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交实验设计

正交实验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正交实验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正交实验设计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分析naa的浓度(50,150,300 mg·l-1)、处理时间(10,20,30 s)和不同基质配比(泥炭和珍珠岩比例为1∶1,1∶2,1∶3)对白术嫩枝扦插的生根影响。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试验处理,利用方差分析和公式分析法确定最优扦插方案。结果试验中白术嫩枝扦插最高成活率和生根率达80.00%。结论naa浓度为150 mg·l-1,处理时间为10 s,泥炭和珍珠岩配比为1∶3的处理组合利于白术嫩枝扦插生根,实验方案适用于浙北主产区白术的嫩枝扦插。

【关键词】   术 嫩枝扦插 naa浓度 基质 生根率 正交实验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为菊科多年生草本,以地下根茎入药,是常用的补气中药,具有补脾、健胃、化湿、止泻等功能。白术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白术内酯等[1]。 现代 药理研究表明,白术具有利尿、降低血糖等功效,对放化疗所引起的白血球下降具有回升作用(生白)[2]。

    白术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是“浙八味”之一,为著名的地道药材。由于目前白术品质混杂、病虫害发生严重,因此较多的研究选择以抗病性强、株型良好的白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叶片或侧芽进行组织离体快繁[3~6],但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率不高,并且成本高,不便于推广。本研究从多年栽培研究中选育出植株矮化、叶色深绿、抗病能力强的薯叶型植株作为材料,对其嫩枝进行扦插繁殖,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分析激素浓度、扦插处理时间和基质对白术嫩枝生根的影响,以期取得最佳白术嫩枝扦插穗条件,从而获得更多性状稳定、无病害感染的白术幼苗,为白术的栽培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

1  材料

1.1  试剂本研究选用由sigma公司生产的分析纯naa作为扦插激素,用去离子水配置浓度为50,150,300 mg·l-1溶液,供扦插使用。

1.2  扦插基质本研究采用泥炭和珍珠岩混匀作为插床基质,泥炭和珍珠岩配比(体积比)依次为1∶1,1∶2和1∶3。试验前24 h用50 %多菌灵800倍液喷洒消毒,用塑料膜覆盖,备用。

1.3  插穗培育于2007年在白术地块选定薯叶型植株挂牌,留作种用。200802挖出,选择大小相似、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健康根茎,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泡10 h,移栽到浙江林学院百草园中。按照常规的种植要求,耕深25 cm,土粒小于1 cm,施腐熟鸡粪作为底肥,做高20 cm、宽100 cm、步道底宽25 cm的苗床。株行距20 cm×30 cm,每行开沟深10 cm,垫6 cm焦泥灰,栽5株。栽苗2 cm深,焦泥灰盖满行,上面覆盖茅草等蓬松物料,用以遮挡大雨以及保湿。待白术嫩枝生长至15~20 cm时供采穗扦插试验用。

2  方法

2.1  实验设计采用3 因素3 水平的正交实验,正交表选用l9(34)。3个因素分别是a(激素浓度:50,150,300 mg·l-1),b(处理时间10,20,30 s),c(基质配比,泥炭和珍珠岩体积比为1∶1,1∶2,1∶3)。见表1。表1  正交实验l9 (略)

2.2  扦插试验于200804进行,在采穗圃切取白术茎段,去除叶片以减少插穗水分蒸腾散失,切成7 cm左右插穗,按上、下切口分开摆齐,放置伤口微干。按照试验设计处理白术嫩枝,每个处理为30株插穗。处理后直接扦插,为避免擦伤插穗皮层,采用玻璃棒引洞。插穗的株行距为5 cm×10 cm,插入基质深度约2~3 cm,压实。

    扦插后建塑料小拱棚保温保湿(见表2)。每天早晚喷水各1次,中午揭开薄膜以通风透气。扦插后16 d去膜,改用遮阳网遮荫,透光率在20%左右,喷水1 次/d,防止新生根腐烂。表2  环境温度和湿度(略)

