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文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五年级上册英语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文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现状思维导图尝试

一、为什么要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

(一)农村小学英语的现状

随着时展社会进步,小学开展英语教学已经从城市发展到城镇,甚至偏远的农村,并开展得如火如荼。我就在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了,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和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深有体会。国家要提高全民素质,在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可当他们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初中英语老师却质疑:他们在小学学了多少,到底掌握了多少?是呀!这能怪农村小学英语老师不努力吗?这其中的苦楚只有农村小学英语老师才知道。首先,学校不重视,英语永远是副科。尤其是现在教育改革,高考英语降低分数,小学英语更不用说了更不会有多重视。其次,农村学生家长不重视。他们的观念滞后,在他们看来,英语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很少,所以对英语重视度不够。在他们眼里只有语文,数学,对英语不闻不问,没有给孩子们足够的英语学习压力,对学生而言也就没有学习英语的动力了。再其次,小学生从小受周围环境和家庭学校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他们也不重视英语。上课学习不认真,不主动,不敢大声说,害怕说英语。我发现,三年级时刚刚学习英语,他们由于好奇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后来随着知识越来越多,有一部分学生就开始出现了畏难情绪,上课不再那么注意力集中了,不再开口大声读英语了,渐渐地出现了两极分化。我发现,上课时有的小学生常常被好看的图片图画所吸引。我还发现,有的小学生也许当天老师教的知识学会了,但一段时间以后以前会读的现在不会读了。一学期学完了也回忆不起来到底学了什么。在考试的时候一脸蒙,甚至无从下手。到了五年级,他们三四年级所学的知识已经搞忘了,就这样到了初中,他们的小学学的英语知识都搞忘了。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绞尽脑汁,终于明白原因之一:每本书上的知识点就像一个个珍珠,尽管耀眼,但散落在不同地方。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捡起来了这个珍珠,却又丢掉了那个珍珠,所有这些珍珠缺乏一根线把他们串起来。学生学会了这个知识点,却忘记了那个知识点,由于学生掌握的这些知识点之间缺乏联系,他们是孤立地存在着,可能上课当时学会了,可时间久了,根据大脑的的记忆规律,这些零碎的知识就很容易遗忘。何况是只有上课才学平时不用的英语知识呢?所以小学生学习英语十分困难,要学好英语更是难上加难。怎么办?怎样才能找到一根线把所学的知识串起来?要采取一种什么教学方法,一种什么学习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让农村小学生喜欢英语,学好英语?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决定了它就是解决农村小学英语问题的良方

正当困惑时,偶然的一个机会听说重庆市区里的某个学校在开展思维导图学习法。于是上网查询,了解思维导图是个什么东东。哦!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图形工具。通过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彩色的图,容易记忆的图这不正是符合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吗?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丰富多彩的画面,思维导图正是通过画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以彩色图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主动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把枯燥的学习变成有趣的活动。我想,如果把它运用于我的英语课堂上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正是我千思万寻的小学英语教学的良方吗?

二、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备课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一)思维导图怎样用于自己的备课

