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郑板桥咏竹诗

郑板桥咏竹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郑板桥咏竹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郑板桥咏竹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题款;郑板桥;题画诗;位置经营;书法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31-01

一、题款的内容

宋以前的书画家很少在画幅上题款,画家对画境的理解和开掘着眼于画面物象的描绘上,“唐宋之画间有书款,多有不书款者,但于石隙间用小名印而已。”苏米偶款题于画,但文字很少。随着对绘画审美功能认识的推进,抒情写意逐渐成了绘画创作的主流。元人大兴题款之风,借题画以表示画境之不足,以表达兴味之未尽。题款书法为书画家提供了一个借题跋诗句或散文抒发胸臆,表达自己体验、哲思、画理等内容的广阔场所。

板桥的题画内容包括赞咏,抒怀,评论和纪事等方面,做官前,为官时,弃官后不同时期不同思想情绪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矛盾变化,无不通过他的题画诗,论述绘画功能,绘画与社会生活,继承与创新,美于丑,创新方法,意境,典型化以及章法,笔墨等,构成了他的完整系统的绘画观。

例如,郑板桥任官潍县时,曾画过一幅《吾斋竹图》轴呈上司,幅上题诗曰:“吾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籍墨竹来反映民间疾苦,激发为官者的爱民之心。他自己更身体力行地关心平苦劳人。每次出售书画“所入润笔费”,都放入囊中,系在身边,“遇故人子及乡人之贫者,随手取赠之”,辙尽为止。

二、题款的位置经营

题款由于写在画幅上,这一特定的空间位置,使它有了更多的机会与绘画的形式建立新的关系。板桥将题款作为整个章法不可不分割的一部分进行,因此,能根据不同的画面,采取不同的形式,题以不同的位置,或长或短,或双或单,或横或直。使画面和题语相得益彰,产生新的情致和景致,凡是前人创造的题款样式,他都能灵活掌握和运用,前人没有的,他则加以补充发展,其题款形式丰富多彩,为历代画家所不及。

最能反映板桥在题款的位置经营中的奇特创意,是题款如何侵入画局,与物象打成一片的款式。板桥经常把题款题在绘画形象之间的空白处,使题款与形象打成一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郑板桥在画墨竹时,便长把款字题在形象之间的空白处,仿佛是竹叶或苔草。或把款字题在形象之上,如在板桥会把款字题在山石上,仿佛是石上原由的碑刻文字。他最有创意的侵画形式题跋。

板桥一幅作于73岁时的《竹石图》,是二题,画面由三块巨石衬托修竹,呈左高右低欹斜之势。首题,在左上方靠边的石峰上:“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荫一半玉。诸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岩谷”。大约是一题意犹未尽,抑或是画面中部石头过空,于是挥毫又在正面下部的石面上题道:“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于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姑且不论画家题跋的精妙,单就形式来说,这种遥相呼应的题款方法,已使画面产生了惊人的变化:由原先两块虚而变为实,实中仍透出虚,这两块对角的虚实变化,使原先的虚虚实实两相对比构图,变成了丰富多变,极有层次的构图,真可谓,移动一子,满局皆活。并且于巨石空白处题款,代替了山石的皴法。远远看去就山石中的摩崖刻。

三、书风与画风的统一

书风画风的统一,实际是关系到笔法、章法,全局意境的系统工程,实际的操作过程则是审美观念、技法灵感全方位的展示,无意中挥洒,不经意中完成。如郑板桥1764年的《翠竹图》题款,可谓一个完美典型。此画的题款书法完全打破了书法章法中行、字距的规律,杂揉诸法。字形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笔速或快或慢,一路铺开,直侵画面,完全延续着画家画竹的心意与笔意。竹叶的撇画与书法的某些用笔极为相似;书法中某些轻细长撇又与画面中某些小竹茎十分相似。字画相嵌,书体、书意、画意、画形杂变有致。用“乱石铺石”来形容此幅题款“六分半书”十分恰当。综观此篇题款书法,犹如画面右侧石块向左的延伸,又似画面竹枝间“字”竹挺拔而生,给人以空间联想的趣味。这样题款书法对画位的入浸,在形与意二方面,通过极繁杂、极琐碎的对映手法达到了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振德著.中国画题款常识中国画题款常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

