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迎国庆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当《国歌》响起时。
朋友,每当震憾人心的《国歌》响起时,你感觉如何?我每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是的,我们是“不愿做奴隶”的民族,我们是“万众一心”的民族,我们是敢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民族。正因为是这样的民族,即使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屈服,而且毅然接受了强敌的挑战。《国歌》不正是中华民族发出的吼声、前进的号角吗?
《国歌》不仅记录着中国人民英勇的战斗历程,今天它仍雄浑豪放,气势磅礴,使人振奋,促人向上。
同学们,不知你们是否觉察到许多老同志听到它,仿佛看到了那弥漫的硝烟、闪光的战刀,听到隆隆的炮声、雄壮的号音,似乎又回到了那杀声陈陈的战场,体验到同志间同生共死的阶级友爱和民族感情,促使它们百倍努力,继续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忘我工作,在有生之年,多为国家作贡献。
海外同胞听到它,就像游子听到母亲的如唤一样,感到格外亲切,无限幸福。他们中有的不惜抛弃优越的生活环境,踏上归途,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把自已的知识和力量献给祖国四化的伟大事业。有的虽生在海外,却时时关心祖国的前途,为祖国的建设筹备资金,广泛宣传祖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广大青少年朋友,在《国歌》的熏陶下,对那些勇猛冲杀和不怕牺牲的革命前辈,无不更加崇敬;对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无不更加珍惜;对经过战争洗礼的伟大祖国,无不更加热爱。更重要的是《国歌》唤醒我们重温历史教训。国家贫穷落后,是要被帝国主义欺侮的,是要挨打的,这就促使我们青少年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尽
快彻底改变祖国落后面貌,迎接世界的挑战。
我们不能忘记用血换来的教训,我们的先辈在最危险的时候,用血筑成的长城。而今,我们就要像先辈那样,毅然接受挑战,毅然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大业,不自叹,不自哀,奋发图强,贡献一切。蒋筑英,罗建夫,修瑞娟,马胜利就是我们的榜样,“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就是我们满负荷学习的口号。
中国能否强大?中华能否崛起?最终将取决于我们能否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炮火前进”的团结精神、进取精神和牺牲精神。只有如此,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才能以强大的姿态迈入世界先进之列。拥有世界上最有才干的人民和丰富的天然资源的中国,才会成为世界上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我们需要这样的国家!
前进,不甘落后的人们!
[关键词]华语电影;功夫片,新民俗电影;新生代电影;新武侠大片
西方影片叙事的角度都始自一种西方立场,西方文明是中国文明的拯救者,影片中所呈现的“中国形象”也惊人的一致:落后、封闭、腐朽。而我们的华语电影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到底给世界传播一个怎样的中国形象?从我们现已走人世界视阈的影片来看,有欢喜也有担忧,有成就也有缺失。
一、现状:在欲望与名利的引诱下仓皇入世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电影进入世界影坛,是盲目的,缺乏整体计划性和更多的准备,只是在他者的需求欲望和名利诱惑下的,很急功近利地走向国际。中国电影完全可以以更美好的形象进入世界,向世界展示一个美丽可爱的中国,而没有必要活在他者猎奇的目光里。中国电影进入世界视阈,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功夫片: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先锋。
日本影评人宇田川幸洋指出,中国电影最早进入世界视野的就是功夫电影。在功夫电影史上,人生坎坷直接导致性格刚毅的最典型的有两个人:导演张彻和演员李小龙。
张彻对阴柔的东西似乎天生反感。在他最出色的武侠电影《独臂刀》里,他公开了对女性的轻蔑,张彻与其说张扬的是男性力量,还不如说是远离儿女情长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
李小龙在《精武门》《唐山大兄》等影片中展示的精湛武术震惊世界,至今无人能出其右,他的功夫电影也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中国文化热。
李小龙的功夫电影在国际上树立了自尊自强不受的中国龙形象。李小龙得到华人拥戴,是因他的电影中抒发的浓烈的民族主义精神。李小龙将功夫电影推向民族精神的高度,他个人在国际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彻底打垮了旧时好莱坞电影中懦弱猥琐的中国人形象,也正是李小龙的电影将中国武术乃至文化更大范围地推向世界。