2.3  调查扦插1周后开始调查,每两天1次,调查项目包括:愈伤组织产生时间(d)、不定根产生时间(d)、插穗存活率(%)、生根率(%)、假性成活率(%)、根数(条)、根长(cm)等。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结果通过l9(34)试验,对各处理组白术嫩枝存活率、生根率、根数、根长等的调查结果列于表3。表3  白术嫩枝扦插生根正交试验结果(略)

3.1.1  激素处理对于白术生根的影响从表3可见,用naa处理白术插穗均能诱导生根,但浓度不同生根率亦不同,其中5号处理(浓度为150 mg·l-1)的白术插穗存活率和生根率最高,均为80.00%。而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50 ~150 mg·l-1),白术嫩枝的扦插生根率随naa的浓度升高呈升高趋势(平均生根率分别为64.44%和67.78%),有低浓度促进的特点,但当naa浓度为300 mg·l-1时,生根率反而呈下降趋势(平均生根率为40.00%),表现出高浓度抑制,与夏铁骑[7]、许红艳等[8]的研究结果近似。

    在调查白术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和生根情况时发现,各种处理水平的白术插穗均为首先在切口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在愈伤组织上面形成不定根。由表3可知,naa浓度为50 mg·l-1和150 mg·l-1时,愈伤组织形成时间较早,有利于提早发根。2号~7号处理形成愈伤组织的时间均为16 d,8号处理时间最长,为26 d;不定根由愈伤组织上长出,发根时间最短者为5号和7号处理,为19 d,发根时间最长者为8号处理,为30 d。

3.1.2  基质配比对于白术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3)表明,基质配比对白术插穗生根产生明显影响:4号处理平均根数高于其他处理,为22条;其发根数亦为最多,为43条,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最长根长的处理组合为3号试验,为6.2 cm。

    白术生根指标随泥炭和珍珠岩的配比水平增加而呈 规律 性变化:愈伤组织形成平均时间(21.33 ,17,16 d)和不定根形成平均时间(27.33,26,21.33 d)递减,平均根数(为10.67条,13.33条,14.33条)、平均最多发根数(为19条、27.33条、31.33条)和平均最长根长(为2.07,3.90,4.03 cm)呈递增趋势,与张雪平[9]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3.1.3  处理时间对于白术生根的影响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有一定影响,由于试验材料为白术未木质化的嫩枝,所以选择处理的时间为快速处理,防止naa各浓度造成白术嫩枝脱水,影响生根率和成活率。本实验结果表明,10 s和20 s的处理时间,生根效果较好。生产中选用低浓度长时间处理和高浓度快速处理,一般大面积扦插以后者居多[10]。

3.2  统计分析在扦插过程中,多数研究仅以生根率作为最终指标,但应同时考虑其他辅助指标的作用,从而综合优化出最佳扦插方案。根据苑玉凤[11]的多指标正交试验分析方法,本研究采取排队评分与公式评分法对几个主要指标打分后进行分析。

    首先,排队评分。根据表3,生根率指标以5号处理最高(80.00%),排在第一,定为10分;8号最低(30.00%),排在最后,定为1分;平均根数以4号处理最多(22条),为10分;9号处理最少(7条),为1分;生根时间以5号和7号处理最短(19 d),为10分;8号处理时间最长(30 d),为1分。其它处理各指标的得分根据其与该指标优秀值的差异按比例 计算 得出。

    其次,公式评分。在本试验中,生根率指标最重要,以5倍计算,即权数为5;平均根数指标次之,以3倍计算,即权数为3;生根时间以2倍计算,即权数为2。所以其评分公式为:评分= 5×生根率+ 3×平均根数+2×生根时间。对各处理所有指标的分数根据公式乘以加权系数,相加即得综合评分,见表4。表4  公式评分法结果数据(略)

    由表4所示,在9个处理中,经过排队评分和公式评分后,得出4号处理综合评分最高,为85.55,即实验条件为 a2b1c2,5号处理次之。

    由表4对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得出表5,可以看出,因素a(激素)和c(基质配比)在α=0.05的置信区间内具有显著性。表5  公式评分法的方差分析(略)

    依据每个处理的综合评分进行极差分析,如表6所示,因素主次顺序为c、a、b,较佳方案是a2b1c3,即naa浓度为150 mg·l-1,处理10 s,选取泥炭和珍珠岩体积比为1∶3的基质。表6  公式评分法极差分析(略)

