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母亲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题记:时光已匆匆,五月的天空,细雨打湿了梦中的思绪。风吹动了母亲的白发,仿佛是天堂里最美花,记忆里的笑容依然亲切。转眼已是十年过去。阴阳两界隔断温暖的传递。女儿总想再依偎在您的怀里,再喊一声妈妈,醒时您已转身离开,思念却在心头萦绕。有种爱失去了,就永远不能再拥有。
十年回首梦犹新,遥对天堂念母亲。
欲诉心魂无处去,碑前双泪已湿襟。
七绝·读爱菊诗友《武陵春·母亲节忆娘》有作 文 / 愚饱
一句凄吟一断肠,灯前笔落泪千行。
感恩母爱谌难报,来世娘还做我娘。
2011-05-09
七绝·和愚饱诗友《读爱菊诗友(母亲节忆娘)有作》 文 / 夏爱菊
最爱无求必是娘,愿将生命付儿郎。
从来水往下流去,几许回浇陌上桑。
附原玉:
一句凄吟一断肠,灯前笔落泪千行。
感恩母爱谌难报,来世娘还做我娘。
七绝·含泪墨诗祭母魂 文 / 祺帆
大爱无私似海深,终身难忘我娘亲。
若干点滴情恩记,含泪墨诗祭母魂。
2011.5.9.
注:母亲节到了!怀念母亲而作。
七绝·母亲节感怀二章 文 / 卢治雕
一
慈竹雍容寸草青,寿添萱禄淑媛宁。
春晖永驻恩难报,懿德生辉仰母铭。
二
教忠教孝淑情柔,勤俭终生育后优。
胎教,是否有益?今天,抽出一小点时间,
听美国的妇产科医生来聊聊。
关于胎儿的最新发现
母亲的情绪对胎儿有影响吗?
珍妮特・迪皮德大夫是一名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她提出,胎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它直接影响孩子出生后的神经系统成熟程度。神经发育开始于怀孕初期的前几周,而当孕期满32周时,胎儿的行为就已经很接近新生儿了:胎儿会对母亲所给予的关爱做出回应,这些关爱包括为肚里的胎儿朗读诗文和故事、唱歌以及直接和孩子“对话”。同样,研究表明,胎儿会对母亲表现出来的愤怒、悲伤,以及压力,产生消极的反应。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能感知什么?
胎儿的体格发育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最近的研究发现,9周龄的胎儿已经能够打嗝,还会对噪音产生反应;10周龄的胎儿开始活动手臂、用鼻孔吸入羊水;3个月刚过,胎儿就能够打哈欠、吮吸和吞咽,并同时有了感觉和嗅觉。有相当一段时间,胎儿品尝着母亲流动的羊水带给她的美味。胎儿生长到了13~15周时,如果母亲饮食中含有辣椒、大蒜、洋葱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胎儿就能够从周围的羊水中尝出这些味道。研究者认为,这有助于婴儿出生后识别母乳,因为母乳是以相同的方式传递母亲的特殊味道。
为了胎宝宝健康成长,准妈妈可做
哈佛医学院发展心理学家哈德勒斯・阿鲁斯在研究中发现,胎儿的运动对他身体的全面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在怀孕的早期,胎儿就能感知强烈的触觉刺激。婴儿会用手来抚摸自己的脸蛋,还会做出两只手互相安抚、扳脚丫、用脚来蹭自己的腿等动作,甚至还会好奇地探寻供养他生命的脐带。因此,孕妇所感到的这一切胎动,正是婴儿健康成长的表现,同时,母亲可以通过轻轻抚摸自己的腹部或者和胎儿交谈等方式来鼓励宝宝健康成长。
母亲的声音对于胎儿很重要
孕期满3个月后,胎儿就有了听觉,他能对100赫兹到5000赫兹之间的声音产生反应(正常成人的听力范围为3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由于胎儿生活在流动的环境中,声波可以很好地通过羊水传给胎儿,包括母亲体内产生的任何声音也会很清晰地传到子宫,这些声音包括母亲的心跳和嗓音。另外,其他人的声音强度远不及母亲的声音,也许充其量也只能算做“背景音乐”。这就是为什么新生儿能够区分妈妈和陌生人的声音,而且听妈妈的声音远比爸爸的更亲切。母亲的声音不但可以安抚胎儿,而且还加强了母亲和孩子间的感情。当婴儿出生后,这一过程仍在继续,如果此时,婴儿再次听到胎儿时期母亲曾唱过的歌,就会做出反应。
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安东尼・迪卡斯特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证明,婴儿在出生后更喜欢听胎儿时期反复读给他的故事,而不是新的故事。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时,他会对音乐和故事做出反应:主要表现为胎儿心率放慢,这表明他感到放松和舒服。因此,我们认为,出生前,胎儿就具有某种学习和记忆事物的能力。