郑板桥咏竹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竹韵;茶壶;团团圆圆;圈竹

1 前言

紫砂是陶瓷艺术中富有特色、最具个性的一类。主要得益于它“五色土”举世无双的独特材质及其精妙入微、巧夺天工的独特工艺。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紫砂陶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属于半烧结的精细炻器,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等特点。在悠久的历史中,无数的紫砂壶珍品出现又被埋没,像流星一样短暂又光芒四射的出现让不知多少人都着迷,不管是博物馆还是收藏家都在追寻着它们。

2 紫砂壶之竹韵魅力

茶器的颜色包括材料本身的颜色与装饰其上的釉色或颜料。白瓷土显得亮洁精致,用以搭配绿茶、白毫乌龙与红茶颇为适合,为保持其洁白,常上层透明釉。黄泥制成的茶器显得甘饴,可配以黄茶或白茶。朱泥或灰褐系列的火石器土制成的茶器显得高香、厚实,可配以铁观音、冻顶等轻、中焙火的茶类。紫砂或较深沉陶土制成的茶器显得朴实、自然,配以稍重焙火的铁观音、水仙相当搭调。若在茶器外表施以釉药,釉色的变化又左右了茶器的感觉,如淡绿色系列的青瓷,用以冲泡绿茶、清茶,感觉上颇为协调。从紫砂陶的出现,到紫砂风的盛行,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也经过了好几代紫砂人的辛勤和努力,从最初的紫砂,到后来的紫砂壶,再到现在的紫砂文化,紫砂壶正用它的故事告诉着人们,岁月的传说,人生的传说。

竹段壶可以说是紫砂壶中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器形了,自明代以来,宜兴的历代紫砂工手就喜欢采用竹子作为紫砂壶的创作题材,除了竹子本身质朴自然、不尚奢华的特点和紫砂陶温润精细、含蓄内敛的本质特别契合之外,竹子还寄托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和理想。据《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记载:“北都唯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可见竹段壶既有仿生竹子形象而贴切的外形,又有对竹子的刚直、劲节品格的礼颂,以及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寄托和向往。

“咬定青松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代郑板桥著名的《咏竹诗》。“竹”挺拔遒劲,自古以来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郑板桥一生倔强不驯,尤以画竹、写竹见长。鉴于对郑板桥倔强不驯、劲节虚心、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人品的钦佩和受其爱竹画竹的影响,加之笔者自幼赏竹之“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似闲娟”,“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以及“未出土时先有节,于凌云处仍虚心”的君子气质和风范,萌发了以竹为题材创作的心愿和设想。作品处处紧扣主题,壶嘴竹段造型,数片竹叶点缀壶身,枝盘叶翠,生机勃勃。

竹之君子,壶之君子,《团团圆圆壶》注定了不凡与脱俗,他是文人心境的一种宣泄,是世人品质的一次认同。《团团圆圆壶》将竹与壶的君子之风完美融合,提炼升华,形成一道精神内涵。同时,更是将竹文化与紫砂艺术结合,结合前人精华,塑造出自己的全新感悟。

《团团圆圆壶》作品线条柔和饱满,有如一个“陶钵”,壶把高企,空灵而古朴,严谨而活泼,生动而沧桑,把美好生活寓意与紫砂艺术糅为一体,瞬间把人带入远古时代。

《团团圆圆壶》壶钮塑一生动小熊,光亮的毛色,有力地四肢,高耸的双耳,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壶嘴从壶身延展出来,以竹子形象示人,壶嘴处又牵出一截竹枝,给人无限清爽之感,沐浴竹林之中,飒飒清风,清新怡人。

又正如笔者的《圈竹壶》,作品可以分明感觉到一股竹的灵气,弯曲的竹枝为壶钮和壶把,曲卷翻动势与度恰到火候; 此壶承古而不泥古,在思想和情感的融合中,在品位和格调的提炼中,做到飘逸洒脱,高风亮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由此,品格与艺术得到升华。

《圈竹壶》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以竹为题材,壶身扁鼓,平底圈足,嘴、把、钮均为竹节形状,竹节苍劲疏瘦,颇有意味,竹节造型的壶把竹韵悠悠,呈上粗下细之势,整壶中正沉稳,饱满韵致,相得益彰,趣味无穷。

品《圈竹壶》,悟心情,一把好壶,带着我们徜徉在艺术世界和心灵绿洲,原来,这场艺术之旅简简单单,沐浴清香,洗涤心灵。若是拿此壶斟上一壶好茶,又该是怎样的惬意自然呢?茶香袅袅,热气腾腾,有生活的希望,亦有艺术的追求,当然,还能倾听内心的声音。