4  讨论

4.1  白术扦插不定根的形成机制植物扦插生根分为两类,一是由潜伏根原基形成的不定根,即皮部生根;二是由离体诱导产生的根原基形成的不定根,即切口生根。诱生根原基常生于插穗下部的愈伤组织,即在适宜条件下由插穗基部形成的一团不规则的、具有不同木质化程度的薄壁细胞,起源于维管形成层部位的幼嫩细胞,皮层和髓部的各种细胞也可能参与愈伤组织的形成[12]。通过本次试验调查数据得出(见表3),各种处理水平的白术插穗均首先形成愈伤组织,之后在愈伤组织上分化发根,未见由插穗的皮部发根情况,因此认为白术插穗生根属于第二种生根类型,即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

    也有人认为,naa对扦插生根的效果比较明显,其主要机理为naa 能促进插穗贮存的淀粉水解为还原糖,作为呼吸底物,为不定根的形成提供较丰富的能源和碳源,从而促进不定根形成[13]。

4.2  假性成活扦插成活的关键是插穗能否产生和形成不定根。许多试验证实,外源激素对插穗产生不定根具有促进作用[14,15]。本实验中存活率和生根率存在差异,因此将扦插过程中只有愈伤组织但无不定根的成活苗现象称为假性成活[16]。由表3可以看出,除4号和5号处理无假性成活外,其他处理假性成活率为3.33%~10%。分析认为,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形成是各自独立的过程,即在愈伤组织中不一定能分化并形成不定根[12]。如果愈伤组织过于发达,不定根无法从膨大且紧密的愈伤组织处发出,推迟生根时间,甚至不能发根[17],即成为假性成活苗。作者在以市售生根粉国光生跟(含20% naa)为激素对白术进行嫩枝扦插处理时观察到,由切口处只形成膨大的愈伤组织,但不产生不定根(另文报道)。假性成活苗由于长时间无法从膨大的愈伤组织上产生不定根,最终导致死亡。因此,降低假性成活率对于提高扦插生根成活至关重要。

4.3  基质对生根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泥炭和珍珠岩体积比为1∶3的基质为插穗生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分析认为基质中泥炭容重较大,蓄水、保水能力强,而珍珠岩疏松多孔,容量小,毛管孔度、通气孔度均大于泥炭。二者体积比不同,基质结构中的总孔度、毛管孔隙不同,基质中的水分含量和通气能力不同,诱导发根能力因而不同。白术喜肥沃的砂质壤土,如果土壤过黏,会因透气性差引发病害及烂根现象[18]。本试验地点选在浙江临安,属于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且试验时间为春夏之交,阴雨天气较多,空气和土壤湿度比较大,容易引起插穗腐烂。因此在浙北地区春季对白术进行嫩枝扦插时,泥炭和珍珠岩为1∶3的基质配比为最佳选择。

    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和数学统计分析,对于反映白术嫩枝扦插时激素的浓度、基质的配比、处理时间与插穗下端产生愈伤组织、生根的关系以及选择最佳处理方案,是十分有效的工具。本研究通过9种处理,对生根率、平均根数、生根时间等多项指标综合考虑,减少实验工作量,基本反映全部组合的效果。根据实验得出,在浙北地区春季,以naa为激素对白术进行嫩枝扦插时最佳方案是:naa浓度150 mg·l-1,处理时间10 s,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1∶3。

【 参考 文献 】

 

[1]郭巧生. 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4:245.

[2]刘索英. 白术的应用研究[j].广东药学,1999,9(3):22.

[3]彭 菲,周日宝,张喜利. 白术侧芽离体诱导的处理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4):26.

[4]李 慧. 白术的组织培养[j].特种 经济 动植物,2002,27(7):27.

[5]周日宝,王朝晖. 湖南道地药材白术组织培养及再生植株的处理[j].湖南林业科技,2001,28(4):79.

[6]朱玉球,夏国华,方慧刚,等.白术组织快繁技术[j].中药材,2006,29(3):212.