目前,中国功夫电影不仅要参与世界电影产业的激烈竞争,更应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指出,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电影应该承担的文化使命和中国当前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不相称。武侠功夫片应该有所作为,它的内核是武侠传奇、江湖英雄,是中国文化当中阳刚激越的一面。
2 新民俗电影:旧时中国民俗化奇观。
第五代的新民俗电影确立了中国电影真正走进了国际市场,且栽跹的面目和形象走向国际。怎样把一个美丽优秀的中国形象展示给国际观众才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思索的问题。
第五代导演的新民俗电影以文化寻根的力度进入世界电影视野,最初的传播不是刻意迎合的,而是以自我本色对国际受众的征服,像《红高粱》。《红高梁》对国际观众的征服并不是依靠视觉语言,而恰恰是依靠文化力量和民族特色的征服。《红高梁》的视觉语言是国际导演早已运用娴熟的技巧,不过对国内观众而言,的确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
从1990年至1993年,以张艺谋和陈凯歌为代表的中国导演在国际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电影热,中国电影横扫世界三大电影节。《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霸王别姬》接连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美国的主流媒体纷纷大幅报道,高度赞赏中国电影。
《菊豆》以染坊作为故事发生地和民俗景观出现在外国观众视野中。他们以一种对东方文化的好奇感和神秘感进行影片的观赏,在“伪民俗”的掩饰中理解中国的历史、民间生存状态和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同样《大红灯笼高高挂》则以女人被压迫被奴役以及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和嫉妒来解释人的命运和悲剧艺术,形成了张艺谋电影的悲彩。
如果说《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反映的是中国旧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那么《秋菊打官司》无疑是对中国现代欠发达地区人的生存理想和生存状态的表现。这种形象出现在国际观众眼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逆差,贫穷、落后、倔强、认死理的民间文化心理和复杂的民间关系。这是中国乡村的一个缩影,这种文化形象的传播,在某种意义上失缺了外国观众的欣赏口味和文化理解因素。
3 新生代电影:当下中国边缘文化景观。
第六代导演把眼光投射在当下,关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关注边缘人物的灰色生活,这种“边缘题材”恰恰契合了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性关注。第六代的电影文本正契合了西方学界对全球化所导致的“后人文主义”研究课题。作为,后人文主义实践的第六代导演的以其“边缘化”的电影题材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表现力征服了国际电影节的评委。
如果说第五代导演以新民俗电影的形式让西方观众理解了中国的往昔岁月和民俗风貌,那么第六代导演则向国际评委和观众展示了中国边缘化的现代社会现实。这种边缘化的以镜像语言的描述来向国际展示中国形象,无疑告诉给世界人民一个边缘化的“丑陋的中国人”形象。、流氓、小偷、民工等中国最底层最边缘化的民众,通过第六代的影像传播,进入了国际视野,这样对远离中国的国际观众而言,无疑形成了对中国的误读和误解,把在中国最边缘化的问题当成了中国的主流问题,同时也以自己的傲慢与偏见对当下的中国人产生误读和误解。
4 文化审视电影:在全球视野下的中西文化差异思索。
东西方文化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人应该具备一种国际化视野,摒弃单一的视角和过重的本土情结,用现代化、全球化的视界来观照中国的本土文化或中西文化的差异。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将中国传统文化置于西方文化语境中进行比照,引起观众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兴趣与思考,叫好又叫座。《刮痧》在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裂变和融合的问题,正如电影《刮痧》的导演郑晓龙所说:“各种文化在浅层次在表面上虽然千差万别,但当涉及人本身,人本性,比如亲情、家庭层面时,则是相通的。”善于寻找开掘东西方都能理解的,既有共性,又有“距离感”的文化资源,找到民族化与国际化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是实现中国电影全球传播的重要文化策略。
中国电影没有必要一味地去迎合国际观众,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学会引导和提高,让国际观众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中进一步了解一个神秘独特又美好的中国。
5 新武侠大片:假大空的虚拟化景观。
