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痴情女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古代东方文学;女性形象;审美特征;审美理想
人类由男女两性构成,男女两性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永恒问题,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其中女性问题尤为突出。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文学,往往通过塑造女性形象来反映女性问题。妇女问题常常是一个时代社会问题的集中表现,因此,杰出的文学家对妇女问题都非常关注,常常通过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东方文学中,具有审美价值的妇女形象灿若群星,难以计数,这是东方文学的一大成就。
东方文学中著名的妇女形象,大都是本民族理想的妇女,体现了本民族女性美的理想,因此,把这些形象加以综合比较,可以看出东方女性的审美特征。本文要谈的女性美不是体型、皮肤、五官、姿态等外部特征,而是女性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美、人性美和品格美。
在女性性格美方面,刚与柔是一对审美范畴,由此可以分出柔弱与刚强两种基本性格。刚与柔常常和“阴阳”搭配,构成所谓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实质上,作为审美范畴,刚美不仅适用于男性,也适用于女性,柔美亦然。东方文学妇女形象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开放式的审美态度,表现了东方思想的宽容宥和精神.但是东方思想在兼容并包的前提下,又有中道和中庸的特点。在文艺美学上,特别推崇和提倡中和之美。印度文学妇女形象继承了上古文学妇女形象的一些性格特点,因而性格刚烈的妇女形象比较多,但总的特点是刚柔并济。沙恭达罗形象很有代表性,席勒曾称赞她的“美妙的女性温柔”,但她在爱情方面的大胆主动,表现出许多刚美之气。其他形象如春军、悉多、茉莉、罗陀、莲花公主等性格特点都是刚柔并济。日本文学中性格柔弱的妇女形象较多,但也被认为过于柔弱是一种美中不足,应该再加一些刚强之气。空蝉的性情,温柔中含有刚强,好似一枝细竹,看似欲折,却终于不断。其他形象如紫姬、熊野、松风等。日本文学妇女形象性格美的理想是外柔内刚。阿拉伯妇女由于社会环境的宽松和精神束缚较少,性格大都豪放、泼辣、刚强,但内心充满柔情,总的特点可以说是外刚内柔。如祖曼绿蒂、王丽都、伊彼丽簪等都是外刚内柔的妇女形象。我国文化受儒家中庸之道影响,有中庸合度的特点,亦有中和之美的追求。表现在文学上,妇女形象性格美讲究温柔敦厚,实际也是刚与柔的二重组合。东方各国文学妇女形象性格美德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刚与柔的组合,尽管这种组合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但是都表现了中和之美这样的审美原则。这种多重组合丰富了妇女形象性格美的审美内涵,增强了艺术魅力。
爱情是人性的升华,东方文学妇女形象的人性美,在爱情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对纯真爱情的大胆追求,是东方文学妇女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多情是东方妇女人性美的表现,痴情更是东方女性人性美的基本特征。东方文学中理想的妇女形象,对爱情都有坚贞不渝、始终如一的特点。阿卜莱对昂泰拉一往情深,父亲几次让她许嫁别人,她都坚决拒绝。几次被外族骑士抢去,逼迫成婚,她都誓死不从,表现了对爱情坚贞不渝的特点。这类痴情女子还有很多:拉贝埃、西琳、蕾丽、沙恭达罗、王丽都等,这些妇女形象奏出的爱情之曲,打动了古今多少读者的心弦,这就是爱情中表现出的人性美的魅力。妇女形象人性美的表现,东方各国妇女形象也有不同的特点。印度文学妇女形象在爱情上都比较大胆主动,就连以性格温柔著称的沙恭达罗都是主动表达爱情。