其他文化密切相关,如与文学、戏剧、舞蹈、绘画、历史以及民俗等是密不可分的,欣赏者在聆听一首好的作品时,收获的审美感受是长期积累的知识、审美趣味等多种因素在一瞬间以感性方式展现出来的结果。所以大学生应该利用大学这段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陶冶情操,开阔胸怀,这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加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

首先,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在音乐欣赏课上,学生会欣赏到许多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音乐,其中不但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教育音乐,有热爱集体、尊重师长、孝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教育乐曲,也有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教育乐曲等。例如,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它号召青年走上救亡的道路,展现一代青年的志向和抱负。它音调高昂、节奏开阔,突出地表现了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中国有志青年“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的气势。再如《救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让大学生听这类歌曲,时刻叮嘱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们,不忘祖国的艰苦岁月和珍惜英雄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培养一代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其次,音乐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音乐的欣赏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音乐家的生平事迹、音乐作品的意义、价值,使大学生掌握传统的故事音乐、写实音乐知识。如歌曲《孟姜女》就是传统的故事情节与现代音乐艺术的圆满结合。

通过对名族器乐曲的欣赏,还能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外乐器发明发展历史,例如,我国编钟的出土、二胡与《二泉映月》作者阿炳的遭遇,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另外,大学生理解了歌词的语音、语调、节奏、情感,可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朗读能力。大学生在欣赏音乐中,不仅获取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知识,同时也拓宽了人生的文化艺术面,使文化素质在音乐欣赏中得到提高。

第四,拓宽欣赏领域,培养欣赏音乐的多样性。

音乐鉴赏有着强烈的主观色彩,这就决定了欣赏要求的多样性。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主观条件,有自己特定的生理气质、文化修养、思想性格,这就必然会形成他在音乐鉴赏上特有的趣味和偏爱,所以《文心雕龙・知音》里说“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诿而惊听”。因为人们的性格不同,欣赏的要求各异,所以没有多样性的音乐欣赏,也就满足不了大学生音乐欣赏的要求。当今音像市场丰富多彩,年轻人,特别是正处于新时期的大学生,要他不涉猎是不可能的。如何正确理解其思想内容,从中获取知识,受到启迪,培养鉴赏能力是治本的方法之一。大学生已经读了一些文学名著,学了本国和世界历史,学了辨证唯物主义,学了生物、地理、理化等自然科学,尤其是与美术学科的联系,于是开始思考社会,思考人生。这时把一些思想价值、艺术价值都堪称一流的名歌名曲拿来鉴赏,不仅可以丰富音乐知识、提高音乐修养,而且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欣赏课曲目一定要有世界级的精品,从美声、民族唱法、西方古典音乐到中国古曲,如歌曲《渔光曲》、《长江之歌》等,乐曲《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以及外国的名曲《欢乐颂》、《蓝色的多瑙河》、《英雄交响曲》等。同时欣赏一些歌剧、舞剧、戏曲选段等,如《白毛女》、《天鹅湖》等选段,培养较高的鉴赏能力,也培养音乐鉴赏的多样性。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音乐爱好应尽量广泛些,除了高雅的艺术精品,也要有地方戏曲、曲艺等,如黑龙江群众喜欢的二人转、单出头、龙江戏等。在青年中较为流行的通俗歌曲也是一种大众性音乐,易于人们接受。无论是高雅的音乐作品,还是流行的音乐作品,都应把思想性放在首位,明确什么音乐具有审美价值,什么音乐要加以分析借鉴。久而久之,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会有所提高。

大学生还要广泛倾听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流派、不同类型的代表作品,这样既可以扩大大学生们的艺术视野,多方面提高欣赏心理素质和水平,还可以使大学生们从比较和鉴别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

第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如参加校园歌手大赛、合唱比赛、民族音乐文化节等活动,积极参加音乐类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音乐实践的场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促进音乐欣

