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朗读对理解文本、表情达意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朗读指导是阅读教学中的重头戏。走过十年的课改征程,时间少,形式单,无目的,无重点,无层次等这些朗读指导的问题,还普遍存在于阅读教学中,严重制约着学生朗读的效率,严重影响着阅读教学的质量。朗读指导的种种弊垢应引发教师们的反思,就如何提高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实效,教师们应该积极作为,有效作为。实践证明,依据内容特点,科学选择朗读方法是阅读教学中指导朗读的有效策略。
1画面描摹,想象中读
语言文字是非常具有张力和内涵的,往往一个词语、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就是一幅画,或雄奇壮观,或柔媚绮婉,或幽默滑稽,或迂曲深奥……对于这样的文字,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读,将文字还原于画面,在画面中涵泳,陶智怡情。王崧舟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语文之道全部的奥妙就在‘还原’二字上。作为生活、生命符号的语言,你在学习它、掌握它、顺应它、同化它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个还原的过程。”如《青海高原一株柳》,在学生初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文字想象,想象出这株柳树的粗壮、强劲、蓊蓊郁郁,想象出这株柳树叶子在风中摇曳绿的浪漫,想象出这株柳树巍巍然撑立于高原之上的傲然,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强大生命力的感召,震撼和启迪心灵。再如《七月的天山》,引导学生边读边放飞想象,随着文字走近天山,仰望雪水瀑布从天而降的纯粹与壮美,欣赏白莲似的水花和忘情戏水的鱼儿。随着文字走进天山,醉心于花香弥漫中,欣赏蝴蝶、蜜蜂生命的共舞……这样学生,就能得意而忘言,天人合一,在大自然的美仑美奂、慷慨无私中洗练自我。
2内心刻画,换位中读
课文《奴隶英雄》中有这样一段话:(咬着牙,狠狠地)说: “他们拿我们不当人,整天逼我们做苦工不算,还要叫我们互相残杀,给他们当把戏看。难道你们愿意跟我拼命,给他们看着好玩吗?”“奴隶?不!罗马人不是我们的主人,是我们的仇人!”教学时,可以补充一些奴隶受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图片、影象资料,构建逼真的场景,使学生感同身受,然后趁势让学生换位成斯巴达克,品出罗马奴隶主贵族们残无人道地草菅奴隶之命的漠然、冷酷,品出奴隶们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的生活,悟出斯巴达克鼓动奴隶反抗时的亢奋与激昂,悟出咬牙中的愤懑,悟出反问与感叹中发自肺腑的呐喊与抗争……再如《可贵的沉默》一文,当老师问孩子们是否知道父母生日时,热闹的教室嘎然无声,沉静无比。文中的孩子就是我们身边孩子的真实写照,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入文中的角色,去体味沉静之下孩子内心的自责、愧疚、醒悟,使自己的品质、情感得到引正、纯净、升华……
3角色交错,表演中读
不少课文涉及到两个甚至多个角色,而且角色是交错出现的,这一交错就衍生了故事和情节,产生了趣味。这样的课文可以当成小剧本,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表演,在表演中朗读、评价,这样学生更能用自己的情去读,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例如《陶罐和铁罐》一文,写的是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不怕磕碰,看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但经过时间和泥土的洗礼,陶罐光洁,朴素,美观,成了有价值的古代器皿,铁罐却踪影全无了。可以在学生了解陶罐与铁罐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头饰在台前演一演。演出两者的神情、动作,根据提示语,读好两者的话,读出铁罐的轻蔑、恼怒,读出陶罐的忍让、谦逊。台下的同学认真看,细心听,根据课文中的话语提示去评价表演的神情、动作像不像,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轻重缓急对不对,教师参与交流评价,适机点拨。
4艺术留白,补充中读
绘画中的“留白”能让画面虚实相生,空灵飘逸,意趣无穷,文章中语言的“留白”也能让作品变得含蓄蕴藉,回味无穷。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这样一段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在这长时间的坚守中,出现了怎样的景况,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想象地震后废墟中玻璃渣、铁钉、陶瓷碎片、木屑锋利地刮戳着“父亲”挖掘的手和跪地的脚,想象“父亲”手、腿鲜血淋漓的情形,想象36小时不吃不喝不停地挖掘,是一种怎样的饥饿和疲劳,想象“父亲”为什么能挑战生命的极限,进入一种完全忘我的状态,想象“父亲”当时内心的想法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在想象中理解,在想象中读,这样就能读出“父亲”那种无与伦比,超凡脱俗的,如泰山,似海洋的爱。
5对照鲜明,对比中读
有些课文场面、景象、人物、事情采用了对比的描写方法。鲜明的对比利有突出特点或品质,增强表达的效果。如《慈母情深》一文,描写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其中有关于母亲的快慢两个特写镜头的描写,对比鲜明。慢镜头:“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快镜头:“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慢镜头出现在我去妈妈工作的地方找妈妈要钱买书的时候,那时妈妈正为一家人的生计忙碌紧张地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恶劣的环境又煎熬着体弱的母亲,母亲疲惫不堪,因此直背、转身都显得那么慢那么艰难,感觉她已经挑战了生命的极限。快镜头是在妈妈给了钱,我离妈妈而去的时候出现的。妈妈生怕耽误了干活的时间,所以连出现了几个“立即”。可见母亲为了家,为了儿子到了忘我的境界。母亲对儿子深沉、广博的爱在这快慢镜头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要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充分地品读。
6蕴含深疑,探究中读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 设疑
自主