中国文学妇女形象则不同,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汉文化视恋爱为大逆不道,对妇女的恋爱不但在行为上防范,而且利用大量的女教,从思想上加以束缚,因而中国文学妇女形象在恋爱表现上多数是被动的。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等都是如此,她们不但在行动上小心谨慎,而且在思想上都经过一番激烈斗争之后,爱情战胜正统伦理道德,才能走出恋爱的第一步。聂小倩等《聊斋志异》中的妇女追求爱情是比较大胆主动,但不得不披上花妖狐魅的外衣,以区别于一般的良家妇女。阿拉伯妇女受的束缚压抑较轻,在恋爱上都比较大胆主动,如王丽都、祖曼绿蒂都是主动表示爱情,而载玉妮等形象在爱情表现上则显得泼辣勇敢。日本妇女形象同中国妇女形象一样,在恋爱上表现得比较谨慎、矜持、被动,但比中国妇女自由。
品格美是东方女性美的又一重要方面。第一,东方文学妇女形象品格美的首要表现是忠贞。对丈夫的忠贞是一种义务,是对妇女品德的要求,而爱情的坚贞不渝是感情问题,是人性美的内容。第二,贤淑是东方女性品格美的又一重要表现。贤淑包括的内容很广,对长辈的孝敬,对丈夫的顺从,对子女的爱护等,即所谓“贤妻良母”所具备的条件的总和。第三,痴情与贤德作为女性美的要素在文学史上是最早出现而又反复出现的意象,是两种原型。东方文学妇女形象的理想美是情义两全,也就是痴情与贤德的结合。在女性的品格美方面,东方各国文学妇女形象也表现出一些不同特点。印度妇女形象的特点是贤德和痴情两类形象的鲜明对比,史诗中的贤德妇人和后来的爱情诗中的痴情女子是完全不同的典型,前者以悉多为代表,主要表现了忠贞和贤淑,基本不谈爱情。后者以罗陀为代表,主要表现了强烈的,基本没有贤德的内容。日本妇女形象的特点是对贞节不太讲究,这与日本古代实行招婿婚制有关。伊斯兰妇女有贤淑贞节的要求,但总体不是太严格,原因是当时伊斯兰文化刚刚创立,还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妇道体系。中国则不然,妇道体系汉代已经很完备,而妇道的基本内容不外乎贞节和贤淑,因而中国文学妇女形象在这方面要求特别严格,但在妇女理想上表现出层次性。
东方文学妇女形象表现出的审美理想,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理想,而且有广大人民群众和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文学家的理想。东方文学妇女形象也更多的表现出了民族文化传统和进步的时代精神。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些形象本身的审美特征,而且在女性审美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2] 乐黛云.多元文化中的中国思想[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 侯传文.跨文化视野中的东方文学传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孟春月,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东方文学.
自我实现之说来自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生存需求,二是安全需求,三是情感归属需求,四是尊重需求,五是自我实现需求。第五个层次是最高需求,它是指人在充分尊重自我的情况下达到的生命价值的实现。而笔者认为这后三个层次的需求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可以笼统地称之为对生命自我实现的诉求。生存、安全是基础,非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此文主要谈及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诉求在古诗词中的体现。