胎儿的生活环境也至关重要
胎儿的生活环境也会对出生后孩子的个性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这种环境很大程度上是母亲来营造的。正如我们从侄儿(女)和外甥(女)以及邻居家的小孩身上所看到的,每个刚出生的小宝宝都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和动作习惯,而这正是他们脾气的反映。
迪皮德大夫发现,在妈妈肚子里就不老实的胎儿出生后,往往表现出急躁的个性;而睡眠不规律的胎儿出生后,还会继续着他那令人头痛的无规律作息;另外,心率较快的胎儿与出生后其不明原因的好动息息相关。
阿鲁斯认为,胎儿从母亲那里得到了大量的“激素刺激”,因此,他的生理规律受着母亲起居、饮食、活动规律以及对压力承受力的影响。所以,当孕妇有兴奋、生气、恐怖或悲伤等感受时,这些情绪都会通过她血液中的化学物质传递给发育中的胎儿。
关于胎教,福慧医生的看法
所有的准父母如果期望他们未出生的宝贝能够更健康,就应该首先从自身做起,给胎儿一个营养丰富、轻松愉快的环境,远离对胎儿有害的药物、酒精和香烟。妈妈可以经常对腹中的宝贝唱歌、读故事、朗诵诗歌以及慈爱地和胎儿说话。
胎教是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不过,众多科学家还不能清楚地解释关于胎教的每一个问题。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具有肯定性价值的结论还很少。
到底什么样的胎教有益?
就胎儿教育方式的报道中,有的人列举了一些诸如有间隔地按孕妇的腹部、把纸卷成管状制成麦克风对胎儿说话、对腹部吹笛子以及向腹部照射等等胎教方式,目前还没有研究能够证明这些刺激能够带给胎儿什么益处。事实上,我们不能证明这些做法有好处,而且,胎儿天生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如果给予过于频繁的人为刺激,这种规律就会受到破坏。
总之,一般来讲,诸如播放音乐、唱歌、朗诵诗歌和讲故事等胎教方式对发育中的宝宝是有益的。而且,这些行为表达了准妈妈对宝宝健康发育的无私关爱。这些关爱、教育,为准父母从心理上做好了迎接家庭新成员的准备。
[关键词]《喜福会》;叙事结构;叙事主题;东西方元素;中国故事
出生于香港的旅美华裔导演王颖(Wayne Wang,1949―)算是美国主流电影圈中最成功的华人导演之一,曾多次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和英国电影学院奖等的提名,并在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因影片《烟》(Smoke,1995)获得评审团特别奖。在此之前,王颖导演曾将华裔美国文学早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吃碗茶》(Eat a Bowl of Tea,1989)搬上银幕,并由其夫人骞人亲自出演女主角。1993年,他执导了《喜福会》,参演的有邬君梅、卢燕等知名华人女明星。其后,他还执导了《中国盒子》(Chinese Box,1997),由巩俐和张曼玉出演,《曼哈顿女佣》(Maid in Manhattan,2002)则由詹尼佛・洛佩兹出演女主角。
有趣的是,《喜福会》的作者谭恩美出生在加州奥克兰,而王颖导演也曾于20世纪60年代在奥克兰学习电影制作,这也算是两人在不同时空下的偶然交集。而在把《喜福会》搬上大银幕之后,两人的知名度都大幅提升。同为华裔,在美国长大并接受教育的谭恩美和在香港长大的王颖虽然视角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创作的出发点颇为一致,即关注东方元素,努力在好莱坞讲述中国故事。
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必然是一种再创作,只不过两者各有侧重。在影片中,王颖导演打破了原著中章回体的叙事结构,用“喜福会”中的一次聚会作为贯穿始终的核心场景,穿插着讲述母亲和女儿两代人各自的故事以及她们之间的交集。而从主题上看,影片保留了原著对母女关系及中国式家庭关系的关注,同时也刻画了姐妹情谊。至于影片和原著契合度最高的一点表现则是对东方元素的呈现。虽然电影由于受到时长限制,无法完全展示原著的所有细节,但还是借助声音和画面尽可能地再现了原著中东西方元素混杂的特色,让好莱坞的观众时刻意识到:这是一个中国故事。
一、故事结构的调整
