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教学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导读
这里的导读不仅仅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还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读和课后自学。课前预习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讲授新课前,自己先主动学习新知识,并做一定的预习笔记,如划出重难点、提出有疑惑的问题、解决书上的习题等。随后,带着预习结果听课。实践证明,有备而来的主动接受知识效果明显地优于没有预习的被动接受知识。我认为,学习是学以前不懂的东西,因而课堂上着重是解疑解惑,没必要把书上的东西一古脑全“灌”给学生。学生有准备地听课,在教师的帮助下,把疑惑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课前预习正是要学生先做好准备。课堂自读就是在教师讲课时,为了使学生迅速及进一步理解相关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在历史教材编写的一个优点是图文并茂、补充材料内容多,这些东西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述。这就要求学生自读这些东西,以加深对教师所讲述内容的理解。自读的方式有默读思考、朗读讲述和朗读记忆等。课后自学就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发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补充一些形式多样的问题,如写小论文、调查当地历史地理的变迁、收集历史老照片,上网查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等。这样既能寓教于乐,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导思
这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的有机统一。“主导作用的要害是启发性,即循循善诱;主体地位的核心是独立思考”。这一步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头戏,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吃透理解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每一课,提出一些层层推进、向教学目标靠近的诱导性问题。以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例,在上完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这一课后,为了让学生掌握关于拿破仑的更多知识,便于给拿破仑一个客观的评价,我打破常规,把本册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的第一个内容“著名音乐家”提前上,让学生自学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并回答问题:这首交响曲是专门为谁而写的,后来贝多芬为什么把总谱扉页上写的“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呢?而通过前后两课知识的学习,学生就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拿破仑了。然后引导学生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三个步骤:一是他是什么时候的人;二是他做了什么事;三是给他一个恰当的结论。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学任务就在师生交融的氛围中愉快完成,“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旧有教学模式成为历史。
三、导议
这是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及将一节课推向的关键。在诱导思考阶段,往往会出现教师在重点讲解、诱导学生向教学目标靠近时,同样的问题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对这种情况,教师切忌武断地一刀切,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也可以展开自由讨论、自由辩论等。一刀切既会伤害学生的感情,又会挫伤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这是水平和能力的检验,是贯彻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学生讨论或辩论时,对学生的看法应及时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和最终的目标靠近。最后,教师对讨论的结果要给予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对学生的发言也要予以适当的鼓励性评价。这一步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对学生而言,课堂讨论或辩论能调动其不断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史的兴趣,锻炼其口才,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当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四、导结
即教师简明扼要地引导学生将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这一步要求教师语言精炼、引导合理、条理清晰、逻辑层次分明和重难点突出。方式可以是教师唱独角戏,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总结或提问学生回答等。以《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的《》为例,我是这样唱“独角戏”的:1894―1895年的是日本发动的一场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用彩色粉笔划出战争性质)。在战争过程中,虽然一批清军爱国将领,如邓世昌,以及爱国士兵的奋勇抵抗,但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战败(划出重要历史人物)。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国辱国的《》(划出战争结果)。由其四个内容我们可知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巨大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划出《》的影响)。后来又是什么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呢?下一次课我们再了解(留下悬念,激起其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时应以板书为基准,边总结边用彩色粉笔勾勒出应理解的、应记忆的知识点。这样做既能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又能使其理清知识间的因果、逻辑等联系,加深其对知识线索、内容的理解。
五、导练
一、阅读――创设情境与设疑导学法
阅读就是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取创设情境设疑导学法,即选择一定的媒体组合,从教材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的情境。这样一方面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动机,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问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心理和课堂气氛同时活跃起来。例如,在讲世界史《新航路开辟》这课时,我设问:“西欧人为什么要到东方来?”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看《十四世纪欧亚主要商路》图,学生发现西欧与亚洲的往来通商早已有三条路可走。学生提出:“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呢?”我不是马上作答,而是指导学生看书独立思。考,并对有困难学生个别辅导,使大家明白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二、精讲一观察释疑与启发引导的讲解法
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突出一个“精”字。即学生通览教材,经过一番思索后,教师“精讲”。其主要目的是要用精练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教以及教学内容既能接受、也不厌烦,但是,由于对教师的教法摸得很透,就会产生“他一定会用老~套方法来教的想法”,然后就平静地在那里等待,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当采取学生意想不到的方法,打破这种平静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跃起来。例如:在讲述《秦汉时期的文化》时,学生对张衡的地动仪结构精妙无双难以理解,我采用组合媒体演示它测定地震方位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当地动仪上小龙嘴里的一只铜球落人一只蛤蟆的嘴里时,“叮当”一声,学生不禁拍手称奇。学生在这种情境交融的状态中,对地动仪设计的精妙之处就一目了然了。
三、议论――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
在历史教学中,议论就足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问题提出来,师生一同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电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看法,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外寻求答案。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及时点拨,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从各个层面寻求答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常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让他们在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增强自信心。从教学的方面讲,这种新鲜的刺激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这样做不但能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而且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使学生在对新问题的讨论中,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达到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