首先要谈到自我实现的诉求在闺怨诗中的体现。被圣人认为难养的女人在古代中国那样一个男权体制中只是附庸和点缀。她们自身基本上没有话语权,被各种规矩钳制成了失语者。但是这些被社会忽略了的“为悦己者容”的女人们必然要通过某种方式来证明自我的存在,她们本能地要求完成生命的实现,而采取的方式就是从男人那里得到认可,她们所能凭借的,要么是风华绝代的容颜,要么是温良贤淑的美德,要么是卓越超群的才华。虽然男人为上,但历史仍然以它自己的理由在诗词宝库中保留了女人的声音。《诗经?卫风?伯兮》中写道:“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诗》的无邪在于真璞,这歌诗中表现古代女子对爱人专情的思念,她自从丈夫走后就没有心思打扮自己,因为欣赏自己的人不在身边,那“谁适为容”呢?女人的价值就是通过她所依附的男人得以体现的。这是一种情感归属的需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芳草采摘也无人可赠,离居让人终生忧伤。是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这种原本是第三个层次的需求在古代女人那里其实就意味着人生的终极价值。她们在社会中没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她们毕生追求的事业就是丈夫。只要红颜能得宠,相夫教子,至少她们以为这就完成了一个生命的自我实现。这也仅就一般的思妇诗歌而言,除此外,还有另一类弃妇诗,《诗经?卫风?氓》就写了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最初等待的时候“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见到后“载笑载言”,然而男人还是绝情地抛弃了她,最后“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
这是女子通过抒发怨怼来表现自我生命实现落空的哭告。女人因为附庸的地位,遭到薄情寡义男子的遗弃后,生活就无所依靠,情感无所依附。自己唯一被这个社会认可的方式没有了,美人迟暮无人赏,犹自凋零无人怜。这是种生命落空的悲哀。行文至此,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弃妇诗词中还有一个“异类”。那就是男人以女子口吻写成的歌词,这些男人不是自觉替女子申诉,而是要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生命落空的伤感和失落。屈子诗文中以美人自喻,曹子建《南国有佳人》:
“南国有佳人, 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 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 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 荣耀难久恃。”
以佳人自况,来表达自己遭到兄长和侄子的压制,而感到功业无望的幽怨哀伤。自己如同这歌音美妙的女子,却得不到赏识,所以只好是漂泊流离,居无定所。这又何尝不是自我期许落空的悲哀?
其次来看自我诉求在中国士子诗词中的体现。“士为知己者死”,只此一句就道尽了士子的追求。为什么士子乐意为知己而死?这是由于他们得到了知己的体认。对于一个人来讲,了解他、认可他,并且委以重任,这知遇之恩,是可以和父母的生育之恩相提并论的。为知己而乐意肝脑涂地,万死不辞的悲壮实则在他们看来就是生命意义之所在,他们有归属感,有被人尊重感,从而认为完成了生命的自我实现。
不被楚王信任和重用,屈原三次遭到放逐,还要遭受各种诋毁。他决绝地选择自沉实在是对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一种绝望。这种绝望失落就集中体现在《离骚》中。
狂傲放荡的李白,最初也是满怀着济世的青春激情跃跃欲试的,期望自己在政治的舞台上施展拳脚。所以在得到皇帝知遇之诏书后,用诗歌表达了他无比轻快愉悦的感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的轻快他的幸福就来自于被人认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然而在他屡屡受挫之后,济世无望、还要违背自己的心性之时,他呼号而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在社会体系中谋求不到完成自我的方式,就寄情山水风物,以此熨帖自己无所皈依的灵魂。
唐磊的《丁香花》,幽怨多情的曲调,朴素简单的配乐一下抓住了听众的心。丁香花一样的女孩她是怎样的令人神往啊!