思维导图既然广泛地运用于教育,为什么自己不试试,就先从自己的备课做起吧。小学英语从三年级开始,到了五六年级我就发现自己对五六年级以前所教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每次和学生热身活动进行对话时,除了能把最近教过的内容开与学生对话外,就没有可以会说的内容了。发现以前教过与新课有关的哪些单词,哪些句型,哪些对话,那些话题,连老师自己都忘记了,何况学生怎么能回忆起以前学过的内容。为了能够提高自己英语教学水平和自身发展素质的需要,于是我找来了重大版三至六年级的英语课本,列出八本书中每单元的话题内容(包括单词和句型),按照话题的内在联系重新整理,理清教材思路,并画出思维导图。我发现这八本书主要按照物品(包括玩具,水果,饮料,服装,书籍,动物,学习用具等),人物(打招呼,名字,职业,身体部位,国籍,穿衣打扮,外貌,爱好,理想等),人物活动(新年节日活动,学习活动,展览活动,体育活动,家庭活动,购物,放假安排等)这三大线索安排。这样一整理,教材主线脉络清晰,每个话题的单词,句型做到了心中有数,不再是以前教学像瞎子摸象一样的盲目性。以前上课是一课一课上,从没有想过这些知识之间有没有联系。对教材这样一整理有利于我备课时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新旧知识的整合,在上课时不仅仅是与学生对话有话可说了,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驾驭教材,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比如我在备课五年级上册Unit 3Atthetable 课中的食物单词和句型Whatwouldyoulike?时,我就把三年级上册Unit5It’salemon中的句型What’sthis? 和 三年级下册Unit 5Havea drink中的句型Whatdoyou like?以及四年级下册Unit3There isacakeonthetable中的句型Whatcanyousee?进行归纳整合。先复习旧知,由学生较为熟悉的旧知逐渐过渡到新知。即使旧知搞忘了,也可以新旧知识归纳在一起,在新知带动对旧知的复习。这样不仅复习了所有的食物单词,还学会了与之相关的句型。再结合课文对话,把所有知识编写对话或者chant。我在备课时,把这些都做成PPT,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整理,重点单词是什么,重点句型是什么,一目了然。

(二) 思维导图怎样用于自己英语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1 . 思维导图用于课文学完后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总结

重大版英语教材是以话题为中心,每个单元一个话题,每个话题的知识点分布在lesson1和lesson 2中。我们可以在学完lesson 1时就带领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所学知识汇总一下,lesson 1 主要集中了本单元的重点单词和主要句型,老师带领学生把他们做成思维导图,这样抓住了重点,同时把所学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建立起了内在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学生记住了单词,句子,就记住了对话,记住了课文。单词会读了,课文会读会背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就高涨了。Lesson 1会读了,再学习lesson 2,就可以把lesson2 的内容增加到lesson 1 的思维导图上。每个单元的知识都可以这样去做。随着学习知识越来越多,思维导图的内容也会越来越扩充,这样每个单元,甚至一整本书的知识就会一目了然,学生们就会有兴趣的学习,有效果的学习,知道自己哪里会,哪里不会,就会非常清楚,一目了然。在小学掌握思维导图的方法,到了以后就会形成习惯,进行系统的学习。比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1thedaysoftheweek Lesson 1 学完时,就引导学生一起做思维导图,先找出本单元的中心词day,由day就可以发散思维画出(1)sevendays(Monday,Tuesday,Wednesday,Tuesday,Friday,Saturday,Sunday)(2)every day (3)whatday这三个分支,还可以继续深化,由第三个分支what day再引出下一个分支本课的重点句子What day is it today?就这样一步一步往后延伸发散,构建知识网络,在老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就掌握牢固了。但是,做思维导图时不能统一要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做出相应的要求。有的学生基础不好,可以做简单点,只要能做出一个分支,就要鼓励他,目的是提高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另外,做思维导图第一次可以老师带领和引导,教方法,后面老师就要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2 . 思维导图用于课文学习时对教材,对新旧知识的整合

课文学习包括对单词,句子,对话等的学习,我们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使用思维导图的学习策略。

(1). 单词的思维导图,可以采取同类归纳总结的方法。比如,学习五年级上册Unit 3 At the table这个单元,学食物(food)单词时我们就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由学生自己对我们所学的食物单词进行归纳总结,并画出思维导图。学生这样做了一遍,收获肯定比单独读一遍大得多。

单词的思维导图,还可以采用对比,延伸拓展的方法。比如,还是五年级上册Unit 3 At the table 这个单元,学习单词rice,就可以发散到以前学过的nice, ride,还可以延伸到没学过的mice, race,通过对比,延伸,拓展,不仅复习了旧单词,还学会了举一反三,学会了更多的单词,教会了学生学习单词的方法,学生不会那么害怕英语单词的学习了。