[7]夏铁骑,陶令霞. naa对小麦根、芽生长的影响[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14(1):45.

正交实验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公正;缺失;矫正;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9-0143-05

社会公正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不公正问题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法律和思想观念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因此,探讨社会公正也必须以人类赖于生存的经济基础作为起点。没有经济公正,社会公正就失去了重要的内容和基础。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关注具有深刻哲学价值意义的社会公正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传统的公正观念与新的经济秩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碰撞。能否解决好社会公正问题,关系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关系着我国改革的前途和命运。深入研究社会公正问题,既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也有利于社会公正机制的选择与创新,而且对于正确理解社会公正的含义、全面提升社会公正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正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正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规定,而且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公正的内涵也在逐渐丰富并具有时代性。我们所追求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公正,是指“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手段,特别是通过社会政策来进行社会整合与调节。减缩存在于社会或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和差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享受到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成果。”一直以来,社会公正是人类追求的一种道德理想,它体现着人们的共同利益,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以互利为原则的平等要求。人类社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通过革命或改良,不断地争取建立更为公正的社会秩序的历史。研究社会公正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永恒主题,构建和谐社会,就社会关系本身来说,必须注重社会公平,通过制度安排从经济、法律和道德等方面维护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形成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使人们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因为如果没有公平,就不会有效率,也不会有稳定,一个既无效率,又不稳定的社会,定然是个不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代表着公正并始终追求着社会公正。当前,“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公平正义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使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今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期,社会结构急剧分化,经济活动方式激烈变化,一系列社会公正缺失问题显现出来。因此,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正交实验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公路;设计;比较研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过去,行业划分使得公路与市政道路双方交流不多,市政道路在公路设计人员面前充满神秘感(其中主要是管线设计),不敢轻易介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市政道路项目日趋增多,公路行业逐渐介入或渗透市政道路已成必然趋势,目前不少公路设计单位都取得了市政设计资质,市政业务日趋增多。

在相互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两行业在设计、管理方面各有特点。总体上讲,公路项目在工程规模、复杂性及设计难度等方面比市政道路大,管理比较规范;市政道路短小项目居多,小型设计单位参与多,技术水平有限,重视不够。

以往市政道路多在地形平坦地区,问题还不突出,但现在各种地形,包括丘陵、山区等都有相当比例,设计不当,会留下很多遗憾甚至造成较大的质量问题。比如,不少市政道路路面变形严重,管线井盖布置不当、路面积水、行车不平顺等。以公路的眼光看,市政道路在管理、设计等方面有些问题值得重视。本文拟通过对比研究,增加相互之了解,同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二、文件编制办法(编制深度规定)

公路行业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初步设计)》,另外还有《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道路工程术语标准》。其中“文件编制办法”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相关内容详尽,篇幅数十页。设计文件除按编制办法包括的内容和要求的深度外,还会根据项目特点增加相应内容。

市政行业有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司组织编写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道路专业只有数页篇幅,内容比较简略(无总体设计、征地拆迁、筑路材料、施工组织等专门篇章),且无文件图表示例,因此文件的表达普遍简单(如:总体图未示边坡;工程数量大多为汇总表,没有详细的分表;特殊路基处理多为一般设计图,没有具体工点设计图;土石方表没有划分土石成分,无调运、取土、弃土等数量及运距),各家设计不统一、不规范,如同一项目不同路段设计单位“填挖高度”采用不同含义(有以路面顶计算的,有以路槽底计算的)、绿化树池、树坑可以理解,但也有不少称树洞,则明显不合适。

目前公路行业参与市政道路设计项目时,普遍认为市政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太简单,不能充分表达设计信息和重要内容,一般都自觉参照公路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进行设计和文件编制。建议完善和细化《市政道路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补充文件图表示例(最好吸收有公路行业从业背景的单位参与编制)和术语定义。

三、路线设计

公路行业规范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与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是一致的,设超高最小半径是固定值,任何设计速度小偏角对曲线长度均有要求;任何设计速度大纵坡(3%或4%以上)均有最大坡长限制;回头曲线有专门规定;设计文件有平面总体图综合反映路基(边坡、排水沟)、桥涵、隧道、交叉、服务设施等,纵断面图中有地质概况信息,填挖高度规定为路面顶与中线地面之高差。