丁香素雅洁净、幽香醉人,是爱情和幸福的象征,被人们誉为“爱情之花”、“友情之花”、“幸福之树”,是花和树中的珍品。自古以来每逢春暖花开之际,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争相上山采摘丁香花,赠送给自己的恋人、爱人和友人,表达对爱情和友情的坚贞不渝。但当爱情不如意时情人便愁肠百结,这便注定愁怨成了它生命的一种基调。所以丁香又叫百结、情客。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古今骚人墨客,多以丁香表达情怀。
一、花韵
赋得池上双丁香树
唐 钱 起
得地移根远,交柯绕指柔。露香浓结桂,池影斗蟠虬。
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何如南海外,雨露隔炎洲。
交错的枝柯,绕指的温柔。浓浓的幽香,投影的虬枝。黛叶素花,美不胜收。
丁香和韵
清 邹升恒
春空烟锁缀星星,两树琼枝占一庭;交网月穿珠络索,小铃风动玉冬丁。
傍檐结密人难拆,拂座香多洒易醒;只恐天花散无迹,拟将汀管写娉婷。
咏白丁香花
清 陈至言
几树瑶花小院东,分明素女傍帘栊;冷垂串串玲珑雪,香送幽幽露簌风。
稳称轻奁匀粉后,细添簿鬓洗妆中;最怜千结朝来坼,十二阑干玉一丛。
曲径通幽,深深的小院之东,静静亭立着几树如同琼瑶般的丁香;远远望去,就像素雅高洁的女子依傍着帘栊,默默无语又脉脉含情。那已经开放的丁香花,一串串垂首低眉,如雪雕一般玲珑剔透,洁白冷艳,矜持不苟;微风吹动绿叶白花,发出簌簌的声响,送来了缕缕清雅的幽香。那美丽素洁的丁香花,就像刚刚打开梳妆匣,均匀地敷上淡粉的姑娘,又像细细打扮之后,容光焕发的美女,楚楚动人。然而,最可爱的是:千万丁香花灿烂开放,阳光下,到处是美玉熠熠生辉的神奇景象。
丁香娉婷如美人,晶莹如白雪,高洁如玉璧,香幽如清风,确实如同纯洁素淡而又情意款款的小家碧玉,真是娴雅醉人,无与伦比!
二、花神
江头四咏 丁香
杜 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遮使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丁香很柔弱,结子又多,叶子和花都漂亮,但是是素色中的美丽,不是艳丽的。把丁香种在房子后面,为了是给有思想的人欣赏。丁香自己呢?它早晚像兰麝一样发出芳香,但却不必想到自己会磨成粉的。一种柔弱的生物,也有坚强的特质。大家以为雄壮的松树柏树岁寒而知后凋,没注意到柔弱的丁香也是有这种坚强的特性。丁香一辈子,生前死后都发出了它的特质,虽然长得一点也不雄壮。
丁香之芳能与空谷幽兰相提并论,那自然也是一种高境界的花儿了。
点绛唇 素香丁香
南宋 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王十朋,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一代名臣。少时有忧世拯民之志,十七岁“感时伤怀”,悲叹徽、钦二帝被掳,宋室被迫南迁。高宗即位,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力排和议,荐用贤臣,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生逢乱世,渴慕贤君,图谋恢复大业。
这首词借素香柔树的丁香在落木萧萧的季节吐露琼葩,不是与梅蕊争先,而是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幽人志向。丁香结满含春雨,愁绪万千,无意争春,而是怀想着一位贤明的君主,让自己施展恢复大业的雄才大略。读完全词,一位忧国忧民独立于世的忠臣形象赫然眼前。
三、花怨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丁香是愁怨和苦闷情感的象征符号。
《代赠》二首
唐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暮春里的黄昏时分,一位女子倚楼而立,不知不觉间已是如钩弯月高挂天上。芭蕉未展,丁香不开,此情此景正如同女子与情人不能相见而各自牵肠挂肚,愁肠百结。
点绛唇
近代 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这首《点绛唇》收入《人间词乙稿》。时王之前妻莫夫人新丧,此词为悼亡之作。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怀想又有何益,徒令人心力交瘁!词人举目西窗,惟觉月光如水,丁香似雪,一片凄凉意。丁香花本开在春夏之交,何以与寒冬之“白雪”关涉?这是为强调颜色的相似性而出现的时令错位。然而,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亡妻而难以为怀的悲怆冷寂心境,堪称绝妙。
四、花事