继李安的《卧虎藏龙》之后,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凯歌的《无极》,冯小 刚的《夜宴》等大制作的新武侠片也一步步冲出重围,不约而同地向世界影坛进军,堪称“中片西进”运动。
张艺谋的《英雄》以和平、天下和英雄的形象和文化寓意,符合一些大国的文化内涵和需求,因而在国际上取得很大的成功。无论是在文化传播上还是在市场效应上,都产生了巨大的成功,同样,张艺谋的《十面埋伏》也取得相当大的成功。从立意而言,张艺谋的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显然逊色了许多,影片以中国著名剧作家的《雷雨》为底版,把一个家族的恩爱情仇和人性悲欢生搬硬套地移植进金碧辉煌的皇宫,因而产生了“橘生北国则为枳”的错位感。帝王的阴谋与毒辣,后宫的欲望与,儿子的抗争与谋反等给他者一个阴暗猥琐的古代中国形象。
在冲击好莱坞的过程中,中国新武侠电影同样面临着如何在保持自我特色和融合西方观众口味之间求得平衡。大卫・舒特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轰动美国,虽然影片非常卖座,但我们也看到,李安为了迁就西方观众而做出的改变――这其实是很多电影人和观众都不想看到的。”
当所有的大片一哄而上、跃跃欲试要进入世界影坛的时候,这恰恰使中国电影形象走进了跟风和雷同的死胡同,进而也就丧失了电影人自我内心的艺术夙愿和独特个性。
确切地说我们的电影在国际化传播中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中国电影作为一种传播手段,肩负着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重任。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传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随着传播手段逐步增多,本土化不得不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电影在全球化的国际传播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二、问题:被他者猎奇的眼光“诱入歧途”
纵观中国电影20多年在国际文化传播领域的历程,既有我们值得骄傲的一面,也带来许多隐忧。中国电影进入国际市场,没有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塑造出来,也没有在精心准备与自主的选择中进入国际影坛,而是以各自为政的单刀匹马式的个人英雄形象进入国际视野,这无疑在他者喜好与猎奇的目光中逐渐失去自我的个性和品牌。在名利与获奖的招牌下一味去迎合他者的心理需求,没有真正的培养、提高一批国际观众,这样就使国际观众对中国形象产生了很大的误读和偏见,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华不能发挥应有的文化传播作用,也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带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在外国的众多影片中,中国人的形象几乎都是配角,都是愚昧落后丑陋的中国人形象。他们扮演的角色几乎就是底层人民,佣人、打手、流氓、小偷等等,这在某种意义上就丑化了中国人形象,而且,西方人都是主角,女主角往往有天使般的美貌和神灵般的善心,他们总对中国人进行拯救和教化启蒙。往往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男人更多通过自身的力量和智慧,来拯救贫困、落后、愚昧、麻木的中国人。比如中国于2006年合拍的电影《面纱》,中国人的形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电影中的主人公仍是西方人,中国人在霍乱时期的愚昧落后和无知在电影中暴露无遗,而作为西方细菌博士的沃特无疑又是中国人在灾难中的拯救者,又一个白求恩式的人物,通过无私奉献牺牲自我来彰显西方人性和文明,从而达到一种对落后的他者进行救助和拯救的形象。
2006年底,张艺谋又推出了他的巨作《满城尽带黄金甲》,该片延续了张艺谋以往的武侠模式和制作水准,以华丽富贵的金黄色为主打色调,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此片套用了的《雷雨》结构,把一个发生在家族的爱恨情仇移植在王者的后宫里展开,展示人性的复杂与可怕,欲望、爱恨、阴谋、、仇恨与杀戮,这样的形象展示,把我们民族中不太光彩的一面展示给人看,无疑会造成国外观众对中国形象的误读和误解。
北京电影学院副研究员刘军认为,中国的影视产品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遗憾的是并没有真正走向世界,“我们的电视剧应该像韩国电视剧一样,追求带有普遍性的美感,展现中国人的粗俗和丑陋可以让人一时感到惊诧。也可以因迎合人的好奇而获得国际奖项,但看过之后不会让人产生美感,更不可以让人喜欢和热爱中国”。
李安对中国电影界盲目跟风的“次好莱坞”文化不客气地提出批评,他说,“没有人会比美国人拍的美国电影更像美国,我们不用玩弄异国情调,而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他表示,自己的电影能够立足的关键是始终保持着一个中国人的眼光。
三、出路:把中国最优秀的文化秀给人看
我们和国外的影视文化传播正好相反,国人在影视里看到的国外的画面都是好的一面,而国外传播的中国却是落后的一面。这些影片竟是我们中国人拍摄的,难道中国电影只有靠揭自己伤疤才能赢得国际影评的好感吗?为什么不能像美国电影那样也来向全世界展示我们已经逐渐强盛起来的中国?