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此外,学校还应利用广播台、宣传栏等,播放约翰・斯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民乐《春江花月夜》、合唱《黄河大合唱》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音乐作品,营造一个健康高雅的音乐氛围,引导大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积累的音乐素材对欣赏的作品进行感知与辨别,在获得美感的同时,提高音乐鉴赏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专业乐团深入校园,演奏一些脍炙人口的民族音乐优秀作品。

第六,深入中学和社会,使音乐鉴赏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中小学音乐教育,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是不容乐观的,人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这需要国民与教育工作者的一起努力。将音乐教育工作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使基础教育从升学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配好教师,配齐设备。遵照教育部颁布的各级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精神,按照各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开足课时,保证音乐教育质量,特别要重视音乐欣赏课质量。一代一代的青少年的音乐素质提高了,就会使全民族的音乐素质提高,我们祖国光辉的音乐文化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了提高高中师生音乐鉴赏能力,我们还要经常组织他们到学校附近的工厂、农村、社区,同人民群众一起联欢,一起演出节目。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音乐作品,从中明确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

总之,音乐鉴赏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各类高校应该高度重视,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同时使大学生的情感、思想、意识发生积极的变化,在获得音乐基本知识,培养兴趣和爱好的同时,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对其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全面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龙丽娟,浅谈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9).

[2]裴海青,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3).

民族音乐鉴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元素;中国民族音乐;鉴赏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112-01

一、新元素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体现

“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_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包括民歌、民族器乐、说唱音乐(曲艺音乐)和戏曲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之一。

在21世纪这个创新的时代,中国作曲家们以力求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创作了很多符合当代人们审美需求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的创作技法体现为:利用西方的作曲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相结合、中国的民间曲调新唱、流行音乐中融入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这些技法是在传统中国民族音乐中很少用到的,也就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新元素。

二、新元素引入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必要性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一项六国跨文化实证研究中,曾就现代人心理特征和行为取向提出了12个方面的特质,其中第一项是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而第10项也明确显示,他们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他们的价值观、审美取向也在发生变化。他们的需求与世界同步,中国的教育要发展,必须清楚新形势下学生们的精神发展动态,跟上时代的脚步。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时候同学们对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感觉枯燥乏味,尤其是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听之难以接受,更谈不上鉴赏。而学生们对于网络媒体的流行音乐却非常感兴趣,为了使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赶上社会潮流也为了弘扬本民族音乐,笔者认为把新元素引入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种音乐形式比较新潮,符合学生们的审美要求。利用这些资源,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鉴赏课堂丰富多彩,又可以让学生们认识中国民族音乐的繁衍与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三、新元素引入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具体内容

(一)民歌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另类”民歌不断在各地出现,兴起了弘扬民族文化的新热潮。民歌在同学们的意识里,已经不再是一板一眼的形象。它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阿宝的原生态歌曲、黄英的《映山红新唱》,甚至近期在网络流行的龚琳娜的《忐忑》,他们都变成了时代的宠儿。这些民歌都可以引入到中国民族音乐鉴赏的课堂中进行讨论与鉴赏,同学们对这些“另类”歌曲充满好奇,必定会各抒己见,老师可以适时的引导学生们从歌曲l中作纵向与横向的分析与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宣扬民族艺术之精华。

(二)民族器乐

近来,在大型文艺演出中,经常可以看到西方管弦乐队演奏中国传统民乐作品。这种中西结合的音乐形式,是文化融合的趋势,很受学生们的欢迎。要把它们引入课堂,扩展学生们对民族器乐的认识。

(三)说唱音乐

说唱音乐即曲艺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说唱音乐与当代流行说唱的对比研究。究其艺术特点进行分析比较,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另外,这几年东北=人转因赵本山老师的大力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宣传,还一度占领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素材,由点及面的扩展开来,让同学们深刻理解说唱音乐的具体内涵。