《喜福会》文本的结构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章回体小说,全书共分为4个部分,每个部分有4 个小故事。16 个小故事各自既可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故事的叙述人和主体采用母亲辈和女儿辈交错的形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千里鸿毛一片心 (母亲一辈的故事):吴精美:介绍各位母亲和故事背景/许安梅:伤疤的故事/龚琳达:红烛泪/映映・克莱尔:中秋之夜; 二、道道重门 (女儿自己以及与母亲的故事):薇弗莱・龚:棋盘上的较量/丽娜・圣克莱尔:凌迟之痛/许露丝:信仰和命运/吴精美:慈母心;三、美国游戏规则 (女儿自己以及与母亲的故事):丽娜・圣克莱尔:饭票丈夫/薇弗莱・龚:美国女婿拜见中国丈母娘/许露丝:离婚之痛/吴精美:哎哟妈妈;四、西天王母 (母亲一辈的故事):许安梅:姨太太的悲剧/映映・克莱尔:男人靠不住/龚琳达:在美国和中国间摇摆/吴精美:共同的母亲①
第一和第四部分是母亲们讲述她们自己以及与上一辈的故事。由于吴素云已经去世,她的故事由女儿吴精美通过回忆来完成。这其中,母亲一辈的故事又穿插着她们和自己母亲的种种纠缠,三代人的爱恨情仇因此混杂在一起。这种混杂的叙事结构也暗示着华裔家庭有的家庭关系:母女之间血浓于水,却因不同的价值观和理念而充满了冲突和矛盾。有研究者指出,“母亲与女儿的叙事遥相呼应,顺序的逆转显示出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和分歧,而在结构上如此精确的对应又显示出母亲和女儿之间的默契和难以割舍”(程爱民、邵怡,63)。
如此复杂的叙事结构很难在电影中再现,于是导演做了调整,用一种更为流畅的方式来讲述这个关于母女三代人的故事。首先,他把“喜福会”作为故事的核心场景,所有故事场景的转换及人物的出场都在这里完成。而刚刚失去母亲的吴精美则是影片中穿针引线的人物,是出场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叙述者,整个故事由她引导着向前发展。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影片中四位母亲不同的故事之间的衔接和过渡非常自然,都是以母亲们各自对吴素云在战乱时抛弃了双胞胎这件事的看法联系到自己的过去,陷入回忆。
对于观众来说,影片中的叙事结构更为简洁清晰,不同时空之间的转换也相对自然。可以说,导演在讲故事时充分考虑到了观众的感受。而对原著的读者来说,在16个小故事之间随时转换视角,在母女三代人的故事中来回穿梭,难免会有混乱的感觉,一遍读下来可能很难理清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整体来说,和文本相比,电影在讲故事的手法上自然会更加灵活。除了对整体框架的调整,导演还对书中的一些细节做了改动,从而使故事的发展更为合理紧凑,一气呵成。
二、故事主题的一致
早在《喜福会》之前,王颖就曾拍摄过一部名为《点心》(Dim Sum:A Little Bit of Heart,1985)的喜剧片,这也是一部探讨华裔家庭中母女关系的影片。由此可见,华裔家庭及其母女关系是王颖导演擅长和关注的一个话题,这大概也是他把《喜福会》搬上大银幕的原因之一。但电影在呈现中国式母女关系时,也通过对一些细节的调整,突出了东西方家庭在这一点上的差异。比如在许露丝和特德的故事中,特德的母亲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婉转地表明了不接受儿子这个中国女友的态度。之后许露丝把这些话转述给特德,引起了他的暴怒,两人出于反叛和冒险的心理,变得更加如胶似漆。小说德并没有当面和母亲发生冲突,而电影中的他则这样怒斥自己的母亲:“我只知道你是个浑蛋,但今天第一次我以你为耻!”当许露丝绞尽脑汁想要博得母亲对自己婚姻的赞同,并因为她的打击而备感苦恼时,她的男友却丝毫不在意自己母亲的看法,对她的干涉表示愤怒。无论这种改动出于导演还是编剧之手,其意图都很明显:让观众更直接地感受到东方和西方家庭对“顺从”这一准则的不同理解。
除了母女关系,四位母亲之间和女儿们之间的姐妹情谊也体现出中国式人情模式和相处之道,电影中对这一部分也有所保留。在“喜福会”里,四位母亲借助打牌消遣和中国式饮食成为彼此的安慰。同时她们又会为女儿的教育和面子问题互相攀比,为厨艺的高下暗自较劲。姐妹们之间当面和气,背面说闲话。但当真正有需要时,她们又会瞬间结成同盟。平日斤斤计较牌桌上输赢的几个小钱,当素云去世后,三位姐妹不仅想尽办法联系上素云遗弃在大陆的双胞胎女儿,还集体凑钱让精美回内地探亲,以了却素云的心愿。同样,女儿们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却也时常红脸。精美这样描述自己和薇弗莱的关系:“薇弗莱与我同年。我俩从小一起玩耍,就像姐妹一样,我们也吵架,也争夺过彩色蜡笔和洋娃娃。换句话说,我们并不太友好。我认为她太傲慢。”②(120)妇道人家的精打细算,姐妹间的你攀我比,爱面子的中国式心理,复杂微妙的姐妹情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和小说一样,影片的结局是喜庆的。