(2). 句子的思维导图,可以采用同类归纳的方法。比如,还是五年级上册Unit 3 Atthetable这个单元,Lesson1中有一个句子Havesomevegetables这句话中的have,学生可能会有点糊涂,因为本册Unit 1 有一个句子Do youhaveEnglishevery day?中有have,本册Unit2也有一个句子Wehaveaswimmingteam中也有have,这三个have,学生也许会读,但什么意思可能就不清楚了。所以就可以把这三个句子进行归纳总结,做成思维导图,学生的疑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句子的思维导图还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比如,还是五年级上册Unit 3At thetable这个单元中一个句子Vegetablearegoodforyou。我们就可以对比本册Unit2中的句子Isshegoodatswimming?通过思维导图,就可以对比begoodat和begoodfor的区别,两个句子的意思就一清二楚了。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文范文第2篇

一、视觉冲击,激发学习之趣

图片、音乐和影像都是渲染情境的工具,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体验一个更为广阔和丰富的空间。实验也表明,至少有8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来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我们应该注重视觉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英语不同于汉语,由于英语在国内并没有适宜的文化环境做支撑,那么利用视觉让学生获得更加充实的文化体验和扩展眼界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是创造英语课堂高效学习的前提条件。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课文《Halloween》时,为了让学生能听说读写单词“chicken , duck, horse, pig, mask, vase, pumpkin lantern”,我们应该先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中外文化的差异使国内的小朋友对万圣节并不了解,教师在此时就可以准备关于万圣节的静态和动态的视觉材料,通过静态的材料,比如精致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万圣节的古怪有趣之处;通过动态的材料,比如演绎课文情境的动画片给他们视觉上的冲击,吸引学生的目光,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准备鸡、鸭、马、南瓜、蜡烛等面具,将单词的意思实物化。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教师的不断重复强化也可以让他们记住这些单词,但这种死记硬背的效果是短暂的,客观存在的事物更容易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利用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在体验乐趣的同时还可帮助他们理解单词的意思,增强记忆单词的能力。

二、听觉享受,欣赏语言之美

语言输入是输出的重要保障,有质量的语言输入可以造就有质量的语言输出。有质量的语言输入要求我们在强调学生能说之前,给他们充足的机会去接触一定量的有可理解性和趣味性的听觉信息。再者,听的过程还可以让他们领略语言的魅力,学生若在教师的教学步骤下被动学习英语,那么英语学习必然是痛苦而缓慢的,而若学生因欣赏英语的语音而主动学习,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那么英语的学习效率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铺垫和感染,让学生发自内心喜爱英语,而不是一味被迫接受。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课文《The first day at school》时,很多教师都会着重知识点的教授,比如不断重复以便学生掌握“How many … are there?”、“There are(is) …”、“Is there a … in the …”、“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等句型,文中的歌曲《Two jackets》或许只当做课前的预热活动和课后的总结活动,没有将歌曲和知识点联系起来。但歌曲里“How many jackets are there?There are two jackets on the desk ”等歌词就展示了文中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静静地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中欢快的旋律,在愉快的氛围中仔细分辨每个单词的读音,让句型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大脑,在欣赏语言之美的同时,将复杂结构化的句型简单化、形象化,从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三、言语应用,适应情境之异

语言是在应用中发展的,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关键在于创设一个使他们敢说、想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种环境不仅要在生活中创造,还要呈现在课堂学习中。在英语课堂上要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知道在不同情境下应该使用怎样的句式结构,主动调动已有的经验,在情境中区分不同的语法和句式。让学生将所学的及时应用到模拟的生活环境中,一方面可以促进他们与同伴交流,互相互助,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还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就体验学有所用的感觉,体会英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更乐于用英语和同伴沟通。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材调整与取舍 学生差异 学习策略 师生发展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凡是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都可称为“教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就将英语教材定义为“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练习册、活动册、读物、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挂图、卡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狭义的教材则主要指教科书,就是俗称的课本。本文中的教材是指教科书,且以笔者所在地区使用的译林版小学《英语》教科书为例。