市政行业规范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与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是不一致的(倾向于少设超高),设超高最小半径有一般值与极限值之区分,分别用于正常情况和条件受限时采用;设计速度60km/h以上才对小偏角对曲线长度有要求;设计速度40km/h以上才对大纵坡(4~6.5%以上)有最大坡长限制,回头曲线无专门规定,填挖高度也无明确定义。相比之下,市政道路线形设计比较灵活,但对非机动车道纵坡及坡长有限制,规定值较小,当有非机动车通行需要时,纵坡及坡长受此限制。填挖高度无统一规定,造成各家设计不统一,使用比较混乱,建议规范统一定义。

市政道路设计中常见小半径未设缓和曲线、超高或加宽,理由是前期规划未考虑,土地已出卖,调整设计受限。因此出现较多的不满足规范或存在功能降低、安全隐患;建议对于规划后道路设计前将出让土地的项目,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尽量采用大半径或在规划阶段就设置相应缓和曲线、加宽。市政道路很多在前期两侧场坪滞后开发的情况下相当于公路,但缺少平面总体图,不能综合反映填挖边坡、排水、桥涵等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情况(尤其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纵断面图中普遍无地质概况,不能给使用者提供直接的地质信息,不能快速判断设计合理性,建议增加。

四、路基、路面设计

公路行业设计中路幅组成宽度及功能划分比较规范,很少有不符合规范的情况。特殊路基、高填深挖均有工点设计(包括软基沉降、稳定计算)及详细的分类分项工程量表,土石方计算区分土石成分、视可用与否调运、取土、借土,不同段落、区域土石方相互调运综合考虑,比较详细。路面设计根据预测交通量计算设计弯沉,充分考虑材料来源,拟定不同结构方案比选,路面数量分部位、段落、层次详细统计。有路基土工试验(含水量、CBR等)、路面材料试验等支撑设计方案,依据较充分。我院虽然长期从事公路设计,进入市政道路设计时间不长,但最近我院参与设计的成都市天府大道南延线,在特殊路基设计方面有详细的工点设计图,参与各方非常满意,业主高度评价并发文通知,要求其他设计单位参照我院出图方式办理。

市政路基设计常出现路幅宽度不满足规范的情况,包括行车道、中央双黄线、路缘带等,或者不明确车道数(有意模糊),理由是前期规划确定,没法调整,模糊车道数最终由交警划线决定车道和宽度数(成都市有甚者车道宽仅3.00m),但这样做明显降低功能或存在安全隐患。特殊路基、高填深挖普遍采用一般设计图处理,不能反映具体工点的地质特点(范围、状态)及设计方案,土石方计算普遍仅算填、挖总量,未划分土石成分,更没调运和运距计算,取土、弃土未见任何说明,不少项目路基挖方全废然后填方全靠借方,有些则路床换填1m厚度砂砾石,但都没有相关试验数据支撑(即使全废全借也如此)。压实度罗列多个标准(公路、市政),相互间矛盾,其中市政标准较低,建议采用公路标准(成都市路面设计导则参照公路压实标准制定比较好)。

市政路面设计常无交通量数据,设计标准依据不足,路面厚度普遍较厚,即使支路或次干道总厚常见100~120cm以上,比同地区高速公路(80cm左右)还厚,业主常以与相邻路段统一或满足规范为由不愿调整,显然花了不少冤枉钱。但即使如此,成都市不少道路还是出现了明显变形病害,其原因主要是路基压实标准或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不严有关。路基路面相关工程量普遍仅在总说明中主要工程数量表格中概略表述,无其他详表,太粗略,应该说很难满足预算及施工管理的需要,应该改进。总之,从路基路面设计看问题相对较多,值得重视。

五、管线排水设计

公路行业一般是明沟排水,除高速或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采用盲沟或小管线排水外,类似城市道路的管线排水很少。