素云的双胞胎女儿被人收留后健康成长,幸福地生活在内地,她们不仅原谅了曾抛弃自己的母亲,而且很乐意和同母异父的精美相认。精美则在这次内地旅程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自己身上流淌着中国血脉:“我再一次细细端详着她们,她们脸上,我没找到母亲常有的那种表情,但她们对我,总有一种无法描绘的亲切和骨肉之情。我终于看到属于我的那一部分中国血液了。呵,这就是我的家,那融化在我血液中的基因,中国的基因,经过这么多年,终于开始沸腾昂起。”(255)姐妹的相认,标志着儿女对母亲的认同;精美对中国血脉的渴望,意味着母女间的隔阂开始消除。无论是母女关系还是姐妹情谊都走向更深一步的交融,影片对主题的把握和小说保持一致。
三、东西方元素的混杂
如同大多数华裔或华人电影一样,《喜福会》在好莱坞之所以引人注目,恐怕多少要归结于影片中神秘的东方元素。尽管由于篇幅及手段的局限,影片对东方元素的展现有所取舍,但借助妆容服饰的差异、语言的混杂以及一些惊悚细节的强化,通过中国式母亲和美国式女儿之间的反差,传统迷信守旧与新潮时尚之间的强烈对比,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东方的想象和好奇,从而成为在好莱坞上映的最为成功的东方故事之一。
影片中的女儿们身着时装,装扮时尚。母亲们则时常穿着“领子硬邦邦地竖着禁锢着头颈、前襟绣花的旗袍”(15),佩戴着各种翡翠或玉饰。同样的东方面孔,不同的审美追求。在饮食习惯上,母亲们也依然保持着旧日习惯。每次聚在一起除了打麻将,她们还要做各种传统吃食,例如包馄饨、炸春卷、做炒面,过年了则要蒸大闸蟹。对于母亲们在食物上的执拗,吃着薯条汉堡长大的美国式女儿们感到难以理解。不过衣着饮食上的差距只是表象,更难以弥合的是两代人精神和文化上的差异。母亲们对传统家庭准则的坚持及对女儿们严苛的管教,女儿们对婚姻家庭的不同态度和对自由独立的追求,无不让人意识到东方元素与西方元素的格格不入。
尽管有冲突,但母亲和女儿们都在寻求融合之道,母亲们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杂糅性,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之一。半道移民美国的母亲们无法学会地道的英语,她们一方面说着支离破碎的中式英语,另一方面也常常在英语中夹杂着汉语,电影中保留了这一语言特色。不仅如此,影片中关于母亲在中国内地的故事部分都使用汉语对白,辅以英文字幕,但画面外的回忆者却用英语讲述。两种语言的交替甚至重叠使用虽然给观众观影造成了一定困难,但却突出了东西方元素的混杂,这一设计比原著中的手法更直观且更有力度。
除了语言的混搭,电影也保留了原著中颇具封建迷信色彩的一些细节,如许安梅的割肉救母、吴素云对方位的笃信、映映的特异功能及对风水五行等的执迷,此外还有母亲们对数字4的迷信、对阴阳均衡的追求和崇拜以及婚礼中的种种迷信做法等,这些都给影片打上了鲜明的东方标识。对此导演王颖曾解释说,他无意像好莱坞的西方电影人那样,把唐人街刻画成一个神秘的东方符号,在影片中塑造刻板的东方人形象。他希望真实再现唐人街各阶层华人移民的生活,而包括语言在内的混杂正是唐人街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考虑到影片在好莱坞上映,以西方观众为主要受众,影片把个别可能引起西方观众反感的细节做了修改,例如小说中映映得知丈夫出轨之后,以堕胎作为报复。在电影中这个细节则改为映映在给孩子洗澡时,因精神恍惚而导致孩子溺亡。作为编剧之一,谭恩美本人虽然并不认同影片所有的细节改动,但她在故事结构等总体原则的把握上与导演一致。她指出在改编剧本时她所遵循的一点就是保留小说的内核,对形式进行适当调整。在导演和编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影片不乏可诟病之处,例如人物表演的生硬、情节的夸张以及叙述声音的转换过于频繁等,《喜福会》仍旧算得上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好莱坞的中国故事。
注释:
① 此目录的中文译文出自程乃珊(2006,上海译文出版社)等人的译本。
② 小说英文引文均出自Vintage Books的2013年版本,引文译文均出自程乃珊(2006,上海译文出版社)等人的译本。以下只在引文后标注页码,不另加注,个别译文笔者有所改动。
[参考文献]
[1] Bloom Harold.Bloom’s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The Joy Luck Club[M].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2009.