郑板桥咏竹诗范文第3篇

王者之香

兰花在我国古籍中现身甚早。《易经・系辞上》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语(臭:xiù,气味);《诗经・溱洧》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之句,读作jiān,就是兰花。春秋战国时期,有孔子咏兰、勾践种兰、屈原吟兰之美谈。

孔子咏兰,见于《孔子家语》。子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最为经典的记载在蔡邕《琴操・猗兰操》,中有“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词于兰”之语,这也是以兰为“王者香”的出处。

勾践种兰,乃据《越绝书》。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退居浙江会稽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会稽山种植兰草,韬光养晦以惑吴王。这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兰草的记载。至晋代,书圣王羲之在会稽山勾践种兰处附近筑兰亭,邀集当时名士四十一人,曲水流觞,赋诗饮宴,并乘兴挥毫,以行书写成《兰亭集序》,成为书法传世珍品。

屈原吟兰,见于《离骚》《九歌》《九章》等诸多诗篇中。屈原将念君爱国之志、匡时济世之情,通过吟咏兰花予以表达,触物以起情,托物以寄志,且用比兴之法,将物我、情景融为一体。尤其是《离骚》中所写之滋兰、佩兰、纫兰、搴兰、刈兰等活动,表明他对兰花寄以无限深情与希望。“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他以兰为友,将兰作为知音:“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他将兰作为佩物,表示自己洁身自好的情操:“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他又担心兰在秋风寒露中枯萎而从俗,变节而不芳:“时缤纷以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在《九歌・湘夫人》中,屈原写道:“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爱兰、颂兰,发“寄蕙以情,托兰以讽”之滥觞。

其后,文人雅士多有养兰、咏兰以抒情明志者。儒释道虽旨趣不同,但在爱兰方面绝无分歧;兰花也早已走出国门,在日本、朝鲜和越南等邻国光大。

文化意象

古往今来,兰花以其近乎完美的品格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激赏,与梅、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宋人王贵学曾云:“挺挺花卉中,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唯兰独并有之。”的确,兰花有叶,有花,有香,且四季不衰,持之以恒,与人中君子之境界颇相吻合,集中体现了文人雅士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历代士子以兰明志,以兰示节,以兰寓心,故而有关兰花的诗、词、曲、赋、书、画等作品汗牛充栋,不可胜数。

唐代,诗仙李白曾高歌:“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咏兰曰:“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明人张羽《兰花》诗云:“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清人郑板桥有《折枝兰》诗云:“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好似杨妃新浴后,薄罗裙系怯

君看。”

兰花入画,概始于唐代。至宋朝,画兰之作渐多。据说苏轼曾画兰,且花中夹杂荆棘,寓意君子不得已而与小人同处。南宋时,士大夫常以画兰花来寄托宋邦沉沦后不随世浮沉的情怀。宋元之交,画家赵孟坚擅画兰,至今有两幅春兰画卷真迹存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一幅有孟坚题诗:“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表明此画作于湖南,而兰花则是自浙江引种。孟坚是宋宗室,宋亡后,隐居画兰,以彰气节,兰花无疑成为忠贞高洁之象征。孟坚堂弟孟\,亦书画大家,后屈身仕元,有弃宋之愧,故而从不画兰。清人画兰者众多,尤以郑板桥最痴。其题兰诗不下七八十首。在《折枝兰》中,板桥写道:“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板桥擅画兰,书法亦佳,时人蒋士铨有“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

之赞。

正因兰乃国人之崇高审美对象,兰逐渐成为美好的代名词。如以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襟喻诚挚之友,金兰喻情投意合,进而形容结为异姓兄弟或姐妹,兰谱喻义结金兰后所交换之谱贴,兰客喻佳宾贵客,兰魄喻高尚之精神,兰质喻高尚品质,兰衰喻时贤亡故,兰章喻妙文华章,兰闺、兰室喻佳人寝室,兰姿喻美丽姿容等。

成语典故中,亦不乏蕙风兰影。如芝兰之室,代指高雅芳香的美好环境;兰心蕙性,喻女子善良贤淑的品格;兰芳石坚,喻高风亮节;芝兰玉树,喻才貌出众;兰薰桂馥,颂积德长寿后嗣昌盛;金兰契友,代指异姓兄弟姐妹;兰因絮果,代指不美满的婚姻;兰摧玉折,代指贤人亡故、志士夭