拓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研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巧设疑难,激发思维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和提升自己的智慧。”(选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理解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27课)一文时,我让学生根据课后练习,从文章中找出阮恒献血前和献血时神态和动作的句字,让他们去思考:阮恒输血时为什么突然啜泣,并且用手捂住脸?他摇头表示不疼,为什么阮恒要竭力掩盖自己的痛苦?他为什么这样痛苦?让学生在疑问中去反思、创新,从而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在教学《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31课)一文,我考虑到农村小学生对网络知识了解较少,在学习时一定会提出:电脑网络到底是什么呢?网络有什么用处?真的有这么神奇等问题。我就演示、讲解、质疑,这不仅加深了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提倡自主,促进创新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文章内容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艺术与思想的结晶。
在教学《颐和园》(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一文时,我一出示颐和园的几幅优美风景画,学生们立刻就被画面所吸引,我顺势利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文章中选出相对应的段落去朗读,从中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颐和园迷人的景色。学生们劲头十足,情绪饱满,热情高涨。本文要求学生可选择喜欢段落背诵,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我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朗诵比赛、我是小导游等多种形式教学,让学生在品味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和感受祖国的壮丽山河中,熟悉和理解文章内容,以此提高他们的背诵效果。
三、解放学生,发挥潜能
解放学生的口,就是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让他们的想象力自由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他们说的训练,让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给他们说的机会:教师要精讲,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解放学生的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勤于动手。语文教学中的动手,不仅要求学生会写字,还要把字写正确、写美观,通过动手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古诗《江南春》时,学生在理解诗意感受到诗句美的同时,我让学生画出诗人笔下的美景,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对古诗美的形象感受。
解放学生的脑,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体会克服困难后的愉悦,感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大胆思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勇于创新精神。
四、创设佳境,发展创新
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的知识和真切的体验。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文时,我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角色去朗读课文,使他们在朗读中深刻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忍让,以此让他们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教《长城》这课时,我就和学生一起找了几幅雄伟壮观的长城风光图,先让学生通过视觉欣赏长城的高大坚固: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全长13000多里,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而后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文讲解,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景中,领悟文章的主旨,从而使他们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
五、内外延伸,拓展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课本以外的生活培养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源头活水。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为学生的认知、语言、思维、情感等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组织学生出去踏青。春天,带着学生到田野里、小河边去寻找春天的气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东西、素材,有了深刻的亲身感悟,他们领悟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才有更多的话可说、更多的素材可写。
一、了解儿童心理,提高教师儿童文学素养
作为学生进行儿童文学学习的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儿童文学素养,是帮助学生實现有效学习的关键。成年人的思维模式与儿童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便要求教师从儿童的心理角度出发,利用自身良好的儿童文学素养,来引导学生进行优质的学习。
一方面,教师应该对相关教材以及课外儿童文学,进行大量阅读和深度思考,以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而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文学艺术等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教案设计。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儿童心理,搁置自己作为成年人的思维模式,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接触和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模式。如此,教师便能在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和独特见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亲和力且有吸引力的教学。
二、趣味教学策略的运用
