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科门诊护理

口腔科门诊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腔科门诊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口腔科门诊护理

口腔科门诊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理管理;口腔科门诊;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246.8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34.219

引言

感染控制是口腔科门诊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于就诊人数很多,流动性极大,如果口腔医疗器械过度使用则很不利于规范化的管理,并且长期感染控制的效果也会不佳。为此,应根据口腔科门诊的医疗器械使用情况以及实际患者数量,来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的护理管理措施,并加强各个流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以有效提升医院感染控制的质量。近期,我院口腔科门诊实施了护理管理,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口腔科门诊自2015年6月以后作为护理管理工作效果的观察时间段,可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期间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为14~68岁,平均年龄(42.4±2.1)岁。再将2015年6月之前作为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此阶段时间内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参照对象,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为15~69岁,平均年龄(42.5±1.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管理,即定期对医疗器械行卫生检测,重新清洗、消毒卫生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同时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各方面情况,若发生感染事件应立即处理。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根据口腔科门诊制定的规范化护理制度,并严格按其执行,如下:配备足够、合理的口腔专业医疗器械及人员,确保一次性或重复性器械的规范化消毒、灭菌、隔离等工作的按时进行,对于未严格按流程进行消毒清洗的人员给予处罚或教育,严格对卫生不合格的医疗器械返回再清洗及再消毒处理,并强化感染控制的监督工作。

1.3观察指标。①分别对各时间段的医疗器械进行卫生合格检测,并对流程规范情况进行评估,用%表示。②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用%表示。③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满意度,用分表示。注意满意度的评分标准:非常满意85-100分,一般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所有研究数据均用Excel录入统计,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用(n、%)表示两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实施护理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100例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5%(5/100),卫生检测合格率为85%以下;100例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1%(1/100),卫生检测合格率为93%以上。明显可知,实施护理管理工作的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低于未开展护理管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而且卫生检测合格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满意度。100例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有26例(30%),一般满意有41例(41%),不满意33(33%),总满意率76%,问卷平均分数为76.5;100例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有59例(46%),一般满意有34例(41%),不满意7(7%),总满意率93%,问卷平均分数为93.2。对比两组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满意度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管理对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医疗效果。临床口腔科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配备相关的医疗器械,而这些器械往往与患者的口腔等组织部分进行直接性接触,一旦医院对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清洗不规范、卫生检测不合格,则及易将细菌病毒带入患者口腔内,进而引发院内感染事件。因此,我们要积极做好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工作,控制院内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实施护理管理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化相关工作的关键要点,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与临床医师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配合置于同一重视程度。同时,从人力资源调度、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化制定、消毒管理科学化、卫生检测严格化等多方面实施强化性管理,全面提升医院感染控制的质量。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管理后,患者的院内感染率得到明显下降,卫生检测合格率也明显提升,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满意度高达93%。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的优势。综上所述,基于口腔科诊疗救治效果的实际目的,护理管理工作的实施从源头上强化了医院感染控制作用,控制并降低了院内感染率,提升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沛.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5):56-57.

[2]王雪.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5.4(z1):415-416.

[3]杨莉莉.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特别健康:下.2014(10):321-322.

口腔科门诊护理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口腔科门诊2015年1月至6月作为观察时间段,设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此阶段内就诊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12~67岁,平均(45.5±2.5)岁。将2014年7月至12月作为对照时间段,设为对照组,同时随机抽取此阶段内就诊患者80例为参照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2~66岁,平均(44.5±2.6)岁。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结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门诊常规管理,即定期检测医疗器械卫生标准,将不达标器械清理出来重新清洗、消毒,同时及时观察患者各方面情况,若有感染发生立即对症处理或治疗。观察组:实施门诊护理管理,即根据口腔门诊科实际制定规范化护理对策并严格执行,详细如下:①人力资源。合理配制足够的口腔专业器械,确保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②规范消毒隔离工作。切实加强医疗器械物品消毒、卫生、污染等管理。③加强感染控制监督工作。对未按流程清洗、消毒者给予教育或处罚,对不合格器械严格返回再清洗及消毒。

1.3观察指标:

①分别随机抽取各组100件医疗器械进行检测,对卫生合格情况进行评估,流程规范,检测合格则评为合格,并用百分比表示。②统计记录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比例,用百分比表示。③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满意度,分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类,均用百分比表示。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研究所有数据均录用Excel统计,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比较:

对照组例数80;医院感染率18(22.50%);卫生合格率71(88.75%)。观察组:例数80;医院感染率6(7.50%);卫生合格率78(97.50%)。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卫生检测合格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例数80;非常满意30(37.50%);一般满意40(50.00%);不满意10(12.50%);满意率70(87.50%)。观察组例数80;非常满意50(62.50%);一般满意27(33.75%);不满意3(3.75%);满意率77(96.25%)。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非常满意50例,一般满意27例,满意率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P<0.05)。

3讨论

口腔科门诊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内科患者拔牙心率血压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拔牙人群中内科疾病患者的比例在不断增大,比如高血压、心率过快等患者[1]。这类患者因其机体退化和心理紧张等因素,拔牙时常会引起心率和血压变化,继而诱发系列严重的并发症[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200例内科患者口腔门诊监护下拔牙的临床心率与血压变化,为保持拔牙安全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2O10年9月~2012年4月收治伴随有内科疾病的拔牙患者200例,男112例,女88例,年龄42~98岁。拔除牙齿250颗,人均拔牙数1.32±0.21颗。拔牙原因:镶复60例,牙周病34例,根尖周病30例,牙齿折裂25例,残根20例,其他31例。牙位集中在前磨牙和磨牙。所有患者都有相应的内科疾病史,其中高血压90例,冠心病5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28例,脑梗死后遗症22例,脑出血后8例。

拔牙方法:拔牙前均详细询问病史,并常规做心电图检查及测量基础血压、脉搏、心律。拔牙时口腔内用洗必泰和碘伏常规消毒,选择2%利多卡因联合0.75%布比卡因各2.5ml进行麻醉。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待确定麻醉效果良好时,拔除患牙,动作要轻柔,避免锤凿。术中小心止血,缝合创口,术后常规抗感染。

拔牙配合:所有患者于术前10分钟、麻醉后、手术中与手术后5分钟接心电监护仪,连续动态监测并记录整个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同时术前分别给予感官刺激、心理疏导、药物控制等干预;术中给予物选择、无痛、微创等术式选择于预;术后给予进行康复指导、及时定期随访等干预。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评估疼痛的特点。执行各项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准确,避免因粗暴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疼痛。

统计学处理:心率与血压资料用(x±S)表示,P

结果

200例均顺利进行了拔牙治疗,平均每次拔牙时间10分钟,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经过观察,本组患者在拔牙过程中的心率与血压都没有出现明显波动,不同时间点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老龄化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患内科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加,使得内科疾病患者需要进行口腔治疗的绝对人数也在相应增加[3]。拔牙术中由于情绪紧张、三叉神经受刺激后经下丘脑反射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以及手术刺激等因素,均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4]。

随着心电监护拔牙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内科患者安全地接受了拔牙术,甚至有些较严重的患者也能安全度过[5]。在具体应用中,首先要严格掌握内科疾病患者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认真询问病史,做好术前体格检查,尤其对生命体征中的血气密切观察,然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和预防性用药等干预。术中一旦发生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氧气吸入和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其他情况及拔牙合并症在按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要注意控制出血及感染和促进创口愈合的处理。而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是观察患者全身状况的重要依据[6]。本文结果显示,200例均顺利进行了拔牙治疗,平均每次拔牙时间10分钟,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经过观察,本组患者在拔牙过程中的心率与血压都没有出现明显波动,不同时间点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总之,内科患者口腔门诊监护下拔牙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术中术后仔细检查术区,才可最大程度地缓解心率与血压的波动,保障拔牙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高涛.心电监护下高血压病患者拔牙术的安全性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7(4):392—393.

2余绍明,薛振恂,彭品祥,等.心血管病患者261例拔牙安全性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26(5):624—626.

3殷凯,宋乐静,孙静,等.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电监护拔牙的观察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6,4(3):148—150.

4王伟,滕云,张慧,等.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拔牙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1,11(2):22—23.