中国人在他者视野中还和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期的感受一样,这无疑是对中国人形象的歪曲、误传和误读。所以,要改变中国人在他者眼里的形象,就要通过我们的影视作品,把我们人性最光辉最灿烂的一面展现给他们看,把我们最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拿出来给他者看,把中国人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国际观众,从而让他者对中国人和中国形象刮目相看。
中国电影不能自主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于狭窄的电影题材限制了其影响力的扩大,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累,有着无可替代的题材优势,当下转型期的中国更有许多的电影题材资源可供挖掘,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些题材资源缺少现代性的理解和世界性的观照。
中国电影人应该提倡题材多元化、类型多元化和风格多元化,把最文明、最文雅的一面展示给人。中国电影要真正走向世界,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传播形象,就要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精神、风气、风骨展示给国际观众,把一个民族的精华展示给人家,从而确立自己真我的形象,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精华的文化和传统,这些价值体系既是这个民族的,又是人类共同的东西,展现人类共同的良心。
按自己的价值观,把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形式拿出去给别人看,这才是我们的文化优势所在。中国电影应该成为按自己的价值体系建立起来的文化模式,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要有自己的品牌形式和特色。中国电影应该以一种独特的民族性的形象去引导国际的观众需求和价值取向。
论文摘要: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建立较晚,在如何正确解读WTO规则的有关规定、明确反倾销司法审查的范围和标准、确定管辖法院、改革裁判文书等方面,还有很多不明确、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拟从上述几方面谈谈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
为切实履行WTO反倾销协议的义务,2001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根据WTO反倾销协议和中国加入议定书的要求,对997年3月25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作了相应的修改,增加了反倾销司法审查的规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关于反倾销的规定同时废止。新的《反倾销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由于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刚刚起步,在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笔者在此就完善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正确解读WTO规则对反倾销司法审查的相关规定
WTO规则中有关反倾销案件的司法审查主要有两处规定:一是wID反倾销协议13条规定:“国内立法包含反倾销措施的各成员,应当维持司法的、仲裁的或者行政的裁决机构或者程序,以特别用于迅速审查属于第11条范围的与最终决定和决定的复审相关的行政行为。此裁决机构或者程序应当独立于作出该决定或者复审的主管机关”;另一个是GATT第10条第3款(乙)项规定:“为了迅速检查与纠正有关海关事项的管理行为,各缔约国应维持或者尽快设立司法的、仲裁的或行政的法庭或程序。这些法庭或者程序应独立于负责管理执行的部门”。WTO规则上述规定对各成员方应建立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提出了下列要求:首先,WTO规则规定的是各成员方反倾销司法审查的最低义务标准;其次,司法审查的机构可以是司法的、仲裁的或行政的裁决机构或者仅仅是一个程序,即WTO尊重成员方的现行宪法结构和法律制,并不要求成员方都建立统一的司法审查制度;再次,上述裁决机构尽管可以是司法的,也可以是仲裁的或者行政的,但必须是“独立的”。这里的“独立”是要求司法审查的裁决机构必须独立于作出被审查的反倾销行为的机关。只要符WTO规则的上述几点要求,各成员方可结合本国的现行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建立各自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因此,正确解读WTO规则有关反倾销司法审查的规定对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至关重要。
二、明确我国反倾销案件的司法审查范围
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第53条规定,对依照本条例第25条作出的仲裁不服的,对依照本条例第四章作出的是否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以及追溯征收、退税、对新出口经营者征税不服的,或者对依照本条例第五章作出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53条列举式的规定是否穷尽了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的范围呢?笔者认为不尽然。例如对反倾销主管机关不启动反倾销调查的决定是否可以作为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就值得研究。