一、为什么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

教材是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获得语言技能的主要来源。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的编排方式,全面考虑形成综合语言能力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它ρ生以及教学过程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1.教材的吸引力

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材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对小学生来说,教材内容的新鲜感、人物形象的鲜活度、语言活动的趣味性甚至插图颜色和版面排列都有可能是影响他们对教材关注度的因素。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具有版面设计美观,活动形式多样等特征,并且教材设计的语用情境多是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学生使用教材时不仅容易产生亲近感,而且更易于将教材中学到的语言迁移到真实的交际中。

2.语言的循环和复现

语言学习的规律表明学生的学习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条线” 而不是“一个点”。英语教材在编写时充分尊重语言学习规律,一些重要的语言内容都有很高的复现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为例,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依次出现在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四、五、六、七单元和五年级下册的第一、二单元,不同时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为了提高语言学习的延迟效应,教材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频繁提供所学的语言材料,向学生展示语言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是如何被使用的。

3.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策略

学生听、说、读、写语用能力的提高建立在大量的语言实践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其实是学生自己学会,而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译林版小学《英语》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配合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向学生列举了不同的学习策略与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使用它们来学习和运用语言,如:合作表演、自我评价、做笔记、使用参考资料、推理和联想等。

4.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

轻松而自信的学习者会学得更快。译林版小学《英语》的编写者在设计语言素材和活动的时候注重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用形式多样的语言活动取代了重复机械的句型操练,同时还增加了需要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的任务,如:Draw and say, Draw and write, Make and play, Make and say等。学生在完成这些略微高于他们能力或语言水平的活动时能获得成就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但是,没有完美的教材,没有一种教材能完全满足所有教学环境和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归纳起来,教材的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和“学”两个方面:

(1)教师被动使用教材

尽管现在教育行政部门提倡教师合理使用和开发教材,但总体来讲教师还处于被动使用教材的状态,他们在使用教材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受教材左右的现象非常突出,经常无视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变化,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材中各个板块的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学生实际能力与活动内容间的差距

由于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等的差异,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和要求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当活动过难或过易时就有可能扼杀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既然教材的内容与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之间存在不完全吻合的情况,那么教师就得立足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和取舍。

二、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

1.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

总体来说,教材的编写是具备完整体系的,不过,由于学情的不同可能会遇到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在不影响教材系统性的前提下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减。以笔者所处的施教区为例,学生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学习英语,经过两年的学习,他们已能够正确书写26个字母,能够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可是,进入三年级后,他们面对的教材却是以零起点学生为授课对象的。按照教材的既定内容教学无疑对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并且还可能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就应把过于简单的内容删减掉,同时提高教学要求或增加新的语言材料。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授课内容为例,Hell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这些语言对于有两年英语学习经历的学生来说太简单了,此时,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语言活动Listen and respond改为Listen, respond and choose 或者 Listen, respond and write,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根据所听到的话语进行回应,而且还要选择或者书写相关句子。这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2.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有时,为了使教材内容更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通过比较教材各板块的内容,我们发现单元的课文内容多围绕特定话题结合日常生活内容展开叙述,情境特征明显,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关注。不过,也有部分板块的语言由于缺少语境的烘托,难以让学生融入其中。目前,小学英语教材有不少新增加了文化板块,主要通过对中外以及英语国家之间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的比较,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提高鉴别能力。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编者往往只用两张图片和简短的叙述来描述,为了弥补这种文化游离于生活之外的不足,教师可以用补充背景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和生活间的密切关系。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文化板块是有关英美两国对楼层的不同表述方式,笔者就此编了下面一段材料:

Mary and Sandy work in the same office. One day, Mary is ill at home and Sandy goes to see her. But she doesn’t know which floor Mary lives on. So she asks Mary. Here’s a message from Mary to Sandy: “Sandy, My home is on the second floor.”