市政道路管线排水是其区别于公路的显著特点,一般包括雨水、污水管两类。其中雨水管常见设计暴雨重现期取值偏小(特别是公路兼市政道路时),审查提出后设计往往仅改重现期数据,具体的设计未调整,仿佛只是数字游戏。规范对路面积水深度或宽度无限制,设计中雨水口间距普遍没有考虑路面纵坡大小变化,一般采用等间距40~50m布置,笔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路面缓坡甚至平坡(如凹形竖曲线或纵坡

市政道路对于设置超高的平曲线,且有中央分隔带,设计往往忽视了水流特点,仍在道路两侧设置雨水口,结果外侧雨水口不起作用,中央分隔带处积水无处排放;设计常缺水力计算参数,管径选择依据不足;部分设计存在认识不足,选材不当,如在行车道部分采用了大管径塑料管,变形大,路面有沉陷的隐患;检查井布置在行车道上,井盖高低不平(包括有些道路加铺路面井盖没有相应升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平顺性(如成都市大件路南段)。

市政管线排水设计与道路设计常常脱节,雨水口未结合平交口竖向设计布置,往往简单说明施工时根据情况在最低点增设,但对于高差不大的变化,现场很难凭眼睛看出来,施工单位的水平众所周知,即使设计人员有时也难现场看出最低点,造成现实中许多平交口排水不畅,暴雨时积水严重。因此管线设计应结合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布置雨水口,以指导施工。

六、外业测量与勘察

公路行业有勘察规范(包括测量、调查、地勘),规定比较详细,踏勘、测量、专业调查等比较全面细致,地勘分常规调绘、简易勘探(静力触探、坑槽探)、机钻等;路基段常用简易勘探(软基常用静力触探),外加土工试验、筑路材料(砂、石、土壤、路面混合料等)试验。

市政行业无测量、调查之规范和作业,其勘察主要是地勘,设计往往依据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设计,较少外业调查,基本不做测量,因此设计往往与实际不符。路基段地勘大量(50m间距)机钻至基岩下若干米,花了不少费用,但对软基等不良地质范围、厚度、状态缺乏详细的图表,对于沿线挖方的路用性能(膨胀性、CBR值、含水量等)缺乏试验资料,结论多为套话(如成都平原提及没有断裂、泥石流、滑坡),毫无意义,对设计、施工缺乏指导作用。

七、文件编制与行业管理

公路行业设计文件比较全面,包括总体、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叉、交安、环保、施工组织、筑路材料、概预算、基础资料(控测、水文、地勘等)篇章,每张图纸均有图标,查阅方便;设计文件一般先交送审稿给咨询审查单位,然后根据审查意见修改,最后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召开评审会,设计单位进一步修改完善(特殊情况上述两步修改可能合并在评审会后一起修改),最后主管部门批复。公路行业的批复比较规范、严谨、全面,一般包括技术标准、建设规模、专业设计方案及重要意见,概预算等,每个阶段都有批复。

市政道路设计文件无总体设计、施工组织、筑路材料篇章和征地拆迁等,同类设计图纸仅在最后一页有图标,大量图纸没有图标,使用极不方便,建议改进。市政施工图审查规定视情况(有误违反强制性条款、影响公共安全与利益等)决定是否复审,因此审查的重点内容不多,设计文件一般没有送审稿或复审的概念,多数在审查单位一审出具意见后,回复在后续设计交底时修改(但据了解,最终大多没有执行),不过笔者审查的项目多数因设计深度不足,经过了复审程序。

市政道路设计施工图设计不需批复,只需审查后备案。但多数施工图设计没有上阶段批复,部分项目虽有初设批复或评审会议纪要,但其内容多数缺少设计标准(性质、等级、设计速度、红线宽度、路幅划分)、建设规模、主要设计方案、造价等关键内容,一般为评审会专家意见要点(有些甚至是很细节的内容),应该说不够全面和规范,建议改进。另外,作为沿线市政开发滞后的项目,早期道路具有较明显的公路特征,建议相关内容参照公路行业文件编制。