在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将相关课文视为“儿童文学”的范畴,一味地偏重刻板的对知识分析,忽视了课文本身所具备的趣味性。如此一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本性的释放。这便要求相关教师认识到“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儿童文学的本质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识文断字,还在于使儿童在愉快的感知氛围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策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插图和动画来创设教学情景:在《鸟的天堂》一文中,河面中央一棵盛大的榕树,枝丫茂密、根节错杂,晨间早起的鸟儿,身影多姿、数量繁杂——教师利用相关的动画和插图,可以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当时情境,进而调动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朗读法、角色扮演法等相关策略:在《陶罐和铁罐》一文中,两个本没有生命的事物,经过作者形象生动地拟人化包装,变得鲜活而有趣。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陶罐”和“铁罐”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进而彰显文章的趣味性,实现寓教于乐。
三、注重对学生心智的启迪
真正的“儿童文学”教学,应该是有意义的教学。如果说“趣味性”和“故事性”是儿童文学的表现形式,那么“科普性”、“启迪性”则是它的深刻内涵。因此,教师在相关文章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树立起“陶冶学生性情”“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当前的语文课文中,具有启迪作用的文章数量甚广。比如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启示学生“欲速则不达”,《鹬蚌相争》则告诫学生“切勿内乱,使人‘渔翁得利’”;此外,诸如《金色的鱼钩》、《秋天的怀念》等课文,皆能引起学生对人性的初步思考。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启迪和引导,带领学生深度把握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心理,进而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感知和心理成长。
四、拓展阅读渠道,创设阅读环境
丰富的阅读体验,是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儿童文学”,在质量和种类上还远远不够。为此,相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接触丰富的课外儿童文学。
(一)丰富学生对课外文学的接触种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种类的课外儿童文学,关注新近的主流儿童文学,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目前看来,民间儿童文学作品、幻想性儿童文学等题材,正是传统小学语文教材所缺乏的;此外,“顽童类”文学以及“死亡类”文学,也是多数教师所避忌的。其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适当接触,进而实现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比如,顽童性文学《克丽思漫游奇境记》,死亡题材《一片叶子落下来》《马提与祖父》等,被部分国外的小学教材所收录,因为他们认为,学生在对其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实现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总结和对人性的初步思考;此外,新近人气作家杨红樱著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作品、成人和儿童皆适宜阅读的作家几米的漫画,同样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
(二)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立班级图书角、开展儿童文学读书活动等形式,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读书活动而言,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同学生一起交流读书心得,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此外,相关的“亲子共读”、“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形式,教师皆可以加以尝试。
总之,不论是基于学生的学业进度还是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儿童文学”向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一方面,小学语文的课本教材本身便多以“儿童文学”的形式出现,另一方面,课内外各种形式的儿童文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质,能够帮助其实现本性的回归和思维的启迪。因此,相关教师必须对“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与高阶段语文教学相区别的是,以儿童文学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更多地彰显文章的趣味性,同时也不能脱离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群体的思想启迪,这便要求相关教师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采取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树立起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目标,同时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实现对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优质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唤起需求;互动交流;体验生成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孩子们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我们摒弃照本宣科的抽象理论絮说,从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出发,落实从唤起需求到互动交流再到生成体验的主动性学习模式。鉴于此,笔者联系多年的一线课堂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唤起学生需求,让他们主动通过交流和体验去迁移知识,生成能力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唤起需求
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只要我们能合理开发,就能唤起认知需求的潜在动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整合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认知需求,如此方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有效驱动孩子们去积极主动地认知和探索。这里联系一线教学实践讨论两点唤起学生学习需求的方法:
1.以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认知初期的小学生,我们应该通过趣味教学来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才是唤起学生学习需求的根本方法,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元素来唤起学生学习需求。实际上,现行教材也收录了诸多让小朋友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一年级的《小壁虎借尾巴》《司马光》和《称象》;三年级的《孔子拜师》《陶罐和铁罐》等就是立足学生认知初期,选用了有趣的故事来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们乐于阅读,有了阅读的积累,语文认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2.以用驱动
常言道:学以致用。语文是最切近生活交流的科目,所以,为了让孩子们乐于学语文,我们可以以用来驱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学语文的用途,促使其主动去探索、去学习。
比如,人教版新教材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和“小笔头”。在春意盎然的季节,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踏青,顺着学生的认知让大家说一说踏青的所见所闻,然后转换成书面的形式进行表达。这样设置以用为驱,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让他们产生深刻印象,让孩子们完善语言组合,生成口语和表达技能。
二、互动交流
交流是拓展认知的必由之路。萧伯纳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相互交换还是每人一个苹果,你一个观点,我一个观点,相互交换就每人两个观点。”其实,学习也需要在这种互动中交流扩散,让学生将各自的想法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的话,学生的认知就会更加全面了。
实际上,课堂教学不止是教材知识传递和监督学习的过程,还是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完善知识生成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笔者就提示学生筛选经典状景句子,然后讨论认知修辞手法:(1)几百里练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2)几百里练成一片,到处都是绿色的树木……学生经过对比、交流和讨论,认识到(1)句运用了比喻,能使句子更生动、更形象。这样就强化了对比喻句的认识和理解,潜移默化生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让知识相互碰撞,生成创新思维和能力发散的火花,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
三、体验生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一定要摆脱传统教学耳提面命、搞理论灌输的桎梏,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大家感悟、体验和探索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样获取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是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遵从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变封闭课堂为开放课堂,这样让学生通过探索开放问题,体验知识生成,从而产生深刻印象,使课堂从说教场变成学生探索知识、展示自我和合作创新的平台。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只要我们能创造激活学生的适宜的平台,我们就能让他们以独特的方式迁移知识。例如,针对孩子们比较容易混淆的字词,即便到了高年级依旧困扰着许多同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孩子们通过体验知识生成过程来完善形象认知,比如,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黑得看不见眼睛了;针对“喝、渴”的区别,孩子们这样说:“喝水”离不开口,因此带口字旁;“渴”是特别想喝水,只是想还没有张开嘴巴,所以不用口只用三点水来表示水就可以了。可见,只要我们敢于放手,孩子们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就会很有创造力,对提升认知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评价反思
评价反思是对学习过程及结果的点评及弥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为学生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除了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法外,我们还要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通过鼓励性评价来激励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通过反思弥补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缺失及知识漏洞。
比如,写作课上,刘××用“饱经风霜”来写一位老奶奶的脸,这样恰当的用词我们就要进行表扬和鼓励,这不但肯定了刘××的词汇积累,更激活了全班学生积累词汇的热潮,有效促进教学效率,让课堂得以可持续良性发展。
上文是笔者联系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知识四个认知环节的讨论与分析。概括地讲,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这样才能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符合班级实际学情的教学关键节点,才可以让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关键词:优化;课堂;小练笔;建议
眼下,走进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比赛的课堂,许多教师会在阅读教学中设计课堂小练笔。所谓课堂小练笔,顾名思义,它是以课堂内容为写作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形式灵活,切入口小,难度低,既能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能锻炼书面表达能力。但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追求每课必练,盲目地相信练必有用,势必会陷入“为练而练”的形式主义泥潭。当我们把“写”挤进课堂后,能否把握时机,顺势而练,便是课堂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就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写”的误区:雾里看花