[2] Tan Amy.The Joy Luck Club[M].London:Vintage Books,2013.
[3] 程爱民,邵怡.女性言说――论汤亭亭、谭恩美的叙事策略[J].当代外国文学,2006(04).
社团文化艺术节之——母爱无疆
二、活动背景: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儿女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歌颂了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涛骇浪,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浅唱低吟……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提起你手中的笔,在母亲节,为亲爱的母亲写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吧。让我们来叙写成长,来描画我们心中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女性,关注我们伟大的母亲。
三、活动内容:
1、主题征文:关于成长,关于母爱
(1)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
(2)妈妈的故事
(3)我与妈妈的故事
2、“为妈妈许愿”校园公益活动
四、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关注女性,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文学氛围重新回到校园,让大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关怀。
五、主办: xx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团体联合会
承办: 启梦文学社
六、活动日期:
七、活动安排
前期准备:
4月16—19日确定活动方案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安排,联系其他院校争取对整个瑶湖院校进行活动;
4月20—25日 联系征文活动的评委老师;寻求活动经费的支持,
4月25—27日 着手宣传工作
中期工作:
4月29日—5月6日动员各系参与本次征文比赛,号召各系同学踊跃参加。
5月6日—5月10日 在校园内进行宣传,由启梦文学社制作宣传板及宣传海报。
5月11日 举办“为妈妈许个愿”校园公益活动,加大活动影响力。
5月12日—5月13日 整理活动收集的愿望,在社团博客群上如果可能的话联系广播站进行部分广播。
5月14日—5月30日 收集各院各系征文稿件
6月1日—6月10日 文学社组织初评,评委老师终审来稿,评出优秀文章
后期工作:
6月11日 公布征文结果
6月13日 优秀文章整理成册,只要参与征文活动的班级即可免费获得一份。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二名 三等奖三名优等奖若干
颁发相应的证书及奖品
九、人员安排:
活动策划:xx
宣传海报:xx等宣传部人员
现场协调:xx以及纪检部人员
十、经费预算:
征文奖品:70元
1979年,心理学家萨宾(Sarbin Thcodore R)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首次提出“经验的叙事结构”的观点,阐述了叙述对意义建构与人格形成的作用。1983年萨宾发表《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扎根隐喻的故事》一书,进一步阐述了叙述的作用。1986年萨宾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核心观点即故事是修整经验和指引判断与行动的基础。叙事的概念与叙事心理学开始显现,叙事心理学成为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叙事研究成为心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990年,澳大利亚的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与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David Epston)合著《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一书,被认为是叙事心理治疗(辅导)诞生的标志。他们认为当人们把自己与问题混为一谈并在“主流叙事”的影响下丧失、限制、否定了自己的人格时,在治疗中进行重构就尤为必要。他们将福柯关于知识与权力的观点应用到临床治疗,尝试帮助来访者“表演另类故事”,让他们从“单一”知识中解放出来,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