折;等。

滋兰养志

郑板桥咏竹诗范文第4篇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清朝伟大的画家、诗人郑板桥的这一首咏竹诗可畏寓意深刻,当我一遍遍诵读它的时候,我就不由得崇敬为我师者,又为我今能为师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每当我踏上这三尺讲台时,我常常在思索师者的真谛,每当看着讲台下那些求知若渴的学子们,我又深知我们教师身负的职责与重任,授其业解其惑,修其身传其道,不仅仅是教师的自豪与光荣,更是对教师自我的严格要求,如何真正履行好身上的这副责任与使命,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从弱小的树苗变成挺拔的大树,正如李希贵老师说言:“教育是塑造心灵的艺术,教育的伟大、神圣在此,教育的艰难也在此。”作为塑造心灵的艺术家,我深知要提高艺术造诣,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我认为“修吾身”是我们应该首先去奋斗的方向。

如今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不再追求学历,更多地是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为此,我们应当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跳脱出来,引入新颖的教学观念,同时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教育的过程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抛弃无奈、失望的情绪,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心态,积极探索班级管理,务实高效地开展工作。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从学习上关注学生,立足现实,适当超前,使教学改革在解决实践问题中不断深化。同时我们教师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更要善于发现制约学生发展的普遍性、根本性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有效地把新理论融入学生的思想。在肖川老师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教师的专业成熟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眼光——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用整体的、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专业品质——建基于教育理想与信念、体现于日常的细微的行为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专业技能——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这些观点正是我们教学工作的迫切需求。

说实话,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这里没有灿烂的鲜花,这里没有欢声雷动的掌声,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每天面对的是三尺讲台、可爱的学生以及课本,来自于学校的压力、考核的压力、家庭方方面面的压力有时很容易产生一种倦怠感。但是仔细的想想,能够承载起孩子梦,引导他们踏上梦想的彼岸,不也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最高宗旨吗?

郑板桥咏竹诗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破岩、磨、坚劲、任尔”等词。

2.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情感目标: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达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教学重点

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表达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教学过程

一、由竹石图导入,介绍作者(配古琴乐)

同学们好!上课前老师来考考大家,大家请看这幅图(出示竹石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同学们,像这样有画有诗的,把诗题在画上的诗我们把它称为题画诗。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可以抒发作者的感情、可以谈论艺术的见地、可以咏叹画面的意境。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指名回答,幻灯出示。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作者,下面老师给你们朗读一遍,请大家边听老师读边画出节奏。(幻灯出示全诗并配乐。)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指名学生朗读,全班齐读。

3.理解诗题。(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是——竹石是什么意思?那这首诗是写竹还是写石?)

板书:竹石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4.集体交流,理解诗意。(同学们真棒!那就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一组,合作交流学习诗句的意思,指名说说。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首诗。)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

1.这个“咬”字让你想到了什么?抓住一个“咬”

字,想象竹根盘根错节的模样,想象竹根牢牢扎根在山石间的情景。你还能想到用其他词来形容吗?(如“抓、攀”等。)

“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

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

2从咬定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竹子的刚毅性格)

(二)“立根原在破岩中”

1.理解“ 立:站立,扎根。立根(把根扎在……)”。

讨论交流:“破岩”是什么?体会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2.通过朗读表现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3.把一、二两句诗联系起来读,你又读懂了什么?

(体会竹子虽然生活在艰险贫瘠的地方,但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让人佩服。)

4.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立根破岩、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坚韧不拔。)

5.朗读,读出竹子的坚韧。

6.读着读着,你对这样的竹子产生了怎样的感情?(肃然起敬。)

7.朗读,读出对竹子的崇敬之情。

8.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竹子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竹子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9.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碎裂的山岩之中。(同学们,生活在破岩中的竹子会遇到怎样的磨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同学们,生活在破岩中的竹子遇到了怎样的磨难?(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2.理解“磨、坚劲、任、尔”

3.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的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不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4.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竹子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竹子顽强的精神。

5.同学们,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害怕吗?(不害怕,哪些诗句可以表达竹子的立场?再来读一遍。)

6.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霜冻、雪落、烈日的暴晒……)

三、总结诗的写作特点

1.

同学们,这首诗写出了竹子的坚韧顽强,但诗人仅仅是在表达竹子的坚韧顽强吗?不是的,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2.

大家请看:(幻灯出示郑燮开仓赈粮的资料)

郑燮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得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文人们经常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得到了吃人的地步。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

3.同学们,假如我就是郑燮,你就是我救活的人,你想对我说什么?