八、结束语

市政行业中常常遇到一个观点,认为只要设计不违反规范强制性条文就行,交往中发现持该观点者不在少数。笔者认为,规范强制性条文肯定是不能违反的,但仅满足于此,要求太低,如果这样,设计项目基本上可以不审(的确也看到过一些审查报告没有意见)。因为规范强制性条文是很少的,道路主要是建筑限界、净高、视距等,其他如平曲线半径、纵坡、车道宽度、压实度等都不是强制性条文;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只要符合规范就行,但事实上满足规范仅是基本要求,要做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还有比较多的工作要做。虽然上述平曲线半径、纵坡、车道宽度、压实度、方案合理性、经济性不是强制条文,但难道我们就可以不管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审查工作,接触不少类似问题(当然不一定代表其他地区),也和不少同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但某些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包括比较大型的市政设计单位),比较难以改变。有感于此,希望通过更多的比较与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主要参考文献:

[1]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司,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7] 四川省川交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园5条市政道路审查报告,2013-2014

[8] 四川省川交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天府新区视高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4条市政道路审查报告,2012-2014

----------------------------------------------------------

附:作者简介

李旭光,1964.7~,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

正交实验设计范文第4篇

学生通过学习暖通专业相关课程能系统地掌握使建筑环境达到卫生标准或特殊要求所采用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等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具有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等系统的设计以及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并且初步掌握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和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对暖通空调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设备有所了解。

“暖通专业”的课程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室内负荷计算、空气调节系统、洁净空调系统、供暖系统、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系统等等。“暖通专业”课程设计所包含的内容体现了该专业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与之配合,相辅相成,才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使教学效果达到要求。

“暖通专业”课程设计的验证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1“暖通专业”课程设计现状

课程设计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教学时间短而动手能力强。在这短时间内,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过去课程设计,多是选择一个既定题目,教师把任务书、指导书发给学生,然后把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遇到学生理论知识学得不扎实的情况,一旦触及实际问题,无从下手,经常找往届学生的设计进行参考。这样课程设计虽然是完成了,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本谈不上,更不要说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了。

2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在专业技术课程中进行课程设计的验证实验,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通过实验技术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设计的验证实验建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理论概念、建立工程概念、培养专业技能,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的验证实验从教学方式上改变了过去由教师拟定实验方案、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有相同的实验结果和标准的实验报告等程式化教学模式。作为课程设计的验证实验,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和具体方法,完全由学生自己动脑、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实验中,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设计的结果完成验证实验。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验证实验时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完成课程设计,验证内容设计、实验过程设计、实验操作设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分析,最后完成实验报告。可以看出课程设计的验证实验以学生为主导,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完成不同的实验项目,在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学习暖通专业相关设计的方案设计、方案比较和实施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团队精神、合作与协作。

3设计性实验教学效果

通过对暖通专业课程设计的验证实验教学改革,采用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能够提出有应用意义的实验内容和可行的实验方法;(3)能够正确掌握专业技术实验方法;(4)提高了处理实验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5)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正交实验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咽清颗粒;正交试验;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8)11-0029-03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Yanqing Granule by Orthogonal Test

CUI Jing1, ZHAO Yu2, BIAN Yi-qun2, ZHOU Wen1

(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Qil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China; 2.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Yanqing Granule by orthogonal test. MethodsUsing the contents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total extraction as indexes, choosing solvent volume, extracting duration and extracting times as influential factor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 was studied by L9(34)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 of Yanqing Granule was: 200 mL water for 1/3 amount of drugs, refluxing extraction for 3 times and 0.5 h each time. Conclusion The optimal extraction technology obtained in this study is simple and reproducible, and it has a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production of Yanqing Granule.

Keywords:Yanqing Granules; orthogonal design; chlorogenic aci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慢性咽炎是由慢性感染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多发于成年人,其发病率高,患病人数多,易被忽视,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的工作、生活[1]。

咽炎一号是齐鲁医院的中医验方,由金银花等9味中药组成,开水冲泡代茶饮。长期临床用于治疗慢性咽炎,效果确切。但由于代茶饮用,剂量较大,且因个体饮水量差异导致药物摄入量不同,剂量难以准确控制。我们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将该方制成携带方便,易溶解、易吸收,生物利用度较高,剂量可控、质量稳定的中药颗粒剂,提高了疗效,便于服用[2]。