21世纪初,叙事辅导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台北的吴熙琄出版《最新又潜力无穷的疗法:叙事疗法导读》一书;2001年,廖世德将怀特与艾普斯顿的著作《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同年,怀特首次在台北举办“叙事治疗工作坊”。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台北谘商辅导中心积极致力于推广叙事疗法,该中心于2003年举办了“叙事治疗进阶个案研讨工作坊”;台北市生命线协会亦于2003年开办“叙事治疗的多元面貌”课程。此外,香港的社会工作人员协会曾在2003年举办了两次叙事治疗工作坊。
目前国外已将叙事辅导法应用于临床心理学上,干预诸如厌食症、家庭性暴力、精神分裂症、精神创伤、种族关系、儿童与养父母关系及口吃康复等问题。
1 叙事辅导法的基本主张
所谓叙事辅导法,即通过引导来访者在不受干扰的安全环境下叙说自己的生命故事,唤起来访者内在力量与生命意义的心理辅导方法。叙事辅导的重点与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进而回归到正常生活轨道。
叙事辅导法是一种以来访者中心为取向的咨询方法。叙事辅导与其他心理辅导方式的显著差异在于它相信来访者才是自己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辅导者只是在旁边陪伴;来访者应当从自己生命故事的片段中找到自尊、自信与价值,从而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目前的困难。咨询师在运用叙事辅导法时,与来访者的关系是平等而合作的;“咨询师是来访者改变的促发者,而非按照自身的取向将专业知识强加于来访者的动机和需要之上( 张涵,2013)。”
怀特认为人类是诠释的动物,“在诠释过程中所创造的意义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行为和在生活中采取的行动。生命故事或自我叙说的过程传达出我们决定撷取及对外表达的生命经验片段;故事或自我假说决定我们如何塑造生命经验。我们并非通过生命故事存活,而是故事塑造、组成并拥抱着我们的生活(Payne,2012)。”
叙事辅导法鼓励来访者发展个人的知识、技巧,鼓励有意识的觉察与转化。在进行叙事辅导过程中,辅导者通过认同、谈话、强化来访者所讲故事的积极方面而创造出尊重和接纳的氛围,促使来访者重新建构其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想法,实现观念与行为的正向改变。
叙事辅导法主张将谈话的焦点放在支线故事上。支线故事是来访者所叙述的“问题故事”之外的生命体验,或者是对生命体验的重新诠释。怀特主张让来访者详细地勾勒支线故事,“因为只有通过支线故事,人们才能逃离掌控个人理解和生命的主线故事的影响。通过协助来访者进行更完整的叙说,减少以刻板印象描述经验所带来的僵化和影响(Payne,2012)。”
2 叙事辅导法的理论基础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也称为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体社会或消费社会,在文化形态上被称之为“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在后现代时代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它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柯等人将北美关于后现代文化形式的讨论上升到更为深刻、更为广泛和更具综合性的哲学高度,从而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对于继承和发扬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的现代主义哲学进行全面的批判,总体上抱持一种对于逻辑性观念与结构性阐释的不轻信或怀疑的态度。具体来说,这些批判观点主要有:第一,用“分延”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即用“差异”原则来取代“中心”概念,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或两极性与独断性的基础上,撼动“整体”,打破“结构”;第二,从纵向思维转换为横向思维,即传统等级体系一般的 “树状结构”思维向动态、发散的“根状茎”式思维的转变;第三,用差异对抗理性的总体化;第四,注重个体性和自我关切,反对主体性和人道主义,即反对把人的最一般的本质当作当然的、现成的前提,反对把人看作是“理性的生物”;第五,用透视主义和相对主义取代表象论和基础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世界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不可计数的意义;解释世界的方式是无限的,我们应该寻求对于现象的多种解释;第六,用不确定性和小型叙事取代元话语和宏大叙事,强调知识的不可通约性、不 可预见性、不确实性、突变性、异质性、与多元性(冯俊,1997)。