贺铸与丁香。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孙。为人刚介耿直,不媚权贵,因此宦途多舛。博学强记,能诗文,尤长于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结尾叠写三句闲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新奇有趣,让人叫绝!就是这个贺铸,爱恋过一个女子,两人感情很深。他与她分别了一段时间,那个女子孤苦无依,思念甚切,作《寄贺方回》诗表达闺中心绪:
独倚危栏泪满襟,小园春色懒追寻。
深思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
贺方回收到情人的诗,回寄《石州引》词:“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两人诗歌唱和,聊寄愁思郁结的离愁别绪。丁香结,实乃丁香的花蕾。古代文人墨客常以丁香含苞不放,比喻愁思郁结,用来表现夫妻或情人之间的离情别绪没有一个结果。
阮郁与苏小小
丁香花(明)许邦才
苏小西陵踏月回,香车白马引郎来。
当年剩绾同心结,此日春风为剪开。
苏小小者,南齐时钱塘名妓也。貌绝青楼,才空士类,当时莫不艳称。一日,苏小小乘油壁车去游春归来,断桥弯角处迎面遇着一人骑马过来,那青骢马受惊,颠下一位少年郎君。郎君名叫阮郁,是当朝宰相阮道之子,奉命到浙东办事,顺路来游西湖。他见小小端坐香车之中,宛如仙子,一时竟看呆了。直到小小驱车而去,阮郁才回过神来,赶紧向路人打听小小的来历住处。此后一连几天,小小和阮郁都在断桥相会。一个驱车前往,一个骑马相随,沿湖堤、傍山路缓缓而游,好不快活。小小与阮郁来到西泠桥头,正当夕阳西下,飞鸟归巢之时,周围一片静谧,小小激动地轻声吟道: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当夜,由贾姨妈作主,两人定下终身。之后,选了个黄道吉日,张灯结彩,备筵设席,办了婚事。阮郁成婚的书信送到家中,阮道气得差点昏倒。他设计将儿子骗回家中,为阮郁另择名门闺秀成婚,小小只能吟诗以解愁闷,愁度终生,含恨病逝。当年缔结的同心化作云烟散去。
这首诗化用小小典故,为负情郎痴情女洒一把同情的辛酸泪。如果有春风,有成全爱情的家长,当年的同心结一定化作美丽的爱情之花绽放在心头。
小说文本与电影也都以陌生女人写给作家信的自叙方式展开的,这种自叙方式是小说文本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在这种自叙的方式下,陌生女人充分表达了对作家的情感,将陌生女人的心理情感刻画得十分的细腻,电影在这方面也充分展示了与小说作家及其文本的默契。一般而言,对外国文学名着的改编都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对各民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陈和刘象愚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中写道“:研究者更重要的工作是以事实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作家在创作活动中如何把外来因素和本民族的传统以及自己的创造个性相结合,铸造出崭新的艺术品。”也是就说,我们注重文学作品在接受外来影响的同时,不能忽略改编者的主体创性。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改编的最大独创性体现在将中国特有的民族元素融入到了影片中,显示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与世界的经典文本对接交流的广阔空间。
小说中是没有明确提出故事发生的背景的,徐静蕾改编的电影则将故事放在了中国动荡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张会军和马玉峰整理的《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得到的———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创作谈》中讲到徐静蕾选择这个时间过程的真实记录“:一开始我是想把它改成一个中国现代的故事,从70年拍到90年,基本上改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就停止了,因为这个故事后面有一些问题我是无法逾越的,比如没有结婚就生孩子,做一个交际花等情节,放在现代里不是不可以,但要避讳很多东西,我觉得就违背了当初我拍这个电影的初衷。在这个电影里我只想讲情感,至于说社会道德批判,我想把它淡化到最淡、最远的地方去。我跟一些朋友聊天他们给我一些建议,说是不是考虑放到三四十年代,一改之下就觉得很顺利,基本上就可以把我主要想表达的东西放到那个年代里去。”从徐静蕾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是为了故事情节进行下去的必要。