口腔科门诊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口腔门诊工作;人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14-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快节奏生活的到来,现在人们的口腔问题和口腔疾病越来越多。如今,医学模式在不断发生转变,人性化护理已经成为现代医院护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我院通过不断努力,在去年评上三级甲等医院,这让我们的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也给我们口腔门诊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口腔门诊具有病人多、病种杂、复诊率高、诊疗时间长、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等特点,实施人性化护理更不容易。本文笔者就口腔门诊工作中的人性化护理的经验体会做一简要的探索。

首先,如何实现口腔门诊分诊工作的人性化?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分诊护士的人性化管理和工作的实施

我院在门诊大楼设有分诊台,分诊台护士每天必须提前到岗,做好分诊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具备本科室多年工作经验,有一定的协调能力,掌握当天本科室专家、普通医师的出诊情况及其特长。

2 分诊叫号系统的运用

分诊台护士将将初诊及复诊患者的详细资料输入分诊台的计算机内,并上传到医院的叫号系统中。每位医师可从智能叫号器中得知已诊、待诊人数,医护可通过智能叫号器对话,使危、重、急、疑难患者得以妥善安排,从而缩短看病等候时间,为患者提供方便。

3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候诊环境

为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将诊疗室和候诊室分隔开,以减少治疗过程中机器噪声对患者的刺激。候诊大厅安排专人维持秩序、清洁卫生,以减轻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

4 健康教育的宣传

在候诊处设立口腔健康教育橱窗及专栏,播放专题讲座,发放《牙病小知识》、《爱牙专刊》等健康教育手册。定期添加宣教资料,方便患者阅读。

其次,努力实现口腔门诊就诊护理的人性化,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为患者创造优良的就诊环境。 门诊诊疗室应保持安静、整洁、舒适、安全。诊室内各功能区有醒目的标志,各项收费标准公布上墙,照相室电离辐射地带有专用标志明示。这些能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更有利于实现患者的配合诊疗。

(2)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很多人都有牙科畏惧症。牙科畏惧症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针对患者出现的急躁、紧张、担心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应因人而异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有效沟通、安慰性语言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恐惧感,获得安全感,积极配合相应的治疗。护士则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真诚地、实事求是地为其介绍治疗过程中的问题,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同时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3)在患者诊疗过程中医生和护士的积极配合。除配备定量的护理人员安排次序就诊外,还要配合医师给患者提供温馨耐心的服务护士在医师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尽量做到“四手”操作。即一位医师和一位护士共同配合,为一位口腔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操作方法。做到脚勤、眼勤、手勤、脑勤。熟悉患者病情及医师操作步骤。这样可以缩短患者治疗及候诊时间,提高医师的工作效率,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第三,加强护理人员管理的人性化培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使口腔护理管理在口腔医学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各级管理者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包括口腔专业水平的提高、学历教育、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教学科研能力等。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及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建立专科技术操作规章制度、专科业务知识考核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势在必行。再者随着口腔科相关技术不断更新,护理人员也需要新观念、新知识、新信息,运用于护理实践中。

第四,专业化是人性化的基础,必须将人性化建立在医护的专业化之上。口腔科专业性强,是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高危科室,所以做好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十分重要。应加强对手机、车针、扩大针、洁治器、拔牙钳等的消毒管理;绝不放松对小手术器械、种植手术器械的消毒;根据需要把器械打包,标明日期后高温、高压消毒,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对一次性物品的分类处理;将锐利物品如针头、刀片、探针、镊子、缝合针等分别放入带标志的污物器内,一次性治疗盘及口镜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实施专人管理,专人回收并作记录;严格对综合治疗椅进行消毒,每日用500 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试消毒。操作中,与医、患有直接接触的器械及时消毒,间接接触的应及时清洁灯把手用金属铝薄纸包裹,每人一更换,漱口池表面擦拭消及时整改。

最后,对器械设备、物品、药品、材料进行人性化管理。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严格器械设备与物品的使用及管理。口腔综合治疗椅专人使用、专人清洁、专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维护,从而延长治疗椅的寿命。口腔科的器械细小繁多,管理不当容易造成遗失,为此制定了物品管理流程:每次清点发放,清点归还,落实到人。棉球、纱布等分类实施塑封小包装后消毒灭菌。

(2)加强对药品的使用及管理。口腔科的药品种类繁多,主要有樟脑酚(CP)、甲醛甲酚(FC)、木榴油、丁香油等根管内用药;碘酊、酒精、双氧水、生理盐水、碘甘油、碘仿等局部用药。应专人负责,定时清点、检查、补充。需避光保存者装入棕色玻璃瓶内,外贴明显的标签。另外,口腔科用药大部分有挥发性,应及时检察瓶口是否完整,有无缺损,以防污染及影响药物疗效,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口腔科门诊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口腔科 护士 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24-02