从以上对后现代主义哲学观点的梳理来看,关注差异、去中心化、打破正统、主流和权威、解构和关注解释的多元是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关键,也正是这些核心思想影响了叙事辅导法的产生——叙事辅导法的支撑理念即让来访者重新定义问题和人生意义。在来访者讲述“问题故事”、外化问题之后,引导来访者讲述主线故事之外的支线故事,或者从非主流的视角重新解读问题故事。
3 叙事辅导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3.1 来访者叙说自己的“问题故事”
辅导者需要为来访者创设不受干扰的、安全的环境,以尊重与专注促使他讲述自己的故事。通常来访者的故事充满了挫折、失望、悲伤甚至绝望,因此称之为“问题故事”。
3.2 界定并外化故事中的问题
在来访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后,辅导者鼓励来访者自己界定故事所反映出的问题;如果来访者无法说出任何词语,辅导者可提供几个供其选择,例如“忧郁”、“悲伤”、“愤怒”、“工作压力”、“恐惧”、“焦虑”等。
同时,辅导者应强调问题对个人的影响而非人本身具有问题,此即问题的外化。例如辅导者应表达“抑郁干扰了你的生活”,而不是“你变得抑郁”;应表达“你被压力影响着”,而不是“你很有压力”。外化问题的目的在于协助来访者将自我认同与问题分开,并且了解问题来自于环境或人际互动过程,而非其心理或人格。
3.3 发现并聚焦特殊意义事件
特殊意义事件是来访者所讲述的“问题故事”或叫主线故事之外的、具有某些正向激励作用的故事或经验。在来访者讲述完“问题故事”之后,辅导者应引导来访者讲述其他经历,从中发现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并对该事件中的某些细节与过程加以聚焦和描绘。
3.4 引导来访者“重新入会”(re-membering)
“重新入会”即鼓励来访者通过举行纪念仪式、书写记录、重游故地等方式正视“问题故事”或创伤性事件,以期获得支持与抚慰。“重新入会”必须在来访者通过发现特殊意义事件而重拾自信与勇气之后进行。
3.5 引入局外见证人强化叙说-再叙说
在此阶段,辅导者可建议来访者邀请其朋友、亲人或同事分享自己改写后的故事。这些局外见证人可在分享过程中讲述自己受来访者触动的某一段经历或故事,如此可通过生命经验的共鸣增强来访者的内心力量。
3.6 通过仪式或颁发证书结束辅导
当来访者确定自己的生命故事不只是“问题故事”,其他经历与故事中所蕴藏的正能量足以支撑其未来生活时,辅导就可以结束了。辅导者可邀请来访者的重要他人前来进行再叙说,并通过仪式或颁发证书来铭记这段过程。
4 辅导案例
来访者:王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其母亲在“5.12”汶川地震中不幸遇难,自己难以摆脱悲伤与抑郁困扰。
辅导目标:与王同学建立良好咨访关系,帮助她正视母亲去世的事实和悲伤情绪,找到改善负面情绪的动力,开始新的生活。
辅导次数:五次。
4.1 第一次辅导:叙说自己的故事并外化问题
王同学在辅导员的建议下第一次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老师邀请王同学讲讲自己的故事。以下是王同学讲述的故事内容:
我老家在绵竹农村,2008年“5.12”地震前,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在外打工。地震发生时我在学校宿舍,房间的剧烈晃动让我很害怕。当我知道母亲不幸被垮塌的房屋压死的消息时,我很震惊,不愿意相信那是真的。但我在同学面前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悲伤,可能是来不及悲伤,因为我要赶回家同父亲一起料理母亲的丧事。将母亲的丧事办完后,我返回了学校,这中间大概有一周时间。回到学校后,我不断想起和母亲有关的往事,不再喜欢和其他同学来往,也不想跟任何人说话;食欲开始下降,不想吃东西,身上没有劲,体重也明显减轻;我开始逃课,甚至不愿意走出寝室的门。我一想起和母亲一起相处的画面和片段,眼泪就忍不住地流下来;我不相信母亲就这样离开了我。
辅导老师听完王同学的讲述后,首先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倾听她的故事,并且能够理解她现在的状态和心情。之后引导她用几个词语概括自己刚才所讲故事中的情绪和感受。该同学略微思考后用了“悲伤”、“孤单”、“失落”和“压抑”几个词语。
辅导老师肯定了该同学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认知后,进而引导其将这些负面情绪“剥离”:你认为自己是悲伤的?你认为自己很孤单、很压抑?换个说法,你可以把悲伤、孤单与压抑看成某种东西,把上述表达改为“悲伤、孤单、压抑的情绪与感觉笼罩着你”,这些负面情绪终将远离你,它们本不属于你,你可以是快乐而轻松的。
4.2 第二次辅导:继续叙说故事,挖掘特殊意义事件