文本小说中讲到作家R先生以出远门去旅行为由两次从陌生女人的身边离开,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到当代,这也是徐静雷不愿意的,放在动荡的年代,作家同时具有了记者的身份,面对时局的动荡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游行的街道上促成了他们的见面,以及为后来作家离开陌生女人都找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使故事情节非常顺畅地进行下去。徐静蕾将改编的故事放在三四十年代北平的四合院里,可以看做是徐静蕾为了纯粹地表达爱情故事,最有效地接近小说文本,同时又符合了中国人的接受心理。“无论小说或电影,人物必须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事件、情节和矛盾也是发生发展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当眼前物体的形状接近于记忆中的某一形状时,知觉才可能把眼前的对象想象成记忆中的形状,或将二者合并在一起。受众对电影的欣赏也是如此,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生活的三维时空模式化后置于意识中,并将其作为观众接受心理的起点。只有影片中的时空环境和生活中的固有环境相近或相似时才有欣赏乃至接受的可能。再则由于审美心理具有保守性及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习惯于按照传统趋向进行。”电影的这种改编是十分符合中国受众的心理的。
电影在进行原有的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分散地展现出了很多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北京四合院,过生日吃寿面,踢毽子,丢沙包,写毛笔字,过年放鞭炮,吃饺子,街道上运煤的骆驼,人力车夫,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冰糖葫芦,窗花,旗袍式的棉袍,三四十年代流行的学生头,媒人为母亲介绍继父,女孩子戴在手上的银镯,刺绣,京戏,等等。这些元素无不是包含了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无不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已不可避免地在现代文明发展的冲击下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丢失,而电影这种视觉的盛宴却能使现代的人们在生活的疲惫之余重温童年时代热爱的游戏,重温逝去的美好时光,可以说电影中的这些民族文化元素呈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受众者的怀旧情绪。“怀旧的基本导向是人类与美好过去的联系,而在现代性的视域下,这一过去不仅指时间维度上的旧时光、失落的传统或遥远的历史,还指称空间维度上被疏远的家园、故土以及民族性;而从哲学的高度来看,怀旧最重要的还包括人类个体及群体对连续性、同一性、完整性发展的认同关系。”怀旧的情绪让人们重新找到与逝去时光的美好联系,重新找回民族认同感,一切有关朦胧而遥远的回忆在受众者眼中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怀旧是神秘而美妙的,人们在这一情境的感性体验中寄托着某种稳定感、安全感或归宿感以此来弥合在当下现实中感受到的精神失落和人性分裂。在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怀旧具有强大的乌托邦功能。而它形式化的例子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如古物收藏、博物馆艺术、老照片、老房子、老城市、旧歌翻唱,等等,现代怀旧俨然已经变成了一种商品,成了一种关于过去的工业文化。鲍德里亚把这一切归结为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他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大众是消费的主体,全部文化都可以作为消费的内容。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片长九十八分钟,而在这九十八分钟内分散地呈现了十多种非常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应该说这不是种巧合,而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是对怀旧之风成为当下社会一种流行的精神时尚的一种迎合,可以说在影片中的这种独有呈现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商业运作手段,而对于电影改编而言,遵循观众心理规律:商业运作是无可厚非的。