咽炎一号的主药是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绿原酸,具有抗菌解毒、消炎利胆等作用,通常作为含金银花中成药的主要定性定量指标[3]。我们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了其提取工艺,现报道如下。

1仪器、材料与试剂

1.1仪器

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vp紫外检测器(岛津);浙大智达N2000色谱工作站;AE240型电子天平;SK8200HP型超声仪;调温电热套(北京佳祥科利仪器公司)。

1.2材料

金银花等9味中药材,购自齐鲁医院草药房,经山东大学药学院生药研究所霍德兰高级实验师鉴定均为正品。

1.3试剂

绿原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2方法

2.1正交试验设计[4]

咽炎一号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水溶性物质,故以水为溶剂提取。预实验表明,影响提取物体积和提取效率的最主要因素为提取溶剂的体积、提取时间和提取速度。因此,本实验以溶剂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浸膏总量和浸膏中绿原酸量为考察指标,正交设计见表1。对测定数值进行方差分析,确定优化的提取条件。

2.2提取方法

取金银花等9味中药(相当咽炎一号一付处方量的1/3),混匀,按表1设计的方案,置于圆底烧瓶中加热回流,合并浸出液,滤过。

2.3总浸膏量的考察

将2.2项的提取液置于烘箱烘干至恒重后称重,记录各实验组的质量。

2.4绿原酸含量测定

用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5],确定绿原酸的提取效率。

2.4.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4.60 mm,5 μm),以乙腈-0.4 %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为室温。以绿原酸峰计算理论塔板数为8 000。

2.4.2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取所得的干浸膏置研钵中研细,置入100 mL棕色量瓶中,加50 %甲醇约80 mL,超声30 min后放冷,加50 %甲醇至刻度,滤过。取续滤液稀释适当倍数,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进样10μL。

2.4.3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10 mg,置入250 mL量瓶中,以50 %甲醇定容,制成40 μg・min-1的标准溶液,进样10μL。

3结果与讨论

3.1方法可行性的考察

绿原酸对照品HPLC图见图1,浸膏中绿原酸HPLC图见图2。

由图1和图2可见,对照品溶液中绿原酸保留时间为13.682 min,供试品溶液中主峰保留时间为13.698 min,供试品主峰保留时间与对照品一致,主峰前后无其它共存组分干扰。

3.2标准曲线

精密配制10~60 μg・mL-1的一系列绿原酸标准溶液,分别进样10 μL测定,得绿原酸线性回归方程为:A=9 932C-121.82,r=0.999 9(n=5),表明此方法在10~6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3.3提取工艺的优化[6]

各实验组所得干浸膏质量、绿原酸含量及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2可见,各因素对总浸膏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B > C > A;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也是B > C > A。由表3可见,提取次数(B)对总浸膏量有显著影响(P

由直观分析可知,以总浸膏量为指标,最佳提取条件为A3B3C3;以绿原酸为考察指标,最佳提取条件为A2B3C2。由于提取时间(A)对总浸膏量和绿原酸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为简化操作及防止绿原酸分解,采用0.5 h。因此,综合3种因素对总浸膏量和绿原酸含量的影响,确定A1B3C2为最佳提取条件,即以200 mL 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0.5 h。

3.4验证实验

按照正交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取一付处方量的1/3,加入200 mL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0.5 h,按2.3方法处理提取液后称定干浸膏质量,按2.4方法测定干浸膏中绿原酸含量,结果见表4。

由验证实验结果可见,按优化的提取条件重复操作3次,得总浸膏量9.98 g,RSD=1.90 %;绿原酸含量为35.84μg・mL-1,RSD=1.98 %。表明此提取方法重现性好。

4小结

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确定的提取工艺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提取效率高,在制备咽清颗粒的过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万玉琼,田理. 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8):1155.

[2]陈小兵. 咽炎颗粒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07,2(33):16.

[3]王天志,李永梅. 金银花的研究进展[J]. 华西药学杂志, 2000,15(4):292-298.

[4]周怀梧,倪永兴. 医药应用概率统计[M]. 上海:百家出版社,1990:433.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药房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药与临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教育厅

江苏农业科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