Now Sandy is on the second floor. But she cannot find Mary’s home. Do you know why?

在故事内容的驱动之下,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纷纷给出各种解释,后来,经过老师的提示,学生逐渐意识到原来是文化差异导致了Mary和Sandy在理解the second floor 时的偏差。这种将文化与生活相结合的做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他们感受到文化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3.适当调整教学顺序

一般来说,教材的编写总是遵循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但有时难和易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而且不同学生间的能力和接受水平还存在差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能更好地契合学生的需求。如前所述,教材编写者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经常会将一个语言知识分散到多个单元,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这种编排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学习,但对于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一次性地将某个语言知识讲透更能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中有关序数词的教学内容为例,首次出现序数词是在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卧,不过仅向学生介绍了first, second 和third三个。在课堂组织语言活动时笔者观察到多数学生特别想了解其他序数词的表达方式,所以就临时决定把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提前,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了序数词的使用和构成规律,然后结合本单元楼层的话题,拓展课文中的语言,使学生有更加丰富的语言产出,也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单元间教学内容的顺序调整,教师还可以就一个单元内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现在的小学英语教材多以板块形式排列,为教师依据教学环境的变化对板块内容进行重组并且调整教学顺序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教材取舍和调整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和调整体现了教师在使用教材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师“用教材教”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不过,也要避免盲目根据个人喜好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的现象发生。概括来讲,要遵循下列三个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教师在决定取舍和调整的内容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受益。

2.尊重教材体系和框架的原则

教材的编写是基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精神,且有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随意的删减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困难和知识体系的不完整。

3.采用真实语言材料的原则

教师在补充或调整教学内容时要选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因为真实的语言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

四、结语

对教材内容实施合理的取舍和调整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从教师角度来说,主动地使用教材是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观点的过程,这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做法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使他们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最终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文范文第4篇

那么,纵观今日课堂中的人文教育,又是怎样的呢?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的误区

1.情感教育的尾巴

笔者曾经在某校开放日“同课异构”活动中,听过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第1课时)的公开课。上课的教师在语篇教学后,为了对学生进行春节文化教育,在快下课的时候说:Enjoy Chinese festivals(享受中国节日),Love Chinese culture(热爱中国文化),OK? 当听到学生整齐而响亮的“OK”的时候,教师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似乎认为这节课已经成功对学生实现了文化教育。由此,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就是在一节课快结束时的“情感小尾巴”吗?

2.与教学主题无关

有位教师执教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 A语篇,接近尾声,教师结合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主题,呈现了很多关于地震的画面,并通过课件打出如下文字:The world is a big family. Let’s help each other.这位教师通过再现地震中的一些场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熏陶确实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在主题为“The English club”的语篇教学中,这样的情感教育显然与主题不相吻合,甚至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尴尬与牵强。

3.人文教育的形式主义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1 Who is younger? A 板块主要围绕两对人物在年龄上的比较展开对话型语篇,课至尾声,有位教师呈现了奥运精神:The Spirit of the Olympic Games: Stronger, faster and higher. 由于句子中的词汇几乎全是生词,难度大大超过学生的英语语言知“形式主义”,是说给听课老师听的,而不是真心实意为学生而设计的。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于人文教育的落实存在着不少问题,那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呢?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对策

1.巧妙设计课堂活动,生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快下课的时候有意强调几句“情感小尾巴”,这样学生不但不能产生思想的共鸣,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所以,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把教学内容和人文教育的渗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要善于设计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把人文教育巧妙无痕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诱导、启发、体验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案例一:

就在那次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第1课时)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另一位执教教师课前让学生玩猜谜游戏,得出谜底:春节的象征性元素“红包”,一下子就切入了本课的主题――春节。然后进入文本的学习,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把板书设计成一个鞭炮的形状,再次给春节这个主题加入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在学生理解文本后,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人们过春节时做的一些典型的事情,如clean the house、stick the reversed Fu、stick paper cuttings、hang some couplets(贴春联)、watch Spring Festival Gala(观看春晚)、wear new clothes、visit relatives、say “Gongxi, Gongxi.” 然后,再让学生讨论自己过春节时做的事情,最后渗透Enjoy Chinese festivals(享受中国节日),Love Chinese culture(热爱中国文化)就显得水到渠成。

案例二:

某位老师执教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第1课时),在了解班级学生的梦想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To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 what will you do? 有学生回答:I will study hard. 有的说:I will read many books. 还有的说:I will finish my homework every day... 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适时总结: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该做些什么。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活动大大地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的语言环境,也为学生们梦想的实现栽下了一棵棵稚嫩的新苗。这样巧妙的课堂活动的设计符合了课程标准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精神,在不知不觉间实现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2.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凸显人文教育

在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人文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有的却是隐性的。对于显性的育人元素,教师不能只看懂文本的字面意思,还须深入研究文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效解读文本中的育人元素,细化育人内容。而对于隐性的育人元素,教师要善于深入挖掘文本内容,产生相关联想,并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图片,促使隐性育人元素的有效显现,充分体现人文教育。

案例三:

上海版牛津小学英语5B Module 3 Unit 1 Changes(第3?n时)

教学内容:

The sky was black. Now, it is blue.

The leaves were green. Now they are brown...

本节课的主题是用过去式叙述“changes”。执教教师首先从南京的四季变化开始教学,播放了一个体现南京四季变化的视频,使学生对“the changes of the seasons”有个初步的认识。在呈现过程中推进语言的知识点,例如:It was winter. It was cold. Now it is spring. It is warm。引入春天,植物发芽、生长、开花(英文动画视频体现植物成长过程the changes of a plant),从这个植物一片叶子上的鸟蛋引出小鸟的成长过程(the changes of a bird),并推进语言知识点It was ...It could(couldn’t)...然后观看企鹅的生长过程(the changes of a penguin),并启发学生用语言点说出企鹅的成长过程接着过渡到《成长的烦恼》中人物Carol的人生变化(the changes of a person),阅读并理解文本,上升到the changes of life,教师再提供自己的成长过程及姚明、林浩、贝多芬这三个人物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合作选择其中一个人创作新的文本并进行语言输出,最终帮助学生领悟“Life is full of changes. Changes make us change.”这一生命的真谛。从以上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执教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再构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了教材中的隐性因素,并将人文教育紧紧围绕“changes”这一话题“不着痕迹”地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整堂课学生都在享受着人生变化的“情感大餐”,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整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都是有益的,以及在未来的生活中,学生对人生的变化体验也是非常深刻的。这样的一节课,执教教师真正实现了在“课堂中提升生命的质量”。

案例四:

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2 A new student (第1课时),课文内容是中国学生杨玲带外国新来的学生南希参观自己学校的场景,课文中出现了there be 句型,这也是本课重点功能句型。单从文本看来,我们并看不出适合人文教育的地方,但执教教师在语篇教学之后,同样用there be 句型介绍了南希家乡的学校的各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Nancy学校的方式,不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认识并了解国外的学校,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的国际意识。实现这样的人文教育,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文本内容,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育人元素,并产生相关联想。

3.灵活把握教育时机,落实人文教育

一首乐曲之所以能震撼人心,往往是迭起、激荡起伏。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未必是在课堂教学的尾声阶段,也可能出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课始、课中、课末。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活动,适时、适当、适度进行相关的情感熏陶。因为,人文教育不是为了展示,不能贴在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也不应作为一个环节拓展过远,更未必一定在课尾,而应结合学习进程适时引导,有时只需一句话,有时可以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让学生获得一些感悟。