口腔科与普通的科室不同,其诊疗环境及诊疗过程都具有其特殊性。

口腔科作为医院交叉感染管理的重要科室,也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口腔科存在着许多器械,其中不乏尖锐器械,如探针、针筒等,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唾液,污染比较严重,口腔科护士在消毒工作中,需要进行回收器械、清洗及消毒灭菌工作,而尖锐的污染的器械对护士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消毒灭菌不彻底直接造成院内感染和疾病的传播。2005年,我国就出台了《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WS卫生行业强制性标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规范》。为了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我们针对性地制定了切实的管理防护措施,并且认真严格执行,强化自我防护意识,从而在最高程度的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 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口腔科在诊疗过程中,病人多,操作一般都在口内进行,器械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唾液,或间接通过飞溅的唾液、血液及气雾中的微生物等级,使口腔科护士成为易感人群。其次,在口腔科护士的工作过程中,经常接触一些有毒物质,如甲醛,戊二醛等。现代化的设备、高科技如激光,微波等的广泛应用,又带来了新的危害。

1.1 生物因素

(1)临床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目前最为重视的是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口腔科护士在器械整理、清理、消毒过程中极易被锐器划伤,据统计护士在针刺伤中占80%,因血源性传染污染的针头刺伤占60%。临床上80%以上的护士都有被针刺伤的经历,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3]

(2)细菌也是重要的致病菌,存在于唾液、血液等分泌液中,通过呼吸道、皮肤等传染护士。

1.2 化学因素

口腔科室中常用的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戊二醛等的使用都会引起工作人员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从而造成损伤。

1.3 物理因素

针刺损伤最为常见,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损伤本身,还可以传播疾病。其它还包括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1.4 心理因素

主要为精神紧张、压力大。由于口腔科诊疗过程的特殊性,护士还要进行诊疗护理,每天面对大量的牙病病人,咨询、接诊、安排病人,准备器械、材料,协调医生和病人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再加上急诊、重症病人,极易造成口腔科护的生理、心理压力,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的态度,小心谨慎地进行各项操作。

2 口腔器械的清洗

口腔科的器械情况,新的理念就是清洗要比无菌更重要。如果没有较好的清洗,就谈不上有好的无菌质量。清洗的主要注意事项:手工清洗时水温宜在15 ℃~30 ℃,去除干涸的污渍应先用酶清洗剂浸泡,再进行清洗等操作。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气溶胶,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后清洗。不应使用钢丝球类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应选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器械磨损。器械常规清洗流程:冲洗—洗涤—漂洗—除锈—漂洗—消毒——干燥。

3 诊疗过程的护理配合

口腔科门诊诊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护士在椅旁进行协助配合,包括取递器械,帮助医生调制各种材料,保证诊疗的最佳疗效;同时,护士也需要掌握行为管理在口腔诊疗的作用,针对病人特点,包括儿童、老人等,帮助医生一起高质量完成诊疗工作。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责任心、虚心、耐心、爱心,换位思考,多为病人考虑,勤思考、勤观察,切实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

3.1 方法和措施

针对以上各类因素,这就要求口腔护士在工作中应着装整齐,戴工作帽,双手操作时需戴口罩,需要时戴防护面具或护目镜。熟练掌握各类器械的安装使用及拆卸,运用合理、科学的操作方法。在清洗、整理、消毒过程中应围好防水围裙、护袖,戴口罩,锐利器械放置时,应把尖锐的一头放一边,扩大针、扩大锉单独分拣,分别消毒.如在工作中不慎被锐利器械刺伤,应立即向离心方向挤压伤口,使血液流出,清洗伤口,流水冲洗5分钟,擦消毒剂,最后上报主管部门,根据情况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疫苗.诊疗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30 min,紫外线灯管距地面距离1.5~2.0 m,杀菌率可达81.67%[4]。

在平时工作中,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学习,掌握治疗步骤以更有效的配合医生进行诊治工作,增强责任心,劳逸结合,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这样即可得到最佳的效果,从而得到成就感,身心愉悦,更有利于将来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

4 结语

护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在各种有害因素中,通过对口腔科的工作性质,我们讨论了口腔门诊护士工作的特点,对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损伤的发生,可以保护自己,远离疾病,更好地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

参考文献

[1] Do AN,Ciesielski CA,Melter RP,at el.Occupationally acquir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infection;national case surveillance data during 20 years of the HIV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J].Infect Control Epideidemial 2003,24(2):86-96.

[2] [3]卢爱工,李莉莉,刘东水,等.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