尽管对不履行反倾销法定职责的行为是否应纳人反倾销司法审查的范围,WTO反倾销协议并没有明确,我国《反倾销条例》没有规定也就不会违背WTO规则义务,但国内相关产业基于反倾销法律的合法权益会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为健全和完善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我们也应将包括不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在内的所有不履行反倾销法定职责的行为,列为司法审查的范围,这也与欧、美的作法相一致。美国1999年修订的《美国关税法》第1516A节规定,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管理的裁定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不发起程序的裁定(包括行政主管当局不启动调查的决定),另一类是已记录的最终裁定。从欧盟的判例看,对欧共体委员会关于不启动程序的决定,可以向欧洲初审法院提起诉讼。2002年12月3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i条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对下列反倾销行政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有关倾销及倾销幅度、损害及损害程度的终裁决定;有关是否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以及追溯征收、退税、新出口经营者征税的决定;有关保留、修改或者取消的倾销税以及价格承诺的复审决定等”,这一规定比《反倾销条例》53条多了一个“等”字,我们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受理对不履行反倾销法定职责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的依据。
三、确定反倾销司法审查的标准
司法审查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司法审查的标准则是司法机关对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给予什么样的法律关注,即通常所说的是事实审还是法律审的问题。美国的法院对反倾销案件具有广泛的司法审查权,既要对反倾销案件进行法律(包括程序问题)审,也要进行事实审;欧盟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只注重法律(主要是程序)审,对于实体问题,由于涉及复杂的经济问题,欧洲法院倾向于接受欧共体委员会的结论,因为这是专家的意见。在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前至颁布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我国行政诉讼应当限于法律审,对事实问题不进行审查。在《反倾销条例》的起草过程中,司法审查的标准再次引发争论,草稿中也一度出现“诉讼仅限于法律适用和程序问题”的字样,但最终在正式颁布的《反倾销条例》中对司法审查的标准没有加以任何规定。这样反倾销案件的司法审查标准问题自然应以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该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第54条规定;“人民法院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对象主要有四个:(1)主要证据是否确凿、充分;(2)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3)是否符合法定程序;(4)是否超越职权”。据此,笔者认为,我国反倾销案件的司法审查应包括事实审查和法律审查两个部分。在此问题上,《规定》第6条也规定“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及其他有关反倾销的法律、行政法规,参照国务院部门规章,对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进行合法性审查”。至此,反倾销的司法审查标准问题似乎己经解决,但事实审查和法律审查的范围在实践中还应注意把握下列两点:
1.事实审查的行政记录原则
《规定》要求:人民法院依据被告的案卷记录审查反倾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即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原则上应依据行政机关(被告)在作出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时记录在案的事实材料,法院不应脱离行政机关先前认定的案件事实而自行调查、决定案件事实。行政记录原则一方面可以敦促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裁决前充分调查取证;另一方面也可以制约行政相对人,使其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充分陈述意见和论据,如果他们不按规定应诉或在调查中不积极主张权利或提供不实资料,那么在司法审查中他们将无法得到救济,合法权益将无法得到保护;最后,反倾销行政机关的工作也才不会变得被动。 2.法律审查的“合理”标准
前文《规定》第6条指出,人民法院在对反倾销行为进行法律审时应参照国务院部门规章。我国现行的反倾销法律文件中,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反倾销条例》外,其余都是部门规章,而且主要是反倾销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这些规章在不与上层法律、行政法规相冲突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反倾销案件的司法审查中应当参照适。那么,法院在司法审查中如何把握参照的度呢?笔者认为应借鉴W’TO反倾销协议争端解决机制中对法律问题的审查标准。WTO反倾销协定第17条第6款(II)项规定:“专家组应依照关于解释国际公约的习惯规则,解释本协定的有关规定。在专家组认为本协定的有关规定可以作为一种以上允许的解释时,如主管机关的措施符合其中一种允许的解释,则专家组应认定该措施符合本协定”。从上述规定不难看出,专家组虽有审查权,但实际上已放松了对法律问题的审查标准,解释法律的权利部分地转移给主管机关行使,尽可能地尊重行政主管当局的意见,只要他的解释是“合理”的。我国人民法院对反倾销案件进行司法审查时,也应增加灵活性,充分尊重反倾销主管机关的意见。这样做,原因有:1.这些部门比法院的法官更了解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定的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更能准确把握立法的宗旨和含义,能较准确地解释一些弹性条款和模糊术语;2.有利于保持行政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因为法官只是偶然碰到这类案件,很难了解行政主管机关的一贯做法和长期的政策,而行政机关有长时间的反倾销的工作积累和经验;3.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做法相一致,外国出口商易于接受。