现在,似乎达成一种共识,阅读观摩教学课要想获奖必须安排一定时间来写。最常用的就是在课结束时,对学生说:“你想对××说些什么?拿起笔来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应命而作,然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一读。但我们时常会听到学生发出一些不痛不痒的感叹,教师也是一味地附和。再将这些学生的小练笔交上来细看,便会发现许多问题。
1.套话连篇
很多学生写的大多是套话,因为经常做这样的练习,教师又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要么是“你真棒,我要向你学习”,要么是“某某,请你不要再……”,反正没有标准,教师也不会对其进行太多评价。
2.错误百出
在学生写的句子中,我们随意就可以看到很多错别字和语法问题。但这样的小练笔教师往往是不检查的,不当堂反馈,错误就得不到及时的纠正,甚至有时反馈了,很多教师也姑息其中的一些“小”毛病。
3.漫无目的
很多时候,是“为练笔而练笔”,没有预定的教学目标,使得练笔显得浮华有余,价值不足。例如,《新型玻璃》一课,我们可以利用“字词”进行练笔,可以体会“科普叙述”进行练笔等等。有位教师在课堂接近尾声时问学生:“你们还能发明什么样的玻璃?”本来这是“科普叙述”的练笔,仿照课文的样子,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玻璃,有何用途。由于后来教师的把握失准,目的性不明确,从而导致学生课堂接近上的发明只顾及“离奇怪异”,发明什么“咬不动玻璃”“会追人的玻璃”。结果,练笔自然就失去其意义。
4.画蛇添足
《秋天的怀念》的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又是秋天,作者站在母亲的墓前,心潮起伏,想起了很多很多,此时,作者有很多话想对母亲说,那么他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下来。
由此可见,这样的小练笔重形式而轻实质,成了“新课堂”的一种摆设,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写”的提升:文道并举
如何让课堂练笔更为有效,避免形式主义的倾向呢?语文课素来有“文道”之争,纯粹的文字训练易扼杀学生的个性情感,过于偏重人文思想的练笔,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并不一定有效。例如,教师常用的“你想对××说什么”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语言品质又能有多少提升呢?因此,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练笔既要触动儿童的心灵,又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艺术地融合。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对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小练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动心
很多教师在设计小练笔时总是围着教材打转,哪里是作者表达的空白点,就让学生在哪里练,使学生练笔处于被动状态,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蒙冲巨舰”,只是遵循了水上航行的法则,才能达成“自在行”的境界。有位老师在教学《燕子专列》一课时,让所有的学生都戴上燕子头饰来扮演小燕子,然后以“你想感谢谁?为什么?”来统领教学过程,带着孩子们去感受那浓浓的热爱生灵的高尚情怀,在最后讲读“告别”一段时,安排了一个写的训练。这一练笔在教师的感情渲染中展开:“小燕子,你们就要离开这个国家了,就要离开那些不顾一切救护你们的居民了。此时此刻,你心里一定有许多的话要对他们说。拿起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说,我要写”。孩子们笔端的声音:“小贝蒂,你为救我们冻红了脸,冻伤了手,可你什么也不在乎。你一个人救了我们那么多的姐妹,我们不知道怎样报答你。过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来看你。”
2.迁移
一位教师在执教《小马过河》一课时,将“对话描写”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在有层次的对话朗读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如果小马过河后再次遇到了老牛,它会说些什么?在这里教师巧妙地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自然点出课文的寓意,学生必须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才能完成这一练习,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是一次综合的提升;这样的设计是对前面对话学习的拓展和迁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对话在前面的语言铺垫之上自然有了新的飞跃,使得整堂课前后呼应,层次清晰。
3.转换
“转换”也是设计课堂练笔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文本,又不同于文本;有所依托,又必须创新。具体方法列举如下:
(1)角色转换
例如,学了《台湾蝴蝶甲天下》一课后,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一只台湾蝴蝶》为题进行练笔;将《陶罐和铁罐》中两个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行对换,再重新展开对话。
(2)文体转换
例如,让学生将《在大熊猫的故乡》改写成一份科学考察记录;根据《我为你骄傲》中的故事情节,帮小男孩写一张便条;在学完《给予是快乐的》之后,让学生代表作者写一段以“给予”为主题的演讲词等。
4.引领
方法是效果的保证。我认为多数情况下,教师应该作些具体的引领。例如,提出些具体的要求,加以有效的引领,或者指点一下某些应该注意的细节等。在方法上,笔者特别赞赏教师与学生一起“动笔”的做法。例如,有位教师教《赤壁之战》时,根据课文中说到的黄盖与“假降信”给曹操这一细节,让学生借助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封“假降信”。教师也在课堂上“自觉”地写了起来。教师的这种身体力行、潜心示范,不仅是对学生写作的“具体指导”,还能够打动学生,收到“亲其师”的功效。
5.延伸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练笔往往需要一个消化思考的过程,要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将练笔延伸到课外,给学生更充裕的时间认真完成,事后教师再对其进行评改。记得自己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我安排了这样的拓展性练笔:母亲对“我”的爱永远留在心中,今后“我”和妹妹又会如何?请对省略号的内容进行补充。由于当时时间不允许,我把这个作业放到午间。完后交流时,我发现:虽然我规定了练笔的角度,但学生寻找到了自己喜欢写的各种生活内容,有的写“我”劝妹妹要“好好儿活……”,有的写从此以后,每当“我”脾气不好的时候,就想起妈妈的那句话,还有的写“我”在墓前跟母亲述说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情感饱满。我想这次练笔学生之所以能滔滔不绝地倾吐,归功于充裕的时间。
三、“写”的归宿: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