电影改编还有一个独创之处在于运用了非常富有中国古典韵味的背景音乐,即以琵琶弹奏为主的《琵琶语》。《琵琶语》在电影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影片开头作家开始读陌生女人的来信时,第二次是在女孩初次与作家正面相撞并爱上作家时,第三次是在影片的结尾作家读完陌生女人来信展现其感受时。《琵琶语》音乐忧婉、舒缓,旋律简约而不失张力,如痴情女子的声声低吟,颇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琵琶声的哀凄注定了陌生女人悲剧痛苦的一生。白居易《琵琶行》中那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琵琶曲《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都是具有悲惨命运结局的中国古代女性,两首曲子都诉说了她们悲戚的故事,琵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重要的表现女性不幸故事的独特人文内涵。徐静蕾在世界经典小说文本影响下的电影的改编,不仅让我们重新领略了茨威格这部经典小说自身的独有魅力,同时又展现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使经典的改编打上了民族的烙印,符合了中国人的接受心理,体现了中国的电影改编者对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主体性、独创性解读。我们应该赞赏徐静蕾独创的智慧,这种经典的重写实践“不但使原文本的影响在历时性的接受过程中一再得到强化,一再以新的精神与内容更新旧作,努力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并且把文本始终置于受众视野,使受众怀着重温旧情的预期心态,最终形成良好的传播与接受互动”。
现代的学者对负心婚变的社会原因的探析已经取得了极其可观的成绩。但是,书生负心原因的探析还有值得探讨之处。笔者在重新阅读了现代学者的专著和相关的几篇论文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现:深入地探究了“书生负心”的心理方面的原因。
一.科举制度下男女恋爱的精神满足心理违背了政治联姻的标准。
古代戏曲小说中,科举制度下文人命运的变迁,书生希望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恋爱对象,他所追求的爱情大多是兴趣相投,郎才女貌,追求彼此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情融洽。只要能在精神上得到愉快和满足,书生在坠入爱河时,并没有考虑对方的经济条件、门第高低等方面,这种建立在精神上的爱情当然是很高尚的,但违背了门当户对的政治联姻标准,几乎不可能得到社会和书生家长的认可。这些书生在社会压力和家长的指责之下,不得不忍痛割爱,做出负心的行为。
《霍小玉传》中李益出生门第清高华贵,本人才华出众,当世无双,前辈尊长,全都推祟佩服。他也常凭借其风流才情,希望得到佳偶。霍小玉本是霍王之小女,在其父死后,因其母亲出自贱庶而被赶出王府,沦入门。霍小玉虽是烟花,但姿质艳美,情趣高雅,音乐诗书,无不精通,这正是李益梦寐以求的终生伴侣,所以李益按照个人的标准选中了霍小玉,并欲与之偕老。霍小玉所具有的高贵的气质和她卑贱的境地促使她尽快跳出火坑的愿望非常强烈,她不追求财物,只爱慕风流人物,李益的名字,她仰慕已久,还经常喜欢吟咏李益的诗。霍小玉虽然知道自己是妓人家,与李益无法匹配。只是因为姿色和才艺而受到李益的爱恋,也深知以李益的才学和名声,足以令许多名门闺秀仰慕,愿意和李益结婚的世家大族非常多。还考虑到李益堂上有严厉的双觐,一定会迫使李益与名门贵族的小姐缔结美满的姻缘,自己被李益抛弃应该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她不死心,她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哪怕李益能给她八年的欢爱时间,她已经心理很满足了。但是这种追求精神满足的选择恋爱对象的心理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标准,也违背了唐代的法律。唐代婚律明文规定:“人各有偶,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宜配合。”[1]李益和霍小玉共同生活了两年,但他始终没有向他的母亲提及自己已经有了霍小玉这样的妻子,所以他的母亲太夫人依照门当户对的标准替他和名门望族表妹卢氏议亲,婚约都已定好。李益基于太夫人一向严厉固执,踌躇不敢推托。而中国传统社会很看重家族的利益,不容许官员与之间有真挚恋情。基于此种原因,李益不可能做到为了爱情而断绝亲情和整个家族赋予他的使命,所以他注定要抛弃霍小玉。
二.女性及其家长攀比和从众的心理导致书生负心。