案例五:

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 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 A板块语篇,根据语篇信息:David speaks English. 这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适时适当展开交流:Do you often speak English? Can you speak English well? 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多讲英语,并努力将英语学好:Speak English every day. Speak English as often as you can. I think you will speak English well.这里的情感教育是在课中进行的,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点睛之笔,而不是画蛇添足,是课堂的真正需要,而不是为了情感教育而教育。

案例六:

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第1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时候,提炼出语篇的重要信息:Mike is cleaning the table. Helen is washing the dishes.这正是情感教育的好时机,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语言拓展活动:Do you help your parents? 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parents? Try to do some housework for your parents after school and at weekends. 教师抓准契机,适时引导学生,以此培养学生和父母共同承担家务的意识,引导他们在放学后和周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由此可见,抓住情感教育的时机非常重要,我们要善于抓住人文教育的时机,落实人文教育。

4.贴近学生语言水平,实施人文教育

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一定要贴近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语言要浅显易懂,活动方式易为学生所接受。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七:

有位教师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第1课时)时,引导学生对四季进行小结,并这样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Today we talk about seasons. What we eat/do/wear/... in each season. But please remember: take care of yourself. It’s easy to get a cold in spring.

?@个环节是在学生学习完四季的内容以后进行的,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总结,人文思想体现得自然、贴切、真挚,充满了为师者对学生的关爱,让听课老师觉得对学生的关爱落到了实处,而不是给听课老师看的。

案例八: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文范文第5篇

一、灵活创设情境,促进有效参与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和强大动力。课堂教学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气氛就会热烈活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授小学英语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Unit 4时,指定两个学生扮演“Mocky”和“Shop assistant”,讲台变成了柜台,他们表演得有声有色,课堂气氛达到了。他们表演完后,其他学生都争着要求上台表演,为能参加表演而自豪,为了表演,学生很快就把台词记熟,达到了语言实践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任务,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加工为既具有操作性又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语言任务,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任务链。教师在设计各种任务时还应考虑活动时机、时间安排、角色分工等诸多因素。当然在开始活动前,教师要说明规则、示范到位,让每个学生对任务要求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Unit 7“At the restaurant”内容时,设计 “Menu”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练习食物的单词rice, noodles, vegetable, juice, bread, milk, chicken和句型“What do you like?”“I like ….”“Can I have some…,please?”这个教学活动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心理,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任务完成后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三、注意学习过程,重视效果反馈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互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英语课堂中常用的说、读、唱、编、演、做等活动可以通过角色分工和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如连锁问答、小组讨论、小组互查和采集信息等各种形式的语言联系活动,以及通过轮流、间隔或随机的方式开展的限时说词、造句、问答等竞赛。这些活动既能使学生参与语言实践,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互帮互学的热情,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

例如,学习了五年级课文“What do you do on Monday?”后,要求学生做一份调查表;学习了六年级Unit 7后,要求给火星人写回信;每逢六一儿童节、教师节让学生制作英文贺卡等。当然教师一定要重视收集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应依据来自学生的反馈为后续教学活动确定方向和合理的进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相应的调整,活化我们的英语教材。

四、渗透学习策略,培养学习能力

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不是教师传授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会了什么以及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在小学英语启蒙教育中,小学生最初的学习策略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无意识的。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十分重视并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和环境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从三年级新生开始,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听英语磁带的习惯。每次上课时,都播放录音磁带,让学生跟着读,并帮助学生分析语音、语调及发音方法。另外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他们看少儿频道英语电视节目的习惯。在上课时,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有没有跟着电视学会了没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只要能用英语表达的,都给予表扬、鼓励。不久很多学生都很自豪地跟着电视“自学成才”了。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同汉语相比,对学生来说难得多。教师应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通过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矛盾,使课堂教学能够在侧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又使学生获得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使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 王蕴芬,秦益锋.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设计,2009(1).