第二次心理辅导时,辅导老师邀请王同学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但这次不讲地震后的,改讲地震发生前自己家庭、学习和生活中记忆犹新的事。王同学讲起初中时父亲为她买凉鞋的故事:
我对父亲的感情不如母亲的深。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挣钱,与我的沟通很少,感情很淡;我觉得自己甚至不太了解父亲,也不太确定他是否爱我,也有可能是父亲不善言辞,没有当着我的面说过那些表达情感的话。但是,我至今仍记得初中时父亲为我买凉鞋的事。我家一直很清贫,买凉鞋当然也是要选便宜的,便宜的鞋自然样式和质量都要差一些。可我当时偏偏看中了一双红、黄、白三色相间的皮凉鞋,价格比父亲准备给我买的那双塑料凉鞋要贵好几倍。我当时很爱美,也很喜欢那双皮凉鞋,所以执意要买。父亲虽然很无奈,很想节省钱,但最终还是妥协了,为我买到了心爱的凉鞋。我当时非常高兴,“父亲”这一抽象的称谓开始在我心里具体化为父亲鲜活的形象。
辅导老师听完王同学的故事后,点出该同学初次辅导时所讲的“父亲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失去母亲后很孤单”的观点并不恰当。父亲为其 买凉鞋的故事即可看作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在这次愉快的买鞋过程中,父亲展现了对女儿的包容、理解和爱;父亲虽然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女儿的情感,但他愿意为女儿付出,竭尽所能甚至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地满足女儿的需求,愿意包容并陪伴女儿度过难关,所以女儿不是孤单的。 4.3 第三次辅导:引入局外见证人强化叙述
辅导老师鉴于王同学所讲特殊意义事件涉及与父亲的关系,因此将叙事辅导流程的下一阶段提前,目的在于首先让王同学确定父亲对自己的爱、坚定与父亲的情感联系后再去触碰“问题故事”,与父亲一起去祭奠母亲。所以此次辅导联系了王同学的父亲到场,并请王同学当着父亲的面再次讲述了买凉鞋的故事。父亲听完故事后表示深受触动,自己都不知道当年的一个小举动让女儿记忆深刻,成了这么多年女儿最温暖的回忆。并且,父亲也认识到因自己不善表达而拉远了与女儿的情感距离。
4.4 第四次辅导:正视创伤
在上一次的辅导中,王同学与父亲加深了彼此心灵上的联系,孤独感与压抑感有所减轻。在此基础上,辅导老师征询王同学关于书写记录母亲点滴的意见,例如可以记录母亲的容貌、性格特点、喜好、与父亲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对家庭的贡献等,也可以记录自己失去母亲后的悲伤情绪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王同学表示愿意尝试去书写,并打算与父亲一起去祭拜母亲。
4.5 第五次辅导:仪式性“结业”
王同学与父亲一起祭奠过母亲后,再次来到咨询室,并告诉辅导老师自己已经开始记录母亲的故事。辅导老师询问其记录母亲故事后的感受,该同学表示虽然过程中难免伤感,但能坚持写下去,慢慢地能把书写的过程看作是对母亲的一种怀念与爱。
闻此,辅导老师认为对王同学的辅导可以结束了。辅导老师象征性地颁发了一份“走出悲伤,重新生活”的结业证书,鼓励该同学开始新生活。
5 叙事辅导法对辅导者的素养要求
叙事辅导者除了应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健全人格外,还应具备以下两点特质:
第一,善于倾听。在叙事辅导过程中,辅导者的角色就是倾听者。辅导者应当鼓励来访者尽可能详尽地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催促与想着如何应对。辅导者认真、持续的倾听与关注是获取辅导素材的重要途径。
第二,善于发现来访者“问题故事”之外的正向影响因素。辅导者应具备较强的语言、文本(来访者有时以信件形式表述自己的故事)理解能力,善于从中发现能够对来访者给予正向影响的事件或人物,进而放大这些事件或鼓励来访者与重要他人联系,以取得切实辅导效果。
6 展望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叙事辅导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心理治疗、辅导和咨询技术,具有以来访者为中心、操作性强和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例如目前国外已将叙事辅导法应用于临床心理学上,干预诸如厌食症、家庭性暴力、精神分裂症、精神创伤、种族关系、儿童与养父母关系及口吃康复等问题。从已有研究与应用来看,叙事辅导法还运用于学校心理咨询与服务当中,解决中小学生、中等职业与大学生的多种心理困惑和问题。
此外,叙事辅导法最初由其创始人之一的迈克尔.怀特在家庭治疗领域探索而来,之后逐渐发展到个体与团体治疗和辅导。因此,从叙事辅导法的产生、发展和实际应用历程来看,叙事辅导法可广泛适用于个体、伴侣、家庭及团体心理问题尤其是情感创伤、自我认同危机、儿童问题行为与亲子关系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