4.同学们,此刻,你认为郑燮是个怎样的人?(爱百姓、坚定立场,不能随风倒。师相应板书)

5.这首诗作者是借赞美竹子的坚韧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这种写作方法是借物言志。

四、想意境,悟诗情,总结升华

(1)在你的生活中,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小学生现在也要像竹子扎根一样把文化知识的基础打牢固,将来长大了才能经得起社会各行业的磨练,才能有顽强的拼搏精神)

(2)诗人喜欢竹子吗?为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诗人非常喜欢竹子。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寓意十分深刻。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咏诵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以诗人的身份,怀着对竹子的敬佩之情朗诵全诗。

五、朗读指导读诗

1.

学生齐读。(有感情朗读)

2.

师总结:同学们,朗读古诗除了在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把诗读好之外,老师还可以告诉你们诗还可以这样读:(幻灯出示诗词朗读技法歌诀)

一二声平三四声仄,

入声归仄很奇特。

平声吟长仄声短,

韵字平仄皆回缓。

3.

师范读,配乐。(注意平仄规律、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4.

学生自由读,生齐读。

六、古诗除了可以这样读,我们还可以这样吟诵

(播放《竹石》吟诵视频)

七、拓展延伸

同学们,当我们面对学习中的一道道难题,准备放弃的时候告诫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当我们正为学习才艺感到困难时,我们鼓励自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突然降临的灾难时,我们坦然的迎接他,一起背背《竹石》。

八、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竹石》。

收集与竹有关的诗句。

板书设计

竹石

郑燮

借物

竹子

坚韧

顽强

言志

做人)

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竹石》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后,我细细思考:我有何收获?我的成功之处或失败之处在哪儿?我还可怎样做会更好?我一直认为: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我对《竹石》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自我反思。

一、用真心用智慧渗透课堂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唤醒学生的智慧和情感,在唤醒学生心中感情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思考,关注学生现在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所以我的课中有学生诗意的解读、独有的感悟、丰富的想象、快乐的创作……智慧在课堂中轻吟浅唱。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我看到《竹石》这首诗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这首诗由浅入深完成“尊重文本”到“超越文本”的过程,如何把文本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教学时,我设计了四个步骤:“了解作者、理解诗意之读”、“情景心境之读”、“平仄押韵之读”、“吟诵之读”。我想让孩子们由读懂原意到读出想象的意境,再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身边似“竹”的人,最后学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了解作者、理解诗意之读”时,孩子们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其中有一女生在评价一男生读时讲“他的节奏不太准确,语气也不是很好”;我就启发“你来挑战他,好吗?”结果,这女生读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我问:“为什么这样读?”“因为这首诗中的竹是刚劲挺拔的!”听到这学生的回答,教室里顿时想起一阵掌声。之后,我又启发全班学生思考“从哪些词可以读出它的刚劲挺拔?”“坚劲、任尔”……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互相讨论,通过抓重点词等方法,用心感受、很快就体会了诗意。这样教学,教师不用一字一句肢解诗意,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讨论,便能很快自悟出诗意。

“情景心境之读”时我想让学生深挖教材,让学生充满想象,让课堂充满智慧……于是我设计了“假如你是那棵竹子,你会对青山或岩石说什么?”“你是岩石缝中的竹子,面对风雨你又会说什么?”“我们身边有没有像竹子似的人,你能说说吗?”这三个问题。也许我的问题问的太突然;也许是学生们对知识理解的不深,这些问题太难;也许是学生们还没放松,不敢说……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调整好心态,不断启发,不断鼓励,效果还是不太好。我清楚:诗歌教学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想说、敢说、主动说;这样,智慧才会在课堂里自由流淌。

“平仄押韵之读”时我想让学生再次理解古诗还可以这样读,体会古诗的美,感受古诗的韵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吟诵”时我想让学生知道古诗还可以像歌曲一样吟诵,还可以唱得那么动听,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改变了学习古诗的枯燥的氛围。

其实,公开课的效果,除了取决于执教者的设计和水平,更多的精彩应该是来自学生的学识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公开课的精彩应是学生的精彩、平时训练的精彩。

二、易碎的课堂

仔细想来,课堂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制约。其实,这堂课上我想把我的教育思想完全体现出来,最后顾此失彼。一堂设计比较精彩的课,因为大多数学生有些紧张,因为我害怕没有新意,而成了易碎的课堂。

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字是有呼吸的,有情感的,有体温的。文字应用心吟诵。“原境之读”时,让学生读了,但还是读的太少。“诵读”是语文学习之本,“诵到极致就是说”,诵读理解之后自然有话可说了。我失落了学生,没有给学生“尽情吟诵”的时间。

相关期刊更多

模具工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茶叶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