四、确定管辖法院
反倾销案件的司法审查能否由普通法院承担,国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历经十几年的行政审判实践,已日趋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法官。在反倾销司法审查过程中,完全可以采取通过向专家、学者咨询意见,由普通法院审理案件的做法。另一种观点认为,考虑到外贸法制的特殊性,应设立国际贸易法庭或独立的国际贸易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反倾销裁决进行司法审查。
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刑事、民事、行政三大审判体系已经立的现状看,近期设立专门法院或独立的国际贸易法院不太可能,况且,反倾销司法审查的被告主要是国务院下属的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海关总署、关税税则委员,反倾销案件的司法审查一般都是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初审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为二审,当然特殊情况下也不排除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初审,可以说这三个法院基本上是反倾销案件司法审查的专门法,案件的审理是相对集中的,审判资源也就不会被浪费,没有设立专门法庭或独立的国际贸易法院的必要。尽管美国有国际贸易法院,加拿大有国际贸易法庭(准司法性质),但WTO规则对此没有强行规定(见前文)。欧盟反倾销案件的司法审查也只是由欧洲初审法院负责初审,欧洲法院负责终审,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司法审查机构。
1、组织一堂庆国庆的主题班会
要求各班班主任在活动时间内上好一堂关于庆国庆的主题教育课,各班级发言人数达到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大大的激励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五彩画笔画祖国
学生通过水墨画、水彩笔画等多种表现方式,画出祖国巨大变化,画出人们的幸福生活,感受祖国的伟大。
3.唱响红歌颂祖国
9月29日晚,我校全体师生带着金秋的喜悦,唱响了高亢奋进的颂歌,用诚挚的热情为祖国送上了深情的祝福。本次歌咏比赛得到团市委、社区、兄弟学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学校师生共同参与,教师一首《四渡赤水》赢得满场喝彩。全校24个班级合唱了24首红歌,唱红了校园,唱出了对祖国的祝福。晚会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结束。这次晚会激发了我校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精神,也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再次证明了晚会的成功。
4.自制版报赞祖国
在9月21日下午由政教处组织评比各班黑板报。学生利用板报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
在庆祝66周年之际,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激发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我校决定开展迎国庆特别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亲身体验等方式,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心情。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唱歌、跳舞、写诗、画画等)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3、知道我国的国名及国庆节的由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4、学习收集有关资料。
三、主题、形式:“我与祖国同成长”欢庆十一歌咏朗诵比赛
展我风采交流平台——展示作品(绘画、征文、手工制作等)
四、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人们欢度国庆的图文资料,如诗歌、歌曲、阅兵式、文艺演出等。
2、大队辅导员先要给中队辅导员进行培训,明了中队仪式的基本步骤,及辅导员易忽略的一些细节问题。
3、各中队利用音乐课等时间,进行队歌的练唱,要把两段歌词记熟。
4、指导员准备有关国庆节来历和庆祝活动的相关资料(开国大典和十一庆典、“五十”国庆大阅兵的录像)。
5、各班班主任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国庆节来临之际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如街上布置的花坛,建筑物上或学校、单位门前庆国庆的标语、灯饰,电视里呈现的天安门广场上的花坛等,指导写稿子。
五、活动安排:
(一)时间:**年9月30日下午1:00—2:30
(12:50集合)
(二)地点:校操场
(三)参加人:全体师生;
(四)参观队伍排队、节目走场:9月28日上午间操(整队由体育老师负责)
(五)领导、教师分工:
总负责:黄校长、张辅导员
大会组织:辅导员和音乐教师
会场布置:体育老师
现场整队:万金鹏
磁带搜集、提供:各班班主任(提前准备好,提前一个节目交磁带或光盘)
主持:严艳 万金鹏
六、活动过程
1、大队仪式:报告人数、出旗、唱队歌、宣布活动开始
2、校合唱队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