四、练习――师生互动的练习法
关键词:史料教学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67-01
高中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工作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史料,通过对相应情境进行创设,对学生掌握史料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获取所需数据。基于我国课改方面的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调整与丰富,将史料教学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教师在应用史料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解题及分析能力进行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完成对问题的解答,提出自己的论点,最大限度地利用优秀教学资源,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一、在应用史料教学法进行教学时,通过情境创设加深学生的理解
利用史料情境对学生进行研习方法方面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教师在对史料教学方法进行应用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历史体验,从而对学生历史意识进行培养,做到有的放矢。教师需要对情境创设中互动合作及情境的特点进行最大化利用,并且重点对学生进行认识历史的教学,通过探究等方法对历史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历史。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从史料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理论依据,在脑海中完成对历史的重演。教师通过史料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对历史过程有所认识和感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达到史论结合的目的。通过史料情境可以使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教师在应用史料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时,需要重视应用细节,对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引导,避免学生的探究偏离原本目的。另外,教师需要让学生对相关史料内容、情境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且将学生分组,使学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最终真正掌握相关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多极化世界”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代表各个国家的代表进行发言。这种决策、讨论和重演的方式,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更多更深的认识,对多极化的趋势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应用史料教学法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分析能力进行培养
教师在应用史料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锻炼,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需要对学生研读能力进行培养,并且对学生的史料分析工作进行引导。教师需要使学生了解到时代背景对史料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对史料的出处、观点等进行正确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史料;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史料的速度进行控制,使学生可以对其中的真意进行正确的理解,而不是囫囵吞枣式地对史料进行阅读;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史料阅读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对史料具有客观认识的同时实现读史明智这一目标。
三、应用过程中通过问题的创设,使学生史料思维得到锻炼
在史料教学的应用过程中,通过问题的创设可以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了解;进行设问时需对史料种类有所了解,并依据其内容进行准确的设问,从而使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对其进行研究,让学生可以灵活地思考问题,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通过史料进行设问时,需要对相关工作产生足够重视,并且注重问题之间的联系。对某国的体制进行介绍时,可以对该国家相关宪法、原则、历史影响和缺点等方面进行设问。由于以上问题之间具有一定关联,且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史料教学,从而使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更多的思索,学生的史料思维也会得到更好的锻炼,在日后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史料进行历史问题的解答,形成历史思维。
四、应用史料教学法时,要慎重对待史料的选择和收集工作
史料类型丰富、数量庞杂等特点,为史料选择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慎重地对待选择和收集工作,将可靠、真实的史料应用到教学工作中,确保教学质量不会受到负面影响。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史料考证工作,为自己使用的史料的可靠性提供更多的保障。应用史料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避免将野史、杂史等有失真实性的史料应用到教学工作中,确保历史教学的客观性和纯洁性,并教导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
五、结束语
近些年,历史教师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地应用史料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眼界进行拓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对史料的阅读,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自己的探究能力进行提升。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对历史事实情况有所掌握,进而掌握相关知识,并且逐渐可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身特有的感悟,达到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对照教材或者课外辅导书进行讲课,这使得原本具有故事趣味性的历史课变得非常枯燥沉闷,挫伤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其实,历史这门学科里面有许多的故事,而学生又非常爱听故事,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所选的视频资料与史实不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所选的视频资料与史实不符。由于多媒体技术集图片、视频以及声音于一体,所以有形象性以及生动性的特点,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认知。一旦教师所给出的视频资料与历史不符,就会误导学生[1]。例如,在讲述清朝历史的时候,有一些教师会下载《孝庄秘史》这部电视剧。然而在电视剧中,??静所饰演的庄妃在台词上就出现了问题,例如,她总是说“我庄妃如何如何”,然而根据《清史稿》记载,庄妃这个名号是在她死之后,由后面的皇帝所追封的谥号,所以这就不符合历史,会误导学生。