(四)戏曲音乐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同学们对戏曲音乐的热情不高,认为它们都是哼哼呀呀的曲调,方言太重,很多时候都听不懂。其实,戏曲音乐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佼佼者。“它与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及印度的梵剧,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而前两种早已随着历史的演变先后消亡,只有中国的戏曲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生存在人民群众中。”中国的国粹――京剧,就属于戏曲音乐,但是很遗憾,同学们对这类音乐并不十分感兴趣。建议在教学课堂融入流行京腔的演唱,例如李玉刚的京剧新唱段、《One night in Beijing》的京腔唱段等。还可以与影视音乐相结合,电视剧《大宅门》中的背景音乐及主题曲用的都是京剧音乐,可以作鉴赏题材,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再深入研究。

四、结论

以上是笔者对新元素引入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堂的思索。其中要强调的是,在把新元素引入课堂时要注意,这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意在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弘扬中国民族的音乐文化,但不能脱离民族音乐的主体研究。

[参考文献]

民族音乐鉴赏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前言

在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音乐鉴赏教学越来越备受重视,正是因为音乐鉴赏教学能够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修养,同时对于提高中学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教师会相应开展各种多样性的音乐教学活动,如歌唱演奏、音乐创作,或将舞蹈与戏剧表演融入到音乐教学中,通过这些音乐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据调查发现我国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教育现状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差甚远,在实际的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不仅没有实现对学生进行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教育,因而更谈不上通过音乐鉴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我国各大中学学校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策略以实现利用音乐鉴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教育现状

开展音乐教育是我国实现美育要求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音乐鉴赏教学是实现音乐教育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同时,音乐鉴赏教学具有其他教学难以匹及的优势,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中,我国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了对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视,希望借助音乐鉴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由于中学音乐教师没有及时更新陈旧的音乐教育观念,没有将素质教育渗透到音乐鉴赏教学中,因而导致教学方法老套、缺乏新意,进而制约了音乐鉴赏教学功能的发挥。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绝大地区的教学仍旧以高考为主导,只注重对高考必考科目教学的投入,而轻视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其中就包括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忽视。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由于没有学校的投入,所以在师资力量与教学条件上严重不足,因而影响了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于是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就按部就班、草草了事,进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挖掘音乐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音乐作品是创作者灵感与智慧的结晶,寄寓了创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体验,优秀的音乐作品蕴涵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时,应当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内涵,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中的内容与情感,启发学生从中获得感受与体验,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样的音乐熏陶,不仅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引导学生鉴赏纯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纯音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因为纯音乐的创作完全由优美的曲调、旋律构成,没有歌词的辅助,所以在作曲上对创作者的要求更高。因而对于纯音乐的鉴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鉴赏纯音乐,更能调动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跟随音乐展开去幻想,从而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营造的氛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通俗音乐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思想

在如今的音乐环境中,通俗音乐、流行音乐占据了大半个音乐市场,其普及性与传播性都非常的广泛,因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欣赏到这些音乐。当然,通俗流行音乐也具有本身的优点,如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等,因此通俗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针对此现象,教师可以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专门开展通俗音乐的鉴赏课题,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与探讨通俗音乐,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身对通俗音乐的认识与见解,从而展现自己个性化的音乐观与审美观,这样的鉴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思想,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极为有益。

(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音乐文化

可以说,音乐是一种共同的语言,不同国家虽然存在文化的差异,但在音乐欣赏方面却有着相似的审美需求,并且不同国家的音乐也是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对其音乐作品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了解该国家的音乐文化与历史文化等。因此,在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民族音乐都需要引导学生去积极鉴赏。通过教师对不同国家民族音乐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各国的音乐文化,尤其是了解我国的音乐文化,进而勾起学生深入学习民族音乐的求知欲,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从而推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要想使学生的演奏能力、演唱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等方面的音乐素养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并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光靠课堂内的教学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以解决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来领悟音乐的神韵和真谛,亲自参与歌唱、舞蹈、表演、演奏和创编。绚丽多姿的文艺表演活动会使学生从中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气质、性格、情操和意志,提高音乐素养。

四、结语

综上可见,对中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当前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因此需要我国各大中学学校加大对音乐鉴赏教学的投入力度,从而提高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质量。为此,需要针对我国当前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教育现状来采取相应策略,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利用音乐鉴赏教学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审美想象力,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国的音乐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思想,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