某些女性及其家长天生存在虚荣和攀比心理。在选择婚姻时,出身卑贱的女性家长仰仗着自己的钱财,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女儿找一个有前途的书生,而书生品质、经济如何则不在考虑之列。如果书生比较贫穷或者正在落难,女性家长可以给予无条件的资助,他们资助这些穷书生的目的只是想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穷书生,让贫穷书生发愤苦读,以参加科举改变身份,进入上层社会,从而实现“夫荣妻贵”、光宗耀祖的理想。他们只看到了贫穷书生的升值空间,看到了有利的一面,而忽视了贫穷书生发迹后是否会负心。而穷书生有时因为家庭贫困或者遇到了麻烦,得到了女性或者家长的资助,他们当时虽也考虑了门户问题,但迫于生计,违心的答应了婚事。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虽然富贵,但出身不好,是乞丐头的女儿。金老大一心要将女儿嫁一个有出息的读书人,而金玉奴对父亲一心给自己找读书人的心情非常理解,也非常赞成。所以她不惜拖大年龄也要嫁个读书人。不管是金老大还是金玉奴在择偶上都存在着严重的从众心理,希望找书生以改变自己的地位。所以在邻家的一个老头对金老大提及莫稽这个穷秀才时,金老大非常高兴。而莫稽也由于自己家贫,无力婚娶,才被迫答应的这门婚事。结婚后,金玉奴为了丈夫的前程,也为了改变自己卑微的出身,劝丈夫刻苦读书,她不惜财力物力,到处为丈夫购买书籍,供他学习,以尽快帮助他进入上层社会。可见无论是金老大还是金玉奴都有一心要加入社会上层的攀比和从众心理,这种心理促使他们不惜以全部家当去倒贴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他们一不图人,二不图财,图的是社会地位。这种急功近利,不考虑对方品行的择偶心态也最终使金玉奴险些命丧黄泉。
《张协状元》中的贫女不也是看中了张协的书生身份,才在李大公夫妻的撮合下嫁给了张协吗?其实贫女在和张协的相处中,对于张协的人品她是有所了解,她嫁给张协的目的不也是想以后能进入上层社会成为上等人的攀比心理在起作用吗?嫁给张协后的贫女的命运其实比金玉奴更加悲惨,张协只是为了摆脱一时的困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他利用贫女想嫁给一个好夫君而摆脱贫困的心里,以引诱贫女嫁给他,让贫女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来帮助他得以继续上京应试,且在与贫女成亲时,便已经作好了抛弃贫女的打算,他自称:“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2]可见他对贫女没有任何的感情,婚后的贫女不但遭受了来自张协的家庭暴力,而且还要更加辛苦的挣钱来支撑这个家,为了张协能上京赶考,她剪发卖发以助其成名,但成名后的张协不但负心将贫女抛弃,而且后来还剑劈贫女。
女性如此攀比、从众的择偶心态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他们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若不是因为他们碰上好的官员,收为义女,他们怎么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最终又和负心人破镜重圆呢?而破镜重圆后的感情又将怎样呢?所以女性在择偶方面应该怎样取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三.过于注重良好形象的面子心理导致悲剧发生
中国人是非常注重面子的,面子与人的身份、地位相联系,不同等级即不同身份,各有自己的面子。一般说来地位越高的人越要面子,爱面子,最怕在人前丢掉“面子”,他们最怕听到耻辱等字眼,最注意在他人面前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有些书生一旦发迹就想方设法负心,原因是自己地位提高了,要以自己的脸面维护家族的荣誉并为之争光,万万不能给先人、给家族“丢脸”,而前妻的地位低贱使自己觉得颜面无存,在其他官员面前失去了尊严,不能给家族带来丝毫的荣誉。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是书生莫稽由于家贫,娶了杭城团头之女金玉奴为妻。但玉奴的门第始终成为莫稽心中的阴影,因为莫稽是知识分子,地位高贵,而金玉奴是乞丐,地位卑俗。莫稽初婚时,其朋友,晓得他贫苦,都能体谅他,也没有人去取笑他。满月时,莫稽请同学们饮酒,金家族人金癞子的一通大闹,着实使莫稽在同学面前丧失了脸面。中了进士后的莫稽,乌帽官袍,到丈人家里,街坊上一群小儿的童言使莫稽感觉不是滋味,想到将来的儿女要被人笑话,就有些后悔当初娶亲之事。在任途中,莫稽想起团头之事,越想越感觉是奇耻大辱,为了以后不再受终身之耻,遂心生恶念,将玉奴推入江中,成了忘恩负义的负心郎、薄幸贼。莫稽之负心主要是因为金老大家卑贱的地位使莫稽丢尽了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