二、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1.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手段,通过互动性的提问,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继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中。如,在讲述某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这些题目是:(1)最早发明麻醉药的是谁?(2)在四大发明中,哪一个发明最早出现?(3)在古代,中国的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然而在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请问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呢?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之中[2]。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就需要不断地思考,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对于他们历史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2.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法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多媒体技术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课堂上插入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秦王扫六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影片,让学生了解当时秦国的国力,了解其他六国的状况。这样能够使学生大概了解秦国灭其他六国的原因。例如,在“三国鼎立”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下载一些《三国演义》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形势。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将《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照片展现给学生看,如刘备、关羽、诸葛亮、曹操等,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图片上的人物究竟是谁,你们对他们的事迹了解多少,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互动交流。然后可以播放一些著名而又经典的战役片段,如“官渡之战”以及“赤壁之战”等,通过观看这些战役的片段,让学生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形势进行讨论。例如,通过观看“官渡之战”,学生就会了解当时最大的两个势力是袁绍和曹操,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曹操最终能够战胜强大的袁绍,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点的理解[3]。不过,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时,教师对影视资料的选择要进行把握,对于一些违背历史的视频片段,教师要指出,防止误导学生。
3.适当地运用角色扮演法
关键词:课改 史料 史料分析和运用
现在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历史新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无论在体例还是内容等方面,变化都很大。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史料的运用非常普遍。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好教学史料已成为能否顺利实现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近年来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历史部分材料解析题在考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偏重于考查学生对史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然而,学生对材料解析题是“胆战心惊”、“望而生畏”,无法全面、准确把握材料、获取信息而束手无策。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
一、把历史史料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历史教学知识分两种:一种是历史教材知识(课本),也称为显性知识;此外,历史教材知识以外的一切相关知识,包括非历史教材知识的众多学科知识,通常统称为“教学资料”,也可称为“教学资源”,它不仅包括一切书本知识,还包括计算机网络教学信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师生智力因素。当前,网络信息技术是教师获取教学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非教材知识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历史教材未编入的大量历史知识以及最新史料和学术观点;其他一些教学资源,如教育网站上的历史教学新教案,相关各学科教材内的知识及社会现存的生产生活、科技新成果,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知识,等等。对于这些知识多在分析教材时使用,如在分析前因后果、评价、意义等时往往需要补充一些材料,并加以概括升华。如果在教学中仅讲清教材知识而没有用教学资料进行“史论结合”式分析论证,就发掘不出隐含在教材知识中的理性观点,这样的教学只能是片面的“单一”的知识教学。新课程观认为,教学是使本学科教材内容与教学资料有机融合,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论思维的认知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过程需要相应的教学资料参与才能实现,教材与资料在课堂上犹如“红花与绿叶”一样不可分。
二、课堂教学中选择史学资料的基本原则
1. 注重运用具有创新思维意义的史学资料
强调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要以多样性、多层次、多侧面、多视角和多形式为教学提供活动空间。这意味着要求历史教学要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发展思维能力。历史教材已具备了这种创新教育框架,与这种创新教材体系相适应,史学资料的选择不仅要有利于教学知识的授受,更要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性资料参与论证,就不会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教学资料不仅是为理解概念和培养能力而用的,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结出新的知识成果,即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这才是亟须引起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2. 教学资料的使用应紧扣教材的重要内容
如高中历史教材中已涉及“马歇尔计划”对“二战”以后欧洲经济恢复的巨大作用,但它却不是教学重点,因此就不适宜增加教学资料,以免徒增学生的负担。而“福利国家”是重点问题,在充分利用教材知识的同时,增加“从摇篮到坟墓”即西欧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具体内容,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也使学生理解了某些欧洲国家由于一味地倡导“福利政策”导致了“不堪重负”的后果。在这里应让学生大力探求发挥,使学生知晓为什么“不堪重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是社会制度问题?还是执政者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得出结论,主要是时代问题,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所创造的经济成果不能超越时代的供给,去满足一切人的需求。这样,既解决了教材难点,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唯物史观和创新思维教育。探讨在一定时代人们应怎样生活的问题,这又成为人生价值观教育,由此自然地实现课程目标。
三、历史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为了贯彻史料教学的理念,在英国,首先从低年级开始,历史教师就非常注重学生历史证据意识的培养。如何进行培养呢?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历史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自己身边的历史,进而对历史进行解释和探究。正如英国学者所指出的:“学校历史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周围存在有历史的证据,并通过这些证据来刺激他的想象和对历史的评价。”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碑文、笔记、图片等。教学经验表明,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尽可能地把目光放在学生耳熟能详或实际已在学生身边,只是未引起其注意,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就会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特别是一些地方史,如果选择恰当,更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总之,学生只有真正认识了史料的价值和功能,才能正确地运用史料来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学生对证据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就可以尝试运用历史证据来处理有关的历史问题,也就是“从证据中重建过去”的工作。
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大致有:(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要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要了解历史的过程,就必须认识到历史资料的作用。唯有理解了史料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理解了历史知识的本质,才是真正认识了历史,从而能展现学习历史对人们的真正价值。中学历史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它充分体现了21世纪基础教育强调的“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育理念。而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中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史料教学的真正价值是,让学生尝试运用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对史料进行探究,以在历史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